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军需来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浪子边城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平王府的态度(二更)
似乎早就知道阮春成会有这样的表现,洪金将五指收回,双手一摊的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是没的谈了,那我这就去禀报忠胆公,或许今天中午吃过了午饭,他们就会兵发河内城了。”
说完这些话后,洪金真就站了起来,一幅要离开的样子。
阮春成怎么可能让洪金就这样走了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的游说任务岂不是失败了。所以他马上伸手按住了洪金的肩膀说道:“洪将军,有什么事情可以好好商量吗?这样吧,三个月如何?”
“六天。”
“两个月?”
“七天。”
“一个月?”
“八天。”
“半个月?”
“九天。”
两人就像是小商贩一般,最终将时间定在了十日之期。
十天正好是杨晨东交给洪金的确定日期。因为十天之内,基本上杨晨东就可以做好战前的准备了,至于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一定会有一些汉人因为住的太远无法赶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夜长梦多,如果因为一两个城市几百上千的汉人没有到来,在出了什么别的差错,那是杨晨东绝对不会允许出现的。
十天的时间自然让阮春成有些不满意。但他也想到了,到时候拖延一下就是了,十天之内争取送一些人来,十天之后还会有人来,他就不相信真到那个时候,这位忠胆公还真的敢开战不成吗?
各有各的打算之下,双方达成了暂时的协议,阮春成这就写了亲笔信给在河内城的太子送了过去。随后交趾的战事就此获得了一时的平静。
......
云南平西王府。
距离交趾最近的沐家,一直在交趾国中安插着自己的情报人员。有关杨晨东带着雇佣军突然出现在曲易城外,并攻占那里的随后又兵出北带城,占城的消息他们是第一时间知道的。
在得知了消息之后,沐斌让人马上把情报向南明皇帝朱祁镇那送了过去,然后又叫来了王骥这位当朝的兵部右侍郎,让他帮着自己分析眼前的局势。
与王骥一同出现的还有沐家的杰出子弟沐昂。
沐昂只有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可是军龄已经有十几年了。这位十几岁就入了军营的沐家出子弟,不仅是身手不凡,便是打起仗来的时候,也是勇猛异常,成为了沐斌最为看重的沐家年轻人之一。
西平王府的偏厅之中,此时就座着这三个人。之所以没有叫其它人来,是因为他们要商议事情的侧重点是,在这样混乱的局势之下,沐家要如何的去决择。
像是讨论这种沐家利益关系的重要事情,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了。
沐昂虽然还年轻,但口风极言,遇事又沉着冷静,叫他来自然是应该的。
王骥更是
如此了,已经被英宗皇帝抛弃的人,现在是不得不抱着沐家的这个大腿,所为所想自然都是为沐家着想。能差一点成为了兵部尚书之人,眼力自然也是有的,叫来他正好听听他对时局的看法。
西平王沐斌正座在两人中间,不发一言的静听着这两人的看法。
消息三人都知道了,接下来就是发表各自看法的时候。首先开口的就是年轻的沐昂,他先是拿着这份情报认真的看了三遍,随后就把脑袋晃了又晃,“这不太可能吧,雇佣军才多少人,大家都是知道的,凭着那一万多人进入谅山雨林能够活着出来就已经不易了,怎么可能还会打到交趾的内部去,又连占两城?还逼到河内城之前呢?这情报是不是搞错了?”
也不怪沐昂会这样去想。因为同样的事情他是做不到的。虽然他也算是沐家的战将了,但莫说是给人一万多兵马,就是给他十万,他也是不可能把事情做的这般漂亮。
“消息是不会有假的,这份情报已经得到了佐证。”沐斌眼见一旁的王骥也是一幅不相信的表情,这便开口把真实性先定了下来。至于他口所说的佐证,自然是另一个情报小组同样送来了相同的消息。
一件事情,一个人说的可能是错的,不能全信,可当所有人都这样说的时候,便是确凿无疑。
原本王骥也是想质疑这件事情的,现在听着沐斌之言连忙就闭上了嘴巴。如果这个时候他在去怀疑的话,那就等于是在怀疑西平王了,对于已经得罪了英宗,眼看着无立足之地的他而言,倘若不抱紧沐斌这个大腿的话,那真成了天下之大,无他容身之所了。
沐斌此话一说,顿时偏厅中又重新的安静了下来,显然大家都需要好好的消化一下这个消息。然后等了约有一盏茶的时间,看着身边两人的脸色都恢复的差不多了,沐斌便再一次开口问着,“好了,现在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了。这里只有我们三个人,准许你们妄言。”
所谓的妄言,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出了这个房间不在说便是了,没有人会因此而治什么罪。
即然可以想什么说什么,王骥的小眼睛转动了一下后便开了口,“如果这一切是真的话,那这个雇佣军的战力就太厉害了一些,这个忠胆公的野心也太大了一些。”
“怎么讲?”沐斌感觉到王骥似乎是话中有话。
眼见沐斌来了兴趣,王骥知道表现的机会来了,当下便不在客气,把心中所想的一骨脑的全部说了出来。“西平王您想想看,如果这件事情真是雇佣军做的话,那他们的实力是多么的强横。拥有这般的实力下,为何当初朝廷让他对付黄匪军的时候,会用上近两个月的时间呢?以他们的强横实力,直推就是了,怕几仗下来,没有经过训练的、又是乌合之众的黄匪军就会四散而逃了吧。不仅如此,他如果真的为皇上解忧,想要尽全力的话,大可以灭了黄匪军之后就来平云南之乱,那个时候岷王还
没有做大呢?完全有机会可以将其扼杀在云南之地,哪里还有现在的复杂局面呢?”
一口气里,王骥说了很多,隐隐的透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一直以为,雇佣军都没有完全的发挥自己的实力,而是在藏拙。
那请问,什么样的情况下要有意的隐瞒自己的实力呢?是不是他所图甚大呢?
甚至反过来想?此人是不是有意想要看到一些事情的发生,有意想看到乱局越来越大,这样他才好从中渔利呢?
毕竟任谁手中有一支天下无敌的强师时,都是希望能有发挥的空间的。若不然的话,岂不是让珠宝蒙尘?
不得不说,王骥的推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些话也被沐斌给听进了耳中,但饶是他们已经想到了这一点,还不没有看出杨晨东要灭掉交趾,扬汉民之威,称霸世界的伟大目标。
不为别的,他们的眼界还是太窄了一些。虽然也算是身居高位,但双眼一直都在明朝这个地界里,也身处于这个环境之中。从小的教育就告诉他们,外面都是蛮夷之地,都是荒凉无比,世界的中心就是大明,那些地方穷的可怜,占之何用?
正是这样的保守思想之下,接着沐斌才会问出这么一句话来,“这么说,忠胆公是有意藏私的,可这样做是为什么呢?如此重创交趾又有何用?难道想真的要占领那里?本王虽然没有去过那,可是多听人说过,那里地小人多,甚是贫穷呢。”
借着沐斌这个话,王骥也说道:“当然不是想要占领那里了,那里也没有什么好处。忠胆公这样去做,无非就是彰显他的厉害罢了,如此让其它人对他所有忌惮,然后好达到自己的目地。”
“目地,什么目的?”这一回换成了沐昂出声来问。
“呵呵。”王骥先是脸上得意的一笑,接着反问沐昂说道:“沐将军,老夫来问你,听说了雇佣军的强横之后,如果让你带军与他对擂的话,胜算几何?”
一下子像是被问到的沐昂,当即是一脸涨的通红。他很想说自己并不怕雇佣军,可是想到人家打击起交趾的手段来就非是自己能做到的。这种勇气还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泄了气,让他不得不摇头说道:“如果真是两军对擂,硬拼刀qiāng的话,怕是我们沐家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听着沐昂没有底气的回答,王骥不但没有挖苦,反而还是点了点头,“看看吧,连沐家军都没有必胜的把握,那不管是英宗还是岷王又何谈取胜之道呢?这就等于未战先在气势上取得了胜利,那携此之威如果要向皇上要求一些什么的话,岂有不答应的道理?”
说到这里的时候,一旁座着的沐斌终于似是想通了一般,“王大人的意思是忠胆公也想和本王一样称王吗?”
“的确有这样的可能。毕竟我们之前就得到过消息,这位忠胆公对于王位可是很执着的。”王骥点着头,一本正经的说着。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四百九十六章 邝野的分析(第三更)
“他也想称王?凭什么?皇上又岂会轻易的答应他。”沐昂听到这里的时候,很是不以为意。之所以沐家如今这般的势大,就是因为沐斌封了王,但如果是一个人都可以封王的话,那这王爷的头衔就不在重要了,也就不会为家族带来那么多的荣光吧。
在沐昂的眼中,自然天底下的王是越来越少才好,这样王爷的身份才会更重,说起话来的时候,底气也会更足。
不止是沐昂这般去想,沐斌同样也是抱着这般的想法,开口附后的说着,“想要当王,怕不会那么容易吧,皇上会轻易的答应他吗?”
“当然不会。”王骥用着十分肯定的口气回答着。然后似是怕这两人不信,接着又继续的说道:“王爷,沐将军,你们想呀。为何沐家可被封王,那是因为你们世代为大明镇守西南,在加上你们的影响力只在这一地而大罢了。就算是封了王,皇上也不会有多么的忌惮。可是那忠胆公不一样了,他又年轻,且影响力不仅在南明存在,北明亦是如此。倘若给这样的人封了王,岂不是自找不痛快。更重要的是,一旦以后在生了什么战事的话,忠胆公在立了功,要如何的封赏?王之上岂不就是皇了吗?”
“这...忠胆公难道还有不臣之心?”听到这里,西平王沐斌的脸色不由是一变再变的问着。
“是不是有不臣之心,谁也不知道。可一旦有一点的可能性,就必须要做好防备的,想必在这一点上,英宗皇上考虑的定比我们还要多,还要周全,所以老夫才说他这个王不好封呢。”王骥对杨晨东了解也是有限,有些事情自然也不敢冒然的评判。可是凭着他对朱祁镇的了解,看着他如此的提防着杨晨东,这一番推断又是极为的合情合理。
话都说了这么多,沐斌和沐昂终于算是明白了。这个杨晨东之所以兵压交趾国,无非就是借机展示自己的军力同时,向朱祁镇索取好处罢了,而接下来就应该是看皇上如何决断了。
想通了这些,沐昂突然就是呵呵一笑,“要说这位忠胆公为了名也算是走迂回路线了。怕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此次进入交趾军,他也付出了不少的代价吧。”
不怪沐昂这样说,交趾军的战力如何,他也是知道的。与沐家军而言虽然还差了一些,但也差之不多,雇佣军能胜他们,也应该是那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才是。而付出了这些的代价无非就是为了一个王位,还很有可能得不到,这般一来的话,那不是等于出力不讨好吗?
但不管怎么样,这件事情与沐家军都没有什么关系,不管是交趾军损失惨重,还是雇佣军伤痕累累,他们都乐见其成。
把事情似乎是捋清楚了,大家之前的担心也就消失不见了。这原本就与沐家军没有什么关系,且雇佣军再厉害,也不可能在胜了交趾军之后,还有余力还找沐家军的
麻烦。先不说大家之前就没有什么矛盾,便是说真与沐家军打上一仗又有什么好处呢?
即是没有好处的事情,谁又会愿意去做?
知道了战事无论如何的发展也与自己没有干系之后,沐斌的脸色是彻底的放松了下来,“好了,此事派人继续的盯着就是。至于会发展成什么样?想必有人比我们更加的头疼吧。”
沐斌这话算是说对了。与他抱着同样事不干己高高挂起的还有岷王一系。他们现在正想着全力攻下广东全境呢。因为就在这段时间,他们又四处出兵,攻下了不少广西之前没有收复的城池,如今整个广西已经尽在了手中,这让他们把目光自然的放在了广东之境上,尤其是广州府这个重要之地。
而沐斌所说的有人会更加头疼,指的自然就是南明朝廷了。而最先收到消息的兵部尚书邝野这一刻的心情确很是不错。
自杨晨东出兵离开了高州府直奔谅山而去时,他也带着关鹰、马威和于光等将军撤离了高州府,绕道去了广州府。
一番的招兵买马,在加上有着朝廷上的支持,很快广州府内就聚焦了一万南明士兵,拥有了一定的军事实力。
可也就是这个时候,前方传来了各种各样的消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所谓不好的,自然就是在岷王和苗军联合之下,四处出击,终于占领他整个广西全境,让岷王的势力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甚至已经有消息传来,他们正在集合军队,怕是下一次的目标就是他们所在的广州府了吧。毕竟只要占领了这里,那广东全境落入到对方手中,也就并不遥远了。
为此,邝野除了不断的加强城防,就地募军之外,便是不断的向着京都南京发告急文书,请求得到朝廷的更多支援。
不好的消息之外,也有好消息传来,就像是这刚刚收到的忠胆公带着雇佣军竟然杀到了交趾的境内。他们不仅穿过了地形复杂的谅山雨林,还攻占了交趾的曲易和北带两座城池。
安插在交趾的南明密探说,现在的交趾已经是自顾不暇了。
这个消息一入到邝野的手中,让他差一点高兴的就跳了起来。交趾被缠住了,他将无力在考虑到兵出南明的事情,这岂不是让他们少了一大对手吗?
邝野这个人年纪不仅大,思想也是很老化的。在他看来,岷王终也是姓朱,拥有太祖血脉,与皇上的争斗都属于朱家的内斗,在怎么样,这个天下还是朱氏的天下,总不能便宜了外人不是。
“好呀,好呀,忠胆公果然厉害,雇佣军也不负重望。”拿着刚刚传来的这个消息,许久脸上不见笑颜的邝野是难得的在临时的府中痛饮了三大杯,甚至还叫来了学生关鹰与其一起痛饮。
对于邝野的高兴,关鹰还是有些不理解的。眼看着喝酒之势
暂停了下来,他便带着一些小心的问着,“老师,这是忠胆公打了胜仗,您为何这般的高兴呀?”
“为何不能高兴?”这一刻心情的不错的邝野,也决定要好好的教一下自己这个学生,这便出声问着,“你来说说,以忠胆公所带的雇佣军和强横的交趾军打到了一起,谁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个...”关鹰摇了摇头,“要说雇佣军的实力的确是强横,尤其是他们手中的连发火qiāng更是十分的霸道,任谁与他们为敌人,都是讨不得什么好处的。可...可他们终是兵力太少了一些,打些胜仗还是可以的,但要说真的能把交趾军全数灭掉,那也是不现实的吧。”
“说得不错。”邝野闻言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便道:“按你所说的,那不就是雇佣军会与交趾军拼上一个两败俱伤吗?如果是这样的结果,那对我大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呀。”
“啊!”这一会的关鹰算是听明白了。然后试探的说了一句,“老师的意思是说,这是两虎相争,必有死伤。便是赢的那一个实际上也讨不得任何的好处吗?”
“正是如此。”邝野捋了捋胡须的说着,“其实老夫对于忠胆公其人还是很佩服的。像是他这样的英杰,怕是几百年也会不出一个吧。便是太祖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是远远不如的。这样的人,如果生在乱世的话,是很可能会打造出一片新的江山。只恨他生不逢时呀。如今我大明虽然也有战乱出现,但底子还是不错的,多数的百姓有衣穿,有饭吃,得以安居乐业,这样的环境之下,想要什么大的建术显然是不可能的。”
一旁的关鹰不住的点着,很认可着老师的这种分析。
邝野似乎意由未尽,还继续的说着:“老夫佩服忠胆公,但也是真的忌惮他。因为年轻人有时候做事情难免会冲动,甚至不按常理出牌。还真的担心他因为手握强兵而生出什么别的心思来。所以老夫一边劝皇上用他,又一边在防着他便是如此了。”
“是的,是的,这样的人是要防备的。”关鹰对此也是极的赞同,毕竟功高盖主这一词,可不是现在才有的。历史早已经证明,一旦臣子的功劳太大的话,那还真是有着不少zào fǎn的事情出现。
“所以呀,老夫看到这个消息才会如此的高兴。就正如你所说的一样,雇佣军虽然厉害,但毕竟人数太少,底蕴也太差了一些,想要真的把交趾怎么样是不太可能的。最好的一个结果就是两败俱伤,如此一来的话,他们自然也是损伤不少。朝廷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被忌惮的两人打上一个难解难分,甚至都是伤势严重之态,这岂不是好事吗?这还不值得为师喝酒庆祝?”
邝野终于把话说的十分明白,这一切听在了关鹰的耳中,也是让他不住的点头,“老师分析的极是,学生学习了。”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四百九十七章 以夷制夷新政策(四更)
“哈哈哈,关鹰呀,其实你也很聪明的,好好干吧,老师终还是老了,会有退下去的那一天,那个时候兵部就会是你们的天下了。”邝野实在是太高兴了,说话间难免就把自己的心里话给讲了出来。
原本还在聆听着老师教晦的关鹰一闻此言,也变得激动了起来,这还是老师第一次和自己说起前程之事。以前只是认为邝野只知为国尽忠,并不考虑私人之事,现在看来,不是没有考虑,而是不愿意去表达罢了。
想着邝野已经年近七十的岁数,还能掌管着兵部多少年,等着他退去之时,总要安排自己的亲信再此吧,这也是人之常情,那个时候就是自己更上一层楼的时候了。
“多谢老师。”心情激动之下,关鹰是起身就拜。
“哈哈哈。”邝野的大笑之声再起,似乎从这一刻起,南明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与强大一般。
消息还在传递着,还没有传到南京,但想来等传到那里的时候,尤其是交趾国的使者拜见了朱祁镇之后,一定也会这让位最近事事不顺的英宗皇帝高兴的吧。
只是这些人并不知道,他们的高兴都属于白高兴,因为在他们眼中一切的不可能,在杨晨东的手中都会变成可能。
他们终还是小看了忠胆公。
......
交趾国,北带城。
时间距离洪金与阮春成谈好的协议已经过去了九天。
九天的时间里,陆陆续续的已经有两万多汉民来到了北带城中,这其中仅是交趾国的探子就有数百人隐藏于其中,打扮与汉民一样,加上原本大家就生活在一起多年,想要伪装还是很容易的。
按着阮春成的说法,至少还有一万多的汉民正向这里赶来,更有不少的城池,因为距离太远,还在做着动员。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在这件事情上,阮春成表现的十分积极,动作看似也是十分的迅速。但交趾毕竟也不算是太小,想用十天的时间就做成这件事情,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样,就正好可以起到拖延时间的作用了。
对于阮春成的心思,杨晨东一早就看穿了。他并不点破,也是因为他同样需要时间来做着战前的准备。有了汉民入城的事情之后,就可以更好的来掩饰自己的军事目地了。
至于这已经入城的两万多汉民是不是有交趾国的探子,杨晨东更是不会理会了,反正这些人是要送到小琉球岛上的。那个时候管你是什么人,在那里学习和生活之后,都会被变成赤嵌城的居民。
赤嵌城的管理上,表面上是于谦在负责。但他更多是管理民生和各个工厂的发展,实际上在民间实行的还是军事管制的那一套。如果一定要说的话,有点像中国建立时六十年代的样子,每一个进入这里的外人,都会受到严格的审查,就算你真的是汉民,来到这里之后也会被打乱,上山·
下乡总是知道的吧,杨晨东玩的就是那一套。
这样的政策之下,冷锋、辅兵、民兵甚至还有儿童团以及居民委员会大妈大爷的照看下,一旦有任何人搞出任何一个小动作,那都是要被抓到,被收拾的。便是当街带着大帽子游行也是常有之事,不值得什么大惊小怪的。
如此的气氛之下,这两万多的汉人管他是什么来历,到了小琉球岛上那就只会成为自己人了。
事实上,这两万多人一入了北带城就被军事管制了起来,然后被冷锋和辅兵以及临时辅兵们押送出城,送到了后方的曲易城。在距离曲易城不远的海边,杨系海军的大船已经等待在那里了。
战船之上,不仅又运来了赤嵌城兵工厂生产出来的大批qiāng支dàn yào,同行的还有五万汉人。
这五万汉人,全都是在小琉球岛上表现出众的积极年轻份子,是由各单位,各部门推举出来的。他们的到来将会成为以后主宰着交趾国的骨干力量。将由他们带领着这里的人们建立一个新的小赤嵌城。
当然,这种所谓的建立不是真的去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城池,而是将管理和治理那一套搬过来,说白了,就是杨系新地盘的延续,这也是从海岛上到陆地上的一种扩张。
这也是第一次扩张,之前没有任何的经验可询。为了达到更好的目的,这来的五万人也只是第一批的,接下来还会有第二批和第三批,分别都是五万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