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君子演义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晴了
跟随着杨广到来的一干武臣全都眉开眼笑,就差弹冠相庆了。自古以来,最难打的,就是这种攻城战。
对方屯粮倚城而守,而已方,则只能冒着对方的矢石,登城而战。
但是有了这种可以远在百丈之外击敌的可怕武器,对于守城一方而言,简直就如同噩梦一般的存在。
如此一来,攻城不敢说易如反掌,但当真可以极大的减少攻城一方的伤亡,甚至还能使得攻守换位,掌握住战争的主动权。
逼得敌方不敢困守城中,只能硬着头皮冲出城来毁坏这种可怕的攻城武器。到了那个时候,大隋虎贲,又岂能如敌军之所愿?
一干将军、大将军都整划一地把目光落在了杨宁这位工部司郎中的身上。
“杨郎中,不知除了运输费力之外,这种霹雳车,还有何弱点,还请杨郎中一并告之,我等也才好有所准备。”
面对着这十数位武臣那灼热的目光,杨宁不敢怠慢,当即言道。
“另外,石弹的制作,较为繁琐,需先凿石,再成形。从一块巨石,被凿成石弹,至少需要六名工匠轮番赶工,两到三日之功方成。”
“而且,一枚石弹便有千斤之重,运输过于困难。所以,若真是想要远征攻伐。”
“下官以为,最好是抵达敌城下后,再行制作为好,就地取材,可以免运输艰难之苦。”
“另外就是,其实也不是非得雕凿到如此浑圆,若是不需要精准击敌,只为毁坏城塞,那么,只要凿成大致形状便可。”
“如此一来,两名石匠,一日便可制作一到两枚。”
宇文述虽然也很开心,但是此刻,仍旧下意识地挑毛病。
“杨郎中可知。高句丽地处更北之地,老夫相信,大部份的城池附近,应该都有石头。”
“可若是到得寒冬凛冽之时,取石必定困难,那此物,岂不就成了摆设?”
“其实关于这一点,下官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若是凛冽寒冬之际在北地作战,反倒好办。”
“好办?杨卿此言何意?”杨广也乐了。“无法取石,居然还好办,难道说,杨卿还能另寻他物以制石弹不成?”
杨宁扫了一眼亲儿子杨谦,好在这些日子,一边研制改造这霹雳车之际,父子二人就一直在考虑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自然也将辽东之地的地理环境,还有气候特性都考虑了进去。
“回禀陛下,只需要以足够大小的皮囊装足水,冻硬之后,便可代石弹而用之。据臣所知,气温愈低,冰则愈坚,甚至堪比砖石。”
“……”
(以下字数免费)感谢书友小桃子是乖宝宝、圣黄的打赏,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推荐,继续努力三更喽
隋唐君子演义 第335章 我朝惯例,非御史不得为监军(三更求订阅求推荐)
第335章
杨广咧着嘴,脑海里边又出现一个画面,一枚枚沉重而又冒着森森寒气的冰坨摆放在了霹雳车的旁边。
然后,被扔向百丈开外的敌城,或者砸入城内,巨大的冰块,同样可以将敌方的宅院房舍砸成废墟。
冰块亦会变成碎片,然后,敌方的军民,只能够在凛冽的寒冬里,站在废墟前,绝望的颤抖不已。
大将军于仲文脸上除了服气之外,还多了几许的兴灾乐祸之色。
“这还真是够狠的……这么砸下去,敌人就算是没被砸死,也得被冻个半死……”
杨宁继续保持着他温文尔雅的风仪,继续深入地道。“一架可掷千斤石弹的霹雳车,发射一次,时间约需要三分之二刻。
所以,若是能够以十架轮流交替作战的话,十五息,便可向敌城或者是敌阵发射一次。一日下来,所耗之石弹数目,怕是不会少。”
“陛下,看来,此翻北征高句丽,我大隋最缺的不是骁勇善战的虎贲,反倒是石匠了。”
虞世基面带笑容地摇了摇头轻叹道。
“……”一干朝堂重臣们,都不禁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特别是诸卫的大将军与将军们,都变得虎视耽耽,目光炽热起来。
杨广走到了杨宁跟前,大手重重地拍了拍杨宁的肩膀。
“杨卿,辛苦你们父子了。我大隋得此物,当真如虎添翼。”
不待杨宁有何表示,杨广后退数步,陡然声音拔高。“工部工部司郎中杨宁听旨……”
“卿恪尽职守,一心为朕为忧,制曲辕犁,以惠及天下农耕;又作雕版印刷,令天下文人士子,欢欣然鼓舞,今又研出此等利器,以助朕平定不臣之邦……”
“……加封郑国公,赏丝帛万匹,奴婢千口,加食邑五百,赏良田百顷。”
#####
随着杨广之言,一干朝中重臣,看着那拜倒在地的杨宁与杨谦父子,心中真可谓是既羡又妒。
宇文述抚着花白的浓须,垂下了眼帘,不言不语,至于其余臣工,亦是如此。
“……加工部侍郎,专司工部司事,全权负责督造军械,至于李卿,工部司的事,你就不用插手了,明白吗?”
看到杨广横过来的目光,李侍郎心中一阵胆寒,凛然遵旨。
“秘书省著作佐郎杨谦听旨……”
随着天子开口,刚领旨谢恩正要起身的杨谦只能又赶紧拜下。
“卿亦汝父,同朝效力,亦是兢兢业业……加授殿内侍御史,另有任用。”
杨谦虽然有些懵逼,但还是老老实实地朝着杨广领旨谢恩。
待杨广喘口气的功夫,宇文述当即向着杨广拜下。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果然乃得天之佑,陛下欲意征讨不臣之邦。”
“便有杨侍郎福至心灵,制造出这等左右战局的国之重器,真乃天佑我大隋,天佑陛下也。”
一干臣工们亦纷纷拜倒在地,向杨广这位大隋天子大颂赞歌不已。
杨广心怀大畅,神采飞扬难以自己。半晌之后,杨广站到了那堪称巍峨的霹雳车下,拍了拍那粗大的支撑臂。
“此物之威,更甚于霹雳车,朕觉得,倒不如唤此物为万钧霹雳车,诸位卿家以为如何?”
虞世基深以为然地击掌叹道。
“陛下圣明,既有万钧之重,又有万钧之威,这个名字,实在是恰如其份,臣实在是想不到比此名更贴切的了。”
此言一出,让正欲拍马屁,偏生嘴没他快的一干臣工暗骂了无耻。
杨谦也不得不承认,虞大佬拍马屁的速度至少比自己快了零点五秒。
就这么点差距,足以得见能够后来居上,与宇文述并肩于左右的虞世基逢迎拍马的本事。
“杨卿,一个月,能制几辆?”
“启奏陛下,若是以现成的军械改制此物,百名工匠,只需半月之工,可得两辆。若是这种小的……”
“不用小的,就造这等大的。”杨广是谁,大隋天子,好大喜功就是他的天性,有了大的,造小的干嘛,拿来丢人现眼吗?
“既然如此,那就全力制作此等良器,到下末之时,朕要看到两百辆这等霹雳车。”
“若是原材料不够,就把这些拆了,朕要的是结果,杨卿你可明白?”
“臣定不负陛下厚爱,五月末六月初,定会制出两百辆霹雳车。”
“好,很好,哈哈,来了这里一趟,解了朕北征高句丽的不少烦忧。”
杨广眉飞色舞地扬长而去,杨宁看着一众禁卫骑从都离开了匠器营而去,这才如释重负了长出了一口大气。
#####
一干工部司官员书吏们自然纷纷涌上前来,朝着这位已然成为了堂堂郑国公的杨侍郎表达恭喜之意。
“老爷,您现在,就已经是国公爷了?”杨尽忠站在杨宁的身边,整个人犹如梦游一般。
“哪有那么简单,还需要陛下明旨颁布,这才能够算数。”
杨宁按捺住脸上的喜色,摆了摆手道。
“老爷您都立下了那么多的大功劳,国公之爵,也是该得的。”
“那咱们家公子,怎么一下子又跑去当御史了?殿中侍御史。”
杨宁不禁幽幽地长叹了一口气。“我朝之惯例,非御史,不得为监军。”
“看样子,陛下是已然恩准了谦儿东往东莱的请求。准备让他到那来护儿大将军帐中,承担监军之责。”
“监军……代表朝廷协理军务,督察将帅。这个差事,可不是那么好干的啊。”
杨宁无奈地摇了摇头。监军,听起来的确很高大上,但是监军这差事,往往都是得罪人的。
也不知道谦儿去了东莱,是福是祸。
等到得夜里,父子团聚一堂,听了父亲之言,杨谦亦是老老实实地听着父亲教训。
“父亲放心,若是孩儿真的成了那来大将军那一路人马的监军。
一定会谨言慎行,低调行事,不会肆意妄为,惹恼手握重兵的来大将军。”
看着正襟危坐,一脸恳切唾沫星子横飞地表达的亲儿子杨谦,杨宁总觉得有问题。
“我说谦儿啊,往日,为父与你言谈,你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今日你却如此乖巧,该不会你已然另有打算?”
“……”
(以下字数免费)三更到了,还在努力当中。
隋唐君子演义 第336章 想要寻你小子的麻烦应该不难(加更求订阅求推荐)
第336章
看到老父亲那疑惑的目光,杨谦赶紧严肃了表情,义正辞严地道。
“父亲瞧你说的,孩儿其实一直想的就是能够到了东莱之后。
平平安安的逛当上一圈,然后平平安安的回东都去见娘亲。”
看着信誓旦旦的亲儿子杨谦,杨宁无可奈何地又恰了一口茶汤。
“你自己省得就好,为父也就不多言语了。
不过,若陛下真让你去了东莱,凡事,都要多想一想。
想一想老夫和你娘亲,更想一想你那未过门的媳妇,以免行差踏错,明白吗?”
“是,孩儿多谢父亲教诲。”
杨谦赶紧恭敬地一礼,以表达了对亲爹的敬仰之情。
出了厅门,深吸了一口越来越暖和的夏日和风,杨谦不禁露出了一个畅快的笑容来。
虽然,北征高句丽的大势无法阻止,但是自己却能够凭着天赋和能力,正一点一滴的改变着未来,改变着历史。
这样的成就感,实在是太让人心情愉悦了。
果然没有出乎父亲杨宁的预料之外,一日之后,杨谦被宦官领入了行宫之中。
却只看到了杨广此刻正悠然地呆在那斜伸到池塘旁边的大树底下,跟前则摆着好几根鱼竿,正在悠然自得的垂吊。
不过令杨谦目瞪口呆的则是杨广的装扮,似乎就穿了一件白色道袍。
胸口的黑毛都露着,正斜靠在榻上闭着眼睛,呼噜声真可谓是惊天动地。
一旁的宦官一脸呆滞,有一下没一下的扇动着羽扇。
杨谦扭头看向引领自己过来的王公公,王公公只能冲杨谦摇了摇头。
“……”杨谦的脸都黑了。没有想到,堂堂大隋天子也有犹如街边闲散懒汉的形象。
好在,没有让杨谦久待,听了大约三四十声呼噜之声,一声特别大的呼噜声,把杨广自己给打醒了过来。
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冲杨谦招手笑道。
“哎呀,朕太困倦,本想眯一眯,结果不小心睡着了。来来来,小杨卿快过来坐吧。”
“多谢陛下赐坐。”杨谦走到了跟前坐下。
“小杨卿,你可是想好了,真要去东边看海?”杨广坐起了身来,理了理衣襟,这才问道。
“臣的确是有这心思,还请陛下成全。”
“朕知道小杨卿你文才高妙,武技也颇有可取之处。只是此番,乃是我大隋朝欲定辽东,讨伐高句丽的国战。”
“不可轻忽,你若是去了,朕自然不能由着你这个文武双全的才俊去闲逛,而是让你去做事。”
“陛下是要我去来护儿大将军帐下效命?”杨谦不禁面露喜色,讶然地问道。
“怎么,就那么喜欢上沙场?”杨广看到杨谦那副模样,不禁一乐,摇了摇头道。
“臣只是想要亲眼得见我大隋虎贲英姿,若是有机会能够亲临战阵,为国杀敌建功,亦是臣之夙愿。”
“你呀,就是太年轻了。沙场征战,绝非一腔热血,自视力勇便可以的。”
杨广目光落向了远处,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而杨谦自然只能老实地呆在一旁。
“若你往东莱去,到来护儿麾下,该当如何行止?”
“自然是听从大将军调遣,既入军中,当以军令为先。”
“但若,来护儿行止有差,又该如何?”
“……这,想来以来大将军戎马多年,应该不会吧。”
“朕的意思是,万一呢?”
“……”杨谦直接就呵呵了。神特么的万一,万一来护儿背叛大隋朝转投高句丽吗?
这话当然不能说,杨谦只只老老实实地为君分忧。
“臣,臣会向来大将军劝谏,若是来大将军执意的话,臣既为其麾下,自然不能,也不敢违背军法。
不然,怕是臣再也没机会再为陛下效忠了。”
这话说的杨广忍不住一乐,瞪了杨谦一眼。这小兔崽子,这个时候还这么皮。
“朕有意让你前往东莱监军,不知你敢不敢?”
总算是昨天夜里听了父亲的分析,已然心中有底的杨谦虽然面露吃惊之色,但还是赶紧起身朝着杨广一礼。
“陛下若委臣为监军,臣自当竭力做好份外之事,焉有敢与不敢的道理。”
杨广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
“唔……不愧是朕所看重的少年才俊啊,那你可知晓,监军之责任为何?”
“这个,臣实不知。”
“身为监军,当负有监视一军刑赏,奏察一军上下违谬之重责。其责之重,其任之艰,不须朕多言,你也能从中体会得到。”
“你还年轻,却是朕极为看重,信重的臣子。朕希望未来,你可得大用。”
“正是因为如此,朕才会将这监军的重担交到你手上。”
“你不用说,听朕说便是。”看到杨谦准备说话,杨广大手一摆,一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架势。
杨谦只能服服贴贴地垂首,继续摆出洗耳恭听的架势。
#####
言语之间的爱护之情溢于颜表,着实让杨谦实在是感动,虽然监军官职不高,却绝对是位低而权重。
至少见多识广的杨某人可是知晓不少关于监军比主帅还有牛逼的故事。
不过这样的监军,大多下场都不咋的,不是被剁了包成肉馅,就是被天下人唾弃。
杨谦不是那样的人,却也很清楚,自己的责任重大。
“不过,你不是现在就出发,待汝父所督造的万钧霹雳车凑足二十辆,你且再启行。”
“嗯,另外,这二十辆万钧霹雳车,由你负责。”
“由臣负责?”杨谦有些懵逼,嘛意思?我是这二十辆万钧霹雳车的指挥官不成?
“不错,就是你来负责,那日,汝父已然言明,这万钧霹雳车是出自汝父子之后。”
“朕相信,眼下,最了解此物之人,唯你们父子。”
“你父亲身为工部侍郎,自然不可能前往战场,倒是你,到得军伍之中后,总得有所建树才是。”
说到了这,杨广笑了起来,只是那笑容颇有一种兴灾乐祸的意味。
“不然,朕也不好冒然提拔于你。天下臣工,自然不敢置喙朕的意志,不过,想要寻你小子的麻烦,应该不难。”
“……”
(以下字数免费)感谢书友圣黄的打赏支持,加更奉上,继续努力!
:。:
隋唐君子演义 第337章 你小子哪来那么多舅父……(一更求订阅求推荐)
第337章
杨谦还能说啥,只能一脸无可奈何地向天子拜伏,感谢皇帝大佬的栽培之恩。
“此去东莱,乃是军伍,可不比御前,身边,总是得有些放心的人手才是。”
“这样吧,你在备身卫也有一段时间了,想必也应该有些相熟之人。”
“多谢陛下,陛下的厚爱,实在是让臣无言颜表。”
“这里就只有朕和你,少拍马屁。”杨广没好气地道。
“陛下,臣与麾下五名备身卫相处甚欢,不知陛下能不能割爱。”
杨广抚着浓须笑道。
“你好歹也是朕所看重的臣子。才五人,不妥当。不过你也不能往备身卫要人了,毕竟都是朕御前护卫,多了可不行。
而且你那表兄乃是备身直斋,身居备身卫要职,更是不能给你。”
听到了杨广提及表兄,倒真让杨谦一拍前额,想到了另外一位表舅父来。
杨广看到突然间拍自己脑袋拍出声响来的杨谦,不禁有些懵逼,这孩子是要闹哪样?
“臣有一位舅父,不知陛下能不能割爱。”
杨广直接就乐了。“我说你这小兔崽子,逗朕玩是吧?表兄要不到,就想让他爹去跟随你?”
“堂堂大将军,他能听你这小家伙的话?”
杨谦一想到那位活蹦乱跳喜欢举高高的舅父,脸直接黑了。
我要那老家伙干嘛?让他去跟程咬金万里相逢义结金兰吗?
“不不不,陛下您误会了,我想要跟陛下您要的人不是我大将军舅父,我要的是我另外一位舅父。”
杨广咧了咧嘴,小声地吐了句槽。“你小子哪来那么多舅父……”
杨谦差点就呵呵了,我家的舅父多得数不清又能咋的?
舅父就有好几个,表舅父也不少,只是咱不说罢了。
“行吧,是谁,不过若是身居要职之人,那可不行。”
“我那表舅父姓李名靖,目前在殿内省尚舍局直长。”杨谦赶紧直言道。
#####
“殿内省尚舍局直长?也罢,既然如此,就让他补一个备身卫的身份。
与那五人一块到你麾下听调,若是能立下战功再说。”
听到是殿内省这样的地方,杨广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道。作为这个时代的官员。
亲戚之间,相互出手相助,这样的事情寻常得紧,杨广自然也不会为难。
“臣代舅父,谢过陛下。”
“还有什么,朕今日心情颇佳,你最好一并说了。”
“朕北巡涿郡,随汝父子同来不足百人,可否有部曲亲兵?”
“多谢陛下关心,那个,臣的丈人,之前说,若是小侄想要往沙场建功立业,愿意慷慨施以援手。”
“哈哈,你这老丈人倒是爱极了你这女婿,如此也好。”
就在杨谦即将告辞离去之后,杨广又唤住了杨谦。
打量着这位看似纤弱,儒雅斯文,偏生又力大无穷,颇为悍勇的俊秀少年。
伸出了手,重重地拍在杨谦的肩膀上。
“活着回来,朕还要听一听你在波澜壮阔的海上,获得的灵感,作出来的诗句。”
杨谦有些愣神,没有想到,杨广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只是说完这话,杨广便已然转过身去,摆了摆手道。
“去吧,过几日,便会有旨意登门,你有何需要,告诉王公公就是了。”
杨谦扶了扶头上的官帽,理了下衣襟朝着已然背过身去的杨广顿首道。
“陛下放心,臣一定会得胜而还。”
#####
杨谦这才刚刚出了行宫,从匆匆赶来的王公公手中接过了手令,这才在王公公的指点之下,赶往殿内省尚舍局而去。
不大会的功夫,便赶到了距离行宫不远的殿内省尚舍局。
这位天下闻名的杨著作,未来的郑国公特来拜访。
尚舍局自然不敢怠慢,赶紧将杨谦引入了衙门。
不多时,尚舍局两位奉御之一便匆匆赶来,得见杨谦之后,赶紧深施了一礼。
“下官尚舍局左奉御,见过杨郎君。不知杨郎君此来,所为何事?”
“原来是左奉御,失敬了,杨某是奉了陛下手谕,特地来尚舍局要一个人。”
杨谦回了一礼之后,抽出了大隋天子的手谕晃了晃。
“既然是来寻李直长,杨郎君只需要着人前来知会一声就是了。
何需亲来,还请杨郎君稍待,下官这便亲自去唤。”
“哪能劳烦左奉御如此,随便找个人去唤我舅父前来就是了。
这份手谕,是给我舅父的。”
“舅父,李直长是杨郎君您的舅父?”左奉御眼角都立了,满脸皆是难以置信之色。
“这个自然,怎么?”杨谦有些懵逼地看着这位大惊小怪的左奉御。
“这,这下官不是没有想到嘛,没有想到原来李直长有杨郎君这样的外甥。
你看这,这实在是,实在是怪李真长太过低调了。”
杨谦只能哼哼哈哈地敷衍着这位热情好客的左奉御,好在没有等多久。
表舅父李靖就出现在了杨谦的视线之内。
“舅父,我在这呢。”杨谦站起了身来,挥手大声地叫道。
顿时惹得一干在此的尚舍局官吏们纷纷侧目,面露异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