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带着军需来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浪子边城
“徐爱卿听旨,朕命你与礼部一起负责接待杨善,扬我国威!”朱祁钰的声音在朝堂之上响起。徐有贞跪倒在地,感恩般的接过了旨意。此时此刻,他已经无路可走了,有了刚才那一番话,若真有一天英宗杀了回来,他怕也不会有什么下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现在已经与代宗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原本应该很紧张的小朝会就此结束,朱祁钰在金英太监的陪伴之下满意的离殿而去。其它的臣子这才三三两两的向外走去。只是很显然,平时人缘还算是不错的徐有贞却成为了孤家寡人,似乎身上得了什么传染病一般,让人不由的敬而远之。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三百四十八章 胡濙的纠结
礼部尚书胡濙略微的沉吟了片刻,终还是迈着四方步来到了徐有贞的身边。对此,不少的臣子看到,但都是一幅理解的神态,毕竟刚才若非是徐有贞主动站了出来,怕是这一会的胡濙已经无法与他们同朝为臣了。
“胡尚书。”见到了胡濙走来之后,徐有贞的神色恭敬,头略微的低下,可以看得出来,这可并非是因为人家的地位和官职高于自己,这是发自心底的真诚敬意。
“多谢徐尚书了。”胡濙咂着着嘴巴,这个谢字他似乎很难说出口。可是真当说出之后,明显整个人放松了许多。
“不敢,不敢。”徐有贞连忙摇着头。此人可不仅仅是老臣重臣那么简单,他的孙女婿可是忠胆公呀,就冲着这一点,他必须要恭敬,也只能是恭敬。
“没有什么不敢的,若非是徐尚书出手相助的话,怕是如今老夫已经要被轰出朝堂了吧。”胡濙同样的摇着头,一幅这个谢字你受之无愧的模样。
“哪里,有忠胆公在,胡尚书怎么可能会被有事。想必就算刚才下官不站出来,也会有其它的人出现吧。”徐有贞说起这些的时候,目光还有意的四处看了一下。越是与杨晨东接触的时间长了,知道的事情多了,他对此人就越发的敬佩着。凭着直觉,忠胆公不可能就自己这一张底牌,应该还有准备,只是不到时候所以不会显现出来罢了。
“他?”听着徐有贞提到了杨晨东之名,胡濙的脸上现出了一丝轻松般的微笑。这个孙女婿的确是让他满意,不仅是老友之孙,其才情更是让人佩服,如今倒好,连自己都要呈对方的保护之情了。想到这里,怎么能不让满意。可跟着,那笑容还未在脸上完全的绽放开来时,就重新变得沉静了许多,“他这一次所为实在是有些太过大胆了,杨思敬〔杨善字〕岂不是要被牵扯进来,要他以后如何去活呀。”
说起杨善的事情,徐有贞见左右无人注意他,这便小声的说着,“胡尚书,有关此事忠胆公早有计较,只是还需要尚书大人配合。”
听着配合两字,胡濙本能就想摇头拒绝的,毕竟坑好友的这样的事情他是真心不想去做。但是考虑到就算是自己不出面,事情也会办下去,老友可能还会吃苦,这便只好点头答应着,“好吧,那老夫就与徐大人一起看看思敬好了。”
“如此再好不过,胡尚书请。”徐有贞心中的石头落下了一半,胡濙肯出面的话,事情自然就好解决了许多,他完成起杨晨东交给的任务时也就会轻松许多了。
......
京师驿站。
曾无数次来过这里的杨善就被安置在此。充满喜剧化的一幕是以前他是以主人的身份来迎接八方宾客,各国的使臣,可是如今他成为了使臣,居住在这里。
仅仅是这角色的转变,已经可以看出北明对他的态度,那就是并没有把他当成上国的特使和英宗的代表,而只是把他当成了南明的使臣罢了。重生商女:少将,你又输了
想及此处,原本一路颠簸之下就受了风寒的杨善心情更加不好,表现在身体上就是身体越来越弱。以至于都要到不能见客的地步。
只是当随从来报,说是礼部胡尚书到来之后,杨善依然还是坚持着强行接待。对胡濙他内心是极为尊重的,可以用亦师亦友来形容彼此间的关系。更不要说他曾在此人手下工作多年,凭着这一条,老上级来看自己了,他又怎么会不接待呢?
驿站的会客厅中,杨善在下人的搀扶之下走了进来,看到的正是一脸平和带着关切目光之意的胡濙,在他的身旁一位穿着三品官服的男子正负手而立,也在看向着他。
这个人他是认识的,原本是御史台的御史,好像是六品还是五品来着,想不到这才多久不见,已经和自己一样,迈入到了正三品的行列了。
心中感叹之余,杨善抱拳向着胡濙说道:“尚书大人,久违了。”
“思敬呀,你和身体没有问题吧。”眼看着杨善的面色并不太好,胡濙上前一步,轻轻握住对方的手臂,关切的问着。
“劳尚书大人关心,下官无事,无事,咳咳咳...”接连的几下咳嗽之后,杨善的脸色发青,着实是被憋到了。
“快座,快座下说话。”胡濙眼中露出不忍之色,拉着对方的手臂来到了椅前慢慢座了下来。
“多谢尚书大人关心。”座下之后的杨善呼吸似乎顺畅了一些,说起话来的时候也有了一些的底气。只有目光在看向胡濙的时候,依然还是一脸的希翼,可想而知,此刻他内心怕是百感交集吧。
自土木堡之战后,两位上下级就在也没有见过面,一愰就是近两年的时间了。谁又能想到,再次相见的时候,竟然是各为其主呢?
说到各为其主的时候,杨善不由就想到这一次的使命,原本老友见面时的那份喜悦顿时被冲淡了许多,“尚书大人,这一次下官前来是带着使命而来的,但不知道郕王是何态度呢?”
“这里没有郕王?只有代宗皇帝。”一道声音突然横空而出。不用说,能言出此语的自然就是一旁一直没有说过话的徐有贞了。
此话一落,杨善的脸色明显是难看了许多。好在有胡濙在,他便是双方相谈的纽带,一旦形势不好的时候,他就成为了润滑剂一般的存在,所以眼看杨善神色不妙时,当下就言道:“思敬,这位是徐有贞徐大人,如今乃是工部左侍郎,也是这一次代宗皇上亲点负责接待你的重臣,接下来你有什么事情自可以与他去说便是。”
原本正想斥责徐有贞几句的杨善闻言眉头就是一皱。虽然说大家都是三品官员,但也要看资历和实权的,而比起资历来,至少他强过对方太多,自己与老尚书说话,怎么能容一个后辈插手呢?倾城绝宠:赖上冷情魔妃
但经过这一介绍,杨善就明白,想要达成英宗交给的任务,怕是这个徐有贞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吧。即是如此,他也客气的抱了抱拳道:“原来是徐尚书,见礼了。”
“杨侍郎不必客气。”徐有贞同样的还有一礼,随后就言道:“即然今天胡尚书在此,不如借这个机会把事情说开好了,看看我们能不能找到某种平衡点,让大家早些完成皇命岂不是美哉。”
“平衡点?”杨善听后便即摇了摇头,“不可能的,这根本就是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没有试过怎么就知道不可能。”对于杨善的武断,徐有贞声音变得稍大的说着。
“怎么还有可能性?这一次将我安排到驿站,岂不是已经说明了一切吗?”杨善同样也狠厉的声音回答着徐有贞。胡濙是自己的上官,老上级了,资历又在那里摆着,他当然不好说些什么。但一个后起之秀的徐有贞,他倒是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杨善竟然看出了安排自己在的驿站的潜意思,徐有贞脸上即是一笑。他是一个聪明人,自然也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了。即是如此,有些话他就可以说出来了,只是在说之前,他还是先看了一眼座在那里正凝眉的胡濙,似乎有所顾忌一般。
不要看胡濙座在那里并不作声,但对于两人的对话甚至是接下来会说些什么,他都是非常的清楚。正因为清楚,他才感觉到有些痛苦。一边是自己效忠了近一生的大明王朝,一边是自己最满意的孙女婿,他要何去何从,选择起来实在是有些艰难。
当然,如果说是从大义而看的话,他当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效忠大明王朝。只是这样去做的话,不仅是他,便是他的家人,亲人都要受到连累,便是被诛上九族也并非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再想到白天里于朝堂之上,代宗竟然先拿自己开刀,丝毫没有顾及自己是几朝老臣的原因所在,这是不是已经说明了很多的问题呢?这样的君王已经对自己有了猜测之心,一旦心起,怕是无论他要做些什么,都无法在重回当年的信任了。
君王的不信任,将事情和盘托出之后的可怕后果,这让胡濙原本心中的天平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当注意到徐有贞的目光紧紧盯来之后,他终于做出了决定,那就是两不相帮,且先看看局势再说。
说是两不相帮,但从他知道了一些事情的真相,确并没有告发来看,他已经在内心中开始偏向于忠胆公杨晨东了。
“你们先聊,我出去透透气。”胡濙起了身,随便的找了一个理由之后便退了出去,留下了座在椅子上的杨善有些莫明其妙。可不等他问些什么,那边徐有贞的声音已然响起,“胡尚书年纪大了,此时出去透透气也好。但就是不知道杨大人是不是也要出去透透气呢?要知道接下来我所说的话之重要,怕是会吓到你。”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三百四十九章 狂言震杨善
“吓到我?”原本注意力还放在离去胡濙的身上,可因为徐有贞这一句话是真的被激到了。“告诉你,徐大人,本官曾上过战场,也算是从死人堆中爬出来的,什么样的场面没有见过,说是想要吓到我,哼!怕是你还没有那样的本事。”
“好,很好。”徐有贞听后拍起了巴掌,一幅赞赏的样子。但跟着脸色就严肃了几分道:“杨善,你可知道,你面前已经无路,你已经是死路一条了呢?”
“死路一条?”杨善装成听不懂的样子,可实际上内心中确是惊震不已。有些事情也不过是他在心中想过的,还没有最后的落实,可这位徐有贞又怎么会知道的,他不过就是一个新上任的刑部尚书罢了,虽然身居高位了,也还只是一个新臣子,也不应该知道那么多的南明秘密才是吧。
眼看着杨善还不承认,还不想面对事实,徐有贞就知道不曝一些猛料是不行了,当下便一幅义正言辞的样子说道:“杨大人,你是十七岁中的诸生。此后燕王朱棣起兵「1399年」,发起了“靖难之战”,你又因为参与守城有功,授典仪所引礼舍人。永乐元年,改为鸿胪寺序班。鸿胪寺掌管庆典朝仪,序班为从九品,官职虽小,却能经常见到皇帝。你“伟风仪,音吐洪亮,工进止“,每每为明成祖朱棣所瞩目,后来累官进鸿胪右寺丞。明仁宗即位后,擢为鸿胪寺卿。不久后,擢升为礼部左侍郎,兼管鸿胪寺,是也不是?”
听着徐有贞如数家珍般的说着自己的人生过往,杨善并不如何的吃惊,像是这样的东西,只要有心自然是可以找到的。于是他便点着头,“不错,你说的都对,继续说下去呀?”
“好。”眼见杨善是不进棺材不落泪,徐有贞也不决定留手了,继续的说道:“土木堡之战,你运气不错,被忠胆公救下,随后与英宗一起去了南京,开创了南明的局面。这般说起来你也算是老臣,算是重臣了吧,可是当英宗建立南明,大赏官员之时确并没有你什么份,相反你依然还是礼部左侍郎之职。你可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不等杨善去解释,徐有贞已经替他说出了答案,“杨大人,外人都讲你为人耿直,善于雄辩。但实际上你做事有着自己的底线。正因为这份底线,你并没有像大多数官员一样选择入河为泥,反倒是爱上了莲花,用的是出淤泥而不染那一套。也正是因为你恪守着自己的底线,不肯做以权谋利的事情,英宗才不会选你为一部的尚书。”
一部之尚书不仅要能做事,更要会做事。可是你只会前者,对于后者,因你的底线得罪了很多少,如果英宗真的把礼部交到了你的手中,怕很快就会引起混乱,那才是最错误的事情。更不要说,因为你那不必要的耿直,先后得罪了英宗的近臣曹吉祥、门达等人。又后因为你的才干威胁到了顶头上司刘德尚书。呵呵,一个人为官这么多年,竟然能处处竖敌,硬是把自己逼到了死胡同里,说实话,还真是让人佩服呢。”
徐有贞的话似乎是告一段落,却已经将杨善震的不轻。
要说为官这么多年,他不是没有想过为何就不能在进一步,由左侍郎成为礼部尚书。可偏生的每一次都是差一点就可以得逞了。但那个位置即是远在天边,又似是近在眼前一般,让他一次次希望升起的时候,再一次次面对失望的打击。
终于有一天,杨善想通了,怕是因为自己的底线,那遇事不肯睁一眼闭一眼的做法让人所不喜吧,这才无法将大权交到自己的手中。可就算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杨善又岂是可以轻易改变的呢。
只是这想了很多年才想通的事情,如今被徐有贞如此轻描淡写一般的就给点破了,他又如何不去惊讶?
而更让他惊讶的还是对方知道了自己与刘德、曹吉祥和门达之间的过解,这样的事情就非是别人想去了解就能了解到的,那的对自己非常的熟悉才可以。难道说这位徐有贞早就注意到了自己,且还多方搜集了自己的资料不成吗?
眼中惊讶之色足足持续了好一会之后,杨善这就痛苦般的摇了摇头,此时不是在想对方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时候,而是接下来他要怎么做,难道真如对方所说的一般,他已经是无路可走了吗?
“怎么?你为何不说话了?”眼看着杨善的眼中先是惊讶,接着显露出来的是那种一切都无所谓的态度后,徐有贞预感到了什么,便质问着杨善。
“要我说什么?你不是都说了,我已经无路可走了吗?”杨善摇着头,一幅失魂落魄的模样。心中是一片的黑暗,想自己为大明付出了青春,付出了大半辈子,刀上火里都走过不知道多少遍了,可是到头来,还是免不了一个家破人亡的结局,那怎么会不让人失望。
杨善一脸失望的样子,完全落在了徐有贞的眼中,他便知道有些话可以说出来了。这一切比自己想像的还要顺利,原以为杨善还会死鸭子嘴硬一段时间的,那只会挑时间把下面的话讲出来,可即然现在对方就想通了一切,甚至是心灰意冷了,那如今也到了他托出底牌的时候。“杨大人,往前的确是无路可走,但为何你不想着后退一步呢?古人云,退一步海阔天空啊!”
“退一步?”一时间,杨善也被徐有贞这话说的有些糊涂了。可当明白对方的大概意思之后便又摇了摇头,“无路可退了,这一次的任务完不成,便是我能回到南京京都,又有可用,那些人也不会放过我的,英宗也不会放过我的,甚至我的家人怕都是要受到连累。”
说起家人的时候,杨善的神色明显多出了几许的温情,可也仅仅只是一闪而逝罢了。
“是呀,家人!谁没有家人呢?我们之所以如此的拼搏,除了希望可以青史留名之外,无非就是想让家人过的更好一点罢了。但有时候,往往就是这小小的要求也是难以达到的,亏我们有时候还自诩圣人弟子,自说大权在握,一切不过都是笑话罢了。只是...只是杨大人,你的命很好,你被人看中了,所以你还有后路可退,如此不旦你会无事,便是你的家人也会无事的。”徐有贞以家人为切入点,突然间就将话转到了今天真正要表达的意思中来。
之前还听着徐有贞说起家人,这也让他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年轻时候的梦想,不正是为了青史留名和家人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吗?
正随着这些话而想入菲菲之中,突然间那话音一转,就变成了有人看中他的事情,这让他精神在这一刻为之一缓,便是思绪仿佛都停止了一般,需要慢慢消化这话中的内容。
似乎是过了一息,又似乎是十几息几十息之后,杨善突然猛一抬头,“徐大人,你刚才说了什么?”
“我说有人看中了你,他会给你一条活路,甚至以后还可能是康庄大道,只是眼下你确是需要背负一些东西,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徐有贞目光如矩,紧紧的盯向着杨善,等待着他的回答。
“给我一条活路?我需要做些什么?”杨善还是有些不太明白,可大概知道,自己除了死路一条外,还有一条路可选,那这就足够了。
“做的事情很简单,只是需要...”所谓隔墙有耳,尽管房间中只剩下了他们两人,可在说起接下来的事情时,徐有贞还是采取了“咬耳朵”的方式,如此可见,事情之重大。
杨善先是竖着耳朵听着,可没一会就是脸色大变,整个都变得激动了起来。这种激动也不知是因为愤怒,还是高兴,总之是脸色上有些涨红。
“杨大人不必太过激动,对你而言还有时间,只是不多了而已。这样吧,你夫人给你写的亲笔信应该快到了,等到时候你在自己做决定就是。现在还是先好好休息一下吧,恕本官直言,一个人不管是想要做什么事情,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都要先有一幅好身体才行,哈哈哈。”
徐有贞离开了,只是留下了杨善一个人有些魂不守舍的瘫座在椅子上,这一刻他的脑海中想到了很多,很多...
胡濙早已经离开,怕是他已经猜到会生什么,这样的事情他是不适合留在这里的。而从驿站离开之后,胡濙整个人就变得沉默寡言了许多,他已经感觉到了什么,只是并不清晰而已。如此在没有做最后的决定之前,他还需要好好的看一看,听一听。
建宁府。
一走就是两年的时间,待到杨晨东在回到这里的时候,已然换了一个身份,成为了大明的忠胆公,听说不管是北帝朱祁钰还是南帝朱祁镇都十分看好他,与他有着深厚的交情。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三百五十章 回访建宁府
这样的一个大人物回到了建宁,那一定是轰动的大事情。建宁府外,知府李道同更是带着一众府中的官员列队等候着。
对李道同其人,杨晨东的印像还算是不错,正是因此这才给了面子,亲自下了车,与其寒暄了好一阵,随后杨晨东便以舟马劳累为由婉拒了对方要给自己接风之举,一行马队直入杨宅之中。
杨家老宅也因为杨晨东的到来变得热闹起来。老管家杨海更是人前屋后的忙呼着,这里也将是他颐养天年之地,趁着四少爷和六少爷都在,应该置办的东西那是一样都不少的。
四少爷杨阳到了建宁府后,先是与六弟杨晨东一起祭拜了祖庙。随后无聊的他就在各个酒楼甚至烟花之地游荡着。打着忠胆公的名号,倒是做起什么事情来都方便了许多。
相比之下,板晨东到了老宅之后就沉寂了下来,便是平时街道上都少会去。但这并不代表他真的对外界发生的事情全不知晓,相反很多事情都在他的控制和掌握之中。
譬如说此时放在他桌前的那一份安全局送上来的报告,就清晰的记录了刚刚发生在京师的事情。
杨善做为英宗皇帝的代表,来到了北明的京师,只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他并没有丝毫指责代宗皇帝朱祁钰的意思,相反还说他此来实是为了表示友好和承认北明代宗皇帝的合法性。
事件一出,自然是满朝皆惊,代宗朱祁钰更是喜不自胜,亲自宴请了杨善,表达着他的善意。
宴会之上,杨善甚至还拿出了一道文书,上面盖有着他做为英宗代表的印章,郑重递达国书之时,又说道不管是南明还是北明,其实大家都是一家人。如今南明的南方有战乱,还是需要兄弟多帮衬才行,这便借机提出要借忠胆公杨晨东一用的事情。
得到了南明的承认,朱祁钰心下大喜,对方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要求他又怎么能不答应呢。如此杨晨东可替南明效力的事情便算是板上钉钉了。而做完这一切的杨善又以英宗皇帝急等消息为由提出离开。仅是在休息了一夜之后,第二天一早便出城而去。
杨善到底去了哪里无人知晓,只有来往的巡逻官兵看到了一队马车被抢过的痕迹,从其中还找到了盖有代宗皇帝朱祁钰大印的文书,上面就杨晨东可以为南明出力之事做出了肯定般的答复。
杨善怎么会消失不见?这一切自然是杨晨东的手笔。
不仅是杨善不见了,便是在南明京都的杨善家人也一并消失不见。在英宗朱祁镇得到了消息,说是杨善竟然代表他承认了北明存在的合法性,当即气的掀翻了龙案,随后锦衣卫便出皇宫而去,来到了杨府中要捉拿人犯。
可惜的是,杨府中的确是有人,但不过是几天前来这里演戏的戏子罢了。就见他们一个个被绑在院子里,已经三天没有吃过东西了。此时锦衣卫方才知道,杨家人已经先一步逃了出去。
负责带队的锦衣卫百户把事情上报给了指挥使门达。深知英宗性命的门达生怕会受到连累,便将那些戏子通通杀掉,对上谎报说杨善的家人因拒捕反抗,尽数被杀。
事情的经过就是如此。这其中主要出力的就是徐有贞,他是接到了杨晨东的密信之后一步步将事情做下的。比如说说服杨善的事情就是以他为主。
正逢杨善心灰意冷之时,加上徐有贞可以保证他家人的安全,索性他也就豁了出去,按着计划代表着英宗承认了南明的存在,如此得以活命离开。此时正被安全局的人安排着前往赤嵌城与家人汇合呢。
杨善是一个能人,只是因为心中守着底线,不肯与有些人同流合污罢了。这样的能臣更是杨系所需要的。这一次刘德想要排挤他,却硬生生手将此人送到了自己的手中,也不知道得知一切真相后,刘德会如此的恼火与痛苦吧。
将这些消息放到了一旁,杨晨东将身体缓缓的靠在了木椅之上。自从他上次在杭州府见到邝野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算算日子,想必对方应该快赶过来了吧。但就是不知道这一次请自己出手,会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名份呢?
1...136137138139140...3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