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大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克里斯韦伯
“走?”九指笑了笑:“也好,不过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粮食来喂饱这些海贼,干脆就在这里把他们都处理了吧!”说罢,他回过头对身后的部下喝道:“来人,把这些敢于侵犯我们兰芳社的海贼就地处斩!”
“哈!”随着一声应和,士兵们将被俘海贼脑袋下按,露出脖子来,随着一道道刀光落下,海贼们个个身首异处,殷红的血从伤口涌出,渗入了街道的石板缝隙。
“你,你居然敢——”差役被九指大胆的行动给惊呆了,半响说不出话来。
“怎么了?被拿住的海贼就该处死,难道堺镇不是这样吗?”九指冷笑道:“莫非是你想包庇这些海贼不成?”
“不,不是!”差役赶忙矢口否认,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在堺镇这种商贸城市,海贼是最遭人痛恨的,若是被扣上这个帽子,哪天夜里被人打晕了绑上石头丢进海里都没啥奇怪的:“就算该杀也不应该你们动手,应该交给和议会下面的扑盗处置呀!”
“我杀,他杀不都是杀!而且我听说这伙海贼好像是属于一个叫做三好家的大名的,若是交给你们,说不定你们还下不了手。我们在这里动手了,还给你们省点麻烦!”九指说到这里笑道:“你要是怕上司怪罪,就把我们兰芳社的名号报上去,我家掌柜就住在樱社!”
丝路大亨 第十二章混水
“樱社?”差役头目几乎是shēn yin出这个名字了,在堺镇混得哪有不知道这座园舍是属于和议会的,只有那几位大佬最看重的客人才有资格住进去。莫说当街杀了几个海贼,就算是杀了几个平民,对于这为能住进樱社的兰芳社的掌柜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他哪里敢上前阻拦,下意识的让开路来。
“兰芳社!”看着地上横陈的尸体,彦次郎禁不住握紧了拳头,看来这伙人来头不小呀!
樱社。
“周先生,这是我们天王寺屋送来的礼物,请您笑纳!”一名三十出头的日本商人恭谨的向周可成躬身行礼,双手呈上礼单。
“让您破费了!”周可成的目光漫不经心的扫过礼单,随手交给一旁的随从,笑道:“我也没有什么好回赠的,不过将来我们兰芳社的船以后应该会经常来堺镇的。明国有一句话,买卖不成仁义在,哪怕我们这一次生意没做成,以后肯定有合作的机会的!”
“买卖不成仁义在!周先生这句话说得好!”日本商人抬起头来,一旁看上去颇为寻常的脸上满是笑容:“不过我们天王寺屋的生意虽然不敢说比纳屋更强,但至少不亚于纳屋,我们让今井先生为先只不过是正好这个月他轮到了罢了!”
“嗯!”周可成笑道:“我虽然是第一次来堺镇,但是从旁人的口中也听说过天王寺屋的大名,我这次船上运来的基本是明国的货物,将在两天后在这里举行一次展销,若是津田先生您有兴趣的话,可以也来看看!”
“好,好!在下一定来!”日本商人闻言大喜,由于朱纨严查海禁的关系,堺镇已经有快一年时间没有输入明国商品了,若是能够搞定这位能提供明国货物的周先生,那可是天上下金雨了。他正想着说些什么来讨好对方,却听到外间传来两下轻轻的敲门声。
“什么事?”周可成问道。
“掌柜的,事情办成了!”从门外进来一个黑黢黢的汉子,躬身向周可成行礼。日本商人见状,赶忙站起身来:“既然周先生您有事,那在下就先告辞了!”
“也好!”周可成也不挽留:“那我们就两天后见了!”
看着访客的背影在院门后消失,周可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怎么样?那些海贼你最后是怎么处置的?”
“属下将其在码头边,说明这些人乃是淡路岛的海贼,说要将其发卖,便有差役前来阻拦。”
“那你怎么处置的?”
“便依照掌柜的事先安排的,将其全部当街处死,然后唱出咱们兰芳社的字号来!”
“嗯,那些差役如何反应?”
“那些差役都是胆小鬼,听说我们住在樱社就放我们走了!”
“嗯!”周可成点了点头:“那四周围观的人都说了些什么?”
“我听不懂倭语,不过看他们神色,应该是站在我们一边的!”
“嗯,做的不错!”周可成听到这里,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你这一趟辛苦了,先都下去休息吧!”
九指咬了咬牙,却没有退下,反而低声问道:“掌柜的,我有个问题想要问请教一下?”
“问题?什么问题?”
“您若是要杀这群海贼,也就是举手之劳,何必弄得这么麻烦?”
“呵呵!”
也许是因为刚刚接见了赫赫有名的天王寺屋豪商的缘故,周可成的心情看上去很不错,他笑着点了点面前的坐垫,示意部下坐下:“九指,这是个好问题,很多时候最重要的不是找到答案,而是提对问题。我问你,我们是什么?”
“我们?”
“对,我们的身份!”
九指没有立刻回答,他眉头紧皱,显然这个男人更习惯于挥舞双手而非动脑子,良久之后他方才答道:“商人,应该是商人!”
“没错,我们是商人!但我们不是那种行走于街头巷尾,卖些针头线脑小商贩;也不是那种在城镇开办商铺,讲究和气生财的财东。我们一手拿着刀剑,一手拿着罗盘,行走四方,足迹遍布天下的商人,我们既要做生意,又要当农夫、渔民、工匠、矿工,在必要的时候甚至还得打仗,什么都得靠我们自己,就和双屿岛上那些弗朗基人差不多。”
“对,对,掌柜的您形容的太贴切了!”九指兴奋的喊道:“就是这样的,不过这也能算商人吗?”
“当然算,毕竟归根结底我们还是为了挣钱嘛!”周可成笑道:“九指,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来堺镇?”
“应该是朱纨禁海的缘故!”
“不错,但不全是!倭国与我国贸易的历史很久远,早在宋代时,他们就通过海上与我国贸易了,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陆奥平泉藤原氏与北宋的贸易;另外一条则是平家从博多、福原等地的日宋贸易;宋亡后,由于元朝出兵讨伐倭国,所以两边贸易断绝近百年,直到本朝洪武皇帝驱逐元寇,建立大明之后,两边才重开贸易!先是室町幕府的朱印船,然后是大内氏的,这些贸易虽然都获利丰厚,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并非一般人就能插足的,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九指在跟随周可成之前不过是个渔夫,哪里知道这么多东西,听得有些晕头转向,幸好这几年来在双屿、tái wān、月港、朝鲜等地奔走,见识广博了不少,稍一思忖便明白了几分:“您的意思是朱纨把水搅混了,咱们才能插手进去?”
“不错,不过朱纨只是把明国那边的水搅混了,过去做这个买卖的要么收手不干了,要么已经在双屿、鸟仔溪那里葬身鱼腹,否则咱们也没这么容易插手进去;但倭国这边有多少人还指着这贸易吃饭的?咱们这一脚chā jin来,你说有多少只眼睛盯着咱们?”
丝路大亨 第十三章野心
“您是想把倭国这边谁也给搅混了?”九指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您要这么大张旗鼓的,在堺镇街头砍这几个海贼的脑袋!”
“哼哼!这个局是前人定下来的,咱们若是贸然来了,要想入这个局,就得等别人把位置空出来,就算眼下运气好入了局也只有按照前人的局面下下去,人家说马走日象走田卒子只能往前拱,咱们也只能照办。既然如此,干脆就把这个局面砸了,把水彻底搅混了,让水底的乌龟王八都出来,等到那个时候就轮到咱们定规矩了!”
“掌柜的说的是!”九指听到这里,已经是目露精光:“小人过去听说书先生讲水浒,那好汉到了一地,便先挑最横的打了,剩下的虾兵蟹将便自然福气了。您先当街砍了那个什么淡路海贼的脑袋,想必也是为了这个!”
“你明白就好!不过我这次捅了马蜂窝,只怕接下来就有马蜂过来,你们须得小心提防了,莫让马蜂叮咬了!”
“掌柜的您放心!”九指应了一声,向周可成欠了欠身子,便向门外走去,走到一半他突然停下脚步,问道:“掌柜的,我还有一个问题!”
“说吧!”
“不知道是不是属下的错觉,好像您对倭国特别的重视!”
周可成惊讶的抬起头,他没有想到这个平日里看上去粗枝大叶的部下居然能看出来,他微微点了点头:“不错,你先退下吧!”
“是,掌柜的!”
看着部下的背影,周可成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自言自语道:“想不到就连他也看出来了!”在后世的很多穿越主角无不垂涎于日本列岛上的佐渡、石见等金银矿,基本将日本列岛视为一个大矿山。但在周可成看来,日本列岛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并非金矿银矿,而是其充沛的人口,良好的农业、手工业基础。贵金属固然可以一时填饱前囊,但却绝非长久之计,大量勤劳智慧的劳动者才是财富的根源。环顾十六世纪五十年代的东亚地区,人口最为稠密、经济最为发达,文化最为繁荣的地区无疑是大明东南沿海一线,尤其是南直隶加上两浙、珠江三角洲地区其蕴藏的财富之众多,农业手工业水平之高,在当时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若是能掌握东南之地,利用其良好的农业基础和充沛的高素质劳动力向外输出大量高附加值的手工业品,无论是集聚财富还是为将来爬科技树打基础都远非几座金矿银矿所能比拟的。大英帝国最重要的殖民地并非南非、澳大利亚而是印度,也是因为这个道理,人、勤劳刻苦的劳动者才是财富的源泉。
但明帝国的海禁政策成为了周可成制定的宏伟蓝图上的拦路虎,如果说的更深远一点,阻挡周可成的是帝国本身。华夏文明的发源于东亚大陆,在远古时代,这片土地遍布着沼泽、河流、大片的森林,华夏文明的先祖们生活在零星的丘陵高地之上,他们修建堤坝,排干沼泽,使其成为肥沃的农田,种植五谷,形成了数百个大小不一的王国。这些王国相互兼并争霸,到了公元前三世纪,秦始皇一统六国,一个新的政治形态出现在东亚大陆上,并在接下来的近两千多年时间这一政治形态成为东亚大陆上的主流,这就是帝国,确切的说叫儒法帝国。
帝国的使命有二:建设水利,维持社会秩序,确保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对外击退以北方游牧民族为主的武力威胁,对内消灭可能存在的地方fēn liè势力。为了完成使命,帝国垄断了境内的暴力,垄断了各种资源的分配,同时通过儒家学说为官方统治的意识形态获得合法性,同时采用法家手段对国家实际性的管理。不难看出,帝国的威力来源于垄断,确切的说是对土地、财富、暴力、思想、人力的垄断,垄断的程度越高,帝国的威力就越大,因此在古代中国,君权总是在不断集中的,这并非是某个人的权力欲,而是因为在这一政治形态下,强大的君权才能确保对各项资源的垄断,帝国的疆域越大,人口越多,经济越繁荣,君权就要更加强大,就好像越是高温的压力容器强度就要越大一样。因此,任何敢于触犯这一垄断的人或者社会团体都会遭到帝国毫不留情的打击,而垄断一旦被破坏,帝国的统治也会被崩溃,无力完成他的使命,整个东亚大陆将陷入混乱纷争之中,经过残酷的战争,将产生下一个拥有最qiáng bào力的人重建新的帝国,而这就是两千多年在东亚大陆上的历史。
不难看出,周可成的所作所为都是在破坏这一垄断,如果他的计划成功,帝国东南将形成一个独立的小王国,那里的人们无需为帝国效力就能变得富比王侯;他们拥有巨大的船只,在海外有着广袤的领地,金库里的金钱足以雇佣一支大军,而这一切都和帝国没有任何关系,即使他们什么都不做,这一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对帝国的威胁。因此周可成在自己的计划里从一开始就排除了这一选项,从历史上看,大明还有接近百年的寿命,自己没有必要去当出头的橼子,挨这一当头炮。
排除掉大明东南沿海一带,在东亚地区可供选择的地区其实就不多了,当时的朝鲜虽然也有相当丰富的劳动人口,但由于其属于大明宗藩体系的一部分,任何企图改变现状的外力都会遭到帝国的打击,那剩下的只有日本了,作为本州岛三大平原之一的近畿平原是日本当时开发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其人口总量不会少于四百万,又有着便利的水路交通、第一流的港口,充沛的农业剩余,最重要的是,现在的日本不存在一个有力的中央zhèng fu,而且不属于明帝国的宗藩体系之下,大有让周可成插手的空间。
丝路大亨 第十四章协议
拜后世的光荣公司所赐,80、90年代出生的大多数中国男生对日本战国时代的那百余年历史可谓是耳熟能详,不要说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这三位天下人,即便是武田信玄、上杉谦信、毛利元就、北条氏康这些次一流的战国大名也有不少粉丝。但实际上在织田信长崛起之前,最接近于天下人的却是起家于四国岛上阿波国三好郡的三好长庆。这个原本不过是室町幕府管领细川氏的家臣的乘着战国“下克上”的风潮,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里从四国岛上阿波国三好郡的一介领主,爬升到统领山城、大和、伊贺、河内、和泉、淡路、阿波、讃岐、摄津半国和纪伊半国一共加起来近九国庞大领地的强大大名,如果考虑到这九国中的山城、伊贺、河内、和泉、摄津五国位于当时日本开发度最高,人口密度最大的近畿平原之上,其经济实力的优势更远大于石高上体现的。虽然三好家的势力还未到鼎盛,但相对于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兰芳社现在不过是一个侏儒,不过三好家从内到外有无数个敌人,周可成只有一个敌人,而且双方的主要战场在海上,相对于陆战,海战是一个技术含量更高的领域,而恰巧周可成在航海技术和火器技术上都占优势。不过要达到这个目的,第一步就是要在堺镇打开局面。
“掌柜的!”
周可成抬起头来,看到莫娜站在自己的面前,身着鹿皮紧身衣,神情紧张,自从那天夜袭之后,她就一直这个样子。周可成笑了笑:“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吗?”
“今井先生求见!”莫娜的声音不大,仿佛她不想让别人听到这个名字从自己的口中吐出,她咬了咬自己的嘴唇,低声道:“掌柜的你要小心,这个人是一条蛇,一条毒蛇!”
周可成看了看土著少女,对方握紧双拳,肩膀轻轻颤抖,显然颇为紧张。他饶有兴致的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我不知道为什么!”莫娜摇了摇头:“但我能够感觉到,可这是真的,我能够感觉到危险的存在,每次都是这样,当我靠近他的时候——”
“不用说了!”周可成打断了莫娜的话,少女的脸上现出沮丧的神色,她低下头:“请原谅,我知道我说的听起来很可笑,可是——”
“你说的没错,今井宗久是一条毒蛇!”周可成的声音让少女一下子变得兴奋起来:“原来您知道!”
“我当然知道,这个男人是堺镇最大的军火商,他制造出售的武器杀死了许多人;他还收买海贼的赃物,贩卖奴隶,将竞争对手船只的行踪告诉海贼,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他金库里的每个铜板都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这一切我都知道!”
“那您还要见他”
“不错,如果我不见他,我又怎么知道他要对我们耍什么花样呢?”周可成站起身来:“马上请他进来!”
“周先生!”当今井宗久走进院子,看见周可成站在台阶上,笑嘻嘻的看着自己,赶忙欠了欠身:“不知您在樱社住的可还好?”
“非常好!”周可成走下台阶,伸手挽住对方的右臂:“说实话,我住在这里都有些乐不思蜀了!”
今井宗久的嘴角抽搐了一下,显然他有点不习惯周可成粗鲁的举止:“您若是愿意的话,想住多久都可以!”
“是吗?”周可成笑着坐下,轻拍了两下屁股下面的坐席:“今井先生,不怕你笑话,我周某人的屁股可大得很,若只是这座樱社,只怕还容不下!”
今井宗久嘴唇上的胡子抖动了两下,笑了起来:“那不知道周先生您想要多大的地方呢?”
“和纳屋一样,和议会里的一席!”周可成伸出食指晃动了一下:“作为代价,周某将扫平堺镇周围的海贼,将大阪湾变成堺镇的内海!”{没有查到大阪湾的当时称呼,便用这个名字替代,请见谅}
今井宗久没有立即回答,周可成口中的大阪湾指的是日本本州岛南部太平洋沿岸大阪平原与淡路岛包围的小海湾。这里东临纪伊半岛,西隔以淡路岛,西北经明石海峡与濑户内海相通,南隔冲之岛和地之岛经纪伊水道同太平洋相连,是一个较为封闭性的海湾,如果周可成真的做到了,那堺镇的辐射范围将大大扩大,这对纳屋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你只有四条船,这远远不够!”
“我这次来只带了四条船来!”
今井宗久恭谨的垂下眼睛,使周可成无法从自己的眼睛里看出什么。这个来历不明的明国商人真的像他自己夸耀的那么强大吗?他所说的一切还只是一种欺骗,为了隐藏某个不可告人的目的?这在堺镇可不是什么稀罕事。
“周先生!”今井宗久抬起头来,脸上满是诚恳的笑容:“我曾经听过一个贵国的高僧说过这么一句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们来日方长,有些事情何必急于一时呢?”
“来日方长,这句话说得好!”周可成竭力在脸上挤出笑容,好掩饰住内心的失望,看样子眼前的对手要比自己想象的难缠的多,不过这也正常,四条船这个砝码太轻了,假如有四十条船呢?四十条装配有三十门以上长炮的战舰成列在堺镇的外海时,想必对方就会改变主意了吧?周可成的心里感觉到一阵快意。
不过周可成有多么不喜欢今井宗久,他也不得不承认眼前的这个家伙是个极其干练的商人,双方很快就签订了初步的贸易协议:兰芳社每三个月将有一支船队来到堺镇,运来日本当时急需的棉布、生丝、瓷器、药材、茶叶以及其他生活日用品;而日本则以铜、水银、丹砂、武士刀等货物抵账,不足之处则用金或者银抵账。当双方在协议上盖上yin zhāng之后。周可成装出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轻点了两下协议:“对了,今井先生,我忘了一件事情,您需要硝石吗?”
丝路大亨 第十五章硝石贸易
“硝石?”今井宗久的脸色微变,强笑道:“自然是要的,只是不知道周先生能够提供多少?”
“一年一两百石总是没有问题的!”周可成弹了弹手指头,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
“这么多?”今井宗久终于无法继续保持原有的镇定,他下意识的向前挪动了两步,更靠近周可成一些:“当真?”
周可成笑了笑:“今井先生每年鞣制那么多皮子出来,是真是假,一验货不就知道了?”
“周先生说的是,说的是!”今井宗久一愣,旋即笑了起来,原来硝石除了用作制造huo yào,还有用于鞣制皮革。当时日本由于有大量的活火山,生产硫磺,制造黑huo yào唯一缺乏的便是硝石了,偏生日本是个多雨的国家,自产的硝石少得可怜,又没有掌握自制硝石的技术。像今井宗久这样的大军火商,只能依赖葡萄牙人和明国海商的输入,但却很难满足战争的需要,确保一个稳定的硝石来源便是让他极为头疼的问题,。
说话间周可成从怀中取出一个小木盒,递给对方。今井宗久如获是宝的接过木盒,打开一看里面盛放着一些白色的晶体状粉末,他强自按奈住内心的狂喜,小心的从怀中取出一支银勺来,取了一小撮粉末,又取出火镰打出几粒火星,只见银勺上窜其一串火光,瞬间便烧了个干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
今井宗久又伸出手指取了一小撮粉末,放入舌头上舔了舔,一股熟悉的辛苦味道立刻ci ji着他的神经,让他禁不住流下眼泪来,他回味了一会儿,沉声道:“果然是硝石,不过质量好像不是太好!”
“呵呵!”周可成干笑了两声:“是吗?虽然及不上印度运来的上等硝石,但用来鞣制皮革也足够了,您说是不是呀?”
“鞣制皮革?”今井宗久一愣,旋即笑道:“那是,那是足够了!”他抬起头,看到对方笑吟吟的看着自己,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心知对方已经抓住了自己的痛处,他本是个极为果断的人,伸出两根手指:“若是周先生一年能提供两百石硝石,我便应允先生的条件,这堺镇的和议会中给您留下一席!价格方面任凭周先生开!”
“很好,成交了!”周可成伸出右手,脸上满是无可挑剔的完美笑容。
“这么说来,你答应了今井宗久的要求,一年提供两百石硝石,换取堺镇和议会里的一席?”许梓捻着胡须,低声问道。
“不错!”周可成给自己倒了一杯清酒,举起酒瓶向许梓笑道:“要不要也来一杯,说实话这酒还不赖!”
“多谢,不必了,我现在没心情喝酒!”许梓心烦意乱的摆了摆手:“和议会的一席固然不赖,可你哪里弄来那么多硝石呢?要知道朝廷海禁之后,弗朗基人的商船来的少多了,印度硝石这条路恐怕很难保证!”
“这我知道!”
“那难道是从大明?这么大的量还要每年都有——”
“不,我们自己造,今天给他看的样品就是我们自制的!”
“自制?当真?”许梓的脸色大变,他赶忙走到窗户边,探出头去四处看了看,确认无人后才带上门窗,低声问道:“这可开不得玩笑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