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诸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墨羽云山
当秦至庸走出御书房的时候,老太监松了口气,没出事就好。
永宁格格则是满心好奇,不知道秦至庸和皇上在御书房里谈了些什么。
秦至庸拿过老太监手上的包裹,对永宁格格说道:“格格,还得麻烦你送我出宫。否则,我出不去。”
永宁格格说道:“我现在就送你出去。”
皇帝走出御书房,看着秦至庸和永宁格格离开的背影,眼神一阵变换,最终化作了一声叹息。
老太监站在皇帝的身后,说道:“皇上,就让秦先生这样离开吗?他是个高手,更是个人才。要是他离开了京城,以后怕是就不会再回来。”
道士,大多是深藏不露,隐居深山。秦至庸在老太监的眼中,就是道家高人。
秦至庸身上的气质出众,穿着道袍,的确能唬得了人。
皇帝说道:“不让他离开,还能怎么样?让御前护卫围杀他吗?秦至庸是个大才。可惜,他不愿意入朝为官。秦至庸既然心不在此,那就让他走吧。对了,朕有件事情需要你去办。”
老太监恭敬地说道:“请皇上吩咐。”
皇帝说道:“传话给端王,让他别再找杨昱乾和陈正英的麻烦。他一个王爷,身份高贵,总是和汉人武者争勇斗狠,算怎么回事?咱们旗人,只要弓马娴熟即可,其他的拳脚功夫,是次要的。”
皇帝不会无缘无故去管武术界的事情。皇帝答应秦至庸,让端王不再找杨昱乾和陈正英的麻烦。
秦至庸来到京城,没有动用武力,总算是把陈家沟的隐患给解决了。
………………
刚出了皇宫,永宁格格就忍不住,问道:“秦先生,你和皇上在御书房聊了一个多时辰。到底谈了些什么?”
秦至庸笑着说道:“没什么。随便聊聊。”
秦至庸去见皇帝,本打算诚心相谈。可是,皇帝对汉人有偏见,不能做到一视同仁。既然如此,那秦至庸就只能投其所好,说一些好听的。
忠言逆耳的话,秦至庸是一句都没有说。
如果皇帝要是聪明人,冷静下来之后,就一定会察觉,秦至庸和他谈的那些话,虽然听起来顺耳,开心,但都是些废话。
不过,以皇帝的智慧,未必能想得到这些问题。
皇帝不能待人以诚,秦至庸肯定也不会真诚对他。皇帝对汉人有了偏见,还想秦至庸给几位阿哥当先生,教其读书练武。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永宁格格见秦至庸不愿意详说,也不强迫。
永宁格格说道:“秦先生,你打算什么时候离开京城?”
秦至庸说道:“今天就走。”
永宁格格道:“好久没有听秦先生讲学。要不,先生你再给我讲一次。最后一次。”
秦至庸犹豫了一下,点头道:“好。那秦某就再给格格讲最后一课。”
儒道诸天 第46章 刀功如神的大厨
可能是秦至庸要离开京城,永宁格格在听讲的时候,心神有些不集中。
最后一次讲学,跟以往没什么不同。秦至庸该怎么讲,就怎么讲。
和皇帝谈了以后,秦至庸才知道,人心中的偏见,是根深蒂固,难以消除。想要平等和气地相处,几乎是不可能。
就算自己想要和任何人平等和气相处,也要别人同意才行。
并且,秦至庸的心境,还没有修到消除心中一切偏见的境界。面对皇帝、端王、永宁格格等人,攀谈交流的时候,秦至庸有所保留,做不到真正的以诚待人。
但是面对陈正英他们的时候,秦至庸则是诚心相待。不但传授了儒家的修身心得,还把《基础内功》给陈正英翻阅。
陈正英对秦至庸同样不错,把太极拳的内家精髓和缠丝劲秘法倾囊相授。两者是互惠互利。
给永宁格格讲学的时候,秦至庸讲得最多的是“仁政爱民”的理论。他把《论语》讲解得比较透彻,永宁格格甚至都可以背下中的内容。
可是《大学》中的修身之法,修心强身的心得,秦至庸是只字不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根本。
心不正,身不强,就是病夫。病夫想要家道兴旺,为官治国,是不可能。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能治国平天下的人,必定是有着大毅力,大勇气,大胸怀,身心健康的贤达。
秦至庸进皇宫的时候,见到了传说中的“金銮殿”。其实,金銮殿的名字,不叫金銮殿,而是叫“太和殿”。
那个“和”字,用的非常好,非常妙。
家和万事兴。
国家想要兴旺发达,同样需要祥和之气。
给太和殿命名的那位大贤,还是有点真本事的,只可惜,他的愿望,并未实现。满清上下,并不和谐。就连皇帝都防着汉人,对汉人有偏见,其他的旗人就可想而知了。
数百万旗人,统治四万万汉人,国家没有祥和之气,还能延续两百多年的统治。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秦至庸没有传授修身之法,永宁格格学再多其他的儒家理论,都如空中楼阁。当然,要是永宁格格有智慧,喜欢上了儒家的学问,也有可能在《大学》中找到修身的方法。只不过,这需要极大的机缘。
秦至庸喜欢上儒家的学问,是有机缘巧合的缘故。
当时在沙漠中,他的心态发生了改变。读到《大学》篇章的时候,福至心灵,脑子好像开了窍,一下子就抓住了儒学的根本。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
秦至庸给永宁格格讲完了最后一趟课,说道:“格格,不知你领悟了多少?”
永宁格格脸一红,她一直在走神,根本就没有听进去多少内容。
秦至庸笑着说道:“讲学已毕。秦某该告辞了。格格保重。”
………………
秦至庸出京城的时候,杨昱乾、陈正英、陈少琪,还有武术界各位掌门人,都来相送。秦至庸能猜到,他们能得知自己要离开的消息,肯定是永宁格格通知的。
秦至庸毕竟是京城第一高手,再加上他不开武馆,不会和各大武馆抢饭吃。
没有了利益冲突,自然就没有了矛盾。
他们当然愿意来送秦至庸。
秦至庸抱拳道:“感谢各位来送秦某。真是令秦某受宠若惊。”
杨昱乾说道:“秦先生,你走得太突然。我的太极武馆再过两天就要招收弟子,我本来还打算让你来给我捧场呢。”
秦至庸笑着说道:“阿乾,以你的武术修为,开馆收徒,绰绰有余。就算没有我来为你捧场,你一样可以把太极拳发扬光大。好好干,我看好你。”
走到陈正英的跟前,秦至庸抱拳,鞠躬,慎重地行了一弟子之礼:“前辈,能学到太极拳,秦至庸实在是感激不尽。若是有缘,将来我一定会再回陈家沟。”
陈正英说道:“秦至庸,你还年轻,但是你的武术修为,已经超越了我和阿乾。真不知道,你以后能强到什么地步?又能把太极拳,修炼到什么样的境界?”
学无止境。
任何一门学问,只有更高的境界,没有最高的境界。
秦至庸说道:“我也很想知道,自己在求道的路上,能走到哪一步。前辈,阿乾,还有各位馆主掌门,秦某告辞了。”
众人抱拳道:“秦先生保重。”
………………
秦至庸走出京城不到三里,就见到了站在路边的董汉成。
怪不得刚才在人群中,没有见到董汉成,原来他不是没有来相送,而是到了前面。
董汉成略微恭敬地说道:“见过秦先生。”
秦至庸笑着说道:“董师傅,你专门在这里等着我,不知所为何事?”
董汉成说道:“秦先生,你离开了京城,不如来做我们的谋士军师。”
秦至庸摇头道:“董师傅你还没死心啊。我已经说过,不会加入你们组织。”
到了现在,董汉成依旧想要拉秦至庸入伙。
“秦先生,不知你可否回答我心中的疑惑?”董汉成问道。
秦至庸说道:“你问吧。不过,我未必有能力回答你。因为我的学识,实在是有限。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
董汉成说道:“如何才能推翻朝廷?”
秦至庸沉默了一会,说道:“董师傅你们还没有放弃,此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钦佩。朝廷现在还能维持运转,对地方的掌控能力,并不弱。”
“当官吏腐败,欺上瞒下,民不聊生,皇帝的旨意出不了京城。那个时候,就是满清灭亡的时候。不过,真要到了那个时候,会死很多很多的百姓。”
“现在大势不在你们,而是在朝廷一方。你们想要推翻朝廷,让汉人掌权,几乎不可能做到。读书人不听你们的,士大夫不听你们的,商人不听你们的,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百姓目不识丁,暂时还能苟活下去,谁执掌天下,对于他们来说,并无区别。他们当然也不会听你们的。董师傅,做人做事,要顺势而为。你们若是真的不想放弃,那就继续蛰伏,暗中发展,积累力量,等待时机。”
董汉成感激道:“多谢秦先生告知。”
秦至庸说道:“我也希望汉人掌权的时代早一点来临。旗人,只会顾及他们自己的利益,不理会汉人的死活。现在的朝廷,永远不可能为华夏百姓谋取利益。”
当朝廷的掌权者,颁布的每一条命令,都和绝大多数百姓的利益相左的时候,这个朝廷就预示着将会灭亡。只是这一天来得早或者晚而已。
*******************
民国时期。
广东佛山有一佛山酒楼。
酒楼老板是武痴林。
佛山是武术之乡,武馆众多,馆主们都喜欢到佛山酒楼里吃饭喝茶。
毕竟,“佛山酒楼”是整个佛山,最好的酒楼,在这里吃饭喝茶,说出去,那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
不管什么年代,武术界的人,都是非常讲面子。
那些馆主掌门,就更不用说了,他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把面子和名誉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
对于他们来说,人活着,就是活一张脸面。脸面丢了,饭碗可就砸了,想要继续在武术界混饭吃,是不可能的事情。
武术界的人,看似风光,其实压力比谁都大。
除非像咏春拳传人“叶问”那样,本身就是富家子弟,不愁吃穿,把练拳当成了一种爱好。那就另当别论。可以低调轻松地活着。
武痴林来到酒楼的厨房,对一个身穿白衣的青年说道:“秦大厨,做个三荤三素,拿出你最好的手艺。我稍后把饭菜给问哥送去。”
白衣青年不是别人,正是秦至庸。
秦至庸来到佛山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以秦至庸的武术功底,开一家武馆,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不过,佛山的武馆有很多,竞争激烈。各个武馆经营得比较困难,馆主们的日子看似风光,其实过得是紧巴巴的。
秦至庸有学问,有厨艺,有医术,谋生的手段不少。完全没有必要去和各个武馆抢饭碗。
更何况,秦至庸一直都是以儒家弟子自居,并不是纯粹的武者。开武馆,他没什么兴趣。也不会把武术当做赚钱谋生的手段
当时,秦至庸见到佛山酒楼在招大厨,就来应聘。
秦至庸的厨艺当然比不上刁不遇。刀功也没有达到庖丁解牛的境界。可是他的刀功对于其他人来说,已经是出神入化的层次。
秦至庸展示了一下厨艺和刀功,立刻就被武痴林请来做酒楼里的大厨。
整个厨房,秦至庸说了算。
秦至庸知道武痴林的心思,无非就是讨好叶问,想要学习咏春拳。
“别说是三荤三素,就算是再多做几个菜,都没有问题。”秦至庸说道,“只不过,叶师傅不想教拳,你就是每天送最好的饭菜到他家里。也是无济于事。或许,老板你该换一个策略去求拳。”
秦至庸一边说话,一边切菜。
菜刀切在案板上,发出极具节奏感的声音,就像是音乐一样。
每次见到秦至庸用菜刀,武痴林都会惊叹,真是刀功如神。
武痴林说道:“秦大厨,你的厨艺,那是没得说。可是你毕竟不会武功,不懂拳术。武术界的事情,你不了解。我向问哥拜师学拳的事情,你就别操心了。我自己肯定能搞定。”
到了佛山,秦至庸一直没有显露过武功。就算要练拳,都是夜晚在房间里闭门修炼。因此,没有人知道他是一位拳术宗师。
秦至庸笑着说道:“那你就给叶师傅送饭,看他到底教不教你咏春拳。”
儒道诸天 第47章 武功修为藏不住
秦至庸把菜做好,装进食盒里,交给武痴林:“马上就要到吃午饭的时间,这个时候给叶师傅送饭过去,正合适。”
武痴林接过食盒,笑着说道:“那是当然。我可是掐准了时辰。想要学到咏春拳,岂能不动点心思?”
秦至庸心中暗道,你这心思,怕是白费了。
叶问现在生活富裕,家庭幸福,没有教徒弟的想法。
民国时期,思想还很保守,想要师父传点真本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武痴林说道:“好了。我现在就去问哥家里。”
秦至庸说道:“老板,稍等一下。我陪你一起去。”
武痴林一愣,问道:“你也想要学拳?”
秦至庸摇了摇头,说道:“我不是去学拳。我是去看书。叶师傅的书房,有不少的书籍,我想要去翻阅。”
初到佛山的时候,秦至庸去拜访过叶问。毕竟叶问是咏春拳嫡系传人,又是佛山第一高手。应该去拜访一下。当然,秦至庸不是以切磋拳法的名义去的。
叶问见秦至庸谈吐不凡,见多识广,便在书房里接待了他。秦至庸在叶问的书房里见到几本心理学书籍,顿时便有了兴趣。
叶问读过私塾,学过传统文化,同时又在香港接受过西式教育,说他是学贯中西,并不夸张。只不过,叶问给人的印象,是咏春拳宗师,大家只是关注他的武功,忽略了他的学识。
秦至庸在叶问的身上,见到了练武之人的“武德”。叶问的武德,其实是用儒家的思想培养出来的。
武痴林说道:“秦大厨,马上就是中午。来酒楼里吃饭的客人多。你要是走了,厨房怎么办?”
秦至庸指着厨房里的几个厨师,说道:“只要不是遇到了特殊情况。他们足矣应付。最近,他们的刀功和厨艺,都有很大的进步。”
其他的厨师,想要学习刀功和厨艺,秦至庸是倾囊相授,不会藏私。至于他们能把刀功和厨艺学到什么程度,那就要看他们自己的努力和造化。
秦至庸可不会像别的大厨那样,生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就算要教徒弟,也会留一手。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饭碗,这样做,无可厚非。可是心胸难免狭隘了些。
秦至庸想要“入定”,必须要培养大胸怀,大毅力,不可为了点蝇头小利而蝇营狗苟。否则,心境就永远不会提升。
因此,秦至庸不怕别人学会自己的本事。
天下间的道理,浅显易懂,可是绝大多数的人,就是不能领会。更别说做到知行合一。
就像是世间的读书人千千万万,但是能成为圣贤大儒的人,凤毛麟角。
只要心胸广阔,格局就会打开。
心灵修为一提高,境界成就自然就大了。
厨师们学了秦至庸的手艺,秦至庸就会很自由,不用每天守在厨房里。除非有他们搞不定的事情,秦至庸才会亲自出手。
秦至庸的目标一致没有变过。他是为了修行,不是为了做厨师。在厨房里工作,只是谋生。
武痴林点头道:“那行。我们就一起去。”
秦至庸换了身衣服,和武痴林一起出了酒楼。
………………
二人来到叶问家。
叶问亲自来开门。
秦至庸笑着说道:“叶师傅,秦某又来打搅了。”
叶问说道:“秦先生,武痴林,快屋里请。”
进了大厅。
武痴林放下食盒,端出了饭菜,顿时,整个屋里香气四溢。闻到饭菜的香味,屋里的人,都吞了吞口水。
武痴林说道:“问哥,我酒楼里的饭菜还不错。今天我让大厨特意做了几个小菜,给你们送过来。希望问哥你们能喜欢。”
叶问说道:“武痴林,你实在是太客气了。没有必要这样。”
武痴林的心思,叶问当然清楚,就是想要学习咏春拳。只不过,妻子张永成不喜欢叶问打拳,叶问自己也没有教徒弟的打算。武痴林想要学咏春拳,叶问觉得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
武痴林哈哈一笑:“问哥,我们之间的关系,不用那么见外。几个小菜而已。应该的,应该的。”
叶问的儿子叶准站在桌子旁边,说道:“爸爸,是不是可以吃饭了?”
饭菜都端上桌了,要是让武痴林再把饭菜带回去,那就有点不近人情。
叶问说道:“秦先生,武痴林,我们一起坐下来吃饭吧。”
武痴林说道:“不用。问哥,我酒楼里还有事情要忙,就先回去了。”
说完,武痴林走出了大门。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学拳的事情。
秦至庸笑着说道:“叶师傅,你们先吃饭。菜凉了,味道就没那么好了。我到书房看一会儿书。”
叶问点头道:“好。”
………………
叶问、张永成、叶准,一家三口吃着午饭。
叶问说道:“武痴林这小子有点本事。他爹把酒楼交给了他,没想到他竟然找到了一位厨艺高超的大厨。只是,不知道这位大厨到底是何方神圣?”
张永成诧异地看了叶问一眼,说道:“你不知道秦大厨是谁?”
叶问苦笑道:“永成,你也知道,我不喜欢打听这些事情。我又不认识秦大厨,怎么会知道他是谁?”
张永成说道:“怎么就不认识了?你和秦至庸聊了几次,不是聊得挺开心的吗?”
叶问惊讶道:“秦先生,就是秦大厨?我还真没有想到呢。只是,秦先生气质儒雅,学识渊博,谈吐不凡,身上没有一点油烟味。他不像是个厨子啊。”
人不可貌相。
叶问一直没有询问过秦至庸是做什么工作,要不是妻子张永成现在提及,他还真不知道秦至庸是在武痴林的酒楼里工作。
秦至庸和武痴林一起来家里。叶问只是认为二人在路上凑巧碰到了一起。
叶问看了一下书房,说道:“秦先生的厨艺,不简单啊。”
张永成给叶准夹了一筷子菜,说道:“秦至庸可不像武痴林他们。他来咱们家,是为了看书,不求你教拳。”
秦至庸有学问,待人彬彬有礼。尽显君子风范。不像那些武夫,只知道练拳习武,粗鄙得很。
张永成出生于书香门第,性子安静,她看秦至庸比较顺眼。
叶问苦笑了一声,说道:“秦先生是有大学问的人。他对武功拳术没有兴趣。”
这时候,管家走了过来,对叶问恭敬地说道:“少爷,廖家拳馆的廖师傅来访。”
张永成眉头一皱。
又是一个练武的人来家里。
叶问叹了口气,说道:“让廖师傅进来吧。”
………………
书房里。
秦至庸拿着一本《心理学》看得是津津有味。
心理学,普通人觉得非常神秘,其实不然。
人们的意识和行为,都是由心理状态决定的。可以说,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心理活动的体现。
心理学,不神秘,但是博大精深。
细细研究,甚至可以直指意识和灵魂的本质。
儒家的正心诚意,修心之法,都比较笼统,想要修炼,必须慢慢实践摸索。
而心理学,把人的各种心理和行为,分析得比较深刻。
秦至庸以自身为例,慢慢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思考自己的行为,用心理学和儒家的修身之法来相互印证。获得了很多的心得。
学习了心理学,秦至庸的心理素质又提升了不少。离儒家的“定”之境界又近了一步。
秦至庸领悟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修心技巧。
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又被称之为心灵暗示,或者自我催眠。
这种技巧,对提升心灵境界,激发身体潜能,有着很大的帮助。
秦至庸沉寂在的知识当中。
忽然。
外面传来了拳脚碰撞的声音,秦至庸的思维被打断。
秦至庸眉头微微一皱。
进入专注的状态,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就算秦至庸的心境,想要随时随地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都不可能做到。
就算进入了全神贯注,一旦被打搅,思绪退出了这种状态,想要再次进入,非常困难。需要调节情绪和心神,才能逐渐达到专注。
不能进入专注的状态看书,学习的效果就会弱十倍。
秦至庸叹了口气,把放回到了书架上。
叶问和廖师傅刚比武结束,秦至庸就走出了书房。
此时。
叶准经过秦至庸的身边,把木架子上的花盆碰了下来。要是被花盆砸中,叶准肯定会受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