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大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克里斯韦伯
“依照旧例,若是天子年幼无法亲政,当由宰辅代之,诸事向太后禀告!”杨博答道,目光冷冷的看着周可成。
“嗯,杨大人说的不错。不过本朝眼下没有宰辅,圣上之母也早已过世了!”周可成笑道:“杨大人这办法虽然好,恐怕却没法用!”
杨博耐不住性子,冷笑道:“这有何难,就由大王您代天理政不久成了,何必还这么麻烦?”
周可成摆了摆手,制止住部下的反驳:“杨大人,你不必担心这个,周某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那个位置我坐上去就是放在炉火上烤,没有半点好处。名正而言顺嘛!这件事情无非有两种情况,圣上的病能不能恢复,如果能恢复自然万事大吉,如果不能恢复,那就要考虑谁继承大位的问题,杨大人觉得我说得对不对?”
杨博现在也明白周可成的打算了,他这个首辅乃是朱载垕任命的,只要朱载垕还在帝位上一日{哪怕这个皇帝连话都说不清},那除了天子本人就再也没人可以用合法的手段把他弄下台,而一旦帝位易主,那一朝天子一朝臣,朝政上的大洗牌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这么一来,确保朱载垕的帝位就等同于确保杨博自己的首辅之位,想到这里,杨博索性来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杨大人不说话了?”周可成笑了笑,目光转向剩下两名阁臣:“那二位大人觉得对不对呢?总不能也不说话吧!”
那两名阁臣交换了一下眼色,一人大着胆子道:“大王,您方才说如果圣上不能恢复,那就要考虑谁继承大位。这个我也赞同,但问题是大夫也不能保证圣上永远不能恢复吧?如果天位易主之后圣上又恢复过来了,那我等又如何自处呢?”
“你说的倒也有道理!”周可成笑道:“那要不这样,我们先立太子,如果三个月后圣上的状况还没有好转,就先以太子监国,这样也有一条退路,诸位以为如何?”
听到周可成这么说,杨博等人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周可成笑道:“太子的事情反倒是简单了,圣上只有一个儿子,也没有什么好选的。杨大人,你是首辅,又是文章大家,就先草诏吧!”
“这个——”杨博期期艾艾的说:“大王,您说的该不是那个孩子吧?当初圣上连封他为王也不肯,如何肯封他为太子?”
“此一时彼一时嘛!”周可成笑道:“杨大人你是怕圣上恢复过来责怪你?要不这样,今日在场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在诏书的副本上署名,将来就算圣上恢复过来,也不会只找你一个算账,如何?”
杨博看了看屋内之人,心知自己今晚如果不肯草诏是肯定出不了门的,只得叹了口气:“罢了,我草诏便是!”他的确是当世文章大家,不过半响功夫,笔不加点便将诏书起草好了,周可成取过来一看,只见骈四俪六;锦心绣口,不由得点头赞道:“这等事,非杨大人不能。其实你也不必太担心,太子将来若是能继承大位,知晓今日故事,最感激的人除了杨大人你还有谁?”
丝路大亨 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要脸
杨博闻言一愣,嘴角不自觉的微微翘起,旋即他又强自压下笑意,沉声道:“如今形势,为大局唯恐不及,哪里还有时间考虑一己得失!”
“不要脸!”屋内众人的脑子里几乎同时闪现出这三个字,不过周可成却不在意的笑了笑:“好,大家都来附署吧,莫让杨大人一个人担责!”
话音刚落,另外两名辅臣便抢上前,紧贴着杨博后面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是吴伯仁,周可成笑嘻嘻的站在一旁,看着众人签名,将海瑞也站在一旁,便低声问道:“海公你为何不去签名?”
海瑞并不回答,反问道:“您为何不签?”
“我准备最后一个,你也知道很多事情我是无所谓的!”
“那我是不想与这些贪利小人为伍!”海瑞的脸上明显的露出了嫌恶之色。
周可成笑了笑,却没有接话头,他倒是能够理解海瑞此时的心情,一个虔诚的儒家信徒却不得不被牵扯到污浊不堪的政治事件中,做出许多自己不愿意做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情,这种巨大的自我厌恶感是非常难熬的。但为了确保朱载垕无法复位,周可成就必须迫使这些人统统写下投名状,这样即使朱载垕在将来的某天恢复健康,他也无法在这些人中找到一个敢于支持他复位的。
“海公,他们都签完了,你是要在我之前还是之后?”
海瑞看了周可成一眼,大步走到几案旁,另起一行,挥毫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周可成接过笔,在海瑞的名字后面歪七斜八的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好了,这件事情总算是了解了!”周可成将写好的诏书拿起,递给吴伯仁:“伯仁,你把中书舍人找来,誊抄一遍,然后用印,明早前发出去!”
“是!”吴伯仁接过诏书,转身离开,以他与周可成的默契,肯定会知道把这份原件保存好。
“正好伯仁离开了,我们可以讨论如何处置伯仁私自领兵闯入文渊阁,拘禁阁臣的事情!诸位也都知道我和伯仁交好十余年,在我眼里,伯仁便如家中幼弟一般。所以这件事情我就不适合开口了!”说到这里,周可成的目光转向杨博和另外两位阁臣:“杨大人,还有二位大人,伯仁应该如何处置,就由三位定夺,无论三位说什么,周某决不会有半句反对的!”
杨博等三人面面相觑,若是一开始周可成这么说,哪怕是为了让周可成难堪,杨博恐怕都会狠狠的咬吴伯仁一口。但此一时彼一时,经过周可成这番折腾,三人与周可成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通过写下誓书和联署立太子诏书,周可成不但承认了三人在这一重大政治事件中的发言权{虽然整个会议一直都在周可成的引导下进行,但周可成一直都在征求三人的意见},而且还在政治洗牌之后的新政局里给三人留下了单独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讲,杨博等三人的地位和权力相较于原先还提高了{成为了新太子的佐命元勋}。在大局已定的现在,再去追究与被周可成称为“家中幼弟”的爱将的先前那点小怨,未免也太没有一个政治家的气度了吧?
“大王言重了!”阁臣甲开口道:“照老朽看,圣人云,君子有经权之道,那时候乃是危急存亡之秋,岂可拘以常理?不管怎么说吴大人也是为了大明,为了天下嘛?”
“是呀,当时的确并非寻常,如果吴相公不当机立断,任凭事情发展下去,那只怕有社稷倾覆之祸呀!”阁臣乙说到这里,目光转向杨博道:“杨首辅,您觉得呢?”
“你们这两个王八蛋,都把好话说尽了,还让我怎么说?”杨博腹中暗骂,脸上却强笑道:“二位所言甚是,伯仁兄乃是非常之人,身处非常之时,岂能用寻常之礼法拘束之?照老夫看,还是就这么算了吧!”
“那怎么能行?规矩就是规矩,若是人人都觉得非常之时,非常之事就任性妄为,那天下岂不是要大乱了!”周可成厉声道:“三位不要因为伯仁是我的好友就偏袒于他,周某人岂是那等徇私枉法之人?一定要狠狠处置,以为后来者戒!”
看周可成这般态度,杨博等三人也有点糊涂了,难道他真的要挥泪斩马谡收买人心?杨博想了想,小心的问道:“那大王的意思是?”
“罚俸三年!一天也不能少了!”周可成厉声道:“一定要让天下人知道,朝廷法度不可轻触,无论是谁,触犯了朝廷法度,就要付出代价!”
就这样,这场原本会惊天动地的大变动在1566年7月底的这个晚上无声无息的消弭了。在史书上只简单的记载了几个字“当日帝不豫,三日后立太子,以太子监国,加封申王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入朝辅政。”对于背后的真相,后世的历史学家写下了数以百万字的文章,养活了数以百计的历史教授、数以千计的博士生。虽然这些文章在许多方面意见不同,但在一件事情上是没有异议的——这是大明从君主**走向君主立宪制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慕容千户,殿下请您进去!”
站在殿外静候的慕容鹉赶忙整理了一下衣服,跟着那名卫士进了门,他可能是全天下唯一一个知道殿内正在发生什么的人呢,但殿内人或多或少还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慕容鹉知道的虽然不少,但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的听凭命运的安排,这种煎熬的滋味可不好受。
丝路大亨 第六百六十七章 慕容鹉的幸福
“殿下,吴相公!”慕容鹉向周可成与吴伯仁敛衽下拜,其余人已经不在了。他意识到接下来很可能是宣判自己的命运了,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
“关于你的事情伯仁都已经和我说过了!”周可成的口气十分轻松:“这次的事情你功劳最大,有功必赏,这是我兰芳社的规矩,但是——”这时周可成稍微停顿了一下:“慕容千户你也应该知道这次的事情绝对不能泄露出去吧?”
慕容鹉身子一颤,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知道的太多了,世代在锦衣卫里当差的他当然明白知道的太多活不长的道理,但自己偏生又没有任何选择,只得深深吸了一口气道:“下官明白其中的利害,绝不会泄露出去!”
“慕容千户请放心,我并不是信不过你,但百密终有一疏!”周可成笑道:“这样吧!正好印度的加尔各答商站站长空缺了,算下来一年各种收入加起来五六万银币问题不是太大,你去那儿干三年,那时候再回来风头就过去了,你看如何?”
“多谢大王恩典!”慕容鹉闻言大喜,作为兰芳社的中层,他当然知道位于恒河入海口的加尔各答商站是兰芳社在南洋的收入仅次于马刺甲,当时正值阿克巴大帝南征北讨之时,位于印度最富饶的恒河三角洲地区的加尔各答商站每年进出口的货物价值达到上百万银币,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中。能够成为这个商站站长每年光是干股的收入就不会少于五六万银币了,周可成这个安排除了保密之外,显然还有重赏的用意。
“论功行赏,也说不上什么恩典!”周可成笑道:“你把手下里知道太多的人也报上来,都和你一起去加尔各答吧,这边的薪饷照领,权当是安家费了!”
“是!”慕容鹉磕了个头,心中突然闪过一道倩影,他犹豫了一下,咬了咬牙道:“大王,属下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您答应!”
“不情之请?什么事?”
“是这么回事,这次的事情除了属下的手下之外,嫩娘和她带来的那几个女子,恐怕也已经知道很多了。属下斗胆问一句,您打算怎么处置他们?”
“哦?”周可成笑了起来:“还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呀!慕容千户你居然替那几个女人求情起来了!”
慕容鹉见周可成并没有着恼,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磕了个头道:“属下的确是觉得她们也是挺倒霉的,原本半点关系都没有的,却被牵连进来。现在又什么都知道了,再放出去做那个营生也不合适了。”
“嗯,的确不太合适让她们在秦淮河畔了,人多口杂,一个不小心便是说不清的麻烦!”周可成点了点头,目光转向一旁的吴伯仁:“伯仁,你觉得呢?”
“既然是慕容千户为那些女子说话,那便交由他来处置吧!”吴伯仁笑道:“他知道其中的轻重!”
“也好,这些都是小事,就交给慕容千户吧!”周可成笑道:“事不宜迟,我给你三天时间,三天后上船去加尔各答,时间够不够?”
慕容鹉心知这不是讨价还价的时候,赶忙低头道:“足够了,属下立刻去安排!”
“嗯!”周可成点了点头:“你出去后先领一千银币当安家费,你们都是有功之臣,一下子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三年,家里要先安顿好了!”
“多谢大王!”慕容鹉心中一阵感动,大都督虽然权势日涨,但对下面人的看顾还是没改,自己为他卖命也不算亏。
慕容鹉出了门,先去领了安家费,然后赶回龙广山下的别业,召集了知悉内情的手下,将其中的利害和周可成的安排简单讲述了一番,叮嘱他们将家中事安排好,不得泄露内情,然后将安家费分发下去。诸事完毕后,他来到关押嫩娘屋子外,轻轻的敲了两下门。
“谁?”屋内传出惊疑不定的询问声。
“是我,慕容千户!”
“是慕容大人呀!请稍待,容奴家开门!”
片刻后,房门打开了,露出嫩娘那张俏脸来,当她看到慕容鹉孤身一人站在门外时,双目中闪过一丝恐惧,但旋即又露出职业化的笑容来:“大人怎么有时间来奴家这里,莫不是有什么事?”
“大局已定,在下才有时间来小娘子这里!”在来时的路上,慕容鹉早已打好了腹稿,他熟稔的进了屋,在一张扶手椅上径直坐下,反客为主的道:“小娘子,我们坐下说话!”
听到慕容鹉说出“大局已定”四个字,嫩娘心中便咯噔一响,既然大局定了,自己的命运也就要定了,是死是活就在眼前,声音禁不住颤抖起来:“那,那是个什么结果?”
“天子去后宫静养,立那孩子为太子,加封申王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入朝辅政。如果三个月后天子的状况还没有好转,就由太子监国。”
“由那孩子?”嫩娘一愣,旋即才明白慕容鹉说的“那孩子”指的是何人,她先是一惊,旋即一喜,惊的是一夜之间大明就天翻地覆了,喜的是自己竟然抚养了大明未来天子这么长时间,将来太子继位成为万民之主,自己岂不是也能得点好处?
“这次的事情有损圣誉,申王殿下与诸位相公都以为不宜外传。所以让我回来见你小娘子一面,说几件事情!”
“啊,千户饶命!”嫩娘听了慕容鹉这番话,方才的惊喜顿时如汤沃雪,荡然无存,她当然知道这别业里的很多事情是见不得人的,若是能够一直这么不为世人所知也还罢了,一旦败露出来,上位者的第一反应恐怕就是杀人灭口,抹煞真相。慕容鹉在她的眼里顿时由报喜童子变成了催命无常,双膝一软便从椅子上滚落在地,磕头哀求起来。
丝路大亨 第六百六十八章 苏丹死了?
“小娘子请起?”慕容鹉赶忙将嫩娘扶起:“我不是来取你性命的!上头也没有杀你们灭口的意思!”
“啊?当真?”嫩娘将信将疑的问道。
“自然是真的,若要取你性命,派两个壮妇送三尺白绫来便是了,何必我亲自来!”慕容鹉笑道:“再说我和你是一样的,都是知悉内情的,上头若要灭口,又怎么会派我来?”
嫩娘听得有理,这才松了口气,苦笑道:“小女子的丑态,让千户大人见笑了!”
“好生恶死乃是人之常情,这又有什么好笑的!”慕容鹉笑了笑,随即神色肃然:“小娘子,你是明白人有些废话我就不多说了。这别业里的事情决计不能泄露出去,否则千百人的脑袋都要搬家,天下也要大乱。所以单凭什么诅咒发誓都是没用的,上头的意思是让我们去海外某地住上三年,等风头过了后再回来,那时候局势已经大定,这些事情也就不那么要紧了,你觉得这安排如何?”
嫩娘惊魂未定,叹道:“能够保全性命便是万幸,哪里还敢多想,只是不知道这海外之地在什么地方。最好不要是什么烟瘴蛮荒之地,否则小女子也活不下去!”
“这个上头已经都替我们想好了,你可听说过印度?”
“印度?”嫩娘皱了皱眉头:“倒是有些耳熟,临时却想不起来了,还请千户大人提醒!”
“印度古名天竺,便是唐时玄奘法师取经之国。”
“哦哦,这么说小女子就明白了?难道是要我们去那儿?”嫩娘问道。
“不错,兰芳社在当地有一处商站,名叫加尔各答,打算让我去当那儿的商站站长,不知小娘子愿不愿意同往?”
嫩娘见慕容鹉目光灼灼的盯着自己,哪里还不知道对方的心思,她心知自己此时的境地极为危险,别看有个塑料姐妹花当吴伯仁的小妾,但此时绝对救不了自己的小命,眼前的男人便是唯一的救命稻草。那加尔各答虽在异域,但慕容鹉好歹是去当商站站长,也是有好处的,而且三年后还有回来的机会,总比无人知晓的死在这里的好。转眼之间嫩娘便下了决定,垂首道:“妾身一个妇道人家,哪里知道许多,一切都听千户大人安排便是!”
慕容鹉听出嫩娘话中应允之意,心中大喜,上前抓住嫩娘的手低声道:“小娘子放心,他日若是有丝毫亏待之处,慕容鹉必死于千刀之下!”
匈牙利西部,西盖特瓦尔。
喇叭声声,鼓声阵阵,西盖特瓦尔巍峨的尖塔上已经在三天前换上了星月旗。而现在,奥斯曼的勇士们站在城下的原野里,等待着他们伟大统帅、真主在人间的影子,奥斯曼帝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苏丹苏莱曼大帝的检阅,耶尼色里军团、卡勒阿扎普、禁卫军、沃伊尼克、色格曼和萨里卡狙击兵、图菲克、杰尔宾特卫队、马尔托罗民兵等等,来自从黑海到红海之间广袤土地上各个民族的士兵们组成一个个方阵,在九月初清晨的阳光下闪烁着各种色泽的光,仿佛一块巨大的花布,占据了匈牙利平原。
终于,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西盖特瓦尔城楼上,他向军队伸出自己的右手,几乎是同时,奥斯曼的勇士们发出了“真主至大”的呐喊声,数十万人的呐喊汇成了一股洪流,瞬间淹没了喇叭和鼓声,直冲云霄,仿佛要将一切都淹没。
“哈布斯堡的马克西姆利扬恐怕要睡不好觉了!”阿格多巴低声笑道。
“我可不这么觉得!”戚继光低声道,作为奥斯曼帝国在印度洋上重要贸易伙伴和盟友的使节团,他在苏丹庞大的仪仗队里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哦,为何这么说?将军?”阿格多巴笑道。
“你有没有注意到,在围攻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苏丹本人根本没有出现过,而现在却又出现了,你不觉得很蹊跷吗?”戚继光问道。
“这有什么奇怪的?”阿格多巴笑道:“他是大军的统帅,难道还需要去指挥某支部队吗?他只需要把任务交给某个将军,让他亲自执行就好了!”
“你还是不明白,苏丹当然不用承担具体指挥作战的任务,但作为这样一支大军的精神领袖,时常出现在战场上,让士兵们看见其身影也是非常重要的。你看看,奥斯曼人的军队来自如此广袤土地,他们的语言、风俗、好恶都不一样,将他们维系在一起的唯一纽带就是对苏丹本人的忠诚,如果苏丹不在了,会有什么后果?你应该比我还清楚吧?”
戚继光的问题让阿格多巴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点了点头:“我的朋友,你的确说服我了,那现在苏丹本人又出现了,你又怎么解释呢?”
“我无法解释,这才是我觉得奇怪的原因!”戚继光低声道:“从军事学上看,最需要苏丹出现的时候应该是在围城战中,而不是现在,事有反常呀!”
阿格多巴没有说话,陷入了沉思之中,戚继光的疑问很有道理,西盖特瓦尔城是匈牙利西部的重要城市,基督徒们不会坐视奥斯曼人的围攻,在围攻过程中派出了相当的援军,在这个阶段进攻方是非常危险的,而攻下西盖特瓦尔城之后,奥斯曼人的局势已经大为好转,为何苏丹本人在紧急的时候躲在帐篷里不出来,而围攻成功之后却又站出来呢?这不符合苏莱曼大帝过往的脾气呀?
“有一种可能性!”阿格多巴低声道:“苏丹已经死了,或者病非常重,已经无力起床了!现在检阅大军的是一个冒牌货!实权掌握在大维齐尔手中!”
“有可能!”戚继光点了点头:“不过我们距离苏丹的位置太远了,根本无法分辨是真是假!”
丝路大亨 第六百六十九章 传递消息
近了也看不出来,大维齐尔手里有好几个与苏丹极为相似的替身!”阿格多巴笑道:“不过这不难判断!”
“不难判断?”
“嗯,如果大军接下来停留在这里,重新修缮城堡的话,那你的猜测就是对的!”阿格多巴笑道。
“留下来修缮城堡?为何不立刻撤退?”戚继光问道:“如果是我的话,肯定会尽快撤退的!”
“将军,你还是不明白!”阿格多巴笑道:“苏丹如果死了,那大维齐尔就会失去权力,甚至会被新苏丹杀掉以没收他积累的巨额财产。为了手里权力,也为了自己的性命,他肯定会想办法迫使新苏丹就范的!”
“这怎么可能?难道他想反叛?可是士兵们根本不会服从他的!”
“不,朋友,你不明白奥斯曼人的!”阿格多巴笑道:“如果我是大维齐尔,就会写信给塞利姆王子,告诉他苏丹已经去世,让他尽快赶往巴尔干与自己汇合,以掌握军队在军队中登基,以减少意外的发生。而依照奥斯曼的风俗,新苏丹继位后必须立刻拿出一笔赏金来士兵们,庆祝自己的继位。但王子本身没有钱,政府和国库掌握在大维齐尔手里,他可以利用这个迫使王子做出妥协!”
“这又有什么用?”戚继光不解的问道:“不管新苏丹答应了什么条件,等他继位之后都可以全部废除呀?毕竟他才是万民之主呀?”
“不,不,奥斯曼的苏丹还是于大明的天子有一些区别的,权力要小一些!”阿格多巴笑道:“而且苏莱曼大帝越是伟大,其继任者就越难填补其空缺,毕竟王子可以继承祖先的名字、金钱、土地和权力,但却无法继承美德、才能 。”
“这倒也是!”戚继光点了点头:“可是这和我好像没有什么关系吧?毕竟这里距离大明太远了!”
“不,我可不这么看!”阿格多巴露出了狡黠的笑容:“如果我是你的话,就会尽可能快的确认消息的真伪,然后将其传回去!你放心,你家那位大人一定会重重的奖赏你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