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城姬三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绅士东
而同为人质的陈应,更是从一开始的不服,沦落成现在对孙权有心理阴影……
现在看到恶人自有恶人磨,陈应当然很畅快。
“不必多礼,当初图从徐州下江东时,还多亏了你们陈家相助,令尊也托付图,早日救你回去。现在你能和仲谋一起回来,倒是刚刚好!等张将军和高将军从广陵归还,得知了广陵郡现在的情势之后,便遣人送你回徐州。”白图说道。
“多谢白公仗义!”陈应十分感动。
白公就是白公,和那碧眼儿不同——孙权救他的前提,可是将利用他嫡次子的身份,将陈家安排的明明白白。
若是孙策真的同意,顺势割据自立,下一步要去的自然是皖口、皖城,而再下一步,孙权正是计划以陈应撬动陈氏在广陵的底蕴,趁着袁术虚弱之时,夺下广陵郡!
孙权已经知道,袁术之后要做什么,所以明白现在还不是袁术最虚弱的时候……
甚至一旦成功,因为陈应的站队,陈氏也将不得不倒向孙氏——陈圭、陈登心属曹氏的事情,孙权也听陈应说过。
不过陈氏这种大族,本身就派系繁杂,何况陈应还是嫡次子,即便争取不到陈氏的全力相助,至少也能搅动风云。
没有了江东,但却可以夺取广陵,以确保孙策在袁术自取灭亡的时候,在淮南取得最大的利益,并且还间接的令徐州氏族也被撬动……这正是孙权的谋划!
当然,这种缺乏实力支撑,仅凭心术来推演的谋划,其实有很多的漏洞。
且不说此时除了白图之外,还没人知道的淮南大旱,就可以令“取皖城、广陵以纵横淮南”的谋划成为梦中泡影,即使真的成功,到时也不是坐镇广陵、而是困死广陵!
甚至……孙权还被陈应小小的算计了一下。
【我虽然是家中嫡次子,但威望如何能和大哥相比?就算我全力配合你,也不可能令家族势力,与父亲和大哥分心,来帮助你的!只要父亲和大哥不发话,你把我在广陵城外抽筋剥骨也没用,哈哈哈……没想到会有这么没存在感的嫡次子吧?】
陈应在自信算计到孙策的同时,不知道为什么有点想哭。
而白图一方面是没想这么多,另一方面……孙权不欠陈家什么,但是白图却欠成陈家一个人情,当初既然答应了要尽量救回陈应,现在陈应都自己回来,自然没有不送回去的道理。
“白图哥哥,这位陈大哥是我二哥救回来的。”六岁的孙尚香,这时忽然奶声奶气的说道。
孙权闻言眼前一亮,刚刚他就想说,但是被孙策瞪了回来……还是妹妹靠谱!
“哈哈哈,你就是小尚香吧?你这声‘哥哥’叫得好,今后你们就是我弟弟、妹妹,你们救得人,和我救得人,又有什么区别?而且……陈应也会感谢你二哥的!”白图慷慨的说道。
汝听,人言否?——孙权现在恨不得扑上去,和白图一决生死。
但是孙策正盯着他,他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期待的看着孙尚香,希望妹妹继续怼这无耻之徒——童言无忌,大哥也制止不了小妹!
而孙尚香,则是侧了侧头道:“是这样吗?”
“当然是这样!喏,哥哥的也是你的,这些糖给你吃!”白图说着拿出了一个丝绸织就的小袋,里面有些亮晶晶的东西。
“糖是什么?这么硬,能吃?”孙尚香质疑的看了看白图。
“自然能吃。”白图说道。
孙尚香将信将疑的放入口中一颗,接着眼前一亮,指了指陈应说道:“二哥的就是我们的,换了、换了!”
陈应、孙权:……





城姬三国 第一百零六章 拆分豫章
此时蔗糖的制造工艺,还没有自印度传入中原,不过甘蔗早就已经在南方有种植。
屈原在《楚辞》中所写的“胹鳖炮羔,有柘浆些”,其中“柘”就是指甘蔗,而“蔗”字则是汉代才有。
不过在唐代之前,本土对甘蔗的加工,止步于熬汤,在汉初时,原始的蔗糖制品“石蜜”,还能够作为贡品,进献给高祖。
唐代之后,强盛的中原文明,不仅向四方宣播威严与技术,而且也积极的吸收周围国度的工艺,其中也包括天竺的制糖工艺,太宗甚至遣使去印度专门学习。
甚至在明代时还青出于蓝的开创了“黄泥水淋脱色法”,可以从蔗糖、轻易制出纯色的白糖。
白图如今入主江东,豫章和会稽都是产甘蔗的地方,府库中还有不少甘蔗,是要谨献给朝廷的。
这玩意没有相应工艺的话,熬的水也并没有多甜,真正的大佬都是喝蜂蜜……
原本白图现在熬过明年冬天开始的大旱之前,是不想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的,不过那么多签订了长期合同的工匠闲着,总不能用他们去挖井吧?那也太浪费……
所以白图就打起了这些甘蔗的主意,毕竟熬个糖,也不需要什么成本,而且有自己的技术指导,很容易就能够产出白糖和冰糖。
而且已经开发出“黄泥水淋脱色法”,冰糖的色泽,放在如今说是什么珠宝都是有人信的!
除了哄小孩之外,白图还秘密的派人去淮南兜售——如果白图没记错的话,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袁家嫡子,就很喜欢喝蜂蜜水。
在白图可以限制产量的情况下,冰糖这“珠宝般的天赐之甜”,绝对比蜂蜜要名贵无数倍,而且淮南现在虽然军粮吃紧,但却并没有到限制粮食买卖的程度……
只要利润足够,淮南本地的豪右,也愿意在各个港口,悄悄在两岸倒卖粮食和冰糖!
白图决定先帮淮南人民,将粮食从腐朽糜烂的统治者府库中换出来,制作成“救济粮”保存,以方便日后大旱来临时能够及时救助!
“大哥,有一件事,我……”孙策有些难以启齿的样子。
“恩?你我兄弟,有什么不能说的?莫非是看中了谁家的小姐,要大哥去帮你提亲?”白图问道。
周瑜在一旁直撇嘴——你倒是会顺杆上,还提亲?大傻的娘舅都还在,提亲也用不上你这个义兄吧?
“不不不,是我父亲的老部下,也就是程叔、黄叔他们……之前在淮南的时候,袁术那厮对我等百般打压,如今虽然回了江东,但几位叔叔依旧心中恻恻,希望继续在小弟麾下……”孙策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白图闻言皱眉道:“你我兄弟,莫非还信不过我?”
孙策听到后更加窘迫,心道果然这样白图会有意见,不过这时只听白图说道:“你我既然兄弟,那他们跟着我和跟着你,又有什么分别?二弟何必做小女儿态?”
“大哥……”孙策眼里,白图仿佛要散发出万丈光芒来。
“现在大哥虽然理论上,无权让你开牙建府,但是……太守府的人员认命,你可以自行决断,只是文臣方面,要受吏部检视,军伍方面务须遵守军纪即可。”
“太守?”孙策闻言一愣,在袁术那的时候,孙策可是被晃点了好几次,也没有落实一个太守之位。
毕竟太守在名义上,已经能总督一郡军政,算是有了自己的“家底”。
“不错,我本来也正准备上表朝廷,将豫章郡析解成三个郡,到时北部的一个郡就托付给你了!”白图说道。
不过白图也不是一味的“托付”,同样也再三提醒孙策,关于吏部考核吏治、以及军纪的事情。
只是具体人选上,孙策可以自行举荐。
至于程普、黄盖等人,白图本来也没想把他们拆开,放在孙策麾下,反而效率更高。
就像白图没想过,将陈宫等人从吕布麾下拆出来一样。
……
建安元年,白图上表,析豫章郡北部诸县,另设“鄱阳郡”,郡治鄱阳,析豫章南部,山越之乱为甚的诸县,另设“庐陵郡”,郡治西昌。
同时表孙策为鄱阳太守,表周尚为庐陵太守。
“孙策……是文台的儿子吗?还有周尚……袁术这厮,简直愚蠢!白图……”曹操看过奏疏之后,眼中闪过一丝莫名。
看到这一个个名字时,曹操再次在白图的奏疏中,感觉到有些不妙——第一次因为白图感觉不妙的时候,是得知他和吕布一同上任,而且还风闻白图拜吕布问义父的时候!
这究竟是什么操作?你不是大儒吗?现在大儒都这么不要脸了吗?
现在虽然不知道,白图又有什么骚操作,但是看这两位保举的太守就知道,孙坚的遗部,以及投效的周氏,现在已经倒向白图了!
“诸位怎么看?”曹操将这消息说出之后,在司空府中,对自己的幕僚们问道。
只见此时曹操左手第一的文士,头戴进贤冠,身着蓝靛色内衬、外以黑色为主,边缘有红色纹路的文袍,不过发式却可以从冠下双鬓看出是短发,相貌也十分年轻,有种婴儿相的感觉——正是颍川荀氏的王牌,荀彧、荀文若!
此时同样看了抄录的奏疏,听到曹操的话之后说道:“豫章郡三分,倒是应有之义,如今江东山越渐起,其中以豫章为甚,细究之又以豫章南部诸县为甚,而豫章北部的鄱阳诸县,地处信江、鄱江一带,有大量膏腴之地,而且相比于中南部民生平稳,完全可以作为屯田之地……
白公既然也已经开始推行屯田,那么将豫章郡三分,以方便以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统治、梳理,也是应有之意。”
荀彧从来没去过豫章郡,但是对于豫章郡的局势,却十分了解的样子。
这在东汉末年是很难得的,汉室幅员辽阔,而此时交通、通信却都十分不便,这令不同地区的官员也好、民众也好,都缺乏相互了解。
尤其是江东此时还没有经历东吴的第一次发展,在很多中原人的印象里,这里就是“北部能产些粮,沿海能产些盐,其他都是穷山恶水”。
一提到山越,包括朝中绝大部分的衮衮诸公,想到的都是江东有漫山遍野的野人、强盗,却不知道山越与山越的区别,更遑论是“分而治之”的道理。
不过荀彧虽在中原,对豫章的形势,虽不说反掌观纹,但也有不浅的了解……




城姬三国 第一百零七章 名士
白图将豫章一分为三,也的确是为了“分而治之”,豫章的面积太广阔,其中的人口、政务,早就超过了划分豫章郡时的情况。
正如荀彧所说,豫章北部、也就是现在“鄱阳郡”,县城更密集,山越的生存空间不大,而且有不少良田,完全可以作为屯田之用。
而中部、南部的山越之祸,其情况也并不相同,中部、也就是现在豫章郡,其中的所谓“山越”,多是汉民为了躲避暴政,而上山逃役避税。
南部、就是现在的庐陵郡,县城稀疏,最南部几乎没有县城,这里的山越,其中有一部分是真正的古越人土著,而且也更加激进,经常进攻县城掠夺的,就是这部分山越!
这也是最顽固的山越活跃地带之一,甚至在东吴中后期的时候,江东山越已经被平定的差不多,但也依旧在庐陵郡的南部,设立“庐陵南部都尉”,来压制最后一部分负隅顽抗的山越。
“从郡守的安排来看,白公应该是想要优先开发鄱阳郡,庐陵郡的郡守,甚至有可能不会真正上任。”荀彧继续分析着。
这倒也真被他猜着,白图将孙策任命为鄱阳太守时,也叮嘱他以屯田为重,并且承诺一年之内,会迁他做丹阳太守——到时他就又可以在对峙江夏的第一线。
至于现在的丹阳太守甘宁,白图给他留的是会稽太守。
会稽多山多木,又临近海岸线,方便制造海船,东寻夷州、北上辽东,都是要靠海路的。
三国时期,东吴政权便已经发现了夷州、也就是后世的宝岛,只是可惜孙权当时并没有在意,连发现者卫温、诸葛直也被以“违诏无功”的名义诛杀。
走海路去辽东买战马的想法,也是孙权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虞翻就是因为反对孙权海路北上的想法而被贬。
当时东吴的海航技术,的确还没有孙权想象中那么高,虽然成功抵达辽东,但是返回时却因为风浪太大而不得不暂留,结果被曹魏镇守北疆的田豫率军击败。
话说……白图看到虞翻时,也有些惴惴,这厮的乌鸦嘴甚是厉害——说孙策会被刺杀、孙策就被刺杀,说孙权的船队要经历风浪和北军的狙击,果然船队该倒的霉、一样都不少!
不过白图有自信在三年内,令会稽建造出超越东吴巅峰、达到南北朝乃至唐初技术水平的海船,到时海路作战、运输,将成为江东的巨大优势。
航海技术和海船工艺一样,白图只能提供“捷径”,后者必须要工匠们自己沿着捷径和指引,突破一个个技术难关,而前者更是需要海员们,在渐渐结合实际的培养经验——不可能一个普通人,拿着几本《航海大百科》、《水手小窍门》、《航海家三百问》,就能够出海!
这种情况下,海军需要一位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主将,白图觉得甘宁很合适……
只是现在要全力屯粮,海船什么的,至少要一年后再说,各个郡守的调动也不好过于频繁,所以白图先将鄱阳郡交给了孙策。
至于周尚,则是和孙贲、吴景,一起来面见的白图,显然在孙策一根筋的情况下,他们也不愿意给白图一个和孙策抱团的形象,以免白图对自己、对孙策都有想法。
这三人,白图虽都未曾谋面,不过周尚曾经在白图刚到江东时,对他有所资助。
虽然当时周尚主要是为孙策着想,但这人情白图还记得,于是便封了周尚一个庐陵太守,令周氏、孙氏、吴氏安心。
也正如荀彧所料,周尚并不会真正上任——如果真的下定决心,要整治庐陵山越,白图肯定会派一员善战之将前往,而不是任命周尚。
为了准备来年抵御大旱,白图现在不想和庐陵山越死磕……
至于中部的豫章郡、以及现在的会稽郡,理论上太守依旧是华歆和王朗。
虽然他们已经请辞,但白图至少也要等他们到曲阿,再当面安抚、批准他们的请辞。
两人都是自觉请辞让权,和许贡完全是两种情况,直接撸了许贡的太守,也是为了表达不满,而对华歆和王朗,白图也没必要那么迫不及待,显得吃相难看。
何况这两人白图都是想要留下的……
华歆和王朗可不是只会乘船避难,也不是只会在阵前饶舌。
这两位都是日后在曹魏,做到三公之位的大佬,华歆更是曹丕留给曹叡的托孤大臣,王朗的孙女还是司马昭的妻子,他儿子更是难得的人才,假托圣人之名写了几本假经义,一千多年后才被后人打假——这不就是白图想要的人才吗?
而从能力上来说,华歆、王朗若是在盛世,都足以牧守一方,虽然在乱世之中,作为地方大员的话难有作为,但与其说他们是不适应乱世,不如说他们根本就没想要去适应这乱世。
就大局观上来说,也很难确定他们究竟有没有认识到,汉王朝已经行将就木,不过对于华歆、王朗这类典型的“臣子”来说,这只影响他们未来的选择,不影响他们现在选择。
他们的目标并不是匡扶汉室、重整朝纲,也并不是辅佐新主、克定乱世,而是声名煊赫、是留名于史、是闻达于诸侯、是荫庇子孙……
两人也都是寒门,不过却和那些名声不显的寒门子弟不同,好歹都已经奋斗过十几二十年,两人早就过了被人以“出身”相视的年纪,现在算是名士。
华歆早年还和好友管宁一起种地,见到金条也动心、看到达官显贵路过也忍不住看热闹,因此还被管宁鄙视。
王朗更不用说,出身东海郯县王氏,而后世的东海王氏,都是认“王朗”为祖,也就是说……王朗之前,东海郯县王氏根本没什么大人物。
不过两人的老师,都是前朝的三公大佬,现在又都是三四十岁、正当壮年,故而名声不小。
两人的才能,在稳固的政治环境下,更加能够得到施展,所以在历史上,朝廷征召之后,两人都舍弃江东,直接回朝中任职。
虽然论指点江山、排兵布阵,两人并非擅长,但能在人才济济的曹魏,坐得三公高位,也足见其才学。
为了更好把握两人的为政理念,白图还特地从城姬这里,调取了会稽和豫章近年来行政卷宗……
现在白图所得到的情报来看,华歆治理地方时,以“教化”为重,本身也修身持正。
他治下的民众,民风更加淳朴,显然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为目标,之前他担任豫章太守,也是汉室期望能够“教化”那些山越。
可惜乱世一起,人心不定,华歆的德治效果在乱世也大大降低!
而王朗在地方,则是擅长治狱,但厌恶苛政酷刑,在会稽时见到当地百姓,将秦始皇与夏禹同庙后,坚决予以取缔……
在孙策归来的一个月后,这两位腿脚实在不好,而且路上还拖拖拉拉的名士,终于已经抵达吴郡!




城姬三国 第一百零八章 随和
华歆和王朗终于在历时四个月之后,各自从治所来到了曲阿,华歆早到了两天,不过并没有正式和白图见面,只是递交了文书,之后借故修养了两日,期间白图也派人送了补品、金帛慰问。
听太史慈的汇报,华歆这两天里,也一直遣手下在曲阿打探各种消息,本人也拜会了一些世家的代表,似乎是想要了解,州牧府的治理理念,以及对名士的态度……
等到王朗也抵达之后,两人一同正式来到州牧府述职!
先是例行公事的向白图呈递,豫章、会稽两郡在人口、税收、军政等等方面的卷宗——实际上白图早就看过更新的资料,这完全是走个过场。
之后就是更假的“三辞三让”,最终华歆和王朗自然还是成功的辞去太守之位,不过白图显然不想两人真的告老还乡。
“两人皆是大贤之士,难道就忍心看着黎民受苦,却自己躲得清闲吗?”白图一副没有你们天下人就太难了的语气。
不过,华歆和王朗都已经三十七八,放在如今已经算是半个老头,听到白图的吹捧,也仅仅只是露出营业式的满意。
白图对此也见怪不怪——别说他只是州牧,就算是换了汉天子在这儿,大部分臣子对他该“营业”也一样是“营业”,区别是汉室天威越重的时候,营业的越逼真而已。
换成如今这君臣互择的时代,人家肯“营业”一下就已经是给面子……
“白公谬赞了,当白公之面,不敢称贤,空耗岁月罢了。”华歆谦虚的说道。
虽然有些拒绝的意思,但是白图听得出来,自己的名声在这些名士眼里,还是有好感加成的。
“两位觉得州牧府的六部如何?”白图直接问道。
“礼部、吏部很巧妙,似乎……也还有很多可延伸之处。”华歆说道。
“刑部的理念很有趣,只是有些想法,很难实现。”王朗从另一个方面说道。
听这话白图就更加放心——相比于历史上的孙策,显然白图更加吸引华歆和王朗。
只是和“朝廷”比起来,谁的吸引力更大还不好说,历史上华歆也曾经在孙策、孙权手下将就着,不过朝廷诏命一到,华歆马上就投入真爱的怀抱了。
“久闻华公以德治豫章,政通人和、百姓咸服,三年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白图这开始吹捧起来——显然是夸张的修饰,哪怕是江东纷乱、袁术挑唆豫章望族之前,豫章也远远算不上德治之地,不过华歆令豫章中部的山越,迁下山来了一些,并且减少了南部山越的作乱频率,已经算是政绩斐然。
“王公在会稽广播圣贤之学,而且治狱严谨、诉苦讼冤,还拨乱反正,使会稽百姓摒弃秦时乱政之举,也令人佩服……”
对王朗自然也不能冷落,而且要夸就要夸到他心坎儿里,教化和治狱,正是两人心里最柔软的那一块儿!
另外白图还发现,历史上王朗虽然是以治狱为长,但是这个世界的王朗……也正是擅长以口舌之利,来攻破罪犯的心理防线,是其狡辩之词出现漏洞,继而进行判罚。
而且既然王朗不喜欢秦始皇而推崇儒家,白图在他面前,自然也隐晦踩一踩秦皇,来刷自己的好感度。
对此白图也丝毫没有心理负担,反正他都不喜欢。
至于为什么要隐晦?
废话!以后等哪个喜欢秦始皇的文臣来投,亦或是王翦、蒙恬的遗甲出世的时候,白图也还是要和他打成一片的——我白硬盘就是这么随和!
白图也不是空口白夸,之前他可是做过功课的,随口就将两人在豫章、会稽为政时的一些政绩说出来举例,显得很有诚意。
哪怕是华歆、王朗,也白图夸得眼神有些迷离起来……
换成是性子耿直些的武将,现在八成已经纳头便拜,不过对于华歆、王朗来说,只是“赏识”是没用的。
白图对此也并不感到奇怪,就像同样的行为下,二弟孙策已经和白图交心,另一个臭弟弟还提防着他,而虞翻更是将此视为减分项一样——不同的人才,对于“主公”的要求是不同的。
并不是龙傲天出身的白图,也不会觉得自己舔不到的,通通是不识抬举。
“白公谬赞,朗有一事不明,想要求教白公。”王朗费力的打断了白图对自己的夸赞。
“请讲。”白图心知真正的考验来了。
“如今天下纷乱,江东安定也好、六部施政也好,都要先平定战乱……至少要不受战乱影响才行,不知白公可有此能?”王朗盯着白图的眼睛问道。
1...3132333435...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