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诸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墨羽云山
墨翟祖师是华夏圣贤,他的思想和主张被曹秋道彻底抛弃。曹秋道和赵平这些家伙,混账至极。
荀子是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是儒家的圣贤,心灵境界达到了“安”之境界。单论心灵境界而言,荀子比秦至庸还要高一个层次。
曹秋道一个刺客组织的头目,对社会和文明的发展,没有一点贡献,给荀子提鞋都不配。
曹秋道脸色铁青,怒火中烧,自己乃是堂堂“剑圣”,竟然被秦至庸贬得一文不值,实在太可恶了。不过,哪怕再愤怒,曹秋道也要忍。现在和秦至庸硬拼,是找死。
曹秋道没有失去理智,当然不会做愚蠢的事情。
“看来,秦先生是不打算杀我。”曹秋道说道,“秦先生要是不动手,我可就要告辞了。”
秦至庸的笑声在空中回荡“曹秋道,你不用试探。我的确没有想过杀你,你想要走,随时都可以。不过我送你一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你是齐国墨家巨子,可惜心术不正,做恶太多。将来善柔一统墨家的时候,墨家的规矩会让你为以前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儒道诸天 第435章 真假始皇,心慌意乱不知措。
善柔回到小院,不解地问道“先生,你为何不留下曹秋道?”
秦至庸说道“你是想说,我为什么不杀了他吧?善柔,你不再是刺客,说话别那么大的杀气。怒、怨、悲、恨……这些负面情绪不但伤身,还会蒙蔽心智。我之所以让曹秋道走,是要把他留让你去解决。”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任何人在成功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很多的阻碍和劫难。用修行者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的劫数。
人有气数,也有劫数。
秦至庸同样有劫数。
只是他注重修心,注重修得,尽量与人为善,气数压过了劫数。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此言不虚。
可是这并不代表劫数就会消失,有朝一日,说不定劫数就会突然降临。秦至庸相信,只要自己不断提升心境和智慧,总能找到化解劫数的办法。
至于说杀曹秋道,秦至庸只需一招,就能将其解决掉。但曹秋道不是秦至庸的劫数,而是善柔的对手。
为了让善柔得到更好的磨炼,秦至庸只有放曹秋道离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秦至庸要是把善柔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那就是溺爱,对于善柔来说,弊大于利。
善柔点头道“多谢先生解惑,善柔明白了。”
秦至庸说道“你明白就好。想要追赶上我的修行脚步,你先击败曹秋道再说。”
善柔把秦至庸当成榜样,其实是有些好高骛远,毕竟两者的修为境界差距实在是太大。秦至庸的许多想法和做法,善柔都不能理解。就像是一个普通的市民,说自己要做国家元首,那是妄想,显然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做人还是要脚踏实地的好。
曹秋道是大宗师,他做善柔的对手,正合适,可以最大程度激励善柔的修行。
善柔第二天去了墨者会馆,告诉墨者们,自己已经知道真凶是谁,不用再查。
刘怀说道“大师姐,到底是谁是凶手?我们一定要把他抓回来,给死去的人一个交代。”
善柔摇头说道“凶手是谁,我就不说了。你们不是他的对手。我昨晚差点就死在他的剑下。咱们暂时拿他没有办法,再追查下去,对我们都没有好处。想要将凶手抓住,大家只有努力修行。什么时候你们谁成为了剑术大宗师,我就把凶手的名字告诉他。”
众人一阵惊呼。
善柔的意思是,凶手是剑术大宗师?
如果是大宗师的话,那就不是自己能对付的,去了也是送死。
…………
秦至庸走出小院,来到一间酒肆,项少龙在角落的位置等候着。
“有什么事情非要来这里说?”秦至庸笑着说道。
项少龙脸色有些不好看,凝重地说道“秦先生,朱姬告诉我她儿子嬴政的具体地址,并且我也找到了当年领养嬴政的那一户人家。可是……可是那户人家说,他们领养的那个孩子,已经死于战乱。”
“我现在是六神无主,心慌意乱。要是让朱姬知道儿子已死,她还不疯掉?我怎么也不敢相信,将来一统华夏的秦始皇嬴政,竟然已经死了。怎么办?咱们该怎么办?”
项少龙来到战国时代的任务就是见证秦始皇登基。可是现在嬴政都死了,接下来还怎么玩儿?自己还怎么回到二十一世纪去?
项少龙的思想和眼界超越了这里的人两千多年,他做什么都是自信满满。
可是这次项少龙是真的慌了神。
秦至庸平静地看着项少龙,说道“少龙,你先冷静一下。你读过历史,秦始皇嬴政的身份本身就有很多的疑点。有人说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也有人说他是秦庄襄王异人的儿子。站在一个未来人的角度看,我觉得,谁要是能让华夏大一统,谁就是始皇帝,而不是始皇帝统一了华夏。”
项少龙一愣,眼睛亮了,秦至庸说的非常有道理啊。
“那就找一少年。”项少龙说道,“只要不露出破绽,朱姬应该不会怀疑。毕竟,朱姬不知道自己儿子长什么样子。”
秦至庸笑着说道“如果你真的这么做,那么我这儿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他的命格极为最贵,有成为一代帝皇的潜质。不过,如何说服他,要少龙你自己想办法。”
项少龙脑海中浮现了一个少年的身影“秦先生,你说的不会是你的弟子赵盘吧?”
项少龙见过赵盘。
赵盘拜在秦至庸的门下之后,和之前有了天壤之别,比其他的少年更成熟稳重。赵盘身上有一股特别的气质,让项少龙印象深刻。
秦至庸说道“不错,就是雅夫人的儿子赵盘。我觉得赵盘合适,不是因为他是我的弟子,我没那么重的私心。而是赵盘本身就有成为一代帝皇的潜质。”
项少龙点头道“赵盘这孩子有些特点。他的年纪和嬴政相仿,让他来做朱姬的儿子,是再合适不过。秦先生放心,我会想办法说服赵盘和雅夫人。”
嗯?
秦至庸眉头一皱,说道“巨鹿侯赵穆带着连晋去了小院,我得立刻回去。否则,朱姬肯定会被赵穆和连晋发现。”
话音未落,秦至庸身影一闪,消失在了项少龙的面前。
项少龙惊叹道“秦先生真可谓是陆地神仙。莫非,通过修行,真的可以成仙?看来以后我要向秦先生请教一些修行上的问题才行。”
…………
齐国,稷下学宫。
李斯抱着一个木盒,来到荀子的书房,说道“老师,使团今天回来了。小师弟让使团带回来了书信。”
荀子接过木盒,他以为里面装着的是竹简。
可是。
打开一看。
没想到木盒里面装着的是洁白的纸张。
最上面的纸张写满了字迹,字迹端正,好似带着浩然之气。
荀子一眼就确定,就是秦至庸的字迹。
“纸……”荀子抚摸着洁白的纸张,“没有想到至庸这小子真的把纸张造出来了。有了此物,竹简可以被淘汰了。至庸功德无量啊。”
纸张的出现,对文化的传播可谓是居功至伟。
以前秦至庸给荀子提到过纸张,可是一直没有做纸张。在赵国的这段时间,秦至庸终于把纸张做了出来。
木盒里除了书信,还有三寸厚的一叠白纸。足够荀子用一段时间。
荀子看完了书信,做了个决定,说道“李斯,你和韩非总是留在稷下学宫没有好处。能传给你们的学问,老夫都已经教给你们了。你小师弟曾经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方为正道。你们该出去游历天下,增长见识。以后,是教书育人传播学问,还是出仕做官造福百姓,都随你们的心意。”
李斯说道“可是老师,我和韩非都走了,小师弟又没有回来,谁来照顾您啊?”
荀子站起身来,挺拔着身躯,精气神没有一点老态“老夫的身体情况,我自己清楚。没个几十年,我还死不了。你们就放心去做自己的事情吧。”
儒道诸天 第436章 伟大先贤,阴阳五行邹天衍。
秦至庸把赵穆和连晋送出了小院,朱姬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心中都还心惊肉跳。
刚才真的是好险,要是秦至庸没有及时赶回来,那她铁定会暴露。
朱姬现在对秦至庸是完信服。秦至庸说的话,她都觉得非常有道理,深信不疑。
朱姬说道“秦先生,赵穆还会再来吗?”
秦至庸点头说道“应该还会。他心中的疑虑,并未完打消。这次他来,是邀请我去参加什么才士论政,下一次不知道又会找什么理由前来。”
秦至庸和赵穆没有交情。
赵穆想来小院,就要找一个理由。而这一次,赵穆明面上是要邀请秦至庸去参加两天后的才士论政。其实暗地里还是查朱姬的下落。
只是,秦至庸对这所谓的才士论政没什么兴趣。
秦至庸对朱姬说道“夫人再等待几天,项少龙很快就能送你回秦国。赵穆虽然在去秦国的路上设了关卡,布控严密,可是以项少龙的本事想来足以应付各种危机和变故。”
朱姬说道“我被关在质子府十多年,不在乎多等这么几天。只是希望能早日见到我儿子。”
秦至庸点头道“相信你很快就能见到他。”
…………
赵穆和连晋坐在马车上。
连晋说道“侯爷,朱姬失踪,莫非真的和秦至庸无关?咱们监视小院的人,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想要隐藏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在一些细节上,总会露出破绽。巨鹿侯府的门客众多,各种人才都有。监视小院的几个,都是佼佼者。
赵穆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质子府是本侯的地盘,守卫有多森严,本侯心中最清楚。连晋,以你的本事,能不能悄无声息地把一个活人带出质子府?”
连晋是一个自负的人。可是要从质子府把朱姬带出来,他办不到。
有些事情,不是剑术高明就能做到。
赵穆说道“你做不到吧。可是你做不到,不代表秦至庸就做不到。项少龙被邯郸城的人吹嘘得神乎其神,可是在本侯看来,他不过是油嘴滑舌,偷奸耍滑罢了。真正让本侯看不透的人,是秦至庸。秦至庸给本侯的感觉,有些深不可测。总之,盯着秦至庸,是不会错的。”
…………
邹衍是阴阳家的创始人。他的阴阳五行理论,和道家的思想融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哲学理论。
太极、形意等内家拳术能被创立出来,就是依靠阴阳五行理论。
邹衍的阴阳学说,在稷下学宫还是很受欢迎。
稷下学宫的人都称他为“邹天衍”。
为了弘扬阴阳五行学说,邹衍带着几个弟子周游列国,弘扬思想。
邹衍这样的思想家,是真正的圣贤。
连晋来告诉邹衍,秦至庸不会来参加才士论政。
邹衍的几个弟子有些愤怒,觉得秦至庸架子大,没有把自己老师放在眼里。
一个弟子说道“老师,那秦至庸不过是荀子的学生,就算是荀子见到了老师,都要以礼相待。现在老师来邯郸城举办才士论政,秦至庸竟然推辞不来,未免太高傲了一些。”
另一个弟子说道“秦至庸在齐国很低调,没有展现出什么惊世的才华。反倒是他老师荀子说过,秦至庸有大智慧,大胸怀,眼光超越时代。没想到秦至庸刚到赵国,就闯出了偌大的名头。人,一旦有了名望,就眼高于顶,瞧不起咱们,是很正常的事情。”
邹衍抚摸着胡须,一脸温和地说道“老夫倒是不这么认为。老夫在稷下学宫见过秦至庸几次,他的心性修为不像年轻人该有的。只可惜,老夫没有和秦至庸论道。秦至庸不来参加才士论政,不是瞧不起老夫,怕是另有原因。”
秦至庸和李斯韩非不一样,他很少参加辩论,而是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据说,秦至庸还在稷下学宫外面开垦了几亩田地,亲自下田耕种。
邹衍对秦至庸非常感兴趣。
既然秦至庸不来,那邹衍就决定去拜访秦至庸。
…………
秦至庸把最好的茶叶拿了出来,烧开水,准备泡茶。
朱姬说道“秦先生,我来帮你。”
秦至庸说道“夫人,您先回房间。稍后有一个客人要来。”
朱姬眉头一皱,说道“是赵穆吗?”
秦至庸摇头“不是。赵穆还不足以让我用最好的茶叶来招待。这次来的是一位圣贤。”
朱姬刚回到房间不久,小院的大门就敲响。
秦至庸打开大门,只见一位身穿白色长袍,面色红润,满头白发的老者站在外面。
正是邹衍。
秦至庸抱拳施礼,恭敬道“晚辈秦至庸,见过邹师。”
秦至庸的年纪,不比邹衍小,可是在学术思想上,秦至庸不能和邹衍相比。
邹衍是一个学派的创始人,是思想的开拓者,是真正的圣贤。邹衍的心境比秦至庸还要高一线。秦至庸的知识和学问很不错,可是他的核心思想,依然是儒家。
秦至庸就像是个富二代,继承了儒家的精髓,而邹衍才是真正的富一代。邹衍的阴阳五行理论思想,同样影响着秦至庸。
秦至庸能把数学和奇门遁甲相结合,刻画出威力巨大的符咒和阵法,就是用阴阳五行理论做支撑。
给人看病,秦至庸用的中医,也融合了阴阳五行理论。
可以说,阴阳五行理论,是秦至庸精神世界的基本框架。可见,邹衍创出的理论思想,对秦至庸,甚至是对所有的华夏人,影响是何等的深远。
邹衍这样的伟大圣贤,值得秦至庸恭敬,值得他以礼相待。
秦至庸称呼邹衍为“邹师”,是正心诚意,不带丝毫恭维的意思。
邹衍笑着说道“荀子说你是他最得意的弟子,学到了儒家学问的精髓,早晚有一天,你会一鸣惊人。现在看来,荀子并未夸大其词。”
秦至庸说道“邹师过奖。掌握儒家的学问,晚辈还早得很。立功,立德,立言,我一件都没有做到。晚辈能在邯郸城扬名,是机缘巧合。更何况,邯郸城的百姓们能得知我秦至庸,也不是因为我的学问,而是因为我在王宫里击退了红缨公子连晋。邹师,快屋里请,我已经为您备好了清茶。”
邹衍笑着说道“好。老夫就不客气了,今天定要品一品你的茶。”
。
儒道诸天 第437章 相互羡慕,论道之际就突破。
邹衍对秦至庸的做派,非常好奇。秦至庸不张扬,不傲慢,心静如水。邹衍不得不承认,秦至庸这样才是真正专研学问的状态。
可是邹衍不能像秦至庸这样,他必须张扬,必须到处宣传自己的阴阳五行理论。毕竟,邹衍是阴阳家的创始人,他要是不弘扬自己的思想和主张,那谁来弘扬?
儒家思想经过了孔子周游列国,再由孟子传承发扬,已经得到了各大诸侯国的认可。只要儒家的精英们不自己作死,儒家就能一直传承下去。因为孔子和孟子已经把根基打好了。
秦至庸和邹衍论道,就好像忘记了时间。
二人可谓是无所不谈。
邹衍能创立阴阳学派,不是运气,而是他博览群书,汲取了各家的智慧。
秦至庸懂奇门遁甲,也研究过阴阳五行理论。
理论上,整个宇宙都能划分为阴阳,可见这一门思想的博大。阴阳可以贯穿宇宙。
阴阳之道,是直通宇宙尽头的真理大道。
正负、加减、明暗……都是阴阳。
阴阳之道,更是平衡之道。
人生、宇宙,只有平衡,才能健康运转。否则,就会崩溃。
和邹衍这位阴阳学派的创始人论道,秦至庸可谓是受益良多。特别是邹衍思想中的那些闪光点,更是给秦至庸了非常珍贵的“数据”。
秦至庸以前主修心灵,做事情都是内求,因此才有了克己自律,修身自强。可是过于内求,也不行。修行,不止是要修心内求,还要外求。
外求,就是借助工具来辅助修行。
人能成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智慧,懂得利用和创造工具。
秦至庸的有些言论,在邹衍看来,简直就是叛经离道。可是细想之下,却觉得是真理。
邹衍没有像秦至庸这样刻意修心。可是邹衍的修养,就让他的心灵境界不知不觉达到了现在这样的层次。
邹衍给秦至庸展现了什么叫做“水到渠成”,什么是真正的“顺其自然”。
当秦至庸把自己的修行心得一说。
邹衍顿时大笑“老夫明白了。原来儒家的《大学》就是修行总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哈哈,小友好福气,那么早就明白了儒家的精髓所在。说实话,老夫很羡慕你,孔丘和孟轲两位前辈给儒家留下珍贵的学问财富,而秦小友算是继承了儒家的智慧。”
邹衍现在是真正做到了明心见性,念头通达,思维运转速度顿时增强十倍。他精神层面的变化,是非常剧烈,但是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可是秦至庸的心灵之力却能清晰地感知到。
有人说过,明心见性是功,念头通达是德。只要能做到明心见性,念头通达,就算是功德圆满。
这种说法,有些自私,不合秦至庸心中的“道”。
但未必就没有道理。
邹衍此刻就像是悟道,做到了“功德圆满”。
秦至庸看着邹衍,目光中带着羡慕。
邹衍的心境突破,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用儒家的话来说,邹衍算是达到了“安”之境界,用佛家的境界来说,邹衍是得证得了菩萨境界。
以前,都是别人羡慕“秦先生”啊。
心灵中的“安”之境界,一直是秦至庸梦寐以求的境界,秦至庸就是达不到。
但是荀子达到了,邹衍也达到了。
善柔晚上回来,邹衍起身准备告辞。
秦至庸回过神来,发现天已经黑了。
善柔向邹衍行礼,恭敬道“善柔见过邹衍先生。”
邹衍看着善柔,温和地说道“未来的墨家之主。善柔姑娘,你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好好跟他学。将来你的成就不可限量。”
秦至庸都能给人“看相”,甚至观气运。邹衍的心灵境界在秦至庸之上,当然也能做到。
善柔在执掌墨家的道路上,会一些阻碍,但是只要不出意外,她以后就是墨家之主。
秦至庸亲自把邹衍送出了小院,并给了邹衍一本《太极拳论》。
书中包含了太极拳和太极剑的图谱和精要。
秦至庸说道“邹师,您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弘扬学问,路上并不太平。我这里有一本强身健体的功法,送给邹师。”
张三丰用阴阳理论创出了太极拳和太极剑。
秦至庸把《太极拳论》送给邹衍这位阴阳学派的创始人,算是一饮一啄自有天意。
邹衍接过,点头道“多谢小友。老夫就不客气了。”
以邹衍的心灵境界和智慧,很快就能把太极拳和太极剑练到巅峰。
送走了邹衍。
善柔问道“先生,邹衍先生怎么亲自来小院了?他是来找你去才士论政的吗?”
秦至庸说道“你也知道才士论政?”
善柔点头道“知道啊。现在整个邯郸城都在谈论这件事情。先生要不要去论政?”
秦至庸说道“不去了。我和邹师已经论过道了。在邹师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善柔,来厨房搭把手,咱们开始做晚饭。夫人怕是早就饿了。”
秦至庸十天半月不吃饭都没事儿,但朱姬只是个普通人,一顿不吃都会饿得慌。
…………
邹衍回到住所。
一个美丽的白衣女子连忙走过来扶邹衍,说道“老师,您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我打算去接你呢。”
这个美丽的女子正是有着“天下第一才女”之称的琴清。
邹衍来赵国弘道讲学,所有的俗事都是琴清安排。
琴清不但是邹衍最得意的弟子,更是他最得力的助手。
邹衍说道“老夫身子骨还硬朗得很,没那么脆弱。琴清,邯郸城里能邀请的人,都邀请了吧?”
琴清点头道“都邀请了。不但乌家堡和巨鹿侯府会来,赵王也会来听老师讲道论政。对了老师,你是何等身份?为何要去拜访秦至庸?理应是秦至庸来拜访你才对。”
邹衍笑着说道“琴清,秦至庸博学多才,武艺超凡入圣,不是凡夫。他的见识和眼界,超越时代,怕是已经超过了他的老师荀子。”
秦至庸比常人多出了两千多年的见识,有些很大的言论,大胆至极,让邹衍大开眼界。邹衍说秦至庸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评价可谓是非常高。
邹衍和秦至庸论道,最大的收获,就是心灵境界得以突破,获得了更多的智慧。
琴清眼睛一亮,好奇地说道“秦至庸真的那么厉害?他在稷下学宫的时候,可是低调得很,许多的人都不知道他的存在呢。既然老师这样说,那秦至庸肯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有了机会,琴清倒是想要见识见识。咦,老师,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邹衍把《太极拳论》递给了琴清,说道“是秦至庸送给老夫的功法,可用来强身健体。太极拳论,博大精深,和咱们阴阳家的学问不谋而合。琴清,你也练一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