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陶商在帐篷内来回度着步子,一边走一边道:“照这个情况看起来,袁谭这一次是不服气于我,想跟我分出个高下了?”
郭嘉点头道:“估计是这意思。”
陶商呵呵一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只需要把兵马陈列在一个恰当的地方便可以了,袁谭此番若真是以我为目标而来,那他便不会憋的太久,早晚必然主动找上门来,到时候我只需静候其上门便是。”
说到这里,陶商轻轻的一摊开手道:“感觉这一仗好像是没什么难度啊。”
郭嘉笑着道:“袁谭手下的兵将虽然也颇悍勇,但跟我军比起来确实是不足为虑,反倒是听说张郃以及其新操练的大戟士营,目前便是在袁谭的麾下,这一队兵马,据校事回报,似是颇为了得,还需小心应对才是。”
“张郃?大戟士?”
陶商疑惑的寻思,按照常理,张郃或是大戟士这样的重兵,不是应该都在袁绍统辖的中军阵中么?况且以张郃在军中的地位,应是不比袁谭要低多少,如何会直派在袁谭的青州军中?
除非袁谭的军阵中还有什么特殊的人。
……
陶商将兵马北迁,让此番随他一同出征的三万兵将全部都屯扎在沂南的费县边上。
费县的县城并不完全是由城墙包裹的,在西北的方向有一段地势较为突高,乃是因为有一座山脉横挡在此。
县城是倚山而落,大山错综复杂,历任县令或多或少都曾在这里进行过一番修葺,算是筑造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陶商在明白了袁谭的用意之后,便不着急,他只是挟险要而扼咽喉,静静的等待。
既然袁谭的目标是自己,他早晚一定会派兵前来进攻的。
事情确实是如陶商所料,五日之后的傍晚,一支由袁谭麾下偏将吴耀率领的前部先锋军正沿着西线的道路,奔着费县奔驰袭来。
其实依着吴耀的本意,这次出兵他并不是赞成的,包括监军袁尚和逄纪也都不赞成,但袁谭身为主帅,却执意要求出兵,吴耀无奈之下只得遵从将令。
吴耀乃是并州武夫出身,哪怕此举风险极大,也告诫自己也绝不能有任何贪生怕死的状态。
眼下,他正率领着前部先锋军,悄悄然的从县城西北方向越道而行。
县城旁边的山脉延绵不断,道路虽然说不上是崎岖苛刻,但却也足够蜿蜒曲折。
而山骊边上,早有陶将臧霸、李通率兵冷冷的看着以吴耀为首的一部前锋军越山脉而走。
“放他们过去!”
对于山战,臧霸自然是经验非常:“大部兵马自当在后面,这一支纯粹就是出来探路的,得把后面的都引进来才是,今夜让他们一个也走脱不了。”





三国有君子 第四百七十一章 放火烧山
臧霸自打归属到陶商的麾下之后,就一直在走背字。
先是被徐州的猛将许褚满山腰撵的没地方跑,仓惶惶如同丧家之犬。
紧接着便是昌豨谋反,害的臧霸从泰山五贼首脑的位置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孜然一人。
再就是在昌豨谋反的途中被他捅了一刀,差点就是一命呜呼了。
结果自己居然还是被自己平日里最瞧不上眼的陶氏小子救了,还被人家一顿冷嘲热讽,屈居于其麾下。
养了大半年的伤,刚想去说服除去昌豨之外的三贼报仇雪恨,结果昌豨勾结曹操,引来了于禁,打的自己屁滚尿流,又再度负了轻伤。
臧霸眼下心中憋屈的紧,他急需一场大战来宣泄自己胸中的愤怒。
打袁谭正中其下怀。
眼睁睁看着袁耀的前部先锋军过去了,不多时,便是袁谭的青州主力兵马抵达了其眼帘。
臧霸的嘴角露出了残忍的笑容,他转头对着李通道:“待其主力兵马行进过半,便可袭之也!”
李通的统帅能力虽强,但论及山战的经验自然是远不及臧霸来的通透,自然是无有不从。
袁谭此刻正在中军,跃马向前,一脸的急切之色。
就在青州兵的中军兵将过半之际,转瞬之间,几十支羽箭已经射向了袁军阵中,一些还没来得急反应的青州袁军当场中箭倒地。
不过毕竟天色漆黑,且山骊之上站立不稳,没有依凭架弩之地,臧霸下令射出的这第一轮箭羽大多是射的落空,很多中箭的袁军仅仅只是受到了皮肉之伤,并没有什么要紧。
几名士兵连忙搬出盾牌挡在袁谭左右。
袁谭一勒马缰,心下反应了过来,大喊道:“盾牌防御!是陶军偷袭!快,把盾牌都竖起来!”
袁军的兵将确实是训练有素,在骤然遭袭之下,亦是迅速的摆好了阵势,并对射向箭支的一方严阵以待,谨慎对阵。
待知晓了己方的兵马损失并不大之后,袁谭随即晓得了山上的埋伏兵将的战力应并不甚强,随即下达了命青州袁军强攻的命令。
臧霸皱了皱鼻子,心中不甚爽快。
这第一波箭雨放的未免有些太失败了。
他号令山骊上的弓弩手重整旗鼓,让他们瞄准了放。
“快,放箭,给老子架好准头!”
“射,照准了射箭!”
“放箭,放箭!”
山骊上一轮又一轮的箭雨扑下城去,冲在最前面登山的青州袁军当场便被射倒了一批,然而袁军并没有停止脚步,他们踩着同伴的尸体或者还在惨叫的身体,继续向着山骊上涌来,就好像一发不可收的洪水一样……只不过是向着上倒冲的洪水。
臧霸身后的李通有些紧张了。
眼看着大批量的青州军向着上方涌动而来,李通不由咽了一口吐沫,对臧霸道:“北地强卒果然悍勇,绝非等闲,如此悍不惧死之兵,真乃我平生少见!”
臧霸冷冷的“哼”了一声,道:“这有甚么好紧张的?老子啸聚琅琊国山林多年,若是连一支袁绍的偏师都弄不定,那这泰山五雄的名头便是白叫了!”
眼看着那些爬山的青州袁军距离山骊只有数十步之遥,臧霸终于下令使出了杀手锏。
山骊埋伏战和城墙作战不同,山上都是泥土,且没有城墙垛子,有时候站立的地方再因为山坡倾斜过大而角度不佳,因此弩箭之物的犀利程度,倒是远比在城墙上时来的弱几分。
但刨除弓弩之外,滚石,木桩和泼了硫磺油脂的草垛,却是在这种山战中,最为恐怖且犀利的存在了。
号令山上的陶军将草垛球点燃,瞬息之间,便见整个半山腰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引火物体,将整个横向的山骊照映的如同白昼。
臧霸抬头看了看漆黑的天色,嘿然一笑,道:“风向正好!……推下去!”
而山下的袁军看到半山腰的火球,终于开始露出了惊恐的表情。
无论北方兵卒再怎么悍勇,但面对火,水这等自然灾物,但凡还是个人类,就不可能不会害怕,这是人类的天性,无法更改。
一个个巨大的火球顺着山骊向着山下滚了下去,沿途在山上留下了一条条被火焰烧灼过的道路。
这一下子,悍勇爬山的那些青州袁军终于是抵挡不住了,有很多士兵几乎下意识的转身就开始向着山下跑。
在艰涩的山路和滚落物比速度,人是不可能占据上风的,许多来不及回跑的袁军士兵被火焰撩到了身体,发出了痛苦的哀嚎,但真正凄惨的,是那些被火球直接撞上的袁军,他们浑身都是烧伤,一时间也没有找到水源扑灭身上的火,只能是任凭火在身上燃烧的越来越旺,凄厉的哀嚎让每一个在场的人都惊骇莫名,感觉那些被烧着的人仿佛置身地狱。
“木桩,滚石!也同时放!”臧霸继续下达命令。
火焰起到的震慑作用是巨大的,但真正对敌方造成的伤害却不多,真正能造成实质性伤害的,还是木桩和滚石。
“给我往前冲!往前冲,冲出这段山路!”袁谭怒气冲冲的向着那些士卒喊叫,他的声音凄厉,放出的声音犹如在怒吼一样,叫人听了忍不住发怵。
可问题是,眼下的青州袁军的中军根本就往前冲不动,因为他们的正前方,青州袁军的前部先锋士兵正陆陆续续的往回奔逃着,好像前方,有什么让人恐怖的东西正在驱赶着他们。
一部向前,一部向后,双方撞击在一起,自然形成了巨大的堵塞。
不多时,那个让青州袁军先锋军恐怖的事物出现了。
太史慈手持长戟,身披银色甲胄,带领着一队精锐的徐州军,如同一阵飓风一样的向着青州的袁军们冲杀而来。
而他的战马前所悬挂的,正是适才通过山路的袁军先锋都尉吴耀的首级。
太史慈的出现,算是将袁谭的前进路线彻底的堵死了。
太史慈身后的兵将也不着急向前,他们只是操持着金陵连弩,跟随着太史慈徐徐的向前推进,手中的连弩也并不着急十弩迅发……只是一箭、一箭有条不絮的射杀着那些堵塞在官道上的袁军。
“前边有敌人,前边有敌人……”
“都尉死了!先锋军溃了!”
“快,上马。”
“我中箭了,啊!救我,救我啊!”
袁谭呲眉瞪目,拨弄开了身边护持他的盾兵,手持战刀开始向着前方奔驰而去。
一路上有不少仓惶的己方士卒挡住了他的去路,袁谭毫不迟疑,舞刀将这些逃兵斩杀于马下。
他如此凶狠的行为和态度,一时间倒是让场面有所稳定。
问题是,拨弄开了护持在身边的那些盾兵,却也让袁谭的身影暴露在了火光的照耀下。
袁谭一个劲的向前猛冲,挥舞,斩杀叛逃者,渐渐的,他的身影出现在了太史慈的视线范围内。
太史慈仅仅是根据袁谭的穿着,便立时间判断出了他的身份。
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冷酷的笑容,随即从马鞍下取出宝雕弓,弯弓搭箭,瞄准了袁谭。
就在这个时候,却突听他背后的副将,校尉朱桓上前谏言道:“将军,太傅有令,败敌即可,不可伤及袁绍之子的性命!”
太史慈闻言一醒,但心下却是有些无奈。
三弟的胆子未免小了些,既然已经和袁绍闹掰,有何苦怕伤害他儿子的性命?
难道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怕得罪袁绍不成?
不过想法归想法,太史慈还是不会违抗陶商的军令。
他淡淡然道:“知道了!”
随后,便见其两指一松,一道凄厉的箭划破空气,呼啸的冲着袁谭飞速射去!




三国有君子 第四百七十二章 兄弟萧墙
沂县,县府。
袁尚和逄纪看着前线传回来的军报,上面记载着袁谭的大败情况。
袁尚的脸上几乎都要乐开了花。
“逄公,袁谭此次可是栽了,他连陶商的面都没有见到,就被徐州军的偏师杀的丢盔弃甲,落荒而逃,据说对方只是派出了几名战将,两支偏师而已……就连袁谭本人都被敌将一箭射翻,险些丢了性命。”
逄纪看着袁尚自得的表情,心中颇感无语。
自家兄弟,被打的大败,被杀的丢盔弃甲……你高兴个什么劲啊?有毛病!
这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脑袋是不是先着的地?
“三公子……徐州军如此悍勇,袁尚连面都没露,只是随意派遣几名将领,就把长公子打的大败,其战力着实是超乎了我等的想象,属下深忧之。”
袁尚颇为不屑的一摆手,道:“任凭他徐州军再悍勇又能如何?如今我河北越发壮大,待彻底平定公孙瓒之后,能征惯战之兵将数十万计,陶贼不过是区区东南偏安之辈,拿什么与我袁家抗衡?待父亲南下之时,将他陶商和曹操一同灭了,也未必是什么难事。”
逄纪虽然很想告诉袁尚,取决战争胜败的原因不仅仅是兵力的多寡,很多因素都能决定胜负。
但看袁尚眼下志得意满的样子,逄纪知道劝也是白劝。
三公子毕竟还年纪尚小,日后有的是长本事的时候。
“袁谭本部兵将既然都抵不过陶商的偏师,那下一步,三公子又打算如何?”
袁尚自信的挺起胸脯,傲然道:“袁谭战不过陶商,却非是我战他不过。”
逄纪气的差点没跳起来骂娘。
这小子娘的和他大兄有什么区别?这不是一个德行吗?
逄纪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耐着性子道:“长公子被你激将,来此与陶商对阵,已经是犯了大将军的忌,而且此番交战,青州的兵马亦是损失了不少,三公子切切不可再任性妄为……与陶商周旋,无异于虎口弄险,万万不可再出差池了!”
逄纪是长辈,且一直对袁尚不错,袁尚虽然心中不服气他说的话,但也不好意思使劲的反驳他,只是哼了哼没有吭声。
袁尚收到前线败报的五日后的早晨,袁谭的败兵便陆续抵达了沂水县城。
一行兵马灰头土脸的,损兵折将不说,连主将袁谭都被太史慈一箭射翻,险些丢却性命。
袁谭被抬回来的时候,正躺在担架上直哼唧。
袁尚见了袁谭,很是感慨的道:“兄长受惊了,小弟未能及时替兄长分忧,实乃小弟之罪也。”
袁谭对于袁尚的猫哭耗子,只是随意的哼唧了一下,并没有回答。
自己被打成这幅死德行,眼下心中最乐呵的人,估计就是这个三弟袁尚了!
就在袁谭羞愤交加,无地自容的时候,他的从事辛毗迈步走进了厅堂之内。
辛毗自打上一次在范县为袁绍争官,被陶商算计了,回去跟袁绍撒谎被识破之后,便被袁绍深责,并贬斥到了袁谭的军中。虽然辛毗领了罪责,但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他的心中其实是极为不服气的,暗地里对袁绍也是颇有微词。
袁谭见从事辛毗进了厅堂,不由一愣,奇道:“佐治,你来作甚?”
辛毗闻言一愣,奇道:“不是青州您叫我来的吗?”
袁谭一头雾水:“我何时叫你来了?”
袁尚呵呵一笑:“大哥恕罪,是小弟叫他们来的……哦!兄长稍候,还有人没到呢。”
袁谭听的一头雾水。
不多时,便见袁谭麾下的军侯,校尉,都尉,偏将……以汪直,巣厝,司马戚等人为首的一众将官,相继而入。
而负责保护袁绍的大将张郃亦至。
见众人都到了,袁尚随即咳嗽了一声,并从怀中拿出了一卷锦帛,当先交给了辛毗。
辛毗疑惑的展开来看,瞬息之间便眼直了。
他沉默了半晌,不发一言,随后将锦帛交给了身后的军侯汪直等。
汪直看完后,随即又往后传,众人一个个都看过后,都是低头沉默不语,厅堂中的气氛一时间很不对劲。
袁谭虽然是坐在主位上,但身上的伤势让他浑身如同散了架子一般。
他喘息的对袁尚道:“显甫,尔欲何为?”
袁绍面露无奈的将那封简牍递送到了袁谭面前的桌案上。
“兄长,弟弟实在是为难,这封密令,乃是弟弟临行前,父亲亲手交付于我的,上面乃是父亲亲笔所书,并盖有冀州牧的印绶,内容么……呵呵,也是简单,就是允许我又节制青州兵马和临机专断之权,这个意思,兄长多少能明白一些吧?”
袁谭闻言气的脸色发白,他转头扫视了一圈部下,发现众人都是低着头,无论是军侯,司马,校尉,一个个都是胆颤心惊不敢言语。
张郃站在袁尚的身后,很明显也是有立意扶持之情。
袁谭的心中莫名升起了一丝悲哀,对袁绍这个亲生父亲也是多了一份深深的怨念。
自己在外面领兵多年,不说战功赫赫,但也算是兢兢业业,他作为父亲的臂助,这些年南征北战,也是立下了不少功劳。
可袁尚这小子干过些什么?父亲为何会给他这么大的权限?当个监军也就算了,还能随时节制我的权力?
连猛将张郃都被袁绍派出来给他撑腰,袁绍未免太偏心了!
“你想怎么样?”袁谭冷然对袁尚道。
袁尚呵呵笑道:“好说,本来父亲的这份密函,我也不想拿出来的,只是如今大哥一意孤行打了败仗,损兵折将不说,自己还受了重伤,眼下三军无主,小弟若是不站出来主持大局,只怕我军空有倾颓之势,不得已,暂且接手大哥的兵权,待功成之后,父亲下令之时,青州兵权,自当奉还。”
袁谭转头看了袁尚背后的张郃一眼,再看看桌案上那封盖有袁绍印绶的密函,强压下胸中的怒火。
他转头吩咐身后的侍从,道:“将我的印绶拿过来。”
侍从随即按照袁谭的吩咐,将印绶拿了过来。
袁谭接过印绶的时候,颇是痛苦的看了一眼,然后向着桌案上一扔。
袁尚哈哈一笑,伸手接过了那个印绶。
……
袁尚接过了青州的兵权,屯兵沂水县,大权在握,很是得意。
逄纪连续几日劝解袁尚赶紧撤兵,但袁尚既不答应也不拒绝,就是暗病不动,并暗中派人去打探陶商的消息。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这小子多少是想跟陶商再掰腕子,只不过是袁谭刚刚失败,袁尚再说出兵,一则士气不高,二则确实难战,因而在继续等待。
但袁尚前后踌躇,陶商却没有耽搁。
他已经暗中派遣兵马来到沂水,并准备对袁谭和袁尚所在沂水县发动进攻。




三国有君子 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擒袁家子
虽然都是年轻一辈的士族公子,诸侯继承人,还都是二十啷当岁的年纪,但陶商从十几岁开始,就已经跟天下最顶尖的人精掰手腕,董卓,曹操,袁术,袁绍,吕布,孙坚……几乎每一个他都跟对方交过手。
所以即使年纪相差不大,但袁尚跟陶商的临阵经验,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在袁尚接过了袁谭的兵权之后,还犹豫要不要跟陶商对阵一场长些名声的时候,陶商的兵马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到了沂水县的附近。
为了防止袁军的细作查探到自己的动静,陶商这一次采取了声东击西之法。
他让徐荣,徐晃,张勋,陶基,甘宁,周泰等人率领徐州的大军,徐徐向着沂水县前进,并打着自己的大纛旗,用来迷惑袁军的细作。
而他自己则是率领许褚,赵云,太史慈,纪灵,蒋钦,董袭,徐盛,管亥,臧霸,李通十员健将,点齐金陵白马军、铁浮屠、虎卫军、泰山兵、丹阳精兵、金陵连弩营等六支最精锐的部队,沿着沂水星夜直奔沂水县而走。
而在这趟出击之前,校事府的校事早就带回了情报给陶商,说是沂水县目下的青州军营中,有两名袁军的重要人物。
袁绍的长子袁谭和三子袁尚。
一听到这个消息,陶商扬天长笑,俊脸上差点没乐出花来。
袁绍的两个人儿子都在自己的嘴边,这不是老天也赐给自己的机会么?
依照陶商的意思,既然两位袁公子都来徐州嘚瑟……不是,是来徐州做客,那就做的长久一点,谁都别走了!
徐州这一方水土,就是你们永远的家。
他给麾下的十名健将下达此战的中心思想就是:
生擒袁家这两个败家子,必须的!
……
徐州军抵达沂水县的时候已经是天黑了,而根据校事的探查,在沂水县正南的袁军营寨中,有两曲的兵马作为岗哨,负责县城周围的警备严戒。
陶商知道以后,随即下了第一道军令。
“马衔铃,四蹄上包上棉布,还有骑兵不得发出声音,迅速铲除这两曲的青州袁军!谁能做到?”
许褚大咧咧的站了出来,朗声道:“某能!”
纪灵亦是憨声憨气的道:“某亦能!”
“你们俩滚一边去站着去,别挡我视线。”
陶商根本信不着他俩,越过他俩向着众将扫了一圈,突然抬手一指徐盛:“你去!”
徐盛经过上一次率兵在曹操的大后方偷袭曹军的屯田之所,全身而退之后便声名大涨。
此等功绩着实是令人钦佩,便是太史慈和赵云,也对徐盛赞不绝口,众人从这以后对这个年轻的小将都是刮目相看。
徐盛有了上一次在曹操的后方立功的成绩,信心和经验都是大增,此刻亦是毫无胆怯,当仁不让的站了出来,道:“末将愿往,且愿立军令状!如若不成,甘当军法!”
当天夜晚,徐盛便率领本部兵马暗中当先去袭击那两曲袁军,他手下的士卒在他的指挥下,甚至连火把都没有打,抹黑前去。
刀光剑影闪亮之中,其部几乎是一击而中。
两曲放哨的袁军士卒,在小半刻的时辰里,就被徐盛一众斩杀的几乎干净。
而且更让人感到佩服的是,他甚至还生擒了对方的几名士卒,用做舌头。
少时,那几名被生擒的袁军士卒被带到了陶商的面前。
陶商走到其中一名士卒面前,微笑着道:“你能叫开沂水的城门不?”
那士兵低着头不答话。
徐盛毫不留情,抬手就将那名士卒斩杀,连给他嚎叫的机会都没有。
陶商长叹口气,摇了摇头,又走到第二名士卒身边。
“能叫开城门不?”
那士卒依旧不答,又被徐盛斩杀。
连问了四个人,连杀了四个人,到了第五个袁军士卒的面前,那小子一下子就给陶商跪下了。
“能叫开城门不?”
1...198199200201202...3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