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军需来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浪子边城
“为何会失败?”这个问题也正是也先想要问的。
“因为你们自身的造血能力不足,全靠抢劫的话,这样的民族注定是走不远的。”呵呵笑了笑,杨晨东继续的说道:“各种物资的仅缺,让你们得到一点东西便是沾沾自喜,让你们的雄心很满意得到满足。即然是满足,那离失去的日子了就不远了,这便是为何瓦剌大军虽然勇猛,时不时还会干出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来,可最终却难逃被灭和别人取代的结果。说到底,就是无法得到人心。无法得到人心的原因就是因为百姓并不富足。他们跟着你们干,最终连饭都吃不饱,谁还会真的去卖命呢?反之,如果国富民强的话,便是有人想要对付你们,为了保证自己的胜利果实,那他们就不得不拿出刀qiāng与来人拼命。一种是自发的,一种是被逼的,你来说说,哪一种效果更好呢?”
“国富民强?”也先被杨晨东所说之言给惊到了。要说这里的有些东西他并非是没有去想过,而是根本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如今杨晨东提出了这个问题,显然他是应该有着解决的方法以。如此也先便有些激动的说着,“大明忠胆侯,但不知道此问题可有办法去解决吗?”
“当然有了,那就是开展商业,草原上只是盛产牲畜而已,天然的环境使得你们对其它很多物品的需求都十分大。而如果可以开展商业的话,那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可以把多余的东西卖到别处去,从中赚取差价也好,与其它地域的人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也罢,总而言之,就是多赚银子,渐渐的瓦剌就会壮大起来。一旦有了钱,想必可以做的事情就有许多了,那个时候你们再一次扩展起来将会变得容易许多,不管是金钱攻势,还是铁骑出征,便会立于不败之地了。”
杨晨东说到这里的时候,似乎已经看到了某种结果一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色道:“那个时候,什么鞑靼都将不会成为你们扩张的拌脚石,相反,他们还会成为你们的基地,人才储备的基地,需要士兵了,就可以用大量的金银让他们为你们所用。在你们的北部还有一个叫沙俄的国家想必你们多少也应该知道一些吧,那个国家地大物博,论面积远比大明还要大上很多,但人口却十分的稀少,那里才是你们需要去征服的地方。还记得成吉思汗吧,你不想成为你祖先那样的人物吗?”
一张雄伟的战略之图摆在了也先的面前,经杨晨东这般一说,顿时他的心动了。就像是黑夜中的人见到了光明,绝境中人的看到了希望一般,让也先有了一种重活一次的感觉。
“这...这个我们真的可以做到吗?”回归了现实的时候,也先有些不确定的说着。
“为什么做不到?大明之所以拥有广袤的土地,百姓富足正是因为通商的结果,即是如此,为何瓦剌不行呢?”杨晨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以反问的方式问向着也先。
这个问题让也先无法回答,但他可以继续的提出问题,“这么说,忠胆侯是希望我瓦剌与大明停止攻伐而重新的通商吗?”
“不!”杨晨东摇了摇头,“是与本侯通商。这一次由我来提供给你们东西,再不是之前那种简单的贸易通商,弄一个什么马场与中原人去换你们需要的东西。而是你们用银子来低价买我提供的货物,最终经由你们的手在高价卖出去,到时候就会发现,这样做可以让你们赚到更多的银子,那就可以买更多的东西,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了。”
杨晨东终于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目地。
说到底,杨晨东是想将自己的货物卖出去,从而即可以赚到更多的银子来发展自己,同时又可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而如果生意由自己来作的话,速度太慢了一些,危险性也太大了一些。倘若是他真的派出冷锋负责保护的话,那不知道需要付出多少的人力,这与得到的又有些不成正比了。至少目前为止,冷锋数量不多的情况下,还真是分身乏术。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二百一十七章 飞鸟尽良弓藏
但如果可以说服也先就不一样了。 现在的瓦剌等于是草原上的王者,是少有人敢于去的挑衅他们的。如果由他们来运送货物的话,或许利润会被对方分走一些,可是相比自己赚的,已经是很多了。有了瓦剌的帮助,他就可以将东西卖到欧亚大陆,就等于提前一步将触角伸了出去,这对于他以后征服那里,统治那里,占领那里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这才是杨晨东的真实目标所在。
也先的确是够聪明,也很狡诈。但当面对杨晨东的时候,他的这些个特点都没有了用武之地。
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无论是思想上,见识上,便是武力值都完全不同阶的情况下,他怎么可能会是杨晨东的对手?
此时的也先,非旦不知道杨晨东的终极目标所在,相反他还被对方通过通商来强大自己的说法给吸引了。要说银子他并不缺少,这一次打败了英宗,所缴获的金银可是着实不少,完全具备了与杨晨东通商的基础。现在他要考虑的就是这位大胆忠胆侯之言可不可信,还有就是为何对方要主动的帮自己出主意?难道他想看到一个强大的邻国出现吗?
想不通这一点,瓦剌就不敢做什么决定。“你为什么要帮我?”
也先终于问了出来,这代表着他已经在认真的思考自己的意见了。杨晨东心中就是一喜,可是脸上没有丝毫的表现,相反还露出了一幅似是很沉重的表情说道“本侯是大明人,这里有我的亲人和朋友。本侯着实不想看着他们受到伤害。只要瓦剌不来侵犯的话,那就可以多活很多人。所以本侯要给你们找一个出路,一个不侵犯大明也能发展自己的出路。”
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一出,竟然引来了也先不住的点头。显然身为瓦剌人,他也不希望自己的民族受到其它国家和民族的侵犯。
“当然了,本侯很喜欢银子。有了银子就可经做更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与瓦剌通商,可以保证本侯的利益,何乐而不为呢?”杨晨东在也先还在深思其言的时候,又说出了另一个原因。
相比第一个原因的高大上,第二个原因变得实际了很多,也使得杨晨东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普通的凡人。
“哈哈哈。”也先听后大笑了起来。显然,这第二个理由更能说服他,打动他。由此也让他选择了去相信杨晨东。
这一声大笑,便是定了两方通商的方略来。接着他们又各自的提出了一些的要求和条件。
比如说,也先的要求就是杨晨东所的东西一定要好卖,且实用。若是那些华而不实的,他们是有权力拒绝的。还有就是他们可以不攻打大明,但如果大明主动来找他们的麻烦,那就休怪他会动手还击了。
对也先的要求,杨晨东自然一一同意。但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比如说货物到了之后就要马上结款,是不允许托欠的,这是一个商人基本的诚信。还有便是他的货物和商队不允许任何瓦剌人打主意,不仅如此,他们还有责任和义务保证商队的安全,如果中间被截取了,瓦剌还不能给一个说法的话,那他将会在一次动用天雷,那个时候就不会是交换俘虏那么简单了,可以想像,在无法抵抗的天雷之下,瓦剌是不是能存在还是一个未知数。
对方各自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最后经协协商达成了统一的认识。大事以定之下,也先满怀着兴奋的心情离开了,杨晨东也转身向大明京师而返。
七万多的大明俘虏被解救了,这不知道可以使多少个破散的家庭得以重新团员。而这一切皆是因为杨晨东的结果,这些在返回的路程之中,事情就会被传扬了出去,以使得这些人都在心底里感谢着忠胆侯,这位将他们救于水火的大英雄,大恩人。
大明京师。
十二座守城城门大开,消息传入到了京师之中,百姓们得知有七万多亲人被解救回来之后,满满的街道上都站满了人,他们一来想要看看传扬是不是真的。二来也想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亲人。
第一个进城的是五城兵马司的官兵们。足足五千人,浩荡而来,一个个高抬着头,挺着胸,显得十分的精神和提气。
以往他们所扮演的就是维持城中治安的身份,甚至更多的时候是一些特权阶层和贵族的打手,帮助他们去欺负百姓,可谓是被人给恨透了。但这一次却是全然的不一样,是做为英雄回城的,受到的欢迎自然也是极为真诚的热烈的。
当看到道路两旁的百姓发自真诚的欢迎自己时,五城兵马司的官兵们这一刻也同样被感动了。他们突然发现,原来做一个好人,远比做一个恶人打手的感觉要好的多的多。
五城兵马司的官兵皆数进城之后,跟着而来就是杨广所统领的五千骑兵。
这一次出战,他们并没有与瓦剌骑兵打过一仗,动过一刀,就获得了全胜之局。军功获取的同时每一个人还像是五城兵马司的官员一样,都从忠胆侯那里或多或少的得到了一些银子。其中普通的士兵最低也是十两,官阶越高,得到的也就越多。
这种即得了银子,又得了功劳的美差,让五千骑兵也发自内心的感谢着杨晨东,如果没有忠胆侯的话,怕是这一次能不能守住京师,能不能活下来都要两说了。
继五千精锐的骑兵之后,在进入城中的就是之前被俘虏的七万五千明军了。当这些人一出现的时候。现场变的些混乱,有着太多的百姓看到了自家的亲人,有的看到了自己的儿子,有的看到了自己的丈夫,有的看到了自己的父亲,顿时是哭喊声一片接着一片。
今天,对于京师而言是值得纪念的一天!
是打了胜仗凯旋的一天!
也是喜悦与高兴声被充斥的一天!
还是哭喊声与喜极而泣之声交·杂的一天!
皇城的城楼上。代宗朱祁钰带着文武百官正站在这里看着城中百姓的表现,看着凯旋回营的大军。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放松般的笑意。
尤其是代宗朱祁钰。自他登基之后,瓦剌就像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利剑,似乎随时都会掉落扎到自己一般。为此他是夜不能寐,饭不能食,似乎生怕哪一天自己也要像皇兄英宗朱祁镇一样,被人给败了。
现在好了,瓦剌已经退军了,且还是退的极为痛快。前方战报传来,说是正向后飞速而去,那样子分明就是要一次性的退回到瓦剌的地盘上,不在与大明纠结的意思。
能退兵就已经非常的不容易了,更不要说还退的如此的干脆与利落,这更是极少可见的。这也更加的显示出了杨晨东的厉害之处。
更有战报说,这一次大明军出万余人,回来万余人,竟然没有什么伤亡,反倒是瓦剌大军,损失惨重,但连其首领也先的弟弟孛罗卯那孩也在战场上被杀了。
以几近无损失获得了如此大的胜利,这个忠胆侯是多么厉害的带兵之人啊。
朱祁钰在感叹着杨晨东带兵如神的同时,也有些劳神要如何的封赏对方了。
打了胜仗,解决了京师的威胁,又解救了七万多的自国俘虏,为大明带来了和平,这一桩桩,一件件,倘若是不封赏的话,那显然是不行的,怕是群臣不会答应,军队不会答应,百姓也不会答应的。
可封赏什么呢?毕竟杨晨东还不满二十岁,就已经是大明的忠胆侯了,这便是在大明开国的时候也没有发生过。
如果封赏,官位太大了会不会功高镇主?
朱祁钰的皇位现在还不能说是完全的座稳,他总不会在给自己寻找一个强大的假想敌吧?
“皇上,兵部尚书仪铭、户部尚书金濂、工部尚书石璞有本具奏。”就在朱祁钰还要想着杨晨东的事情时,一旁的大太监金英将一本奏折到了他的面前。
“这是什么?”朱祁钰随意的问着,伸手接过奏折打开看了过来。这一看当下是双目放光,不住的点头。
当真是瞌睡了就送来了枕头。这是一封群臣建议给忠胆侯封赏的折子。上面说可以封杨晨东为忠胆公,封地于建宁府杨家老宅周边的五千亩粮田。”
这是祸水东引啊!
所谓的忠胆公,不过就是一个称呼罢了,代表着他的爵位之高。可是仅此而已,就像是当初的英国公张辅一般,尽管位列公卿,但一样还是被可以被太监随意的欺凌而怒不敢言吗?
但无论如何,封了国公之后,也代表着皇上对杨晨东的重视之情。想必如此一来,是可以堵住天下人悠悠众口的吧。
至于封地放到了建宁府,那里现在可算是英宗朱祁镇的地盘了。把杨晨东有意向那里去引,的确有卸磨杀驴之意,但又何偿不是一招祸水东引呢?为此,怕是朱祁镇要气的跳脚才是了吧。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二百一十八章 忠胆公
可以说,这个奏折极对朱祁钰的心思,当下他就准了奏,用着金英早就准备好的红笔批阅同意,此事也就算定了下来。
但值得一提的是,原本朱祁钰想当着众臣之面宣旨的,只是杨晨东打了胜仗之后根本就没有在露面。他或许想要低调一些吧,但大家并不知道,他是不想在见到朱祁钰,不然的话还要下跪磕头。如今以他的实力完全不必要如此的低三下四。
杨晨东不来见君,圣旨只能由别人去宣旨了。正好金英有一些事情想与其好好商量一下,便领了这个差事,带着一众锦衣卫和宫中的小太监直向杨家庄而来。
仗打完了,完全达到了杨晨东的目的。为此他们也有幸的跟着六少爷一起来到了杨家庄。
等着金英赶到这里的时候,正赶上大家在会餐。今儿个负责值守的杨四看到来的是金英一行人的时候,便迅速把情况报告给了杨晨东知晓。
“这么快就来了。”正与冷锋等人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杨晨东呵呵一笑,便很随意的挥了挥手道:“那就请他们来这里宣旨好了?”
“来这里?”杨四眼中闪过一道担心之意。
有如影子一般,跟在杨晨东身边的虎芒知道杨四担心的是什么,无非就是这里都是冷锋,若是看到他们的六少爷还需要向别人下跪,难免心中会接受不了,会突然间生事。其实他又何偿不是没有这样的担心呢?只是这即然是六少爷的意思,那是绝对不容质疑的。当下他就对着杨四瞪了一下眼珠子说道:“少爷叫你去就去,啰嗦什么。”
“是。”杨四眼见虎芒生气了。话说平时他们都归此人管理,脸色出现一丝的慌乱之后答应一声就退了下去。
杨晨东轻拍了拍虎芒的肩膀,抛出了一个赞许和放心的神色,接下来就像是没有听到消息一般继续与冷锋、肖峰、腾山和武胜等几位连长喝着酒。
没一会的工夫,金英到了。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四名小太监,八名锦衣卫中的高手。
平时太监去大臣家中传旨,做为接旨者为了以示郑重,是要提前的准备香台,甚至有的还需要焚香沐浴的礼节待之。
但是在今天,这里什么都没有准备,杨晨东还是那一身看似随意而飘逸的青衣,官服没有穿,香案也没有摆设。这种场景被金英看到之后,眉毛不由间就皱了一下。
但也仅仅只是皱了一下,很快就放松开来。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在这杨家的广场之上,四周座原全是身穿迷彩服的雇佣军士兵。虽然人数只有四百,但他们的战斗力是不可想像的,便是打败了瓦剌这一仗也完全是借助他们的强大实力所为。
与这样的人为敌,金英是没有丝毫胜算的。不仅是他,便是他带来的原本看起来很嚣张的八名锦衣卫高手,此刻也是全神戒备。他们并非是不满意杨晨东接旨前没有准备,而是因为他们担心这些雇佣军会突然暴起而伤害到自己。
“哟,是金公公来了,快来,陪本侯与众位大功臣喝上一杯。”金英一出现,杨晨东先是暗中观察着对方的反应,在发现他果然有一丝不悦,但很快就将这份不喜给压制下来之后,心中便是一笑。他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提醒对方,自己可不是普通的侯爵,有些规矩自然也不能套用在自己的身上,别弄一个不好,惹自己暴起,那大家的颜面都不好看了。
杨晨东一幅醉酒的样子招呼着金英,让他的面色上不免有些尴尬。
他很想斥责杨晨东没有规矩,可当着众雇佣军的面他又不敢那样去做。只得在心中安慰着,人家刚刚打了大胜仗,在一起庆祝一下也是应该的,也就没有必要与喝多之人前去计较了。
“忠胆侯,皇上有圣旨给你,还请跪下接旨吧。”金英皮笑肉不笑的说着,并没有直对杨晨东请他喝酒这句话。但潜意识中似乎在说,我和你不是一个道上的人,自然也就不用在一起喝酒了。
“哦?又有旨意,可是皇上又要封赏于本侯了,哈哈哈。”即然是醉酒了,表现的狂荡一些也是没有问题的。他当即哈哈大笑着起了身。或许是真因为喝多了的原因,这一起身的时候还差一点没有站稳,若非是一旁的虎芒早有准备,扶了一把,怕是要出丑的摔倒在地上了吧。
“臣杨晨东接旨。”甩了甩膀子,将虎芒放在身上的手臂甩开,杨晨东扑通一声就趴倒在了地上,当真给人一种五体投地之感了。
原本因为金英的出现,大院中所有的冷锋都停止了喝酒吃菜的动作,使得现场的气氛变冷了许多。而此时杨晨东忽然摔倒在地上,以跪拜的方式接旨,顿时引得所有冷锋目露寒光,直盯向金英等十几人身上看去。
万剑穿心不过如此。这一刻的金英感觉到浑身发冷,就像是什么都没有穿走在大雪之中一般。不!应该是比那还要冷,因为这是一种冷入骨髓之感。
金英无法想像的到,这些雇佣军为何会带给他如此可怕的感觉。心中惶惶然的同时,他用着有些发抖的手将金龙圣旨打开,将代宗朱祁镇封赏杨晨东为忠胆公的旨意宣读而出。
这还是少有的,在宣旨的时候心不在焉的时刻。但这一会的金英的确是心中害怕,以至于在宣读圣旨的时候,嘴上都打了磕巴。
圣旨终于还是念完了,可在看杨晨东的时候,此刻已经嘴角发斜,微微打起了鼾声,看样子似乎是睡着了。
对此,金英不敢丝毫有气,反而一脸温和的凑上前去,小声的问着,“忠胆公,醒醒了,醒醒了。”
“啊!圣旨念完了,臣谢主隆恩。”杨晨东似乎一下子被惊醒了,睁开眼睛就开口说着,然后还揉了揉眼睛,对着金英说道:“金公公辛苦了,这样,请先入厅内休息片刻,待本侯沐浴之后一起好好座座。”
金英来此就是为了与杨晨东好好聊上一聊的,有了这个机会当然不会拒绝。只是他很担心杨晨东是不是头脑还清晰。但不管如何他都非答应不可,因为他的余光注意到四百雇佣军此刻都已经站起了身,正虎视眈眈的看向着自己呢。
他实在不敢保证,继续的留在这里,接下来会不会被这些雇佣军给生撕活吞了。为了自己的安全,当然是进入杨家庄宅院一避才是王道。“好好,即然忠胆公如此盛情,本公公便却之不恭了。”
说完话,金英就在杨二的引领下向杨家庄外宅而入。杨晨东随之一起离开了,只是他去的方向是内宅的内院,当真是沐浴更衣了。
就在杨晨东和金英等人刚走,四百冷锋中不知道谁喊了一句,“六少爷岂能容他人亵渎,我们要去找明皇说一个公道。”
“对,我们要公道。”
一时间,很多冷锋内心中的怒火被点燃。六少爷在他们眼中相当于神佛一般的存在,怎么可能还会向别人去下跪呢?这种亵渎心中偶像的事情发生了,自然是群情激愤。
不止是四百冷锋,但是连冷松和肖峰等四位营长也是一脸的怒不可竭,一幅随时会暴发,会找明皇麻烦的样子。
“够了,都座下来。”一声大吼来自于虎芒的口中。这一次他没有跟随杨晨东一起离开,原本就是留下来稳定局面的。
尽管两人之前没有沟通过。可是这么久的相触彼此间早就有默契,刚刚杨晨东离开的时候不引人注意的丢给了他一个眼神,便让虎芒明白接下来要做些什么。
虎芒这一喊,所有冷锋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可是看到虎躯一震的虎局长时,原本那气愤的火焰似乎被浇灭了不少。只是因为愤怒,大家并没有听言马上座下。
“怎么?不听本局长的话,就是不听六少爷的话,你们难道想要退出冷锋不成吗?很好,如果谁想这样干的话,站出来,我现在就可以如你的意。”眼看着包括冷松等四位营长在内的冷锋们无一人座下,当下虎芒的双眼就眯成了一条缝,怒气外露。
一听到要被踢出冷锋队伍,瞬间所有人的气势都是为之一降。
自入冷锋之后,就有一句话在跟随着他们,那便是一日入冷锋,终生是冷锋。这是一种光荣的称号,别人是没有权力去剥夺的。除非是做了极大的错事方才可能被开会除名。
只是这别人并不包括冷锋的缔造者杨晨东,还有当初的总教练,现在的安全局局长虎芒。
但凡是入了冷锋的人,便没有人不知道六少爷杨晨东的。同样也没有几个人不知道虎芒局长的。可以说,在整个杨系新军的休系里,如果说杨晨东是南波万的话,那第二名必然就要是虎芒,这个位置是别人立了多少的功劳都很难会取代的。就比如说唯一的陆军团长冷松,在见到虎芒的时候也会自我的矮上一分。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二百一十九章 讨价还价
现今,虎芒发话了,且还是以冷锋的资格和身份说事,其它人哪敢不应,当下齐唰唰的动作下,座回到了原本的凳子上。
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虎芒的眼中露出了满意之色。“我知道你们很不满明皇对六少爷的举动。但请你们记住,六少爷为何要这样做?还不是为了给你们创造出更多的发展时间吗?”
“大家原本都是大明人,对你们而言,有很多的亲人和朋友都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如果六少爷不委屈求全的话,选择与明军开战,那不知道会有多少的冤魂会受连累而死,这其中可能就会有你们的亲人和朋友,如果是这样,这个结果是你们愿意看到的吗?”虎芒掷地有声的问向着众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