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学霸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鹿林好汉
不过尽管如此,美方要对授时做手脚很容易,这个也是国内坚持要研发北斗系统的真正原因。
杨杰说道:“授时对信息化军队的影响越来越大,古代古代以月计算发起的军事行动,到今天已经以分秒计算,信息化更将战争带入到了‘发现即打击、发现即摧毁’的时代。美军在阿富汗屡屡以小股特种部队深入敌后来去自如,一大倚仗就是随叫随到的炮火和空中支援,这些都是需要依赖于精准授时才能做到。”
“是呀,如果我们国内的卫星使用进口原子钟的话,极有可能出现延误甚至被欺骗的卫星授时,这如果是放在战争时期的话,会导致对时间敏感目标的打击延迟甚至错误打击,其后果极为严重。”
张克龙点头说道:“美方国土安全部对精准授时是极为重视的,规定在通信、移动电话、电力分配、金融和信息技术等11个依赖于精准授时的关键行业中必须使用美国自己的高精度原子钟。如果美军现在真的要发动一场‘授时战’的话,这个影响范围比针对军方的电子战战法还要大,有可能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都会受到巨大的损失。”
“授时战跟星球大战这一类的战略忽悠计划有着很大的不同,实施起来门槛很低,技术上完全可行,实施门槛也相对较低。现在我们国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即使应对黑客入侵一类破坏手段尚且不足,如果要应对授时战这样的未知战法就更为困难了,所以我们要在原子钟精准授时方面未雨绸缪,做好技术准备手段。”
张克龙看着杨杰说道:“不过你们华兴集团公司在这方面是真的做得非常不错,竟然能把氢原子钟做到如此之小,还能研制出原子相干布局囚禁原子钟这样的微型原子钟,这么一来的话,北斗二号卫星系列的研发马上就能够用上华兴集团公司的技术产品,研发时间就大大缩短了。”
时间精度是卫星导航的命门,天地间时间越同步、误差越小,定位精度越高。导航系统普遍运用原子钟维持时间精度。过去只有少数国家能够制造卫星导航系统使用的高精度原子钟,而且对国内进行技术封锁限制。
现在华兴集团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凭借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工程技术实力几年时间就自主开发研制出高精度原子钟,彻底打破了他国垄断。
原子钟全世界的市场规模不大,现在一年的原子钟产量也就上百亿的样子,能制造原子钟的公司和机构数量相对较多,但是拥有批量生产能力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俄罗斯有一家公司,美国有两家公司,瑞士有四家公司,其中美国的迅腾公司原子钟技术水平最为先进,产品类型最为丰富,是行业中的领导者。
作为卫星网络和通信网络最核心的技术产品,杨杰很早就开始进行技术布局了,在启动星链计划的同时,星载氢原子钟的研制就开始了。
今年华兴集团公司旗下的两家子公司在微型原子钟的收入就达到了4亿多,大部分是供应给了集团公司内部,少量提供给了华泰和中兴等公司,现在是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
这些原子钟现在还只是满足于一些通信信息领域的企业设备,等到星链网络组建完毕,还会迎来一次民用产品的大爆发,预估营收规模是现在的数倍不止。
星载氢原子钟的成本还是很贵,因为全世界的每年的卫星产能很少,华兴集团公司每年卖出去数百台就不错了,最多也就一两亿的收入。
杨杰也没想着要靠卖氢原子钟来赚钱,瞄准的就是地面收发终端和卫星网络的各种数据流量和内容服务来赚钱,这个才是大头。
“各位首长领导请放心,我们华兴集团公司一定紧密地配合国家的发展计划。”
杨杰点头道:“我也是希望国家能够加快建设北斗导航系统的步伐,能够尽早地完成全球的导航系统的部署,尽快地向国内外提供在定位、导航、授时、通信等服务内容,形成产业规模,华兴集团公司旗下的产品也率先搭载北斗芯片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你们华兴集团公司在技术专利商业转化能力是国内做得最好的,中央也是希望你们能多在产业规模上做出探索,把我们国家的北斗导航产业做大做强。”
曾嘉宝对杨杰说道。
“我们公司做过国内的市场调查,仅车辆定位一项上,采用gps技术,就有上百亿美元的利润空间,我们华兴旗下的中原汽车公司会第一个支持北斗导航系统,同时也会在智能手机上面搭载北斗芯片和软件程序。民用导航系统的市场规模巨大,如果北斗推出时间过晚,只怕即使技术先进,效果更好,被美方的gps夺去了市场份额后就非常难夺回来,另外北斗系统如果无法获得经济效益,只凭借军用市场无疑是对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要想彻底地打开这个市场必须尽快地推动北斗系统民用化。”
杨杰顿了顿说道:“我建议中央在提前在产业链上做好布局,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等相关公司要建立起来,这样才能很快地推动商业化进程。”
曾嘉宝点点头:“你来估测一下这个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
“曾首长,我提到的这些核心产业按照一般的规律能占到整个产值的百分之三十多,如果北斗导航系统营运后,国内在上游的公司能够提供天线、芯片、板卡、地图、模拟源等软硬件核心产品,中游的公司能够提供各种各行业具体应用的综合型终端,,下游的公司在系统集成、运营服务业开展各种业务,我觉得不用十年时间整个产业规模能够达到至少四百亿美金以上,完全可以养活国内上万家企业单位,从业人员数量至少能达到上百万的规模。”
“你这个星链网络完成部署的话,想必也能达到这个规模吧?”
曾嘉宝看着杨杰说道。
杨杰笑了笑:“应该是差不了太多。”
“中央对于科技产业化是非常重视,华兴集团公司在这方面一直都是表率,我也希望你们能够再接再厉,为国内创造更多的新兴产业出来。”
曾嘉宝一脸勉励地对杨杰说道。
“是,我们一定不辜负各位领导的期望。”
杨杰点头道。
一个星链计划自然是不会让杨杰满足的,以后他还会让华夏卫星通信公司研发各种观测卫星来建立数字世界地图资料库,这些数字地图资料军民两用都是可以的。
有了这样的数字地图,再配合北斗导航系统,可以极大地提升军方武器dàn yào打击的精准度,就算是在境外作战也是毫无问题的。
当然,这些数字地图也可以向很多国内外的企业提供精准数字地图的服务,也是能赚到钱的。
重生之大学霸 725章 成功激活!
深夜的时候,杨杰此时跟曾嘉宝、张克龙、哈里发王储等人此时坐在指挥大厅的贵宾厅里面,大厅巨大led大屏上面显示着发射塔的图像和火箭上面各种传感器数据。
如此大的led屏幕是爱华科技公司提供的,华兴集团公司现在已经大规模地使用氮化镓材料制备出了红绿蓝发光二极管,利用这些二极管作为像素点加上天马科技公司在显示器驱动芯片、爱华科技公司在影音解码器芯片、龙芯半导体公司在图像处理器、中晶微的封装技术等各方面的技术加持,爱华科技公司现在是昂首阔步地进入了大屏led市场。
此时这枚火箭静静地矗立在发射塔旁边,燃料已经加注完毕,就等着发射了。
“杨杰兄弟,我看你对于发射并不是很担心呀!”
哈里发王储对杨杰说道。
“此时我再担心也是无济于事,不如顺其自然,我们该做的都已经做到位了,现在就将这件事交给老天爷吧。”
杨杰说道。
“我想你们的老天爷对你还是非常眷顾的。”
哈里发王储说道。
不一阵,大厅里面的工作人员开始发射前的倒计时。
“10……9……8……0,发射!”
此时大屏幕里面的矗立的火箭底部发动机喷出了巨大的烟雾跟火光来,整个发射场地都被强烈的火光给照亮了。
这枚火箭随即轰鸣着缓缓腾空而起,速度越来越快,转眼间功夫,巨大的火箭已经飞到了高空当中,而且还在不断地爬升。
当火箭爬到数百米高空后,地面测控站的雷达和光学仪器已经捕捉到了火箭的姿态,同时火箭上面各种传感器的数据此时不断传送到了指挥大厅。
听着指挥大厅里面各个工作岗位不停地汇报各个跟踪站点的汇报情况,这枚火箭升空的几分钟时间里面都是一直保持着非常稳定的姿态,一切都非常顺利。
火箭从发射到进入近地轨道大概需要十多分钟时间,这枚火箭从一二级火箭分离都是很顺利。
每次分离成功的时候,指挥大厅里面都是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杨杰此时看到张克龙也是攥着拳头有些紧张的样子,他心中也是有些紧张和期待了。
十来分钟后,搭载了五颗星链卫星的一个上面级的智能分配器开始成功释放了第一颗卫星。
数分钟后,第一颗卫星在接收到地面控制站的激活指令后太阳帆板顺利地展开,同时卫星上的各种数据开始传送到了华夏卫星通信公司在西安市的地面基站。
地面基站将卫星现在的状态参数都传送到了这边发射基地,因为卫星上面搭载了高清摄像机,所以很清楚地看到卫星太阳帆板顺利打开的场景,还能看到下方蔚蓝色的地球和太阳光。
看到这一幕后,指挥大厅里面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来!
哈里发王储此时也高兴地跟杨杰握着手说道:“祝贺你们!”
他知道这些搞起的画面是卫星上面搭载的摄像头实时拍摄后通过卫星传送到地面控制站后再将信号发送到这边的,这也证明这颗通信卫星已经成功地被激活了。
“谢谢!”
杨杰笑着跟哈里发王储握着手,随后也跟曾嘉宝和张克龙等人握手。
此时他心底的一颗大石头也是落地了。
这次搭载六颗卫星的正是之前发射铱星计划的长征二号丙,这款火箭,连续7次成功发射铱星及其模拟星,也是华夏国首个被授予“金牌火箭”的型号,发射成功率还是非常高的。
这型火箭现在已经进行了升级,近地轨道载荷能力提升到了4吨以上,而星链一号卫星每颗重量在600公斤,这次为了成功释放这五颗卫星,航天集团公司的方面也是在之前的智能分配器进行了改进,创造性地采用了支承舱加多星分配器的布局方式,确保卫星分离速度、方向各不相同,保证分离的安全性。
航天集团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就实现了“一箭三星”发射,后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也曾多次开展“一箭多星”的国内国际发射任务,这方面的经验还是非常多的。
杨杰也是要求尽可能地在上面级搭载更多的卫星来降低发射成本,这次一次性将五颗600多公斤的卫星塞到支承舱和分配器里面航天集团公司方面也是绞尽了脑汁。
这么一个大金主这几年至少要发射数百颗卫星,至少要发射四五十枚火箭,光是火箭发射成本就要耗资30亿美金的样子。
如果加上300颗卫星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再加上地面控制站的建设,耗资也差不多要十多亿美金,
这么一个项目一直到营运至少要耗费六十多亿美金,而且那是要砸进去这么的真金白银呀!
不过现在的杨杰真的是不缺钱的,去年分到他个人账户的分红就高达一百多亿美金,这些分红都是他个人的财富,完全不会对华兴集团公司造成什么影响,而且他个人的投资现在也还是源源不断地给他带来利润,可以说他在不动用光华银行的资本的情况下自己就能调动数百亿美金的现金量。
这个才是杨杰能够不停地在一些高端产业进行布局的底气所在,真是应了那一句话:有钱任性!
这些钱是杨杰自己的钱,他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而且他把这些钱全都砸在了一些高端的产业上面,中央对此是坚定支持的。
国家口子这么多,这个部门多给点其他的口子就要勒紧裤带,所以在研发上只能是采取撒胡椒面一样的做法,每年拨付给航天集团公司的研发经费也只有十多亿美金的样子。
不过杨杰这几年一次性要拿出六十多亿美金来发展星链计划,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航天项目了。
中央对此也是一路绿灯,毕竟不是哪家公司都能像杨杰个人这么有钱的。
作为华夏宇通公司控股的亚太卫星公司运营通信卫星很赚钱,但是基本上也是要向银行借钱来制造和发射高轨道通信卫星的,这个也是这个通信卫星营运公司的惯例。
亚太卫星公司现在每年通过向亚太地区电视台机构提供广播电视、移动蜂窝回传等业务,可以说是很赚钱的,去年的营收就超过了160多亿美金,不过要想这家公司一下子拿出数十亿美金那是做不到的。
而且华夏卫星通信公司的业务内容跟亚太卫星公司的基本上没有重叠的地方,星链网络主打的是高速卫星宽带业务,也不会直接跟亚太卫星公司竞争,而且亚太卫星公司还是hughesnet公司的股东之一。
原来的华夏宇通跟电信、移动、联通、网通、铁通并列六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在华兴集团公司和航天集团公司一起努力下,华夏卫星通信公司也是拿到了第一类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可在全国范围内经营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卫星固定通信业务,成为了第七大运营商。
当时华夏宇通公司为此也是跟航天集团公司和华兴集团公司打官司,不过华夏卫星通信公司还是拿到了卫星牌照,不过公司的业务跟宇通集团公司的业务不能重叠。
华夏宇通公司旗下的亚太卫星现在手里拥有三颗高轨道通信卫星,不过这几颗卫星分别是从洛克西德·马丁公司和阿尔卡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进口的通信卫星,就算自行设计制造的通信卫星也是依赖于进口一些核心的部件。
华兴集团公司在星链卫星上的核心部件全都是自主研发的,尤其是w波段的超高频通信技术连这些西方国家最顶尖的卫星生产商都是没有的技术,也是极大地提振了中央的信心。
重生之大学霸 726章 革命性产品!
星链卫星是世界上第一次使用相控阵通信传输技术的卫星,而且也是第一次使用140g赫兹的超高频微波通信技术,如果不是华兴集团公司七八年来一直在超高频微波通信的波形编码和算法上一直进行深度研究,再加上杨杰自己本身就是通信专家,前世的时候在超高频微波通信的基带芯片进行各种研究,有时候还会自己亲自上手,华兴集团公司在这方面自然是进度非常快。
这相当于是将十多年后的通信技术提前实现了,更何况还有氮化镓器件的加持,华兴集团公司现在在超高频微波通信技术上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的。
这几年时间里面,华兴集团公司陆续将140g赫兹超高频的调制调解器芯片和射频天线、高功率微波发生器、阵列天线模块都是全都给做了出来,而且通过了各种测试试验,技术上已经是成熟了,这个才是华兴集公司的“黑科技”。
星链一号卫星阵列天线模块是电扫描,没有机械部件,而且采用了氮化镓高速开关,开关总时间缩短到了几十纳秒的时间,这让卫星响应速度极快,而且采用多波束的工作方式,支持多波束跟踪,能够同时跟踪500个高速移动的收发终端而不丢失信号。
这差不多是将一架预警机给搬到了空中,只不过是主要是用来传输高速信号的,不用搜索目标,只有接收到收发终端建立连接后的申请才会建立连接,才会进行信号跟踪,确保随时都能建立链接,而且根据收发终端的需求来调整波束的信号强度。
梅溪湖大学的人工智能学院也是参与了这个项目,研发了一套智能算法来让卫星的信号传输更为高效智能。
研发这么一颗卫星也是将华兴集团公司的前沿技术都用上了,这款卫星算得上是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一款革命性的卫星产品!
华兴集团公司的科研向来是敢想敢干,有了好的产品技术构想后那是立马开始动手进行研发,抱着一种只争朝夕的的紧迫感,而且研发需要的一些特殊的仪器设备华兴仪器设备公司会立马开始进行研制生产,绝不会耽搁研发进度。
当然,这款卫星的研发这几年中间也是遇到了多如牛毛的各种技术问题,不过有华兴集团公司十多万来自各个技术领域的技术工程师和大量技术专利的支撑,这些技术问题也是被一个接一个地被攻克。
华夏卫星通信公司的生产管理标准体系也是严格地按照摩托罗拉公司设计生产制造卫星的这套流程标准加上华兴集团公司自己这些年的自己摸索出来的标准进行改进的,这套标准也是保证按照这套流程标准出来的卫星产品质量跟性能都是非常可靠的。
因为使用了非常多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如果是换成其他的公司,这几颗卫星基本上会是天价了。
不过华兴集团公司给华夏卫星通信公司提供的这些核心部件都是以内部成本价提供的,因为光靠这些卫星是没办法收回成本的,只能从地面收发终端软件服务上把钱赚回来的。
所以这五颗卫星基本上就是成本价,价格被压到了四百万美金的样子。
华夏卫星通信公司在摩托罗拉的公司的帮助下建立了一条带洁净室的自动化生产线,使用了很多机器人,这些卫星像生产汽车一样地进行流水线装配作业,这也是国内第一家公司第一次这么干,也保证了装配线一个星期至少能生产三颗卫星出来。
在杨杰的前世记忆中,摩托罗拉公司的铱星计划在技术上也是一个奇迹,打破了很多制造航天器的所谓规则,基本上使用的是自己生产的卫星器件,没有经过任何完全空间质量限定或认证,再一个就是移动生产装配线了,而且这些卫星可由几乎每个具有发射能力的航天国家加以发射,最关键的是这些卫星设计工作寿命为五年,前世的时候这些卫星工作了二十年后并且仍然有效工作。
这个足见摩托罗拉公司在电子电气工程技术上的质量把控上是真的很牛掰了!
华夏卫星通信公司也是从摩托罗拉派过来的这些卫星专家和工程师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也都是严格地遵循流程标准来进行生产。
杨杰对于华夏卫星通信公司卫星生产线生产出来的卫星质量还是颇为放心的。
差不多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上面级智能分配器将五颗卫星全部释放在了五条轨道不同的位置,这五颗卫星基本上覆盖了华夏国的全境,通过卫星彼此之间的信号接力不会让信号中断。
到次日早上的时候,这五颗高速通信卫星已经全部激活,地面控制站方面也是正在进行组网前的各种测试调整工作。
杨杰对研发效率是非常重视,但是该走的流程都是要一丝不苟地走一遍的,直到确定一套完整的地面控制站和太空中的卫星网络能够在一些极限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可靠后这个星链计划的第一阶段才算完成了。
下午的时候,杨杰也是参与了在航天城举行的庆功宴。
这次杨杰心中大为高兴,也是特意让秘书处为这次庆功宴请来了知名的厨师,并且带来了顶级的食材犒赏所有参与发射的工作人员,并且举办了免费抽奖的活动,并且准备了各种礼物。
这样的宴会也是让所有人都是喜笑颜开。
这样的庆功宴也是让航天城的人都是体会到华兴集团公司对待合作伙伴的豪爽之处。
华兴集团公司不仅仅有钱,虽然华兴集团公司对供应商的要求非常高,而且研发体系跟管理都是跟西方的公司非常相似但又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只要满足标准,那是真的舍得花钱的。
庆功宴结束后,哈里发王储原本是想跟着杨杰去西安市的地面控制站的,不过因为有事情要处理,只得搭乘专机离开了。
重生之大学霸 727章 地面控制站!
西南腹地,晴朗的天空下,这个占地面积在数十亩的地面控制基地矗立着两座巨大的圆形天线罩,天线罩下面是阵列天线,负责进行地面和通信卫星之间的信号收发,直径超过了30米,看上去非常壮观。
光是这么两个巨大的阵列天线就耗资两千多万美金,加上其他的设备和主体建筑、辅助用房和生活用房布置在两翼耗资差不多两亿多美金。
因为主体建筑立面的中央控制室需设恒温空调,湿度也要求很严格,同时中央控制室做了隔振和、吸声、和电磁波屏蔽处理,以免影响通信设备。
为了保证控制基地供电的可靠性,基地这边自己建设了一座燃料电池发电站和超级电容电池蓄电站,另外也有当地电力供电,当地的电力断电后基地立即会切换电源,确保供电不会突然中断。
当杨杰跟宋曼丽、霍晓天、小叔、胡焕志、赖炳辉等人乘坐的这辆燃料电池版豪华大巴进入基地后,华夏卫星通信公司的高层和基地方面的经理等人都是迎上来。
总公司董事会的这些大佬们都来了,基地方面的人员都是兴奋中又有些紧张。
杨杰跟这个四十出头的基地经理王晓华握手笑着道:“王经理,地面基站这次能保证系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投入运行,做得非常不错。”
王晓华激动地说道:“杨董,我们大家也是响应公司和国家的号召,能保证地面站系统按时参与全网试运行,为星链网络整体建设按时完成作出应有的贡献是一件让大家都感到非常光荣的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