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越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国之祯祥
也就是说,截止目前为止,至正钞共花去十九万六千贯,还剩下两万四千贯;现银花去一万一千四百五十两,还结余现银一万八千五百五十两。
据陈元贵他们讲,现在应天的市场总体平稳。他们这几个月完全是按照我们既定的方针,缓慢地收购。
一旦市场上出现大户大量抛售,他们就果断吃进,确保应天的市场不发生较大的波动。
我对目前的运转情况是很满意的。按照目前的状况,现在基本上不会有大量的购进了,因为该跑路的那些蒙古人的遗老遗少基本上都跑光了。
剩下的观望群众见应天的市场稳定,而且自朱元璋把集庆改名为应天以来,应天似乎又逐渐在开始恢复往日的繁华了,这些人也就不打算跑路了。
市场上没什么人卖了,价格自然就稳了,也就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了。
就这近几日,似乎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的迹象,价格已出现了缓慢的上升趋势。
原来我们吃进良田,基本上都是每亩六贯至正钞或者三两现银左右的价格。现在这价格已经稍稍有些上涨,低于七贯每亩,都没有人愿意出手。即使是七贯一亩的价格,供应量也不大。
所以沈贵、陈元贵他们近几日都不知如何是好。
现在手头还有些至正钞和现银,按照沈大哥上次派人送钱过来捎的口信,余下的四万两现银的本钱在今年年底前一定会到位。
如果到了那时,还没购进什么产业,那差不多手中就还有折合七万两现银的本钱,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到底是继续购进呢?还是停止收购呢?
如果停止收购的话,价格是不是又会进一步上涨?
到时
候如果再想购进就更加困难了或者要花更多的本钱了?
沈贵、陈元贵他们抛出这个问题之后,我也陷入了深思。
的确是难以抉择,似乎继续购进有购进的理由,暂停收购也有暂停的道理。
我问陈定邦,李善长那边的数据是什么情况。
陈定邦告诉我,李善长那边反馈的数据情况他们一直保持了跟进。这几日市场价格稍微上涨,主要原因还是供应量不足,市场上没人愿意出货所致。
其实近段时期虽然说集庆房产和土地价格稍稍有些上涨,但并没什么成交量。只是因为想购进的人数比出货的人数多,人为地拉高了价格。
我认为陈定邦的这个分析还算靠谱,其实现在这个状况不正是朱元璋、李善长特别想看到的吗?
既然市场稳住了,我们也没必要庸人自扰,顺其自然吧!
如果年底沈大哥的最后四万两现银的本金到位了,我们还是没有怎么进货的话。大不了把本钱放在这里,静待合适的时机。
假如沈大哥如果有其他的什么生意头寸不足,也可以从我们这里周转嘛!
我之所以会产生这个想法,主要是认为,反正这本钱就是沈大哥、沈贵,还有我和汪耀南四个人嘛!都不是外人,谁吃点亏,谁占点便宜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我这个想法一说出来,沈贵他们觉得也完全可以接受,反正就是稳坐钓鱼台,市场不跌,咱就不出手。
可刚说到这里,陈定邦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市场价格上涨得厉害,我们要不要出货呢?
如果要出货,又在什么价格点出货呢?
是缓慢出货,还是速战速决?
这个问题问出来之后,我看了陈定邦两眼,心想,这小子现在长进了,提出的问题也是越来越有水平了。
这个问题还真是值得好好研究一下,如果价格上涨要不要出货?
我让大家谈谈看法,大家都议论纷纷。但大体思路都还是一致,就是价格涨到一定的程度,就要出货。
但对于涨到什么点出货,该快速出货,还是缓慢出货,大家的意见不统一。
沈贵认为,价格只要上涨超过三成,就该考虑出货了。但出货要缓慢,如果出得太急,价格会跌。
陈定邦则认为,至少也得等到价格上涨五成以上,才考虑出货。至于出货的方式,他也赞同沈贵的观点,以缓慢出货为宜,确保不引发应天市场的大波动。
而陈元贵则提出了一个颠覆所有人价值观的想法。他认为,咱们要瞅准时机出货,出货的速度要快,就是要让市场价格大跌。等市场大跌之后,咱
再以低价吃进。
这样我们先高价出,打压市场后,再低价进。说不定手中的地就能从这番折腾前的一亩变成折腾后的两亩。
陈元贵这番话直接是把大家给说愣住了。要纯粹从赚取差价的角度来说,他这个方案无疑是最合适的,但也是最损的。
如此一来,必定会引发应天市场的巨大波动。这可是朱元璋和李善长都不愿意看到的。
陈定邦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他说我们在买卖的过程中,都得去李善长的人那里进行登记。如此一来,谁在大量进货,谁在大量抛售,李善长都是了如指掌。
如果我们这样做,李善长肯定是会知道的。那样的话,我们以后还怎么跟李善长合作?
陈定邦这么一说,众人也纷纷认为陈定邦的话有道理,说陈元贵那个方法不行、太损。
就在众人纷纷否定陈元贵这个想法的时候,我说话了。
我表示,陈元贵这个想法的确是不现实,毕竟李善长是我们以后的长期合作伙伴,我们不能这么明摆着拆他的台。
但是,我们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方法,能在李善长不知道是我们捣鬼的情况下,实现陈元贵那个方案呢?
如果真有这么个好方法,那我们可算是发大财了呀!
众人听我这么一说,也都是陷入了深思。
如果真能有个办法,让其他人去打压这个市场,我们只是从中混水摸鱼,那真是再适合不过了。
但真要想出这么个鬼点子出来,也是十分困难的。众人想了大半天,包括我自己在内,也是冥思苦想了半天,就是没想出什么好方法。
我只好对大家说,陈元贵的这个方案,相当于是给我们考虑问题,提供了另外一条思路。从目前来看,要想实现他这个计划,还是不太现实。
但大家只要记住有这么条思路就够了。兴许哪天,市场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真的就有了这么个机会呢?
我们现在就把这种可能摆在这里。如果将来有一天,各种条件都成就了,我们就要果断出手,快速出手,先把这应天市场的水搅混,然后再最大化我们的利益。
从刚才大家的观点来看,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我们还是要出手的。既然陈元贵的思路目前不可能实施,那么我们也就是只能缓慢出手了。
现在最主要的分歧就在这价格上涨到多少开始出货最合适的问题了。
沈贵说三成就够了,陈定邦说五成才行,其他人还有没有什么看法?
我这话问了出去,大部分都还是赞成陈定邦的观点,认为至少要上涨到五成出手才有个搞头。
他们
这些人都不知道,日后的应天就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的国都,因此他们目前还不能体会到这块地盘的重要性。
但这些事情,我不能明说。我只是告诉大家,我的心里底线比你们都高,我认为价格如果没翻番,我们就不要急着出手。
你们看看,朱元璋从拿下集庆,到改名应天,再到现在,这才半年多一点的时间。情况是什么样子?
从最开始的大量蒙古人的遗老遗少抛售土地、房产,到如今的价格稳中有升。这说明了什么?
这充分说明了应天的情况正在慢慢好转。这才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我认为应天的市场值得我们期待。价格不翻番,我坚持认为,我们不应该出货。
我这番话出口,锥子山的那帮人都纷纷表示支持我的意见,毕竟他们对我都有点盲目崇拜了。
沈贵的几个手下没有发话。
沈贵沉默了半晌表示,他同意我的观点。沈贵说,他哥哥离开集庆时,曾经反复叮嘱过他,如果在重大决策上与我的意见相佐,一定要尊重我的意见。
(本章完)





明越坡 第二百七十三章 柳怀镜的方案
听沈贵讲,沈大哥说他以前信我这个兄弟,以后也会信我这个兄弟。如果没有我,他今天也干不了这么大的事。对于我的决定,他这个当大哥的永远支持。
沈贵说完这番话,我心中感觉暖暖的。
沈大哥如此信任我,我对他又何尝不是呢?
既然大家都同意我的意见,这个事情算是就这么定下来了。
听陈定邦说,杜黑子已派人捎来口信,关于我们上次在集庆商定的建设方案和那个薪酬分配改革的草案,刘聚大哥都没什么意见。
黑石岭中的小建设目前正在进行,估计顶多还要个把月就完工了。
过完年后,杜黑子就准备亲自带领施工队伍到应天来。毕竟我们的那个联络点工程,算是个大工程了,得抓紧时间赶紧开工。
本来我还想着派人去给杜黑子带个口信,请他来应天一趟,我和他讨论一下那个薪酬分配制度的改革方案的。
但一想,黑石岭中正在搞建设,他肯定也挺忙的。不如我先去常二哥军中一趟,看他关于军中人员定级的方案拿出来没有。
如果拿出来了,我就带上回锥子山一趟,去锥子山先跟杜黑子把方案完善,然后给刘聚大哥汇报。争取明年一开年,咱们的这个方案就能正式开始实施。
另外,也好长时间没回锥子山了,黑石岭中也不知道搞得怎么样了,是该回去看一看了。
现在是十月底,去锥子山一来一回,估计得个把月,到时候就是十一月底、十二月初的光景了。
我还打算回石门过年,毕竟小季牦还小,另外也想念我的霏儿和思淑。
我还得跟霏儿、思淑,以及岳父朱老爷子商量这霏儿她们什么时候搬来应天住的事情。
这样看来,时间紧迫,我得立即开始行动了。
我将我预计的大致行程跟陈元贵、罗仁他们几个商量了一番。罗仁表示愿意跟我随行,这次我没同意。
我的打算是他和郑光成这次就留在应天,一年到头老跟着我跑,跟老婆都没几天时间亲热,我准备明天去郑有功那里看看,让他派两个人跟我回锥子山。
罗仁和郑光成则留在这里协助郑有功的工作,当然最主要的是让他们在应天陪陪老婆,最好是造个“小罗仁”、“小郑光成”出来。
罗仁、陈元贵他们一帮人听了,都表示反对,说这样不安全。
我则说,从应天到和州、滁州,直至锥子山,基本都是朱元璋的地盘,这能有什么不安全的?
反正不管我是好说歹说,这帮人就是不同意我去郑有功那里找两个人跟班。
最后,陈定邦提出了个方案。这
次回锥子山,他和贾海通陪我回去。
毕竟我说的也是实情,罗仁、郑光成这次跟我出去了好几个月。这马上又出门的话,实在是不合适,就怕他们的小媳妇儿肚子里有意见。
但他陈定邦和贾海通这几个月在应天算得上是小日子天天都过得挺滋润。这次回锥子山,也就个把月时间,他们两个也该出去转一转了。
反正目前应天这边的市场状况很稳定,短期之内也难以有什么大的动作,他们两个只需要跟罗仁、郑光成做个简单交接即可。
最终大家都一致认为陈定邦这个方案合适,我也只好从善入流了。
不过这去锥子山之前,我得去见三个人。
第一是李善长,听陈元贵说他现在人在应天;
第二,我得去联络点一趟,看看郑有功他们是个什么情况;
第三,我得去趟镇江,去看看常二哥,顺便问他军中人员的定级方案搞出来没有。
这三个人中,李善长最忙,所以我打算明天一早,先去他府上拜会,如果他不在,我就先去联络点。
见过了李善长和郑有功,我就带着陈定邦、贾海通直接去镇江找常二哥,然后从镇江直接上船去和州。
第二天上午,我让罗仁、陈定邦、贾海通、郑光成四人在家里处理交接事宜,我则一个人去了李善长府上。
果然,李府的人告诉我,李善长一早出门了,李存义也不在。
我只好让李府的人等李善长回来后,给李善于长说一声,就说我找他有事,如果他回来了,立即派人来通知我,我立即就赶过来。
我也告知了李府家人,我在应天可能待的几个地方,包括我们的联络点,沈贵那里。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待会儿李府的家人找我半天找不着,耽误事儿。
出了李府,我就直接去了联络点郑有功那里。郑有功正在桌上认真研究一张图纸,见我来了,也是十分地意外。
我简要地说了一下我此行来应天的基本情况,以及我下一步的行程,当然那郭天爵的事情我可没讲。
这事儿我告诫过罗仁和郑光成,连陈元贵他们都不要讲,越少人知道这事儿越好。
郑有功告诉我,他正在看的是他在上次杜黑子画的联络点建设草图基础上,自己琢磨画的一个详图。
我也仔细看了看这图,整体布局与上次杜黑子的草图差不多,只是画得更加详细,更加规整。
每个房间的尺寸,每条道路的宽度都标明了。
我看了看也十分满意,有了这个详图,杜黑子的人来施工就更加方便了。
我和郑有功正讨论着这未来联络点的宏
伟蓝图,郑有功忽然一拍脑袋,说是前几天和州联络点的张怀德派人送过来一封信,说是柳怀镜给我的。
郑有功立即回房间给我取来了信,我当即就拆开了。
原来是上次我让柳怀镜拿个居中人员的定级初步方案,他经过仔细琢磨,拟定好这个方案之后,就让张怀德派人送来了应天。
他知道,我若从石门出来之后,第一站必然是应天。
我拿着柳怀镜草拟的方案,仔细看了起来。
我和思淑定为领导级二档,这没毛病。
陈元贵、罗仁、陈定邦三人定为中层干部一档,柳怀镜、贾海通、郑光成三人定为中层干部二档,张怀德、郑有功定为中层干部三档。
其余人等按照资历依次定为普通职工级一档至三档。
我仔细研究了一下柳怀镜这个方案,他主要还是按资历来定级。
比如陈元贵、罗仁、陈定邦三人是最先跟着我的锥子山老兄弟,这次都被定为中层干部一档。
柳怀镜将自己则跟贾海通、郑光成都定为中层干部二档。
要按我的意思,以柳怀镜的能力,特别是在经营、沟通、协调方面的能力一点儿都不比陈元贵、罗仁、陈定邦这三人差,在某些方面甚至更加突出一点。
他之所以把自己和贾海通、郑光成定为一个档次,肯定是认为他们三个都是元兵投降过来的。
至于张怀德、郑光成定为中层干部三档,我认为还是比较合理的。
我当即就有了个想法,将柳怀镜定为中层干部级一档。但这事儿,我还是想征求一下陈元贵他们这几个人的意见,听听他们的想法。
我先将这定级的基本情况给郑有功大致说了一下,问他对此事怎么看。
郑有功十分激动,说他资历尚浅,就被定为中层干部级,是不是有点儿不妥当。
我则笑道,这事儿是当初就确定的原则,将来任何一个联络点的负责人,至少定为中层干部级三档。
郑有功这才稍稍安心。
我问郑有功,对陈元贵、罗仁、陈定邦三人定为中层干部级一档,有没有什么看法。
郑有功表示,这三个人跟着我出生入死多年,都是办事稳妥之人,这定为一档一点儿毛病没有?
我接着问,那柳怀镜这些年来一直独自带着运输队倒腾私盐,功劳也不小啊,只给他定个二档,这合适吗?
郑有功沉吟了半晌,也表示以柳怀镜的工作能力及工作业绩,如果定为中层干部级一档,完全没有问题。
听郑有功这么说,我心里就更加有底了。
我又了解了一些联络点的情况。我回
石门后,郑有功也迅速地安排了黑石岭中光棍兄弟的相亲事宜,据说还十分成功。
就上个月,常遇春的部队去镇江之前,安庆那边又送来四百多名女子。郑有功立即去请示了常遇春,在他们去镇江之前,又安排了一次相亲大会,也还算得上顺利。
现在,联络点里也只有十来名女子了。
我又跟郑有功说了些鼓励的话。看看也快中午了,郑有功安排人去搞两个好菜,说要留我吃饭。我想,反正在哪都是吃,就答应了。
郑有功正张罗着,忽然李善长的人来了,说是李善长回府了,请我去他府上吃午饭。
嘿嘿,没想到我还这么俏,都有人抢着请吃饭。
我立即跟郑有功讲明,我近期得回趟锥子山。
这回去之前,我还得去会会李善长,今天本来一早上就去了他那里,可他不在。他可是个大忙人,趁着这会儿他在,我得赶紧去。
郑有功也知道我的事情多,也就不挽留我了,我则跟着李善长的人到了李府。
(本章完)




明越坡 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恋
出乎我意料的是,不仅李善长、李存义兄弟在,胡惟庸也在。
要说起来,这胡惟庸只能算是李善长跟班的。只是胡惟庸这人办事能力真不错,脑袋瓜子也特别灵活,于是李善长经常派他干些重要事情,渐渐地就成了李善长的得力干将。
我与胡惟庸也是好久不见了。自从朱元璋拿下和州后,胡惟庸基本上都是待在滁州,说是总管后方事务,其实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密切关注郭天爵的动向。
要说当初这说服张夫人、郭天爵让他们接受朱元璋的领导,以及他们二人到应天来,胡惟庸其实也是出了不少力的。
想起这郭天爵的事,胡惟庸应该是比较了解的。
寒暄了几句后,我直接就是单刀直入,问胡惟庸,这郭天爵才来了应天不到二个月的时间,怎么就和宋朝用勾搭上了,最后还搞得个落入江中,尸首都没捞着呢?
胡惟庸沉思了片刻,说道:
“真是世事无常呀!
说起这事儿,我都有点觉得对不住郭老元帅啊!
郭天爵年少轻狂,待在滁州那种小地方倒还好。
到了应天这大地方,那些郭老元帅的旧部老是去他府上串门。
就说这宋朝用,因为不服咱朱元帅的领导,就故意挑唆郭天爵与咱朱元帅搞对立。并暗中许诺,只要郭天爵去了和州,他立即去招募郭老元帅的旧部,在和州另起炉灶。
这郭天爵哪懂这些,就让人给当枪使了。”
按胡惟庸的说法,这李文忠自从当了郭天爵的亲卫队长,与郭家人接触的机会就多了。
这李文忠虽然年纪不算大,但长得相貌堂堂,比郭天爵有男子汉气概多了。
听说是郭天爵的老婆见了李文忠这个小帅哥,平日里就有意与他多说几句话。恰好有一次两人正说笑着,被郭天爵给撞见了。
郭天爵当场没有发作,待李文忠走后,他就质问自己老婆。那女子也是会编排,非说是李文忠调戏她。
第二天,郭天爵质问李文忠。
李文忠哪肯受这个冤枉,当即就与郭天爵翻脸了。
郭天爵说他是中书省右丞,要好好收拾他这个看家狗一顿。
这下,就彻底惹恼了李文忠,带着人围了郭府,说要杀了郭天爵。
这下轮到郭天爵傻逼了。好在几个滁州那边带来的老家丁帮了他的忙,一边顶住李文忠的进攻,一边从后门把郭天爵给掩护出去了。
李文忠就带着人在后面紧追。几个护着郭天爵的老家丁都是老胳膊老腿儿了,不是被李文忠给收拾了,就是跟郭天爵给跑散了。
最后,郭天爵是拼了老命
向东跑,终于是到了常遇春的军营。郭天爵就指着常遇春能救他的命了。
郭天爵前脚刚到常遇春的军营,李文忠后脚就到了。
李文忠虽然仗着是朱元璋外甥,一向横行霸道惯了,但在常遇春面前可是不敢造次。
常遇春那打起仗来不要命的性格以及那一身功夫,没有几个人不怕的。
于是,李文忠就只好说是郭天爵得了失心疯,他们是来找他回去的。
常遇春看郭天爵那样子,跟个流民差不多了,还真以为郭天爵是病了。就让李文忠将郭天爵带回去了。
哪知,李文忠、郭天爵一行快到应天的时候,竟然有人驾着船从江上来接应郭天爵。
李文忠哪这么容易让郭天爵溜掉,在江面上和对方干了一仗。郭天爵掉到水中不知去向,对面的人被抓了两个,他们招供说是宋朝用派来的。
李文忠立即向朱元璋报告了此事,朱元璋连夜派人过江去和州,拿下了宋朝用。
宋朝用对于鼓动郭天爵在和州另立门户一事是供认不讳。当然,宋朝用也没逃脱被斩首的命运。
只是郭天爵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在了江中。
听到这里,我心中是暗暗好笑,这李文忠也是能编排。明明是他把郭天爵绑起来丢入江中,还编造出个宋朝用派人来接应郭天爵的事。
也怪这宋朝用和郭天爵行事不密,这算计朱元璋的事,他们竟然都让朱元璋知晓了,朱元璋岂能饶过他们。
1...116117118119120...3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