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逆流纯金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鹅城知县
而他从市里买来吃的玩的穿的给他们,他们就更高兴了。看见弟弟妹妹的
高兴劲儿,方仁正心里也挺高兴的。
想一想有钱真好,如果没钱,连狗都会嫌弃你,就不用说人了。
妈妈就开始唠叨着要盖房子,家里头再有钱,但是如果住着一间破草屋,别人也不会认为他有钱,因此,妈妈就开家庭会议,决定,等到春节一过,就动工盖屋,先盖个平房!
爸爸感觉手里头钱还不大够,就想着再等一年再说,但是妈妈等不得了,说道:“你看看这家里,来个客人都没有下脚的地方,他二伯母来了,我都不好意思让她进屋。”
妈妈也要讲究个待客之道,非要盖屋不可了。
看着爸爸妈妈在那里拧巴,方仁正看了看他们,开口道:“既然要盖,就不要盖平房了,直接盖成二层小楼,而且还是五间上下两层的楼房!”
方仁正把话一讲,爸爸妈妈直接傻了眼,五间两层楼房,没有个十万八万能盖的起来?
爸爸妈妈一直不知道他手里头有多少钱,而他也一直没跟他们讲,怕他们知道后,又担心他是不是干什么坏事了,赚了这么多钱。
看见爸爸妈妈二人的样子,方仁正又说道:“盖屋的钱,我来想办法,你们只管把服装店给看好就行,其实我们盖这个房子也没有什么用,不过,既然你们要盖,那就盖吧,要盖,就盖的像模像样,别让村里人瞧不起!”
爸爸妈妈听了,突然眼泪盈眶,日子终于过好了,不再需要节衣缩食地过着,在瓦店村里头,谁也别想再看不起他们家了。
爸爸妈妈经过商量,最后决定只盖三间上下两层的楼房就行了,方仁正听了,也不想太浪费,有钱去城里头买房,比在村里头盖强多了。
城里的房子不断增值,但是村里头能增值吗?即使增值,也是增的很少,远没有城里房子值钱。
村子里热闹起来。此时,外出打工的人并不太多,但是也不少了,一到春节,好多人都回了家。
在外打工的人,回到家里,多少赚了一些钱,因而都一个个穿
着花花衣裳,以便让村里人瞧一瞧。
这真是一个好的时代,只要自己努力,去奋斗去拼搏,哪怕只有一身蛮力,都可以养的活自己。出去打工的人,都是没什么学问和手艺的年轻人,就莽撞地走到外面,开始自食其力。
很少人出去之后去学习经商,经商的因子还没有流进农村人的血液,如果有着经商的天赋,在这个纯金的年代,那获取的就不仅仅是用来谋生的那一点钱了。
干什么事一定要把握时机,如果人人都能看到机会,那就不是机会了。现在是一九九七年,市场经济的大潮已经开始兴起,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懵懵懂懂,不知道如何从市场大潮中分到一杯羹。
要想成龙成凤,必须要有先知先觉,或者有着一股韧劲,一往无前地去做一些事情。
有些人总是担心明天会怎么样,因而畏首畏尾,结果时代就会跟他开玩笑,对华夏充满信心,对自己充满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发大财,才能创出一番事业。
方仁正在春节期间就开始思考以后的大计,村里头的年轻人很多,打工回来后,都聚在一起聊天喝酒。
然而没有人叫着他一起去喝酒,因为他上过中专,与他们不是一路人,但是其实他很想与他们一起聊聊。
年轻人出去后,看见了外面的花花世界,一时把持不住自己,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可不是少数,有的农村女青年,出去之后,还成了失足妇女,他所知道的就有好几个。
其实只要老老实实地去努力工作,就会有着好的回报。当然了,也有的干了一年到头,老板跑了,工资都领不到,这种情况也不少,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而如果他成立了大企业,他就可以把村里的年轻人都吸引过来,跟着他干,村里的年轻人就不用背井离乡,跑到外面去打工了。
他是在外面打过工的人,知道外面打工人的辛苦之处,如果有着其它的生计之路,谁也不想着漂泊在外,四处打工。
(本章完)





逆流纯金年代 第七十一章 过节
第七十一章 过节
方仁正在除夕的前一天,把家里的那台黑白电视机,换成了十七英寸的彩电,弟弟妹妹可是高兴坏了。
去乡广播站安装了有线电视,能收看的节目就多多了,而原来,用的是那种室外天线,收到的电视节目不但没有几个,而且画面还不清晰,每一次想看节目,还要去调整天线的姿势,麻烦死了。
虽然家里的房子还比较破旧,但是其它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弟弟妹妹不再穿着带补丁的衣服了,家里的年货也不再像往年那般寒酸。
大年三十之夜,一家人齐乐融融地坐在新彩电前面看春晚。一九九七年的春晚肯定要凸显香港回归这个元素。
第一个节目就是大团圆,这个时候,不知道怎么的,过年的味道非常浓,到了后世,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可是过年的味道却没了,除了期盼过年能放几天假之外,别的也没什么可期待的了。
看春晚成了每一个华夏人过春节雷打不动的一件事。弟弟妹妹坐在电视机前,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小品歌曲,他们能一直看到午夜,直到春晚结束!
方仁正也坐在电视机跟前看着节目,而爸爸妈妈则在旁边包着饺子,吃饺子是过春节必备的食物。一年到头,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才能吃一点好东西。
这饺子馅分为素馅的,肉馅的,妈妈小时候告诉他们,初一初二只能吃素馅的,到了初三才能吃肉馅的饺子。而他和弟弟妹妹就不喜欢吃素馅的,但是又没有办法,只好等到初三那天,妈妈才让他们吃肉馅饺子。
不知道别人家是什么情况,反正他觉得这一定是因为家里穷,吃不起肉馅饺子,只好让他们等到初三那天再吃肉馅饺子,不然连吃三天肉馅饺子,吃不起啊。
坐在那里,转头看了看爸爸妈妈,发现他们正在包素馅饺子,他便说了一句:“妈,还包素馅饺子啊?”
妈妈一抬头,道:“不包素馅的,包
什么馅的?”
“弟弟妹妹喜欢吃肉馅的,你就包肉馅的吧。”方仁正道。
方仁正这么一说,弟弟妹妹连忙转过头来道:“我要吃肉馅饺子。”
“吃什么肉馅饺子,等到大年初三再吃。”妈妈训了弟弟妹妹一句。
看到妈妈不同意吃肉馅饺子,方仁正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虽然家里有了钱了,可是节俭的作风一时半天是改变不了的,想让爸妈乱花钱那是不可能的。
没有办法,方仁正转过头去继续看春晚,此时没有智能手机,还没有低头族,他重生回来,想找其它的娱乐方式也找不到,也只能看春晚了。
此时,忽然一首歌曲进入了他的耳膜里,他抬头一看,是孙国庆等人唱的公元一九九七!美妙的旋律余音绕梁,久久没有散去。
“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一百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唤你,我的一九九七年……”
当方仁正再次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不禁热泪盈眶,虽然他重生前穷困潦倒,但是这不妨碍他对国家的热爱,没能实现个人的成功完全是自己错误选择的结果,如果他早就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去经商去创业,他绝对不会落到那步田地。
春晚一直到凌晨的时候才结束,弟弟妹妹看完春晚,此时已经算是大年初一了。大年初一,各家各户都有放鞭炮的习俗。
而他们家已经习惯在看完春晚后,放迎春的鞭炮了。爸爸拿来了买好的鞭炮,弟弟就去帮忙,方仁正见了,便笑了一下,虽然家里头穷,可是对新春的希望却是真诚的,谁先放的鞭炮,就能给谁带来好运。
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也不用担心这样做会扰民,春节了,谁家不放鞭炮呢,即使是在睡梦中惊醒,那也没什么要感到恼火的。
放完鞭炮后,一家人才上床休息。
早上七点多钟,方仁正就起来了,起来之后,要出去拜年,到长辈家,给长辈们磕一个头,这是从古到今传下来的习俗了。
出去一拜年,别人一见到他,就问他现在干什么了,是不是到哪里上班了?方仁正就笑着告诉他们,去粮所上班了,别人一听顿时肃然起敬,但是如果他说出外做生意了,那别人反而不把他当回事了。
在农村人的眼里,吃公家饭,到公家单位上班,那才是有面子的事,否则即使在外赚了大钱,回到村里,大家也不会把他当回事,这种情况,一直到市场经济彻底建立的时候才有所改观。
此时,方仁正的脸上布满了自信的笑容,而这自信的笑容可不是来自于他去了粮所上班,到粮所上班曾是他后悔一辈子的事情,而是来自于他对未来的把握,以及现在家庭经济条件的彻底改观。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即使吃了公家饭,如果手中没钱,那又有什么意思?当然,人各有志,也许有人喜欢吃公家饭,旱涝保收,发不了财,但是也饿不着,生活也是很不错的。
一连几天,方仁正都呆在家里面,偶尔出去转一转,与其他的年轻人聊一聊。不过,聊了半天,真没什么可聊的,他们聊的内容太俗,没什么意思,他重生前就是曲高和寡,现在重生回来了,还是如此,这秉性有点没法改了。
此时,村里的年轻人很多,一到这个时候,介绍说对象的就多了起来。妈妈也想着让别人给他介绍对象。
但是一跟他讲这事,他立马就拒绝了,他现在没这想法,也没这兴趣,他重生回来,可不是为了这么早就结婚,他要把事业做起来,再谈男女感情的事。
妈妈见他不愿意让别人给介绍对象,心里想了想,也没再催逼他,自己儿子现在也是公家的人了,这要找对象,肯定也要找一个吃公家饭的人,哪能再随便找一个农村的媳妇?
(本章完)




逆流纯金年代 第七十二章 请客
第七十二章 请客
一过大年初七,方仁正就去了县城学驾照去了。期间,周晚晴给他打来了电话,说去临海了,问他什么时候去,他就说暂时不过去,麻烦她把生意给做起来。
周晚晴听了,只好满口答应。而此时她的心情并不好,因为她现在很烦燥。虽然爸爸死了,妈妈改嫁了,可是她还有叔叔和奶奶。
奶奶疼她,可是奶奶已经年龄大了,叔叔和婶子就想着给她介绍对象,因为她年龄不小了,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
婶子显的很热情,托人给她介绍了几个对象,让她去见一见。本来她是不想见的,可是挨不过婶子的催逼,以及奶奶的劝说,她只好去见了一见。
所见的这个小伙子,长的不错,个子高高的,脸也很白净,听说家里头也有钱,如果是在此之前相见的话,说不定她就同意了。
但是此时,她却是一点兴趣也提不起来,脑子里多的是方仁正的影子,她现在看谁都不满意了。
然而那男的却是看中她了,传过话来,只要她答应,先给两万块钱彩礼。这个时候,能拿的起两万块钱彩礼,那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婶子和叔叔贪图人家的彩礼,就非要让她同意。
其实叔叔和婶子一直不知道她手里有多少钱,如果知道的话,可能就看不上这两万块钱了。周晚晴一见到这种情况,便及时离开家里去市区了。
而王臣一直到了大年初十才去市里,因为他在家里头忙着说对象呢。虽然他与周晚晴经常在一起,但是他觉得周晚晴是方仁正的人,他哪好意思去追周晚晴?
介绍了几个对象,别人都没有看上他,他这才离开家去了临海。
方仁正在县城学了一个星期的车,教练跟他讲了,只要花钱,也不用考试,就能拿到驾照。但是他必须要好好学习一番才行,不然就是拿了驾照,也不会开车怎么能行?
到了正月十二这天,眼看就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了,到了晚上,方仁正呆在家里头看新闻联播,突然一则消息映入眼帘,他一看,是伟人
逝世了!
重生前也知道这事,当时他正在粮所上班,没在家里。当这个消息传来时,所有人都凝住了呼吸,伟人离世,举国震痛。
方仁正知道,如果没有伟人,华夏将不会迎来一个纯金的时代,今天能过上一个好日子,要感谢伟人。
方仁正从凳子上站了起来,静静地看着新闻播报,伟人指明了道路,如何成就未来,就看自己如何去努力,如何去作出选择了。
在一九九七年,这件事可以说是最大的一件事了,另一件事就是香港回归,可惜在回归之前,伟人走了。
方仁正第二天就去了青阳镇粮管所,一到所里,陈大江就召集全所的人开了一个会,说的就是伟人离世的事,要求大家要化悲痛为力量,把工作做好。
讲完之后,会议就散了。方仁正恰巧来参加了这个会议,薛露萍见了他,就笑着向他走了过来。
“方仁正,你怎么去磨刀石厂了?”薛露萍笑意甜甜地道。
看着她对待自己十分热情的样子,方仁正并没有感到受宠若惊,如果是在当年,薛露萍如果这么对他,他肯定是非常兴奋的,不管怎么样,薛露萍也是一个有点姿色的女人。
后来要不是她失了宠,成了众矢之的,薛露萍绝对不会看上他。而现在,薛露萍对他如此友好,显然是被他吸引了,而为什么会被他吸引?不用说,那是因为他左手大哥大,右手bb机,而整个所里头,除了所长外,谁会有这两样装备?最多是有个bb机而已。
“陈所长让我去的,怎么了?”方仁正看向她道。
薛露萍走近他,几乎要贴近他的身子了,这让他觉得薛露萍真的很风骚,怪不得会与陈大江传出绯闻。
“你可以私下找一找陈所长,让他把你调回来。”薛露萍小声地道。
方仁正暗中笑了一下,道:“怎么私下找他?”
薛露萍道:“你傻啊,买条烟给他不就行了吗?”
方仁正
禁不住笑了起来,道:“他要是不要呢?”
“如果他不要,是他傻!”薛露萍道。
方仁正呵呵笑起来,道:“晚上想请你吃饭,行不行?”
“吃什么饭?我晚上说不定有应酬。”薛露萍媚了他一眼道。
方仁正一听道:“那算了。”
“别介,你想请我到哪里吃?”薛露萍忙道。
方仁正看了她一眼,其实他就是随口一说,不曾想她当真了。对于这个前妻,他的心情真的很复杂。虽然当初她很绝情,但是她毕竟跟自己同床共枕过,现在看见她主动跟自己套近乎,他一时无法拒绝,同时也不想看着她陷入到陈大江的事情上,想把她从陈大江的漩涡里解救出来。
如此一想,他便道:“晚上我住在磨刀石厂,就在附近找个饭店吃吧,你看行不行?”
薛露萍听了,想了想,道:“我们刚分到这里来,以后相互帮助,我请你吧?”
方仁正笑笑道:“你请我也行,只要能在一起吃饭。”
薛露萍咧嘴笑了起来,她才不会花钱请客呢,她家里也不富裕,要不然,怎么可能让陈大江给勾搭上呢。
磨刀石厂此时就要投产了,他去找了老林。老林见他来了,就和他说了投产的事,其他的职工过完元宵节就过来上班,到时候搞个仪式。
方仁正听了,便心里沉了沉,磨刀石厂终于开始生产了,他的目的可不是当个销售员,而是要把厂子给搞到手,成为他事业的。
晚上,薛露萍主动去磨刀石厂找他,当时老林还没有走,看见她来到这里,先是感到奇怪,接着看见她去找方仁正,心里面便笑了。
看见她来找自己,方仁正也感到很意外,心想这个时候,只要有钱,找个女人当老婆真的很简单。
方仁正和老林打了一声招呼,便和薛露萍一起离开了磨刀石厂,去了道路旁边的一个小饭店里。
(本章完)




逆流纯金年代 第七十三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第七十三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乡村的饭店都不大,里面没有几个吃饭的房间,方仁正和薛露萍来到小饭店后,就找了一个小位子坐了下来。
薛露萍脸上带着微笑,左右看了看,心里面多少有些紧张。一对男女一起过来吃饭,多少会招别人的眼球。
方仁正与她一起坐下,让她点菜,薛露萍就笑着说让他点。方仁正只好让服务员给上几个特色的菜,两人只是一起吃吃饭,并不喝酒。
看了看他,薛露萍微笑着道:“方仁正,你爸是不是老板?”
方仁正听了这话,表情一怔,道:“什么老板?”
薛露萍笑道:“你看你都用上大哥大bb机了,你爸要不是老板,怎么会给你买这些东西?”
见她这样讲,方仁正笑了起来,道:“大哥大和bb机是我自己买的,跟我爸没什么关系,你想错了。”
薛露萍一听,顿时吃了惊道:“不可能吧,你不是刚刚从学校毕业吗,你哪来的钱买大哥大?”
方仁正笑着道:“我自己做生意挣的,不行吗?”
薛露萍忙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你才毕业没多长时间,做什么生意赚这么多钱?”
方仁正道:“什么赚钱做什么生意,现在没钱干什么都不行,我们一个月工资才多少钱?你说是吧?”
薛露萍的头点的跟货郎鼓似地道:“你讲的对,可是你为什么还要来上班呢,直接去做生意多好?”
方仁正笑了一下道:“生意归生意,上班归上班,两不误才好,你说对吧?”
薛露萍笑着道:“你真行,我可没有这样的本事,只能拿一点死工资了。”
看了看她,方仁正道:“现在还有一点死工资,估计不出几年,恐怕连死工资都领不了了。”
薛露萍吃惊地问道:“那为什么?”
方仁正道:“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你还不知道吗?到时候粮食市场一全面放开,粮管
所还有什么用?我们这些人还能干什么?我们一个粮所三四十口人,除了收公粮的时候忙一阵子,其他时间还能干什么?就是粮食体制不改革,也没法养活这么多人了,我们刚刚过来,年轻,那些老人,哪个还愿意干活?早晚粮所都要解散。”
这话说的薛露萍目瞪口呆,无法相信,过了一会儿才道:“怎么可能解散?粮所解散了,谁来收公粮?”
方仁正笑了一下道:“你以为公粮会一直交下去?以后市场化了,只要有钱,多少粮食买不到?国家还需要我们收公粮?收钱多省事!”
薛露萍让他说的心里开始哇凉哇凉的,本来她也知道粮食体制进行改革的问题,但是具体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大家都不太清楚。如果真是方仁正所说的那样,那她来到粮所上班,就是一个最大的错误的了。
“如果解散了,也会给我们安排到其他单位去了,我觉得我们不用担心这个。”薛露萍琢磨了一下道。
方仁正呵呵笑道:“你怎么这么天真?除非你有关系,将来说不定还能有一个好的安排,否则,你就等着下岗吧。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有关系,怎么会被分到这里来?”
薛露萍目光楚楚地看向他,道:“我是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以后怎么可能下岗呢,我们又不是企业,只有企业才有下岗一说。”
方仁正笑道:“你是企业还是事业,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是上面说了算,现在粮食体制改革,其中有一条不就是政企分开吗?把你分到企业那一边,不就是企业了吗?我告诉你,你要是有什么门路,抓紧想办法离开这里,要么自己辞职去做生意,要么想办法调离这里,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抓住这个时机,好好学习,将来可以考公务员,知道了吧?”
方仁正向薛露萍提出了建议,虽然薛露萍后来也是考上了公务员,但是如果她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那么将来就可以准备的更充分了。
薛露萍此时还不知道公务员为何物
,一九九六年才开始实行公务员制度,好多人只知道国家干部什么,你要说公务员,大家还一无所知。
看了看他,薛露萍脸上现出佩服之色道:“方仁正,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东西?那你将来是什么打算?”
方仁正道:“我就是想办法做生意,赚钱,你一个女生,出来做生意也确实比较困难,还是想办法考公务员吧。”
薛露萍沉思了一会道:“方仁正,以后请你多指教,我什么都不懂,你多教教我。”
方仁正暗笑了一下,心想她还什么都不懂,一来就跟所长搞到一块了,还能什么都不懂?
“互相帮助,我建议你要么抽时间多学习,要么到一线去工作,不要留在所长办公室,你呆在所长办公室,干不出什么头绪来的,白白浪费生命和时间。”方仁正再次建议她,不要呆在陈大江的办公室。
薛露萍看他一眼,还是没有同意,道:“我跟着陈所长也能学到不少东西,有时间,我会多看看书,你看我们只是上个中专,真是低不成高不就的,我想报成人高考,弄个大专学历。”
听了她这话,方仁正立刻想起来了,薛露萍也算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虽然她不知道公务员的事,但是她知道学历有作用,因而就早早弄了一个成人高考,拿到了大专学历。
而等到公务员开始招考的时候,他的大专证正好拿下来了,因而她就有了报考公务员的资格,否则的话,她一个中专生,还没有报考的资格呢。
1...1920212223...2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