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如此迁延了一段时间之后,金陵军寸步未进。
而曹丕在这段时间,也并没有发出任何消息。
金陵军帅帐,陶商帐内。
“咱们进攻这么久了,曹丕却一直没有动静,丞相,他该不是把您给耍了吧?”许褚犹豫的对陶商说出了自己胸中的猜疑。
陶商拄着下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少时,却见他抬起头,长叹口气,道:“若是当真如此,便算是陶某赌输了这一盘,算错了曹丕这小子。”
郭嘉则是笑道:“若是当真算错了他,也是主公的命数,实属无奈之举啊。”
陶商长叹口气,道:“若是曹丕不能为内应,这剑阁关道到底该如何打通,若是硬攻,只怕太过困难了。”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若是没有良机,仅仅是对峙,只怕会消耗极为巨大的物力和财力……”
就在大家商议的时候,却见裴钱匆忙跑了进来,对陶商拱手道:“丞相,剑阁关内有消息射出来了,是写给丞相的信笺。”





三国有君子 第九百九十八章 曹操的机会
陶商一听说有信笺来了,立刻让裴钱把信笺给他递过来。
裴钱急忙将信笺给陶商呈递而上。
陶商打开信笺,见当中写的都是一排排整齐的小字,字不算漂亮,却非常的工整。
陶商疑惑的皱了皱眉,奇道:“这信怎么没有落款?”
郭嘉走了过来,看了看信,道:“想必是曹丕恐怕信笺落在敌军手里,被人识破,因而没有留下姓名。”
陶商仔细的看了看,道:“好像不是曹丕的信笺。”
郭嘉疑惑道:“丞相何意?不是曹丕,还能是谁给咱们留下信笺?”
陶商指着上面的一排字,道:“这信上说,曹丕眼下乃是在曹昂军中,虽然得到了曹操的宽恕,但对于他来说,并未完全得到信任,眼下亦不过是在蛰伏期间……这完全是用第三人称呼曹丕,我感觉好像并非是出自于曹丕的手笔。”
许褚诧异道:“这是什么人,不但能够识破曹丕进关乃是丞相的计谋,还命人从城上射出书信来给丞相通报,这不摆明了是示威么?……着实是显摆!”
陶商沉默了良久之后,方才转头看向郭嘉道:“奉孝兄怎么看这件事?”
郭嘉认真的思索了一会,方才道:“首先,这个人一定是在敌军中有一定的地位,另外此人应该是智谋超群,不然不可能看出丞相的计策,不过他在看出丞相计策的同时,居然还给丞相送信,陈述关内的情况,这可当真不简单了。”
“现在最难以搞清楚的,就是此人的真实意图。”陶商一边仔细的盯着那副信笺,一边有手指头轻轻的敲打着桌案。
他认真的思考了一会,道:“对方的书信上,建议我不要强攻剑阁关,而是应该分兵去安抚汉中诸县,并分兵进取巴西,瓦口等地,争得当地土著胡王的支持,以待有变……你们是什么意见?”
面对这样诡异的情况,众人都不敢吱声,毕竟事关重大,大家一时间都拿不好主意,因此都不开口。
最终,还是郭嘉试着说了话。
“丞相,如若不然,不妨按照这封书信中所说的一试?”
陶商看向郭嘉:“干哥哥心中有什么筹谋?”
郭嘉呵呵一笑,道:“信中之人,谋略不在郭某之下,乃是真正的高人,郭某差不多已经猜出他是谁了,不过眼下时局未明,郭某还猜不透对方的想法,如今剑阁难以攻下,不妨按照对方的提议,先派人去安抚四处的州县,然后丞相亲自招降巴西土人,看剑阁关内有何动静?”
陶商听了郭嘉的话,随即道:“既然如此,那就不妨一试。”
……
数日之后,剑阁关内接到了消息,说是陶商安排麾下的将领们前往汉中各处安抚县城,他本人则是亲自前往瓦口,招降汉中本地土著以及夷民。
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曹操和刘备倒是没什么反应,不过以张任为首的川中武将们,则是开始有些着慌了。
曹操和刘备毕竟是外人,来西川没多久,不明其中的要害关系,张任开始对他们进行解释。
汉中是川蜀的咽喉,可谓居高临下,只要汉中在陶商的手中,川蜀永远都不会得到安宁,眼下他们必须要想办法阻止。
况且一旦瓦口的夷民被陶商招抚之后,那就等于陶商在汉中竖立起了足够的威信,日后他们就可以一直屯扎在汉中,到时候金陵军就算打不下剑阁,但也会一直扼守着川蜀的咽喉,整个西川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曹公,玄德公,此事需要你们的帮忙,若是当真让陶商在汉中站稳了脚跟,日后这事情可就难办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陶商完全的收服巴西夷民,那些夷民在汉中占据着大量的粮秣和稻种,若是他们跟陶商联手,咱们今后的日子只怕就难过了。”
曹操寻思了一下,道:“那依照张将军的意思,该如何?”
张任忙道:“陶商安抚汉中诸县,剑阁道的围剿兵力不多,其敌军的大营眼下并非逼关下寨,咱们不妨也派人前往巴西,说以厉害,让那些夷民明白陶商的贼心,不要让他们跟陶商同心,以保日后之万全。”
曹操沉默了一会之后,转头看向刘备:“玄德公以为如何?”
刘备点头道:“张将军久居益州,自然熟悉本地民风,他的献计,想来并不会错,只是备手下并无什么能人,二弟,三弟,陈到之流皆勇武之将,若是让他们冲锋陷阵,倒是无妨,可若是让他们去说降……”
曹操听了刘备的话也觉得有道理,而且日后夺取了汉中,想要继续在汉中落脚的人,还是他自己,若是派遣他手下以外的人,他还多少有些不放心。
就在曹操犹豫应该派遣谁过去的时候,却见一直在旁边的曹昂站了出来,道:“父亲,不如让孩儿去吧,孩儿愿意去为父亲分忧。”
曹操一听顿时有些犹豫:“这样,未免有些太过危险了吧?”
曹昂拱手道:“三军诸事,皆仰仗父亲和玄德公以及各位将军,昂乃是赋闲之人,就是去了也并无大碍。”
张任则是道:“从剑阁往巴西等地,有一条小路,可以绕开敌军布置的防线,直接前往其地,大公子不妨一试。”
曹昂对着张任拱手道:“多谢将军指点。”
张任道:“我回头让吴兰,雷铜二将随同大公子一同前往,也算是有个帮衬。”
“多谢!”
曹操对曹昂道:“子修你且回去准备,待准备好之后,咱们父子再具体商议行程。”
“诺!”
说到这,曹操顿了顿,又道:“让曹丕那小子来见我。”
曹昂闻言一愣,不知道曹操此举乃是何意,但还是遵了父亲之命。
……
不多时,曹丕奉命来到了曹操的军中。
此时张任和刘备已经不在,寨中只剩下曹操和曹丕父子二人。
“父亲……”
“别叫我父亲,曹某承担不起。”曹操淡淡道。
曹丕的脸上露出了悲哀之色:“父亲还是不肯原谅我?”
曹操定定的看着他:“换成你,你会如此这般原谅老夫么?”
曹丕的脸上露出了哀働之色,长叹道:“既如此,父亲还不如当初一刀斩杀了我!也好过如此。”
曹操定定的看着他,道:“眼下有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给你,你可愿意?若是成了,曹某或许可以考虑让你重新归附曹氏宗族。”




三国有君子 第九百九十九章 碟中谍
说实话,曹丕对于曹操口中什么归不归于曹氏宗族,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他现在不想掺和任何事情,当初一步之差,把自己弄到这个地步,曹丕场子都悔青了。
无奈之下,他只能投靠到陶商的麾下,远离亲人,孤孤单单的一个人在金陵军中的营寨里忐忑度日。
a但就目前这种情况来看,曹丕的苦日子似乎还没到头。
陶商也不让他消停,非得让他当什么内应,硬生生的给他塞进了剑阁,让他冒生命危险替他老陶家做事,偏偏曹丕也没法拒绝,只能答应。
如今陶商的事还没弄明白,曹操又开始要给他施加压力,还用归宗归祖这种事来威胁他,曹丕表示心理压力真的非常大。
但当着曹操的面,曹丕也不能说否定的话。
他总不能说我不想认祖归宗,不想重归曹氏。
这话要是一说出来,估计曹操能直接扒了他的皮。
“孩儿……愿意,还请父亲吩咐。”
曹操静静的盯着曹丕,道:“我怎么感觉你这话,说的这么勉强呢?你是不是不乐意啊。”
曹丕心中奔过一万匹草泥马,他真恨不能扑上去,狠狠踹他亲爹两脚。
但这,最终不过只是一个愿望而已。
“父亲说笑了,孩儿怎么会不愿意,孩儿愿意的紧。”
曹操淡淡的‘嗯’了一声,没有多说什么。
少时,却听老曹道:“眼下听闻陶商已经前往巴西,招降安抚当地的夷民,子修奉老夫之命。亦是准备前往,老夫想让你随同子修一起去,并在暗中联系陶商。”
一听‘暗中联系陶商’这几个字,曹丕的心顿时向下一沉。
陶商让他给他亲爹当内应……可听他亲爹的意思,似乎也想让他当内应啊。
我他娘的长得就那么像是内奸吗?
“父亲,孩儿如今已经进了剑阁,如何还能与陶商联系?”曹丕试图做出挣扎,他不想把事情继续复杂化,现在的他,活的就已经够累的了。
但很显然,曹丕的这个愿望只怕是难以达成了。
“你虽然进了剑阁,但毕竟属于被关羽救进来的,行为上颇是被动,在陶商的心中,目下的你算是老夫的俘虏。”
曹丕脸上的肌肉来回抽动。
曹操说到这里,显得非常的兴奋,他兴奋的站起身来,使劲的拍着两只手,哈哈笑道:“妙哉!真是妙哉!你进了剑阁,反倒是能为老夫谋下一计,诱骗于陶商,当真是天助我也!”
曹丕轻轻的咽了一口吐沫,道:“敢问父亲,我又该如何向陶商说明此事?”
曹操很是不满意的一挥袖子,道:“你这小子,这点道行怎地都没有?撒谎不会?你就跟陶商说,你进了剑阁之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苦苦哀嚎请求饶命,曹孟德爱子心切,心地纯善,终归是没有痛下杀手,放了你一条生路!”
曹丕听见曹操如此夸赞自己,并损贬自己,很是恼怒。
“既然父亲放了我一条生路,那我为何又要在此背叛于父亲?”
曹操淡淡道:“这瞎话还不好编?就说你恨透了老夫,恨透了你的兄弟姐妹,天下英雄,你只服气陶商,觉得只有他有能力平定乱世,因此你哪怕是背叛家人,背叛你的父兄,背叛整个天下人,也一定要助丞相一臂之力……所谓宁可你负天下人,也绝不负陶丞相。”
曹丕此刻当真是想扬天长叹。
他这话要是原封不动的跟陶商说了,等回头陶商攻克了西川,估计他的命也就到头了。
论及坑儿子,曹操当真是举世无匹也。
曹丕的手在袖中暗暗的攥了攥拳,随即对曹操道:“父亲说的是,孩儿明白了。”
曹操满意的点了点头,道:“那你知道该怎么做了?”
“知道。”
“很好,回头你便跟子修一同瓦口吧。”
“诺。”
……
第二日,曹休以及曹丕,另有吴兰和雷铜,在张任的指点下,暗中前往瓦口。
此时,巴西的七姓夷王朴胡,已经会见了陶商,二人也算是相谈甚欢。
陶商给朴胡许诺了不少的好处,甚至许诺让他日后执掌整个巴地。
朴胡了呵呵的,并在自己的部落热情的招待了陶商一众,并将手下们挨个介绍给他。
其中就包括了他麾下的一位年轻的能臣,名叫王平。
陶商着实是没有想到,自己来此一趟,居然还能碰上王平,心中很是高兴。
酒宴上,陶商特意招呼王平坐在自己的身边,并跟他闲话家常,驱寒温暖,好不温馨。
王平让陶商都弄的有点不会了。
“王将军,陶某平生,最喜青年才俊,今得见将军,实感乃是天大的缘分,如果王将军不嫌弃,我想与王将军……”
陶商的话还没等说完,王平立刻拦住他的话头,道:“丞相不可,在下何德何能,岂敢与丞相结为异姓兄弟?况且我也不是什么将军,在下不过一校尉而已。”
陶商微微一笑,道:“王将军不要激动,我没说要跟你结为兄弟,我是说,我想与王将军当个好朋友,至于将军的称谓,你现在不是,日后早晚也会是,何必急于一时呢?”
这话一说完,王平顿时露出了尴尬的神色。
“丞相说的是,是王某人想多了。”
陶商低声问王平道:“王将军跟朴大王,他一年俸能给你多少石?”
王平楞楞的眨了眨眼,好半天才回过味来,最后伸出五根手指头,道:“差不多这些吧。”
陶商点了点头,然后伸出了十根手指头,道:“我给你开这些,行不行?”
王平闻言顿时一愣,他万万没想到,陶商挖人墙角居然会如此直接。
“丞相,这,这不好吧。”
陶商笑道:“良禽择木而息,贤臣择主而侍,有什么不好的?你要是不好意思,我回头替你去跟朴大王说。”
“不,不,大可不必,丞相休要拿我取笑也。”
陶商叹息道:“这怎么能是取笑呢?我这是对将军相当的在意啊,这一腔求贤的热血,都要从我嘴里喷出来了,将军难道感觉不到?”




三国有君子 第一千章 愤怒的情绪
七姓夷王朴胡此刻喝的有些微醺,他见陶商一直也不太搭理自己,反而是跟自己麾下的那个王平聊的挺投机的,随有些不太高兴。
他端着酒盏,打着酒嗝,摇摇晃晃的来到陶商面前,道:“丞相怎地忒的不给我面子?这么半天也不和我喝上一盏,莫非是觉得我酒量不够好,陪不了丞相?”
陶商微微一笑,道:“朴大王误会了,实在是陶某酒量不济,陪不了大王,我不善饮酒的。”
朴胡使劲的摇着头,道:“谁说的?丞相平定四海,乃真豪杰也,如此雄飞的人物,如何能不会喝酒?我确不信,当真不信!”
陶商轻轻的摆着手,道:“夷王喝多了,陶某并不是什么英雄豪杰,也不是什么雄飞人物,这些年之所以屡战屡胜,凭的全都是手下的一众弟兄。”
朴胡醉眼蒙眬的四下看着,道:“哦?是那几位弟兄,给否给我介绍介绍?”
陶商拍了拍手,便见许褚,徐晃,高览,纪灵,麴义……这些五大三粗的壮汉纷纷站了起来。
“陪夷王喝好。”陶商吩咐道。
“诺!”几名大汉回答的很是干脆利落。
七姓夷王朴胡醉了,他醉倒在了巴地这片沃土上,他是被金陵军的将领们的豪迈给灌醉的。
这一场酒可谓是喝的昏天黑地,除死方休。
不多时,却见醉倒不省人事的朴胡被带下去了,而陶商他们则是回到了自己的行营。
进了营寨之后,郭嘉则是派人送来了一封密报。
陶商拆开来看之后,顿时楞住了。
众人见了陶商表情,心下都是有些好奇,随即问道:“丞相如何是这幅表情?”
陶商淡淡一笑,道:“是曹丕派人送来的信笺,他果然是还活着。”
张辽在一旁诧异道:“果然如同丞相所料,曹操还真是没有杀这个儿子,如此甚好,这样一来,丞相的计谋就可以得以施展了。”
陶商轻轻的点了点头,道:“不错,曹丕在信上也是这么说的……而且他还说,他此番和曹昂来此,同样也是想拉拢汉中的夷民,看来,我们刚刚见完的那位七姓夷王,很快就会见到川蜀中人了。”
一听陶商这么分析,众将都有些急了。
麴义道:“丞相,我们这次来,所带兵马不多,仓促间只怕吃不下朴胡的那些夷兵,依照丞相之见,此人可是会被曹昂等人招揽过去?”
陶商的表情变得很认真,和平时玩笑时的神情不一样。
他认真的思考了一会,随即道:“我觉得很不好说,具体还要看西蜀那边给朴胡开出什么条件了,这个人没有什么义理和公义之心,若是对方的条件高过我们,他很有可能带领巴民倒向西川。”
许褚听了,打着酒嗝道:“既然如此,那就乘这事还没有落定之前,先斩了那个朴胡,他今夜喝醉了,咱们此番兵马就算是不多,但乘夜偷袭朴胡的营地,取下他的首级还是十拿九稳之事,丞相您看如何?”
陶商摇了摇头:“不好,杀朴胡虽然容易,但若是这样一来,就容易违背了我们当初来此的初衷,区区巴地之众,若是要剿杀,大军直接掩杀过来便是,何必还需如此周折,而且一旦这样做了,就是等于彻底失去了收服巴地夷民之心的机会,此事万万不可。”
众人恍然的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丞相,那现在怎么办?”
陶商轻轻的晃了晃手中的信笺,道:“这不是有曹丕么?我倒是想看看,他到底是不是愿意听我的话,若是他这次做得好,我倒是真有可能日后会好好厚待于他……毕竟这孩子也不容易。活的太憋屈。”
……
而与此同时,已经与曹昂一同抵达了巴地附近的曹丕,正在自己的帐篷里,呆呆的望着火盆。
曹昂,包括吴兰,雷铜等人都已经睡了,唯独曹丕睡不着。
他只是静静的盯着那个火盆,脸上露出呆滞的神色,也不知道他正在想些什么事情。
过了一会,突然见曹丕将手中拨弄火盆的棍子,用力的扔进了火盆中,力道之大,竟然是将火盆给打翻了。
曹丕猛然站起身,咬牙切齿的低声道:“陶商……曹孟德……你们把我当什么了?一个个的都把我当人了吗?我做错了什么,你们一个两个的都要这样对待我?”
曹丕越嘀咕越气,一张脸几乎都要变成了猪肝色。
少时,方见他的情绪慢慢的平稳了下来,然后他重重的一拍手,道:“你们不仁,就休怪我不义,什么父亲不父亲,宗族不宗族的,你们两个拿我当棋子,我让你们两个都不好过!”
想到这的时候,曹丕不由发出了有些变态的笑声,仿佛自恋,亦是仿佛在发泄。
但他怕曹昂听到,因而还不敢笑的太大声,时间一长,却是把自己给笑呛着了。
……
几日后,曹昂抵达了巴地,他不敢和陶商直接硬碰硬,只是暗中派人联系那个七姓夷王朴胡,并带上了自己的祝福和诚意。
果然不出陶商所料,那个朴胡确实是个见风使舵之人,他先是拿了陶商的好处之后,如今又见到了曹操的好处,立刻心生贪念,吃了一家的还想吃下一家,于是也是照本全收,将曹昂的好处又尽皆手下,并许诺支持,可谓是两不得罪。
但这种态度,着实是让曹昂很头疼,若是在别的情况下,他很有可能就发飙了,但在这样的情形下,曹昂也不敢轻举妄动。
就这这个时候,曹丕给曹昂出了一个主意。
“大哥,实不相瞒,其实在从剑阁出发之前,父亲就已经授命于小弟,让小弟充当内应,引诱陶商中计。”
曹昂一听大吃一惊,道:“还有这种事情。”
曹丕点头道:“这是父亲给我的一个机会,我自然应该抓住,兄长回头可派人前往剑阁,向父亲求证。”
曹昂很是爽朗的一笑,道:“那倒是大可不必,你我乃是兄弟,何必如此?不过二弟可是已经向陶商使用了计策?”
曹丕点头道:“按照父亲的吩咐,此事已经准备就绪。”
曹昂问道:“那接下来,二弟打算如何?”
曹丕道:“这个朴胡左右卖好,哪一方也不得罪,但偏偏谁家的好处却也都拿,说白了,他自己也不可能心中不明白此举甚不稳妥,因为这两方势力,哪一方也不是他区区一个夷王能够得罪的起的,”
曹昂点了点头,道:“此言有理,那依照二弟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咱们可以利用一下这个朴胡,或许可以除掉陶商!”




三国有君子 第一千零一章 各有所谋
当天晚上,陶商正在和郭嘉研究汉中与川蜀的地理情况,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不多时,却见裴钱大步流星的跑到了陶商的面前,对他道:“丞相,曹丕又派人送信笺来了。”
“这么快?”陶商闻言楞了楞:“我还以为他需要筹谋许久,想不到居然有这样的行动速度,着实是令人惊叹,看来这小子的智慧委实是超出我的想象……有两下子。”
郭嘉走上前去,从裴钱的手中拿过那封书信,然后仔细的看了一看,道:“曹丕这小子,前番说的倒是实话……眼下曹昂果然是与那七姓夷王朴胡在暗中接触,只不过那朴胡似乎也没有完全的迎合他,只是收了曹昂的好处,受了曹昂的许诺,以求两不得罪。”
“真是个软骨头,我平生最恨的就是朴胡这种没有立场的人。”陶商淡淡的道:“曹丕信中还说什么了?”
郭嘉看着那封书信,不自觉间,眼神忽然一亮。
1...376377378379380...3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