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袁绍赞同的点了点头,道:“传令牵招和郭援,率领本部兵马往西迎战金陵军。”
牵招年轻时曾跟随长史乐隐,后来被袁绍聘为从事,兼领乌丸突骑,很得袁绍重用。
历史上的牵招乃是曹魏名将,替曹魏坐镇北疆,功劳显赫。
而且牵招的能力与冷静持重是成正比的,因此在对付陶商的这件事上,袁绍才特意选择了他。
少时,袁绍将牵招叫了来,对他将荀谌的计谋大致陈述了一遍。
牵招听完之后,犹豫了一会道:“大将军的意思,是让我只许败不许胜?”
袁绍长叹口气道:“正是如此,只有打了败仗,接下来才好顺理成章的给陶商割让城池,但为了保存我军的实力,却又不好损失太大,这思来想去的,袁某也觉得你才可以胜任此事。”
牵招沉吟了片刻,方才对袁绍道:“承蒙大将军错爱,某愿意承担此事,只是陶商麾下的人大多善战,更有麴义知我根底,仅有郭援为副将的话,招恐力不从心,还请大将军在为我添一员猛将,以为臂助。”
袁绍寻思了一下,道:“我让张郃为副将,与你通往,切切记住,只可败,不可胜。”
牵招闻言苦笑一下,没有吱声。
这话让袁绍说的挺满……我倒是想打胜,可问题是,打的胜吗?
注定要失败的一场仗,且如今还要求不能败的太惨……这仗着实是有点不太好打啊。
……
数日之后,牵招的兵马出动了,他们的目标之地邺城西面的平原之地,其麾下的兵马在平原驻扎,静等着陶商前来进攻。
校事府的校事将消息带回给陶商,让他觉得很是奇怪。
“我十万大军入境,袁绍却只派牵招,张郃,郭援领三万人前来平原驻扎……这是不是有点太不拿我当回事了?”陶商对众人说出了他的想法。
诸葛亮做事一向以沉稳为主,他轻轻的摇摆着羽扇,思虑道:“老师,田丰如今虽然不在袁绍身边,许攸亦是归顺了曹操,但袁绍麾下厉害的谋主还是有不少,牵招和张郃来此,当中是不是有什么诡计……毕竟袁绍势力强大,人才众多,他若是真有什么阴谋,我怕我们仓促之间应对不及。”
相比与郭嘉和司马懿,诸葛亮做事虽然少了一股子冲劲,但却稳极,这有时候虽然是缺点,但大多数的时候还属于是优点,至少不会被对方抓住破绽。
陶商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和这个徒弟相比,多少有一些欠缺。
“孔明,那你觉得,为师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诸葛亮对着陶商恭敬着道:“袁绍如今与曹操对峙,一时之间也不会分出胜负,老师暂且稍安,待瞧明白个中之事后,再寻思进兵之法不迟。”
陶商点了点头,道:“以不变应万变,确是上善之法。”
……
陶商这面采取了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暂时歇兵,牵招那边却是制定了诸多应对方案。
为了将这场败仗打的很像,却又不至于损失太过巨大,牵招这几天每日盯着皮图,几乎都没怎么合眼。
毕竟对他来说,这副担子实在是太过沉重了。
终于,战略制定好了,就等着对方来攻。
可是一连十天,陶商的军队却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一下子,牵招有些傻了。
三国有君子 第七百一十二章 求败而不得
牵招的计划,是等着陶商过来攻打自己所在的平原之时,自己奋力抵抗,然后在陶商强行攻城的情况下,借助城防的优势与对方展开一场激战,尽量增加金陵军的伤亡,然后再顺理成章装作坚持不住败北而走,让陶商占据平原,为袁绍后续的计划打下基础。
牵招的想法虽然很好,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陶商却完全不按套路出招。
他居然原地扎营,不来进攻了?
姓陶的不来进攻,就算是自己想败,那也找不到个抓手不是?
这一下子,事情可有些难办了!
过了数日之后,牵招又接到前线的奏报,说是陶商在离其主寨的各个方向,又设下了几座附属营寨,彼此之间互为犄角之势。
看着架势,对方是短时间内不打算来进攻了,摆明了是要严防死守!
牵招心急之下,找张郃和郭援过来商议此事。
“二位将军,大将军命我等驻守平原郡,只许败不许胜,放弃冀州西侧一线,以便设计曹操和陶商……只是如今我等来此,却发现陶商安营扎寨,不似进兵之态,如此若是迁延日久,耽误了大将军的计策,回头受罚事小,误了冀州基业事大……不知二位将军认为咱们眼下该当如何?”
郭援虽然也是猛将,但却是勇多谋少,牵招都犯难的事,一般情况下他也想不明白。
牵招本来也没指望郭援,他把目光望向了张郃。
张郃目下乃是河北名将,他眼下在名义上虽然是牵招的副将,但不过也是因为年龄所限。
若是按照实绩比较,其地位自当在牵招之上。
张郃见牵招望向他,也是低头细细沉思半晌,最终道:“陶商不动兵……且不论他如何思量,咱们还是得想办法把他引诱出来才是。”
牵招闻言道:“那依照儁乂之见,咱们现下该当如何?”
张郃摇了摇头,苦笑道:“末将才疏,却是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我能想到的,唯有亲自领兵去敌营走上一遭,假意败退,或可成事。”
牵招听了不由苦笑。
最基本的诱敌之法。
但在没有更好办法的前提下,也只能如此行事了。
“既然如此,那来日,便有劳儁乂引领一军,前往彼军,与之对阵一场,然后诈败……至于能不能引诱陶军前来进攻,便看天意如何了。”
牵招下令之后,张郃自然应诺。
次日,张郃便点齐本部兵马,向着陶商的大营前去、
当然。陶商所在的主营,张郃是不敢轻易去的,毕竟陶商的主营兵力和战力应该是最强的,而且猛将也应该是最多的。
张郃是来诈败诱敌的,不是来作死的。
幸好牵招在事前,曾为派遣斥候,将陶商所立的营寨位置以及各营的主将副将等事都打听清楚了,信息也提供给了张郃。
根据情报,陶商在主营的两侧各立两个副营,共计四座营盘,四名主将分别为麴义,徐晃,太史慈,黄忠。
张郃盘算了一下。
麴义乃是河北昔日的名将,当年袁绍之所以顺利的战败公孙瓒,全仰仗麴义之能,即使是诈败……但若是跟麴义直接对阵,张郃还是有些疑虑。
徐晃跟随陶商多年,乃是金陵名将,屡建大功,声名不在徐荣之下。
太史慈更是斩杀了颜良的牛人……
张郃琢磨了一阵,最后把目光落在了黄忠所驻守的营地上。
黄忠这个名字,张郃还是第一次听说,声名不显,想来应该是无名下将,纵然是有些本事,但跟徐晃和麴义这等成名已久的武将相比,一定还是有些差距的。
于是乎,张郃把目光放在了在他看来,最好捏的黄忠身上。
虽然是诈败,但也得选一个水货,这样一来就可以进可攻退可守了。
于是乎,张郃的兵马开向了黄忠的大营。
黄忠的营盘在陶商大营的西南十五里处,依山傍水,排布严密。
陶商让他自领一军,并派遣周仓,刘辟,龚都三名副将跟随。
周仓一开始是跟随赵云进陶军的,其意也不过是为赵云当个扛枪卒。
但赵云见周仓本领过人,仅仅只是当扛枪卒,未免太过可惜,最后还是劝他入中军当个将军,建功立业。
虽然如此,但在周仓的心中,赵云还是他最为尊敬的人。
亦是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周仓对这个被陶商评价甚高,和赵云并列的老头并不是特别的服气。
这家伙年纪不小了,至今还没甚名气,据说是在江夏之战时归顺丞相的,归顺时日不长,如今却可以自领一营,也不知他有什么本事,居然可以让丞相这般的看重。
自打立营之后,也不见黄忠有什么谋略和规划,每日只是按部就班的让士兵操练,他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是躲在帅帐里看兵法,亦或是睡大觉。
这是来打仗的吗?这纯粹就是来放松的。
而就在这个当口,斥候却突然回报,说是袁军的张郃率领一军,正奔着己方的大寨杀来。
周仓闻之顿时一惊!
张郃乃是河北名将,非同小可,他亲自领兵前来……那岂不是成就功名的大好时机?
周仓急忙去见黄忠,想请他出兵对付张郃。
一进了帅帐,周仓差点没气死。
却见黄忠不穿甲胄,赤裸着胸膛,披着一件薄薄的披风,正一边喝水,一边悠闲的扇着蒲扇,斜靠在床榻上闭目养神。
这跟市井中那些闲散老头子有什么两样?
黄忠睁开了眼,看到一脸不善的周仓,呵呵笑道:“老夫当是谁呢?原来是周将军,呵呵,失礼了,老夫到岁数了,身体内虚忽弱忽盛,把控不好,你看今日,老夫这就是浑身燥热冒汗,穿的少了些,倒是让周将军见笑了。”
周仓虽然心中老大不满,但黄忠毕竟是主将,他也不好表现的过于明显,随即拱手道:“黄将军,斥候回报,袁军的上将张郃,率领万余人马,正向我大寨的方向进发!”
黄忠慢悠悠的放下了蒲葵扇,道:“探子回报,可是仅有张郃一将领兵前来?”
周仓点头道:“正是!”
“他后方没有兵马支援?”
“没有!”
“那不战。”
“不、不战?”
周仓疑惑的看着黄忠,不解道:“黄将军,张郃一人率兵前来,若是避战,只怕惹敌军嗤笑。”
黄忠摇了摇头,道:“张郃乃是袁军名将,岂能孤身前来,这当中必有深意……不战!挂免战牌。”
“诺……”
三国有君子 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将再扬名
张率领一众兵马来到黄忠的大寨前。
按照他的想法,己方此来并不低调,在抵达黄忠的大寨时,对方一定已经排列好了阵势,等待着跟己方一决雌雄。
可哪曾想到,等张一众抵达了对方的大营之前,敌方却连一个兵将都没有派出来。
而辕门的大横栏上,则是高高的挂起了免战牌。
张的心在一瞬间就沉入了谷底。
这不摆明了不跟自己玩吗?
“张将军,黄忠高挂免战牌,咱们应该如何?”
张仔细的看了看黄忠扎营的形势,在看了看周边的地形,却见黄忠的工势造的相当牢固,己方只有一万兵马,要是强攻并不现实。
张无奈一叹,道:“骂吧。”
“骂?”
张燕淡淡道:“到了这种时刻,咱们也没有别的办法了,让三军站在这一同骂,看看能不能将黄忠激出来。”
校尉咧了咧嘴,随即去下令了。
两军交手,用叫骂激对方出战可以说是最低级的做法,但在一定程度上来讲,这也是最稳妥的作法。
别看只是普普通通的骂人,手法低劣,但有时候效果确实奇佳。
人是一种感性动物,同时也是一种明白道理的生物,但明白道理并不等同于他们就能控制住自己的情感。
被人骂是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很多人都知道被骂是小事,不伤筋不动骨,不会有任何损失,但被骂最直观的,直接受损的却是精神和心灵!
这两种东西的摧残是最难控制的。
说不生气?那绝对是假的。
大寨之外,张的兵马开始集体对着黄忠的营盘破口大骂起来。
十个人吵架,在平日里已经是少见的情形,如今一万人排排站集体骂街,那空前的盛况,自然是令人叹为观止。
营寨外面的万人骂街团队各种污言碎语,夹在着北地方言,将南军的将士,包括陶商黄忠等人骂的体无完肤,更埋汰的,是当中还涉及到部分女性亲属,各种女性亲属不但被袁军招呼,还被形容到出演各种动作大片,着实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黄忠的军寨中,一众金陵军各个都气的咬牙切齿,恨不能立刻冲出去将那些污言秽语的河北军活剐。
特别是周仓,牙齿咬的咯吱咯吱响,一口槽牙似乎都能随时咬碎。
少时,却见周仓终于忍受不住了。
他一转头,蹭蹭曾的跑到了帅帐里面,不由分说的对着黄忠道:“黄将军,张等一众河北兵将欺人太甚,末将请令出阵,杀退敌军,斩张的首级献于将军麾下。”
黄忠闻言犹豫了一下,道:“眼下敌军情况未明,盲目出战,只怕是有些不妥吧?”
周仓气的直跺脚:“此时若是不出战,只怕会动乱军心,还请黄将军明察。”
就在这个时候,刘辟和龚都也有军情之事前来找黄忠汇报,见了周仓的样子,刘,龚二人都有些发愣。
黄忠见周仓一副执拗的样子,不由长叹口气,道:“周将军,别的且不说,张乃是河北名将,你执意跟他去战,我怕你未必是他的对手……”
周仓实在是被黄忠这种个性气的不行,使劲一跺脚,怒道:“将军自己怕那张,我却不怕!”
这一句话喊出来,黄忠的脸色顿时落了下来。
自己一片好心,他居然如此说我?
老夫我怕个屁!
行,你既然想自己找死,那老夫便不拦你。
“将军既然执意要去战张,那便去吧……老夫允你出战!”
周仓适才的话一出口,也醒悟过来自己出言莽撞。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对着黄忠拱了拱手,抱拳走出了帅帐。
眼看着周仓的背影消失之后,黄忠方才原地坐下,他的脸色不善,显然是被周仓刚才那句话气到了。
若是陶商在此,一定会批评周仓不尊老爱幼,看把人家老头都气成什么样了。
周仓走出去不久之后,外面传来了叮叮咣咣的擂鼓之声。
看着黄忠气呼呼的表情,刘辟上前道:“周仓出言不逊,对黄将军如此无礼,您如何还纵容他?”
黄忠斜看了刘辟一眼,淡淡道:“老夫虽然讨厌周仓出言无状,但更讨厌你这等背后说人坏话的小人。”
刘辟闻言,脸色一下子涨红了。
气的。
“黄将军,您如何这般说话?我刘辟虽然不是什么盖世英雄,但也自认为是一条响当当的好汉!我适才那是关心你,您如何这般损我?”
黄忠见他一脸义正言辞,不由的有点发懵。
不过仔细寻思寻思,刘辟这个名字好像还真就是在哪听说过。
见黄忠面露疑惑之色,刘辟继续道:“我也不瞒将军了!当年我也曾是和赵子龙打成过平手的猛将!”
黄忠闻言恍然大悟。
他一下子想起来了。
“说起来,好像确实是有这么一回事……”黄忠转头上下打量着刘辟,道:“你能和赵云战平?”
刘辟拍着胸脯,豪言道:“实绩摆在此处,焉能有假?”
“那好,老夫料定周仓战不过张,等一会他败退回来,你就去接替他,跟张斗上一斗,如何?”
一听这话,刘辟顿时就傻眼了。
少时,便听帐外一片马蹄声响起……
却见周仓一脸疲惫的走进了帅帐,他满面羞红,单膝跪倒在地。
黄忠看他这幅熊样,就知道他一定是在张的手里吃了憋。
黄忠长叹口气,安慰道:“周将军不必如此,胜败乃兵家常事而已,你大可不必在意……”
说罢,他将头转向了刘辟。
刘辟的眼眸中,不知为何,居然变的雾蒙蒙的,泪水似在闪动。
……
大寨之外,张刚刚战退周仓,很是志得意满,却见他手下的校尉劝张道:“张将军,适才陶军战将出来与你鏖战,你虽然得胜……可来时,上将军不是让咱们只许败不许胜吗?”
张点了点头,道:“话虽如此,但一上来就诈败,未免有些做作,本将且先胜他一阵,料黄忠军中的其余战将也未必肯服,稍后若是再有人来,我再依计行事。”
校尉恍然的点了点头。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马蹄声响,却见黄忠军的辕门中,一众彪军在一名战将的率领下冲了出来。
为首的战将横刀立马,高声呼喝道:“我乃金陵上将刘辟,尔等哪一个是张,快来受死!”
张闻言一愣,接着点了点头。
听说刘辟乃是陶军上将,若是败在他的手里……想来应该不会有什么差错。
三国有君子 第七百一十四章 诱敌之战
刘辟出战了,但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讲,他并不想出战,对手是河北名将张郃,一个搞不好就容易把命给丢了。
周仓的本事比自己大,但还是败给了张郃,刘辟不会愚蠢的认为自己能战胜他。
当年和赵云打平的事,虽然一直都是他用以吹嘘的本钱,但当时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刘辟心中还是有点逼数的。
赵云可以放水对待自己,但人家张郃可不会。
张郃让身后的兵将摆开阵势,然后率领一众铁骑,当先冲着刘辟冲了过去。
刘辟本来还寻思跟张郃说些场面话,但没想到对方居然一句话都懒得跟自己说,直接率兵冲着己方杀将而来。
刘辟无奈之下,只得仓促迎战,他亦是率领着本部兵马,向着张郃所在的方向冲去。
两军交战,兵对兵,将对将的开始在营寨外的场地上斗阵。
刘辟和张郃交手,两只战枪相击,一股巨力传来,只把刘辟震的浑身发颤,双手微微发抖。
一个回合就分出胜负了。
自己跟对方完全不是一个水平的对手,这仗根本就没法打。
刘辟刚想转身往后方撤,却见张郃突然身形一晃,看那样子好似要从马上摔下去一样。
“好厉害!”张郃大叫一声,转身冲着后方匆匆而走。
他麾下的兵士见主将后撤,自然也不敢久战,随着张郃匆匆转头而去。
刘辟顿时愣在了原地。
而他身后的军卒们都是高声呼喝:“威武!”
“威武!”
“威武!”
“威武!”
刘辟诧然的低头看了看自己还略微颤抖的手,完全的思虑不明白。
刚才那一招,自己气血翻涌,分明已经有些坚持不住了?
怎么对方反倒是先跑了呢?
难不成,对方的感觉比自己更加难受?
可对方是河北名将啊,如何会被自己一招战退?
难不成……
刘辟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下意识的醒悟道:“难不成,吾果真有天人之姿?猛将之才乎?”
就在这个时候,金陵军的校尉纵马来到刘辟身后,低声道:“将军,咱们追还是不追?”
“当然要追!”刘辟兴奋一挥战刀,对那校尉道:“号令三军将士,随我追击!生擒张郃,杀尽河北军。”
一众兵马随即跟着刘辟冲了出去!
……
前阵的斥候将消息回报给了帅帐的黄忠,倒是令黄忠若有所思。
周仓则是目瞪口呆听着那斥候的回报,满面都是诧异的神色。
周仓适才和那张郃交过手,在他手下根本走不上几个照面,刘辟一招就给张郃打退了?这得是多勇猛的人才做的出来?
赵子龙将军也不过如此吧?
黄忠捋着白须,呵呵笑道:“盛名之下的能者,果然有真才实学,这位刘将军当真不是一般人,难怪可以屡立奇功。”
不多时,刘辟追击完张郃回来,他一头的汗,虽然疲惫,但精神头却非常的好。
“启禀黄将军。末将不辱使命,已经将张郃战败,并一路追出数里,尽驱其众也!”
黄忠笑呵呵的点了点头,道:“刘将军果然是名将之姿,连张郃都战退了,老夫回头一定向丞相表你功绩!”
刘辟大喜过望,急忙拜谢黄忠,把一旁的周仓看到羡慕不已。
黄忠面上虽然看着高兴,但心中实则疑惑,他随即给陶商写了功劳簿,并细说此事,派人送往主营,请陶商定夺。
……
“嚯!刘辟又立功了啊……打败了张郃,这小子现在厉害啊。”
陶商看着黄忠的战报,笑呵呵的道。
诸葛亮在下方,一边轻轻的摇摆着羽扇,一边道:“老师,校事府在歇兵的这段时间,一直在探查四方,确实没有袁军的其他兵马过来与我们为敌,现在面对咱们的,确实是只有牵招这实打实的三万兵马,此事已然确定!”
陶商转头看向诸葛亮,笑道:“那依照你的意思,咱们现在可以进兵?不用管袁绍有什么打算?”
诸葛亮点头道:“不管袁绍有何目地,既然眼下还看不出什么,不妨先取了平原郡,如此一来,冀州以东的土地,便可置于掌中。”
陶商采取了诸葛亮之言,第二日便让黄忠和徐晃两营率先起兵,进攻牵招所在的平原郡。
牵招的兵马一触即溃,其兵马转行北向,仓惶而走,陶商的兵马瞬时间占据了平原郡,如此一来,冀州以东的土地,几乎全都落在了陶商的手中。
金陵兵马的锋芒直指冀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