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这三个人虽然也都是智略顶尖之人,但面对这种难题,也是愁眉不展,一时间想不到好办法。
就这样琢磨了好几天,还是没什么进展。
郭嘉等人设立了诸多计划,但几番推演之后,发现存在疏漏,不能执行,因而只能放弃。
关键就在于敌人太多。
黑山军,曹操,袁绍,虽然处于各自阵营,但大家在弄死白绕等一众的战略目地上,却是完全一样的。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日,彭城那边,貂蝉和糜贞托人为陶商送来了冬季所穿的衣物,包括一些家乡的甜酥。
毕竟按照这个状况来看,今年的年关之夜,陶商是不能够跟家人一起过了,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也为了表达她们对陶商的思念,二位夫人派家里人为陶商送来了年关过节等一应物品。
这里面,饱含着家人对陶商深深的思念。
而送礼物过来的人,则是貂蝉的义妹小莺儿。
时隔多年,小莺儿已经从当年的一个眼盲小女孩长成了一个大姑娘,当然了,她的相貌依旧是像小时候那样,不是那么的好看,或者说有些丑陋,但比起当年的怯懦和惊恐,在陶家人充满爱心的照顾下,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心智健康的活泼大姑娘。
但很可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莺儿的视力依旧不见好转,而且那双发白的眼瞳,有点往高度近视的方向靠拢。
她这一次,专程代表整个陶家人来看望陶商。
进了陶商所在的临淄城主府,小莺儿一眼就看到了一个熟人。
她蹦蹦跳跳的走了过去,伸手一拍他的肩膀,笑呵呵的道:“裴钱!丞相人在哪里?我代主母专程来看望他老人家了。”
诸葛亮一脸不满的转过身,很是无奈的看着小莺儿颇丑陋的脸颊,不满意的道:“你叫谁裴钱呢?”
三国有君子 第六百九十章 陶商的底线
小莺儿的眼疾是天生的,张机和华佗也曾为她诊断过,但很可惜,都没有看好。
不过依照二位神医的说法,小莺儿的眼睛倒是不会继续恶化,只是想要彻底治好,却也怕不现实。
这话的意思很清楚,她这辈子可能就只能当一个高度大近视眼了。
换成别人管诸葛亮叫裴钱,诸葛亮早就抬脚踢他了!
但对于小莺儿的情况,诸葛亮多少还是知道内情的,因此也不能和她真的较真。
“你仔细看清楚,我不是裴钱!”
小莺儿眯起眼睛,将脸贴近诸葛亮,仔细的看了一会,道:“那你是谁?”
诸葛亮又好气又好笑:“小莺儿,我乃诸葛亮也。”
小莺儿恍然大悟,迁移的道:“原来是孔明呀……不好意思,我看不太清。”
诸葛亮苦笑一声,道:“没事,你这次是代表师母来见老师的?”
小莺儿对于孔明来说,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
到了这个年纪,诸葛亮的体型和相貌基本已经长成。
不同于赵云和太史慈一般的英武,长成少年郎的诸葛亮可谓是非常的帅气,在陶商看来,他若是活在后世,绝对不比一线的小鲜肉要差,走在大街上百分九十九回头率的那种。
那百分之一就是小莺儿。
诸葛亮虽然帅的掉渣,但也是因为这种俊朗的外貌和陶商弟子的身份,给了诸葛亮极大的优越感光环,一般女的他看不上。
却也难怪,几乎全彭城或是金陵城的士族小姐们,在有机会碰见了诸葛亮之后,都会眼冒金星,满面羞红,跟被活活下了药一样,恨不能立刻就投怀送抱,自荐枕席。
每每看到这种情形,陶商都要羡慕死这个徒弟了。
但诸葛亮如此优越的感觉,却在小莺儿那里遭到了挫败。
倒不是小莺儿对于美男的抗拒力有多么强,而是她眼神不好,根本就看不清。
在小莺儿眼里,别说诸葛亮是美是丑,到底能不能看清楚是他本人她都费劲。
陶商在厅中还在对白绕的事情烦心,听说小莺儿来了,急忙招呼她进来。
对于陶商来说,小莺儿就像是他的亲妹妹一样。
前几日,赵云与文丑经过一番恶斗回来,双方鏖战一场,打了个平手,谁也没把谁怎么样,但赵云的身上却是中了文丑一记,受了轻伤。
他伤势虽然不重,但血却流了不少,当时就把陶商吓坏了。
反倒是赵云耐心的安慰他,还告诉他,文丑也比自己好不到哪里去。
那个时候,陶商就知道看着亲人受伤是一件多么难受的事情。
太史慈,赵云,诸葛亮,司马懿……同时也包括小莺儿等人,这些人现在和貂蝉,陶应等人一样,是他最亲的亲人,是他在这个世界的精神支柱。
“你姐姐她们,还有陶寂……天子外甥,都好吗?”陶商问小莺儿道。
小莺儿使劲的点着头,并绘声绘色的向陶商描述着家里的情况……貂蝉因为思念陶商而变瘦了,糜贞主掌的陶氏十三行又做成了几笔大生意,小天子刘曦已经会走路了,陶寂则是长得越来越像陶商,桥意和桥筠跟吕玲绮学武,吕玲绮则跟她们两个学女红,冯氏的厨艺越发长进了等等……
听着小莺儿诉说着家中那些零零碎碎的琐事,陶商脸上向往的神色越来越浓,不知不觉间,竟然是起了想要归家的念头。
这世界上,有什么能够比得上自己的家呢。
陶商正沉浸在小莺儿对自己描述的温馨中,郭嘉正好领着眭固走了进来。
原来是这几天,眭固一直在等待陶商的消息,可问题是陶商一直没有消息。
己方目下每拖延一天,就多一天的危险。
最终,眭固实在忍不住了,大早上的就跑到郭嘉的住所堵住他,求他带自己去见陶商,也好求一求他。
郭嘉这段时间也没跟陶商商量出个所以然来,多少觉得有些对不住眭固,所以也没好意思跟他说实话,只是带着他来见陶商。
不好说的话,还是让主公去说吧……郭某只是打工的而已。
眭固急匆匆的进了正厅,向着陶商施礼,刚要开口询问,目光扫到一旁的小莺儿身上。
眭固顿时愣住了。
他紧紧的盯着小莺儿那空洞且又发白的瞳孔,还有她脸上那红彤彤的明显胎记。
少时,却见眭固疑惑的开口道:“您、您是黄天巫?”
一句话犹如平地惊雷,将小莺儿炸的愣在了原地。
这个称呼,自打幼年碰见陶商夫妇开始,多少年了,就再也不曾听到过。
她猛然转过头,眯着白色的眸子,盯着眭固道:“你是谁?”
便见眭固突然向她单膝一跪,高声道:“大贤良师天公将军麾下弟子眭固,见过黄天巫!”
“大贤良师……”小莺儿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扭捏表情:“大贤良师,我好像都忘记这个名字了。”
眭固不管不顾的冲着小莺儿道:“早就听说黄天巫在丞相的庇佑之下,但却一直不曾见到真人,今日巧遇黄天巫,方才知道此乃是真事也,有黄天巫在此,陶升狗贼不难破矣……”
“啪!”
突然,上方传来一记重重的拍案之声。
郭嘉吃惊的转过头去,却见陶商一脸怒色的瞪视着眭固,咬牙道:“闭嘴!”
眭固惊诧的看着陶商,不明白自己说错了什么。
陶商转头吩咐一直沉默不语的诸葛亮道:“孔明,把小莺儿带出去,给她安排房间休息。”
诸葛亮冲着陶商施了一礼,随后去拉了拉小莺儿的袖子,轻柔道:“走吧。”
小莺儿魂不守舍的跟随着孔明走了出去。
却见眭固一脸欣喜的冲着陶商道:“丞相,若有黄天巫在此,此事便好办了,黑山军的普通军众虽然对大贤良师的恩威忘却,但以于毒,杨凤等人,当年都是大贤良师麾下的悍将,对大贤良师尊重无比,他们眼下也不过是因为陶升控制了飞燕公,因而受其调遣,若有黄天巫出面,得到杨凤和于毒的支持,则陶升不难破矣……”
“我说了,闭嘴。”陶商淡淡道。
眭固愣住了,他不明白陶商为何是这种表现。
难道自己的谏言不对吗?
陶商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知道眭固说的法子是很好,但他同时也明白,小莺儿是自己的亲人,胜似亲妹。
她和陶家的人在一起生活了八年之久。
利用小莺儿去掺和黑山军的破事,对她来说是一种折磨,很显然,小莺儿不愿意回想起小时候的事。
他不能利用亲人的痛苦,去成就自己的利益,这就是他生气的理由。
三国有君子 第六百九十一章 张宁的决心
从正厅走了出来之后,小莺儿的脸色一直不怎么好,眭固的呼喊使得她回想起了一些过去的事,那些事让她又想起了自己在司马俱的掌控中时,那一个个担惊受怕的日日夜夜。
“嗯哼!”诸葛亮在小莺儿身边轻轻的咳嗽了一声。
小莺儿神色慌张,急忙四下看看,奇道:“谁?谁在那里?”
诸葛亮闻言不由苦笑道:“我可是一直跟着你呢,你这心都飞到哪里去了,连是谁把你从厅堂中拽出来都不晓得?”
小莺儿闻言似是有些回过了神,低声道:“孔明……对不住,我适才神思不属,脑子全都乱了。”
诸葛亮引领着她,来到了院落中的凉亭内,眼下时节已即入冬,天气有点发凉,站在亭中多少有些冷,但眼下对于他们来说,却是没有什么可以谈心的地方。
来到了凉亭后,诸葛亮对她道:“我也曾偶有听闻,说是你张角的女儿,当年在青州黄巾手中做黄天巫,后来遭遇流离,被老师和师母收养……只是我不明白,你身为张角之女,又是黄天巫,在黄巾中地位理应不低,适才那眭固唤你,你如何显得这般排斥?”
小莺儿长叹口气,转身对着凉亭内的一根木柱道:“孔明,其实我不叫小莺儿,我父亲给我留下的名字……是张宁,只是因为我流落在雒阳之时,曾受过当地舞家来莺儿的一饭活命之恩,为了报答她的恩情,我才以小莺儿做名的。”
诸葛亮伸手拍了拍小莺儿的肩膀,道:“我站这呢,你对着的那是柱子。”
小莺儿恍然的转过身,面对着他:“对不住,我看不太清。”
诸葛亮苦笑一声:“没事,你继续。”
“其实打我记事起,我对我亲生父母就没什么印象,是黄巾中的渠帅和将领们把我养大的,其实我很小的时候,过的还是很不错的,我对那些把我养大的人,也是很感激的,只是后来,朝廷和地方州刺史对黄巾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缴,黄巾也各自为政,我本人则是落在了司马俱手里……”
诸葛亮沉默了一会,道:“司马俱对你不好吗?”
小莺儿苦涩一笑道:“何止是不好,简直就是要把我当成猪狗了……当时我年纪小,又是父亲的遗孤,司马俱就算是利用我收拢青州黄巾诸部,他理应善待于我,但他那个人天性凉薄,平日里横竖就是看我不顺眼,经常不给我吃饭不说,还让我伺候他那几名抢来的夫人,我本来眼神就不好,干不好事的时候,他还是非打即骂,好几次我都差点被他打死……而且我有一次听他和他一个夫人说,只等收拢了足够的黄巾之后,就要把我药死,免得累赘……”
诸葛亮的脸上露出了关切的神色:“这个司马俱,当真无耻!利用你收拢黄巾军也就罢了,居然还行此下作之事,合该死尔。”
小莺儿长叹道:“反正他已经死了,也算是天理循环,只是自青州黄巾乱战后,我失散在民间,就靠着要饭过日子,虽然苦了些,也危险了些,但细细想来,当时我若是死在外面,也比在司马俱那强。”
诸葛亮沉默了一会,突然道:“小莺儿,你恨黄巾中人吗?”
小莺儿沉默了一会,道:“不恨,但就是怕。”
诸葛亮长叹了口气,道:“小莺儿,你讨厌黄巾军,乃是因为当年司马俱之事,可按照你适才所说的,黄巾军中类似于司马俱的人,或许也只是一部分而已,而我通过眭固看到你的诧异和态度来看,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黄巾将领对你是尊重的。”
小莺儿闻言没有说话。
诸葛亮摇摆着羽扇,认真道:“你这么多年,都不肯用你的本名,说白了,不是因为你的父亲,也不是因为黄巾,甚至都不是因为司马俱,总体来看,也不过是因为胆怯,幼年时的阴影一直笼罩于你心间,这可不是好事。”
小莺儿转过头,看着在她眼中依稀不清的诸葛亮的面庞,道:“那你觉得,我应该如何?”
“用你的本名,接受此事,做你应该做的事。”诸葛亮淡淡言道:“我也是早年丧父,虽然没有你辛苦,但因为父亲早逝的原因,我这一支也是稍嫌破败,但我从没忘记自己是诸葛氏子孙,亦是想着,终有一日,我要重振诸葛氏,日后九泉之下,面对父亲,我也能挺起腰板,坦然相对。”
说到这,却见诸葛亮转头认真的看着小莺儿,道:“记住你的本名,记住你的本姓,记住你应该要做的事,无论碰到何种人,何种事,都不要忘记,张宁才是你的本名。”
小莺儿:“……”
当天傍晚,陶商处理完公务,方出了书房门,却发现小莺儿端着一碗热汤,站在书房门外。
“你在这站在做什么,快进来。”
小莺儿点了点头,跟着陶商回了书房,并把汤小心翼翼的放在桌案上。
“陶老爷累一天了,喝点汤暖暖身子。”小莺儿笑道。
陶商摇了摇头,笑道:“得有几年了,你不叫我陶老爷……好像是自打我当了太傅之后,你便不那么唤我了。”
小莺儿只是浅浅的笑着。
陶商尝了一口,砸吧了几下嘴:“这汤的做法,是跟糜贞学的吧?”
小莺儿诧异道:“陶老爷怎么知道?”
“因为是我教他做的汤。”
小莺儿恍然大悟,用手指杵着下巴仔细的回忆道:“我记起来了,彭城好像是有那么一个传闻,说你有一天晚上借着教二夫人煲汤的当口,闯入了人家的闺房,强行成亲,因此二夫人才嫁给你的……”
陶商听的脸皮子直抽抽。
这是哪个混蛋造的谣?这不摆明了指鼻子骂我耍流氓吗?
不行!这事回头一定要严查。
诽谤当朝丞相耍流氓,这是个什么罪名?
抓到造谣生事者,阉了他!
“小莺儿,你在书房外等了我许久,应该不是单单为了给我送汤这么简单吧?”
小莺儿咬紧嘴唇,突然一仰头,道:“陶老爷,我不叫小莺儿,我的本名乃是张宁。”
陶商闻言微微一愣。
沉默了半晌,他笑道:“我早就知道你的本名叫张宁,那又如何?”
小莺儿突然向陶商盈盈一礼,道:“张宁斗胆,代表黄巾,也代我自己,想向当朝丞相求个人情。”
陶商闻言一愣:“代黄巾?”
“家父已死,两位叔父亦死,张宁三族因战事尽灭,肯定陶老爷顾念大局,亦是顾念民间疾苦,赦黄巾之罪,招安天下黄巾!”
陶商双眸一眯,定定的看着她,道:“小莺……张宁,你今日来此,是以什么身份来跟我说的这话?”
“民女以黄巾军黄天巫的身份,来求丞相招安。”
三国有君子 第六百九十二章 三强会盟
听了小莺儿的话,陶商沉默了好久。
黄天巫是谁不重要,招安黄巾军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小莺儿的态度。
她今天能站在她面前说出这番话,表明了她已经想通了自己,想通了当年的苦难,想通了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从打他刚才报上张宁的名号开始,陶商就知道,她已经承认了自己的家族。
陶商深深的吸了口气,展颜露出了微笑:“你想通了吗?”
小莺儿使劲的点了点头,道:“张宁想通了。”
“小莺……不,张宁,你可知道,虽然你现在的真正身份很多人心中知晓,但毕竟没有公开,但你若是当真要执意如此,你也将被推到这天下的风口浪尖上……这究竟对你是好是坏,至少我现在看不清。”
小莺儿双膝跪地,冲着陶商深深的拜倒,白色的眸中含泪,道:“至少……他是我的父亲,他留在这世间的遗物,只有黄巾……”
陶商苦笑道:“你快起来,看来是我错了……这么多年,我以为你早就忘记了你应有的身份,可以过平凡的日子,但看起来,发生过的事情,是不可能磨灭的,只要有了一个契机,迟早会被天雷勾地火的迸发出来。”
说到这,陶商顿了顿,道:“你是我和貂蝉看着长大的,如果你想走这条路,我……推着你走。”
小莺儿闻言,诧然的抬起了头。
陶商扶起她道:“回去歇着吧,容我好好想一想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
小莺儿擦了擦眼泪,使劲的点头,随后转身向房门走去。
刚走到房门边上,却突听陶商喊道:“说开你这么多年心结的人,是孔明吗?”
小莺儿闻言一愣,脸色不知为何泛红,轻轻的“嗯”了一声,便快步离开了房间。
陶商笑看着他的备用,摇了摇头。
接着,他命裴钱将郭嘉找了来。
少时,郭嘉到了之后,陶商将适才小莺儿的话向他陈述了一遍。
郭嘉沉默许久,道:“莺儿姑娘若是出头,黑山军的事情便有了转机,待翌日收服黑山军之后,消灭袁绍,收复河北四州,便不再是难事。”
陶商点了点头,道:“我也知道这个道理,只要能收服河北,则霸业成矣!天下的一半就掌握在我的手里,翌日便是同时对付曹操,三刘,关中诸侯也不在话下,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我不知道这件事对小莺儿是好是坏。”
郭嘉沉默了一会,道:“郭某觉得,就目下来看,应是好的,至少她抛出掉了多年的心结,不然若是老了,每每思虑到此事,心中留有遗憾,岂不是郁郁不欢?至于她的身份摆在台面上,会产生什么影响……”
郭嘉呵呵一笑,道:“等你收复了河北四州,实力大成之际,便是有什么影响,有你站在他的身后,天下还有谁敢动她不成?”
陶商闻言恍然,拍了拍额头道:“是我疏忽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一力胜十会,我强大了,别的自然也就不是事了。”
郭嘉赞同道:“郭某适才寻思,觉得你要收服河北,取代袁绍成为天下第一的势力,就要打败两个势力,收服两个势力,削弱三个势力,吞并一个势力。”
郭嘉的话引起了陶商的兴趣,他忙道:“干哥哥一下子列举了这么多的势力,我感觉我有点吃不消了。”
郭嘉白眼一翻:“吃不消也得吃,郭某如今把身家全压在你身上,你若是败了,我喝西北风去啊?”
陶商笑呵呵的问他:“需要打败的势力是?”
“曹操和袁绍。”
“需要收服的两个势力是?”
“黑山军!还有乌丸司马阎柔,鲜于辅等人,他们当年都是刘虞治下的人,后来刘虞被杀,他们为了报仇,和袁绍一起夹击公孙瓒,一定要在曹操说服他们之前,将他们收拢在麾下。”
陶商恍然的点了点头:“削弱的三个势力?”
“乌桓,南匈奴,鲜卑。”
“吞并的那个势力?”
“辽东公孙氏。”
陶商将郭嘉对他说的话在心中仔细的整理了一下,瞬时间仿佛解开了一个个心结疙瘩。
平定河北四州的事情经过这么一梳理,似乎也并不再是天方夜谭。
陶商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那眼下我们的第一步,就是?”
“收黑山!”
陶商皱了皱眉,道:“就算是小莺儿要出头,可以以黄天巫的名义收服黑山军,但袁绍和曹操眼下也都离白绕不远,我怕我们动作大了,会引起他们的警觉。”
郭嘉嘿嘿一笑,道:“收服黑山那边,你就交给我,还有孔明,小莺儿去做,至于丞相您,就帮我们牵制曹操和袁绍。”
陶商皱眉道:“我帮你们牵制曹操和袁绍?我怎么牵制他们?约他俩打牌吗?”
郭嘉嘿笑,道:“这眼瞅着就是年终岁尾,三方好不容易结束了一年的征战,眼下正是坐在一起,吃饭聊天,议和分地的好时机。”
陶商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
好半晌之后,他方才冲着郭嘉伸出一根大拇指,道:“服!真服!这么猥琐的招式,你都能想的出来,我看你以后还是别叫浪子了,不太适合你现在的气质。”
“那我应该叫?”
陶商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沾了点水,在桌案上工工整整的写下了两个字。
“孙贼。”
……
年关之前,袁绍和曹操分别收到了陶商的书信,絮絮叨叨的一大堆,但其意很明显,他是想和两人和谈,重新划分一下地盘,大家各自歇兵。毕竟大家都是有家有业的,天天在这块窝着你打我,我揍你的,也不是那么回事。
袁绍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就答应了,毕竟他现在需要时间喘息,若是能够拖延个一年半载,待他凭借河北四州的实力,回过元气来,立刻就能反杀这俩混球。
曹操其实并不是很想和谈,但贾诩劝他,说是他若是不参加,万一袁绍和陶商之间达成了什么勾当协议对曹军不利,岂不是被动?因此无论如何,陶商也得走上这一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