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丝路大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克里斯韦伯
“我岂不知道可惜?”杨彻叹了口气:“可形势比人强呀,不说别的,不少人都已经三四个月没发薪了,家中都快断炊了,现在又出了这档子事,我自家难保,哪里还顾得上祖上传下的基业。”
周可成正想劝慰两句,突然听到外间传来一阵争吵声,赶忙站起身来,刚走到大堂门口,正好撞到一条黑凛凛大汉,约莫有四五分醉意,敞着怀,歪戴着抓角儿软头巾,身后跟着两个泼皮汉子,昂然进来。杨家的看门老汉上前阻拦,口中道:“鲁二爷,我家主人正与客人有事商议,还请原谅则个,烦请明日再来!”
“客人?”那黑汉看了看周可成,笑道:“什么鸟客人,明明是个打鱼的,有甚事可商议的?杨彻你快出来,将那宝贝戒指交出来,老子便宽限你几日,不然老子今日便要你好看!”
杨彻听到那黑汉这番话,心中早已火起,只是眼下形势比人强,只得强压住胸中的怒气,正待上前说些软话,却只见周可成从怀中取出那枚祖母绿戒指来:“你说的那宝贝戒指可是这个?”
“不错,怎得在你手里!”那黑汉定睛一看,脸色大变,指着杨彻骂道:“你这狗才,竟然要把这宝贝教人偷偷带走,若非你家老爷今天来了,便让你蒙混过去了?快给我!”话音刚落,他便踉踉跄跄的冲了上来,伸手便要抢这戒指。周可成也不躲闪,任凭其抢过戒指,冷笑道:“阿坎,杀掉他们!”
那黑汉抢过戒指,正要细看是否正是那枚祖母绿戒指,突然觉得背心一痛,回过头来,正好看见阿坎冷着脸,正便将短刀从自己的背脊里抽出来。戒指从绵软无力的手中滑落,阿坎的手法很干净利落,锋利的刀尖从肋骨下刺入,将心脏切成两块,戒指尚未落地,人已断气。





丝路大亨 第六十章施粥
杨彻的惊叫声来的太迟,阿坎转过身一个虎扑,一刀刺进前面一人的心窝,剩下那人这时才反应过来,发出尖利的声音,惨叫声随即被短刀切断——一柄短刀从口而入,从后脑透出。
“掌柜的,这是你的戒指!”阿坎从地上捡起带血的戒指,交还给周可成。周可成点了点头,对杨彻笑道:“杨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人果然说的没错!”
“贤、贤、贤弟!”杨彻的声音颤抖的厉害,便如他那的手指和膝盖:“你为何要杀他?”
“这等恶徒,现在杀已经是晚了!”周可成擦去戒指上的血迹,戴上了手:“再说若是不杀他,杨兄你有什么办法应付他吗?”
“这个——”杨彻顿时语塞,他若是有办法对付这鲁二,又怎么会被逼到这步田地,再说周可成杀人归根结底也是因为自己,自己又如何能责怪对方?约莫过了半响,他叹了口气道:“兄弟,这好歹也是三条人命呀,若是官府怪罪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呀!”
“官府若能拿住我,就算没这件事情,也是要掉脑袋的!”周可成笑道:“至于杨兄,这也是一个契机,你可以否极泰来,不但可以保住家业,说不定还能强爹胜祖,把这济源号发扬光大呢!”
“发扬光大,你这是从何说起?”
“我记得你说过,这些年来由于木材的价格越来越贵,宁波这边的船厂越来越比不过闽地的了,你也曾说过若非是基业在这里,说不定便到闽地去开船厂了。眼下你在宁波已经是山穷水尽,那为何不换个地方,说不定能够柳暗花明呢?”
“换个地方?贤弟说的倒是轻巧!”杨彻摇了摇头,苦笑道:“船厂又不是我一个人就能开的,各色师傅,帮工,少说也要三五十人,加上各种材料工具还有地皮,怎么也有千把两银子才能落得下地,更不要说换了个地方,人生地不熟的,要打开局面也不能少了人脉,还有场面上的应付,哪里是现在我敢想的!”
“这么说来就是钱、地皮、人脉、场面啦?”周可成笑道:“阿坎,把担子搬过来!”
阿坎应了一声,便将扁担挑了过来,杨彻低头一看,竹篓里满是鱼贝,由于时间有些久了,不少鱼贝都已经死了,散发出难闻的腥臭味。周可成走到竹篓旁,弯下腰摸索了一番,从里面取出一只鹿皮口袋来,当着杨彻的面解开口袋,伸手在里面抓了一把,笑道:“杨兄,你看这是什么?”
杨彻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周可成手掌上是十几枚围棋棋子大小的碎金块,在太阳的照耀下反射出夺目的光,他便发觉自己无法将视线从鹿皮口袋上抽离,只能伸出手指向鹿皮口袋,问道:““这里面都是——””
“不错,这口袋里都是!”周可成笑着拍了拍鹿皮口袋,里面发出悦耳的金属碰撞声,然后他走到鱼篓旁:“这几只口袋里放的是银洋,都是我们这一趟跑东番地赚的,所以钱的问题杨兄你不用操心。”
杨彻咽了口唾沫,竭力将视线从鱼篓底部的鹿皮口袋上抽离出来,逼债人、凶杀、黄金,这短短的刻把钟时间给他带来的震惊实在是太多了,他也不是傻子,很清楚此时已经没有退路了,若是自己说个不字,周可成也不用做什么,只需要拍屁股走路,光是留下来的这三条人命就够自己喝一壶的了。他也是个聪明人,立刻做了决断:“既然贤弟已经都准备妥当了,那愚兄也就不推诿了,该怎么做还请示下,我无不依从!”
“好,好!”周可成笑道:“有你这句话就好说了,快先拿两把锄头来,先把这三具尸体埋了。”
“埋了?”杨彻闻言一愣:“这鲁二在城中可颇有势力呀,要不要等到天黑了,外面找个偏僻地方——”
“不必担心,你看这三人个个一身酒气,分明是半道上临时决定来这里的,家人又怎么会想到来我们这里?像这等泼皮在外面留宿个两三日也是寻常事,待到发现不对找到这里,我们早就上船走了,又怕个什么?”周可成笑道:“眼下最要紧的是把我们需要的人手找来,还有造船所需要的器具、桐油、麻绳、铁钉,反正除了木材所需要的都要多准备些!”
“找人倒是不难!两天前那场火把沿河的船厂都烧了个干净,几乎所有造船师傅都没了着落,本地人还好,那些附近来的都在关帝庙那边,没钱没米的苦不堪言,只能靠着一点稀粥度日,若说是有活计的,要多少人有多少人,价钱也好商量的很。”
“若是如此,那就麻烦杨兄与我做一场戏了!”
关帝庙。
胡可沿着倾斜的木板走上码头,他感觉到四周投来的目光满含恶意。船身轻轻摇晃,不过他站的很稳,也许这让那些围观者很失望吧!胡可心里暗想,他听到小声的嘀咕,夹在木板绳索的嘎吱声和流水拍打石阶的声音。没人喜欢我,他很清楚这点,这些人饿着肚皮,他们的家刚刚被烧成了一片白地,失去了谋生的手段,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海禁。
在亲兵的簇拥下,他穿过人群,向城门走去,在不远处的关帝庙,衣衫褴褛的人们排着长队,等待着庙里施舍的薄粥,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是几天前那场火灾的受害者,在火灾之前他们有手艺、有工作、有力气;而现在已经一无所有。胡可微微的摇了摇头,向城门走去。
一阵喧闹声重新吸引了胡可的注意力,他转过头向声音来处看去,只见排队的人群从施粥的摊子前跑来,向另外一个方向聚集了过去,被挤倒在地的女人和孩子发出绝望的惨叫声。他皱了皱眉头,对亲兵下令道:“你们几个过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还有,别让女人孩子给踩死了!”




丝路大亨 第六十一章招揽
在士兵们的威慑下,秩序很快就恢复了,人们重新排成了长队,只不过不是在关帝庙前的施粥摊子前,看着那门可罗雀的施粥铺,胡可皱了皱眉头,心中越发疑惑起来。
正当他准备亲自过去看看的时候,一个亲兵跑了回来,怀中抱着一片大荷叶,里面包裹着些东西,他笑嘻嘻的向胡可欠了欠身子:“将主爷,当真是稀奇了,这年头有施粥的,还有舍饭团的,白米大麦捏成的饭团子,热气腾腾的,不要钱白给人吃!”
“舍饭团子?”胡可疑惑的看了一眼那亲兵:“这怎么可能,这么多人便是金山也吃空了!”
“真的!您看这些都是那家主人给的,说是给没过去的弟兄们的!”那亲兵笑嘻嘻的揭开那荷叶,果然里面放着几十个拳头大小的饭团子,热气腾腾的看上去诱人的很:“我已经吃过两个了,一半白米,一半大麦,都是新鲜粮食,饭团里还放了盐渍的梅子,这家主人还真是个善心人!”
胡可拿起一个饭团,咬了一口,正如部下所说的,齿间传来新鲜粮米特有的清香,虽然里面掺了一半的大麦,但蒸的很透,咀嚼起来反而更有嚼劲,他三口两口将饭团咽下,问道:“你有问那厮为何施舍饭团吗?”
“小人已经问过了,舍饭团的主人是济源号的东家,这次倭寇也把他的作坊烧了。加上海禁的事情,他的作坊没办法在宁波开下去了,幸好遇到一位福建的财主,知道他家的手艺过硬,便想请他去福建那边开厂,舍饭团是想要多招募些工匠同去的。”
“福建的财主?”胡可听到这里,脸上现出一丝冷笑,这济源号的名声他倒也听说过,乃是宁波造船业有数的老字号了,最擅长的便是建造远航的海船。那个福建的财主远远的跑来招揽人手其用心不问可知。只是他这段时间在朱纨手下办事得力,颇得朱纨信任,也渐渐也知晓了一些高层的密津。原来朱纨虽然身兼闽浙两省,巡抚海防之事,但实际上却是浙重闽轻、浙严闽宽,朱纨这么做倒不是得了闽籍缙绅的好处,徇私枉法,而是有自身的考量。原来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巡查后发现这两省海防废弛,可用之兵船都甚为有限,若想在两省都严密设防必然是兵分则弱,处处都守不住,只能流于形式。因此他便打算先浙后闽,先将有限的力量集中在两浙,扫平沿海的贼寇,然后再将力量转移到闽地来,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由于谢家遭遇海贼袭击的缘故,两浙的士大夫在他施行保甲、严查通海大船的问题上就不好开口了;而闽地的在朝在野官绅看到朱纨的板子在自家头上轻轻落下,自然也不会强出头替隔壁省的竞争对手说话了,这样一来朱纨的阻力就会小很多。胡可既然知道这些内情,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给朱纨惹出麻烦了。
“好了,快些吃了饭团进城去,还有要紧差使要办呢!”他摆了摆手,引来手下的一阵欢呼声,十余只胳膊一起向荷叶上的饭团伸去。
关帝庙前。
“你叫什么名字?”
“回东家,大伙叫我铁脖子!”
周可成上下打量了一下对方,这名工匠的个子不高,但长得颇为粗壮,身着一件破旧的细密褐衣,双手满是老茧和皲裂的口子,眼睛总是往旁边桌子上的饭团上溜:“会什么手艺?”
“我木工是个好把式,漆作也还行!”工匠的目光转向一旁的杨彻:“杨老爷可以作证!”
周可成转过头,看到杨彻微微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很好,你有媳妇吗?有几个孩子?都多大了?”
“有媳妇,有两个小子,一个十三,一个十岁!”那工匠答道这里,目光中流露出不安来:“老爷,孩子和媳妇和这个有关系吗?不是我铁脖子吹牛,我刨子和斧头上的功夫可不比别人差呀!”
“没什么!”周可成笑了笑:“我问这个就是想要知道给你发放多少安家费,我那作坊离这里远得很,总不能让你丢下老婆孩子一个人去吧?拖家带口的上路,总要准备一下,这样吧,你家一共四口人,你便拿十个饭团回去,再拿五升米,回去让老婆孩子吃好点,养好身体一起上路。”
“多谢老爷!多谢东家!”那工匠闻言大喜,赶忙跪在地上磕了两个响头,然后退到一旁,早有周可成花了高价从衙门请来的文书开具了文契,上面注明了工匠的姓名,家乡,一共为周可成干五年活,每日早晚两餐,冬夏衣赐,每月月钱若干文,最后让那工匠按下手印,这样一来若是其拿了钱米敢跑路,周可成就可以凭借这契约借助官府缉拿。
“贤弟!”杨彻压低了声音:“你真的是要开船厂吗?干嘛带连女人孩子都要,不过是图耗钱米罢了。现在这个时候,就算你不让他们带家人,也有足够的人答应的!”
“不怕,女人可以帮着煮饭洗衣,孩子也不小了,跟着打两年下手,就可以跟着干活了,都是有手有脚的,哪有白吃饭的?再说一家人在一起才会安心干活,若是搞得骨肉分离的,一年半年还好,时间长了非出乱子不可!”
“贤弟说的不错!”杨彻听到这里,不由得微微点头:“不过你也是好心肠了,若是旁人,决计做不到这些的!”
“兄长请放心!”周可成笑道:“别的本事我不敢说,若论赚钱的本事,我周可成敢说不落于人后的,你此番随我去,将来绝对不会后悔!”他这句话倒是说的极有信心,朱纨这么一番胡搞,至少把两浙的远洋造船业一下子倒退二三十年,而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他很清楚至少在未来三百年内,日本、东南亚、乃至整个欧洲对中国出产的丝绸、布匹、茶叶、瓷器等众多商品是如饥似渴,掌握着超越时代的造船技术的自己要是在这样一个朝阳产业里赚不到钱,还不如找块豆腐自己撞死拉倒。




丝路大亨 第六十二章善人
就这般,周可成花了半天功夫,便搜罗了各色工匠七八十人,加上他们的家人约有三百余人,周可成发了米,约定三天后在码头集合,乘船南下前往福建月港。诸事停当后,周可成立刻写了一封信,然后将其与那枚戒指一同交给小七,让其连夜赶回双屿,将信交给许梓。
“是,师傅!”小七小心翼翼的将戒指与信笺纳入怀中收好,正准备转身离去,却被周可成拉住了:“回去后告诉你叔父,把白鸟号准备好,十天后便在鸦屿那里等候!”
宁波知府衙门。
“胡千户,你来的太迟了!”宁波知府是一个削瘦的中年人,双颊凹陷,颧骨突出,几天前的那场灾难更让他的眼睛里满是愁苦之色:“倭寇一直打到城下,他们劫掠了城下的商铺船厂,又放火将其付之一炬,柯巡检见贼人不多,便领着民兵出城,却中了埋伏,现在还躺在床上生死不知!”
“知府大人!”胡可恭谨的行了礼:“末将得了军情便连夜赶来,想不到倭寇行动如此迅捷,不过士卒远来疲惫,住宿、粮秣之事便劳烦大人安排了!”
“哼!”知府冷哼了一声,嘴角下撇,脸上立刻现出鄙夷与厌烦的神情来:“就知道要粮、草、柴、住处,难道你没看见眼下这宁波城是什么样子?本来一切都好好的,硬要禁海,惹得倭寇进犯,百姓无业,平白生出许多事端来,海禁不足以护民,反足以害民,朱子纯做的好差使,本官是一定要上书朝廷dàn hé的!”
胡可听了宁波知府的一番抢白,他官职卑微,哪里敢出言抗辩,只得低头不语,那知府说了一会儿,胸中的怒气也发泄的七七八八的,看到胡可站在自己面前恭谨的很,倒也有点不好意思,冷哼了一声道:“罢了,你一个微末将吏,这倒也怪不到你头上,这样吧,你的人便在盐仓门外驻扎,那里距离三江口很近,正好屏护府城,粮食柴草本官都会派人送去,只是住处就只有请贵部克服下了!”
“多谢知府大人!”胡可赶忙躬身拜谢,退了出来,他心里清楚浙江许多地方官员对朱纨的海禁政策并不支持,甚至颇有反感,朱纨身负朝廷钦命他们没有办法,自己一个小小千户他们可不怕。莫说是几句难听的话,便是更过分的事情也不是做不出来的。
“大人!”一个声音将胡可从遐想中惊醒了过来,他抬起头来。亲兵气喘吁吁的对他说:“有倭寇的消息了!”
“在哪里!”胡可的精神立刻就提起来了,不管怎么说他的前途、富贵和命运都已经和那位朱纨朱大人联系在一起了,既然上了这条路,就必须走到底。
“在洋塘,距离这里有一百多里!”那亲兵沉声道:“那里有河可以直通大海,倭寇上岸之后便把那里当做巢穴,四出劫掠,抢来的东西就都屯在村子里。有个汉子逃出来,到城里报官,让我遇到了。”
“好,快把人带过来,我要问他的话!”
“军爷!”那汉子紧张的看了看胡可,跪下磕了个头:“倭贼有大约有一百多人,其余的都是海贼,他们干了许多坏事情!我有一头牛,被他们抢走了,我的女儿也给抢走了,牛给他们吃了,女儿——哎!”他的脸因为愤怒和羞愧而涨的发红,泪水从眼眶里流出来。
“嗯!”胡可粗略的估算了下敌人的战斗力,他很清楚绝大部分海贼中能打仗的只有倭人,华人海贼一般只能承担引路、抢劫等事情,并不敢与官军厮杀,他现在手下有三百人,算起来有一倍以上的优势,他又询问了几句敌人的设防情况和武器装备后,决定抓住机会一鼓消灭这股倭寇。
“你带他下去吃点东西,休息会,我现在就去见知府大人!”胡可吩咐了亲兵两句,就转身往后堂而去。
“小人参见知府大人!”周可成恭谨的将那**希元家管家给自己的名帖奉上。一旁的幕友从周可成手上接过名帖,转交给知府。知府看了看帖子上的名字,脸色一下子变得和缓起来:“既然是茂贞公介绍来的,便坐下说话吧!你与茂贞公有什么关系吗?”
“多谢大人!”周可成向知府做了一个长揖,方才小心的坐下,他拿出这种名帖本来也只是抱着一个试一试的态度,却没想到这么有效,心中不由得暗自欣喜,小心翼翼的答道:“小人家里与林家乃是同村,称林翁一声世叔,”
知府捋了一下颔下的胡须,面带笑容,与方才见胡可时的声色俱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原来是乡梓呀,家父与茂贞公乃是同年,算来本官也要叫他一声世叔,上次见面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情了,不知道他身体可还好?”
“有劳大人问候,林翁的身体倒还安泰!”
“嗯!”知府笑着点了点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茂贞公为官时为民做事,卸任后又造福乡里,得享高寿倒也正常。你此番来宁波有什么事情吗?”
“是这么回事!”周可成笑道:“小人家里世代是造船的,听说此番朝廷禁绝双桅以上大船,江浙这边不少船厂都倒了霉。小人也知道这边工匠手艺精巧,胜过闽南那边,便想来这边招募些工匠回老家去。”
“嗯!”知府笑道:“那方才在关帝庙那边舍饭团的便是你啦?”
“正是小可!”
“好,好!”知府笑道:“经商之人最要紧的要有一颗善心,切不可唯利是图,置道德良心于不顾!眼下宁波多事,流离失所,孤苦无依之人甚多,你愿意拿出自家粮米来,给人一条生路,便是大善!”




丝路大亨 第六十三章行贿
周可成也没想到这知府这么爽快,毕竟朝廷一边严查海禁,自己却说要扩建船厂,要说自己和朝廷对着干也不是说不过去,看来那张帖子的作用不小,赶忙陪笑道:“大人谬赞了,小人哪里明白这么多道理,只是看到关帝庙里那么多人衣食无着,就指着那点稀粥吊命,着实可怜得很,又听说他们多是船匠,前几日被倭寇一把火烧了船厂,才落得这般田地。小人家里世代都是造船的,看他们这样子心里也难受的很,出点银子权当买个安心,接下来回福建的路上也好求关帝爷爷庇佑!”
知府听到这里,连连点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好,好,与人有怜悯之心,百神自然护佑,说吧,有什么需要本官帮忙的?”他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周可成拿着帖子上门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便径直问出来了。
“多谢大人!”周可成斟酌了一下词句:“这次我来宁波,原本只想招募工匠,但看到城下的样子,若是只将工匠招募走,留下来的家人孩子恐怕也活不下来,岂不是做了离人骨肉的恶人?于是便连家人一同招募了去,约有三百余人,加上采买的一些器具、材料,若是走陆路就麻烦了,便想走海路回福建!”
“嗯!走海路!”知府皱了皱眉头,旋即笑道:“无妨,朝廷海禁防备的是奸人为非作歹,只要你船上没有违禁的东西,这禁令自然落不到你头上!”
“大人,不光是走海路的事情!”周可成压低声音道:“我这次来原本只准备了一条大船,可连工匠的妻小都一同招来了,那船便装不下了。”
“哦?那你想要如何?”
“我听济源号的东家说,他有条刚造好的双桅大船,因为官府的禁令被收了去——!”说到这里,周可成稍微停顿了一下,偷偷看了看知府的脸色,确认对方脸色甚和方才继续说了下去:“小人想若是这些船官府有用也就罢了,若是暂时用不上岂不是白白停在那里任其腐烂,不如——”
“哦,这么说来你的主意打到这几条船上了?”那知府脸上神色淡淡的,看不出是喜是怒,周可成赶忙低声道:“大人,不管怎么说这船既然被官府收了去,便是官府的公产,小人岂敢白白拿了去,小人的意思是何必将其发售给小人,一来小人也能得个方便;二来官府也能得了一笔钱来赈济受灾的百姓,岂不是一举两得?”
听了周可成这番话,知府半响没有说话,周可成也不敢催促,只能垂首危坐,眼观鼻,鼻观心,约莫过了半盏茶功夫,那知府方才叹了口气:“也罢,自从海禁以来,宁波百姓有倒悬之苦,我这也是无奈之举,张师爷!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和这位周掌柜商议吧!”
“是,老爷!”那位一直沉默不语的幕友站起身来向知府欠了欠身子,周可成赶忙也站起身来,向对方拱了拱手:“劳烦张师爷了!”
“不敢!”那幕友微微一笑,正要说话,却听到堂下传来一阵争吵声,随即便看到胡可上得堂来,一名家仆紧跟着跑了上来,看到知府赶忙跪下磕了个头:“老爷,小人明明说您在里面有客人,他却不听,硬闯进来了!”
1...1415161718...4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