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大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克里斯韦伯
吴伯仁脸色微变,笑道:“这个简单,不过现在在大街上,总不能这么多人都等着海大人您和裕王说话吧?待进了府衙,殿下再与您详谈不迟!”
“不行!”海瑞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要说就在这里说,否则海某宁可死在这白象脚下,也不能让你们进衙门!”
吴伯仁犹豫了一下,他之所以大费周章在松江府搞了这么一个入城式,就是为了收拢人心。虽然兰芳社在苏松常三州已经经营多年,满城上下早已被渗透的千疮百孔,军事上占领应该不成问题。但有一个问题始终盘恒在兰芳社上层的心头,那就是如何让城中百姓官绅从心理上也臣服呢?那还有什么能比一次盛大的裕王进城仪式更能够征服人心呢?但仪式的效果有多好,那替身被揭穿的后果就有多严重。
“老臣松江知府海瑞拜见裕王千岁殿下!”海瑞见吴伯仁犹豫不决,径直对白象上的黄袍男子敛衽下拜道:“您乃是先帝亲子,即便不能继承大位,也可以裂土封疆就藩大国,为何要离开京城,兄弟阋墙,同室操戈呢?”
吴伯仁见状暗叫不好,他没想到海瑞竟然当着众人的面询问那个替身,那个替身要是露馅了,让海瑞生出疑心来,岂不是后患无穷。他正要让人将海瑞拖到一旁,却听到身后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海大人,寡人亦有难处,你应该知道高先生已经被害了吧?易地而处,你觉得寡人应该怎么办?”
海瑞闻言颓然,高拱死时他在南京,也从张居正口中听过一些消息,知道背后肯定有隐情。他更知道这种争夺帝位之事本来就没有什么对错,更何况裕王是嘉靖现存最年长的儿子,依序这天子之位原本就该是他的,自己一个外臣又有什么资格对天家内斗说三道四呢?吴伯仁见状,赶忙使了个眼色,让陈宣平将海瑞拉到一旁,仪仗继续前行。
“宣平!”看着渐渐远去的仪仗行列,海瑞突然低声道:“你给我准备一条船吧?”
“船?大人您要回京师还是回留都吗?”陈宣平问道。
“不,我要回琼州!”
“琼州?”陈宣平闻言一愣:“您要去琼州干嘛?”
“琼州是我的家乡,我要回家!”海瑞叹道:“兄弟相争,无论谁赢了大明都是输家,我原先来松江是准备拼命的,可周可成连拼命的机会都不给我,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镇江。
浓烟升起,将天空染得灰暗。
周可成站在船舷便,双手支撑着护墙,向江北望去,北岸只能看到一条粗略的灰线,不过还是可以看到升起的烟火,那是分舰队袭击的结果。对镇江的突袭十分顺利,甚至有些太顺利了,武装起来的罗教信徒和商站护卫就很轻松的控制了码头,当地的千余漕军在看到舰队高耸的舷墙和黑洞洞的炮口后,就立刻放下了武器。等到兰芳社士兵的鞋底踏上陆地时,战斗已经完全结束了。周可成下令留下半个联队士兵和一部分军官整编新军,其余士兵上船,然后派出分舰队炮击对岸的瓜州、东关{运河入口}。由于风往北边吹,只能偶然听到稀疏的炮声,依照计划,天黑后炮击行动才会结束。
“大人,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开船了!”森可成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嗯!”周可成转过身来,部下的神情严肃,但眼睛里却跳跃着兴奋的火光。
“你觉得我这个计划会不会太过疯狂了?”
“不!”森可成摇了摇头:“属下以为大人的计划很出色!这个时候留都肯定没有做好防御的准备,我们陡然而至,守军不知我方虚实,有很大的机会不战而胜!”
“就像这里一样?”周可成向岸边的码头指了指。
“那倒是不至于,不过即便不成,我们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从南京下关顺流而下返回镇江,即便是逆风也就是半天的事情!”
“你说的是,赌赢了赚一百万,赌输了赔五毛,傻子才不赌呢!”周可成突然大笑起来:“传令下去,起锚,目标南京下关码头!”
丝路大亨 第三百五十章 南京南京1
南京。
轻柔的琴声透过屏风传来,混合着笛子的颤音,歌妓的嗓音柔腻的很,就好像木桶里的热水,按摩着陆炳chi luo的双脚,让他说不出的舒服。他闭着眼睛,手掌轻轻打着拍子,轻轻的哼着曲调。
砰!
乐曲声被猛烈的推门声打断了,陆炳愤怒的睁开双眼,想要大声叱呵那个大胆的无礼之人,但来人的话语让他的怒气立刻烟消云散了。
“陆大人!”李芳的脸色铁青:“兰芳社的舰队炮击了下关,外郭的观音门已经被占领了!”
“什么?”陆炳的大脑还没有完全明白过来:“炮击?占领?”
“兰芳社反了!”李芳一把揪住陆炳的衣领,将其从摇椅上扯了起来:“他的舰队就在下关码头的江面上,观音门已经被占领了!”
陆炳从摇椅上跳了起来,chi luo的双脚正好踩翻了木桶,顿时水花四溅。他烦躁的喝道:“来人,快把老爷的靴子拿来!快!”
李芳用鄙夷的目光看着手忙脚乱的陆炳,身为北镇抚司的最高首长,肩负着侦缉敌情的重任,却被反贼打到了留都城下,连外郭的城门都占了,真真是一个酒囊饭袋。
“李公公,镇守太监呢?留都兵部尚书呢?魏国公、诚意伯呢?”陆炳一边将靴子往脚上套,一边连珠炮般的问道:“留都有十万驻军,为何不全力反击,将观音门夺回来?”
“镇守太监和兵部尚书魏大人都已经去调兵遣将了,魏大人亲自督军,至于诚意伯和魏国公!”李芳稍微停顿了一下:“眼下还没找到他们在哪里,陆大人您觉得我们还应该指望他们吗?”
陆炳的手停住了,他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李公公你说的对,留都的勋贵的确是指望不上的,那你说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当务之急是先搞清楚敌军的情况!留都其实不缺兵,城墙又如此坚固,周贼没有几万大军是打不下来的,只是他发作的如此突然,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罢了!”李芳沉声道:“陆大人,侦缉敌情可是北镇抚司的差使呀!”
“是,是!”陆炳颇为狼狈的点了点头:“我确实这段时间都忙着派人缉拿传播谣言的流贼了,却疏忽了海贼!”
“罢了,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眼下最要紧的是搞清楚贼人有多少人马,攻陷了多少州县!陆大人,我们分头行事!”
“好,好!”此时陆炳已经穿好鞋袜,他披上官袍便飞快的跑到锦衣卫衙门,只见门口站着十多个百户,个个神情惊惶。陆炳也不说废话,喝道:“谁知道贼人有多少兵马?多少战船?”
慕容鹉大声应道:“回禀大人,下关码头江面上有夹板大船三条,纵帆快船八条,各式沙船、广船、乌船数十,贼众不少于万人!”
“好!”陆炳看了看慕容鹉,满意的点了点头:“你勤谨办差,今日本官便升你为试行千户,专门负责侦缉兰芳社之事!”
“多谢大人提拔!”慕容鹉赶忙跪下磕头:“下官一定尽心竭力,以报大人和朝廷的恩德!”
“嗯!眼下情况紧急,本官就不多话了!你们也都看到了,本官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次兰芳贼直薄都城,你们却一无所知,个个都是有过的,这一次本官暂且记下,若是下一次还这样,那就两罪并罚!都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众人齐声应道。
“好了,都去办差吧!”
众人齐声应和,一出衙门便将慕容鹉围在当中,齐声恭维奉承。慕容鹉推脱了一番,借口说要去办差,才脱了身。原来他得知有兰芳贼炮击下关时,便赶忙变易服装往观音门而去,与周可成接上了头。周可成立刻下令其回去后夸大己方军队的数量,船只飘在水面上无法胡说,士兵数量却是可以夸大的。却不想其他同僚一无所知,,任凭他随便编,反倒让自己升了官。
“现在升官爽,可要是被揭穿了,恐怕就要掉脑袋了!”慕容鹉心中暗忖:“干脆先把家里收拾停当了,情况不对就跟着周大人跑路就是!”他打定了主意,赶忙往自己住处走去。
不提慕容鹉的打算,陆炳将手下打发出去,便赶往镇守太监衙门,准备将情报告知李芳,商量接下来的行动,一路上听到观音门方向传来一声声炮响,暗想久闻兰芳贼火器犀利,想不到竟然如此利害,自己在内城距离至少有十几里,隔着一座山都听得到炮声。
正当南京城内一片混乱的时候,周可成在码头上也是忙得不可开交。码头和观音门几乎可以说是不战而下,但南京外郭从佛宁门到观音门这一段城墙是依山而建,在城墙的内侧是一条石灰岩山脉。观音门虽然不战而下,但外郭城内侧山上的堡寨却还在守军手中。那儿的守军居高临下,俯瞰着观音门和下关码头,无论周可成是想继续进攻还是守住这个突破口,都要先把山顶上的堡寨拿下来。而堡寨上的守军虽然只有不到百人,但地形却十分险要,抵抗也极为顽强,进攻方不得不将臼炮搬上半山腰,轰开寨墙,方才将其攻陷,而陆炳在城内听到的炮声就是在轰击山顶堡寨时发出的。
解除了堡寨这根肉刺,周可成眼前的局势就非常有利了。留都兵临城下,城内的明军统帅肯定不敢分兵救援遭到袭击的其他东南州县了,更不要说威胁兰芳社基本盘的苏松常三州。徐渭和吴伯仁就有充足的时间组建新军,将苏南的州郡一一拿下,只要中左所和东番的援兵一到,被扫除wài wéi的南京城也无法久守,然后扫平两浙,至少东南之地就已经拿下来了,再加上裕王的旗号,已经隐然有和北京的朝廷分庭抗礼的势头。
丝路大亨 第三百五十一章 南京南京2
观音门。
“可成,你把俘虏组织起来,每人发三百文,青壮去挖壕沟,筑胸墙,在观音门内侧修建一道工事!老弱就让他们帮忙洗米,烧火,煮粥、做饭团!”周可成对森可成道:“先把靖难的大旗升起来,然后告诉他们,我们是裕王殿下的靖难军,只要好好干,不但现在有工钱,将来裕王登基之后,他们个个都是有功之臣!”
“是,大人!”森可成应道,他犹豫了一下,低声道:“恐怕那些俘虏不太会相信您说的话!在他们眼里我们不过是一群倭寇或者叛军!”
“无妨!信不信由他们,说不说由我们!”周可成笑道:“现在不信不等于将来不信,等到裕王和援兵到了,南京城被几面包围,自然就会有人信了。”
在铜钱和食物的引诱下,俘虏们忙碌了起来,下关门口本来就是南北交通的通道,颇为热闹的地方,房屋店铺鳞次栉比,又是太平年头。兰芳社的舰队陡然而至,许多百姓商人根本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成了俘虏,加起来光是青壮便有两三千人。不过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是,这伙突然而来的“江盗”并没有纵兵劫掠,而是立刻清点各店铺的存货人员,用得着的拿出铜钱银币和买,暂时用不着的便登记造册,现在居然连人都发起薪水来,虽然还没人相信他们口中“裕王殿下靖难军”的说辞,但也没人觉得他们是江盗了。有了俘虏们的出力,天黑前在观音门内侧就挖掘了一条长约四百米,宽三米半,深两米半的壕沟,壕沟的内侧则是两米半高的土垒,土垒上竖起了栅栏,栅栏后则是一条用土袋堆起来的胸墙,在壕沟地步插着锋利的竹签。除此之外,观音门城楼上还安放了六门从“暴君”号卸下来的十八磅长炮。在完成了这一切之后,周可成下令将家不在城外下关渡口的俘虏尽数释放,一来可以减少粮食的消耗,二来也可以扩大宣传的效果。而直到此时,突袭者还没有遭遇守军第一次有组织的反击。
而城内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如果将数年前孝陵遭遇倭寇袭击刨除在外,这座古老的城市已经有一个半世纪没有闻到硝烟的味道了,恰巧的是上一次进攻南京的军队也是打着“靖难”的大旗,这未免给人带来一种很不好的联想。
“荒唐,无耻!”张居正愤怒的将手中的茶杯狠狠的摔在地上,全然不顾跪在下首的锦衣卫百户躲避飞溅碎片的狼狈:“一群倭寇海贼,居然也敢牵连裕王殿下,自称靖难之师,一定要立刻征讨,魏大人,您是留都兵部尚书,兵事是你做主,你先说句话吧!”
南京兵部尚书魏了翁是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人,如果说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有过决断和勇气,也早已被数十年的官宦生涯消磨干净了,与绝大多数在留都为官的士大夫一样,魏了翁的主要精力已经不是花在本职工作上{不过好像也没啥可干的},而是花在文学、艺术、酒、女人、积累财富和栽培后辈上。因此不难想象魏了翁得知留都遭到袭击时的慌乱,不过他还是做了一切自己能够做的。
“太岳兄无须惊惶,本官已经下令征召民壮上城,并让周围州县驻军入援留都,眼下城中可战之兵已有万人,依城而守,可谓是固若金汤——”
“魏大人!”听着魏了翁絮絮叨叨的回答,张居正只觉得一股无名火直撞脑门,他顾不得官场上的礼节和规矩,大声打断了对方的话语:“您方才都是在守城,为何不派兵出城讨贼?这里是我大明的南都,太祖高皇帝的孝陵便在城外,难道您坐拥留都十万驻军,就坐视兰芳贼荼毒百姓,肆虐留都?”
“这个,太岳兄,据探子回报,好像兰芳社并没有荼毒百姓呀?”魏了翁强笑道。
“魏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贼人施小惠收买人心,你便替他们说话了?”张居正闻言大怒:“难道你也被贼人迷惑,以为他们是什么靖难大军不成?本官一定要上书朝廷,参你一本不可!”
听到张居正这番声色俱厉的呵斥,魏了翁已经吓得脸色惨白,他年纪本就大了,反应比年轻人迟钝了不少,这么一吓更是思维混乱,词不达意。一旁的魏国公徐太平与魏了翁的关系不错,有些看不过眼了,便插话道:“张大人,眼下贼人兵临城下,危急存亡的关头,恐怕不是您参这个,参那个的时候吧?您要尚书大人出城讨贼,可贼人有多少兵,多少船,谁知道?眼下天又快黑了,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把兵派出城,那不是送死吗?为何不先严守城门,调集四方兵马入援,等到兵力厚集,万无一失再出城讨贼岂不更好?”
“对,魏国公所言甚是!”
“对,这才是老成持重之言呀!”
“不错,若是贸然出城被贼人所乘,宗庙受辱,我等到了地下也没脸见太祖皇帝呀!”
徐太平的这番话顿时引起了一片赞同声,在场的众人有勋贵,也有留都的官员,勋贵是不必说了,一百多年来累积的财货佳园都在这南京城中,当然是一切以城内为重,即便留都官员也不愿意用身家性命去冒险,这些人比任何人都清楚南京的守备情况,虽然编制表上有十几万大军,但是大多数都不过是个空头,可战之兵寥寥无几,如果发动民壮等城,凭借那道闻名天下的石头城墙倒也还罢了,如果派出去和贼人野战,那岂不是往火坑里跳?
丝路大亨 第三百五十二章 南京南京3
张居正见众人这幅模样,更是恼怒,他正要继续争辩,却感觉到右手被轻拍了两下,一看却是李芳。
“张大人,我等都是刚来南京不久,对于南京守备情况并不了解,既然魏大人、徐国公都这么说,那我们也就不要多嘴了!”李芳笑了笑:“不过眼下有一件要紧事,贼人所什么裕王、靖难,虽然都是一派澜言,但无知愚民愚妇未必知晓,当务之急应该在城内张贴告示,严加巡防,以免有无知匪类乘机作乱。”
“李公公所言甚是!”魏了翁笑道:“应天府尹,你听到了吗?就依照李公公说的行事!”
“是!”下首走出一名官员应道。
“贼人眼下虽然声势不小,但我大明在江南恩泽雨露两百年,岂是一朝一夕之功?”李芳笑道:“只要诸位同心协力,并不难将兰芳贼一举荡平,那时咱家一定会将诸位的功绩禀告圣上,重重赏赐!”
“多谢李公公!”众人纷纷站起身来,向李芳长揖为礼,相比起方才来,屋内的气氛活跃了起来。
张居正在一旁看到李芳三言两语便将众人的心气拨动了起来,也暗自钦佩,待到会议结束,众人散去,他走到李芳面前,笑道:“李公公,方才多谢你出言替我分解!”
“罢了!”李芳摆了摆手:“张大人,我何尝不知这些人多半是庸碌之人,但不管怎么说这南京城还是要他们来守!你我手中一没有兵,二没有权,很多事情插手太深只会适得其反!”
“李公公说的是!只是学生方才心情太过焦急,觉得形势万分危急,这些人却——”
“张大人!”李芳摆了摆手:“越是形势危急,你我就越是不能乱了方寸!这伙兰芳贼行事大有章法,乃是我大明百余年来少有之大患。张大人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贼人说的都是实话呢?”
“实话,什么实话?”张居正不解的问道。
“圣上已经驾崩,裕王南下,他们拥立裕王登基,起兵靖难。如果这都是真的呢?”
“这,这怎么可能?”张居正的脸上第一次露出惊惶失措的表情:“这些都是周可成徐渭他们编造的谎言,骗骗无知愚民的,李公公您怎么——”
“张大人,这里只有你我两人,很多话咱家也不必绕圈子了!”李芳沉声道:“如果兰芳社这些话都是谣言,那就算他们攻破了南京城,最多也只能劫掠一番,这江南早晚还是大明的;可如果这些话是真话,圣上真的已经驾崩,裕王殿下南来,借兰芳社之兵靖难,那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不说别的,就算方才屋子里那些人都未必靠得住!”
“这个应该不至于吧?”张居正的话语声越来越小,底气也越来越虚,他心里也意识到一个事实——自己之所以一直竭力否认“靖难之事”的真实性,是因为心里清楚一旦是真的,那就不是简单的海寇入侵,而是一场可怕的内战,朝廷的合法性一分为二,两边都有足够的理由宣称自己的权利,那就真的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了。
“李公公说的是,应该立刻派人前往京城,确认真伪!”张居正低声道。
“咱家已经派人去了,但这其实也于事无补!”
“为何这么说?”张居正问道:“不管他是真是假,我等矢口否认也就是了!反正南边也没几个人见过裕王长什么样子!”
“事情哪有这么简单的!”李芳叹道:“你记得兰芳贼说的话有什么吗?圣上已经驾崩,景王继位,裕王南下起兵靖难。如果这些都是真的,那前面两件事情我们绝对瞒不住的,可如果前面两件事情都是真的,我们说最后一件是假的,你说旁人信我们还是信兰芳贼?”
“这个——”张居正顿时哑然,嘉靖驾崩和景王登基这两件事情谁也瞒不住,而且裕王下落何在?总不能让朝廷封一个假裕王去藩国吧?这么说来,朝廷还真是没有一点办法了。
“李公公,你可有什么妙策?”张居正问道。
“妙策我是没有的!眼下这情况也不是什么妙策可以应付的了的,人家蓄谋已久,准备可不是一天两天呀!”李芳叹了口气:“现在回想起来,从几年前人家在裕王身上就没少下功夫,高拱高大人的死恐怕就和这伙人有关,否则的话,裕王殿下怎么会南下投奔一群不知根底的海贼?事情到了这一步,只有打了,打赢了自然百无禁忌!”
“那若是打输了呢?”张居正的声音有些颤抖。
“打输了?”李芳突然笑了起来:“那就如一百五十年前那般,燕兵入金陵,建文帝不知所终,只不过这一次恐怕是要调转个头了!”
张居正脸色惨白,也就比死人多出一口气来,对于大明的士大夫来说,一百五十年前的靖难可谓是一个禁忌的噩梦。永乐皇帝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侄儿建文帝之位后,残酷tu shā清洗了忠于建文帝的臣子,仅仅第一榜列出的“奸臣”便有四十四人,由于大部分“奸臣”都被灭族,株连亲属好友,仅仅方孝孺一案便被杀八百七十三人,胡闰一案弃市二百一十七人,坐累死者数千人,被籍没者数百家,妻女贬为贱籍、打入教坊司的更是不计其数。由于建文帝的忠臣中大部分都是当时著名的士大夫,好友也多半是士林中人,而一百五十年后若是这一幕重演,实在是让人不寒而栗。
“不,绝对不能输!”张居正握紧拳头,他盯着李芳的眼睛:“李公公,请替我准备一条船,今夜我就要渡江赶回京城,把这里发生的一切禀告徐大人、圣上!”
“也好!”李芳点了点头:“张大人你不晓兵事,留在这里也做不了什么,回到京城后如果裕王还在京城那就算了,如果真的如周可成说的那样不在京城,那就要向圣上和徐大人他们剖明利害,兰芳贼乃是大明的心腹大患,千万不可小视了!”
丝路大亨 第三百五十三章 南来北往
江风轻吹,荡点渔火,身旁的芦苇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夜雨落在头上,更增添了几分春寒,张居正下意识的收紧了领口。
“刘百户!”李芳沉声道:“你的任务就是护送张大人回到京城,千万不能出半点差池!”
“宗主爷请放心,卑职一定尽心竭力护送张大人回京!”刘守有躬身道。
“嗯!”李芳点了点头,目光转向张居正,拱手道:“张大人,江湖风雨大,一路珍重了!”
“多谢李公公!”张居正拱手还礼,转身上了小船。早已等待的有些不耐烦的艄公用长篙点了两下岸边,轻舟便向江中驶去。张居正向江面上望去,只见下游方向灯火连天,照得宛若白昼一般,便向艄公问道:“艄公,你看下游方向那么多灯火是哪里?”
“那是下关码头!”艄公答道:“兰芳贼的船队就在那边下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