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带着仓库到大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路人家
哪怕这一夜总算平静地度过,知府顾同舟也是长吁短叹个不停,直到次日中午都还魂不守舍地不知该如何应对这一变故才好呢。
因为一旦祝家庄被梁山贼寇攻陷,纵然对府城没有太大的威胁,可影响却是极其恶劣的。如此一来,贼寇声势必然作大,气焰也将比以往更加嚣张。而官府,这次之后恐怕就更不敢出手对抗梁山贼寇了。
要知道之前为了救援祝家庄,济州府还派了一支数百人的军队前往,结果中伏伤亡惨重。后来青州军赶去援救,顾同舟都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再派兵前往支援呢,那里的战斗居然就只转而下,恐怕连那支救援祝家庄的青州军都已被贼人击溃覆灭了吧。
一想到就lián zhàn力极强,连灭三山的青州军都被梁山贼寇击溃,顾同舟是越发的胆战心惊起来,那之后这济州府地界官府还能做主吗?朝廷一旦得知此事,追究起来恐怕自己这个一府主官的罪过可就太大了。
越想越是惶恐,已让顾同舟完全不知该如何应对才好,只能不受控制地在公房中不断地踱步转着圈子,身子也时不时地抖动一下。
而过了中午后,本来还平静的府衙外头竟忽地嘈杂起来,似乎有许多人在大喊大叫着什么,还有人在奔走。这让把自己关于房中的顾知府更是大惊失色:“这是怎么了?难道梁山贼寇居然趁机杀入了我济州府城,杀入府衙了吗?”就在他已恐惧到极点的瞬间,房门被人快速推开,一名属下心腹已激动地大声喊了起来:“府台,大捷!祝家庄大捷!青州孙都监率三百精锐在祝家庄大破梁山贼寇过千,剩余贼寇已仓皇逃回了梁山泊中……”
本来都快要软倒在地的顾知府在听到这句禀报后整个人是彻底愣在了当场,满脸难以置信,跟听天方夜谭般地盯着这名心腹,颤抖着声音道:“你……你说什么?这怎么可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带着仓库到大宋 第363章 威震泰山东
纵然是顾同舟的城府与涵养,这一刻也显得极为激动,几步间抢到那心腹跟前,一把就握住了对方的手,急声问道:“你说什么?此话当真?”
也无怪他如此失态,实在是这一夜半日时间里让他太过煎熬,如今事情大落之后再大起,自然使他惊喜过望,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只能用再一次的迫问来确认这一点。
那心腹人其实也有些恍惚,但还是用力地点头:“府台明鉴,此事千真万确,小的可不敢瞒您……如今青州军前来报捷之人已经进入府衙……”
话未说完,三名满面尘土却精神抖擞的军卒已大步赶到了公房前,单膝点地大声报道:“祝家庄大捷!我青州孙都监率三百将士救援祝家庄已破两千梁山贼寇,杀敌过千!”
再次听到这些将士传来捷报,顾同舟这回是彻底相信了此事,顿时整个人都难以自禁地颤抖起来,半晌后才高声道:“好!孙都监真不愧是我山东境内少有的名将,竟能在短短半月之内大败梁山贼寇,真乃我济州将士之楷模。本官这就差人,不,本官这就亲自准备钱粮等物送往祝家庄犒劳三军。”
他确实是太激动了,想不到半日一夜的煎熬后,等来的却是如此大好消息。梁山贼寇在祝家庄一败涂地,被杀千余,这足以让他们伤筋动骨,元气大伤,今后的济州应该能太平很长一段时日了。而更关键的是,这事报上朝廷后,即便他这个本地知府并未参与到战事中去,也能分得不小的功劳。反正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他都能从中获取大量好处。
怀着这样的心思,一向不把武将放在眼前的顾知府还特意弯腰亲手将三名兵卒一一搀扶起来,又好生夸赞了一番,末了又大声吩咐道:“来人,快把三位有功将士请去驿馆中好生款待了,本官这就去准备钱粮布匹!”说完后,便匆匆就往外赶。要想从孙途手上分润些功劳,这次他自然是要付出些好处的。
与知府衙门里的惊喜反应有所不同的是,此时的济州城内早已是欢声一片,无数百姓在闻得捷报后走上街头大声欢呼,许多人更是奔走相告,自发地将这捷报内容以最快的速度朝着四面八方扩散出去,想必用不了多久,这一事就能传遍济州全境,让更多的人为之欢庆。
这梁山泊的人虽然明面上打出的是劫富济贫之类的旗号,可实际上平日里干的依旧是打家劫舍的勾当,因他们而伤亡的百姓也自不少。正因为他们的存在,济州百姓总是惶惶不安,尤其是当之前听说连拥有不少人马的祝家庄都可能被梁山贼寇给攻破后,更是人人自危。
可现在好了,梁山贼寇终于被官军击溃,损伤惨重地逃回山上,这对全济州百姓的鼓舞那是相当之大。同时也让孙途和青州军的名气越发的大了起来,现在别说是那些绿林道上的贼匪知道他孙都监的大名,就是寻常百姓也都知道了原来青州有个能征善战的孙都监,有他在,山东境内的那些贼寇山匪就只能匍匐龟缩,再不用担心他们为祸一方了。
当孙途的大名传于山东境内,成为百姓们心目中的守护神,贼寇
{本章未完,请翻页}
山匪眼中的噩梦时,他本人却在祝家庄中见到了另外两庄的庄主。
如今的他完全掌握了主动,只要一句话,无论是扈家庄还是李家庄的人都得乖乖听话前来参见。而且在见了面后,两庄管事者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上半口,一个个低眉敛目的,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
在沉默了良久,给足了这些人以压力后,孙途才看向了扈家庄主扈震:“扈庄主,本官实在有一事未明,还请你能指教一番。明明扈家庄和祝家庄交好多年,且在立庄之时就曾有过攻守同盟,可为何这次祝家庄遭逢大敌却不见你扈家庄出兵救援?”
扈震心里这时也是一阵后悔,谁能想到事情到了最后会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啊。嗫嚅了半晌后,只能苦笑道:“孙都监明鉴,我扈家庄实在人少兵寡,自保尚且不足,当时确实分不出兵力来救援祝家庄。”
“是吗?”孙途不置可否地笑了一下。但只这一下,就已让人胆战心惊,就是一旁的祝承也是心头一紧,不知孙途会作何决定。
就在这时,扈成开了口:“孙都监,其实我扈家庄确实有救祝家庄之意,不然舍妹也不会在那等危险的情况下出庄了。我们实在是走不开才一直死守庄中,但却也一直都在关注着祝家庄内的情况。”
“唔,倒也有些道理。”孙途又笑着点了下头,看向他们的眼神倒是柔和了些。毕竟无论怎么说,扈蓉在那危险关头出庄前来是真,还和梁山头领大战了一场呢,哪怕她其实起的作用并不甚大。
扈震却是心头一喜,原先他还有些无法接受自己女儿的那一冲动选择呢,现在看来,这反倒成为扈家庄最后的遮羞布了。他当即就跟着道:“是啊孙都监,小女本就与祝家庄交情深厚,所以哪怕明知危险也敢于出庄相助,这也是我扈家庄上下的意思。”
“好吧,扈家庄好歹在本官到来后有所表示,那李家庄呢?李庄主,你又有何话说?”孙途已经决定放过追究扈家庄,但对于李应,他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李应脸色阴沉的都能滴下水来了。他是真认定了祝家庄必然被破,昨晚他都以为梁山已经彻底打下祝家庄了。可结果转眼间,胜负倒转,梁山军仓皇溃退,甚至都不给他李家庄一个反应的机会,最终只能落到孙途手上。
此时面对质问,他唯一的说法就只有和扈家庄一致了:“回孙都监,我李家庄也和扈家庄一般,自保尚且不足,可不敢随意出兵。”
“可就本官所知,李家庄的情况可大有不同,前些时日,还有许多人见到梁山贼寇曾入你庄中为客。也就在那日之后,本来还可挡下梁山贼寇的**林也被他们轻易攻破,你敢说这不是你李庄主透露了消息出去?”孙途目光灼灼地盯着对方,脸上已看不到半点笑意,杀气毕露。
“我……”李应本就不是个善于辩驳之人,再加上本就心虚,这一刻已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了。半晌后,才干巴巴地道:“在下也只是迫于形势,为求自保才不得不……”
“好一个为求自保,不得不为!”孙途面色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寒,砰地一拍桌案道:“你勾结贼人,出卖盟友,到了此时还不知有错?本官既为朝廷官员,自当不能让你逍遥法外。来人,将他给我拿下了,还有李家庄中相关人等也全数捉拿,交由济州府处置!”
“是!”几名军卒闻令当即就扑上来便欲拿人,而李应在这一刻脸色倏变,大喝一声:“谁敢!”身子骤起,一脚已把扑到跟前的一人给蹬飞出去,同时手一翻,已握了一口短刀,转身就往外冲去。今日前来他就猜到可能被人清算,所以自有准备。
这一下倒是真有些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看他仗刀凶悍地往外突去,边上几人纷纷怒喝着,却也不敢随意上前阻拦。毕竟他扑天雕的大名在外,掌中刀可是着实厉害着呢。
与此同时,站在堂下的杜兴也是一声怒吼,抽出暗藏的刀来配合自家主人就往外杀,两人眨眼间就汇合在了一起,双刀起落着已冲到了厅门前。
堂上祝家庄和扈家庄一干人等都露出了愤怒和惊讶的表情来,李应主仆的反应真是大大地出乎了他们意料啊。
可孙途却依旧冷笑地看着这一切,都不见有丝毫意外的:“垂死挣扎,真当本官没有一点防备吗?”
他话音刚落,正冲到厅门前的两人身前突然就出现了数道寒光,一杆qiāng,一条禅杖,三口刀已各自从不同的方向袭杀而来。李应的反应还快一些,刀一横间倒是架住了那qiāng和禅杖,但杜兴可就没他这本事了,猝不及防下,已被三刀砍中了身体,惨叫着已倒了下去。
李应见状,顿时怒吼起来:“你们好歹毒的手段!”吼声一起的同时,他手中寒芒一闪,一把飞刀已之取面前那人的面门,却是将压箱底的本事都施展了出来。
奈何他面对的却是四个武艺不比他弱的高手,虽然林冲这时因为要挡下飞刀而缩回了长qiāng,但鲁达的禅杖还是重重地砸在了他挥起的刀上,打得他中门大开,而武松和杨志手中刀则不带丝毫犹豫地就劈入了他的身体,将这个济州境内有名的大豪客,大高手给直接格杀当场!
而在此期间,其他人是个个变色,但孙途却依旧似笑非笑地慢悠悠地喝着一口茶水。这一次死在他手下的梁山好汉实在太多,李应杜兴也不可能再让他心生波澜……
随着这两人被杀,李家庄已确定将被彻底铲除。
而随着李家庄在孙途一念间被彻底铲除,也使他在山东绿林道中真确立了人人畏惧的威势。
短短半年多时日里,孙途平白虎、桃花、二龙三山,大败梁山贼寇,灭李家庄……死在他手下的贼寇数量几乎达到两千有余,铁面阎罗之名果然不虚!
自今之后,孙途之名,威震山东全境,各地贼寇,闻风丧胆!
{本卷终}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带着仓库到大宋 第364章 捧杀
大宋宣和元年元月二十六日,东京汴梁。
今日小朝,数十重臣齐聚一殿,正与当今天子商议着大小政务,此时开口的正是枢密使童贯:“陛下,前者有辽国使节入我大宋以为邦交,臣以为来而不往非礼也,我大宋乃礼仪之邦,此番自当也派使前往。”
他这话顿时就让不少朝臣略感异样,话说别人提出要和辽人交好也就罢了,你一个积极主战,整天想着联络东北女真人南北夹击辽国的武将居然也说要和辽人往来,莫不是想让人在辽国生出什么事端来?
可他一个枢密使开了口,一般朝臣还真不敢随便出言反驳,不少人都把目光落向了梁师成,只等他出面了,毕竟这两年里,童梁之间可是争斗不休啊。但梁师成这时却是一阵沉默,完全没有插言此事的意思,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架势。
而这时,赵佶却已开了口:“童卿所言甚是在理,其实早在前两年辽使来我东京时朕就已经有此想法了。既如此,那就还请童卿你代朕去一趟辽帝,与辽国君臣好好说说吧。”
得,天子这一开口,其他臣子就真不好出言质疑了。同时,不少人也皱起了眉头来,隐隐觉察到此事远不像眼前看起来那么简单,就好像皇帝早就和童贯商量好了此事,今日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童贯却不给他们以任何反应的时间,当即伏身应下了这一差事。当然,从现在被允许到他真个成行却还需要至少两个月的准备时间,远未到出发的时候呢。
对于这一安排,蔡京也好,梁师成也好都没有任何的反应,直到童贯重新回到臣班中,梁师成才看了眼后方兵部的一个侍郎,后者立刻会意,快速走了出来:“陛下,臣有事启奏。就在昨日,有济州府传来捷报,说是青州都监孙途率军与当地官军一起大破梁山贼寇数千,更杀贼破千,实在是山东境内多年未有之大捷……”
此言一出,不光是那些不知此事的寻常臣子,就是童贯的神色也是一变,随即就有些警惕地看向了梁师成。这名侍郎正是梁师成的人,对方会这么好心为孙途请功吗?
赵佶却是面上一喜:“竟还有此等大捷,实在是我大宋之幸了。童卿,你枢密院为何不早作陈奏?”这等兵事按道理应该由枢密院一早呈报才是啊。
童贯这才赶紧出来回奏道:“陛下,此事枢密院也是在昨日才接到的捷报,但兹事体大,臣不敢不慎重以对。杀贼千人可是近几年里未有之大捷,若是因为底下某些人为了争功而编造出来,朝廷随意采信必生后患。”
“童枢密你这也太谨慎了些,陛下,在臣看来,如此大胜是不可能有人造假的。何况此番还是合青济两州之兵大败的当地梁山贼寇,就更不可能有假了。”梁师成这时候也走了出来,笑着说道:“臣还记得那青州都监孙途本就
是由童枢密你所举荐,之前也曾多次破贼,还在青州以一军之力扫平三山贼匪,其治军有方,带兵更强,如今大败梁山贼寇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童枢密,别人或许还可能对此有所怀疑,你应该信他才对啊。”
经他这一提醒,赵佶也终于想起了孙途的身份来,跟着点头道:“不错,朕记起来了,就在数月前,孙途就曾率军平定了青州三处贼寇山寨,想不到他竟又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当真是我朝少有的良将哪。”
“陛下圣明,臣也以为孙途乃是我朝这些年里难得才出的将才,如此良才可得好生栽培才是。”梁师成忙顺着话附和了起来:“童枢密,你以为呢?”
“那孙途虽偶有功劳,但毕竟年轻,任官也不过数年光景,若是因此贸然升他的官,臣只怕有揠苗助长的后果啊。”
“哎,童枢密这话就太过小家子气了,孙途少年英雄,有将才,正是我大宋所需要的,这次还立下了大功劳,如何就不能好好封赏了?若如此大功还压着他,只怕会寒了他,也寒了天下将士之心啊。”
这说法之前童贯在保孙途时曾经用过,效果也自不错。想不到今日却被梁师成给拿来用回到了他的身上,竟让童贯都不知该如何回应才好了。
而这时,赵佶也终于有了决断:“梁卿所言甚是在理,既然孙途有功于社稷自然当赏,众卿以为该当如何封赏他才好啊?”
其他臣子这时候还有些茫然呢,一时间也没准备,怎么可能拿出个方案来。但梁师成这边却早有打算,当即就见刚才那位兵部侍郎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可升孙途本官为五品武官,另外,其差遣也可改为京东路兵马都监,如此才是人尽其才,也可为朝廷镇守山东全境!”
此言一出,殿中群臣多半都变了颜色,真是好大的手笔啊!
京东路那是把整个山东的官府兵马之权都交到孙途一人之手了,这可是多少年都未曾有过的大恩荣了,便是那些为朝廷出生入死数十年的宿将老将都未曾能达到的quán bing,今日居然要交到孙途一个年轻人的身上?
童贯的眼中满是忧色,身子也跟着轻轻一颤。他已经看出梁师成的真实目的了,对方这是要用捧杀之计来置孙途于死地啊,显然这也是他恨死了孙途,甚至是对其已有了极大的忌惮,才不惜用上如此手段来。
要知道大宋朝因为本来就得国不正的关系,对臣子一向极其提防,就连文官都会被刻意分权,比如一路之地都会将财权和zhèng quán分开,还会特意留出个州府推官来制衡主官。那到了武官这里,各种牵制就更多了,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如前朝节度使那样在自己的辖地内彻底掌握一路军马大权。
也是之后外敌实在太强,为防辽人和西夏人入侵,北边和西北几处军州才会冒出一些掌握绝大多数兵
权的宿将名将,可即便是对他们,朝廷也会特意派出其他人来加以制衡。至于非边地的一般军路,那就不可能让一人独掌兵权。
现在孙途所在的山东便不是什么边关之地,梁师成居然提出给他全路兵权,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将成众矢之的,一旦有所行差踏错,瞬间就将万劫不复。而且即便他接下来都是谨小慎微,朝中内外也将有的是挑他毛病的人,因为他的存在已经破坏了大宋百多年来的规矩与平衡,哪怕天子不生猜忌,朝中官员也不可能让这样的人物存在于大宋朝堂之上。
“好狠的手段,梁师成这次是真把孙途恨到骨子里去了。哪怕他因此可能会被牵连到,也在所不惜了……”童贯目光阴沉地看着梁师成,心里一阵愤怒。因为一旦孙途真有所差错,他作为此事的主导者,也必然会被追究,影响也自不小。
本以为梁师成今日当场提出此事是为了压制孙途,再来一手之前的明升暗降,想把孙途从青州调离,然后让他消失于朝堂呢。可没想到,他居然来了这么一招捧杀!这却让童贯都有些不知该怎么反制才好了。
其他朝臣此时是不可能担着得罪自己与梁师成的风险反对的,而自己呢?即便看出了问题所在,这时也不好为孙途拒绝如此封赏——只要自己这么做了,说不定就把孙途给得罪了,那接下来梁师成都可以将之拉到自己的阵营,这可是童贯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这是阳谋,哪怕童贯看穿了其险恶用心,到了这时候似乎也已无力阻止,只能看着孙途被捧得高高的,然后成为所有人欲除之而后快的靶子,在不久的将来彻底被摔个粉碎。
如今,他唯一的期盼就是天子不接受梁师成他们的提议,如此倒还有转圜的余地。
可是童贯的这一心思才刚起,上方的赵佶已点头笑了起来:“倒是在理。孙途既然在山东屡次破贼,那就证明他确有大将之才,只困其于青州一隅太过屈才了,就让他领山东之兵为朕,也为山东百姓扫平境内乱匪,还天下一个太平。准奏,封孙途为京东路都监,统率境内一切兵马!”
天子开口,一言九鼎,再无更改的可能。
梁师成得意地笑了起来,而童贯这时的脸色已迅速一白,最终只能低头应命。事到如今,他也没话可说了,一切只能看孙途自己的造化了。虽然孙途算是他在朝堂之外不小的一股助力,但还不至于让他冒着得罪天子的风险去救他。
直到朝会结束,童贯的心情依然颇为沉重,脸色阴沉得都能滴下水来。
可是,就在他离开皇宫,按马缓行在御街之上时,一个念头突然就从心中生了出来:“虽然此时不能让天子改变想法,但却可以暂时让孙途离开如此是非之地。而机会,就在眼前,只看我能不能让他听从号令行事了……”
{本章完}




带着仓库到大宋 第365章 一路都监
二月初二,龙抬头。济州府城,厢军军营。
在这次率军大破梁山贼寇后,孙途倒是没有立刻就返回青州,而是暂时留在了济州城内。至于原因嘛,一者便是道路难行,之前就连官道都还被大雪覆盖了大半,有时根本就找不到道路,来时或可为了救祝家庄冒险,回去却不必了。
二者则是顾同舟的热情邀请与挽留,口口声声说着希望由孙都监来好好教导操练一番济州城内的厢军人马,也好让这些地方军马也能强上一些,保境安民。
本来孙途就有交好山东境内各路兵马的意思,既然对方都如此盛情相邀了,他自然不会过多的推拒,于是便着人先回去报捷,自己则带着两百多精锐留在了济州,一边看着操练济州军,一边则让将士们在此好生歇养,至少得把征战而生的伤病都给医治好了。
顾同舟为了交好孙途,这次也确实花费了不少心力,不但整日笑脸相迎,大小宴席地不断请孙途前去,对那两百多青州兵也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每日的吃喝用度那都是最好的,还请了城中有名的大夫为伤者诊治,身为文官能对原先完全看不上眼的武官将士如此已经算得上破天荒了。
对此,济州军内部虽然不时有人不满,但却也无可奈何。毕竟孙途这次确实做到了他们多少年都未能做的事情,只这两三百青州精锐就已抵得过一两千的厢军了。而且他们也确实佩服孙途和青州军,也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如他们般杀敌建功,被全城百姓所敬。
只可惜,这一愿望至少在短时间里是不可能成真了,因为他们连平日的操练都草草了事,落到孙途和青州军那些将官眼中更是跟玩儿似的。就如此时,看着那松松垮垮地队列,连拿兵器都没什么精神的军卒,孙途的眉头就不禁皱了起来:“周都监,这都有七八日了,将士们看着依然松懈得很,如此操练能有什么长进?”
济州都监周帆心中一阵不快,脸上却带着苦笑道:“孙都监还请息怒,我济州将士确实是因为平日里连饭都吃不到才会有所懈怠啊。而且这几日里大家操练得也太多了些,兄弟们也是累了,所以……”
1...140141142143144...1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