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学霸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鹿林好汉
这个工厂在一个丘陵的山谷里面,整个区域都被安全围栏、带刺的铁丝网和瞭望塔包围,跟周围都是隔离开了,这里还有武警把守。
进入到里面的车间,这里到处都是贴着警示标志要求使用防护工作服、戴手套和呼吸器。
进入到了给用厚实混凝土浇筑的车间里面,这个车间里面是固体燃料的混合车间,车间里面整齐地摆放着用于混合燃料成分的搅拌器,它的多个旋转叶片摆放的位置很讲究,叶片的侧面不会跟混合物接触,显然是避免摩擦产生火花的危险。
同时车间里面也摆放着不通的混合容器设备,周围有加热和搅拌的搅拌器,上面也有斜槽,可以加注不通的物品。
这些固体燃料的混合比例和加工流程以及工艺参数是华科航空科技公司的秘密。
这个混合过程非常危险,所以整个车间都是做了防静电处理,而且不同的设备之间都是做了隔离处理。
在另外一栋建筑立面,被混合好的燃料送过来会被浇筑在火箭发动机的壳体材料里面,壳体材料使用碳纤维轻质空心管组成,内衬绝缘材料,这些像果冻一般的混合物会被逐渐被倒入火箭外壳中,而发动机壳体中间则会被放入铸造坑中,中心有设计好的芯轴模具。
这个浇筑过程工自然也是十分讲究的,浇筑时温度的控制、混合物浇筑量控制等都是要一个个摸索出来的,要不然浇筑的时候里面有气泡的话必须要将这些燃料再次铲下来,而把燃料铲下来也是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
因为浇筑讲究一个宁多勿少的原则,所以浇筑完毕并且固化后还必须对多出来的固体燃料进行整形。
火箭固体燃料发动机药面整形这项技术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
技师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的精度,直接决定导弹能否在预定轨道达到精准射程,因为之前的燃料颗粒比较粗,而且韧性也大,操作中稍有不慎就蹭出火花引发高能huo yào瞬间bào zhà。
而且固体火箭推进剂可是有毒的,对固体燃料进行整形的可是一个极度危险的工种,华科航空科技公司也是重金聘请了几名固体火箭推进剂雕刻师,这几名技师是从航天集团公司招募过来的。
相比较一航集团公司研发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华科航空科技公司研发的燃料因为使用了化学生长法,里面的金属燃料被离子化后吸附在了微米级别的微球体里面,所以颗粒非常均匀,燃烧起来也是非常充分均匀,而且火箭发动机壳体使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所以整形的难度并不是太大。
而且杨杰也是收购了德国的这家费斯托生产气动产品的制造公司,这家公司也之前一直在研发气动仿生机械手产品技术,杨杰将这家公司给收购下来后也是为自己旗下公司生产各种气动机械设备,同时也是为华科航空科技公司在研发气动机械手来帮助雕刻师更有效率地完成固体燃料整形工作。
下午的时候,杨杰也是召集公司的管理层开了一个会议。
“谁也没办法百分之百地保证新型固体燃料火箭发发生bào zhà事故,我希望大家从这次的事故中找出真正的原因出来并解决掉。”
杨杰看向了耿宝昌:“这款发动机什么时候可以完成测试?”
“杨少,我们正在测试一种新的柔性挡板的材料,达到了我们的设计目标,下个星期发动机就可以再次上发动机测试平台测试了。”
耿宝昌说道。
“好,我这段时间我就在这边,一定要尽快地完成这款导弹的打靶测试,毕竟安息国那边等着急用。”
杨杰说道。
“是,杨少,我们一定按时交付这款导弹发动机的发动机。”
耿宝昌一脸坚定地说道。
重生之大学霸 824章 华科航空科技公司的野心!
次日,杨杰来到了导弹的生产总装车间。
在导引头生产车间,杨杰也是看到了已经组装起来的串联式引导头,前面是红外导引头,后面是小型的相控阵雷达。
红外导引头装载在一个可以调整角度的环架上,可改变红外探测器的观察角。
其实华兴集团公司也是在研发一种利用电子控制的微机械视场选择器,
红外导引头不需要进行摆动就能增加更大的视觉,不过现在这种技术还未成熟。
而华兴集团公司开发的w波段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结构做得非常紧凑,也是为导弹加装红外探测器腾出大量空间,这个相控阵有大约700个小型收发机,可对多个目标进行跟踪,增强了对抗目标实施自卫干扰的能力。
负责导弹设计的梁思宏是国内顶级的火箭控制技术唐纪元院士的弟子,从中科院少年班出来的天才,他在导弹气动布局和电子控制技术上功力非常深厚,这些导引头的设计就是他完成的。
三十六岁的梁思宏此时正是精力充沛的年纪,他此时也是不停地向杨杰解说着导弹技术上的事情。
看到这么多的设备集中在一起,杨杰开口问道:“这些电子仪器之间的电磁兼容有问题吗?散热问题怎么解决?”
先进的主动雷达制导系统因为内部电子元部件以及电源等等会产生非常大的热量,而且外部也会产生热量,必须通过散热孔把导弹制导舱的热量给散发出来才行,而且这么多的仪器设备各种电磁信号,如果电磁兼容设计不好的话一开机很多仪器都没办法工作。
“电磁兼容方面我们也是做了很多的设计,而且也在各种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下进行了各种测试,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梁思宏顿了顿说道:“散热的问题我们也是采用了液氮冷却的方式,直接在电子元部件周围围绕几圈装着液氮的不锈钢钢管,在测试室里面,红外和相控阵雷达制导系统一直保持十多度的温度,在这样温度的状况下,整个制导系统的运算速度可以一直保持到最大。”
杨杰仔细地看了下那些分布在仪器设备上的制冷管路,也是点点头,鹰酱的的很多主动雷达制导也是是利用液氮进行散热的。
导弹在战机的发射架上面,因为战机的速度,也会与空气摩擦产生热量,散热系统在战机起飞的时候就得工作,并且这款导弹设计的速度超过了4马赫,导弹的外壳温度会更高,为了避免损坏里面精密的电子系统,采用液氮冷却手段是非常理想的。
因为是双导引头,导弹内部必须搭载高性能的数据处理器、智能芯片、微型燃料电池、散发的热量其实不大,不过导弹内部是密封的环境,如果无法进行散热的话,最终会让内部的电子系统在高温状态下损毁。
而采用了液氮冷却方式后,也是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梁思宏的设计思路是力求发展“捷联“式硬件并减少活动部件,以减少体积和提高可靠性,同时发展多模导引头技术可增强抗干扰能力,而各单项探测器技术可相互补充、改善性能。
导弹发射时可采用主动导引,如果在工作频率范围内受到干扰,中段可采用导向干扰源的被动工作方式,末段则采用红外导引方式。
杨杰点头道:“公司现阶段的重点都放在能用于空空导弹的技术,因为空空导弹对导引头的大小和重量有最为严格的要求,这些技术在随后将其硬件加以放大,很容易地应用到其他导弹上面。”
华科航空科技公司导弹研发部门当然不会只是发展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而已,杨杰自然是想将这些技术扩展到其他的dàn zhong上面去,就算军方不给公司拨发研发经费也完全不会受影响,杨杰也不差这些钱。
华科航空科技公司的研发这些导弹的目光瞄准的是海外市场,并且在两场战争中已经是打响了名头,给全世界的人眼中留下了这家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业的印象。
军火生意利润向来都是十分高的,现在华科航空科技公司打开了无人机市场,雄鹰和彩虹系列无人机今年就拿到了80多架的订单,光是飞行平台的收入就在六亿美金,而且无人机携带的各种精确制导zhà dàn和导弹是易耗品,这个利润更高,也是公司之后长期稳定的饭票。
华科航空科技公司无人机造价从最高端的雄鹰无人机一千万到最便宜的四百多万美金的彩虹三号无人机是任君选择,因为成本控制非常得力,无人机的利润能够达到百分之四十的样子。
现在有十多个国家已经向华科航空科技公司下了至少两百多架的订单,而且国内的订单也不少,现在华科航空科技公司生产线已经开始满负荷生产了。
其实这个利润并不算高,前世的时候鹰酱是卖武器是最黑心的,别的国家采购爱国者3导弹系统,一共四个营,合同金额竟然达到105亿美元,这算极高的价格了。
最后这个签定的正式合同金额腰斩到了45亿美元,最后鹰酱向另外一个国家提供4个营的爱国者3导弹合同金额降到了32亿美元。
采购同等规模的-四个爱国者3导弹营,这个价格从105亿美元直到32亿美元,降幅达到7成以上!
由此可见鹰酱在卖武器方面是有多黑心了,防空导弹利润有多高了。
国际军火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就是防空导弹了,华科航空科技公司现在向航天集团公司提供的红旗系列导引头数量也是在不断地增长,这个市场杨杰自然也是动心的。
杨杰随后也是看到了安息国向华科航空科技公司提供的两枚不死鸟远程导弹,这种长度在四米的重型空空导弹其中一枚也是被拆成了零件状态。
耿宝昌带领的发动机设计部门也是对这款空空导弹的固体燃料进行过分析,陈海通也是受到了启发,改进了固体燃料配方,性能比不死鸟的发动机的燃料高出了百分之四十的样子。
重生之大学霸 825章 实验成功!
华科航空科技公司公司在升级f-14大雄猫战斗机的时候就是想打造一款高机动性的多功能战斗机,不仅是更换了高性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并且是更换掉了老式的机械液压控制系统,换上了电传飞控系统,同时更换了新型的发动机,大大地降低了但可以降低维护成本,也是降低了自身的重量。
这款战斗机也是大量使用了中华福克公司研发的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这款材料的的密度仅为钢的三分之一,各方面性能已经追上了钛合金,还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可以在600度以上的高温下稳定工作。
关键是成本比树脂基的复合材料还要便宜三分之一以上,比钛合金的成本还要低,这种材料自然是在公司很多产品上面大范围地使用。
像改造的这款大雄猫战斗机使用了百分之三十以上比例的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让大雄猫减重了四吨多,载油量加到了九吨多。
这么多的技术加持,已经让这款升级版的大雄猫成了现阶段碾压三代机的存在。
这么好的战斗机自然是不能少了更先进的远程空难空导弹,梁思宏之前设计的天龙10号导弹技术底子都是来自希伯来国的怪蛇系列和大毛的蝰蛇系列导弹。
像这些导弹的固体火箭推进剂配方人家自然是不会告诉你的,国内仿制的产品在动力性能上自然是差了一大截。
像杨杰这样如此心高气傲的人自然是要进行自主研发的,也是找到了陈海通这些非常有创新意识的化学工程师,同时有华兴集团公司上千名的化学专家提供各种技术上的支持,大半年的功夫终于是将高性能的固体火箭推进剂的配方和工艺给研发出来了。
也正是如此,梁思宏设计的这款射程超过比不死鸟的这款导弹的弹体直径更小更短,表面光滑仅有四片尾翼,有助于减小其空气阻力。
虽然说这次耿宝昌和陈海通等人研发的固体火箭发动机bào zhà了,但是这并不是新型固体燃料的问题,从实验数据来看,这款固体燃料的能量值已经超越了aim-54“不死鸟”使用的mk47mod1固体火箭发动机。
也就是这款天龙12导弹的发动机顺利完成研发的话,导弹的最大射程200千米的设计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更不要说这款导弹的导引头使用了华兴集团公司最先进的主动雷达和红外成像导引头。
如此大的射程,超过5马赫的速度和高机动过载能力,除非是使用隐身战斗机,否则现在服役的第三代战斗机可以说在升级版大雄猫的面前都是被吊打的份。
杨杰随后也是视察了这个导弹研发中心很多的技术部门,里面有着完整的各个技术团队。随着技术项目越来越多,有些被分离出去成立了专门的项目部,但是各种导弹相关的设计研发依然在这里。
在数控仿真软件测试部门,墙壁上巨大的屏幕上此时正在模拟一款菱形形状的导弹在大气中飞行的过程,中间一个大屏幕上显示了这款导弹飞行的渲染动画视频。
十多个显示屏上面,每个都是有着不同的各种数据以及图形。
“杨少,这上面就是我们计算机模拟出来的结果,那边是通过风洞实验取得的数据建立的模型,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数字仿真来尽量减少导弹设计修改的次数和测试的时间。”
梁思宏说道。
杨杰点点头,他不是导弹设计方面的专家,虽然很多技术上的事情都懂,但是在具体设计的时候还是要依靠梁思宏这些设计师的经验和天分的,他也不会随便在这里指手画脚。
超视距作战,靠的只能是导弹各方面的性能整体技术水平,尤其是最核心的一些部件的性能,譬如说固体发动机和导引头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国内空空导弹能够达到的水平。
虽然说刚刚发生了导弹发动机bào zhà的事情,不过既然找到了原因,杨杰也相信耿宝昌等人能够尽快地拿出解决方案出来。
让杨杰感到高兴的是这件事并没有影响到梁思宏这些技术团队的既定的研发进程,现在正在研发隐身空空导弹。
当然,这些计划杨杰都是亲自审核通过的,研发资金充足。
国内其他的研发单位的单位资金都得国家财政拨款,基本上都是只要满足国家交代下来的任务完成就可以了,性能差不多就行,但是成本必须低到最低的程度。
上面拨发的经费少,技术人员的胆子也就小了很多,都是保持着“多、快、好、省”的研发思维模式,指导思想就是在满足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省,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为了省,必要时候甚至可以降低一些性能要求。
不过杨杰是从消费电子产品领域起家的,现在在这些方面做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积攒下来的大量技术专利也是开始延伸到了军用领域,这让华兴集团公司在军用技术的研发上十分舍得砸钱,而且一开始瞄准的都是非常核心的技术领域。
而且华兴集团公司也是有先进武器装备的出口资质的,眼睛看着的是海外市场,在追求性能的同时也是在精细化生产上面下功夫降低生产成本,这个本来就是华兴集团公司擅长的地方。
数天后的这天晚上,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实验大楼里面的发动机试车平台上,天龙12的火箭发动机静静的放置在那里。
不一阵,火箭发动机随即点火,尾喷口喷射出强烈的火光和烟雾,不过这些烟雾随即被通风口给排走了。
火箭发动机稳定地工作了一百秒的样子,随后停止了工作。
此时外面监控室里面的工作人员都是高兴地欢呼起来!
杨杰笑着跟一边的耿宝昌握手道:“你们干得非常不错!”
耿宝昌听到这句话眼泪几乎是喷涌而出,他紧紧地握着杨杰的手,嘴巴嗫嚅了好一阵却是说不出话来。
一个星期后,华科航空科技公司导弹技术中心开始进行天龙12导弹进行的最后总装,杨杰也是华科航空科技公司和洪都集团公司方面做好仿制f-14加载武器系统的试飞实验,数架样机全部准备进行载弹飞行。
重生之大学霸 826章 导弹打靶!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面,杨杰也是一直守在守在组装车间里面。
“总装完成之后,试验一下从发射轨的效果,别到时候导弹弄好了,发射的时候出了问题……”
看着眼前已经成型,就剩下最后外表喷漆的工序的细长空对空导弹,杨杰对着梁思宏说道。
当初国内在仿制一款新型空对空导弹,就在打靶的时候出现了导弹在发射点火时候没法成功脱离发射导轨的事情,这让很大一批人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惊吓,最后检查才发现——
导弹没有问题,却跟发射架上面的发射轨有些不显匹配。
杨杰可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出现在自己的公司。
“是,杨少,我们在打靶之前一定会进行仔细地检查测试。”
梁思宏开口说道。
第一批一共二十多枚天龙12导弹通过加班加点很快组装完成,直接用重型运输机空运到了西北大漠深处的某个战斗机武器打靶基地。
同时两架原型机也是一同飞到了这个打靶试飞基地。
杨杰也是直接让张弘等人坐自己的私人飞机连夜飞往这个打靶基地。
华科航空科技公司对之前的大雄猫进行了大改,试飞的时候也还是加挂了模拟弹论证武器系统在飞行过程中对战机性能的影响,这中间也是得到了大量的参数,不过张弘等人更加希望的就是换上真正的导弹来进行一些测试。
毕竟模型跟导弹有着很大的区别,没有完全设计定型,很可能会使得导弹的内部有着不少的区别,重心甚至都发生偏移——
空中飞行对方战机,一点的重量问题都能够影响到飞行过程中的姿态。
“只要把这玩意儿全部挂上去,这只大雄猫就能够进行武器系统加载之后的试飞了……”
张弘等人一直都在等待着,看到这款华科航空科技公司自己研发的第一款远程空对空导弹,都是颇为激动的样子。
第二天上午的时候,导弹已经加装在这架升级版大雄猫的机腹挂架上了。
“仔细检查武器系统状态,等下升空了之后满足发射条件后再进行发射……”
张弘对试飞员段洪庆和雷志斌说道。
这款天龙12导弹在地面平台上测试过,但是不代表在战机上面就能够轻松让导弹发射出去,在战机没有起飞的时候发射,也不代表在空中就能够轻易发射出去。
战机加载武器系统的测试,不仅仅是要测试战机的飞行能力,更是需要测试整个武器系统跟火控系统的配合,也难怪梁思宏和张弘等人都是一再叮嘱。
“两位总师、杨少,请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严格按照流程走,保证这次打靶成功。”
段洪庆挺着胸膛说道。
他也知道接下来试验的重要性,这大雄猫改进版战斗机是否研制成功,现在也是进入到了武器打靶试验的尾声阶段了。
这段时间总共有八名试飞员不停地对这款战斗机原型机进行了各种试飞,也是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调整的地方,不过华科航空科技公司自己研发的这套变后掠翼飞控系统非常稳定可靠的,修改打补丁修改的地方很少。
而且大雄猫的气动布局确实是底子就非常好,虽然说华科航空科技公司进行了不小的外形修改,而且张弘带领的技术团队在变后掠翼方面的功力也是很深厚的,捣鼓出来的改进版战斗机自然不会有重大致命的缺点。
“同志们,这里我也不给你们什么压力,按照平时的试飞做就行了。现在这款升级版的大雄猫战斗机军方内部已经立项了,军方内部代号为歼15,是国内军方的重点型号,这次打靶试飞是对我们整个战机的武器系统以及雷达系统还有航电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检验,前面咱们已经做过,我希望这次也能圆满地完成。”
这次赶过来的张克龙也是在打靶试飞前对这些试飞员进行了讲话。
随后段洪庆和雷志斌等人来到了飞机边上,地勤汇报战机起飞前的各种准备已经完成,为了让战机的性能更大地发挥出来,三架歼15上面,每架上面的十个挂弹点全部装上了导弹,虽然仅仅只有两枚导弹会发射出去。
“01号准备完毕,请求起飞……”
“02号准备完毕,请求起飞……”
……
“可以起飞!”
塔台里面的指挥员下达了指令。
随着他的命令,三架歼15先后在跑道上面逐渐加速,然后起飞。
此时不远处的机场跑道上面数架缩小版的k8气动布局的无人靶机也是开始排着队起飞。
此时率先起飞的三架歼15早就已经失去了踪影。
各国军方为了让自己的防空火力体验实弹射击的效能而研发的各种模拟实战目标的飞行器,可以模拟有人机,也可以模拟各种飞航时的反舰导弹或者巡航导弹。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在各大国都出现了奇特的现象,就是个别性能非常强大的靶机或靶弹,居然超过了现役装备的能力,有些因为性能太好,反倒被扶正,成了新型秘密装备。
华科航空科技公司自己就是搞无人飞机的,为了测试自己的武器装备自然是研发了好几款超音速靶机,为了节省时间,自然是利用了洪都集团公司之前已经非常成熟的机型来进行开发,为了降低成本,这些靶机都是做得很小。
这几架内部代号为“蜂鸟”的无人靶机虽然个头小,但是科技含量可不低,飞机上面配备了人工智能系统,这套系统可是学习了大量试飞员做出的各种极限飞行动作参数,已经是变得非常聪明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