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君子演义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晴了
说不定也会跟今日的朱紫显贵一般震惊到无以复加。满脸羡慕妒忌恨,那该是多令自己心情愉悦的场面。
杨谦下了龙舟,登上了一只缓缓泊到了龙舟旁的千里船上,左右无事,杨谦便问起那名宦官,可否将自己送到父亲的舟船上。
这样的小事情,那名宦官自然不会拒绝,当即令那离开了龙舟的船只调头转向,朝着杨谦父亲船只所在的方向行去。
到得父亲杨宁的座船前,一问才知父亲方才受唐国公之邀,已经前往唐国公的座船而去。
好在就在前方不远,千里船再次折返,不大会的功夫,便来到了唐国公李渊的座船旁。
“小人见过三姑爷,没想到方才杨公刚刚才到,三姑爷也跟前来了。”甲板迎上前来的却是老熟人马三宝。
“原来是三宝大哥,不知三娘子可在?”
“三娘子和二公子在船上呆得烦闷,早就下船去了,怕是还得一会才能回来。”
杨谦不禁有些失望,跟前马三宝来到了船舱前。推开舱门,就看到了父亲杨宁此刻正与李渊悠哉地坐在榻上,跟前案几上摆着酒菜。
二位此刻正一面喝着小酒一面吹牛打屁。
“贤婿来得正好,老夫正在跟令尊聊及方才在龙舟之上的趣事。哈哈,快快过来。”
“谦儿,你今日可是又出了好大的风头。”杨宁站起了身来,打量着向自己行礼的杨谦,内心既欣慰又感慨。
这孩子,一直努力想要低调,可是他的才华,却又太过高调。
饶是自己这个当爹的替他背了不少的锅,却也无法阻止他的名声越来越大。
#####
杨谦看着父亲那张复杂的表情,也很尴尬地笑了笑。
“父亲,孩儿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说来说去,都怪那个叫慧灌的和尚,如果不是他,孩儿今日也不用硬着头皮站出来。”
“坐下吧,多大点事,再说了,能够以少年之姿,生生将一代高僧给说得满脸惭色,心生顿悟,怕这是历朝历代以来都未曾得见之事。”
“对了贤婿,方才陛下又召你回去,所为何事?”
“陛下准备到了清河郡后,办一场盛大的诗赋盛宴,让小婿好好准备准备,争取力夺魁首……”
“……”杨宁与李渊都目瞪口呆,看向那满脸愁云的杨谦。
“陛下让你去夺这魁首?这……这可如何是好?”杨宁不由得眉头紧皱起来。
李渊也不禁大感头疼。
“说来说去,还不就是因为那帮世家门阀惹恼了陛下,此番北巡涿郡,正好给那些世家门阀来个下马威。”
“而贤婿才名远播,今日又弄出了这么一出,陛下自然是对你寄予厚望。”
“只是,这些世家门阀,才俊辈出,朝中官吏,十有六七之数,出身于这些世家门阀。
贤婿想要胜之,恐怕不易啊。”
“以陛下喜顺不喜逆的性子,若是贤婿你胜也就罢了,若是……”
看到父亲杨宁与老丈人愁眉不展,长吁短叹的模样。
反倒激起了杨谦的傲气。“父亲,丈人,还请二位放心,其他的谦或者不敢说。”
“可若论诗赋以决胜负,天下间,能胜过我的,唯有我自己。”
“……”
(以下字数免费)感谢书友有爱天地间、枫叶(丁丁)、书友800***327的打赏,还有亲爱书友们的订阅和票票支持,继续努力码第三更。
:。:
隋唐君子演义 第303章 不好意思说话,却好意思动手?(三更求订阅求推荐)
第303章
“……”杨宁与李渊,呆呆地看着正襟危坐于榻上,平静而又笃定的杨谦。
怎么也没有想到,看似谦和有礼,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的他,居然会说出这等嚣张桀骜到不可一世的宣言来。
此刻的他,仿佛人虽在此地,整个人的精气神,似乎都超然于物外,几欲腾云而去,俯瞰天地。
“好。”船舱外,传来了一声略显得有些沙哑的低赞。舱门被推开,一个高挑挺拔的身影,显露在了杨谦的眼前。
那样的孤高桀骜,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如方才说话之时的杨谦。
“三娘子?”杨谦顿时破功,瞬间那个挥散从容,意欲登云去,遨游天地间的谪仙,瞬间变得了与爱人相逢的俊逸美少年。
“哈哈,三姐夫,我来也……”某个肥得流油的矮挫胖径直蹦到了李三娘子跟前,满脸洋洋得意之色,手中还提着一只野鸭。
然后,站在其身后的李秀宁看到了杨谦已经下榻,伸手,一提鲁班李的后颈,犹如提竹鼠般地将他给提了起来,摆到了旁边……
后颈遭袭的李世民不乐意了。“哎哎哎……姐,你干嘛,我这是给姐夫看我的猎物。”
“父亲,你看三姐她居然这么对我。”
“哈哈,来来来,让为父看看你的本事,行了,莫扰了你三姐和你三姐夫……”
李秀宁看着杨谦,此刻杏眼里边,满满尽是旖旎的暖色调。“你怎么来了?”
“正好无事,过来看看。”杨谦回头看了一眼,就看到李渊正乐呵呵地揽着满脸委屈的鲁班李不知道说什么。
父亲杨宁正笑眯眯地打量着自己,杨谦不禁嘿嘿一笑,有点腼腆。
李秀宁亦看到了杨宁投来的温润目光,虽然有些扭捏,但还是行了一礼。“见过公公。”
“好好好,那个……”杨宁呵呵一乐,正要说话。
就看到了李秀宁起身,伸出了手,拉着自己儿子杨谦,就这么出了般舱。
“……”杨宁脸上的笑容直接僵硬。对于这位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媳的举动,杨宁除了服气,实在是没有二话。
“贤弟,我那闺女,就是这样的脾气,放心吧,肯定就是多日不见,想跟贤婿好好聊聊,又不好意思当着咱们的面。”
杨宁直接就呵呵了……不好意思说话,却好意思动手。未来媳妇这是什么样的神逻辑?
得,反正自己儿子喜欢。咱们老杨家可是数代单传,反正只要他们情投意合就好。
最好能够早点成亲,早日生娃,为了老杨家能够早日开枝散叶努力作贡献。
#####
被李秀宁牵着手,拉出了船舱,措不及防之下,总算是回过神来的杨谦想要反握之时,李秀宁的手却又已经抽了回去,负于身后。
杨谦斜伸的手虚握了两下,这才在李秀宁那又倒映水月,份外旖旎的杏眸的注视下,尴尬收回了袖中。
李秀宁不禁嘴角轻快地上扬了起来。“我听说了。”
“听说什么?”杨谦两眼一亮,旋及就是明白了过来。“是方才谦在龙舟上与那吉藏大师之事?”
“嗯。”李秀宁点了点头,刻意移步到了甲板无人的一侧,迎着那微凉的江风,转过了头来,满目满脸尽是期待。
杨谦自然心领神会,清了清嗓子,便将自己今日本该当值,却得蒙天子诏见,登了龙舟。
本想要猥琐地蹲在一干朱柴显贵的末尾处苟发育。结果不想,没来由的被那慧灌大和尚找事。
不得不硬起了头皮站了出来刷存在感。结果,吉藏大师过来凑热闹。
非说自己有慧根,要收自己为徒……说到了此处,杨谦就觉得不太对。
嗯,感觉身边那原本显得温婉宁秀的李三娘子身上又开始溢散出锋锐之意。
好在,杨谦当然把自己严辞拒绝的理由又复述了一遍。
这位在江上月光的映照之下,又渐渐地收敛了爪牙锋锐之意,显得慵懒闲散的女巾帼一双星眸弯如弦月,就那么安静地倾听着。
只是,这对小人儿却没有料想到,在船舱的另外一侧,窦氏正在身边婢女的指点之下,利用船舱的遮挡,探出了头来。
看到了闺女犹如春倦的大猫一般斜倚着船舷,两眼亮晶晶地看着那站在她跟前,笑得温文尔雅,连比带划的杨谦。
婢女则紧张地为正在偷窥闺女和女婿的夫人把风,就在这个时候,就看到了几名府中护卫从另外一头朝着这边巡视而来,赶紧轻声地提醒道。
“夫人……”
“别吵,老身得好好的盯着他们……”窦氏不耐地摆了摆手,继续保持着两手扶着船舱舱壁,探出脑袋的姿势嘀咕道。
#####
四名唐国公府护卫沿前船舷正在缓步前行,一面警惕地张望着江面,以防宵小之辈。
结果又前行了数步,为首的护卫不禁面现疑色,手按在腰畔喝道。“何在人前面鬼鬼崇崇的?”
心系闺女的窦氏。“……”
心焦如焚的婢女。“……”
冲上前数步,终于看清了缓缓转身,面色僵硬的窦氏,护卫不由得心中一寒,赶紧行礼,尴尬地道。
“啊,原来是夫人,小人,小人……”
“行了,你们忙你们的,老身就是随便走走。”窦氏面无表情,实则内心无比尴尬。
这才刚刚支开了这几个没眼色的护卫,窦氏一转身。“哎哟!三,三闺女你怎么在这?”
不知何时,李秀宁已经站在了她的身后边,看着这位语气夸张的娘亲,李秀宁那张淡漠的俏脸上闪过一丝无奈。
“你这孩子,怎么走路不带声响的,吓娘亲一跳……那个……”
窦氏心有余悸地轻抚着心口,瞪了一眼这三闺女,目光一转,落在了杨谦身上。
“小婿见过丈母。”杨谦很无奈,却也只能老老实实地给这位神出鬼没的丈母娘恭敬施礼。
窦氏温婉慈祥地笑了笑,抬手搀起了杨谦道。
“老身在后舱呆得烦闷,出来走动,倒没想到,会在这里遇上你们。”
“呵……”一声轻笑,从李秀宁的口中冒了出来。
窦氏脸都黑了。这死丫头,怎么就这么不给自己这个亲娘面子。
“笑什么笑,怎么,难道娘听到了有说话声就不能过来瞧瞧?”
“三娘子兴许是得见丈母,心中喜悦。”杨谦差点笑出声来,此刻,作为一位贤婿表率,只能努力做一个好人。
(以下字数免费)感谢书友800***327的打赏,还有亲爱的书友们的订阅和投票支持,先去做菜做饭,饱食之,再继续码字,感谢大家么么哒。
隋唐君子演义 第304章 不但会得罪丈母娘还会得罪媳妇(加更奉上求订阅)
第304章
“呵……她要真这么想,我这个当娘的,可就舒坦多了。”窦氏小声地嘀咕了这么一句。
哼,你这死丫头不理娘亲,娘亲也懒得理你。
“来来来,贤婿啊,你方才说那吉藏大师想要收你为徒,你严辞拒绝了,后来呢?”
“……”杨谦浑身无力地看着跟前这位眼冒精光的丈母。亲,你这样不就主动暴露了你这位堂堂长辈不讲道义,鬼鬼崇崇偷听的事实?
得,你是长辈,我是晚辈,能说啥?
李秀宁不乐意的又轻哼了一声,不过终究没有说话。
于是乎,杨谦不得不面对着这对母女,继续绘色地讲述起这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后续。
江风太凉,不大会的功夫,在窦氏的提议之下,转移了阵地,来到了后舱。
杨谦为了讨好这位丈母大人,自然是越发地描绘得活灵活现,听得窦氏连声赞叹不已。
待听得杨谦诵出了那首令吉藏大师失魂落魄,心生顿悟之感的诗句佛偈时。
亦颇通佛理,喜欢事佛的窦氏不禁深深被触动。前四句很有道理,可后四句,亦很有道理。
打量着这位儒雅俊秀,才情天纵的女婿,情不自禁地感慨道。
“难怪那吉藏大师会言,你经即悟。这等灵慧,不去学佛事佛,的确是可惜了……”
“咳咳……”李秀宁的俏脸陡然发黑,干巴巴地咳嗽了两声,目光落在了亲娘窦氏的身上。
窦氏脸色微微一僵,尴尬地笑了笑。“哎呀,老身失言了,还望贤婿莫怪。”
“呵呵,小婿乃是晚辈,岂会怪罪丈母无心之语。”杨谦笑得那么的云淡风轻。
可是心里边却直犯嘀咕,这位丈母大人怕是下意识地说出了心中的意愿吧?
这小子要是真去当了和尚,对我闺女倒未尝不是好事。
灯火之下,各怀鬼胎的孝顺贤婿和慈祥丈母都笑得那么的和谐。
安坐于一侧的李秀宁冷眼旁观,看看努力维持着亲和温婉的亲娘,看看笑得谦和有礼的小郎君,目光饶有兴致。
唯有那婢女无意识地打了个寒战,赶紧走了几步,仔细地检查起了门窗可有关好。
#####
说过了今日际遇,杨谦就想告辞,然后跟小姐姐到甲板上去说说话,交流交流感情啥的。
“对了贤婿啊,这样枯坐着也不是个事,老身听闻,这象相乃是出自于汝父之手。”
“这些日子,舟船劳顿,老身也无事可做,闲时就下会棋,可这丫头怎么也不愿意跟我这个当娘的作对手。”
说到了这,窦氏还不忘记瞪了一眼面无表情的李秀宁,然后笑眯眯地看向杨谦。
呵……杨谦能说啥。只能硬着头皮,陪丈母娘对弈一番。
李秀宁脸色不悦,可又偏生不好发作,只能冷冷地坐在旁边。“炮二平五……”
杨谦愕然抬头,看到了小姐姐满脸不乐意,气鼓鼓瞪着自己娘亲的表情,真是一个脑袋两个大。
赶紧讨好一笑。“三娘子言之有理……”将棋子如李秀宁所言移至位置。
窦氏可不乐意了。“你这丫头,不都说观其不语真君子吗?”
“我不是。”李秀宁没好气地昂起了头,让施展瞪眼杀的窦氏只能看到她的下颔轮廓……
杨谦的眼角一阵抽搐,我要忍住,必须忍住。不然,不但会得罪丈母娘,还有可能会得罪媳妇。
努力地维持着六亲不认,麻木不仁的表情,在母女二人时不时的争执声中,杨谦下完了自己这辈子最为艰难的一盘象棋。
同时也见识到了李秀宁这位威武霸气的小姐姐在亲娘跟前时,就跟一个时时刻刻闹别扭的小姑娘似的。
简直可爱到爆又萌到爆,好在,窦氏在局面稍成劣势的那一刻,也觉得再这么继续下去,实在是有损自己身为丈母娘的威仪。
便摆了摆手借口疲乏,让二人离开后舱,杨谦自然是乐得赶紧告辞。
出了后舱,那凉爽的江风袭来,让杨谦精神一振,转过了头来,却看到李秀宁的表情有些忐忑,还特地偷瞄了自己一眼。
杨谦不禁一乐。“三娘子你这是怎么了?”
“我平时不是这样。”李秀宁觉得今天的自己表示太过幼稚,必须要给出一个合理地解释。
哟哟哟,小姐姐害羞了,不过我喜欢。
杨谦满脸认真地答道。
“当然,这我自然是知道的,在父母跟前,难免情绪会那什么,理解理解……”
天色越来越晚,杨宁终于步出船舱,杨谦只能随着父亲一同告辞而去。
#####
“谦儿,你可有把握?”站在轻舟的船头,杨宁目光悠远地看向那密布于江面之上的诸多舟船。
杨谦笑道。“父亲放心就是了,孩儿绝非是妄言,若论其他,或许孩儿也不敢这么说,可单论诗赋,孩儿是真的有把握。”
“嗯,那就好,可惜,为父在这方面,实在是没什么天赋,帮不了你什么。”
杨宁打量着这位日渐健硕,个头已经快要与自己一般高的儿子,内心满满的尽是骄傲。
“但是我相信谦儿你的本事和能耐,到时候,为父定会为你喝彩助威。”
“多谢父亲。”杨谦朝着杨宁一礼,双手紧握成拳,不好意思,你们这些世家门阀,想要在诗词歌赋方面向我发起挑战。
对于我这个穿越者而言,不管你们有多努力,都只能乖乖的拜服。毕竟,唐诗宋词,谁有我读得多,记得多。
杨谦心里边想着,嘴角渐渐扬起,浮现面了一丝恶意满满的笑意。
将父亲杨宁送回了座船,轻舟这才调头,将杨谦送回到了河岸边的临时码头之上。
杨谦慢悠悠地溜回到了距离河岸边约里许的备身卫营寨,来到了属于自己的营帐外。
就听到了里边咯吱咯吱之声此起彼伏,时不时还伴有棋子碰撞之声。
心生好奇的杨谦撩起了帐帘探头看去。
就看到了自己的忠仆们此刻挤在了一块,中间,摆放着一张棋盘。
长孙无忌正与知礼对坐,表情严肃地面对着棋盘之上的残局。另外几个手里边都各拿着一张饼,时不时地往口中一塞,咯吱咯吱……
“……”
(以下字数免费)感谢书友腿神阿不拉、huang900928的打赏,加更奉上,求订阅,求票票
隋唐君子演义 第305章 大隋王朝与世家门阀的史诗对决(一更求订阅求投票)
第305章
不到半个月,杨广的御驾龙舟,终于行抵至了清河郡。大隋天子,终于在离开东都,登上龙舟之后,第一次离开了龙舟,来到了陆地。
山东、河东之地的诸多世家门阀之中的声名显赫之辈,几乎也尽聚于此。
那些世家门阀之中的才俊之辈,饱学之士,也都来到了这里,亦都是斗志昂扬。
将整个清河郡内外,以及永济渠两岸挤得水泄不通。
到处可见吟风弄月的文人雅士,又或者冥思苦想之后挥毫泼墨,使人传唱于勾栏瓦肆之间。
不光是清河郡治的一应客栈酒楼挤满了人,便连城内城外,不少的百姓家里边,都多出了许多花钱寄居其屋的文化人。
可以说,天下近半的文人雅士,都已经聚焦到了这清河郡。
因为,早在一个多月,杨广这位大隋天子尚未出东都时,就已经写好了圣旨,派出了使节赶往河东、山东一带。
杨广离开东都,登上龙舟之时,大隋天子的圣旨,便已经传遍了山东、河东之地的诸世家门阀。
甚至已经有这些地方的官府衙门,将陛下的圣意,传入了民间。
圣旨的内容很清楚明了,就是告诉他们。大隋天子北巡涿郡,巡视到了清河郡。
久闻山东河东之地,人才倍出,才俊数不胜数,为朝庭贡献了许许多多能臣干吏。
所以,天子很是欣慰,为了表达自己对山东河东之地文人雅士的重视,也还有对才俊们的激励。
所以,本天子,决定在清河郡召开一场规模空前,极为盛大的文学盛会。
咱们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是以才华绝胜负。等时间到得三月十五日这一天。
朕将会着亲自出题,然后,由诸世家门阀和朝中的朱紫显贵们来共同评判,以定这一次文学盛会的魁首。
不论是世家子弟夺得魁首,还是官员,又或者是普通文人士子成为文会魁首。那么,天子会有诸多赏赐。
并且,以诏告天下的形容,告诉天下人,谁是此次文会的魁首。
#####
可以说,杨广这样极为冒失的举动,落到了一干山东、河东世家门阀的眼里,实在是显得过于野蛮和粗鲁,都是既喜又忧。
喜的是,杨广这样的举动,明显代表着朝庭,或者说大隋朝庭对于世家门阀这种游离于朝堂之外的巨大力量十分的重视。
却又缺乏制衡的手段,以至于有种近乎于气极败坏,破罐子破摔的过激行为。
忧的却是,杨广这样的举动,却严重地侵害到了世家门阀的势力,或者说话语权。
毕竟,朝庭自杨坚建立大隋开始,就致力于削弱世家门阀的力量。
正因如此,才会弄出一种科举制度,意图借助另外一种方式,选拔出更多的人材,以此来抗衡世家门阀掌握着官吏入仕以及晋升渠道。
这也是为何自科举制度成立至今不过数十载,却已经连连变动,修改了许多次的原因。
就是想要力图清除世家门阀明里暗里阻扰科举制度的各种针对性举措。
此番,天子既然敢下这等旨意,哪怕是代表着他气极败坏,可终究也代表着他是有备而来。
虽然世家门阀自视甚高,天下才俊,不敢说他们占十之六七,可是占一半是肯定没有问题。
但是,皇帝乃是天下共主,他的身边,同样亦是才俊遍布。
所以,天子如此做,就等于是一次图穷匕现的交锋。
诸多河东、山东的世家门阀,都已然经过了密切的沟通与交流,作出了决定。
那就是,这一次的交锋,乃是世家门阀,与朝庭在文化学识领域的一次重大碰撞。
如果能够胜之,那么,已经成为了天下文人士子目光焦点的盛会魁首,必然能够向世人证明,天下文运,仍旧为他们这些世家门阀所持。
就算是天子反悔,不愿意下旨宣告天下,凭着他们诸多世家门阀的推波助澜之下,也一定能够让天下文人士子知晓结果。
当然,如果胜利者是朝庭,或者是那些非世家门阀之人,朝庭必定会大力地宣传,既可以抬高朝庭的威望,又还能狠狠地贬低这些世家门阀。
必然会让天下人认为,世家门阀已经失去了对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领袖地位。
对于他们,必然会在声誉和影响力方面受到重创。而这,则已经是世家门阀得以传承千载,存活至今的根基所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