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越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国之祯祥
我将此次元大都之行的大致经过以及准备送陈叔明去大陈国的事情都跟常二哥说了。
常二哥告诉我,有什么事情尽管放手去做,有什么需要尽管提。
我告诉常二哥,目前没有什么困难。
常二哥表示,此去大陈国要不要派一个班的天狼特战队员随行。
我觉得这有些浪费,毕竟天狼特战队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队伍,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估计今年快过了一半了,朱元璋在军事上没什么大动作,而且还将徐达也召回应天,是不是谋划着什么大动作。
如果真是这样,常二哥肯定又有任务了,那他更需要天狼特战队。
而且我此次去大陈国,只要沈大哥给我联系到了信得过的远洋商人,对于他们来说,从苏州到大陈国也不算很远的距离,也不至于出什么危险。
一旦到了大陈国,以陈叔明的地位和身份,我们还能有什么危险?





明越坡 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南枢密分院成立
常二哥也认为我的分析很有道理。对于徐达回应天的事情,他也知道,而且他还去拜会过徐达。
听徐达的口气,似乎朱元璋准备继续进攻元军的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但具体作战计划,目前还没拟定出来,这一点朱文正可以证实。
而且朱文正还告诉他,今年上半年没有什么大动作,朱元璋主要是在等龙凤政权那边的诏书。他是谋划着把这江南枢密分院的事情办妥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就在这个月初,李善长从龙凤朝廷回来了。据朱文正讲,刘福通同意了朱元璋的要求。
现在李善长在应天、徐达也在应天,估计这最新的战略方针马上就要出来了。
听常二哥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此事基本是八九不离十了。
这下一步的军事计划,肯定是朱元璋和李善长、徐达等亲近之人先拿个方案出来。然后才会让常遇春他们这些在应天的高级将领参与讨论。
其实后面这个讨论一般情况下也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除非是先前他们讨论的方针中有什么重大疏忽。
一切事情,还是等我会了李善长再说。中午,当然是在常二哥这里吃饭。
常二哥还告诉我,天狼学校的陈维林也派人送回信息。目前第二批培训班一切顺利,由于今年开训的时间比去年早,他们打算在十月底就结束今年的训练。
同时,陈维林他们还请示常二哥,明年要不要继续办第三期培训班。
常二哥一时还没拿定主意,我来了,正好这事儿也算是征求我的意见。
第一批队员加上陈维林一共是二十八人,第二批新参训的是三十人,目前总共有了五十八人。
我觉得人数还是少了些,我心目中的理想人数是控制在一百人左右,所以我觉得明年还是继续训练。
常二哥主要是没明白这特战队员在战场上真正能起到的作用。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一般人很难理解特种作战对于战争的影响。所以,对于这派不派出第三批参训队员,常二哥还是十分地犹豫。
现在我的态度很明确,继续派人参训。
那常二哥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他说他马上派人给陈维林送信,并立即着手挑选第三批参训的人员。
我想到吴成照、张天赐要去黑石岭找唐家父子取短枪,如果常二哥要给陈维林送信,不如让他们两个顺便送一下。
常二哥当然是没有意见,立即提笔给陈维林写信。
我又突发奇想,反正吴成照、张天赐去了黑石岭还得去韭菜山的训练基地,不如再去趟锥子山算了,反正都不远。
正好,我也给刘聚大哥写封信,这一别就是大半年,我回应天了也该给他说一声,免得他挂念。
常二哥觉得这也挺好的,就与我一起,以我们两人的口气给刘聚大哥写了一封信。
我与常二哥又反复看过信之中,才将信封了口。
我将两封写好的信交给陈元贵,让他立即交给吴成照,告诉吴成照他们顺便把这两封信也送了。
同时也告诉陈元贵,明天早上先到我家,我和他一起去拜会李善长。他这会儿把信交给了吴成照就不用过来了,我在常二哥这里,也没什么值得担心的。
下午,我与常二哥继续是闲聊了半天。常二哥高兴,让蓝玫准备了好菜,晚上把蓝玉、甘泽生、裴德龙、赵忠义等人都叫了过来。
蓝玉、甘泽生、裴德龙都是多年的老兄弟了,大家也是无话不谈。
赵忠义是这天狼特战队一分队的分队长,也就是说曾经算是我这个校长的学生了,在我面前就显得拘谨了不少。
为了消除他这种拘谨的状态,我主动敬他酒,又讲了几个段子。这下大家都是哈哈大笑,彼此之间就又亲近了不少。
席间,我一再叮嘱赵忠义,陈维林不在,这天狼特战队他就是领头的。我估计很快常二哥就会接到新的任务了,他一定要带领手下的特战队员,好好协助常二哥作战,不能给天狼特战队丢脸,也不能给我这个天狼学校的校长丢脸。
赵忠义也是拍着胸脯给我担保,只要天狼特战队还有一名队员活着,在战场上就绝不会退缩一步、绝不会放弃执行任务。
夜深了,众人方才散去,赵忠义主动提出要送我回家。
我一想,这也挺好。路上我再三叮嘱赵忠义,要保护好常二哥的安全。虽然常二哥功夫很好,但他这人打起仗来就不要命,谁能保证这刀箭都是长了眼的?
赵忠义再次保证,坚决完成我交办的任务。
第二天一早,我带着陈元贵去了李府。
听李府下人讲,李善长一早就出去了,李存义和胡惟庸一直在搞新城建设的工地上。这下“李家三巨头”都不在,我们在这里傻等也没什么意义。
于是我便给李家府中人抛下一句话,如果李善长大人什么时候有空,麻烦过来知会一声,我改日登门拜访。由于我跟李善长的关系,那李府的人当然是满口答应了。
出了李府,我们又去了常二哥那里。我准备和他去合计一下,什么时候一起去拜访一下徐达。
别人不知道,我可是知道的。那徐达可是日后朱元璋手下的第一王牌,咱们得跟他搞好关系。
到了常二哥府上,还很早。本以为常二哥又在后院教朱文正和沐英练功夫,但朱文正和沐英这两小子竟然不在。
常二哥告诉我们,这两小子不来,估计就是朱元璋给他哥俩安排了什么临时任务。
我则直接给常二哥说明了来意,看他觉得什么时候方便,咱们一起去拜访一下徐达。
常二哥天生就是个行动派,当即表示,择日不如撞日,反正今天也没什么事儿,现在就走。
于是,我和常二哥、陈元贵及常二哥府上一个家人共计四人,立即出了门,直奔徐达的家。
徐家的下人不认识我,但认得常二哥,立即把我们迎了进去,给我们沏了茶。
徐达我们今日估计是见不着了。说是一大早就让吴国公府上派来的人叫走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既然今天见不着,那也没办法,只好改日再来拜访了。
从徐家出来,常二哥说要去军营找蓝玉他们几个商量选派明年参加天狼特战队训练的人员事宜,我则带着陈元贵直接去了郑有功那里。
在郑有功那里,我又了解了一下锥子山、黑石岭那边的情况,以及这几个月来应天联络点的各项事宜。
晚上,在家吃完晚饭后,我都准备洗澡睡觉了。突然有常二哥家的人来找我,说常二哥有急事找我。
我想都来不及想,就带上一个家人立即去了常二哥那里。
常二哥在书房等我,蓝玉和朱文正、沐英都在。我见他们几个也在,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常二哥让我坐下后,对我说道:“今天吴国公大人召集李善长、徐达、朱文正、李文忠开了个重要会议,具体情况让文正给你们说说。”
于是,朱文正开始给我们讲述此次会议的一些内容。
先是李善长介绍了一下他此次毫州之行的相关情况,以及他了解到的一些刘福通的最新动向。
总体说来,李善长此次去亳州是相当成功。不仅成功设立了江南枢密分院,刘福通还应允了朱元璋当初拟定的一切人事安排。
朱元璋当仁不让的是这江南枢密分院的知事,徐达则为同知,其余众将都被授予佥事或同佥。
如此一来,朱元璋为日后脱离龙凤政权、另起炉灶,算是走了一步妙棋。
然后,李善长就龙凤政权的最新动向,以及此次毫州之行为什么如此顺利进行了一番深入分析。
这里,李善长了解的情况就与我在大宁偰逊大哥那里了解的情况大致差不多了。
无非就是刘福通分别派出三路军北伐,目前进展都很喜人。他的北伐军之所以进展的如此顺利,也与朱元璋在以应天为中心的江南之地站稳脚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至少在应天周边这一带,刘福通不用担心元军、徐寿辉的天完政权以及江浙的张士诚会从后面偷袭他。
因此,朱元璋有什么要求,只要不威胁到他刘福通的地位,他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李善长介绍完这些情况之后,朱元璋问众人,下一步大家都有些什么想法。
其实朱元璋早就有一番谋划。今年以来,他基本上算是按兵不动,就是为了把这成立江南枢密分院之事办妥之后,再作打算。
现在,就是为准备下一步如何继续扩大地盘出谋划策的时候了。他只不过是先听听大家的想法,然后才会说出自己的想法。
对于这一套,李善长和徐达心中是十分清楚的。
朱文正和李文忠都是两个年青人,但都不是笨人,应该也是清楚的。但是,这个时候也是他们两个表现自己的时候,有什么想法完全可以大胆地说出来。




明越坡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完内讧
毕竟他们一个是朱元璋的亲侄子,一个是朱元璋的亲外甥。而且此次会议就他们五人参与,说明朱元璋是十分信赖他们两个晚辈的。
朱文正正准备开口,李文忠倒是先开口了。
李文忠的意见是,继续向南发展入浙江。
李文忠要求亲率一支军队,从邓愈他们已经攻下的徽州出发,向东南方向直取浙江的建德。
拿下建德之后,继续向南攻婺州(今浙江金华)、处州(今浙江丽水)。
李文忠的理由是,建德、婺州、处州都是元军的地盘,而且建德的守军以苗军为主,相对而言,建德不仅是容易攻克,还可以收编苗军的这些人马。
如此一来,只要拿下了建德,不仅是地盘扩张了,兵员实力也会得到补充和增强。
李文忠说完,朱元璋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朱文正本来也是同意入浙江的,这下被李文忠抢着说了,他也不好炒现饭。只好说,这从徽州入浙江的计划着实可行。
但朱文正还是建议,要拿下徽州西南的婺源。
因为衢州有元军重兵把守。如果不拿下婺源,对衢州之敌形成牵制,我军从建德入浙的兵力会受到衢州元军的威胁。
假如我军拿下建德,继续向南攻婺州,衢州元军则出兵东北,进攻我们的建德,那形势就对我们相当不利了。
一旦建德失守,进攻婺州的部队就成了孤军,那是相当危险的。
如果我们在拿下了婺源之后,再攻婺州,那情况就截然不同了。衢州的兵力绝对不敢大张旗鼓地进攻建德或者是驰援婺州,因为他们会担心我们婺源方向的兵力进攻衢州。
朱文正说完,朱元璋仍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这下,就剩下徐达和李善长没有发表意见了。他们两个都知道,朱元璋心中早有了主意。
但朱元璋还是不想说,只拿眼看着李善长和徐达。
李善长见徐达不吭声,而且从刚才李文忠和朱文正讲述自己心中的计划时,朱元璋的表情来看,他似乎对这两个子侄辈的建议还是挺满意的。
于是,李善长就率先开了口。
他先是把李、朱二人夸奖了一番。无非就是说二人是青年才俊、将门虎子之类的。
然后又说,他们这个入浙的战略方针实在是好。先从元军守备最弱的地方攻起,不论是天完的徐寿辉,还是张士诚,抑或是浙江的方国珍,大家都是打着反元的大旗,只要是在打元军的地盘,那其他家自然就没什么话说。
最后,他又表态,说如果向南进入浙江,他一定会搞好后勤保障工作。另外,应天新城内已开工建设的项目他也会抓紧,他一定会统筹合理安排,不会耽误大家的正事儿。
李善长说完,朱元璋还是没有说话,这下该轮到徐达了。
徐达之所以迟迟没有开口,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宏伟的战略规划。只是这个战略规划现在该不该拿出来说,说了朱元璋会不会采纳,他仍然拿不准。
经过朱元璋再三催促,徐达终于是下定了决心,将自己的计划合盘托出。
徐达的计划很大胆,也很直接。就是向西攻池州,与天完政权的徐寿辉彻底撕破脸。
此话一出,不光是李善长、朱文正、李文忠三人很吃惊,就连朱元璋似乎也是吓了一大跳。
他们四人怎么也想不通,徐达怎么会拟订出这么大胆的一个作战计划。
接下来,徐达就为什么要攻池州,还是讲述了诸多理由。
首先,这池州在宣州以西、芜湖的西南、徽州的西北,可以说是直接监视着我军的三大战略要地。
如果走水路,池州的兵力可以迅速抵达应天。池州不拿下,对应天的西边始终是个巨大的威胁。
如果拿下池州,进可西取安庆;退的话,可以在池州、芜湖、太平、采石矶沿江一带形成密集的防守。天完政权将来如果与我们开战,不会象现在一样,很快就能威胁到应天。
其次,现在与天完政权撕破脸皮是不是为时尚早的问题。
徐达谈到,当初我们刚拿下集庆,还没有更名应天的时候。我们曾想着与东边的张士诚搞好关系,但结果怎么样?
张士诚可不管这些,在他的眼中,只有利益,没有义气。
那天完政权的徐寿辉与张士诚,都差不多,我们与他们早晚得撕破脸皮。
第三,拿下池州有没有把握的问题。
徐达认为是相当有把握的,即使拿不下池州,至少可以拿下池州江北的枞阳。
一旦枞阳拿下,就可以钉住安庆、池州的天完兵,让他们无暇顾及咱们的应天。
徐达为什么这么有把握?
因为天完政权刚刚发生了一场内讧。
这事儿,还得从倪文俊说起。
倪文俊是黄陂人,渔民出身,作战非常勇敢剽悍。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倪文俊也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也拉起了一支队伍。
当年,这一带实力最强大的就是徐寿辉,倪文俊便接受了徐寿辉的兼并。
徐寿辉在起义的当年就建立了天完政权,国都就定在蕲水(今浠水)。
因倪文俊有一支自己的队伍,徐寿辉便任命他为领军元帅。当初,这位领军元帅手下的元帅簿书椽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陈友谅。
说起这天完政权,似乎这名字不大吉利。“天完天完,天要你完。”
但徐寿辉当初定下这“天完”二字,也是有深意的。
“天”字就是“大”字上加一横,“完”字就是“元”字上加一个宝盖头,意思就是全面压制“大元”。
虽然这压制大元,看起来很美好,但天要你完,你也不得不完。
所以,历史最终证明,这天完政权是不长久的。这也是告诉大家,起名字很重要啊。
要说这倪文俊英勇善战,那也绝非浪得虚名。早在他起兵之初,他就遭遇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那年还是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元朝威顺王宽彻普化就带着大兵准备剿灭倪文俊。
说起这威顺王宽彻普化可能大家都不认识。但去过武汉黄鹤楼的人可能会留意到,黄鹤楼公园西大门人口处内,黄鹤楼正前方、白云阁以西约四、五百米的地方有一座宝塔,名为“胜像宝塔”。
这座“胜像宝塔”就是由当时镇守武汉的威顺王宽彻普化所建。
这威顺王乃忽必烈第九子脱欢的儿子,也就是说这威顺王是忽必烈正宗的孙子。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那这威顺王应该不至于成为犬孙,再怎么着,那也得继承点忽必烈那能征善战的基因吧。
可就是这威顺王宽彻普化带着大兵压境,并没有吓到倪文俊。倪文俊不仅击败了威顺王的大军,还活捉了威顺王的儿子别帖木儿。
这天完政权红火了两年,占据了江南不少土地。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元军调集重兵对天完政权进行围剿,徐寿辉部遭受重创,国都蕲水也被元军攻克。
直到第二年,因龙凤政权和张士诚部越来越壮大,元军顾不得继续收拾徐寿辉的残兵败将,徐寿辉部才有了喘息的机会。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倪文俊再次展现了他的军事能力。
他先是在年初攻克了沔阳(今湖北仙桃),接着就准备顺汉水而下进攻武昌。
这武昌可是威顺王宽彻普化的老巢,仇人想见,是分外眼红。威顺王决定先发制人,趁着倪文俊新取沔阳,立足未稳之际,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威顺王这次带上报恩奴、接待奴、佛家奴三个儿子,亲率大军,水陆并进,直取沔阳。
但倪文俊早有准备,在汉川县鸡鸣汊一带设伏。并在江中沉掉一些破旧船只,致使元军船只行至此处搁浅。
然后倪文俊又采取了火攻。此役,威顺王的三个儿子皆战死,威顺王自己也是带着残兵败将逃到陕西去了。
至此,这威顺王再也没有踏入过他曾经驻守三十余年的武昌半步。
击败威顺王之后,倪文俊是一路势如破竹,连克武昌、汉阳、襄阳、江陵等地。
次年,倪文俊在汉阳修建宫殿,迎接徐寿辉入主汉阳,天完政权得以重振旗鼓。
徐寿辉封倪文俊为天完政权的丞相。但倪文俊的内心其实是不平静的。
在他心目之中,没有他就没有天完政权的复兴。
但徐寿辉也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不甘心做傀儡的人。于是二人之间就产生了矛盾。
恰好此时,元廷看破了这一点,便派人私下找到倪文俊,许以高官厚爵,意图招安他。
倪文俊便狮子大开口,要求元朝廷封他为湖广行省平章,并以五年前俘虏的威顺王之子别帖木儿作为人质要挟。
但元廷并未答应倪文俊的要求,双方进入了讨价还价阶段。
就在这讨价还价的节骨眼儿上,这事儿被徐寿辉发现了。
倪文俊为了掩饰其勾结元廷的行为,便将威顺王之子别帖木儿给杀了。这样一来,倪文俊也就无法与元廷讨价还价了。




明越坡 第三百四十七章 朱元璋休会
虽然倪文俊与元廷的勾结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与徐寿辉的关系也到了彻底不能修复的地步了。
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9月,二人最终撕破了脸皮。倪文俊图谋杀害徐寿辉后取而代之,但徐寿辉早有防备。倪文俊败走黄州,途中,又一个比他更狠的人出现了。
这人就是倪文俊的“亲信”陈友谅。
陈友谅杀了倪文俊,然后派人带着倪文俊的人头到汉阳找徐寿辉邀功。
徐寿辉见陈友谅杀了倪文俊,当然是高兴的,便封了陈友谅任宣慰使。
但陈友谅岂会满足担任一个宣慰使,便自称平章政事。加上他逐步接收了原倪文俊的部下,徐寿辉只好认可了这个平章政事。
徐寿辉原以为陈友谅是上天赐给他的护法,哪知这人比倪文俊更狠,权力欲望更强。
从此,徐寿辉的主要任务就由防备倪文俊变成了防备陈友谅。
也正是因为天完政权内部发生了这一系列的内讧,所以徐达认为当前我们拿下池州还是相当有把握的。
反正与徐寿辉迟早得撕破脸皮,不如趁他们现在内讧之际,咱先抢一块地盘,给应天再上一道保险。
徐达一番分析之后,朱元璋和李善长都没有作声。
其实在他们这两个老谋深算之人的内心深处,他们早就在考虑如何对付池州方向的天完兵的问题。
只是这个问题只是偶尔在他们心中一闪而过,因为他们都觉得眼下还不到跟徐寿辉扯破脸皮的时候。
毕竟南边还有不少元军,东边还有一个已经扯破脸皮,实力也不容小觑的张士诚。
在没有给张士诚足够打击之前,贸然陷入三线作战的窘境似乎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这个话要是一般人说出来,朱元璋和李善长一定会马上否定。但这话是从徐达口中说出来的,朱元璋和李善长就不得不做一番深思了。
但朱文正和李文忠两个年轻小娃娃可就不管这些了。这也难怪,当时他们一个才二十二岁,一个才十九岁,正是敢于怀疑一切、天下唯我独尊的年纪。
在他们心中,徐达算什么?
徐达已经老了,有些犯糊涂了,未来是他们年轻人的。
其实,徐达也只不过比朱文正大了四岁,比李文忠大了七岁,只是他的资历较老而已。
1...147148149150151...3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