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越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国之祯祥
因此,汪诚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带着人不问青红皂白,杀了陈野先。
很多事情的发生,就是这么阴差阳错。
陈野先不知对方是汪诚,让大军给对方让开一条通路。而汪诚知道对方是陈野先,就带着精锐顺着这条通路直杀陈野先。
陈野先与陈飞虎在一起,正准备给来将解释这一切,来将带着人马就已经杀到了。
等得陈野先看清来将的时候,他明白一切都晚了。
汪诚带着人直取陈野先、陈飞虎二人。陈野先、陈飞虎一点准备也没有,手中的家伙都还没操起来,两颗人头就已落了地。
随着陈野先、陈飞虎二人丧命,陈野先的部下就乱了。
但汪诚还是很聪明,他立即命人高声大喊,让陈野先的部下放下兵器,陈野先、陈飞虎投降叛军死有余辜,但其余人等只要放下兵器投降,全部赦免一死。
除了少数陈野先的死党负隅顽抗,被汪诚击毙,其余一万多人都放下兵器投降。
这一仗对于汪诚来说,那叫一个痛快。任务顺利完成,起义军没有渡过秦淮河,死对头陈野先也命丧自己刀下。
再来说说郭天叙、张天佑的情况,他们带着人一路南下。
可他们哪跑得过福寿率领的元军精锐,蒙古铁骑一阵冲杀,郭天叙的队形完全散了。
福寿也懂得擒贼先擒王的
道理。加上郭天叙、张天佑二人又好讲排场,士兵们都穿的是皮铠、铁铠之类,他们二人则一人一副金铠,太阳光一照闪闪发光,无论走到哪里都是那么耀眼。
福寿的人马虽少,但行动迅速,他指挥着人专门向郭天叙、张天佑二人突袭。
这日午后,郭天叙、张天佑二人带着人都已逃到方山附近了。
陈兆先还不知道陈野先已死。
陈野先向郭天叙的两千渡河部队发起攻击时,已派人给陈兆先报信了,但兵荒马乱的,报信之人找了半天才找到了船只。
等到郭天叙、张天佑逃到陈兆先面前时,他还没收到信。
因为事先与父亲有约定的,没有父亲的信他不可轻举妄动,只能观望。
想到方山上还有左荅纳识扼守,他们便让郭天叙、张天佑过去了。
郭天叙、张天佑则让陈兆先替他们抵挡后面的元军追兵。郭天叙、张天佑刚过去,福寿的蒙古铁骑就到了。
此时,陈兆先也明白了,起义军败了。
他也顾不得与父亲的约定,跟着福寿一道,追着郭天叙、张天佑二人的屁股就杀了过来。
郭天叙、张天佑刚逃到方山,又遇到左荅纳识的堵截。可怜的郭天叙、张天佑二人就这么被元军给斩杀了。
郭天叙、张天佑二人一死,起义军算是彻底乱了套,哪还有心思恋战,都是不要命地向南逃窜。
再来说说先前那秦淮河江面上的两千余起义军的情况。他们一见东岸的阵地也被元军占领了,只好逆着秦淮河南下,但逆流而上的速度肯定没有蒙古骑兵的速度快。
因此,他们行了好久,都没有找到可以靠岸的地方。最后,决定在秦淮河西岸靠岸。
那知,牛首山、将军山一带的元军早就在江边设下了埋伏。
他们刚登岸,元军就杀了出来。
这下,这两千多人,是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及。除了一千余人继续上船南下,约一半的人都被消灭在了秦淮河西岸。
眼看着,郭天叙、张天佑带来的这四万多人马就要折光了。救星终于出现了。
徐达的部队此时正好从句容赶到了方山南边。
徐达立即命人在秦淮河的北源句容河上架起了浮桥,一边收容郭天叙、张天佑的残部,让他们渡过句容河到达西北村,一边突袭福寿的蒙古铁骑与陈兆先的部队。
福寿本只带了五千人马,因为还要堵死郭天叙、张天佑那江面上两千余人的退路,因此沿途留下了不少兵力。
待到达方山时,他只带了两千余人,好在有陈兆先的一万多人与他合兵一处,他则继续放心大胆
地向方山以南杀了过来。
可他哪里知道,前面有一员猛将摆开了阵势在等他。
此人就是徐达。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福寿与徐达的人马一接触,就知道今天遇见了个硬角色,这人可比郭天叙、张天佑难对付多了。
加上徐达是早就准备好了,以逸待劳;而福寿部今天都杀了快一天了都没怎么休息。
而陈兆先部的战斗力又不咋地。好多兵士也没搞清楚状况,怎么一会儿是跟着起义军打元军,一会儿又跟着元军打起义军。
这徐达的人马一杀出,福寿、陈兆先的人马就崩溃了,立即向北逃窜。
徐达直追到方山南脚。因为有左荅纳识扼守险要,他也攻不过去。
按照朱元璋的指示,他的任务就是在此处接应郭天叙、张天佑部。
因此,徐达也不继续进攻了,只是在此处继续收容郭天叙、张天佑的残部。
就在徐达与福寿、陈兆先的部队干上不久,常遇春的部队也到达了西村。
(本章完)





明越坡 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谋
西村与西北村隔秦淮河的南源溧水河相望。溧水河与句容河就是在西北村处汇合成了秦淮河干流。
常遇春到达西村的时候,正好遇见郭天叙手下的那一千余江上部队。
这一千余人在秦淮河西岸遭到元军重创,死伤过半,正在走投无路之际,恰好遇上了常遇春。
常遇春立即接应这帮人上了岸,打通了西村与西北村的水上通道。
就在他与徐达陆续接应郭天叙、张天佑残部的时候,汤和率领的五千人马也赶到了。
这下,起义军总算是稳住了阵脚。
徐达在接应郭天叙、张天佑残部的时候,竟然还有人带着郭、张二人的尸首通过了方山元军的阻击。
徐达见郭天叙、张天佑二人都战死,立即发出紧急军报给朱元璋。
徐达命人将二人尸首交给常遇春,让他带回太平城。徐达则按照朱元璋的指示,准备继续回兵扼守句容。
直到第二天,九月十九日上午,才没有残兵陆续南下了。估计没回来的都在战场上交待了。
徐达、常遇春、汤和他们一清点逃回来的人马,总共才两万余人。
也就是说,这二战集庆,陈野先部临阵倒戈;主将郭天叙、张天佑战死;其所属四万余人,损失了一半;辎重物资几乎全部沦为敌手。
好在经过徐达的一阵冲杀,元军退回了方山以北,秦淮河西岸的元军也退回了牛首山、将军山一带。
双方又成了战略相持局面。
徐达、常遇春、汤和三人计议了一番,决定第二天,由常遇春护送着郭天叙、张天佑的尸首回太平;徐达迅速回句容;汤和则在溧水坚守,整顿郭天叙、张天佑的那两万余残部。
三人计议已定,准备第二日行事。
哪知当晚,朱元璋竟然来了溧水。
朱元璋在接到溧水方向的军报之后,估摸着二战集庆不会太顺利。
九月十八日在家仔细琢磨了一天,九月十九日一早,朱元璋便带着亲侄子朱文正来了溧水。
徐达、汤和、常遇春见朱元璋到了,立即将情况作了个详细汇报。
朱元璋看着郭天叙、张天佑的尸首也是着实“难过”了一阵。
很快,朱元璋就稳定住了情绪,说眼下不是难过的时候,一定要继承二位元帅的遗志,继续完成反元大业。
你看看,人家这水平,不当皇帝真是屈才了。
朱元璋立即主持召开了一个高级军事会议,用现代的说法,那叫现场办公会。
会议由朱元璋亲自主持,与会人员有徐达、汤和、常遇春、朱文正。
会议先对郭天叙、张天佑二位
元帅的的英年早逝表示了深切的哀悼。
然后议定朱元璋回太平后,立即向龙凤政权上书,请求龙凤朝廷对二人及家属给予恩恤。
接下来,朱元璋对下一步的工作作了个简要安排。
立即调芜湖的冯国胜到溧水来,负责溧水的防务。
芜湖的防务则由郭兴、郭英两兄弟负责,郭兴为主将,郭英为副将。
句容方向的防御由徐达、邓愈负责,还是徐达为主将,邓愈为副将。
汤和待冯国胜到位后,继续回溧阳负责溧阳方向防御。
常遇春则与朱元璋一起回太平,继续与廖永安负责防御采石矶的康茂才部。
至于郭天叙、张天佑的两万余残部,徐达带五千人去句容,常遇春带五千人去太平,其余人马则留在溧水,交给冯国胜整编。
至于为什么把冯国胜从芜湖调来防守溧水,朱元璋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当初渡江攻集庆,就是冯国胜最先提出的。
但朱元璋想让郭天叙、张天佑先去当这个炮灰,让他们与元军主力作战,互相消耗。
冯国胜虽然作战勇猛,但谋略不足,对于朱元璋的用意,始终不能理解。
为了不让冯国胜捅搂子,朱元璋便将其安排在芜湖。
现在,元军大胜郭天叙、张天佑部,下一步很可能会乘胜追击,向溧水方向发起进攻。
因此,溧水方向得派个勇将来。
朱元璋认为冯国胜最适合不过了,这家伙对两战集庆都没给他安排什么重要任务早憋了一肚子气,现在让他守溧水,一旦元军来犯,他肯定会跟元军玩儿命。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朱元璋识人用人的确有过人之处。
会议召开完毕,徐达、常遇春连夜整顿郭天叙、张天佑的残部,准备各带五千人,第二日一早就出发。
九月二十日一早,徐达带着人回句容。
朱元璋则与常遇春一道,带着郭天叙、张天佑的尸首回太平。
汤和则在溧水坚守,等着冯国胜来溧水后,他就带着人马回溧阳。
九月二十日当晚,朱元璋他们就回到了太平。朱元璋立即让常遇春带兵去城北驻防,采石矶的康茂才部不容小觑。
常遇春走后,朱元璋立即召来李善长,二人又是一番密议。
最终,议定由李善长负责搭设灵堂,在太平为郭天叙、张天佑举行个祭奠仪式后,将二人尸首火化。
然后由李善长亲自护送二人骨灰回和州,接下来李善长迅速前往毫州给龙凤政权递奏折。
待龙凤政权的任命文书下达后,李善长再返回和州与朱元璋的夫人马氏、
郭氏一道将郭、张二人的骨灰送回滁州。
至于为什么让马氏和郭氏都回滁州,朱元璋也是有深意的。
现在,都元帅郭天叙、右副元帅张天佑都战死了,按说,这原郭子兴部的人马,就该归他这个三把手左副元帅统领了。
但滁州还有个郭天爵,他也是郭子兴的亲儿子。如果龙凤政权任命郭天爵为都元帅,也是合情合理的。
因此,朱元璋得立即上书,同时还得派个得力的人去毫州,打通一些关系,让龙凤政权给朱元璋一个最高军事统帅的正式任命。
这样一来,朱元璋就站在在法理的制高点,可以顺利地接收原郭子兴部的人马。
但是,如果滁州的郭天爵部不服从龙凤政权这个安排,拉着人闹分裂,那也是个很棘手的问题。
因此,朱元璋就想到了自己的妻子马氏和郭氏。
马氏是郭子兴的养女,郭氏是郭子兴的亲生女儿,郭天爵得管她们两个叫“姐姐”,由她们两人出面去滁州做工作,定能稳定住局势。
只要局势稳住了,将来郭天爵再有什么异心,以朱元璋的能力,收拾郭天爵那是小菜一碟。
但去毫州龙凤政权的朝廷上书、疏通关系之人,朱元璋思来想去,也找不出个稳妥之人。
最后,只得让李善长亲自去一趟。
至于马氏、郭氏两位夫人那里,朱元璋也有书信交待。
虽然郭家是她们二人的娘家,但嫁出去的女,就得向着婆家,这是那个年代的规则。
更何况马氏、郭氏都认为自己的夫君朱元璋比起弟弟郭天爵来说,强了不知多少倍。
妻以夫贵,将来朱元璋有了好前程,她们两个肯定也跟着沾光。
虽然李善长从和州到毫州再返回和州,需耽误些时日,但也正好可以赶上和马氏、郭氏一起去滁州。
因为前段时间,李善长从和州带来消息,马氏预计就在九月临盆,说不定这两天孩子都生下来了,只是消息还没有及时传过来。
等李善长这一来一回,马氏的孩子也早满月了,马氏就可以安心地去滁州帮朱元璋处理相关事宜。
朱元璋与李善长商议已定,二人便仔细研究了一番如何给龙凤政权上书。
最后,朱元璋的奏折中,先是描述了郭天叙、张天佑二人在二次进攻集庆过程中,遭人暗算,先后战死,请给予恩恤。
另外,请封郭子兴幼子郭天爵为中书省右丞,而朱元璋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兼都元帅。
这样一来,从级别上来看,郭天爵还得归朱元璋领导,因为平章政事是中书省的最高行政长官。
郭天爵这个
中书省右丞只是朱元璋这个中书省平章政事的副手,而且朱元璋还兼都元帅,郭天爵没有任何军事任命。
所以,朱元璋可以堂而皇之地接收原郭子兴部的所有人马,包括滁州的人马。
虽然郭天爵是右丞,但这是文官,没有领兵的权力。
一旦龙凤政权的任命文书下达,再加上妻子马氏和郭氏去滁州做工作,朱元璋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第二天,太平城内一片素缟,包括朱元璋在内的所有人员都穿着白孝服,朱元璋也亲自主持了祭奠仪式。
仪式上朱元璋痛哭流涕,其情形实在是感人。
在祭奠仪式上,朱元璋还亲口宣布了一条重要纪律。就是郭天叙、张天佑已战亡的消息不能随便外传。
特别是不能让这个消息传到滁州方向去,以免引起滁州军心不稳。一切待李善长去毫州讨得任命文书后,再作主张。
中国有个词叫“喜忧参半”。
郭天叙、张天佑之死对于滁州、和州乃至江东太平等地的红巾军来说,确实是一大隐忧。主将战死,难免会人心惶惶。
但有忧,是不是有喜呢?
(本章完)




明越坡 第二百二十章 双喜临门
确实有喜。就在朱元璋主持祭奠仪式的过程中,和州那边来了报喜之人。
因为看见祭奠仪式太过庄重严肃,那几个报喜之人并没有立即去见朱元璋,而是在李善长的安排下,先暂且退下。待朱元璋忙完正事儿后,再前去汇报。
这祭奠仪式从早上开始,直搞到中午,朱元璋才带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在朱文正等随从的“搀扶”下回了自己的住处。
朱元璋前脚刚进门,李善长便安排那几个报喜之人后脚就跟了上来。
朱元璋刚坐下,那几个人就给朱元璋行了礼,然后口称“大喜”,说是给朱元璋报喜来了。
朱元璋故作不悦道:“都元帅、右副元帅不幸战败身亡,何喜之有?”
那几个人连忙道:“马夫人给元帅大人生了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恭喜元帅大人!”
昨天朱元璋和李善长密议的时候,还说着马氏估计就要临盆了,没想到今天就有人过来报喜了。
朱元璋的心中十分高兴,但表面上还是一副沉着冷静的样子,说道:
“这个孩子来的是时候,也不是时候啊!
两位元帅身亡,他在这个时候冒了出来,有点儿不是时候。
但一切还得向前看,两位元帅不在了,我们还得继承他们的事业。
这孩子出生了,也算给我们红巾军添了点儿喜气。
算是喜忧参半吧!”
如果说对于太平的红巾军来说,是喜忧参半似乎还说得过去。但对于朱元璋来说,这次他应该是双喜临门才对。
郭天叙、张天佑战死,压在他头上的两座大山终于不在了,这可以说是他朱元璋人生中的重大转折。
人生的新篇章即将开始书写,这算是一喜。
另外,马氏给他生了个儿子,他朱元璋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这不是双喜临门是什么?
随着李善长、朱文正一干人等给朱元璋道贺,他的嘴角总算是挤出了一丝笑容。
马氏在报喜的信中提到了让朱元璋给这个孩子起个名字。
朱元璋深思了良久,对众人说道,这个孩子是我的长子,将来他就得给弟弟妹妹们当榜样,当标杆,就叫朱标好了。
众人都说这个名字起得好。
既然一切进行得这么顺利,朱元璋令李善长迅速做准备,明天一早带着郭天叙、张天佑的骨灰出发回和州。
待将事情与马氏、郭氏作好交待,和州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李善长立即快马加鞭赶往毫州。
红巾军这边,则按照朱元璋的部署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
郭兴、郭英镇守芜湖,冯国胜则赶往
溧水,汤和回了溧阳,徐达、邓愈与元军在句容与集庆之间战略相持,有了常遇春和廖永安,采石矶的康茂才也不敢轻举妄动。
元军那边,陈兆先得知父亲陈野先、堂叔陈飞虎都战死后,当然是万分悲痛。
纸是包不住火的,当他得知陈野先、陈飞虎是命丧汪诚之手,也是万分恼火,叫嚣着要找汪诚拼命。
最终还是蛮子海牙出面,才将此事弹压住。
首先,元军厚葬了陈野先、陈飞虎,蛮子海牙亲自上书向朝庭请封。
然后,秦淮河西岸东山处的原陈野先、陈飞虎部下都调到方山来,继续让陈兆先统领。
汪诚也一口咬定,是误杀了陈野先、陈飞虎二人,蛮子海牙对其一顿申斥之后,也是不了了之。
最后,蛮子海牙仍将汪诚部调回集庆东边防守句容的徐达部,将陈兆先就安置在方山一带,这样两股人马离得也远,想发生点摩擦也难。
蛮子海牙也命令驻扎在方山的左荅纳识和陈兆先部向溧水方向进攻,企图割断句容红巾军与太平方向的联系。
可元军哪料到朱元璋早知他们有这一手,让憋了几个月没打仗的冯国胜镇守溧水。
左荅纳识和陈兆先不仅是没拿下溧水,倒被冯国胜狠狠痛击了一番,狼狈地逃回了方山。
我们是九月十八日晚上到的和州,因为大哥沈万三的书信中说这个月会来和州,于是我们就在和州等他。
李善长本来打算在太平多待些时日。因郭天叙、张天佑突然战亡,他一下子就有好多事情要处理了。
九月二十二日晚,李善长就带着郭天叙、张天佑的骨灰回到了和州。
郭天叙、张天佑的死讯并没有在和州传扬开来,仅限于李善长从太平带回的人,以及马氏、郭氏知道。
马氏、郭氏自然也是接到了朱元璋的书信。
当晚,马氏、郭氏便让李善长迅速将相关事宜安排妥当之后,立即出发去毫州。
至于去滁州的事宜,马氏和郭氏会尽快谋划,等李善长从毫州回来后,就立即启程去滁州。
也就是在九月二十二日这天下午,沈万三来到了和州。
当张怀德火急火燎地跑过来告诉我,沈大哥的船在和州码头靠岸后,我是立即跳了起来,一路飞奔到码头。
此时,沈大哥刚上岸。一年多未见面了,我们兄弟重逢都是格外兴奋。
当晚,我们喝了好多酒。当沈大哥知道我已成亲了,也是很高兴,立即让人抱了一个小箱子递给霏儿,说是见面礼。
霏儿打开一看,里面全是一些珠宝、翡翠之类的好东西。霏儿立即说这太
贵重了,她不能收。
但沈大哥坚持让霏儿收下,说他当初在鄱阳湖幸亏是遇见了我。不然,他的生意是做不起来的。
这些珠宝都是用瓷器跟西洋商人换的,虽然很名贵,但他其实没花什么太大的本钱。
沈大哥说着说着,忽然想起了光顾着跟我说话,忘记了张思淑。他们以前也是见过面的,立即让人也张思淑也搬来一箱子。
反正沈大哥当晚的表现,用现在的话说,那就叫土豪。
霏儿和张思淑都不是那种贪图小便宜的人,都说这礼物太贵重了,不能收。
最后,我当了个和事佬,说沈大哥也是一番心意,你们两个一点儿不收,他也没面子。
于是,我让霏儿和张思淑每人挑了几样,把其余的珠宝都还给了沈大哥。
沈大哥见她们坚持不再多受了,也就没有勉强。
酒席散后,我和沈大哥依然谈兴不减,便在一起天南海北地瞎扯。
忽然,张怀德闯进来说道:“和州李善长李大人派人来问我在不在?如果在,请到他府上一叙。”
我一听,心想:是不是出什么大事了。
李善长说好了还要十来天才回和州的,怎么突然就回来了,而且还深夜派人来找我。
我立即问张怀德,他是怎么给别人回的话。
张怀德说是李善长的手下找到马振宇,马振宇不知道我想不想去,便说我今天下午出门了,不清楚我回来没有。他立即来请示张怀德,他则在外面陪着李善长的人。
我心中暗自赞叹,陈元贵培养的这几个人还是很不错,这深夜突然造访,请我到李府,这是福是祸他们几个拿不准。
1...9394959697...3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