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朝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猫腻
为了保证剑火燃烧,他需要不停供给真元,又必须保证真元不会枯竭,六年时间里他身体里的真元一直以最低限度在运行,勉强维持着一线生机,像河快要完全融化的最后一片薄冰,又像是炉里快被烧尽的最后一张纸。
这样的情形自然无法修行,也不可能有精神去感悟天地,只能把意志锤炼到坚韧无。
可惜的是井九不需要这个,所以这六年时间里对他来说完全等于虚度。
他不是很在意,想着回到青山后一切自然会回复常态,哪怕前两年境界依然停滞在无彰境,没有突破的迹象,他依然不着急,要知道修道乃是水磨功法,不到那一刻确定的时间,雨水落在青石只能溅开。
直到前些天他思考柳十岁的修行问题,为了做对研究进行了一次剑观自识,同时做了一次推变演化,有些意外地发现……如果这样下去,那滴水似乎永远也无法滴穿自己这块青石了。
……
……
神末峰很少见地开了一次会,不是在崖畔还是在洞府里。
井九很少见地没有躺在竹椅,赵腊月也没有坐在椅,而是都坐在暖玉榻。
看着二人并排坐着的画面,元曲很自然地想起了红烛之类的词语,脸露出傻傻的笑容,然后才感觉到洞府里的气氛有些压抑,赶紧敛了笑容,满脸严肃地站在了顾清的身边。
白猫与寒蝉都不喜欢暖玉榻,远远地趴在一根玉笋不肯过来。
井九召集众人,是想解决自己的修行问题。
赵腊月觉得很荒唐,心想你都解决不了的修行问题,放眼朝天大陆还有谁能解决?
元曲却觉得这很正常,师叔的剑道天赋再高也不可能高过天生道种的师父,顾清师兄的悟性也很了得,算自己现在的修行速度也快要赶师叔,师叔请求帮助也是自然之事,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很值得欣赏。
顾清当然不会像他那样想,师父深不可测,九峰真剑随手拈来,自己哪有资格帮他?
井九没有理会两个弟子在想什么,把自己遇到的问题讲了一遍,直接说出了重点。
——他的飞剑与剑丸无法合而为一。
听到这句话,顾清与元曲下意识里望向他身前那把黝黑的铁剑。
这道承自昔来峰莫仙师的铁剑真的很寻常,在雪原里被他的剑火连续烧了六年时间,铁剑表面熔化然后再次凝固,层层叠叠,变成甲壳一般的事物,很是难看,像是烧糊了的火钳。
进入无彰境后,井九依然背着铁剑,已经在修道界成为佚事,谁能想到他不是刻意为之,而是无奈之举?
赵腊月知道这件事情,顾清与元曲也隐约猜到了些,听井九自己承认,还是很吃惊。
大道朝天 第296章 沉思者
无彰境的标志便是飞剑能够隐于剑丸之。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井九既然是无彰境,为何连最基础的事情也做不到?
顾寒与元曲听都没有听过这种事情,更不要说想出办法来解决。
洞府里的空气忽然安静。
而且持续了一段时间。
井九醒过神来,说道:“当我没说。”
顾寒与元曲对视一眼,有些尴尬。
赵腊月出了个主意。
“闭关吧。”
在她想来,景阳师叔祖当年能有那般惊人的境界修为,全是因为他经常在神末峰一闭关便是百余载。
哪像现在…哪怕你还是绝世天才,但这些年怎能如此懒散,修行也非常不专心。
其实这是误解。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井九都不是很赞同修道界常见的闭关。
他之所以很少离开神末峰,对外号称闭关百余载,主要是不想见闲人,理闲事。
按照他的看法,除非修行到了某些最紧要的关头不能被人打扰,才需要与世隔绝、专心破境。平时修行不过是静修冥想、吸收天地灵气、感悟天地至理,为何一定要把自己关在洞里那么久?
听完这话,赵腊月才想起来井九不是普通修道者。
普通的修道者,包括她在内都时常需要闭关,除了破境的关键时刻,哪怕只是平时的修行,如果能够拥有一个更加安静、不被打扰的独立空间,当然更有助于吸收天地灵气以及道心洗炼。
井九不需要这样做。
神末峰的人都知道,他便是躺在竹椅也能修行。
哪怕很多时候,他的头还蹲着一只猫、猫还蹲着一只蝉。
他似乎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入道心通明的状态。
赵腊月甚至有一种感觉,他可能一直处于这种状态里。
这真是令人敬畏的天赋。
“那为什么天光峰的卓如岁师兄要一直闭关?”
元曲好问道。
卓如岁是掌门真人的关门弟子,也是赵腊月与柳十岁之前天赋最高者,在青山弟子里的地位很高。
哪怕这些年赵腊月已经成为神末峰主,柳十岁做出了那么多大事,依然没能改变这一点。
原因说来简单,是因为他一直在闭关。
很多弟子进入青山的第一天开始,便知道天光峰有位卓师兄在闭关。
直到很多年后,那位卓师兄还在闭关。
不要说那些弟子,连赵腊月与井九他们都没有见过卓如岁。
闭关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修道者有不少,但像卓如岁如此年轻的修道者,初入山门便闭关十几年时间真是少见。
任何事情做到极致便会显得很了不起,随着闭关时间越来越长,卓如岁越发显得神秘,令人瞩目。
井九说道:“用人间官场的话来说,他这是养望。”
顾清明白了他的意思,微笑不语。
元曲懂养望的意思,却不明白这与卓如岁闭关有什么关系。
井九问道:“朝廷要征召一位名士为官,如果给的官职不符他心想象,他会如何做?”
“自然是坚辞不受,这样他的声望会更高,将来可能得到更多……”
元曲说道:“但我还是不明白,青山宗没有官职,卓师兄要等什么呢?”
“他等的是一个时刻,他能确认自己是青山年轻一代里最强者的时刻。”
井九说道:“我甚至能够想象得到那些画面,过往十余年里,有几次他破境成功,正在喜悦之时,忽然知道青山里有个年轻同门他更破境成功,震惊之余只能郁闷地重新回到洞府。”
顾清与元曲很自然地望向了赵腊月。
青山宗很多关于修行的纪录都在神末峰,不是景阳真人是赵腊月。
井九说的是后者。
赵腊月看着他说道:“无凭猜忖同门,未免刻薄。”
井九说道:“不是猜忖,掌门收他为关门弟子,必然很喜欢他,而一个人最喜欢的便是最像自己的人。”
赵腊月说道:“我可没觉得自己和你哪里像。”
井九说道:“其实挺像的。”
赵腊月怔了怔,说道:“你今天话……好像有些多。”
“你要我闭关,那我便把今后一段时间的话都说了。”
井九看着她说道:“我闭关的时候,你莫要耽搁了修行,可不能让他越了过去。”
赵腊月不耐烦说道:“你还是担心你自己吧。”
她对井九很尊敬,只是在他人面前刻意表现的很淡然,但这时候真的忍不住了。
……
……
对修道者来说,闭关当然是大事。
他们没见过井九闭关,只见过他躺在竹椅,自然更是慎重。
赵腊月写好剑书通知诸峰,然后把弗思剑插入石壁里,启动禁阵封住整座神末峰。
洞府石门缓缓关闭。
她对顾清与元曲说道:“他这一闭关说不得便是多少年,不用一直在这里守着,先散,过几日再来看过。”
崖间传来数声猿啼,峰顶已无人迹。
白猫从洞府里缓缓踱了出来,眯着眼睛望了眼秋阳,神情说不出的惬意。
神末峰禁阵已开,它可以随时出来晒太阳,真是欢喜,只是有些遗憾无法再去井九头蹲着。
地面生起一道轻烟,伴着清楚的摩擦声,寒蝉跑了出来,小心翼翼地蹲在白猫的身边。
……
……
神末峰有很多洞府无人使用。
井九在峰顶深处随便找了个洞府便走了进去。
洞府里的设置很简单,一张石床,没有蒲团,壁淌落清泉,除此之外再无旁物。
他没有像别的修道者闭关那样或者结道印,或者布阵法,直接走到石床坐下,显得很随便。
他盘膝坐着,身体微微前倾,右肘落在膝头,右手托着下颌,开始沉思。
他一想便是十余日。
在这个过程里,他没有起身一次,没有饮一口泉水,连姿式都没有任何变化。
赵腊月等人确定他不怕打扰后,来看过两次,完全不懂他在做什么,只有一个感觉。
沉思的井九,真的很像双林寺那些著名壁画里的仙人,有一种庄严而神秘的美。
……
……
某日,井九睁开眼睛,看着搁在身边的铁剑,微微动念。
铁剑飞起,来到他的身前。
按照青山宗或者是别家剑宗的修行法门,进入无彰境后,只要动念,飞剑便会与剑丸相合。
这个过程一般被称为收剑。
修道者收剑的方法则有很多种,有的会让飞剑直接消失,有的会一口吞下飞剑。
还有些更偏门的收剑法,如古剑派的长老更喜欢把剑丸运出体外,在空迎回飞剑。
对无彰境的剑修来说,收剑是最简单的事情。
偏偏井九做不到,无论如何催动剑识,铁剑始终无法靠近他的身体。
如果仔细观察,或者能够发现铁剑似乎有些敬畏,甚至可以说是恐惧。
大道朝天 第二十五章吞剑者
井九此生修剑,可以说得是顺水行舟,一往无前,气吞山河。
在突破相对困难、只能靠时间的抱神境界后,如果他能一直保持如此,赵腊月不见得能他更快进入游野境。
但在承意境圆满,准备破境入无彰之前,他便已经预知到了问题。
所以究竟何时进入无彰境,他犹豫了很长时间,与赵腊月在世间游历三年,也始终没有下定决心。
直到那年青山试剑,柳十岁经脉尽断,被逐出山门,他终于做出了决定,然后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没有错。
他确实顺利地进入了无彰境,问题在于,他没有办法把飞剑收入体内,只能裹着布背在身后。
梅会琴战的时候,很多修道者看着他身负长剑的画面,都很吃惊,桐庐还曾经嘲讽过他,哪里知道他的不得已。
井九自然明白原因,只是不曾想到,如果要冲击游野境,这个问题会变成真正的大麻烦。
从无彰境进入游野境,需要更加充沛的剑元,更加宁静的道心,最关键的是,修道者需要将神魂附在剑丸之,与飞剑共养,直至心意真正相通,渐生灵意——这便是传说里的剑鬼。
游野境现在的意思指的是此等境界能够剑出百里,修道者更能驭剑轻松游遍四野,但事实最开始的时候,游野境指的是修道者的剑鬼能够离开身体,由剑意驱动,在四野里自在游走。
剑鬼在某些宗派也被称为剑妖、剑灵,能够完全承载修道者的神魂,可以说是第二化身,便如道门玄宗的元婴一般。
道门玄宗的元婴是修道者最隐秘的存在,剑鬼也同样如此。
与修道者本人相,剑鬼很是弱小,很容易受到伤害。
当然,随着修道者的境界提升,剑鬼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越不容易催毁,若修道者成为通天境的大物,剑鬼带来的剑意甚至可以凌厉如实物,几乎可以等同于先天无形剑体!
除了修道者自身的境界,剑鬼强大与否也与飞剑的材质有极密切的关系。
仙阶飞剑当然更容易生出强大的剑鬼。
而且剑鬼是修道者与飞剑的共魂,一朝产生,修道者与飞剑便再难分开。
所以说修道者如果想要用层阶更高的飞剑替换原有的飞剑,最好在进入游野境之前便要完成。
赵腊月破境入游野之时,虽然弗思剑不在身旁,但它早已认主,而且神末峰里到处都是它的剑意。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赵腊月还能成功生成剑鬼,不得不说,她在剑峰的数年苦修才是真正根本。
她是后天无形剑体,想要生成剑鬼,当然要别的剑道修行者更加方便。
井九的情况更麻烦。
他没有想过换剑。
莫仙师留下的这把铁剑最初阶层确实不高,但他两世修剑,非常清楚剑随人起的道理。
只是他现在无法把铁剑收入剑丸里,如何以神魂养之?如何生成剑鬼?
问题已经确定,他现在要做的事情便是找到方法把这道铁剑收进体内。
静思十余日,他想出了七十余种方法,用剑识诸一演化,最终却全部失败。
当初在柳家所在的小山村里,他用一年时间推演计算了很多事情,却唯独没有算过这件事。
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修行有问题,却偏偏在这面出了问题。
这个事实让他有些尴尬。
他看着眼前的铁剑,沉默了很长时间,忽然张开了嘴。
幸亏他很快便醒过神来,觉得好生荒唐,心想自己又不是玩杂技的凡人,想什么吞剑!
……
……
连番失败,井九已经确认自己此生修的剑道,与青山宗乃至朝天大陆所有剑宗的道都不一样。
他必须走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数日时间过去,他做出了决定。
这一次他不再试图把铁剑召回体内以神魂养之,而是用了血魔教的离魂秘法,把神魂抽离出身躯。
这种局面下,即便是邪派功法他也要试一试。
他还没有到游野境,按道理来说神魂应该很弱小,根本无法离体,但因为精神与剑识太过强大的原因,他的神魂竟真的飘了出来,看去像是无纸而生的一团幽火,在空随风起落。
井九看着那团火,沉默不语。
如火般的神魂缓缓飘落到铁剑,发出嗤的一声响,像是一滴水落入炭炉里。
井九毫不犹豫动念。
神魂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他的身体里。
但还是晚了。
一口鲜血从他嘴里喷出,落在石墙。
神魂遇到的所有伤害,都会毫无延迟、毫无减弱,甚至会放大无数倍地直接作用在意识里。
只是一瞬间,他感受到了凌迟更加可怕的痛苦,脸色苍白。
但哪怕是这种危险至极、痛苦至极的情况,他依然不发一声,眼神还是那样平静。
他闭着眼睛开始调息,确认神魂只是稍显虚弱,并无大碍。
数十息后,他睁开眼睛,望向石壁的斑驳血痕,隐隐有些忧虑。
这不是他第一次流血,当年青山试剑,他折断过南山的蓝海剑时也曾经流过血。
他不是在担忧方景天。
当年他选择回到青山重新修行,除了方便更重要的原因便是安全。
柳词与元骑鲸都在这里,不可能看着他出事。
问题在于现在看来,算是柳词与元骑鲸也解决不了他在修行遇到的问题,这该怎么办?
……
……
远方的果成寺里,柳十岁也面临着与井九相似的问题。
他没有修行佛法的经验,连禅宗的知识都没有接触过。
当年井九教他读了一年书,如果不是后来西王孙教了段时间,只怕他现在连这篇经都看不懂。
当然算他能看懂这篇经的字面意思,也依然无法弄懂其间真义。
他对着那篇经日夜不停地思考,越来越焦虑,头发都快掉了。
小荷很是担心他这样下去会不会真的变成一个僧人。
时间这样一天天过去。
深冬已至,黄寺染雪,柳十岁依然没有进展。
某天他忽然感觉到身体里的那些真元已经隐隐骚动起来,知道快要发作了,神情有些凝重。
小荷犹豫片刻后说道:“要不……我去偷偷带个和尚回来?”
柳十岁惊的说不出话来,像刚生吞了一把剑。
大道朝天 第二十六章师者
看着柳十岁的反应,小荷赶紧解释道:“别误会,我是说请位僧人回来教你解经。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柳十岁说道:“禅子说要看我自己能悟几分,想来便是不让我请教他人的意思。”
小荷眼睛睁的很大,神情很无辜,说道:“咱们偷偷做,谁能知道?”
柳十岁摇头说道:“寺里的僧人们修为极高,此事不可行。”
小荷认真说道:“我只是一直装着柔弱,其实很厉害的,而且那些厉害的大德都在后院,离我们极远。”
柳十岁还是没有接受她的提议,又知道她无法无天惯了,警告了几句才作罢。
深冬时节很是寒冷,柳十岁体内的数道真元终于冲突起来,他开始不停地咳嗽,脸色有些苍白。
小荷很担心,好些次想要进寺里去求助,柳十岁有些犹豫,最终还是阻止了她。
阴三前来取菜,听着屋里传出的咳嗽声,有些意外,向小荷问了几句。
小荷无法明言,只好说柳十岁得了风寒。
阴三越发觉得怪,心想修行者怎么会得病,更不要说你还是我青山的天生道种,说要进屋看看。
他与柳十岁的关系已经很熟,小荷不便阻止,故意大声说了几句话,便带着他进了屋。
柳十岁靠在床,已经听着小荷的提醒,自然知道该如何说,表示已经用过几服药,应该再过些天便能好。
阴三有些怪,只是他现在境界远没有恢复,无法像禅子那般一眼便看出问题,想了想后说道:“我能帮你什么?”
这句话很简单,他说的也很淡然,但落在柳十岁的耳里却自有一种诚挚可信的感觉。
柳十岁忽然福至心灵,问道:“你在果成寺多少年了?”
“很多年了。”
阴三心想如果从那次开始算的话。
前代神皇遁入果成寺为僧,已经是三百多年前的事情。
柳十岁问道:“那你读过佛经吗?”
阴三笑了起来,说道:“很多。”
如果不是读遍佛经依然无法解脱,他为何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来果成寺?
柳十岁犹豫了会儿,从枕下取出那块布帛递了过去,请教道:“能不能帮我看看这篇经是什么意思?”
阴三静静看着他,看了很长时间才接过来,在接触到布帛的那瞬间,指尖难以察觉地微微颤抖了一丝。
这篇经开篇便是如是我闻四字,说明这是果成寺的禅宗真经。
阴三沉默不语地看完这篇经,心里生出无限遗憾。
——自己果然是没有运气的人,不管前世还是今生。
这篇经不是他在寻找的东西,不过以他博冠古今的学问,自然能从经看出柳十岁的问题。
原来这个小家伙居然面临如此棘手的问题,难怪要来果成寺。
“如何?”
柳十岁的神情有些紧张,不过转念他便知道自己问的多余,想的也太多了。
算对方在果成寺年头久、看过佛经,终究也不过是个灶房里的杂役而已,如何能够看懂如此深奥的经。
“不是很难。”阴三说道。
柳十岁正准备感谢他,然后起身送他离开,忽然听着这个答案,不由怔住。
阴三看着他微笑问道:“你是不是想我解经给你听?”
菜园很安静。
今天阳光很好。
屋檐的积雪融化,落在最近处那行烂白菜,发出啪啪的声音。
这声音隔着窗子也能听得非常清楚。
柳十岁惊醒过来,认真说道:“请指教。”
阴三也不客气,直接找了把椅子坐下,便开始与他讲经。
……
……
“观清净心的着眼点在观,观便是往……”
“若诸有学,得四谛空,这句不可由本义解……”
“不知你学这篇经所指,但无意行鬼婴树这句批注是重点。”
阴三的声音很轻柔,语气很温和,像真正的春风。
他用的字词很简单,却能把极复杂的道理解析清楚,而且非常擅长用喻,像乡村私塾里那些最老练的先生。
柳十岁已经把这篇佛经背的滚瓜烂熟,字面意思也都大体明白,知道讲的是空色诸相,只是经太过深奥,有太多细节无法确认,自然不能真正明白其间隐藏的佛法妙义,这时候得到解答,顿时明白了很多道理。
道理一朝被明白,便会散发出最动人的光彩,柳十岁越听越入神,早已忘却身周一切事物。
小荷听不懂这些经,要冷静很多,看着那名叫做殷福的杂役,柳眉渐渐挑起,却不敢出声打扰。
不知道是不是感受到了她警惕的目光,阴三放下手里那篇经,说道:“到这里吧。”
说完这句话,他转身离屋,自行走进地窖搬了两大担白菜,然后离开了菜园。
确认他已经走远,小荷回到屋里想与柳十岁说些什么,见着他平静闭着眼睛,仿佛有所得的模样怎样也说不出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