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绅士东
不过正常中原的五口之家也好、江东的六七口之家也好,也只能耕得动百亩田,而且现在的耕种方式还很粗犷,普通的中等田,亩产只有一石左右——也就是汉代的一百二十斤,后世的六七十斤。
而鲁肃所给的,粮食的收购价是三百钱。
令陆康感到安心的是,水牛和良马的收购价,分别是十五万钱和二百万钱!
白图到了江东之后,吕布曾经想要扩充下骑兵,不过打听了一下马价,基本就打消了想法。
可以训练战马马力的“良马”,在并州、凉州只要几千钱,普通的优选良马也只要万钱。
不过一旦到了中原,马匹的价格立刻飞涨,一般朝廷用兵较多的时候、比如汉武帝时,良马要五万钱以上,平常时候也要两三万钱。
然而在灵帝时期,因为“豪右辜榷”——也就是世家豪族垄断马匹买卖,导致马匹价格飘到了天上,达到了一匹二百万钱的天价!
直到近些年,这些将世家豪族,敢拿汉室当凯子,但却不敢将各路诸侯当凯子,这才令马价回落,不过即便如此,中原地区的马价也要十余万钱,江东更是要三五十万钱……
也就是说,同样是训练骑兵,在幽、并、凉这些北部边境州,马匹成本只需要一万,在中原要翻十倍,在南方要再翻三五倍!
而且训练战马时,最重要的体重和爆发力,由滇马和中原马杂交的江东马,远不如草原马,更擅长驮重和耐力。
这也是为什么日后手握河北的袁绍,在骑兵方面财大气粗,而南方哪怕是富得流油的刘表,也没有多少骑兵的原因。
至于耕牛的价格,在中原地区和马匹差不多的,也是十来万钱。
不过那是指“耕牛”!
江东的水牛属于“肉牛”,价格是参照肉食的,相当于是死了的耕牛。
长期以来,汉代百姓都接受兑换比例,就是十斤肉、一石米,汉代的“斤”比后世要小不少、几乎只有一半,一头水牛能出千斤肉,市价也就一两万钱……
而现在白图愿意用十二万的耕牛价格,来收购水牛,用二百万钱这种豪右辜榷的价格,来收购马匹,显然所谓的二十万钱罚金,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多半是想要敲打各大世家豪族——此时,陆康是这么想的。
“陆公,我看各家要拿出现钱,恐怕也没那么容易,不如给我民部个方便,都用现货来抵账吧!每百户,需要缴耕牛百头、良马一匹、粮万石,如何?”鲁肃说道。
刚刚陆康还在想,虽然都用“耕牛”抵账,是最划算的,但是为了缓和双方关系,他还是准备力劝大家缴些粮食和马匹。
这也算是世家豪族们,对白图的示好。
现在鲁肃既然已经提出了比例,陆康也没有反对的意思。
反而白图多问了一句:“各家有那么多肉……咳,那么多水牛和粮食吗?”
“串换一些,还是拿得出的。”陆康说道。
其实白图早就打探好,江东之地养殖水牛最多的,正是吴郡的许氏!
毕竟论起家资,最根基的是粮,最上等是盐铁,养牛算是江东四姓看不上的二流生意……
这次各家要收购大量的水牛,许氏倒是能够大赚一笔,白图估计许贡能高兴两三个月。
这先狮子大开口、再让他们用牛马粮食抵账的主意,还是鲁肃提议的,白图让他掌管民部之后,收集战略物资也是他的职责。
令白图做了一笔“无本买卖”,本来要收购水牛和粮食的钱,也都省了下来。
同时“在表面上”避免了白图将鼻环技巧传播出去之后,江东世家的反感——我白图,没有占你们便宜,就是按照耕牛的价格收购的!
当然,也只是表面上、无法正大光明的表达不满而已,实际上此举还是摆了江东世家豪族们一道,不过白图确实需要这些牛……
有了这五万头牛,江东大部分的水牛,就都在州牧府名下,白图至少可以保证十户有一牛可用——白图可以先免费借给农户使用、事后多收些粮税便是,但是世家豪族不会。
尤其是知道,最大的牛户是许氏之后,白图更加没有负罪感。
另外五百匹良马,虽然无法扩充骑兵规模,但却足以作为现有骑兵队的马力补充来源。
五百万石粮食,更不是小数目——几十年后,邓艾在淮南屯田的时候,一年也只能攒下五百万石粮草,六七年才能攒下三千万石!
不过白图相信,江东豪族是凑得出的,毕竟连不算太壕、而且平时还仗义疏财,并不屯粮的鲁肃,都能拿出几千石送人。
陆康和鲁肃商量过其中具体细节,比如小牛犊、二抵一,驽马三抵一等等事项之后,也向白图暗示过,他可以找各大世家豪族去谈,但这笔资饷并不只是“罚金”,也是各大世家对白图的支持与善意。
毕竟白图已经展现出实力和潜力,并且……还有“开蒙宗师”的效果在!
“主公,我虞氏一族,愿额外进献良马百匹,绢万匹,以助大业。”虞翻这时主动说道。
一匹绢大概相当于五石粮食,不过普通人家一般是穿麻,价格只有绢的三分之一。
虞氏正是养马的大户——在江东,能拿出百匹马,已经算是养马大户,和北方比不了。
陆康闻言越发的诧异,虞翻究竟被灌了什么药……
同时也明白,现在虞翻是有意在自己面前,对白图大表忠心,也是间接的警告其他世家,想买他家的马,即使不需要二百万钱、但也要比平时贵些,不服可以找白图理论!
陆康猜到,白图和鲁肃应该还有其他事情要说,见没他事情,便主动告辞,虞翻也和陆康一同离开,之后他也会协助陆康完成户部的户籍梳理。
之前陆康就料到过,户部肯定会再来白图的心腹做他的副手。
只是怎么也猜不到,这人会是世家出身的虞翻!
城姬三国 第九十三章 鲁肃:谶纬之事不可信!
“挖井?而且是深井……有这必要吗?”鲁肃皱眉的看着白图的计划。
没错,民部除了战略物资储备之外,短期内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培训基层吏员使用新的挖井工具,之后在农闲的时候,组织丹阳和吴郡的百姓,来服额外的徭役——挖井!
作为额外徭役,需要支付的饷钱,白图准备用“救济粮”代替。
而所谓的救济粮,是一种在粮食中,混合谷糠、麸子、野菜、少量蛋类……在沿海一带,还会混入鱼干,一种吃起来仿佛在嚼沙子,味道不是很好的“粮草”——通过城姬加工过的,才叫做粮草!
同时经过城姬的处理,食物的味道会进一步劣化,但形状却适合储存运输。
看起来像是砖块,吃起来更像是砖块,味道不佳,但管饱、还吃不坏身体。
两石粮食,加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可以“换”出三石救济粮!
除此之外,还有营养含量更高些,麸子和麦糠的比例小些的“成长粮”,可以供给给孩子,以及需要训练、战斗的士兵。
至于完全没有麦糠和麸子,肉蛋比例还很高的,则是给少数需要高强度训练的精兵准备——这是白图从营养学角度,平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之后的产物。
“这‘救济粮’倒是不错,既可以变相的提高粮税,还可以减少些民怨,加上主公之后公开‘白公犁’、‘白公环’的功绩与盛名,在江东应该还是人心相向的。”鲁肃说道。
对于救济粮政策,鲁肃倒是很支持。
三国时代的百姓赋税极重,汉代时通常为十税一、也就是十分之一的产粮要上缴,文景之治时,推崇无为而治、以藏富于民,赋税低至三十税一,而等到真正的三国时期,在魏国用官牛者,官六民四,不用官牛者五五分。
蜀汉虽有蜀锦、滇马,还有产自南中的金银,但为了维持比例庞大的军队,税收也一直近半……
可以说这一时期,世家豪族们相继向门阀过渡,而百姓却十分凄惨。
哪怕是现在,各方诸侯也普遍大幅提升人头税,田赋也纷纷达到五税一、三税一,来平衡庞大的军队开支。
相比之下,江东如今各地原本的守备军,一共五万余人,白图在四郡招募的新兵,计划中也不会超过三万,相比于三百万人口的江东来说并不多。
只是因为预见到了明年冬天开始旱灾,白图必须开始准备粮食,所以无奈之下也选择了五税一。
此时哪怕是稻麦轮种、一年两熟的江东,平均亩产也只有一石。
以一户百亩田为例,白图要收二十石粮,而且还要“丧心病狂”强行用六十石救济粮、换六十石普通米粮。
相当于每百亩地产百石粮食,白图要征八十石,变成一百二十石救济粮之后、再还回去六十石!
另外还有一桩好处,那就是普通米粮,是无法一刀切的限制买卖的,但是城姬生产的救济粮却可以。
到时白图一道命令,私自买卖救济粮者,以走私盐铁论处,就可以杜绝大批明面上的倒卖、也就避免了有人在灾年屯粮。
“只是长期如此,无论是军心民心,只怕都会骚乱不安,不如十税三、五税二,亦或是提高算赋。”鲁肃建议道。
所谓“算赋”,其实就是人头税,无论是农户、商户还是手工业者,都交的一种税,一般农户是以绢麻、肉蛋抵算赋。
“当然不是长久之计,只是……我有种预感,明年冬天淮南将有大旱,后年将是收服淮南的大好时机,不过需要大量的救灾之粮,并且旱情可能会波及江东,我们也要有所准备。”白图说道。
鲁肃闻言却有些严肃起来,郑重的说道:“主公不可以谶纬之事乱行政令!”说着还看了太史慈一眼,似乎是想要询问什么。
白图见状,明白鲁肃是以为自己被哪个算命的忽悠了,还想要太史慈透露一二。
“并不是谶纬之语,是我……是我神人入梦!”白图硬着头皮说道。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主公是头疼淮南袁术,所以才有此一梦吧?”鲁肃反驳道。
在鲁肃看来,“神人入梦”不是不可以,但应该是手段、是借口,而不是源动力!
白图自知无法解释,只好说道:“既然有此一梦,我们多做提防又有何不可?”
鲁肃闻言,有些无奈的说道:“但是肃可以保证,淮南近几年,不会有大灾情。”
“你怎么保证?”白图闻言,不由得疑惑道。
“其实……肃对风水一道甚有研究,可观天下地气……”
听到鲁肃的话,白图一脸mmp的盯着他——刚刚是谁说,“谶纬之事”不可信的?
合着只有我的“神人入梦”是谶纬范畴,你的“风水地气”就很科学了?
鲁肃看出了白图的眼神,有些激动的说道:“我的察风水、观地气之法,乃是天书记载!”
“哦,多少钱一本的天书?”白图心里已经确信,鲁肃是被人忽悠瘸了。
“无价之宝……等等!主公,我不是被骗了,是真的天书!十卷天书之一……”鲁肃连忙说道。
“十卷?之一?等那人再来卖你另外九本的时候,你来通知我一声。”白图一副要替鲁肃讨回公道的样子。
鲁肃整个人都抓狂起来,费力的向白图解释着,天书是不要钱的、也不是大街上的乞丐看谁骨骼惊奇就会卖的,而是天授之物……
原本鲁肃还觉得,白图可能也有某一卷天书,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而白图依旧将信将疑,毕竟骗子将聪明人耍的团团转的例子,也经常看到。
不过这时太史慈插言了一句:“主公,天书十卷的传说,慈也听说过……”
白图这才相信了七八分,这个世界连城姬都有,相比之下,天书也没什么稀奇的。
只是现在白图十分怀疑,究竟是鲁肃的天书是水货、还是他学艺未精——以现在这个世界,与白图所了解中的大事走向来对比,明年冬天的大旱,应该不会有差错才对,为什么鲁肃“观地气”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另一方面,鲁肃之后说的事情,倒是令白图相信了一些关于“天书”的说法……
城姬三国 第九十四章 天书
鲁肃自称拥有《天书卷三·风水》时,白图是不怎么相信的。
直到鲁肃为了取信于白图,坦言自己观天下大势,发现除了广沃北方和底蕴最深的中原之外,在川蜀和江东,也有龙兴之气渐起!
而且之前鲁肃暗中去观察过江东各家的祖坟,发现孙氏孙坚一脉的祖坟,隐隐有紫气蒸腾,所以才一心看好孙策。
这也的确符合白图的一些认知——鲁肃的“榻上策”的预言,在地理上完全符合,只是料错了川蜀的人主不是刘璋、而是刘备。
如果说鲁肃是看出了龙兴之气,接着做出判断,也就十分说得通。
而且在南北朝时的志怪集《幽明录》中,还记载有孙坚的父亲孙钟,请三个路过的口渴少年吃瓜,之后被指点了祖坟所在,令其可“数代帝皇”的典故……
同样在《幽明录》中记载的,还有鲁肃死后显圣,看望重病的孙权,以及在《太平广记》中,鲁肃克死了后世一个占他坟的家伙!
放在白图之前的世界,这些所谓的“记载”,无非是后人或是穿凿附会、或是一时戏言。
不过在这个有城姬的世界,说不定真有几分可信……
尤其是鲁肃之前还一力让全家去秣陵定居,说不定也是看出了那里的龙气最浓,料定之后白图会迁治所,所以提前过去“抄底”。
看着白图的眼神,鲁肃有些别扭的问道:“主公可是有什么吩咐?”
“子敬啊……你也知道我一向拿你当亲兄弟的,不过……”
白图忸怩的样子,令鲁肃越发摸不到头脑。
“万一你死在我前面,就老老实实在下面等我,可千万别回来看我,怪吓人的……”白图忍不住说道。
鲁肃:……
鲁肃气闷的瞪着白图,没好气的说道:“‘风水’不是这么用的!”
其实鲁肃更想说:你是不是对“风水”有什么误解?而且凭什么我就死在你前面?
“你的是《天书卷三》……那其他九本都在哪里?”白图问道。
“不知道,《天书十卷》并不是时刻都在世,不过越是乱世、现世的也就越多,现在究竟有几本,我也不知道,只是推测许劭应该有一本《卷六·名》,公瑾或许也有……之前的张角肯定有《卷八·敬神》,不过很可能并不完整……
一般天书拥有者也不会轻易示人。”鲁肃说道。
天书不是想传承就能传承的,大部分时候都是依靠天授现世。
所以鲁肃发现陆逊,居然有获得《风水卷》认可的潜力的时,才立刻动了收个学生的心思。
而且拥有天书,也未必就做得成谋主贤臣,还是要和自身的才学结合!
比如鲁肃在拥有《风水卷》之后,就令其本身就出众的大局观,变得可以押策天下。
像是许劭,本身就有识人之明,加上《名卷》的特殊能力,令其观人很有一套,但是真让他出谋略、搞内治,便强人所难了。
张角更不用说,鲁肃怀疑他的《太平经》,很可能是《敬神卷》的残篇,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天书会以残篇的形式流出。
按说天书根本无法传给“无缘”之人,而如果是有缘,应该能获得全部传承才对……
然而张角一面拥有《敬神卷》的部分能力,另一面却又并不知道《敬神卷》的禁忌,甚至冒大不韪的神化自身,最终死于反噬。
任何天书都并不是万能的,哪怕是前三的《风水卷》也是如此,所以鲁肃最终还是选择了白图——老孙家祖坟冒紫烟就冒着吧,也不是冒了就一定能为人主!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你从风水上,没有看出淮南大旱,但是我的神人入梦、自然也有我的道理,你先放心准备着。”白图说道。
听到白图都已经这么说,鲁肃也不好再反驳什么,不过心里却依旧疑惑——究竟是自己的《风水卷》有问题,还是白图的获悉渠道有什么问题?
为什么连淮南大旱这么大的事情,都能得出相反的结论?
“是……另外主公真的确信来年大旱的话,可以将挖掘深井的徭役,列入到吏部的地方官员考核中。”鲁肃建议道。
“恩,我也正有此意。”白图说道。
只是吏部现在无人主持,有些麻烦。
“还有许劭,目前依旧在秣陵,但却没有出仕的意思,这应该也有《名卷》能力限制的原因。”鲁肃之前也提到过这位许劭。
旁人不知道《天书卷六·名》之事,但却也都知道,许劭乃是当今名士,以点评他人为能,每个月都会对当世豪雄做一次品评,被称为“月旦评”。
曾经还给了曹操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
在没有“白兔效应”的历史上,许劭应该在去年,就已经和刘繇一起死在豫章。
不过现在刘繇还只是个普通皇亲,并没有来扬州,更没有被孙策追到豫章去苟延残喘。
而许劭也没有投靠白图,来江东避祸之后,就一直居住在秣陵。
得知消息之后,白图请人去看望过许劭,还送上了一些补品,表达了征辟的想法。
不过许劭在点评上虽然名声卓著,但并不是白图想要的人才类型,征辟也只是随手为之,所以被拒绝之后,也没有死缠烂打,只是时时让人去关切一下——以免哪天在“月旦评”上被骂!
据说许劭现在身体还不错,并没有什么大病,而且还有重开月旦评的意思。
看来没有白兔效应的历史上的许劭,八成是被追到豫章后水土不服,而且还舟车劳顿,所以才一病不起……
“还是时时派人去关心一下就可以,之后可能会需要他主持一件事,不过现在还不急布置。”白图对许劭不是十分上心。
鲁肃也没有劝说什么,正如他之前所说——天书的侧重方向不同,未必都是治国之才、用兵之才。
许劭不接受征辟,做个吉祥物也不错,反正既然收了礼,想来他也不会说白图什么坏话。
白图的六部,渐渐丰实了起来,纳贤馆也已经在各个县城开了起来。
虽然各地官吏是世家豪族出身居多,但是纳贤馆自有纳贤馆的规矩,只要能识文断字的,前来纳贤馆后,必须汇集成册,选贤试也在筹划中,到时如果被纳贤馆否决的人才,在选贤试上脱颖而出、还名列前茅的话,主管的县馆长怕是也无法交代。
至于多维选才,能工巧匠、医师水手之类的,只能等寒门出身的基层官吏渐渐多起来,再进行遴选……
城姬三国 第九十五章 战乱的中原
暑气未散的夏末六月中,僵持的徐州战局,迎来了决定性的变化!
四个月前,纪灵号称二十万,实际也有九江老兵五万、一路筹集的新兵超过两万,在如今已经算是数量庞大的大军,浩浩荡荡的出汝南、攻取小沛,剑指徐州。
面对来势汹汹的袁术,曹操也暂时与刘备讲和——毕竟袁术不仅与刘备有徐州之争,与曹操也有豫州之争。
如果小沛被拿下,不仅徐州境内一马平川,而且袁术肯定会顺势取沛郡、进图颍川!
“徐”者,“舒”也——原本徐州境内便以平原居多,无险可守,堪称是易攻难守的四战之地。
陶谦时期,看似老实的老陶谦,拿下了小沛,作为徐州的西大门,才令徐州有了一线生机。
故而曹操最初的战略方针,一直是拿下东海郡、彭城郡、琅邪郡,也就是与袁术以淮河为界,共分徐州,之后再与袁术一决雌雄。
然而现在吕布一部,居然和刘备通力合作,在徐州苟到了现在,此时面对袁术的北上,曹操也只能选择合作。
尤其是此时天下各方都不太平,作为董卓旧部,曾经挟持天子,此时雄踞关中的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四将,因为被祸害过的关中的产粮,已经不足以供养他们的凉州精锐,而反目成仇。
樊稠被李傕所杀,而张济则是出走关中,向南阳“取”粮。
这迫使刘表,在三个月前,接受了袁术的示好,双方暂时罢兵,而这不仅令袁术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北边的曹操、刘备,而且刘表也很生猛的一波怼死了张济!
要知道这些西凉部将,虽然名声不如各路诸侯手下的猛将们大,但麾下却多是久经匈奴、诸羌洗礼的百战之兵,不仅军队精锐,基层军官对于战斗也都十分纯熟,将领也有最基本的军事素养,远非一般军队能匹敌。
然而就是这么巧的,张济在穰城被荆州军击败,甚至张济本人,也中流矢而亡!
事后刘表还主动为张济发丧、吊唁,表示对于西凉军无路可走之下,来“取”粮的行为表示理解,对于张济的意外身亡深感遗憾……
同时诱降继承了张济军队的侄儿张绣,而张绣一来是有感于刘表的诚意,二来更重要的也是无处可去——西凉军虽强,但也是要吃饭的!
关中又回不去,现在各地又都几乎都被这数路诸侯占据,不再是当初只有些常规守备的时候,强攻的话也担心在军粮耗尽之前,无法夺下城池。
再这样下去,不用打,军队也会自己一点点的散去,甚至军纪一向不佳的西凉军,很可能会哗变!
故而张绣接受了刘表的提议,入驻南阳郡北端的宛城——荆州直面中原的北大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