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那可不行,时烨已经不在罪人村了。”
苏宛平决定不开院门。
端了一碗红烧肉出来,时烨看着红烧肉就咽了咽口水,随即傅氏又端来小米粥,小米粥里放了一点瘦肉,味道极香,傅氏生怕时烨吃不饱,也做了面条。
炒上笋丝和青菜,三碗油水丰富的菜就放到了桌前,几人刚坐下准备开吃,院门就被敲响。
傅氏一听到声音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于是看向女儿女婿。
苏宛平立即起身,“时烨你别出来,我去跟他们说。”
苏宛平开了院门,人却挡在门口,看着外头十几位妇人,她只觉得好笑,这些人都是她不在罪人村做生意后陆续前去的吧,以前苏家院里的人跟着去做午餐被老五几兄弟给打了,后来就邀了村里的几家一起去做生意,又打打闹闹的做了一段时间的生意。
苏宛平都不知道要怎么说他们好,这一点生意又何必,要做挑担子的生意,这世上多的是,她若是没有寻到好生意,她原先还打算跑去县城里找人批发日常用品挑乡村里走街窜巷的卖呢。
然而这个生意的点子都没有人想到,一但她真出手,恐怕又有人跟着她的来,就不知道创新。
“我们找罪人村村长时烨。”
杜氏抢先开口,语气还很冲,似乎总管事的这个决定就是时烨的决定,先前不是还敬着他是打虎英雄,几个月过去就忘记了。
“他已经不是罪人村的村长了,他现在是我傅家的人。”
苏宛平语气平平的说完看着几人,就是不让路,杜氏借着人多胆大,一把将苏宛平推开,几人顺势冲进了院子,也不知时烨在哪间屋,就站在院里喊人。
正房的门推开,不待傅氏出来,杜氏就冲了进去,杜氏看到时烨,立即露出笑容来,“咱们村的打虎英雄不正是罪人村的村长么,既是村长,村里头的事不都是打虎英雄说了算,对吧。”
“如今你也住我们古道村,肥水不流外人田,眼下城里的老五跟村里的管事勾结,不准咱们去村外做生意了,怎么说打虎英雄也该出个面不是。”
时烨坐在桌前没动,傅氏却很不喜欢杜氏的蛮不讲理,人家在吃晚饭,一进门招呼也不打,就冲进来了,借着人多,很不把人放在眼中。
杜氏说完,好几位妇人都闻到了香味,每日院里传来肉香,他们还不觉得什么,如今亲眼所见,几人的视线从时烨脸上移开,反而盯着桌上的吃食。
钱水芳冷笑一声,“难怪人家不愿意帮忙出这个头,人家自己赚了银子,吃香的喝辣的,哪还管我们的死活。”
钱水芳这一句话倒是说出了这几人的心声,那次事发后,整个古道村也只有这几人出门跟着做生意,人家都觉得抢人生意没脸没皮,他们并不觉得,自私的性子可见一斑。
时烨面色微冷,目光淡淡地朝几人看去,“以后你们不必再叫我打虎英雄,我不过是举手之劳,若是再这样叫下去,下次再有老虎下山,我看就不要出手了。”
杜氏可不怕,这世上老虎没有这么多,打死了一只还有一只,没这么巧合。
“一山不能有二虎,以后说不定就没有老虎了,不过咱们今个儿说的不是这桩事。”
杜氏抢先开口,她住得最近,总是看着他们以前挑着担子出门,没多久就买下了牛车,如今倒好,连这吃的都尽最好的吃,谁家能吃得起一盆红烧肉,全是半肥半瘦的,炒得如此油光,不知道赚了多少银子。
时烨见几人还当真要蛮不讲理了,站了起来,他本来就高,这么一站起来,瞬间让几人产生了威胁感。
屋子不大,容不下这么多人,这些人都堵在门口,苏宛平站在外头自是挤不进去,看着这些人,她大笑出声,“我看还是叫咱们村的村长来一趟,这些人一个一个的冲我家里来抢劫,乘着我们吃饭的时候上门打秋风。”
“死丫头,我们什么也没有做,我们是来找打虎英雄的。”
苏宛平却站在院门处大喊,“大家伙的来看看,杜氏乘着我家吃饭太香,带着人闯进来打秋风了,咱们古道村出了这样的败类,真正是人心不古,坏了咱们古道村的名声,大家伙的来评评理。”
苏宛平这么一吼,挤正屋里的几位妇人脸颊一红,咽下口水,全部退了出来,为了避嫌站到了院子里。
傅氏三人也出了门,顺手将正屋的门关上,看着院里的人说道:“时烨已经进了古道村,自然就已经不是罪人村的村长了,以后罪人村的事跟他无关,他也管不到罪人村去。”
杜氏一听,冷笑道:“是不想管还是不把咱们放在眼里?”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02章 苏宛平的大业
第102章 苏宛平的大业
“都是古道村的,他还帮着外人去,这样的人就不要留在我们古道村了。”
有妇人跟着附和,再说下去有点用激将法了,苏宛平可不吃这一套,拿着扫帚就开始打人了,反正她的泼辣名声已经传开了,也不在乎这一遭。
时烨是上门的女婿,这会儿面对这些妇人,是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一但他出手,事情就闹大了,如果由苏宛平出手,她是本村人,除了说她泼辣,不敢说叫她滚出古道村。
苏宛平首先打的是杜氏,早已经见她不惯了,就算求人做事也不是用这种协迫的方式,不就是嫌她赚了钱眼红么,她今个儿就还回去。
杜氏挨了打往外跑,钱水芳跑慢了又挨了打,其他几位妇人也不敢再骂人了,一股脑的跑出了院子,此时院外也站了村里的人。
有妇人劝道:“你们也真是讨打,二丫头是什么人,她敢拿菜刀对付苏家的男丁,今个儿没有拿菜刀,你们算走运了。”
似乎苏宛平的泼辣,村里人见惯不惯了,那几个妇人有苦说不出,原本商量好的用激将,故意说要将打虎英雄赶出村里去,万一他要是动了手,就可以以此协迫,谁知这二丫头这么凶。
苏宛平拿着扫帚站在门口叉着腰看着几人,说道:“今天算是放过你们了,你们若是敢在外头造谣,小心我见你们一次打一次,还有我今个儿就多一句话,罪人村里跟咱们古道村不同,不是村长为大,而是里头的管事为大,管事的都是朝廷里派过来的小官员,你们真有那个能耐,就买通这些管员,自然你们就能做生意了。”
苏宛平的话立即引起村里人议论纷纷,“二丫头说的对,罪人村是流放的罪人,怎么可能跟咱们古道村一样,再说咱们村是有村长,可是这几村里最大的还是里正,里正上头还有大的。”
“就是说啦,这么大件事,岂是一个人能做主的,这些人也不想想,逼人家打虎英雄做什么,哪日狼下山,人家都不帮你们,看着你的仔被狼叼走。”
村里人对着这几位妇人指指点点,钱水芳和杜氏两人抬袖遮面悄悄跑了,其他人也一脸愧疚的低着头离开。
苏宛平将院门关紧,回到屋里准备吃饭,可惜饭菜都要凉了。
傅氏叹了口气,“都是生意惹人眼,怪只怪古道村的人太穷了,吃口饱饭都如此艰辛。”
苏宛平不以为意,“他们是太愚蠢,梅岭县地理位置这么好,还有一个这么大的码头,说实话,但凡有点头脑的,都能做点生意不会饿死,这么多的生意等着他们做,他们却想不到,反而只会去嫉妒别人。”
“等我哪日做了大生意了,让他们看看,到时的梅岭县会是什么样子,一个码头如此之大,四通八达,若是朝廷将来再修通梅岭道,直通中原,梅岭就是富饶之地了。”
“娘,弟弟,你们看看啊,梅岭县有什么不好的,这儿四季不是很分明,夏季最长,冬季也不下雪,若是有个会搞农业生产的大师,这边的农产品能提高好几倍的产量。”
“除此之外,这儿既有水路,还有陆路,若不是这地方知县和稀泥,也不至于这几年不温不和,我看这地方知县估计政迹也是一般了,这么好的地方还能有人饿死,也是个人才。”
苏宛平长篇大论一番,苏义却目瞪口呆的看着姐姐,傅氏也是一脸的惊讶,时烨的眼神却有些意味不明,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苏宛平拍了拍苏义的肩膀,接着说道:“还有一样最大的优势,那就是这儿离海外更近,若是船建得够坚固,还能去往国外,与国外商人做生意,到时中原的绣品陶瓷茶叶等,都能运出去,再进些国外的特产回来。”
“可惜,我现在人微言轻,只能养家糊口,不过以后我会将生意做大,一步一步来啦。”
苏宛平见几人许久都不说话,她才发现今日话多了一点,一时气愤将心底话说了出来,于是连忙转移话题,“咱们快吃吧,赚钱的事以后再说。”
苏义反而这时接话,“经姐姐一分析,梅岭县的确是好,可是咱们还挨着一个吴越国,吴越国的兵力最熟悉水性,像泥里的泥鳅,打不死,收复不了,僵持多年了。”
“只要有吴越国在,咱们梅岭县就富不起来,一但富起来,他们就派人来抢,若是真的从梅岭山打通官道通往中原,那这边关小城就危矣,我要是吴越国国君,先夺下边关三郡,再借机攻打中原,如此一来反而是给吴越国做了嫁衣裳。”
苏义分析的条条是道,苏宛平惊讶的看着他,他才十三岁,读书识字也不过是几个月的时间,他竟然有如此见解,果然是天才学霸,她做为天才学霸的姐姐,与有荣焉的感觉。
“弟弟说的对,冶理梅岭县,一般知县都以温吞的方式,政迹上也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毕竟一但边关起了战事,做得再好也于事无补,现在知县首要的是保持着百姓不受战乱之苦。”
苏宛平点头,她其实还有些别的见解,其实这战乱的事她倒有些点子,前世的历史不是白学的,既然知道后来的事,自然知道吴越国的弱点,但是她不能说,她是土生土长的农女,又不曾识过字,怎么可以有这么大的能耐。
苏宛平到这时想到了一事,以后她做生意必定要记帐本,这不识字是硬伤,她得装一装,于是看向弟弟,“弟弟讲得有道理,姐姐服你,以后弟弟练过的字帖能不能交给姐姐临摹,我既然要做生意,至少也得会识字记帐。”
苏义很开心的答应了,还打算以后教苏宛平识字,她倒也开心。
一家人这么一聊,刚才的阴霾全部消散,吃了个饱饱的饭。
……
县城百香食铺,正月十五这日开了张,这一次开张,不但修复了先前被砸的家具,顺带的还将铺子给装修了一下,更加奢华了起来。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03章 苏大丫的计划
第103章 苏大丫的计划
同时就在同一日,西市的百香食铺开张,东南两区的百香食铺也跟着一起开张,而食铺的东家,居然是才子苏弦的妹妹苏燕,此人居然跟在时夫子身边,有眼力见的发现此女与时夫子的关系不简单。
难怪人家时夫子看重苏弦的,原来原因在这儿,看着这位娇娇东家,人家做生意的手段却是雷霆手段,三间铺面一同开张,开张后五日的生意全部折半销售,让不少食客高兴不已。
这百香食铺与外头的吃食不同,整个梅岭县仅此一家,而且这味道实在太好,那些有名的酒楼专门派了厨子去尝了味道,就是做不出来,这样的密方当真少见。
而这位娇娇东家有手段有靠山,听说跟学政夫人还相交甚好,十五这日,知县府上的宴席上,便有此女跟着时夫子一同前来,连知县夫人对她都赞赏有佳。
所以不少商家既嫉妒又无可奈何,偷艺不成,只能避其锋茫了。
不过几日功夫,百香食铺的生意客如云来,连带的带动了周围的首饰铺、胭脂铺,似乎有百香食铺在的地方,生意都会跟着好,街头也更热闹了。
而且这个娇娇东家还请了名角在食铺里唱曲,不仅吃好喝好还能玩好,当真是个好地方。
而苏家院的人因为苏小安夫妻不能去做生意了,一家人都没了现钱,过年时节也是愁眉苦脸的,都不曾吃上肉。
钱水芳却在这个时候想起了百香食铺,二房又出门了,如今不仅二嫂在县城里住着,连着二哥也去了县城,说没有出正月,便不打算去码头,家里有大哥在除草,地里也没有什么活计可做,便跟着去了。
夜里钱水芳将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她觉得二房一家一定在县城里私下里赚钱,县城里可繁华了,大丫头这么有手段,认识这么多的人,他们或许也能找到事做呢,到时家里的田地由大哥一个人种,他们都出门拿现钱,到时还能落一点在手中。
苏小安动容,他最是讨厌做农活,于是夫妻两人密谋了一夜。
第二日早上,苏小安夫妻便入了正房见了两老的,把上次在县城里看到的百香食铺给说了出来,公公苏海立即动容,而在一边正拿鸡蛋给二房孙子苏可吃的苏李氏立即将鸡蛋收了回来。
将十四岁的苏可带进屋里,问道:“你爹娘去县城到底去做什么行当?”
苏李氏向来向着二房,二房一家三口去了县城,只留下儿子在家里由苏李氏照看,十四岁的孩子也不用看着了,但是他却向来犯懒,不下地干活,现在有苏大山在,一家人的农活都干了,苏李氏便也没有逼这孩子。
可是若是二房瞒着家里人在县城里赚钱,那就另当别论,此事不可原谅。
苏可看着奶奶手中的鸡蛋,郁闷的脸说道:“爷爷,奶奶,你们也是看到了的,要是我爹娘真的赚了银子,他们为何不接我去县城,我可是他们唯一的儿子,他们只是去照顾我姐姐而已,不是还有几个月就要院试了么?所以现在至关重要了。”
苏可这么一说,苏李氏松了口气,气消了大半,苏海决定带着家里人都去一趟县城,反正现在没事,不过苏大山可以留下了,他就留在家里干活吧,家里田地里杂七杂八的活还是有的。
于是几人也没有跟天没亮就下了田的苏大山交代一句,一家人就收拾好往县城去了,待晌午苏大山回来,才发现家里连口热食都没有。
他坐在大房的门坎上,看着冷冷清清的苏家院,苏大山到这个时候才发现家里实在冷清,尤其是夜里睡着的时候,连个暖床的人都没有,忽然他想到了傅氏。
他饭也不吃了,却跑去了傅氏的院子外,此时苏宛平和时烨做生意去了,留下傅氏母子在家,这会儿傅氏打开院门,提着篮子要出门,苏义听到声晌,便从东屋跑出来,抢过母亲手中的篮子。
“娘,姐交代咱们别上山,山上或许还有野兽,这采春笋的事,就算了,大不了咱们想吃就买人家的便好。”
傅氏掌着家,知道女儿赚下了不少银子,可是女儿说了,等钱赚多一点,她要做大生意的,所以她很节省着用,平素吃的都是小夫妻带回来,她不过是像村里的妇人一样上山采点春笋,挖点野菜什么的,一天到晚也没有做什么事。
儿子不准她出门,她只好作罢,于是转身要进门,就看到小村道的拐弯处站着一个人,不正是苏大山么?他这会儿眼神意味不明的看着她,吓得傅氏立即进入院子,关紧了院门。
苏大山看着那个熟悉的身影避他如蛇蝎,心情很低落,只好转身回到苏家院里,随便从火堆里翻出两个烤焦了的红薯吃了起来。
而苏家院的人大清早的走了三个时辰的路到了县城,按着钱水芳的记忆,一家人找到了西市的百香食铺,只是才到门口就被伙计拦住。
苏小安和钱水芳抬头挺胸,直接说要见百香食铺的掌柜,那可是他们家的骄傲,读书郎果然不一样的。
伙计立即恭敬了起来,一人留下来陪着几人,一人腿脚飞快的跑铺里了。
苏家人看着食铺门口进进出出的食客,再听到食铺里传出来的香味与人声,几人咽了咽口水,似乎他们走了大半日都没有吃早饭呢。
很快苏大丫带着苏二河与赵秋红三人出来,三人身上似乎还带着那肉的香味。
只是令苏家人感到意外的是苏大丫今日穿的是女装,头上带着一支木簪子,看得苏家人一愣,不知道怎么叫她了。
苏大丫立即叫几人跟上,离开了百香食铺,走到一处安静的街头,进入一间又小又挤的破院子,瞧着这破院子比苏家的院子还要小一半,而且连院门口的土坯泥墙都塌了一半,瞧这模样就没法住人。
谁知几人进来,只见里头家具齐全,可家具却陈旧不堪。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04章 二房分家
第104章 二房分家
苏大丫叫几人在正堂里坐下,赵秋红给几人倒了热开水,苏大丫一脸孝敬的看着爷爷奶奶,问两老人可曾吃了晌午饭,苏家正没有吃呢,于是赵秋红赶紧去厨房做去了。
没一会儿厨房里传来香味,却与那百香楼里的不同,很快吃食端上来,只见稀稀的面疙瘩汤,还炒一大碗青菜,油却是极少。
苏家人看到这个环境没好说什么,正好也饿得慌,于是几人还是将锅里的疙瘩汤给喝了。
待几人吃饱,苏大丫和赵秋红的眼睛也跟着红了,苏二河一脸的愧疚不已。
苏家人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再看苏大丫身上的女儿装,苏李氏忍不住问出了口,“大丫为何穿上了女装?那院试还去考否?”
苏李氏才开口,赵秋红和大丫两人就哭出声来,苏二河朝儿子苏可招了招手,苏可来到父母姐姐身边,也跟着哭。
苏海皱眉,“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赵秋红一抹眼泪,说道:“都是大嫂他们三人惹的事,我原本陪着大丫在县城里准备四月的院试,谁知二丫头叫人闹到县学,把大丫的女儿身份给揭破了,可是你们不知道,他们揭破了大丫头的身份,这是犯了大罪,好在大丫头还没有进院试的考场,没有得功名。”
“不然的话,恐怕是诛连九族的大罪,前些日子,时夫子找人到处求情,但是大丫和我们还是受了牵连,这案子还在审,指不定过几日,咱们苏家人都会被叫到衙里去,关入牢中。”
赵秋红一边说一边哭,苏大丫也跟着哭了,苏家人却惊了一跳,一脸懵的看着二房一家四口。
苏海咂了咂嘴,原本还想着借大丫头名头在县城里给三房找点事做,这会儿心都被掏空了,先前所有的努力与苏家的希望转眼都成空,苏家人那个气啊。
苏海和苏李氏立即气得跳脚,开始骂傅氏母子三人,还说呆会回去,非砸了他们的院子不可。
这时钱水芳却开口,“要是二房分出去,会不会连累咱们苏家?”
钱水芳的话说得很急很突兀,苏海和苏李氏立即反应过来,也不骂了,反而看向苏大丫,显然这个提议他们也动容了。
苏大丫叹了口气,却是点头,“我也正有此意,既然我已经犯下了大错,我的爹娘我的弟弟是不能脱得了关系,但你们不同,若是咱们对外说早已经分家了,到时时夫子再去周旋一下,至少关的也只有我们二房一家,不会让整个苏家人都遭殃的。”
苏大丫的声音又柔又委屈,苏家二老听着心下一软,二房当初有名望的时候,他们就死死抓着,如今人家出事了,他们就分家,也不好吧。
两老的沉默,钱水芳立即开口,“那就分家,赶紧分家,我家一儿一女还得嫁娶,若是被关进牢里,就算放出来,也坏了名声。”
钱水芳一说,苏小安也反应过来,立即附和着妻子的话。
苏海还没有开口,钱水芳看着两老的说道:“家里以后还有大哥和我们孝敬你们,二房这么做也是为了咱们好,公公,婆母,你们就答应吧。”
苏海和李氏想了想还是应下了,没想苏大丫从袖里拿出文书放在桌上,时间却写着去年十二月的时间,就说去年就分家了,出事的是年初这几日,到时苏家人就能脱离关系了。
苏海没有犹豫,于是按下了手印。
苏大丫将文书收好,接着看向苏家几人,“爷爷,奶奶,三叔,三婶,大伯娘终归还是咱们苏家的人,二丫和义儿弟弟也是苏家的子嗣,我既然已经犯了错,二房一家对不住苏家的祖宗,但是我也恳求爷爷奶奶别怪大伯娘一家。”
“大伯一个人过得也孤单,不如叫大伯找村长说说好话,把伯娘一家接回来吧,二丫会赚钱,没有我们二房帮着,有二丫也会将咱们苏家搞好的,爷爷奶奶觉得呢?”
苏李氏怒道:“你还帮着他们说话呢,要不是他们,你也不会被人揭破了身份,不行,这样不守妇道的女人,不准进我苏家的门。”
苏大丫抹泪,苏李氏见状也不好再说了,过了好一会,苏大丫才说道:“奶奶,二房不碍事的,我们不怕,只要不要坏了苏家的名声,我都愿意,还是叫大伯把大伯娘接回来吧,爷爷奶奶这一次回去也不要去吵,待大伯娘回了苏家,奶奶再教训也是可以的。”
“何况二丫会做生意,她能回来也是好事,我是没法帮到苏家了。”
苏大丫说得恳切,闻者动心,钱水芳和苏小安是第一个动心的,立即看向家里两老的。
苏海犹豫,苏李氏却是听了那句,把儿媳妇接回来再教训,这样的话关起门来教训,谁也管不着,苏李氏立即动心了,这一口恶气不出,堵了好几个月了。
苏海最后做下决定,打算按着苏大丫的法子将大房一家接回来,于是苏大丫又仔细的说了说法子,叫苏家人都不要吵不要闹,方法用对了,大伯一家就能团聚了。
于是苏家人想能把傅氏一家弄回苏家院,再想到二丫这么会做生意,还有一个会打猎的女婿,原本不开心的苏家人立即开心了,感觉能吃肉的日子就在眼前。
1...2122232425...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