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大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克里斯韦伯
“看来应该要把玻璃制造业提前列入发展日程了!”周可成叹了口气:“毕竟有了玻璃器皿,各种萃取技术才可以开始,要不然就算知道药物的有效成分,也不敢服用——里面有害杂质太多了!”
周可成一边想着心事,一边更衣下床,等待着他的是堆积如山的各种事项,其中优先级最高的是江北胡宗宪的事项,南京方面已经授予了他提督江淮军务巡抚江北诸道、诸镇的官职,大体来说,就是将长江以北的两淮地区划入了他的防区,这样一来,周可成就可以专心逆流而上,攻略两湖、江西等地,控制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大片土地。而胡宗宪与北京方面不谋而合,都把南直隶的淮安当成争夺两淮的关键点,作为漕运总督的驻节之地, 每年有上万艘粮船的船工水手、漕运官兵在此停留,南来北往的商人在此进行货物交易,旅客也在此盘桓,更加之在这里设常盈仓两处、常平仓两处、预备仓三处、庄仓五处,著名的清江浦也就在淮安附近,那儿不但存储有数百万石的粮食,还有运河区域最大的造船厂。如果胡宗宪能够将其攻占,那就意味着北京方面在失去了东南的财赋之后,连两淮的粮税也落于他人之手,其灭亡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胡汝贞这一手果然是够狠,打蛇打七寸呀!”周可成看罢了胡宗宪的报告,按照上面所写的,胡宗宪在平定了扬州、泰兴、六合、江浦、和州等州郡之后,就准备分兵三路,一路从扬州出发,顺着运河经高邮、宝应、直取淮安;另外一路从涂州出发,经由嘉山直往凤阳;一路从仪镇出发,北上攻泗州。攻泗州和凤阳的两路都是疑兵,唯有攻淮安那路才是正兵,但问题是凤阳乃是大明的中都,皇祖陵和宗庙皆在那儿,从政治上看对北方有必守之势。本来经由胡宗宪这一闹,北方在两淮的守兵就很空虚,再一分兵,淮安的得失就很明显了。
“拿下了淮安,淮北就会震动,估计有不少州县会易帜的!”周可成摊开地图,比对着胡宗宪的报告细看:“算了,这都是他的防区,只要他不求援,倒也不必管他,如果他连几个漕兵都不是对手,那他也未免太废物了!”周可成在胡宗宪的报告末尾写了三个字“知道了”,便丢到一旁,翻阅起下面的文书来,这些文书多半是苏松常、东番、中左所、日本、朝鲜等地送来的,里面记录了大量的经济、政治、军事情报,周可成看过之后会被送到讲谈社,由专门的人员整理成册,保存起来,作为未来做情报分析和年鉴整理的资料。作为一个实际控制范围已经超过数百万平方公里,人口数千万的庞大组织,兰芳社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官僚组织,在金山卫新建的占地超过百亩的四排红砖楼,将会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档案库和图书馆,存储广袤地区的各种资料,为其首脑的决策做支持。
丝路大亨 第四百六十七章 收回与投资
“琼州田头矿区发生疫病,大量奴工死亡,开发费用超支?需要追加投资?”
“与我方合作的虾夷地沿海酋长与内地部民发生冲突,要求增加每年军事援助来镇压部民的暴动,否则无法保证五年后每年提供两千匹战马和六千驮马的计划!”
“暹罗国王要求我方舰队直接参与护航,以保证他们向伊洛瓦底江入海口附近的反抗军运输军事援助的舰队安全,否则他们将放弃对反抗军的支持!”
“岛津兄弟又一次击败了锡兰当地土著的进攻,他们要求对当地的移民配额增加到每年一千青壮,最好是有木匠或者铁匠手艺的,如果有讲武堂或者讲谈社毕业的学生就更好了!”
“朝鲜开城王家已经联合十三家松商完成了对北方咸镜道铜矿的勘探工作,鉴于铜矿石属于当局的十五种管制的战略物资之中,所以建议筹集足够的资金以购买矿山三成的股份,并派出代表监管矿山的运行。人选建议从工龄超过七年,有矿山和贸易经验,懂得朝鲜语的职员中选择。人选如下:…”
“位于恒河三角洲的商站报告:当地的总督要求将献金增加到每年七千第纳尔,鉴于款项的巨大,当地商站已经下令隶属于社团的商人商船,撤离当地,并囤积粮食,修建储水池,为遭到围攻做准备。马刺甲总督府建议派出一支由一条主力舰和四条纵帆船组成的分舰队前往恒河入海口,进行武力威慑航行,以确保当地贸易的正常进行。”
周可成翻阅着一份份报告,偶尔动一动笔,除了少数极为重要的报告,大部分报告都已经做出了批示,只是送到这里供他过目。与明、清、奥斯曼、沙俄这样的古典帝国不同的是,兰芳社是一个商业组织,他追求的目的并非领土的无限扩张,而是经济利益,因此各个区域节点的决定权很大。随着社团控制范围的不断扩大,周可成逐渐将越来越多的生意,例如矿山、丝棉麻纺织、油棕甘蔗种植园、榨糖、榨油、捕鱼等行业以出售股份的形式分卖出去或者赠送给需要拉拢的人,这样一来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些行业分享这一经济利益,成为兰芳社的支持者;二来也可以通过募股的方式收回原先的投资,获得巨额的资金,投资机械制造、金属冶炼、锻造、航运、保险、金融这些需要巨额投资、长期才能获得回报的行业,控制整个社团的经济命脉。例如正在筹建中的长江航运公司,由兰芳社占据百分之六十五的股份,而周可成本人将占百分之二十,将会在上至重庆,下至金山卫建设超过三十五个码头,沟通整个长江流域人口超过十万以上的城市,为了确保航运的畅通,长江航运公司将必须修建港口灯塔,炸毁礁石、清理航道、消灭江匪。依照计划,在十年之内,长江航运公司每年的载客量将超过五百万人次,货物超过八千万石,超过京杭运河的运量十倍。而获得了长江流域这一广大腹地之后,金山卫将会成为整个兰芳社,乃至全世界最为繁荣的港口,而长江三角洲将会成为最先进的制造和贸易、文化、金融中心。rén liu、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集将在这里达到临界质量,产生出工业革命这一次核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长江水道在未来两百年内成为全世界人口最稠密、经济最繁荣地区最发达地区的唯一大宗货物rén liu运输途径,长江航运公司可能会成为全世界最有价值的,也最有战略意义的公司之一。
“大人,您这么早就起来,在忙什么呀?”
身后传来阿迪莱的声音,周可成放下羽毛笔,转过身来,少女绿宝石般的眸子闪烁着好奇的光。
“没什么,下头送上来的一个计划,关于发展长江航运的!”周可成将那份文件的末尾签上“拟同意!”三个字,放到一旁。
“长江?你说的就是南京城外的那条大江吗?”少女打了个哈切,在书桌旁坐下,她拿起那份报告,但很快就被上面密密麻麻的方块字打败了:“上面都写了些什么?”
“一个方案!”周可成并不打算隐瞒:“简单的来说,就是投入两百万两白银,使得这条大江沿岸七百二十万平方里土地上的两千万人、可以通过这条大河方便的旅行、航运!”
“什么?你说那条大江两岸居住着两千万人?”阿迪莱长大了嘴巴,她被这个惊人的数字给惊呆了,对于自小就在巴格达长大的阿迪莱来说,奥斯曼帝国几乎就和全世界是同义词,而十六世纪初奥斯曼帝国的全部人口也就两千万出头,而这已经囊括了去掉波斯之外的整个yi si lán世界加上东欧和东南欧的一部分了。而现在他听到眼前的男人说这条大江两岸就居住着两千万人口,这不啻于天方夜谭。
“我的意思是这条大江两岸以及她的支流两岸居住着两千万人,实际上可能还会更多一些,因为在大明有许多人为了逃避官府的税收和劳役,没有向官府申报户籍,两千万人只是户籍里的人口!”
“那您可以把这个计划详细解释一下吗,大人?”阿迪莱重新拿起那份报告,双手递给周可成。周可成犹豫了一下,接过报告,尽可能详细的解释起来。随着周可成的讲述,阿迪莱的眼睛里愈来愈流露出敬慕的光。
“哦,阿迪莱,已经快要中午了,我必须出门参加御前会议了!”周可成看了看桌上的水漏,站起身来:“这份报告我恐怕只能到这里了,剩下的晚上如果有时间再继续吧?”
丝路大亨 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前会议1
“好的!”阿迪莱乖巧的点了点头,将那份报告抱在怀中,如获珍宝。
周可成刚刚离开,黑人太监就走了进来,他向阿迪莱躬身行礼:“看得出来您很高兴!”
“是的!”阿迪莱毫不掩饰自己的笑容:“您知道吗?仅仅城外那条大河两岸就居住着超过两千万人!”
“哦,这可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黑人太监显然并不是太想继续这个话题,他站直了身体,问道:“公主殿下,我有一件事情必须向您禀告!”
“说吧,阿格多巴!”
“这几天我前往金山卫,参观了对方的兵工厂,还有一家训练武士的学校。在那里他们向我演示了可供出售的十几种武器——主要是各种轻型火器!”
“如何?”阿迪莱问道。
“非常好,比我预想的要好得多!”黑人太监答道。
“我不是太懂你的意思,阿格多巴!”阿迪莱皱起了眉头:“我记得你曾经借着参战的机会试用过一些兰芳社军队的火器,那时候你对其的评价好像没有这么高吧?”
“是的,当时的确如此,但这一次不一样!”黑人太监笑道。
“难道他们拿出了不一样的火器?”阿迪莱惊讶的问道:“连自己的军队还没有用上,就卖给我们?这不太可能吧?”
“那倒没有,我说不一样的是价格!”黑人太监得意的笑道:“对方报出的价格比我预料的要便宜三成左右!”
“三成,怎么可能这么便宜?”阿迪莱问道。
“是这么回事!按照他们那边的人员说,大明这边的仗快要打完了,这边许多军队都要遣散,那些旧军械都要淘汰出卖,便打了个折扣出卖!”
“原来是这样!”阿迪莱松了口气:“我也听说了,好像北边那边的苏丹突然死了,却没有继承者,于是乎很多帕夏和军队都投靠在这边来了!”
“若是这样那就没错了!”黑人太监笑了起来:“这一次他们还让我参观了他们正在兴建的huo yào工厂和兵工厂,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怎么了?什么事情让你这么惊讶?”
“我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水库,那个水库的堤坝有45肘尺{中东地区常见的长度单位,一肘尺大概从43-56厘米不等}高,周长有4法尔萨赫{古代ā lā bo长度单位,1法尔萨赫大约等于6.25公里}。据他们说这个水库是用来为兵工厂里的水力锻锤提供动力的,这些水力锻锤可以锻造最大口径的攻城炮和各种火炮。即使在伊斯坦布尔最大的兵工厂也没有这么重型的水力锻锤,这么大规模的兵工厂,这简直不可思议!”黑人太监说到这里,不住的摇头叹息道。
“也许那是他们骗你的呢?”阿迪莱安慰道:“阿格多巴,你也知道这里到处都是湖泊!”
“普通的湖泊不会有专门供水力锻锤的水闸和渠道,还有周边正在兴建的大片厂房、道路、堆积在码头上等待安装的机械,这些不会骗人!”黑人太监叹了口气:“这个国家的人口太稠密了,在我的印象中,只有尼罗河畔可以与之相比,但埃及九成以上的土地是荒芜的沙漠。”
“那你和他们签订协议了吗?”
“嗯!”黑人太监点了点头:“我已经支付了百分之五的订金,他们答应两个月内将六千支火绳qiāng、十二门十二磅长炮及其配件、dàn yào,运到马刺甲城的仓库。当我支付百分之四十五的第二期款项,就可以上船,剩余款项和运费将在到岸后支付!”
“这么说你马上要离开这里了?”阿迪莱惊讶的瞪大了眼睛,一想到这个一直以来站在身后安慰、支持自己的人即将离开,泪水就从她那一对绿色的眸子盈眶而出。
“是的,风不等人!”黑人太监叹了口气:“而且您这里已经不需要我了,您已经得到了大都督的喜爱,我回去后可以禀告主人,您已经得到了依靠,而他即将得到一位强有力的女婿。”
听到提及父亲,阿迪莱再也无法按奈住自己的情绪,痛哭起来,痛苦的思念就好像毒蛇一样啮咬着她的心,少女扑倒在一旁的胡床上,她美丽的眼里满是泪水:“为什么,为什么人要分别呢?”她无意识的哭喊道,悲伤中完全忘记了礼节。
黑人太监怜悯的看着她,“真主在上!”他轻声道:“我本以为少年时两腿间挨的那一刀是人世间最大的痛苦,现在看来倒也未必了,即便是像她这样美丽幸运的人儿也无法逃脱痛苦的折磨,难道人生于世间就是要忍耐痛苦的吗?”
正当阿迪莱主仆二人为了各自事情烦恼时,宫中的御前会议也进入了他的gāo cháo,天子打破了一直以来的惯例,在原定的议程中插入了一个议题——对南京城内的宫城大修。这个突兀的要求立刻让房间里的气氛变得怪异起来。
“怎么了?诸位爱卿你们怎么都不说话了?”朱载垕露出了不快的神色,他的目光停留在了张经的身上:“张先生,你是首辅,关于这件事情你说句话吧?”
“回禀陛下!”张经严峻的答道:“臣以为今日的议程里没有重修宫城的事情!”
“难道议程里面没有就不能商议了?”朱载垕怒道。
“陛下,御前会议是商议关乎朝廷大事的地方!”张经昂然答道:“眼下正是靖难时期,前线将士们正在与叛贼血战,我等应当以战事为重!”
“笑话!寡人乃是万乘之尊,现在却住在神乐观里,连个栖身之所都没有,这难道就不是朝廷大事了?”朱载垕大怒,目光转向一旁的魏了翁:“魏爱卿,你也是内阁的成员,你来说说?”
丝路大亨 第四百六十九章 御前会议2
魏了翁低下头,沉声道:“微臣附议张相公!”
“好呀!” 朱载垕气的浑身发抖,指着张经与魏了翁:“寡人身为天子,富有四海,竟然连修修自家宅院都不行。罢了,寡人不做这个天子了,你们换别人来做吧!”说罢,朱载垕便起身向外冲去。
“陛下!”周可成赶忙起身将其拦住:“何必如此呢?张大人与魏大人也都是为了朝廷,为了大明呀!”
“朝廷,大明?到底是谁的朝廷,谁的大明?”朱载垕余怒未消:“大都督,若是他们两个不辞官,那寡人也不做这个天子了!”
“陛下!”周可成一手抓住朱载垕的胳膊,一边向张经与魏了翁使眼色,示意两人离开:“您何出此言,您是先帝嫡子,大明和朝廷当然是您的!您说出这等话来,若是高先生在天有灵,会做何想?”
“高先生?”听到高拱的名字,朱载垕的脸色微变,转口道:“寡人方才说的也是气话,但南京宫城损害颇多不堪住人,难道就不该修缮?张经那厮却以不如议程为由推诿,实在是可恨!”
“陛下,南京宫城规模宏大,乃是太祖皇帝时耗费二十余年兴建而成。自从成祖迁都北京,其后百余年鲜有修缮,风吹雨打之下要修缮的地方极多,即便是太平时节,恐怕也不是三年五载能够完成的,何况眼下战事未息,财用匮乏?照微臣看,陛下您可以先暂居神乐观,若是觉得宫室不够壮阔,臣下可以从私囊中拿出十万两银子,以为修建之用!”
“周爱卿你出钱替寡人修缮宫室?”朱载垕闻言一愣。
“不错,陛下您孤身南来,所以有些东西准备不够好,这也是为人臣的本分!”周可成笑道:“待到平定了乱党,到时候再修缮宫室便是!”
“那就有劳周爱卿了!”朱载垕笑了起来。
好不容易把朱载垕这边敷衍好了,周可成长出了口气,回到会议室,张经迎了上来:“大人,天子那边怎么样了?”
“我说重修宫城工程浩大,并非一日之功,请天子在神乐观中暂居,再从我私囊里拿出十万两银子扩建之用,总算是敷衍过去了!”
“您从私囊里出了十万两?”张经闻言一愣。
“能把这件事情敷衍过去十万两算是很便宜了,至少圣上没要征发江南百姓,或者加征新税来重修宫城,那可就dà má烦了!”周可成笑道:“张先生你今日做的不错,不过口气要委婉一点,不然惹恼了天子,把你的首辅给免了,那还真麻烦!”
“不作便不做,老朽岂是恋栈不去之人?”张经冷哼了一声。
“张先生你这话说的!”周可成笑道:“我当然知道你不稀罕做这首辅,但你不做了换谁?项公还是魏公?难道我把近卫前久抓过来?万一换个不识相的酸儒怎么办?至少在打进北京城之前,咱们这个草台班子不能散架!你说是不是呀,魏公?”
“大都督说的是!”魏了翁连连点头,他看了看周可成的脸色,笑道:“其实照老朽看,这御前会议的事情其实太多了,也太杂了。”
“哦?为何这么说?”
“大都督,圣上乃是金口,一言既出,我等做臣子的就只有俯首听命,照着旨意行事,再也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了!好比今天,如果没有大都督在场,老朽和张相公的官帽儿就被摘了去,这倒也是小事,就怕新换上来的是幸进小人误了国事,那就麻烦了!”
“那魏公的意思是——”
“大都督,前朝新天子继位,通常入阁拜相的都是天子在潜邸时的先生,天子与首辅之间名为君臣,实为师徒,有这份情谊在很多事情就方便了许多。但高先生不幸早逝,大都督您又是统兵的武臣,照老朽看,若非是极端要紧的事情就不要来打扰天子了!否则只怕适得其反,惹来麻烦!”
周可成点了点头,目光转向张经,只见对方也是不置可否的样子,心中一喜:“那魏公以为什么样的事情才是极端要紧的呢?”
“六部的堂官推选,内阁辅臣更换,那是肯定要经由圣上首肯的,除此之外,垂拱而治便是了!”魏了翁笑道。
“这不是要把天子完全架空吗?没想到我还没开口,这魏了翁倒是先提议了!还真是聪明人!”周可成心中暗喜,脸上却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那就先尝试三个月,如果一切正常今后就照这样做吧!”
金山卫,讲武堂。
从前在军中,人们叫他南塘、戚将军、戚佥事、将主爷,他本以为这辈子不会再有什么别的称呼,没想到居然有一天自己会被叫“黑手”、“铁脸”。
“你们这次的行军宿营考试,只有十个人合格,其余的全部都没有通过!”戚继光脸色铁青的对下首的三十名军官生训话道:“五天后会有一次复考的机会,如果再不通过,全部都要留级!”
人群中顿时传出一阵嗡嗡的议论声,戚继光的耳力非常敏锐,他立刻在嗡嗡声中分辨出自己的名字和“黑手”、“铁脸”连在一起,显然这不是什么好词。他恼火的喝道:“肃静,你们当这里是什么地方?菜市还是酒肆,身为军官生,竟然一点体统都没有。每个人都有,负重行军二十里!”
丝路大亨 第四百七十章 军事观察团
这一次军官生们不敢再出声抱怨,但从脸上不难看出他们的绝望和沮丧,背着头盔、火绳qiāng、dàn yào、qiāng刺、铲子和干粮的行李架步行在烈日下步行二十里绝非易事。在步兵训练方面周可成是古罗马人的坚定粉丝——一个合格的步兵必须中背负自己的行李和食物,然后开展长途行军训练。即便是在营地休整期间,也要以高频率锻炼他们的体力和使用武器的技巧。接着再以赏罚分明的严厉手段,让士兵们惯于遵守纪律。最后用公正无私和身先士卒的品质,得到士兵的敬重与认可。既然要士兵做到,那么军官首先就要自己做到,而且要做的比士兵更好。所以讲武堂中对刚刚入校的军官生们的第一课就是三个月的基础身体训练,包括跑步、体操、负重行军、翻越障碍等等,经过三个月的训练之后才开始掌握各种武器的课程,最后才是基础的战术、行军等课程。而在整个在校期间,体能训练都是贯穿始终的。充沛的营养和繁重的训练课程很快就给军官生们打下了烙印——几乎每个人精瘦、黝黑、结实、精力充沛,就好像一头头精壮的骡子。
凭心而论,戚继光很喜欢他的新工作,甚至比过去的工作更喜欢。在这里,他可以亲手把一个个甚至可以说有些稚嫩的青年培养磨砺成第一流的侍官{在宫廷中轮番宿卫的军士}——他更喜欢用这个词来称呼这些军官生,因为这代表着他对这些青年的期盼——成为宿卫宫中,保卫天子的忠臣。他也渐渐理解为何唐顺之愿意在讲武堂任教了——还有什么比得英才而育之更让人惬意的事情呢?更不要说讲武堂大祭酒这一职位的丰厚待遇和崇高威望了。
监督完学员们完成了二十里负重行军,戚继光回到自己的住处,洗浴更衣后正准备去食堂就餐,却听到外间传来几下敲门声,他转过身问道:“谁?”
“戚教员在吗?”
“在!”戚继光打开房门,只见一名青年站在门口,正是唐顺之的家仆,他向戚继光唱了个肥喏:“戚教员,大祭酒派小人来请您来家中吃晚饭!”
“哦,请稍等!”戚继光回到屋中拿起佩刀,挂在腰间。跟着那家仆出了门,到了唐顺之的住处,看到门口站着十余名披甲卫士,一副戒备森严的样子。
“今晚还有别的客人?”戚继光问道。
“大都督到了!”家仆欠了欠身体,做个请的手势:“您请进!”
戚继光走到院门,解下腰间的佩刀,又由卫士检查过身上并无他物,才进了院门,便听到里面有人高声笑道:“只可惜我已经老了,否则就算是天边我也是要跑一趟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