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军需来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浪子边城
杨晨东的声音带着一些的严厉。熟悉杨晨东的人都知道,他能够对你严厉,证明还算是看好你,反之的话,如果连说你都不愿意去做了,那就是真的要放弃你了,那才是最为要命的。
对着韩庆说完了这些之后,杨晨东即摆了摆手,也不管对方是不是听明白了大声的说着,“好了,今天这样乱闯的事情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但若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你的命本钦差取了。你现在便离去吧,我还要听曲,莫要打扰了本钦差的兴致。”
说完这些的杨晨东又将身体向着藤椅上一歪,随后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座在杨晨东身边的雪娘子看着夫君这个做派,不由就是会心一笑,随后看向那还一脸惊呆的苏曼儿说道:“苏姑娘,请继续吧。”
“哦。”苏曼儿机械一般的回答着,然后重新调整心态,随后那动听的声音于她口中传出,传入到了杨晨东的耳中,让他的神色重新变得享受而愉悦。
在这样动听的歌声之中,关鹰托着受了一身伤的身体走出了后花园。杨晨东终还是给了自己一个交待,且从对方话语中来看,人家做的似乎并不过份。以钦差之身份出现在广东这个陌生的环境里,若是头三斧劈不开的话,又何以让别人听命于他呢?
现在来看,他做到了。现在说起钦差大人,上到鲁有福,下到见识这一幕的微末官员,哪一个不是心中发颤。这也使得大家对他的命令是格外的用心。这不正是之前关鹰自己也期望看到的一幕吗?
想着这或许就是忠胆公的手腕吧。现在招式是打出去了,就看接下来是不是真的能够平叛乱匪了。
......
乱匪大营。
原肇庆府府衙之中,黄玉亮正招集着手下的大将们在这里开所谓的军事会议。
自前年英宗于土木堡大败,损精兵五十万后,强盛的大明就开始进行到了衰落期。败退到南京的朱祁镇于此地建都,成立南明。为了充盈国库之实力,南明就又加了许多的苛捐杂税,落到百姓头上的时候,那是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黄萧养带着一众兄弟们来了一出广东农民起义。
起义之初,倒是得了不少穷苦百姓的支持,队伍一度的扩大,倒是占了几个县城,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同时也受到了南明的打压,当面对着四面八方而来的明军时,最终没有组织的农民队伍很快被镇定了下去,以至于最后黄萧养和长子都一并被杀。只是留下了次子黄玉亮逃出生天,继续在广东地界上小打小闹着与明军做对。
围剿无时不在,这样的环境下,留给黄玉亮生存的空间也是越来越小,眼看着就要被困,被围,甚至被灭的时候,突然间原本包围着他的重重明军撤去了大半。这样突然间的改变,让黄玉亮有着一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可随即他就接到了消息,说是岷庄王朱徽煣在云南zào fǎn了。不久之后他更是收到了岷庄王朱徽煣的亲笔信,大意就是说愿与他联合,他们东西相互应,共谋大事。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三百六十一章 头疼的战报
朱徽煣的出现,搅乱了局势,同时也给了黄玉亮以喘息之机,借着这个机会,他终于稳住了阵脚,由原本的全线防守变成了适时的反击,再到现在的攻城夺寨,队伍发展到了十五万人,治下百姓达到近百万的规模。
肇庆府中,一番的打、砸、抢、烧已过,弄得这里是不成样子,便是座在这府衙之中,依然还是可以闻到空气中那房屋燃烧时留下的味道。
黄玉亮高座于主座之上,目光随便般的扫视了一下手下的众将,轻轻敲动了面前的书案,顿时原本还有些喧闹的厅中就变得安静了下来。“诸位,我们已经攻下了肇庆,如此我们的势力又扩大了一步,当是可喜可贺之事,足以证明南明已经腐朽,他们已很难是我们的对手了。”
“哈哈哈。”这鼓舞士气的言语顿时让厅中的众人大笑了起来。几乎大部分人在此刻都是一脸的狂傲之色,一幅骄傲神态,似乎天下间用不了多久就要受他们的掌控一般。
黄玉亮也跟着众人一起笑了起来,可是很快他突然停住了笑声,“但...一个肇庆府可并非是我们的目标,按着与朱徽煣商量好的计划,我们需要占领的是广州府甚至是广东全境,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钳制南明的军力,才能更好的打出我们的名头,扩充我们的实力,所以接下来我们还要不断的前进,再前进。”
“对,我们不能满足,还有更多的财富和美人等待着我们呢,我们还要继续的攻城拔寨。”匪军中四大天王之首也是唯一跟着黄公子来到了肇庆府的耿军站了出来,应喝着黄玉亮出说着。
“说的好,耿天王的说法正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所在。事实也证明所谓的南明军队是不堪一击的,只是...”黄玉亮声音一降,所有人在听了只是两个字时,都不由的竖起了双耳,他们知道这才是今天开会的重点所在。
“只是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传了过来,明朝英宗皇帝派了一位钦差大臣到了赣州府,此刻正在那里调兵遣将,准备前来广州府,大有与我们决战之意。”黄玉亮没有让大家久等,仅仅只是在卖了一个关子之后,就把接下来话一并讲出。而在说完这些之后,他还有意的耸了一肩膀,“对了,听说那位钦差是什么大明的忠胆公。哦,他今年只有二十一岁。”
“呼!”大厅中随着黄玉亮将最后一句说完时,便传出了一阵又一阵吐气的声音。
原本在听到南明派了大军,还派了钦差大人来与他们决战的时候,大家心中还是有些紧张的。无论如何,明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在加上人家实力雄厚,倘若真是聚齐力量向他们反击的话,怕还真是要退避三舍才可以。但听到来的钦差是一个年轻人,且只用二十一岁的时候,一个个都笑了起来,原本刚刚紧张起来的脸庞,在这一刻也完全的放松了下来。
至于什么大明忠胆公,很自然就被这些人给无视了。或许在他们眼中,所谓的明朝有爵位的人,不过就是命好出身好罢了,要说这样的人会有什么能力,那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这些人会忽视杨晨东,会忽视忠胆公,自然还是因为消息闭塞的原因所在。消息不通畅,舆论不发达,杨报也仅仅只是在北明京师附近有之,外加英宗皇帝朱祁镇有意的在淡化着此人的名字,杨晨东的名号的确在南方这里叫不响。
不为人知下,这些人当然以第一印像来看人了。只是一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罢了,怎么可能放在这些靠着自己双手打拼出现在成绩的这些武将眼中呢?
大家都是一幅无所谓的样子,黄玉亮便也跟着哈哈大笑了起来。他本人对杨晨东同样不是很了解,或是说也并不想去了解,不过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压根也不会放在他的眼中。若非为了激励部下的话,怕是有关六少爷的事情,他是提都不会多提一句的。
“好,兄弟们,南明无人了呀。竟然派一位黄毛小儿来领兵,真当我们是泥捏的不成吗?即是这样,那我们便给他们一个厉害看看好了,也好叫他们知晓,我们的厉害。”黄玉亮哈哈大笑间便将众人的士气也提升了起来。
“公子说的不错,南明竟然这般的小视我们,那就应该给他们一个厉害看看。”大可的诸将一个个都变得激动了起来。接连的胜仗已经让他们得意忘形,这一次面对的又是一个年轻人,使他们轻敌之意更甚。
此时,不仅是匪军诸将,便是公子黄玉亮此时也便得骄傲非常。眼见众人都是一幅义愤填膺的样子,他感觉到军心可用,当即便大声的喊着,“好,即是大家都同意了,接下来我们便兵发广州府,活捉明钦差。”
“兵发广州府,活捉明钦差。”下面众将随着黄玉亮的喊声一同高叫着口号,一个个眼中露出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幻想。
在黄玉亮的号召和决策之下,匪军加紧调集着从各地抢来的粮草,开始做动员准备直攻摆在面前在无什么障碍的广州府。对他们而言,拿下了这里,便等于从形势上占据了整个广东,真到那个时候,他们的影响将会更大,将会有更多的“好汉”前来投奔他们的。
......
赣州府。
自打上一次大帐中的会议之后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七天的时间。
七天时间里,杨晨东拒不见任何人,天天都在府中的后花园中听曲看舞。即便是韩庆拿来了四十万两银子的时候,也是他身边的跟班虎芒负责接待的。
来时是泰山压顶,给人的感觉似乎前线的形势不容迟缓,谁敢耽误上一刻便会惹来杀头之祸。可真安定了下来之后,却是如此的安静,似乎这一刻天下已经太平,只剩下享乐与享受了一般。
这样的反差,让很多人都想不明白。只是碍于之前杨晨东杀贾平,罚韩庆的事情做的太狠了一些,以至于大家虽然想不通,可依然还是无人敢去问一个究竟。整个局势似乎在这一刻便停滞在这里了。
杨晨东靠着钦差大人的牌子,外加上一次的果决行为让众人感觉到了害怕,无人敢去打扰。相比之下,广东布政使鲁有福和关鹰将军便没有了这般的待遇,他们临时入住的府中,天天是车水马龙,来者多都是问及接下来如何应对战事的问题。
鲁有福做为广东布政使,他比任何人都忧心着广东的局势。毕竟这里一旦出了大问题,他是一定会有过无功的。原被杨晨东初来时的手段给惊到了,想着有这样的钦差大臣,想必广东之事应该并不难解决才是。但当连过了七日时间,突然一切都没有了动静,他便也有些座不住了。直到这一天,他突然接到了战报,说是黄玉亮匪军已然从肇庆府出发,军锋直指向广州府的时候,他便无论如何也座不住了。“来人,备马,去关将军的府砥。”
关将军府中,此时的关鹰正在书房中埋头写着战报。
所谓的战报,便是关鹰将前方战事以每日一报的方式汇报给南明朝廷。但凡如果有战事发生,且出现结果的话,还可能会一天两报,甚至是一天三报。
只是现在,便是一天一报的战报,关鹰也有些不知道要如何去写了。
说起来,关鹰与一些普通的军中将领还是有些区别的,他曾读过书,且还曾中过秀才。只是因为后来考举人无望,这才改行投了军,又因头脑灵活,有出色的表现受到了邝野的赏识,调进了军部之中。
让一个秀才去写战报,这并非是困难之事,只是眼下,同样的事情放在他的眼中,确是当真让人头疼无比。
有心不想让皇上和邝尚书担心,可又不能违心去报战事,无奈之下,关鹰痛痕的在白色的纸张上写下了,今日太平无事,三军未动,一切如常的字样。
待写好这些之后,便叫来了一名亲随,让其将此报送向驿站。
座好这些之后的关鹰站在了窗前,活动了一下伤还未完全痊愈有腰肢。七日前被杨二好生的教训了一顿之后,他强忍着腰部的巨痛回到了府中,随后便连着躺了三天。便是战报也是在床上写下的。
待三天之后可以下床行走,他便一直期待着杨晨东的下一步的举动,只是又等了四日,依然还是没有半点的动静,渐渐他那原本被杨晨东的话给说平静之心又变得噪动了起来。
站在窗前,想着杨晨东对他所说的那些话,关鹰的神色间越发的迷茫了起来。
他承认,那一天被教训之后,杨晨东所说之言并无错误。即然是军机,当然越是机密便是越好了。毕竟广东连丢了五座大城,要说在官府之中没有匪军的探子,怕是他自己都不会相信。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三百六十二章 苏曼儿的底细
可只是为了防止探子偷听到军情,反倒自己按兵不动,这一仗都打胜吗?难道说杨晨东此来只是为了玩乐,又或是他真的是成竹在胸,早就做好了各种安排?一想到如今的赣州府中,大明军队除了一个鲁有福大人带来的广州千卫所还在,其它的明军都被派了出去,便是雇佣军也被派出了不少,他便心下稍安,或许这位忠胆公早就有了安排也说不定呢。
关鹰还在自我安慰着,想着杨晨东能够如此平静的呆在赣州,想必是有所准备了吧。正思考的时候,突然间书房之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之声,接着亲随的声音响起,“将军,鲁大人来了,说是有重要的军情,一定要见您。”
“重要军情?”听闻至此,关鹰的神色变得一紧,“好,本将军这就过去。”
关府的正厅之中,关鹰见到了一脸心急如焚的鲁有福。“鲁大人,何事如此的着急,可是贾氏的五十万两银子送到了吗?”
关鹰之所以提五十万两银子的事情,那是因为钦差大人的府中放出了话来,何时贾氏的银子送到了,何时大人才会见客,若不然的话,便是天塌了下来,也不得打扰。
对于这样的说法,关鹰自然是不相信的。一旦军事紧急的话,杨晨东若依然还是没有作为的话,那便是重大的渎职,那个时候他的钦差身 份将会被撤下,不仅如此,怕是皇上和邝尚书也不会轻饶此人的吧。
可明知道这是一个借口,关鹰还是希望早一些把这件事情了了,毕竟事情解决了,杨晨东就没有理由不见他们,他也好行自己的本份,行催促之事了。
“关将军,并非是贾氏的银子送到了,那里我已经在催了。倒是肇庆府那里传来了消息,匪首黄玉亮已经带着八万大军向广州府而去,形势危急呀。”鲁有福一脸焦急的样子说着。
“有这样的事情?何时发生的?”这样的战报关鹰倒是第一次听到,不由有些怀疑的说着。
“不会有错的,这是我安排在乱匪中的眼线传回的,想必稍后就会能正式的战报送过来。”鲁有福以着斩钉截铁的态度说着。
即然乱匪可以在官府中安插线人,鲁有福做为广东布政使,在对方之中安插眼线也就是在合理不过的事情了。对这一点关鹰便不在怀疑,而是点着头,“此乃大事,这样,还要劳烦鲁大人与本将军一起去见钦差大人。”
“应该的,应该的。”鲁有福点着头。这一次他过来就是想要劝说关鹰与自己去见杨晨东的。有关关将军七日前闯了钦差大人的府砥,随后被打的事情他早就得到了风声。想着关鹰可是邝野尚书眼前的红人,连这样的人物杨晨东也是说打就给打了,他实在是没有什么胆量前去闯府。
关鹰答应了下来,有了同伴之后鲁有福也有了底气。当下两人便一起出了府门直向杨晨东之所而去。
两人一个骑马,一个座轿,带着一众亲随很快就来到了城中临时的杨府之外,只是毫无意外的在这里碰了一个闭门羹。守门的杨五直接将两人拦下,待听清他们说是有重要的战报要汇报时,便即摇了摇头,“两位大人,实在是不好意思,国公爷的脾气你们也是知晓的,即然说了贾氏的银子不送到,就不允许任何人前来打扰,那便是天塌了下来也是不见的。”
“这位兄弟,还请通报一下,的确是军情紧急呀,一旦出了事情,怕是你还担待不起的。”鲁有福眼见一个门童都可以挡住自己,便心声不悦,带着威胁之意的说着。
“没有什么担待不起的,即然国公爷让我守门,当定要遵守定下的规矩才是,两位还是请回吧。”杨五并不因为鲁有福的话而有丝毫的生气之意,相反还是一脸的笑意说着这些,只是这笑容,此时此刻看来,似是那般的欠揍。
直接吃了闭门羹,鲁有福是没有什么好办法了,只好把求救的目光看向着关鹰,想让他出面说话。实在不行便是直闯试试看。
只是关鹰的表现实在是令人失望,眼见杨五挡住了自己,他是很干脆的转身就走,然后声音这才传了出来,“好,如果可以还请传报钦差大人,贾氏的银子很快就会到的,但前线的确是军情紧急,倘若广州府真出了什么事情,怕谁也担不起这样的责任。”
“慢走,不送啊。”杨五似是没有听到关鹰的话一般,还是笑呵呵的。尔后目光落在了鲁有福的身上,装出疑惑的样子,好似是再说,怎么了,难道这位大人不走吗?
“哼!”鲁有福看出了杨五眼中的意思,当下气愤的甩袖而去。想他怎么说也是广东的布政使,朝廷的从二品大员,封疆大吏一般的存在。平时谁敢这般的给他脸色看呢?
只是考虑到杨晨东的手段实在是太过粗暴了一些,最终他还是没有胆量去闯门,只得悻悻然的追上了正要离去的关鹰,“关将军,难道我们不把事情报给钦差大人知晓吗?”
“先不要报了。还是先想办法把贾氏的银子送过来再说吧。”关鹰轻摇了摇头,然后回身看了一下杨府,便是转身而去。他已经决定,回去之后要在写一份战报,好好的参杨晨东一本。
杨府内宅。
杨五送走了关鹰和鲁有福之后就来到这里,见到了杨晨东,把外面发生的事情汇报了一遍。
“好,知道了,你做的很好。”杨晨东先是笑了笑,然后满意的说着。待杨五欢天喜地的离开之后,他便看向在书房中杨三道:“看来他们在乱匪之中也安排了眼线呀,消息竟然不比我们晚上多少。”
“是的,应该是鲁有福的手笔,看来此人倒并不糊涂。”杨三赞同般的点了点头。就在一个时辰前,他已经得到了安排在乱匪中内线的汇报,并第一时间汇报给了杨晨东知晓。这也是为何明知道鲁有
福和关鹰前来有得要军情汇报,杨晨东依然还敢不见的原因了。
“只是不糊涂罢了,手中兵力有限,军资不多,便是想干些什么上下掣肘的人也难免太多,终还是难以伸展手脚呀。”杨晨东点评出了鲁有福的弱点,或也可以说是整个南明的弱点所在。
堂堂的大明王朝,若是说没有人才那是任何人都不会相信的。只是因为环境的制约,很难让有本事的人展开什么手脚罢了。就像是年轻人如果不经历一些磨难和熬上足够的资历,又怎么可能会被委以重任?
当真混出了名头的时候,怕已经是一个老人了,那个时候奋争的棱角已然被磨平,心志也没有那么高了,便也自然的学会中附庸之理,在有年轻人想要出头的时候,他们也会习惯去打压,这便是一种循环,如此一往,一代不如一代之下,王朝自然越发的走向衰落,离改朝换代自然不远矣。
感叹着大明王朝正由兴盛向下坡走去,那一边站着的杨三小心翼翼的说了一句,“少爷,苏姑娘的事情我们调查出了一些意外的情况。”
“意外的情况?说。”杨晨东来了兴趣,他对苏曼儿会出现在自己的身边,一直是好奇的。对方即然是秦淮河畔的第一花魁,钱自然是不会缺少的,甚至愿意的话,便是嫁到王公大臣家做一个小妾也非是什么难事。
但她偏生的出现在自己的身边,还一呆就不走的样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通过观察,杨晨东发现对方并非对自己有多么的崇拜,这从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可以感觉的到。如果不是崇拜的话,他会有这样的举动就更是不合常理,这他才命安全局好好调查一下此女的来历,甚至还重点说明,要从她的出身和所接触的人那里去着手。
“是。”杨三先是点头答应着,随后就用着很小心的声音说着,“少爷,按您的吩咐,我们先从苏姑娘的出身着手,正是从此处下手,查出了不同之地。尽管对方的身世外面所传者甚多,但我们下了大力气之下,终还是查出,苏姑娘竟然出自于官宦之家,他的祖父曾任南京六部礼部的左侍郎,姓苏名成,极有才名。”
“苏成?”脑海中回想着这个名字,杨晨东点了点头,“不错,苏成此人我是知道的,的确是有才,还受过明成祖朱棣的赞赏。”
“正是。我们还查到这个苏成原本是希望要从南京留都调任到北京京师为官的。可或许是因为表现的太过惊艳了一些,没过多久,他竟然因为被查出受贿贪脏而入罪,不久之后便死在了牢中,随后家人便被发配。而这家中就包换着苏姑娘,只是她运气不错,当时不在苏府之中,而是到了乡下,如此就躲过了一劫。对了,这个当时控告苏成之人便是如今南明的礼部尚书刘德。”
“刘德?有意思了。”听及此处的时候,杨晨东嘴角微翘,笑了起来。
{本章完}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三百六十三章 钦差可以动手了吧
“暂时就查到了这么多,毕竟刘德如今是礼部尚书,位高权重,不是那么好查的,我们的人会抓紧时间,还请少爷暂且等待。”看到杨晨东满意了,杨三在心中松了一口气。苏曼儿的事情杨晨东嘴上不说,但心中一定是重视的,不然的话此女怕是早就无法在杨府中呆下去了,这便也让杨三的压力巨大。
奈何事情查到了刘德这里的时候,便停了下来。一是因为对方的权势很大,稍不小心就可能会被人给盯上,二来事情过去了那么多年,很多事情早已经是物是人非,想要查起来一样会非常的困难。两种难度之小,杨三才感觉到压力巨增。
“嗯,事情的确是不太好查,但还是要查下去,还要尽快。这样,在拔十万两银子给南京分部,让他们把事情弄一个清楚。”杨晨东理解杨三的为难。只是安全局原本就是做别人不能之事,只要投入巨大,相信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水落石出的。更不要说,苏成当年可是礼部左侍郎之职,那也是正三品的官员了,想动这样的大员,怕非是一两个人合力就可以做到的,只有用心,应该还是可以找到一些线索。
加上十万两银子,足见杨晨东对此事的重视,当下杨三便重重的点头,“少爷放心,我这就去安排,争取早有结果。”
......
关鹰和鲁有福碰壁而回。两人一番商议之后,便采取了迂回的政策,便是想办法先把贾氏的事情给做了,如此一来让杨晨东找不到不见他们的借口方是正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