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诸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墨羽云山
“影子刺客”杨虚彦,竟然是宗师级强者。
太原,王家租宅。
王垚坐在书房里,头上的白发更多了。
王元的死,给了王垚的打击很大。
管家站在王垚身边,轻声说道:“老爷……大爷的后事,该怎么处理?”
王垚回过神来,说道:“大哥谨慎低调一辈子,没人知道,家族的族长之位,本应该是大哥的。大哥成为了宗师强者,就是家族的守护神。没有想到,大哥就这么去了。把大哥的后事办得隆重一些,按照家主去世的规格办吧。”
管家说道:“是,老爷。洛阳那边儿的生意,之前都是大爷在主持大局,现在让谁去管洛阳的事情?”
王垚说道:“把洛阳的生意交给玉嫣,老夫相信她能处理好。”
杨虚彦胆子太大,无法无天,王家的宗师都敢杀。
王家再次派其他人到洛阳,怕是没有活命的可能。更可恶的,是那雇佣杨虚彦的幕后真凶。
杨虚彦动手,不过是收钱办事,刺客,吃的就是这一碗饭。
王垚没有怨恨杨虚彦,也没有怨恨幕后真凶。
怨恨,解决不了问题,没有任何意义。
幕后真凶,王垚还没有查出到底是谁。王家这样的千年世家,真正的朋友没几个,但是敌人遍地都是。
王垚还是把目光锁定到了宇文阀的身上。
因为王家正在暗中侵吞宇文阀的利益,宇文阀雇佣杨虚彦动手的嫌疑最大。
管家说道:“老爷,玉嫣是秦先生的弟子。我们是不是可以请秦先生出手?擒住杨虚彦,就能逼问出幕后真凶到底是谁。”
王垚看了管家一眼,说道:“秦先生为何要帮咱们?就因为他是玉嫣的师父?咱们王家和秦先生的关系,没那么近。王家做事,最好别打着秦先生的旗号。否则,秦先生一旦生气,老夫会很难交代。”
管家说道:“老爷,我知道了。若是没有其他的事情,我就告退。”
王垚点头道:“你去忙吧。”
管家离开书房。
王垚心中暗道:“王家不会打着秦先生的旗号做事,可是,秦先生这个大宗师的关系,老夫未必就不能利用。王玉嫣接手了王家在洛阳的买卖,幕后真凶若是敢继续请杨虚彦来刺杀她,老夫才算真正佩服。”
王垚现在希望王玉嫣能尽快成长起来,最好是成为宗师强者。到时候,王家就又有了一个顶梁柱,守护者。
只有王家再次诞生出了宗师级强者,才有希望抓住杨虚彦,问出幕后真凶。
…………
秦至庸正在竹屋里给徐子陵、石青璇、王玉嫣、谭林等人讲学。
王玉嫣做秦至庸的弟子,已经有大半个月的时间。
可是,王玉嫣在秦至庸门下学习,依然很不适应。
王玉嫣是世家大小姐,从小锦衣玉食,十指不沾阳春水。到了秦至庸这儿来,不但没有了丫环仆人伺候,还要跟着村民们种田挑粪。
这些卑贱的粗活儿,是该自己做的吗?自己是来跟随大宗师学艺,可不是来乡下耕田种地。
王玉嫣不解,为何石青璇、徐子陵、谭林他们能放下身段,到田地里去干活儿,并且好像甘之如饴。秦至庸是武道巅峰的“大宗师”强者,把竹屋周围的几亩田地,更是打理得井井有条。
“王玉嫣。”
秦至庸忽然停下了讲学,喊了王玉嫣的名字。
王玉嫣一愣,立刻站起身来,恭敬道:“先生,弟子在。”
秦至庸说出道:“出去。”
王玉嫣脸色顿时变得苍白:“先生……我……”
秦至庸说道:“不用解释。我传你学问的第一天,就告诉过你:学之道,贵以专。你既然不能专注,那么留在屋子里,就没有意义。你想做什么,现在就去做吧。”
王玉嫣魂不守舍地走出了竹屋。她站在外面,心里恐惧,生怕秦至庸把她逐出了师门。
半个时辰之后。
秦先生讲学完毕。
石青璇、徐子陵、谭林等人都相继离开,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秦至庸出来。
王玉嫣跪在了地上,说道:“先生,弟子知错了。”
秦至庸把王玉嫣扶起来:“你没有错。玉嫣,你是世家大小姐,没有吃过苦,不能体会到百姓的疾苦心酸,是很正常。你一直都是高高在上,和普通百姓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之中,不愿意和他们一样耕田种地,不愿意辛苦劳作,也很正常。《大学》,玉嫣你读过吧?”
王玉嫣点头道:“读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秦至庸一伸手,阻止王玉嫣继续,说道:“为师相信你可以把《大学》倒背如流。可惜,你没有真正领悟其中的精髓,甚至,你都还没有入门。书中的道理,许多人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可惜,真正能做到的人,没几个。你的心意和行为不一致。让你下地干活儿,你心中抵触,所以你做什么都觉得累。”
“我让你和村里的百姓一起干活,是为了培养你的心性,是为了让你体验百姓疾苦。何为亲民?当然是要和百姓打成一片,融入到百姓当中去,真正体会到百姓心中所思所想,才能做到亲民。你不愿意做,以后就不用再跟着徐子陵和石青璇他们一起耕田种地。我直接传授你武功。”
“你心性不定,不知道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哪怕是成为了宗师强者,又有什么意义?为师言尽于此,玉嫣你自己好好想一想。”
…………
晚饭之后,是练功的时间。
徐子陵在田坎上练剑。
秦至庸没有教徐子陵高深的剑法,只传了他基础剑术。世间的任何上乘剑法,都是由基础剑术演变而来。
把基础剑术练好,根基稳固,才能在剑道上有更高的成就。
徐子陵谨遵秦至庸的教导,每出一剑,都专注用心,全神贯注。
以徐子陵现在的心力、体能、内功修为,最多只能出六剑。心力体能消耗干净,必须休息一炷香的时间,让精神和体能恢复,再继续练。
练完了剑术。
徐子陵走到秦至庸跟前,说道:“先生,我决定了,您创建的平安商号,就让弟子来管。”
石青璇性子静,喜欢音律,不喜欢商号的俗事。
徐子陵只能自己来接手。
秦至庸微微一笑,点头道:“好。以后,你就是咱们平安商号的大掌柜。处理好商号的事情,对子陵你的修行有帮助。认真做,为师相信你能做好。”
儒道诸天 第332章 皇帝驾崩,前往江都去吊唁。
秦至庸早就猜到,肯定是徐子陵愿意来执掌商号,他是男子汉,应该有担当。
秦至庸对徐子陵说道:“高句丽交付的第一批物资,价值四万贯,已经到了大隋边境。子陵,你去把这批物资押送回来。”
徐子陵一愣,说道:“先生,不是傅采林安排人手,把东西送到蓝田县吗?”
秦至庸说道:“之前是这样打算和计划,可是现在高句丽那边出了点问题。傅采林不会再安排人送物资到蓝田县,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押送货物。傅采林毕竟是大宗师,我不能把他逼迫得太狠。他这位剑道大宗师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徐子陵还只是个少年,突然之间就要做这么大的事情,他顿时觉得压力颇大。
怕把事情搞砸了。
徐子陵深吸一口气,说道:“先生,我们亲自押送货物回蓝田县的话,人手就不够了。”
秦至庸说道:“现在是你执掌商号,有什么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我不会给你调派人手。”
徐子陵说道:“可是……”
秦至庸摇头说道:“没什么可是。你在我这里也学了不少的学问,现在就是运用这些学问的时候了。只有把学到的东西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当中,才算是真正领悟了学问的精髓。”
徐子陵点了点头,说道:“是,先生,弟子明白了。我现在就去准备,明天一早动身,前往高句丽。弟子一定会把货物押送回来。”
秦至庸也在想,徐子陵一点经验都没有,现在就把商号的一切事情交给他处理,会不会有些拔苗助长?
徐子陵的修学,已经有了根基,内力精纯浑厚,心灵境界达到了深度睡眠层次。如果他能把自己传授的那些学问,合理运用。想要把货物押送回蓝田县,问题不大。
…………
王玉嫣把秦至庸说的话,思考了一夜,心态上终于有了改变。
心态变了,行为就会变;行为变了,命运就会变。
命运,由心而造。
王玉嫣这位世家大小姐,终于可以放下身段,和石青璇谭林他们一样,到田间地里去干活儿,到学堂去给孩子们讲学。
再次下地干活儿的时候,她心中不再有抵触情绪,心意和行为一致,做起事情来,就非常轻松。
王玉嫣在学堂里讲世家豪门的生活,给孩子们增长了见识。
王家来人了,是给王玉嫣传信,让她回太原王家祖宅祭奠王元。
当得知王家唯一的宗师级强者,死在了“影子刺客”杨虚彦的剑下,王玉嫣很震惊。
王玉嫣向秦至庸辞行,离开蓝田县,前往太原王家祖宅奔丧。
四月初,江都兵变,宇文化及逼死了皇帝杨广。
四月中旬。
李渊带着次子李世民、四子李元霸来到蓝田县拜访秦至庸。
将军李靖亲自护送他们。
上次秦至庸到长安城,并未见到李元霸。现在见到李元霸,果真是人不可貌相。
秦至庸用心灵之力观察李元霸。
李元霸身材瘦小,但是筋骨极为强悍,他吃的食物精华,几乎都是到了骨骼上。
骨骼强壮,导致李元霸有着龙象巨力。
心灵和体魄必须要相互匹配,才能和谐,才能真正的健康。李元霸强悍的筋骨,压制住了心智。因此,李元霸一直都是懵懵懂懂。
用科学的观点来说,李元霸的基因和常人有点不一样,属于基因变异。基因变异,其实并不神秘。历史上有许多的人物,都是“天生异象”,这就是属于基因变异。
李元霸心智不全,没有善恶之分,很敏感。他唯一信任的人,就是二哥李世民。现在,他感觉到,眼前这个“瞎子”身上的气息,令自己很舒服。
李渊说道:“秦先生,听李靖说,您是医道圣手,我儿元霸,心智出了问题,不知您可否治好他?”
秦至庸笑着说道:“没有十成把握,可以试一试。”
李元霸的情况,是身心不和谐,只要让他的身心达到了平衡,心智就能恢复正常。
此事对于秦至庸来说,不难。
李世民松了一口气,四弟终于可以健康,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
李渊给李世民使了个眼神,接下来的话,让李世民来说。李渊不好意思开口。
李世民冲着秦至庸施礼,说道:“秦先生,咱们李唐已经起兵,可是,军备有些不足……不知,先生可否资助一些?”
秦至庸微微一笑,说道:“资助?不行!不过,李唐可以用其他的东西来换。比如说土地。或者说,给秦某一个承若。”
土地是家族的根本,李家肯定是不愿意拿出来。
李渊说道:“不知秦先生想要什么样的承若?”
秦至庸说道:“接下来,秦某的动作,可能会有点大。只要秦某在蓝田县做的事情,没有损害到百姓们的利益,李唐就不能干涉。当然,秦某创建的平安商号,每做一笔买卖,税赋会一文钱不少交给李唐。”
李渊点头道:“好。秦先生的要求,李唐答应了。”
秦至庸说道:“第一批物资到了之后,我会让徐子陵交给李唐价值两万贯钱的财物。之后,还会有八万贯财物陆续送到李唐。”
获得了李唐的“政策扶持”,秦至庸给了李唐价值十万贯的财物。
这个交易,对双方都有利,是共赢的局面。
李渊高兴道:“如此,就多谢秦先生了。”
有了价值十万贯的财物,李唐的后期压力会轻松许多。不过,最让李渊高兴的还是秦至庸的平安商号愿意上交税赋。这才是源源不断的财源。
秦至庸说道:“皇帝杨广驾崩,秦某要去江都吊唁,不知二公子可否跟随秦某一起去?”
李世民说道:“世民愿意跟随秦先生一起去江都!”
皇帝驾崩,只有秦至庸这位“大宗师”愿意前往江都吊唁。
宁道奇肯定不会去。
其他大势力,怕是也不会前往江都吊唁。
…………
洛阳城外,一茅草屋内,杨虚彦正在独自喝闷酒。
杀了王元,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这是杨虚彦做刺客以来,拿到的最大的一笔钱财。
可是,有了钱,杨虚彦并不觉得快乐。
杨虚彦眼中带着泪花,凄惨地说道:“杨广你死了?死得好啊!当年,我爹杨勇就是被你害死。我爹是太子,大隋的江山,本该是我爹的,是我的。你死了不打紧,但是我杨家的江山,怕是要落到外人的手里。”
儒道诸天 第333章 治国,我不会。
秦至庸、李世民、李元霸,三人不急不缓地出了蓝田县,往江都方向赶
秦至庸在李元霸身上施了银针,遏制住了他强悍的体魄,让他的神志得以恢复。 这是治标不治本。想要彻底康复,李元霸还要把提升心灵境界,增强“灵魂”。
一路上,秦至庸每天晚上都给李元霸催眠,令他进入到深度睡眠的状态。
经过秦至庸的调理,李元霸的“神”增强得很快,他现在完全看不出是个心智不全的人,行为和正常的少年人没什么两样。
秦至庸的手段,令李世民惊为天人。
吃过干粮,填饱肚子,休息半炷香的时间。
李世民坐在秦至庸的身边,看着不远处的李元霸正在草地上玩耍,说道:“秦先生,我四弟已经完全康复了吧?他现在的神志,清醒了。”
秦至庸说道:“距完全康复,还早得很。你四弟的心境起码要达到‘入定’,才可以驾驭筋骨的力量。李元霸是我见过最奇特,最天赋异禀的人。他真要是做到了身心合一,可驾驭浑身的力量,到时候能强到什么程度,我很期待。我想,二公子你也很期待吧。说不定,你们李家会多出一位大宗师强者。”
李世民一惊,说道:“秦先生是说,我四弟将来会是大宗师?”
秦至庸微微一笑,说道:“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其实,只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修行之道,脚踏实地稳步提升,每个人都能成为大宗师。只是,绝大多数人都是浑浑噩噩,根本就没有志向,想要达到先天境界都难。就算天赋异禀,也需要有师父教导,否则,再高的天赋,也会埋没。”
大宗师,对于秦至庸来说,已经没什么秘密。
哪怕是一个毫无修行根基的人,秦至庸花费心血专注培养几年,就可以强行将其提升到大宗师的战力。
只不过,那样做相当于是拔苗助长,是在温室里培养出“花朵”来,和真正靠自身修炼到大宗师境界的强者相比,还是有点差距。就像是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和大师做出来的纯手工产品,总是有那么点区别。
更别说是人才的培养。
培养人才,标准化,是必不可少,但是人文和情怀,同样必不可少。两者结合,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才是最理想。秦至庸讲学,给所有的学生讲的都是一样的学问,因为学问,就是真理,是不会因为个人意志而改变。同时,秦至庸也要因材施教。就是这个道理。
一路走来,李世民见过太多的饿殍。
关中一带,是李家统治的区域范围,情况还算好点,出了关中,百姓们简直就是民不聊生,都已经活不下去。
李世民说道:“秦先生,您博古通今,知识渊博,不知可否教世民兵法和治国之术?”
秦至庸说道:“二公子少年从军,看过不少的兵书,李靖将军更是兵法大家,以后你们可以相互交流。至于治国……秦某一介书生,会点拳脚,没有治理过国家。到底该如何治国?其实秦某也不知道。”
治国,从某种程度来说,比起做科研更难。
科学,就像是数字,有一就是有一,不会变成二,物质能量是守恒,只要发现了某种规律,就能运用规律。
不像是人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随着心境越来越高深,对心理学更深入的研究,秦至庸已经逐渐体会到了“治国”的难度。
如果是以前,有人问秦至庸如何治国,秦至庸或许会夸夸其谈。可是他现在不敢了。
《道德经》记载:“治大国如烹小鲜”。
可见,就算是圣人谈到治国,都要小心翼翼,谨慎再谨慎。
秦至庸再厉害,精神境界也没有达到圣贤的境界。
秦至庸说道:“半炷香的时间已过,休息好了吧?走,咱们继续赶路。”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已经休息好了。对了,秦先生,世民有个疑惑。”
秦至庸道:“二公子请说。”
李世民说道:“秦先生不是朝廷官员,没有和杨广见过面,为何决定要去吊唁杨广?”
秦至庸沉默了一下,说道:“杨广在位期间,功过我不予置评,但是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咱们华夏的皇帝。秦某好歹有些名气,是大家公认的大宗师强者。我应该去吊唁。”
杨广三征高句丽,开凿大运河,功绩算得上是利在千秋。
单凭这两条,秦至庸就要前往江都去参加杨广的后事。
…………
徐子陵带着五百多人,赶到了大隋和高句丽的边境。
一个身材高大的光头汉子说道:“徐公子,咱们算是到地头了吧?”
徐子陵道:“到了。你们在这里等着,我越过边境,去见高句丽那边的人。”
光头汉子点头道:“徐公子放心,既然我们已经跟着您到了这里,就绝对不会再逃跑。”
没有人手,徐子陵当然会自己想办法。他独自去了一个山寨,降服了山寨中的强盗。
强盗们自称是绿林好汉,其实是乌合之众。
打仗,强盗们肯定不行。但是押送货物,这些身强力壮的强盗们,还是能胜任。
徐子陵施展轻功,进入高句丽境内。
不到半里路程,就见到了关隘。
徐子陵手握长剑,站在了城墙下。
傅君婥站在关隘上,对身后的一个人说道:“打开关隘大门,让他进来。”
徐子陵进入关隘,见到了傅君婥,说道:“娘……”
傅君婥脸蛋上露出了一丝尴尬,说道:“子陵,你又长高了,以后,别再喊我娘了。你已经是大宗师的弟子,可不能再这么随意。”
徐子陵当着关隘中的高句丽官员喊傅君婥“娘”,令她很不好意思。徐子陵也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不再是当初的那个小乞丐,说话需要注重言辞。
徐子陵说道:“我拜秦先生为师的事情,已经传到高句丽了吗?”
傅君婥说道:“秦至庸那么大张旗鼓地收下你和王玉嫣为弟子,高句丽和突厥都知道了。我没有想到秦至庸会让子陵你来押送货物。看来,秦至庸对你很重视啊。”
徐子陵说道:“先生创了‘平安商号’,打算做买卖。我现在是商号的掌柜。以后,商号的事情,由我来管。”
傅君婥心中暗骂,秦至庸拿高句丽的财富来做生意,真不是东西。
傅君婥说道:“子陵,我已经让人安排了饭食,你填饱了肚子再走吧。”
徐子陵说道:“吃饭不急,先清点货物。”
和傅君婥做了交接,清点了货物。
当傅君婥看着徐子陵他们押送货物远去,顿时感觉到,徐子陵和寇仲已经长大,不再对自己依赖。
自己和他们的关系,再也回不到以前。只希望以后双方不要成为敌人。
儒道诸天 第334章 先生的面子真大
到了江都。
皇帝杨广的后事根本就没有举办,宇文阀和独孤阀正忙着争权夺利。
李世民说道:“宇文阀和独孤阀有些过分了。杨广毕竟是皇帝……”
秦至庸说道:“不是过分,而是他们自始至终就没有把皇帝放在眼里。”
李世民说道:“秦先生,那咱们现在怎么办?”
秦至庸道:“我们去宇文阀。皇帝的后事,还是要办的。”
三人来到宇文阀,着实把宇文伤和宇文化及惊得不轻。谁都没有想到,秦至庸会这个时候突然登门。
莫非,秦至庸是来找宇文家的麻烦?
阀主宇文伤亲自接待了秦至庸:“不知秦先生此刻来江都,所为何事?”
秦至庸说道:“秦某是来江都吊唁先帝。我想请问,为何先帝的丧事你们没有办?”
杨广已经驾崩,秦至庸称呼他为“先帝”,并无不妥。
宇文伤脸色一变,说道:“皇上的后事……是独孤阀在办。”
秦至庸冷笑道:“我现在去独孤阀,独孤阀是不是也会说,先帝的后事应该你宇文阀来办?你们争权夺利的时候,可没有丝毫退让,此刻倒是相互推诿起来。”
宇文伤说道:“老夫这就去通知独孤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