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虞丘春华
左清羽则被夏静月的神思路给呆了呆,明白了夏静月的想法后,他忍俊不禁,伸出手去逗夏静月头上的两个螺髻:真是个蠢妞。
夏静月不满地拍开左清羽的手,“好了,茶你喝完了,我也该走了。”
“不是说好了给本世子泡一天的茶吗?”
“你当你是牛呀,还喝一天的茶。改天吧,改天再给你泡一壶花茶。”夏静月站了起来,揉搓着麻疼的膝盖。
“花茶是什么茶?”左清羽问道。
“到时你尝尝就知道了。”夏静月急着离开,趁着穆王被引开,她得赶紧走,要不然等穆王发现追的人不是她,杀个回马枪就糟了。
“夏姑娘就住附近吗?”窦士疏问。
夏静月回道:“不,我住的地方离这儿挺远的,得赶着天时早点回去。”
窦士疏皱眉说:“这么远的路,姑娘怎么不带丫鬟或者下人出门,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姑娘身边有两个丫鬟的。”
“我跟她们走散了,这不,得赶紧找她们去。”夏静月说完,匆匆忙忙地闪了。
左清羽不满地嘀咕道:“怎么看她来去都匆匆忙忙的样子,不像是专程来找本世子的?”
窦士疏笑道:“也许人家真的有急事呢。且不说别人了,我也要急着回去了,祖母正等着我的菊花呢。”
夏静月从原路回去,回到那间屋子,找到那个衣橱。
她翻到最下面,却发现她藏在那里的衣服不见。
她记得就藏在这里的,怎么没有了?
再仔细一搜,竟然搜出一张字条来,上面写了几个字:乘后门马车离开。
夏静月猛然想到方才穆府的侍卫来说,有一个蓝衣村姑往西边山林去了,难不成,是一个穿着她衣服的女子替她引开了穆王?
是谁在帮她?
夏静月不禁往更深处去想:对方仅仅出于好意帮她的忙,还是另有目的?
情形由不得她多想了,对方只是暂时引开穆王的人,一等穆王的人发现不对劲折回来时,她就跑不掉了。
落到穆王手中,显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夏静月管不了其他,拿了纸条往后门走去。
后门处,果然停着一辆破破旧旧的马车,车夫缩着身子坐在树下,仿佛睡着了。
夏静月踌躇了下,一咬牙,上了马车。
刚坐稳,马车就动了,夏静月透过门帘子,见方才那像是睡着车夫正挥的鞭子策马飞奔。
她松了一口气之余,又吊起了另一口气,仿佛坠了一张无形的网中,无法挣脱。
马车走得极快,别看那马又老又瘦的,跑起路来,丝毫不输于青壮的马匹,甚至耐力更好。车夫驾着马车不走官道大道,反而在偏道乡道中穿梭。
车夫的驭马术极高,再坎坷的道路都让他驾得如履平地,速度飞快。
马车兜兜转转,把夏静月都兜晕了,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马夫要把她带到哪里去。
走了一个多时辰,马车终于停了,车夫干哑的声音响了起来:“到了,下车。”
夏静月挽起车窗的帘子一看,这正是杨柳河道上,此地离清乐庄不到一里地了。
他怎么知道她住这?
她又惊又疑地跳下马车,朝车夫一福,说道:“多谢前辈相送,不知道前辈家居何处,静月改日登门拜谢今日之恩。”
车夫只是摆下手,便驾着马车离开了。
望着马车在夕阳下绝尘离去的影子,夏静月心中疑惑更多。
回到清乐庄,初晴与初雪正焦虑不安地不知如何是好,蓝玉青与陶子阳更是急得直跺脚。
“你们回来了?”夏静月笑着走进家门。
初晴与初雪冲着迎过去,“小姐总算回来,奴婢都急得不知该怎么办好了。”
蓝玉青与陶子阳也冲了过去,着急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看到穆王府的侍卫到处在搜一个穿蓝衣的村姑,不会是你吧?”
“你们留在那里没有被穆王府的人发现吧?”夏静月问。
陶子阳摇头,说:“我们听到那些侍卫说话,就猜找的是你,偷偷找了你一会儿,差点被他们发现,不敢久留,怕他们顺藤摸瓜找到清乐庄来,就赶紧离开了。”
陶子阳的顾虑非常正确,穆王府的人找不到夏静月,一定会在附近寻找蛛丝马迹。一旦抓到他们,必然有一番严刑拷打,到时不招小命危矣,招了的话,就要害了夏静月。
还不如赶紧离开,如果夏静月逃走更好,如果被抓住,他们也能想法子搭救。
夏静月一阵后怕,幸好有个机灵的陶子阳在,要不然老窝都要被人给抄了。“陶公子,此次多谢了。”
陶子阳义气地说道:“夏姑娘不必客气,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朋友。”
蓝玉青也说道:“是啊师傅,不管怎么样,你是我师傅,再大的事徒儿也会替你扛着的。”
夏静月谢过他们的好意,把自己与穆王怎么结怨的说了一遍。“说不定以后会连累你们,我看,我也不去杏林堂了。”





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 第121章 菊花枕头
“这倒不要紧。”陶子阳毫不在意地说道:“我们杏林堂在西附城方向,穆王府则在东内城,隔了老远一段距离呢。而王府自有大夫与宫中御医看病,也不会找我们一个小药堂来治病,基本上,我们跟穆王府不会有交集。夏姑娘,你没让穆王的那些侍卫认出来吧?”
“这倒没有,只有那恶王爷知道我的相貌。”
“那就更好办了,他堂堂一王爷,不会逛到附城来,最多在西内城逛逛。”陶子阳继续邀请夏静月到杏林堂来实习。“大不了,发现苗头不对,你再走也不迟。”
夏静月见心思缜密的陶子阳不当一回事,也把这事甩开了,说:“山上的菊花种子快要收了,等收完后,我就去杏林堂找你。”
“那在下就恭迎姑娘的大驾光临。”
蓝玉青也说道:“师傅早点过来,徒儿随时恭候师傅。”
陶子阳与蓝玉青趁着天未黑,赶在城门未关前回去了。
夏静月悠哉了些日子,便忙着菊花收种的事。
把山上的菊花种子采了,又晒干后,天气也变凉了。
夏静月换上了秋衣,给庄上建了不少暖炕,又给庄奴家家户户也建了暖炕,还把过冬的衣物给他们备齐全了。
此举,使得庄奴更加感念夏静月的恩典,一个个更加卖力地干活。万亩山林秋冬后开荒时,一个干得比一个卖力,热火朝天。
夏静月原意是打算留在庄上过冬的,一则庄上自由,二则,需要跟进韩潇的调养情况。
如今睿王府不需要她了,自然有大夫给韩潇调养,她就不用操这份心了。
庄上的粮食和出产,收仓的收仓,卖钱的卖钱,夏静月将今年的收入一算,只有三百两银子的收入。
两个庄子之前被梅氏掏空了,她接管时,是个空壳,这三百两银子只是下半季的粮食收入。
她算了下她的现钱,不动用夏哲翰给她的嫁妆的话,统共不到两千两银子。
明年要开山种菊花,要买一批庄奴,还要盖新庄子,手头便拮据起来了。
正在夏静月想着怎么在冬季赚一笔钱时,睿王府的人来了,送给她三千两的银子。
夏静月收到这三千两银子,十分惊讶,问来人:“这是什么意思?”
来人笑道:“这是费长史大人命小的送来的,是药楼那边的分红。原本这分红是要年底结算的,不过费大人说姑娘初来京城,需要花钱的地方多,就提前结算了给姑娘送来。”
夏静月握着手中的银票,心中五味杂陈。
上次与韩潇决裂之后,她以为与睿王府再无任何关连了,没想到,药楼的分红却提前送了来。
“我只是出了药艾的方子,这银子是不是给得太多了?”
来人回道:“我们做的药艾被军中采用,还拿下了明年后年的订货,得到一大笔银子,这只是第一笔的分红,明年的另计。”
“今年的艾做得不好,你跟药楼的掌柜再说一下,明年的艾记得要在五月份的时候采下来。如果要做上等艾绒,最好在五月初五端午那天采向阳生长的艾。”
“是,小的记下了,姑娘还有别的吩咐吗?”
夏静月踌躇片刻,犹豫了又犹豫,方说:“你等一下,帮我捎一样东西回去。”
夏静月去到后院,取出保存好的菊花。
当初,她说过要送韩潇一个菊花枕头,菊花采好后,她却跟他闹僵了,菊花枕头也就没有送了。
兴许这个枕头送过去他会随手赐给下人,又兴许会直接让人扔了,但是,既然是她曾经答应过的话,她想了想,还是决定送过去。
他如何处置是他的事,她权当是……
权当是对睿王府的感谢吧。
夏静月拿了个簸箕装了足量的菊花后,想到韩潇现在的身体情况,便挑了活血行气、祛风解表的药材与菊花拌匀。
配好之后,夏静月又到房间去选枕头套子。
回想起他家居常用的布料都是以黑色或者玄色居多,这些颜色对睡眠不好,太令人压抑了。
她仔细地挑了挑,挑了一个淡绿颜色的枕套。淡绿能使人精神放松,加上菊花枕的作用,可以让他劳累之后安然入眠。
将菊花填进枕套后,夏静月小心地缝好,另拿了一块黑色的布料严严实实地包好,带了出去。
“烦你把这个送回去。”夏静月把严实包好的枕头递给睿王府的人。
来人接过,问:“姑娘是要将它送给费长史大人吗?”
“这是送给睿王爷的,不过,他估计不需要了。你给王总管吧,让王总管看着处理。”
答应之事她做到了,至于结果会怎么样,那就随意吧。
来人带了枕头回去后,果然送到王总管手中,并把夏静月的话带到。
王总管接到这个枕头后,打开一看,闻到一股浓郁的菊香,其中还掺杂着药材的味道。
他各种嫌弃,“这么香的东西王爷怎么会喜欢?上次夏姑娘惹了王爷生气,还是别往王爷面前送了。这颜色也不对,王爷的被褥也没有这种绿色的,夏姑娘送的礼物真心没挑好。”
王总管按了按枕头,觉得挺软的,拿来垫着睡觉应该很舒服,“浪费了毕竟不好,咱家就勉为其难地拿去睡吧。”
除了枕头,还有其他从京中传来的消息,其中有一道令王总管欣喜若狂的好消息,他立即带着东西一齐去见韩潇。
韩潇正在院中舞剑,一把长剑如闪电一般,骤来骤去。剑光重重,如落英缤纷,簌簌而下。
王总管候在一边,耐心等着韩潇舞完剑,才拿着毛巾笑眯眯地上去,“王爷的身体越发地好了,这一套剑法使得出神入化,压根看不出王爷的腿曾经病过。”
韩潇拿了毛巾抹去额头的汗水,问:“什么事?”
王总管奉上温温的茶水,说:“是京中的消息,有一则极为重要,奴婢就急着来报王爷。”
“说吧。”韩潇坐下后,接过茶水喝了几口。
王总管喜孜孜地说道:“是好事,天大的好事!皇上打算在万寿宴上为王爷赐婚,听说已将京中闺秀的名册送到龙案上,只等皇上挑选了。”




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 第122章 自欺欺人
韩潇寒眸骤地一沉,“这算什么好事?”
“王爷娶妻,开枝散叶可不就是好事吗?”
韩潇冷道:“京中都知道本王不良于行,你觉得想嫁进王府的,会是什么好姑娘?”
王总管一想也是,为难片刻,便有了主意。“王爷觉得京中哪位闺秀适合做王妃?王爷若有中意的,可以让费引筹划筹划。”
韩潇浑身气势陡然变冷:“多管闲事。”
王总管立即萎了。王爷这些日子气势更凌厉了,人也更冷情了,比以前还更像一座冰山,他轻易都不敢往王爷身边凑了。
但是,他还是得提醒韩潇说:“皇上决定了给王爷赐婚,那这事儿,必是准了的。”
韩潇放下茶杯搁在桌上,取了白巾拭擦宝剑。
剑如寒霜,锐不可挡。
“太子送来的美人呢,查清楚了吗,有几个是细作?”
王总管回道:“太子送了十六位美人,其中有六个是细作,她们想查探华羽山庄的情况,尤其是各种法子套庄内奴仆的话,想查实王爷的病情。经暗部的人调查,她们背后的主子不一定是太子,可能是几拔人派来的。”
韩潇慢慢地擦着剑,漫不经心地说:“先打死一人,扔出去。”
“其他的呢?”王总管问。
“养着。”
“养着?”
锵的一声宝剑入鞘,韩潇冷冽的声音比剑尖更锐利。“留着慢慢杀。”
王总管禁不住打了一个寒噤,王爷这意思是留着一个个地慢慢杀,这不是坐实了王爷喜欢虐待美人的传闻吗?
王总管苦着脸说:“王爷,您这样会娶不到王妃的。”
“照本王的吩咐去做。”韩潇站了起来,“还有其他事吗?”
“没,没了。”王总管苦哈哈地说。
王爷要做出虐杀美人的假象来,那几个细作要惨了喽。偏偏这么残忍的事要他去做,唉,怎么让她们死得像是被虐待而亡又不惹人起疑呢?
真头痛。
韩潇执剑离开时,发现一个内侍抱着一个大包裹,顿住,问:“这是什么?”
那内侍回道:“回王爷的话,这是王总管大人的枕头。”
“枕头?”韩潇皱了皱眉,回头问王总管:“京中怎么给你送枕头来了?是何暗语?”
王总管连忙过来,陪笑道:“不是暗语,也不是暗号,是一个故人送的。”
韩潇便不在询问,路过时,鼻间闻到淡淡的菊花香气,脑海中浮现那个女子曾经说过的话。
他再次顿时,目光如电落在王总管身上,“是哪位故人送你的枕头?”
王总管见瞒不过,实话实说:“是夏姑娘送的。”
“她送你枕头?”韩潇轻缓的问话中,透着无尽的杀机。
王总管禁不住瑟瑟而抖,“夏、夏姑娘说、说王爷是不、不需要了,就送给奴婢,让奴婢随意处置。”
“你想怎么处置?”韩潇目光冷凌凌的,像一块块寒冰砸在王总管的头上。
王总管头又缩了缩,“奴、奴婢看这枕头挺、挺软的,扔了怪可惜的,就想着、别浪费,拿回去用……”
韩潇寒眸深深地盯着王总管,一瞬不转,良久,良久。
所有人都不安地低下了头,噤若寒蝉。
四周一片寂静,静,静得仿佛天空雪在飘,静得仿佛万籁俱寂。
“下次再敢自作主张,你那双手就自觉地剁了吧。”
韩潇从内侍手中拿过枕头,冷然转身而去。
晚秋的风已有冬天的寒意,窗前古树上的枯叶在风中飘扬着,有的落入地上,有的飘过了窗,落在檀木榻上。
韩潇坐在榻上,目光半晌不曾移开,定定地望着包裹得密密实实的枕头。
乍然听到她送来的枕头,那一瞬间,他寂空的心口猛地跳了一下。
那一日,她愤然离去,他以为,他们再也不会有交集了,从此以后,便是两个陌路人。
那一日窒息的痛楚如今他仍记忆犹新,这些时日,他刻意地去忘却,试图忘却曾经的怦然心动,忘却她曾经从他的生命中走过。
可为什么,她要在他开始淡忘了她的时候,送了这个枕头过来?
她可知道,他费了多大的力气才将她从他的脑海里抹出去,他用了多大的意志力才能让自己看起来那么云淡风轻?
他应该将这个枕头扔掉的,或者赏赐给随意的一个下人。
可是,当听到王安要将它拿去用时,那一瞬间心脏处,像被针刺了一下。
兴许是那一针刺得太深,那些深埋在心底深处的东西,破土而出,疯狂地生根发芽,止也止不住。刻意去遗忘的所有东西,片刻间便占据了他所有的思想。
脑海里,心底里,不断浮现她的影子,她的一笑一颦。原来,在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时候,已将她的一言一笑记得那般清晰,仿佛镌刻在了记忆深处。
韩潇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想平息那澎湃的杂念,却不料吸入满鼻的菊花香气。
那香,像是一根根针般,扎得他心痛,越是呼吸,越是深沉地痛着。
他从来都不知道,他会生出这样疯狂的感情,疯狂得连他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
层层黑布揭开,一只淡绿色的柔软枕头出现在他面前,一个与他所有被褥、衣物都截然不同颜色的枕头。
那样的格格不入,他的衣服,他所用的所有布料中,就没有这种颜色的。
然而,看着这与众不同的枕头,他纷乱的思绪竟然奇异地平和起来。
这是她送给他的东西,她第一次送他的礼物。
心头汹涌而来的,是死而复生的悸动,它迅速占据了他所有情绪。
说什么淡忘,说什么忘却,说什么陌路人。
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夏哲翰动用了从政十余年的所有关系,终于成功地平调入礼部,成为礼部主客清吏司的郎中,仍然是正五品的官衔。
如愿入了礼部,夏哲翰整个人都春风得意起来了,一连宴请了半个月的同僚。
夏静月回到夏府后,夏哲翰忙着请客,梅氏忙着应酬官眷,没人理会她反倒是正合心意。
入冬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阴沉沉的,带着萧瑟的冷意。夏静月在松鹤堂内窝了几天,等到太阳出来的好天气才带着两个丫鬟出门。




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 第123章 胸有成竹
杏林堂都忙了起来,天冷后外感风寒的人就多了,不管是来抓药的,还是看病的,络绎不绝。
夏静月一进门,看到杏林堂内那三墙巨大的药柜时,油然而生出一股亲近感来。
久违了,大药房。
杏林堂内分为两个大厅,一个是抓药的药厅,另一个厅则是看病的医厅。医厅中有三个坐堂大夫正在给病人诊脉,其中两个是夏静月认识的人,蓝玉青和陶子阳。
另一个,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他看到夏静月,手指了指后面,示意夏静月去排队。
堂内排了两条队,一条是看病的,一条是抓药的。
排队看病的人不多,只有五个人在排。
但那边抓药的队伍就长了,足有十余人在排队,不时还有拿着药方进来等买药的,杏林堂两个抓药的伙计忙得满头大汗都忙不过来。
“师傅!”蓝玉青瞧见夏静月来了,连病人也顾不上看,搬了椅子请夏静月坐下,憨笑道:“师傅总算过来了,徒儿昨儿还跟子阳说,准备去庄上看您呢。”
夏静月坐下后,与蓝玉青说:“你去忙吧,先把病人看完再顾我。”
“好嘞!”蓝玉青给夏静月上了茶和点心后,才去把余下的病人看完。
夏静月端着茶碗,细看堂内大夫与伙计加起来不过是六个人,唯一一个打杂的伙计忙前忙后,也是脚不停歇。
医厅中找蓝玉青看病的人不少,夏静月留神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来找他看病的都是熟客。
陶子阳看完手头的病人后,过来向夏静月告罪说:“让姑娘久等了,最近天气骤变,生病的人多了许多,怠慢了姑娘还望见谅。”
夏静月站了起来,笑道:“陶少东家客气了,医者本就该以病人为大,怎么能说得上是怠慢呢。”
“多谢姑娘理解。姑娘先坐着,我这就去请父亲出来。我先前跟父亲说过了姑娘来实习的事,父亲也已经答应了,他正在后堂清点药材呢。”陶子阳说完便去了后堂,把陶掌柜请出来。
陶掌柜是一个中等身材,身形微胖的中年人,穿着一件半旧的短打从内堂出来,身上还沾着不少灰尘。看到夏静月,甚为讶异,显然没想到夏静月这么年轻。
他把卷起的袖子都捋下捋平后,作了一个揖,笑道:“果真是英雄出少年,我原先还道子阳年纪轻轻做坐堂大夫是非常少见的,结果来了一个更年轻的玉青。而今天,又来了一个比玉青还年少的小姑娘。江山代有新人出,我辈老头子,落后了喽。”
夏静月福礼后,说道:“掌柜太谦虚了,我们年轻人的本事,还不是你们这些前辈教出来的。没有你们的教导,又哪来我们的成就呢?”
“你这个小姑娘倒是挺谦虚的。”陶掌柜暗暗点头,心中对夏静月印象好了许多。
有本事的年轻人往往会年轻气盛,更有不少恃才傲物的,能做到不骄不躁,还尊重前辈,总的来说,不多。
陶掌柜先请夏静月就坐,然后才坐下,说道:“我听子阳说,夏姑娘擅长跌打损伤,无名肿痛,还有小儿急症。”
“略有涉及。”夏静月说道。
陶掌柜指着那白发老大夫说:“正巧,我们这的陈大夫最擅治毒疮肿痛,他还是小儿子阳的师傅呢。”
陶掌柜倾过身,低声与夏静月笑道:“这陈老头有些老顽固,一向看不惯年轻小大夫,以后估计你得要看他的脸色了。不过这老头也有一样好处,你若是能拿出真本事,又悟性强,医德好,他也会非常照顾的。这一点,我家子阳与玉青是深有体会的。”
夏静月看了那一脸严肃的陈老大夫一眼,也小声与陶掌柜说道:“这么说,他们都被陈大夫刁难过了?”
1...2526272829...4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