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丝路大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克里斯韦伯
“那应该是?”
“铜!”
“铜?”
“没错,就是铜!”王贞用极为肯定的语气说:“每次兰芳社的船来,都把能够买下来的铜尽数都吃下来,即便是银钱不够的,也会先付下定金,请对方暂时留下来,下次来再运走。那周可成要这么多铜作甚?”
“莫非是铸钱?”王尧思忖了一会问道。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觉得事情并不简单!”王贞笑了笑:“不过我倒是有个办法能够验证一番!”
“验证?”
“不错!我前几天已经下令礼成港几家能够出售铜器和铜料的商人,暂时停止出售,若是有人问起,便说是汉城那边严禁输出铜料,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若是我的揣测没有错的话,想必很快这次兰芳社的商使就要来了!”





丝路大亨 第一百六十七章战略资源
仿佛是事先约定好的一般,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即一名白衣高冠的侍者出现在门前,向王贞跪下磕了个头:“老爷,兰芳社的船长求见!”王贞父子对视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尊使请随小人来!”
毛和点了点头,面前的侍者恭谨的半躬着身体,在侧前方引领着他走上台阶。说实话,毛和还并不习惯被别人如此恭敬的对待,早在几个月前他还仅仅是马鲛号上的掌帆官,而现在他已经是一个由三条单桅纵帆船组成的小舰队的最高指挥官了,这意味着他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越过了大副、船长、副舰队指挥官这几个台阶。他的晋升是如此之快,以至于在兰芳社中流传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谣言,但真正的原因只有他自己一人知道——当宣布了对他的任命之后,周可成对目瞪口呆的毛和说:“是小七向我推荐了你,他说你是一个值得信任,而且面对危险时能够冷静的做出决断的人。所以我给你一个机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你配得上我徒弟的推荐,否则这次航行结束之后将回到原来的位置,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毛和几乎是本能的向周可成行礼,当他退出舱外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双腿已经抽筋了。他立刻意识到前任上司的推荐将自己置于一个巨大的危机之中——如果他成功的完成这次任务最好,但如果出了什么纰漏,那就绝不只是仅仅回去当掌帆官了,那些妒忌和窃窃私语会把自己置于万劫不复之地。因此他出发后万事小心,唯恐出了一点纰漏,抵达礼成港之后方才松了口气,直到发现自己遇到了第一个麻烦——无法采购到铜料。
铜在兰芳社商船的对外采购目录中属于优先级最高的一个档次——即只要财力允许,有多少要多少,但铜并不像其他商品那样能带来丰厚的利润。绝大部分采购而来的铜都被存储在淡水圆堡的仓库里,周可成采购这么多铜的目的并不是像王氏父子预料的那样铸造铜钱,而是用于军工,确切的说是铸炮、海军炮。
拜朱纨所赐,周可成从双屿的沉船里面弄到了一大批火器,但随着一条条新船从淡水河畔的造船厂下水,军火库中库存的火炮的数量也越来越少,铸炮已经渐渐排上了周克成的日程里了。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穿越者,周可成当然知道铸铁炮、钢炮才是近代火炮的最终方向,相比起青铜,钢铁更加廉价,而且机械强度也更大,可谓是物美价廉。但他更清楚手下工匠的金属铸造技术水平还很落后,在能够在中左所建立兵工厂,引入大批有经验的工匠,将金属铸造水平提高到足以制造铸铁炮之前,他觉得还是铸造青铜炮比较现实。由于熟铁水和钢水的流动性远远低于生铁水,所以在铸造大型生铁件的工艺难度要远高于钢和熟铁,但生铁的机械性能又不适宜制造火炮,而且在铸造铁炮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气泡,同时在自然冷却过程中,炮身的外层会先冷却,而内层会后冷却,受到整体的冷热不均影响,最后冷却完的炮管内壁很可能是凹凸不平甚至大窟窿小眼的,这就极大地影响了铸铁炮的机械性能。即便铸造成功,由于外侧先冷却,内侧后冷却,所以炮管的外侧密度高,而内侧疏松,很容易炸膛,为了避免炸膛,就不得不把炮身变得更加笨重,所以在口径相同的情况下,铜炮的重量要远远低于铸铁炮,因此在同等吨位情况下,装备青铜火炮的船只可以拥有更强的火力。
青铜炮虽然比铸铁炮有诸多优点,但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贵,铜的价格要远远高于铁,而且中国是一个贫铜国,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中国铜矿蕴藏较为集中的云贵地区在明朝中叶还处于半蛮荒状态。所以周可成从一开始就打消了从大明弄到铜料的念头——大明自己连铸铜钱的铜料都不够呢。幸好从关东到四国、九州的地质带上,有一条长约00公里的铜矿床,在遥远的古代就已经有铜矿开采了,周可成通过堺镇的商人,每个月都能获得二十吨左右的红铜铜料,而且这些铜料里富含大量的白银,加以提炼之后利润更加丰厚。但这点铜料相对于周可成未来的需求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而周可成便将目光转向另外一个渠道——朝鲜。
毛和虽然并不知道隐藏在对周可成对铜料巨大渴求背后的原因,但他很清楚自己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完成上司交给的任务。因此当他走到门口,用力拉扯了两下外衣的下摆,深吸了一口气,方才走了进去。
“往前些,往前些!”王贞的脸上堆满了笑容,这个平日里总是以严峻而闻名的老人眼下却变成了一个热情的长者,他甚至不顾礼仪的xiàn zhi,再三让毛和往前几步,将双方的距离缩短到只有两三步远。
“不好意思,老朽年纪大了,耳朵不是太好,只好请尊使近些说话,才能听得清楚。无礼之处,还请见谅!”王贞向毛和殷勤的推过一个茶碗:“这是我们朝鲜的参茶,最是补气了,还请尊使品尝!”
“多谢王大人!”毛和拿起茶碗喝了一口,只觉得一种酸涩的感觉在口腔内绽开,眉头下意识的皱了起来。
“味道如何?”
“好,好!”毛和强自挤出笑容,放下茶碗。他斟酌了一下语气,用尽可能礼貌的话语说道:“王老大人,在下今日前来拜访,却是为了铜料的事情——”
“原来是为了这件事情!”王贞打断了毛和的话:“若非尊使上门,老夫原本也是要派人前去通知尊使的,这铜料的事情有些麻烦。”




丝路大亨 第一百六十八章原因
“麻烦?怎么麻烦了,莫非是要提价?”毛和脸色大变,赶忙追问道。
“倒不是要提价!”王贞慢吞吞的喝了口茶:“是没有了!”
“什么?怎么会没有了?”毛和闻言有些急了:“王老大人,我们兰芳社可是与您有约定的,你们要的各种货物我们都尽量转运来了,可我们要的铜料怎么会没有了呢?”
“尊使莫急,且听老夫解释”王贞微微一笑。毛和深吸了一口气,静下心来问道:“王老大人请讲,在下洗耳恭听!”
看到对方这么快便重新静下心来,王贞的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之色:“鄙国前些日子换了一位执政大臣名叫尹元衡,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位大人也不例外。他上任之后更换了不少官吏,所以有些过去的商路便断了,您明白老夫的意思吗?”
毛和点了点头,他虽然没来过几次朝鲜,但也知道像这个国家比大明还要封闭的多,绝大部分商业都是有官府或者两班贵族背景的商人才能经营的。即便是在大明,像铜这样的战略物资都不是一般商人能够经营,在朝鲜更是如此。像兰芳社买到的这些铜料背后肯定有不少官员的黑手,眼下官场大洗牌,要想重新把商路打通肯定还要一段时间。他斟酌了一下语句,小心问道:“王老大人,请问一句那还要多长时间才能重新买到铜料呢?”
“这个就拿不准了!”王贞双手一摊,做了个无奈的手势:“老夫不过是开城府的判官,有些事情也是爱莫能助呀!”
毛和没有说话,心中却是一阵沮丧,他倒是没有怀疑对方所言不实,毕竟这位王老大人又没说要涨价,生意做不成了,对双方都不利,他犯不着损人不利己。
“尊使!”王贞微微一笑:“老夫与贵方的周大人虽然只见过一面,但却一见如故,老夫是把周大人当成一个忘年交的。所以得知铜料的事情后,老夫也想出了一个对策来,只是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毛和此时宛若一个落水之人,手指碰到一根稻草便死死抓住不放:“还请王老大人直言!”
“你们都先出去,没有老夫的吩咐不许进来!”王贞轻拍了一下手掌,身旁的几名侍女便退了下去,门也关了起来,屋内只剩下王氏父子与毛和三人。毛和意识到对方应该是有什么不欲为外人听到的东西要说,神色也变得专注了起来。
“尊使!”王贞喝了一口参茶:“其实鄙国产铜的地方多在北方,尤其是咸镜道、平安道两个地方,那里地势高耸,土地贫瘠,山峦叠嶂,人烟稀少,加之铜矿处于群山之中,开采起来十分艰辛!是以民间有百斤铜,一人命的说法!”
毛和不清楚王贞为何突然把话题转到开矿这方面来了,但他知道对方这番话肯定有特别的用意,便点了点头,附和道:“老大人说的是,在下也是贫苦百姓出身,也知道矿工的苦楚!”
“是呀!”王贞叹了口气:“行走于穷山大岭之中,挖掘岩层,寻找矿脉,风餐露宿,深掘入大地之下,一不小心便会被落石掩埋,尸骨无存。天底下最辛苦的工作想必也莫过于矿工了,因此在我朝鲜,绝大多数铜矿都是官营,产出的铜矿自然也是官家所有了。”说到这里,他稍微停顿了一下:“但正是因为咸镜、平安两道人迹罕至,所以也不是所有的矿脉都在官府的控制之下。”
听到这里,毛和意识到戏肉来了,缙绅不由得一振,笑道:“在下来之前,周掌柜曾经叮嘱过,别的倒也还罢了,这铜是千万断绝不得的,还请老大人多多提点。”
“提点是不敢当的!”王贞干笑了两声:“不过痴长几岁,见闻的多点,既然尊使想听,便托大多说上几句!”说话间,王尧已经取出一份地图来,王贞一边指画,一边解释起来。原来从地理上看,朝鲜南北半岛各自属于一个迥然不同的区域,北半部分属于盖马高原,属于我国长白山脉的余脉,平均海拔在一千到两千米,年平均气温只有1到2摄氏度,而南半部分则是由小块的冲积平原和丘陵地带组成,气候更接近于日本,温暖湿润。因此从农业生产条件来看,朝鲜半岛的南半部分要远远优越于北半部分,加上考虑到北方巨大的边防压力,所以李氏朝鲜历代君主对于北半部分基本都没啥开发的动力,绝大部分人口都位于南半部分。但是绝大部分矿山却都位于北半部分盖马高原地带,就拿让周可成垂涎三尺的铜举例,朝鲜最大的矿脉是位于咸镜道鸭绿江靠朝鲜一侧,后世亚洲储量第一的惠山青年铜矿便在这里,但是朝鲜现在开采的不过是其余脉的一些矿点罢了,之所以放着大矿不开而开小矿的原因很简单——当地绝大部分居民都是女真人,李氏朝鲜只搞了个镜城镇守府,在政治上实际上是一个真空区。
“尊使!”王贞喝了一口参茶:“以你我两家的情分,有些事情我也就实话实说了。开城一带不产铜,而新上任的尹元衡大人是斗翻了章敬王后所生的世子、以尹任为首的大尹派方才上位的。汉城那边的情况短时间内是平静不下来的,从官府经营的矿山出来的铜料即便不断绝,在短期内只是越来越少。若是贵方对铜的需求这么紧迫的话,老夫倒是有个主意,可以在镜城镇守府那边想想办法!”
“这个,这个——”听王贞说到这里,毛和的脸上现出了尴尬的笑容:“若是如此的话,恐怕在下是做不了主的,还得回去向大掌柜的请示。”




丝路大亨 第一百六十九章游览
“那是自然!”王贞笑了起来:“老夫也就是看在周先生往日的情分上说的这番话,至于铜料的事情,其实在开城那边还有一点存货,那是老夫听说汉京那边出事后存下来的一点底货,也是为贵方准备的,价格就按照上一次的价格。贵使莫要声张,待到开船前一天晚上我让人送上船就是了!”
“这,这个多谢老大人了!”听说这一趟用不着空手而归,毛和不由得喜出望外,赶忙俯身跪拜:“老大人的情分,在下回去后一定会禀告大掌柜的!”
“贵使何必多礼!”王贞笑了起来,随即脸色一整:“不过老夫丑话说在前面,这是最后一批了,若是下一次来,就要看汉京那边的情况了!”
“是,是,我一定会把话带到的!”毛和连声应道,双方又寒暄了几句,他方才起身告别,王尧赶忙起身将其送出门外。
“父亲大人,您真是神机妙算!”王尧的脸色涨的通红,目光中满是钦佩之色。
“其实也算不得什么了!”王贞笑了笑:“无非是把两边的关系拉拢一些罢了。周可成不是想要铜吗?好,我便告诉你哪里有铜。可若要开采,事情可就多了,事情一多就离不开我们。两边一牵扯起来,时间久了也就脱不开身了,想不当我们王家的后手也不得已了。外援这种事情不是求的来的,只有两边的利益混成一团,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再也分不开,那时你即便不开口,人家也要主动把援兵送来,你明白了吗?”
“孩儿明白了!”王尧心悦诚服的点了点头:“假如周可成不答应呢?”
“不答应?最多明年继续给他铜就是了,反正尹元衡刚刚上任,小尹派得胜、咸镜道有铜,这些都是事实,又不是我们编造出来的,他还能责怪我们不成?”
淡水,码头。
独木舟在水中飘荡,仿佛一条鳄鱼。
“准备好了吗?”胡可问。
项高点了点头,试着不要露出害怕的神情,虽然生活在南方已经多年,但他还没有乘坐过这种用一棵巨大的树木制成的舟船。不过他决定最好不要让旁人看出自己的胆怯,尤其是那个站在船尾满脸刺青的蛮人船夫。
“那请上来吧,这船其实牢靠的很!”胡可伸出手,小心的将项高扶上独木舟,然后向那个土著船夫喊了一声,那船夫用竹篙点了一下岸边,独木舟便轻快的离开岸边,向河中央驶去。
河面平静,独木舟也很平稳,项高很快就适应了这种古老的船舶,开始饶有兴致的观看两岸的景致。只见到处都是工地,到处都是劳作的人们。淡水的冬天天气干爽、又不炎热,农活又已经结束,兰芳社用铁器、盐、布匹和咸鱼支付薪水,淡水河中上游有许多土著人乘船而来出卖劳力,换取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在圆堡周围有做不完的工作——修筑堡垒、厂房、码头、水坝。贸易得来的财富正在体现它的力量,改变着这块蛮荒而又富饶的土地。
“真是繁忙呀!”项高的口气有些像感叹,他的目光扫过河边,只见数百名工人们正在干船坞上忙碌,从已经建好的龙骨看,这条正在建造的船舶的长度至少有五十米长。从独木舟上看过去,工人们虽然忙碌,但整个工厂却井然有序。
“靠近些!”项高对土著船夫喊道。
“好咧!”那土著船夫应了一声,他操舟极为熟练,长桨点了几下,独木舟便向岸边驶去。靠的近了项高才注意到这船坞旁立有几根高桩,吊运船材用的并都不是用的人力,而是用绳索滑轮一类的简单机械,看得胡项两人禁不住啧啧称奇。正当两人想要让船夫再靠的近些,突然听到岸上传来一阵号角声,随即便看到工人们放下手中的活计,向外边走去。
“难道这是下工了吗?才刚到午时呀?”项高惊讶的问道。
“是午休时间到了!”身后传来一个有点怪异的声音,项高回过头,惊讶的看到那土著船夫正笑嘻嘻的看着自己:“船厂每天中午要给工人提供一顿免费餐食,吃完饭后还要休息一会儿,加起来一共有半个时辰!”
“还有这种事情?你如何知道的?”项高瞪大了眼睛,这土著船夫自从他们两人上船后便一声不吭,他还以为对方只能听懂一些简单的命令,却没想到对方居然汉语说的如此流利,只不过有些口音而已,不由得大吃了一惊。
“我最小的弟弟便在船厂里当学徒,我当然知道!”那土著船夫一边操舟,一边笑嘻嘻的答道:“周大掌柜的有规定,所有工厂中午都必须提供一顿免费餐食,让工人吃饱了有力气干活,而且饭后还给一段时间休息,说是怕吃完了就干活把肠子给弄断了!”
项高将信将疑的看了那船夫,又看了看岸上的船厂。他上下打量了下那船夫,慢悠悠的问道:“看你这样子应该不是汉人,为何要让幼弟去工厂,骨肉分离呢?”也难怪他如此发问,明代中叶一日三餐还是中上阶层的特权,大多数中下层人民还不过是一日两餐,在作坊里学徒更是下等中的下等,距离奴隶的地位也有限,主人家打死也是勿论的,除非是那种实在是没有出路的底层家庭,都不愿意将孩子送去别人家当学徒的。
“去工厂有什么不好?有吃有穿有住的,还能学手艺,三年后就能考工人,只要过了关,每个月就有银子到手,比在山里强多了!”船夫一边撑着船,一边笑道:“不是汉人又怎么了,给我的银子也不少半分,比在山里整天担心饿肚子、出草强多了!”




丝路大亨 第一百七十章忧患
“说到银子,那你今天出来替我们当船夫,也有银子拿?”胡可听到这里,好奇的问道。
“当然有银子,不然谁来!”船夫笑道:“圆堡里的老爷已经说过了,一天两百文大钱,听候二位老爷吩咐,去哪里都行,晚上去码头账房领钱,这个就是凭据!”说到这里,那船夫从怀中摸出一块木牌来,指了指上面的印记:“那,送二位上岸时便可以去盖一下印,一个印值两百文大钱,见印给钱,绝无欺瞒!”
“项公,这个周可成行事还真是有趣!”胡可转过头对项高笑道:“做事情还这么一板一眼的!”也难怪他觉得好笑,在他看来周可成就是这里的官府,既然是官府要老百姓做事情还要付钱?直接发一份帖子征发就好了,何必花这个冤枉钱?
“你觉得很好笑,我可不这么觉得!”项高冷哼了一声,回过头又向那土著船夫询问了一些事情,随着询问的进行,他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凝重,到了最后已经宛如黑锅一般。胡可虽然不知道为何如此,但也不敢插口说话,只能在一旁静静等候。过了约莫半响功夫,项高长叹了一声:“罢了,今日我有点累了,先回去吧!”
“这个——”那土著船夫露出为难的神色:“这位老爷,您这么早回去,恐怕码头的账房会扣我的钱,要不我带您在河上转转,再过个把时辰再回去吧?”
“也好!”项高叹了口气:“那就往僻静处转转吧,我想钓钓鱼!”
那船夫听项高满足了他的请求,十分高兴,应了一声便将船向河边僻静处划去。两人取了鱼竿,项高坐在船首,一言不发,胡可靠过去低声问道:“项公,您方才都看到了什么,为何这般闷闷不乐?”
项高叹了口气,道:“夫子曰:国之至宝者,民之信也!是以商鞅欲变法,先以城门立柱,以小事而得信于民,然后可行大事。周可成能得信于群蛮,又有何事不可成?东南出了这等豪杰,朝廷却一无所知,你叫我如何不忧虑?”
“这个——”胡可听到这里,顿时哑然,此时他心中也有几分后悔:“那要不我们就先回去?反正也没有与那周可成见面,他说的那些事情我们只当是没听到就是了!”
“糊涂!”项高冷笑了一声:“朝廷一日不平倭寇,就一日不能他顾,若是不出奇策,朝廷要多少年才能平定倭乱?十年?二十年?还是三十年?你看看这里才几年功夫,要是给他十年时间,那这里会是怎样一番局面?那时候东南海疆还有一天宁日吗?”
胡可被项高这番话说的哑然,半响之后方才问道:“那,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见,一定要见!哪怕是在这里等上一年半年,也至少要见那周可成一面!”项高斩钉截铁的说道:“有些事情只有见了面才可以谈,才有得谈。而且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眼下他对大明是一清二楚,我们对他可是一无所知,多知道一分,将来对付他才多一分把握。既然他要出力灭倭,那很好,就借了他的力量灭倭,然后再腾出手来对付他。早一天灭倭,就早一天对付他!”
“也只能如此了!”胡可叹了口气:“我当初在ān nán见到此人时,觉得实在是人才难得,想为国家得一英才,却想不到——”
“此人确实是难得的人才!”项高打断了胡可的话:“只是世间大奸大恶之徒,必有过人之处。这周可成才具过人,能得信于群蛮,却不尽忠于朝廷,自成一体,我等既然食君之禄,岂能坐视不理?”
两人说到这里,哪里还有心思继续垂钓。胡可向那船夫打了声招呼,那船夫便掉头向码头划去。约莫过了半顿饭功夫便靠了岸,胡可先上了岸,又伸手扶着项高上岸,那土著船夫背着两人的物品跟在后面。他们穿过泥泞的街道,穿过排列整齐,用原木和粗粝的石块建成的小屋,突然那船夫抢上前,对胡可道:“老爷您应该识字吧?”
胡可看了看那船夫,点了点头:“识字,怎么了?”
“太好了!”那船夫笑道,指着前面不远处一棵大树上悬挂的一块木板:“可否劳请老爷您替我念念?”他不待胡可询问缘由便笑嘻嘻的解释起来,原来那块木板便是兰芳社在当地的告示牌,每当需要从当地土著招募人手的时候,就会提前一个集市将所要招募的人员数量、条件、给予的待遇等等公布在木牌上,由于当地土著人几乎都是文盲,因此平日里都会有专门的人员在一旁宣读,这次却没看到,想必是忙其他的事情去了。
“我小弟去当学徒便是从这块木板上看到的消息!”土著船夫笑着说:“只可惜我年纪太大了,这边招人很奇怪,若是十一二岁半大孩子哪里的人都要,甚至女孩都要,可若是成年人,那就只要道卡斯人和凯达格兰人以及周边一些村社的,我是远处来的,所以几次都给刷下来了。”
1...7980818283...4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