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曹洪先是一惊,接着急忙令麾下的兵将摆好了阵势迎敌。
为首一将,骑着高头大马,举着一把锋利的长刀,抖擞精神,一马当先的冲了过来。
来将声势极猛,口中高声暴喝,将曹洪的坐骑都给弄的一惊,一阵乱跳之下,差点将曹洪掀翻在地上,好在最终他将马稳住了。
“大胆贼人,居然敢夜袭我军营地,还不报上名来?”
周泰挥舞着战刀,一顿咆哮,声音如同轰雷一般,震得整个营盘仿佛都在颤抖。
曹军的兵将见到周泰气势十足,不禁心中皆是一虚,唯有曹洪稳住战马之后,怡然不惧,鼓足声音回道:“我乃曹司空麾下都骑尉,曹洪是也!你又是何人?”
周泰大声说道:“九江下蔡人周泰,贼人见我还不速速下马受降,可饶你一死!”
曹洪看看周泰,见对方眼大眉浓,头宽额阔,满面虬须,倒是颇有些猛士之姿。
特别是他手中的那柄大刀,怕是有五十斤往上,想来绝非易与。
虽然看着对方不弱,但眼下己方偷营,对方早有准备,若是撤退,未免有些怯懦,且观两方人马,彼此差距应是不大,虽然自己现在被包围了,但是只要冲出这里,进了内营,扰乱敌方的安排布置,敌人要是再敢追击,那么正好打一个反手。
曹洪思索至此,一声下令,带着曹军士兵向前冲杀而去。
周泰虽然是水贼出身,但现在也是颇通军机,一见曹洪的行为,就知道他是想要冲入内营。
周泰不敢怠慢,挥舞着战刀率兵直接向曹洪攻杀而去……
而另外几面,徐晃依旧是和老对手夏侯渊碰上,陶基率军埋伏夏侯惇!
而比较险峻的却是甘宁,他对阵的乃是宗族五将中的曹纯。
曹纯本人的用兵和武艺尚在其次,关键是,跟随曹纯的精锐骑兵,乃是曹操麾下的重镇——虎豹骑!
哪怕就是金陵城目下的铁浮屠重骑兵或是赵云的金陵白马军,眼下也无法和虎豹骑相提并论。
但是针对虎豹骑,陶商在战前也有了充足的准备!
金陵连弩营!
三国有君子 第四百五十三章 只欠东风
曹纯的虎豹营沿着陶军内密密麻麻排列的帐篷中的缝隙,犹如平地上刮起的一阵旋风,以闪电一般的速度冲进了陶军的大帐。
虎豹骑各个精锐,且行动迅速,毫不拖泥带水,顷刻之间,便已经深入。
而陶军的连弩营却早在营寨的深处埋伏完毕,只等虎豹营的将士们冲杀进来,就要让他们见识一下己方的厉害。
陶商的营寨坐落的地方,只有西面是最彻底的平原之地,地势极为平坦。
因此陶商和郭嘉经过筹谋之后,认为曹军此次的夜袭若是会派遣虎豹营突袭的话,那一定是会从西方突入进来——因此他便让甘宁率领连弩营在西面静候。
虎豹营的勇猛善战,陶商上次依然是记忆于心,想要打败虎豹营,也唯有依仗刚刚大规模完成的金陵连弩。
自打金陵连弩由诸葛亮之手做出了模子,经过多番的改良之后,终于研制成了正品,并大规模的投入到了金陵城的器械尉府进行生产。
诸葛亮前番在吾县的那一千架连弩,不过只是金陵城生产出来的一小部分而已。
而真正大规模的配置则是在陶商的主营,连弩营的主力亦是在中军本阵之中。
连弩营对付别的兵马恐怕是力有不逮,但若要对付天下间所有的强骑,想必则是事半功倍。
天生万物,相生相克,此乃亘古不变的常理。
所谓南船北马,陶商即使有于耳鼻和刘虎俾替自己买马养马,但是要和北方的诸侯们相比,仍然是差了一点半点,若是要跟北地诸侯们比较战马的多寡,陶商永远都是处于被动的,他怎么也直不起腰板来。
论及势力,陶商占据徐州和扬州,割据东南,其领土之广,在诸侯中当属第一名。
论及财力,金陵铁矿与淮安盐矿的产量可比汉朝全境,金陵之富庶天下皆知。
论及粮草,整个东南现在都在普及江东犁,龙骨水车等灌溉之物,农田在六年间翻倍开垦,嫁接水稻一年两至三熟,粮草丰腴。
论及人口,数年来北地战乱,淮南变乱,不少外地人口仰慕东南之赋予,金陵之繁华,纷纷迁来东南安居,可谓是丰乐之土。
论及兵数,金陵军加上徐州军,如今又有黄巾军和张勋即将招降的雷薄,陈兰等一众加入,陶商麾下可调配的兵将足有二十万之众。
文臣武将更是多如牛毛。
当然鱼目混珠的也有,陶商麾下也有糜芳和陶应这样的小废柴。
眼下陶氏势力之盛,可谓如日中天,所差者仅为步兵较多,无法与北地的大规模马军部队相抗衡而已。
没有能和北地战马相抗衡的部队,陶商一直不敢轻易北伐或是西进。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可如今,金陵连弩一出,陶商手中终于有了克制马军的依仗!
这股东风经过了另外一种方式的变幻,终究还是被陶商紧紧的抓在了手里。
而今日由甘宁率领的金陵连弩营主力军,将先对虎豹骑进行试炼式的练手鏖战。
曹纯的虎豹骑正在向着内营冲突之间,巨大的灾难突然降临,毫无预兆。
数不清的箭弩在甘宁的指挥下,犹如机关枪子弹一样朝着曹军射杀而来。
立时间,冲在最前排的虎豹营将士们便纷纷的倒在了血泊当中。
战马厮鸣,将士们呼喊嚎叫,凄厉的惨叫声在大营中显得格外的恐怖。
依照虎豹营将士们的经验,这一波箭弩过去之后,对方拉弓搭线,亦或是重新上弦应该是有一个时间差的,但是不知为何,金陵城的这波弩兵却是没有。
金陵军弩箭的箭雨依旧在继续射击,仿佛是无休无止一样,射不尽,使不没。
虎豹骑的前部先锋军就是在这样持续之间极长的弩阵中,被那些不尽不绝的箭支咆哮着怒吼着摧枯拉朽般的吞噬着他们的生命。
箭弩的持续时间太长了,根本就没法近前!
而且持续的时间锁造成的伤亡实在太大!
曹纯是个练兵高手,同时也是一个统兵高手,虽然不知道金陵城的箭弩为何厉害到这般程度,仿佛射不尽,使不没一样,但他知道,眼下的局势让他不能再往里冲了!
这种箭弩阵的杀伤力对于骑兵来说实在太大!
虎豹营的每一个将士都是他精心操练出来的精锐中的精锐,每死一个人,都会让曹纯的心有一阵绞痛到哭。
曹纯今天就差点没疼死。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虎豹营不再遭受巨大的损失,曹纯只能下令让虎豹营火速向帐外撤退!
曹纯在西面的骑兵对于这次五路兵马突袭陶营的位置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他们的任务是直接冲杀进陶军营寨中最中心的内部,打乱敌方的一切指挥部署,并再从内而外的向其他方向的进击同僚给予接应式的突击,如此一圈下来之后,整个陶商便基本和废掉无异。
但是虎豹营骑兵的骤然撤退,却令这个战略部署彻底的流产,其他的几路曹军所受到的压力将会空前的加大。
曹仁在帐外镇守,突然接到斥候的这一军报,心下顿时大惊。
想不到虎豹营居然这么快就败退了?
此事在原先可当真是闻所未闻。
虎豹营的战力,曹仁最是清楚,如今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败退,说明陶商一定是在事前做了周密的准备。
看来自己事前不骤然进去,是对的。
事到如今,需得冲进去迅速接应各路兵马,以免他们深陷其中而不能撤出。
想到这,曹仁随即行动了!
他转头对张既和梁习二人吩咐道:“二位且领一部兵马在大营外虚张声势,以便随时接应,我这边进去接应各路兵马!”
“诺!”
曹仁吩咐完毕,便指挥手下兵将,与自己顺着被烧开的栅栏,向着陶军的军营内冲杀而去。
曹仁一边向陶军营寨内冲突,一边命令手下的骑兵,步兵,以及弓弩兵分散开来,再进兵的同时结成几十个方阵,这样一来在帐篷诸多的陶军大寨内可以达到最大的进击速度,因为大方阵在营内很容易受到障碍物的阻挠,二则也是不让麾下的兵马四散,各自为政,小方阵虽然难以管理,但只要命令得当,依旧是可以达到有效的指挥调动效果。
曹仁对自己的统御兵马的能力,还是极有信心的。
曹仁一进营,便一边指挥兵将厮杀,一边奔着右方而走,少时,正碰见与徐晃鏖战的夏侯渊。
徐晃老成持重,一见曹仁的兵阵安排,就知道此人绝非易与,乃是用兵的高手。
陶商已经对自己下过严令,只需退敌,无需败敌,眼看这曹仁是个劲敌,徐晃自认为没有必要与他死命相拼,折却过多的人马反而得不偿失,于是便将曹仁和夏侯渊放走了。
与夏侯惇对阵的陶基,虽有勇略胆识,但比起曹仁等一流名将还是差上一截,故而在等到曹仁前来接应夏侯惇的时候,也未敢火拼。
唯有在接应曹洪的时候,受到了周泰的死命纠缠,另有甘宁的连弩营也赶过来支援。
二人水贼出身,天不怕都不怕,管你是什么狗屁用兵高手!
曹仁无奈之下,只能转换套路浴血拼杀,在丢下了麾下好多士卒的性命之后,才带着曹洪脱离重围。
而经过此番交手,曹仁也认识到了甘宁连弩营的厉害,心下既惊且后怕。
若不是金陵的连弩营适才与曹纯的兵马交战过一回,费去了不少的箭支,曹仁也觉得自己的兵将很有可能就危险了。
几路兵马分别回撤,曹仁亲自断后,率兵阻拦金陵兵的各路追剿。
虽然有陶商的严令在,金陵军的诸位将官不敢过于深入追击,但面对周泰,甘宁,徐晃等人的轮番轰炸,曹仁依旧还能坚持的住,其能力之强,确实是让人敬佩咂舌。
就在宗族五将在曹仁的总督下撤出了陶营之后,斥候却是来报,一直没有出现的陶军大纛徐荣,率兵突袭了自己留在帐外的张既和梁习的兵阵,二人深陷险境,特派人向曹仁求救。
曹仁听了这话虽然面无表情,但心中却是暗自叹息。
姓陶的果然了得,一手接着一手,看来今夜这一局对阵,他不把自己累死却委实不算完。
想到这,曹仁随即吩咐麾下军兵,跟着他去救援梁习和张既,对阵徐荣。
三国有君子 第四百五十四章 甩手县尊司马懿
宗族五路兵马撤出了陶军的大营之后,曹仁突然又得到了徐荣进攻张既和梁习的情报!
曹仁驭兵有鬼神之才,且为人亦是颇重义气,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又再次驱兵向着张既和梁习所在的方向进兵,去救援他们二人。
曹仁兵马行进至目的地,正奉徐荣率兵将张既和梁习重重包围。
相比于曹仁,徐荣亦是练兵和驭兵的高手,特别是那一张青铜面具,现如今的战场上,但凡是徐荣顶着这个面具一出现,天下诸人便皆知道这是徐州军的鬼将徐荣来了。
面对同样是以驭兵为长的曹仁,这一次两个人可以算是棋逢对手了。
两个人都不亲自出阵,只是指挥手下的兵马结成方阵向对方进攻。
大将之才,一般都是斗智不斗力。
眼看着曹仁率领着十几个方阵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徐荣面具下的那只独眼散发出了精光。
曹仁用手一指徐荣的本阵,高声下令传令管道:“合围!”
曹仁军中号角声响起,十几个方阵呈现多元化的角度向着徐荣的兵马进击而去。
徐荣亦是不逞多让,眼见曹仁的军势合围而来,随即吩咐道:
“吹角吹角!命令部队分割围歼。”
徐荣的军阵中,十几把巨型号角同时吹响,苍凉雄浑的声音激荡在杀声遍野的战场上空,在夜空中显得格外嘹亮。
各部曲的将官立即命令士兵们对围绕而上的曹军兵阵展开突击,实行撕裂和分割的应对策略,在他们看来,只要顶住曹军的这波攻势,并撕开敌方军阵的防守,曹仁军就算是彻底玩完了。
双方的激战进入了白热化。
金陵军士兵的勇猛和顽强,激起了曹军的凶性,尤其是那些曹军骑兵,拼杀的更是卖力!双方士兵的战刀和长戟都在毫不留情的蚕食着对手的生命。
不知不觉间,两方的主将也已经加入了战场。
曹仁的战枪已经染红了鲜血,黑黝黝的枪身不停的颤抖着,而为了不让战枪脱手,曹仁不得不频繁的把沾满鲜血的双手放在自己马匹的鬃毛上来回擦拭。
反观徐荣,一把长柄宽背的大刀一路斩杀都被他砍的翻了卷。
时间一长,最终还是以曹仁的兵将先支撑不住了。
毕竟曹仁的兵马适才在陶军的营寨里已经厮杀了一圈,眼下出来与徐荣对阵,多少有些强弩之木的嫌疑。
况且徐荣也不是一般的西凉军将领,董卓当年评价西凉诸将中,都盛赞其人乃是凉州诸将当中,最善于用兵的一位。
金陵军的士卒们在徐荣的带领下三五成群,组成轮番攻击的冲锋阵,接连撕破了曹仁军的六个方阵。
方阵一旦被破开,曹军的士卒彼此之间失去了支援和保护立即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随即被血腥屠杀。
曹仁的额头上,汗珠开始滚滚而落。
陶商的麾下,果然是人才鼎盛!
这个徐荣的本领确实了得!他不但是有着凉州将领的血腥与弑杀,而且还有这冷静的头脑和极强的统御能力。
若是己方兵马不曾有适才的救援战,曹仁倒是有信心与徐荣一较高下!
但眼下这种情况,就算是自己的本领不在徐荣之下,但兵将的体力却是跟不上啊。
但就在这个时候,徐荣却随即传令,卓兵马暂缓进攻,结成了防御阵势。
曹仁得到了这个喘息的机会,不敢怠慢,随即聚拢兵将,亦是结阵防守,想看看徐荣打的是什么鬼主意。
少时,却见一支兵马由远及近,却是由曹操本人和曹昂率领的接应兵马赶到。
借助着火光,依稀看到了“司空曹”字的大纛旗,徐荣面具下的嘴角不由得挂起了一丝微笑。
曹操这厮居然亲自来了?
如此甚好,且看我好生会他一会,看看这个被太傅盛赞的大汉司空,手底下到底有几番真本事?
徐荣刚想命令士兵结阵,后方亦是一阵擂鼓声响起,陶商率领麾下的中军主力亦是赶到场间。
遥遥的看着陶商的中军大纛与火烧的营盘,曹操满面阴沉,气的直咬牙关。
陶商这小子的脑袋到底是什么做的?想不到自己的计谋居然又一次的被他识破!
更让人惊惧的是——宗族五将被打败姑且不论,可曹纯麾下的虎豹营居然连尺寸之功都未曾建立,就被姓陶的在营中一顿狂轰乱射,直接给揍了回来,这是不是有点太过匪夷所思了?
在曹操的心中,他的虎豹营以战力而论,甚至已经超过了西凉铁骑!
如何会出现这种事情?
陶商这小子,断断一段时间见,势力又有增长!他竟然有这样的强军可以击败虎豹骑!
若果真如此,自己对于金陵军战力的评价只怕是要重新审定一下。
曹操的脸阴沉似水,曹昂在一旁谏言道:“父亲,孩儿愿领一军,再去进攻陶军!”
曹昂这些年的兵法和治政,皆是由曹操亲自调教,而武艺方面,更是有曹军诸多将领指点,特别是典韦平日是亦是与其过招,可谓文武全才,其本领不在曹军任何一名宿将之下。
但曹操却还是没有同意。
“既然陶商已经胜了这一阵,且早有准备,再打下去无益,子修,你与为父且撤兵回许昌,咱们在豫州,静看徐州在北面的动静便是。”
曹昂闻言一奇……北面的动静?
上次听父亲说过,那个贾诩贾主事,此番让父亲出兵真正的目地,既不是抢淮南军,亦不是打败陶商,只不过是为了吸引其注意力,让旁人在别处办成另外一件大事。
可这件事到底是什么?父亲到现在也没有跟自己说明白。
……
巢丘县,县衙。
司马懿老神在在的斜靠着软塌上,呼噜呼噜的打着瞌睡。
而司马懿的下方,正站着两个人,手中各自怀抱着一大摞的简牍,唉声叹气的看着他。
这两个人,一文一武。
文的叫做严畯,乃是彭城本地人,由张昭推荐给陶商的,与诸葛瑾乃是好友,现任从事中郎,此番奉陶商之令协助司马懿一起管理巢丘县。
武的叫做王凌,乃是太原王氏下一辈人中的英才,是去年经王允举荐,投效在陶商麾下的,王凌自幼武艺精熟,熟读兵法,被陶商任命为掾属。
这两个人年纪都不大,却都属于英才,此番司马懿受命巢丘县令,他们二人随行,一则为辅佐,二则为历练。
辅佐现在谈不上,但此番真是把他们俩人历练的够呛。
司马懿自打上任之后,基本上是啥也不干,所有的事全权委托给二人,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每天除了吃就是睡,过期了猪一样的幸福生活。
而王凌和严畯两个人每天的必修课,就是批改完县内所有的杂事之后,写成条陈,并全部拿到司马懿这里来盖公章。
今日累了一上午,二人再次来盖章了。
可看着司马懿睡的呼呼的香甜模样,严畯实在是有点忍受不了。
这也太欺负人了吧?
他清了清嗓子,招呼司马懿道:“县尊,该起来了,是时候该……”
话还没等说完,便见司马懿猛然的抬起头,睡眼朦胧的看着他。
紧接着,司马懿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急忙抬手挡住了严畯的话头,不让他说下去,而司马懿自己则是自顾自的开始数数。
“十、九、八、七……”
严畯和王凌顿时一愣。
王凌皱眉看着司马懿,疑惑道:“县尊,您这是在数什么呢?这般郑重?莫不是有甚大事要……”
司马懿不回答他,只需继续道:“三、二、一……午时已到,开饭!”
说罢,他猛然起身,抬脚就往县衙的正厅外跑去,瞬时就没了踪影,只是留下严畯和王凌大眼瞪小眼的互相看着。
两人这回是彻底凌乱了。
少时……
“咱俩是来干什么来着?”王凌问严畯道。
严畯长叹口气,道:“把这几日县里的公文呈递,请司马县尊加盖印绶。”
王凌继续:“那司马县尊吃晌午饭去了,咱们这印绶盖不上,却该如何是好?”
严畯将手中的一大堆简牍往地上重重一扔,哼道:“如何是好?我哪知道如何是好!摊上这么一号的,早知道还不如跟诸葛亮去吾县了!怎么地也比跟着他瞎混强……不管了,我也吃晌午饭去!爱咋咋地!”
三国有君子 第四百五十五章 过目不忘
曹操的兵马撤走了,留下了一地的尸体和这次偷袭的败绩。
经过这一次的进攻无果,曹操知道了贾诩的意思。
果然,在没有大形势变化的前提下,自己想要打败陶商……真的是很难。
曹操的大军开始向后方撤离,离开了徐州西线之境,回返许昌。
眼下的曹操知道陶商羽翼已丰,东南绝非易取,看来还需扩充势力,将势力阐释到关中境内,与陶商对峙寻找良机,再行征剿。
而陶商在得到这场胜利之后,亦是开始了清点的工作。
清点战场的同时,赵云那边也传回了线报,说是吾县战事已经完毕,张勋和李丰率寿春兵归顺陶商,张勋等人现下已经先跟随糜芳一众当先向陶商所在的鲁谷而来,要面见陶商。
人之常情也,张勋虽然投降了,但面对的人是赵云和诸葛亮,对于陶商这位真正的主人,还没有真正的见过。
无论是受降与否,怎么地也得先见一下正主才是。
不久之后,张勋和李丰抵达了陶营,二人一同见过陶商。
陶商还是平日里那副和善的谦谦君子之气,他热情的欢迎了他们,并设宴席相迎。
对于寿春军的归顺,陶商还是比较看重的。
李丰姑且不论,张济乃是淮南名将,袁术麾下排名靠前的能人!
正常的历史上,袁术称了仲氏皇帝之后,曾册封张勋为大将军,统领全**马!
单凭此点,就证明张勋在能力上,一定是有着他的独到之处。
可惜他生不逢时,历史上在伪帝袁术麾下,并没有青史留名。
宴席上,张勋开始给陶商细数家底,说是此番跟随他一同归顺陶商的寿春兵马,应该是在一万五千上下。
虽然人数不甚多,但这剩下的一万五千人,乃是寿春军最中坚也是最精锐的力量,战力在淮南军中,也应属最强,甚至高过刘勋的庐江军。
虽然在人数上有些差强人意,但有终归还是比没有要强。
特别是得到了张勋这名淮南名将,也算此次不虚。
但张勋接下来向陶商提出的建议,却是令陶商当时就感到兴奋了!
张勋对陶商说道:“太傅,淮南的雷薄,陈兰,陈纪等人,当初都是袁公麾下的旧将,只因与后将军不和,彼此之间有了分歧,后来离开了后将军,并在山野自立,他们乘着后将军在淮南的政策有所疏漏,聚众山林!手下少说的也得有三四万的人马,如今吕布和孙策虽然占据了淮南,但我料依雷薄等人的性子,断然不会接受他们的招降!只因吕布出身不够,孙策在后将军麾下,论排位尚在他们之后……张某当年与他们是同僚,乃是其上将军!私下交情也多,算是有旧……我此番愿意代表太傅,暗中前往淮南,帮您收服雷薄,陈兰等数万人马,以为近身之资,还请太傅恩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