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军需来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浪子边城
近六万人的队伍一路走走停停,并不焦急的由北带城向交趾国都河内城而去。杨晨东在队伍的中间,骑于一匹健壮的白马之上,手中握着一把刚运来的子弹,一脸凝神思考的样子。
这些子弹是虎芒从那几千箱运来的子弹中随意挑选的。在放入到杨晨东手中那一刻之后,他的神色就变得严肃了很多。
子弹这个东西,上一世杨晨东可是与它打了多年的交道。从新兵入伍下连的那一刻起,在到因为身体和年龄原因退居二线到了军需总处的这个过程之中,经由他手中打出的子弹怎么样也有了上万发了。
对于各式子弹的形态,他甚至都不用睁眼看,只是拿手一摸就知道它是装备在什么qiāng械上的,是多大的口径。正是因为了解的这么透彻,在拿到这些赤嵌城兵工厂新送上来的子弹时,他的心情才略显沉重。
尽管有着杨晨东拿出的各种书籍以及成品子弹,可毕竟在时间上提前了五百年的时间,各种科技完全跟不上,使得如今制造子弹的过程全靠人工,这也使得制造出来的子弹形态并不完全一致,甚至还有很多并不算是合格。
就似是杨晨东手中抓的这一把,只有十几发确是分成了好几个规格,其中即有八一杠的7.62毫米子弹,也有九五式5.88毫米子弹。这两种规格的子弹虽然外表看起来与之前所用的子弹大致上差不多,但实际上个体的形态和重量还是些许不一样的地方。
正是这些许的不一样,才是让杨晨东头疼之地。qiāng械原本就不是开玩笑的,甚至对于一个神qiāng手而言,新给他一把qiāng也是需要时间去适应的,因为就算是机械化流水作业下生产出来的qiāng支往往也会有不同之地。更不要说全是人工打造的这些qiāng支的子弹了。
五千支新运来的八一杠、五百支新运来的九五式,杨晨东都看过了,的确是差异不小。如今子弹的差异也这么大,这就将大大的降低打出子弹的精准度,这便是杨晨东的担心所在。
第一,第二批制造出来的qiāng支和子弹还好一些。毕竟都是成手铁匠出品,虽然也有些差异,但问题并不是太大,战场之上的准确率还是可以达到七成左右的。但因为前方需要的增加,后方兵工厂在不断的扩大,新招之人多是没有什么经验的,生产出来的东西规格自然就要差上许多。
昨天在北带城中的临时靶场,杨晨东就曾亲试了一下,以他的实力打出的子弹也不过就是六成的中靶率,经过不断的开qiāng校正,最后达到八成多的命中率。可想而知,给那些普通的辅兵装备上之后,怕是他们的准确率能达到三成就是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科技的不发达便是如此,杨晨东也知道有些事情是强求不得的。他现在只能期望于部队的士兵能够尽快的去适应新qiāng支和子弹,而不是让这些东西去适应他们。
骑在马上微眯着双眼的杨晨东·突然睁开了眼睛,对着一旁同样骑马立于一侧的虎芒说道:“通知大军,不用太急于赶路。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抽出一个时辰的时间来打靶。”
“打靶?”一旁的虎芒听后脸上就是一阵的迷茫。他很想说打靶是很浪费子弹,甚至对qiāng支的损耗也是不小的。可即然是少爷下的命令,他当然是无条件的去执行了,这就点了点头,然后转身骑马去通知了。
杨晨东又何偿不知道这些弊端呢。但如果不让士兵充分的适应qiāng支和dàn yào的话,真正上了战场,面对着敌人的冲锋,他们手中的火qiāng没有了准头,一旦让敌人真冲到了面前,那损失才叫一个大呢。
怎么说火qiāng也是死物,现在损耗一些,战场上可以多杀几个敌人,多一些准确率,少死几名战士,怎么看都是值得的。通过打靶训练,可以让士兵与手中那带着独一无二qiāng号的qiāng支有着更多的契合度,也就是杨晨东为战士们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命令下达不久。大军停了下来,近五万的赤嵌城青年开始生火做饭,不远之处传来一阵阵的qiāng响之声,打靶训练开始了...
震耳欲聋无休不止的qiāng响之声,也让原本军纪还有些涣散的两千交趾雇佣军精神为之一变,此时洪金的话终于有了更大的力度,有更多人知道了什么叫做服从命令。
.....
河内城下。
还未到子时的时候,七个营的雇佣军就来到了城外五里之地。并在这里迅速的搭起了军帐,除了两个连的战士负责警戒和值守之外,其它的士兵在吃了饭后·进入到了睡眠休息的状态之中。大家都清楚,待得天亮时,怕是有一场大战会在等着他们呢。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五百零三章 战前暗涌(加更章节)
士兵们都休息了,做为营长的孔全心并没有去休息,叫来了手下的四位连长以及其它的六位辅兵营长围着一堆点燃的篝火前开着会。
自从出了北带城之后,孔全心那激动兴奋的心情就没有停下来过。这可是针对交趾国国都河内城的首战呀,如今交到了自己的手中,这足以证明六少爷对他的看重,这也是雇佣军首次以敌人的国都之战,也必将会栽入到史册之中去,而做为指挥这一战的指挥员,他也必然会被铭记在雇佣军的发展史当中。
可这一次的记载是好还是不好,那就要看明天一早的发挥了。叫来了众位军官们便是一起商议的。
尽管同来的仅是营长加上自己就有七个,但实际上还是有高低之分的。就像是孔全心这个冷锋营长自然位置和权力都是最高,他就相当于一个甲种营营长,辅兵营就相当于乙种营,临时辅兵那就只能是三线部队成为了丙种营了。
所以在会议一开始的时候,主动权就掌握在孔全心的手中,他甚至都没有去问其它六位营长是什么样的意思,而是先把目光放在了最左边的这位三营一连连长天策的身上。
如果说冷锋三营是主攻连的话,那他手下这一连的连长便是三营的最佳主力连了。至少仅是这一个连的破坏力和军事实力就要远比一个辅兵营还要强大,比之临时辅兵,那要高过他们三四倍不止了。
“一连长,明天一战你们打主攻怎么样?”没有过多的客套,孔全心直接就出声问着。
“谢营长信任,一连保证完成任务。”天策一脸兴奋的站起了身,一脸激动的红光。
这自然引得冷锋三营的其它三位连长有些不满。但没有办法,谁让人家是一连长来着的,之前几次营里举行的小型比武之中,一连一直是常胜连,各方面都是最为优秀的,这也获得了大家的承认。在考虑到明天一战的重要性,虽然心底里还是有些妒忌的,但在此时这三位连长都没有再说些什么。
互相不服气,有一定的竞赛性是好事。但如果因为这种原因形成了内斗,最终影响到了整个三营的整体战力,那就是大事情了。处理的结果也很直接,谁内斗的谁走人,话说因为这样的原因,冷锋成立到现在已经有四位连级干部因为这个原因被拿下了,且都是上报到了六少爷那里获准的。
四位原本有着远大前途的连长正是因为想要出更多的成绩,发展到暗中使拌子,后来被政工人员调查发现,上报到了六少爷那里,四人是直接被撤职,扔进到了赤嵌城的各工厂中留用察看,如果在表现不好的话,那就一撸到底发配去种地,那当真是什么前途都没有了。
六少爷不止一次的说过,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尤其是冷锋之中,英雄豪杰多了去了,少了谁都照样转。如果谁还敢存这样的心思,想要挑战他的底线,那大可一试。
那四位连长事发之后,果然军官与军官之间的感情好了很多。正常竞争依然是存在的,这也是上面所鼓励的,可若谁为了胜利而不择手段,互下拌子的事情确是真的没有了。或许还有心中有这样的想法,但是绝对不敢在去做了。
且说天策被孔全心营长点了名字之后,是一脸的激动。孔全心也很满意对方的士气,点头道:“那好,明天早上就看你们一连表现了。其它营连都会好好的配合你们。可是丑话说有前头,如果你们表现不佳,达不到平时训练的平均水平,那本营长可是随时会有将你们替换下来的权力,那个时候不要跑我这里来告状,报委屈。”
“是,保证完成任务。”天策说完这些还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显然这种抢不到主攻任务就向上级军官给脸色的事情,并非是第一次发生了。
孔全心如此之快的就将主攻任务定了下来,看的一旁的辅兵营长还有临时辅兵营长们都是羡慕不已。
可也仅仅只能在心中羡慕一下罢了,人家冷锋的实力可是在那里摆着。同样是后配发的子弹,人家的上靶率就能达到六七成之多,但临时辅兵的上靶率平均只有三成,这巨大的差异之下,便是让人不服气也要服气了。
主攻的任务安排了下来,接着就是分配辅攻任务,有关这一点,之前在北带城还未出发的时候就有了军事计划,现在不过就是在重复一遍而已。正是因为早有计划,这一次战前会议开的是有条不紊。
相比城外雇佣军们的沉稳而言,河内城中的交趾军们被突然出现的敌人给吓了一大跳。
值守城楼的将军把发现了雇佣军的情况向上汇报,传到了王宫中太子黎元龙的耳中时,引得他是大惊不已,第一句话就是,“这些雇佣军的速度怎么可能这么快?他们是从天下掉下来的吗?”
不怪黎元龙会有如此的感叹,由北带城到河内城的距离足有近两百里路,按着交趾军的行军速度而言,一般快则是三天左右,慢的话四五天都是有可能的。可仅仅不到一天的时间,雇佣军就跑完了全程,仅是这份脚力便让人刮目相看了。
城内的众将军们也都被叫到了王宫正殿,在得知消息之后,他们一个个也是惊诧不已。就像是上一次黄华带军去攻打北带城的时候,他已经很尽力了,但五千军队还是用了两天半的时间才赶到北带城下。这一相比较,他的行军速度岂不是与蜗牛没有什么两样了吗?
只是好在这个话题一闪而过,大家聚集起来首要做的事情就是想想接下来怎么办。
原来商量好的计划是明天在出城排兵布阵准备迎战的。可是现在看来,在这样做就有些不合适宜了。太子黎元龙这就将目光放在了阮更旺将军的身上,毕竟之前的计划首战就是交由此人来完成的。
之前联合岷王在南明国境中征战,阮更旺所部是立了功的。出兵时仅有五万人马而已,后来发展到了十万人不说,还送回来近一万的被俘汉民以及各种金银财宝,那个时候他可谓是风头无两。
当时的阮更旺也是风光无二,目中无人。随着雇佣军的出现,这种局势开始发生了大逆转,以至于他的十万人真正回到了河内城的仅是一成半而已。
出兵时是五万,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一万五千败兵,这让不少的人开始质疑起阮更旺的能力。恰巧丞相阮春成又去了北带城负责与交趾军谈判,他的地位就变得更加岌岌可危。万般无奈,他只得尽力争取了这个当首攻的任务,期望着可以挽回之前的败势,重新成为武将中的柱石人物。
黎元龙也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利用太子之职,说服了众人,不仅没有收回他原本带兵一万五的权力,又拨给他五千人马,凑足了两万做先锋军之用。
以两万对雇佣军的三千人,七比一的数量对比之下,又是主场作战,没有谁会看到失败的可能。只是现在雇佣军的突然出现,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而已。
但仅仅是在最初的慌乱之后,阮更旺已经一身甲胄的从班列中走出,抱拳向着黎元龙说道:“太子殿下,末将愿意带兵连夜出城布防,以备明日之战。”
“好。”黎元龙等的就是这句话,“如此阮将军辛苦了,一会可去领一千铁盾以备明日之战。其它的将军也按之前商量好的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吧。待天一大亮,便随本太子一起上城楼一观。”
“是。”众将军们躬身齐声回答着。其中的阮更旺更是一脸的通红,心情有着隐隐的兴奋。
从王宫中而出的将军们只是回营不久,阮更旺部便动了起来,两万大兵由东城而出,在城外两里之地开始排兵布阵,弄得声势浩大。这也引来了雇佣军们的注意,两个负责警卫的连长是刺刀上qiāng,保险打开,一旦发生什么不测,便会火qiāng齐鸣。
好在的是,阮更旺部只是出城而已,并没有要马上攻击的意思,或许他也想到天亮在来行动。这可是一次在太子和众文武群臣面前好好表现的机会。倘若现在就连夜冲营,即便是得了胜利,又有几人可以看到自己的雄伟英姿呢?
也好在阮更旺没有连夜出兵,不然的话,并不擅夜战的他们,怕是败的只会更惨。当然,这一点这位阮将军现在还没有什么体会,一切都要到天明,等着战果有了结果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做以卵击石了。
接下来,尽管双方前军的距离已经不足三里地,远远的都可以看到对方的营房了,但确是相安无事。只待第二天天开始蒙蒙亮的时候,军营内炊烟升起,火头兵们开始忙碌了起来,一场大战也即将呈现在这交趾大地之上。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五百零四章 朱祁镇出招
南明京都之地南京皇宫。
礼部尚书刘德早朝之后被英宗朱祁镇给单独地留了下来。
相比于前一段时间,朱祁镇的脸色上红润了许多,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强上了不少,连带向着臣子说话的时候,语气也和善了许多。“刘爱卿,交趾使团的事情谈的如何了?”
“回皇上,臣下正准备向您呈报此事。就在昨天晚上,经我礼部官员上下一心的努力,交趾使团终于吐口,他们愿意上表表示对我南明的臣服,如果需要,他们也可以出兵夹攻岷王军队。只需要皇上下旨让忠胆公解散雇佣军即可。”
说起这些的时候,刘德可谓是滔滔不绝,吐沫横飞。
所谓的礼部上下一心,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有做什么,只是因为交趾的战情让交趾使团无法在拖延下去,这才主动退让的。可是别人不知道这一切呀,刘德自然可以将一切的功营都算在自己的头上,去向脸上贴金。
“哦。”朱祁镇闻听交趾不仅愿意上表臣服,同时还可以出兵援助自己对付叛军岷王一系,顿时双眼瞪的极大,然后猛喝了一声“好!”,举起的双手用力的向着身前的龙岸上拍了过去。
也不怪朱祁镇会如此的兴奋。如果说以前一个小小的交趾,那是不放在他的眼中。可自从土木之败后,他就没有安顺过一次,几乎是一步一个坎的走过来,能坚持到现在,他都感觉到有些身心劳累了。
熬了那么长时间,终于让他看到了希望所在,如何会不兴奋?如何会不激动呢?
朱祁镇是真的高兴了。岷王得交趾军相助才得势到如今,那为何自己不能得他们相助来反败对方呢?而一旦岷王兵败,南明就将重新的收回广东、广西和云南三地。不仅如此,还得了交趾的友情,到时候在让他们出兵帮助自己对付北明的郕王朱祁钰,怕就算一统大明也并非是不可以的吧。
想着终于看到了统一大明的希望,朱祁镇这一会直想哭。近两年的时间,他很少可以睡上什么安稳觉,甚至更多的时候是恶梦连连。现在终于可以摆脱这一切了,那种感觉不要太好。
朱祁镇一幅欢呼雀悦的样子,都被刘德看在了眼中,表面上他也是一脸的微笑,似乎在替皇上高兴,但心中却在想着要如何借机对付杨晨东的事情。
不说之前因为杭州知府的事情他就与杨晨东对上了,便是后来对方提出要王位,甚至当时皇上朱祁镇都有意答应了,也是他主动站出来,出谋划策,以需要通知北明皇帝为由,将事情给生生的搅黄了。
仅此一点上来看,双方的矛盾便是不可调和了。
前一阵子,听闻雇佣军竟然杀过了谅山地区,到了交趾的腹地,最担心的莫过于他。刘德是真的害怕杨晨东势大,那样的话,便可以随时的寻找自己的麻烦。
正自焦急和彷徨,甚至是刘德自己都在想着要不要派人私下去与杨晨东接触,主动服软以保以后平安的时候,交趾使团适时的出现了,仅仅是谅了对方两三天,人家就彻底的服软,这也让刘德看到了解决事情的希望。
如今见朱祁镇是如此的高兴,他便眼珠子一转,抱拳而道:“皇上,交趾愿意称臣,也愿意助皇上出兵平叛,但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需要忠胆公解散了雇佣军,可自古有云,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他会同意吗?”
“嗯?”朱祁镇听闻之后,双眼中闪过一道怒火。他可是当今皇上,他之言便是圣旨,任何人若是要违抗的话,那便是在抗旨,那是会被诛九族的,难道还有什么人敢不听圣旨吗?
当然,这怒火不过是一闪而逝。便是朱祁镇自己也知道,他所谓的皇上权威,在别的臣子眼中自然是了不得的存在,可未必就会真的能在杨晨东身上起什么作用。之前他不就下旨让解决了广东之乱的忠胆公解散雇佣军回京都交办差事吗?可人家不是一样没有答应。
更莫说是现在远在几千里之外的交趾了,那更有了充分不听圣令的条件。
一想到如果自己下了圣旨,但杨晨东不尊的话,这一旦传了出去,自己这个皇上岂不是面子上会很难看?怕是真到那时,交趾便是服软也不会在找自己了吧,那大好的形势都将于倾刻间失去,他就感觉到一阵的头大。
可怎么说也是当皇上的人,就算是朱祁镇心中没有底气,也不能当着臣子的面示弱吧,所以他只是用着模棱两可的态度说着,“刘爱卿所言极是,忠胆公如今正在交趾沙场上血战,朕也不知道那里的形势到底如何了?倘若是因为下旨而耽误了什么大事,岂不是朕的不是了吗?”
根本就是不自信,可现在确被他说的如此般冠冕堂皇,要么说怎么是皇上呢。官字两张口,当真是怎么说都行呀。
心中虽然明白这些,但刘德是绝对不会去揭穿的,这当面打皇上脸的行为,除非是他不想活了,不然是万万做不得的。不仅如此,他还要装成一幅非常理解般的样子说着,“皇上圣明,忠胆公那里的形势的确非我们可以第一时间知道的,或许他那里也有什么难处也不一定呢。”
眼见刘德如此的上路,朱祁镇当然十分的高兴,连忙点着头道:“是呀,是呀,还是刘爱卿理解朕。对了,但不知道交趾使团那里可有其它的说法吗?”
会这般出声来问,显然是朱祁镇想另寻办法了。毕竟他无法保证下旨能够说法杨晨东,而想从现在势弱的交趾使团上想办法。
“这个...”明白了朱祁镇心中心意的刘德是一脸的为难。“这个怕是不行吧,倘若是忠胆公不撤兵的话,交趾自顾尚且不瑕,又何来的能力在帮助我们做事呢?”
“这样呀,说的也是。”朱祁镇闻言点了点头,便不在做声。
下面站着的刘德心中腹议着朱祁镇的异想天开。即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让杨晨东退兵交趾,还想让交趾出兵帮助他对付叛乱的岷王系。天下的好事都想尽占,这怎么可能吗?
且不说刘德是真的没有什么办法去说服交趾军团,即便是他有的话,也是不会出力的。巴不得杨晨东倒霉的他,好不容易寻到了机会,又怎么可能会主动退却?
所谓该出手时就出手,眼看着朱祁镇在那里犹豫不绝,刘德狠了狠心,终是决定在加一把火,可是如此一做,怕是他与杨晨东之间的仇恨是再也解不开了。
但除非如此的话,他就要向杨晨东低头,这对于身为礼部尚书的刘德而言,向一个小辈低头,实在是太难为情。那样与杀了他也是没有什么两样的。
下定了决定将杨晨东得罪到底,刘德在眼见朱祁镇沉默之后再度开口,“皇上,其实也并非是没有办法可以说动忠胆公的。”
“嗯?”还在那想着要怎么样利用现在的大好局势为自己争得最好的优势时,突然听到刘德之言的朱祁镇瞬间就来了精神,“刘爱卿,你说你有办法?那是何办法?”
“皇上,办法是有的,但这样做的话,难免会引来忠胆公的心中不悦。可是相比于解决岷王叛乱,重新恢复我南明清明而言,一个人荣辱得失又算不得什么了,总之一切还要请皇上决断。”并没有直接的说出办法,反而刘德还是一脸为难的样子,为的就是想尽可能把自己给撇清了。
朱祁镇却是没有去想那么多,他只是想解决问题而已,所以接下来就一脸催促的看向着刘德,“刘爱卿,有何主意直说便是,行不行的,朕自有决断。”
“是。”刘德紧着答应了一声之后,这便出言而道:“皇上,就臣所知,忠胆公与他的四哥关系是极好的。而此人现就在福建建宁府。倘若是可以说动此人的话,想必顾念亲情之下,忠胆公是不退兵也要退兵的,只是如此一来难免会心有怨念...”
接下来的话,刘德并没有多说什么,他相信自己这般的暗示之下,朱祁镇一定已经听懂了。说白了,就是借杨晨东的四哥为人质行要挟之事而已。虽然这样的做法有些不够光明磊落,可是相比得到一切的,怎么看都是值得的。
朱祁镇的确是明白了刘德的意思,但确没有马上下决定。他当然清楚一旦自己这么做,那就等于是把杨晨东往死里得罪了。
杨晨东可不是旁人,如果是自己的其它臣子,即然有这样的办法,朱祁镇是连犹豫都不会有,马上便下旨去抓人了。可杨晨东现在毕竟手握着重兵,一旦真的给逼急了,把他推向到了岷王那一边,那不是得不偿失,岂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恶人做了,如果在达不到之前的目的,那当真就是自讨无趣,自讨苦吃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