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第三世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碧海思云
牛进达不满的白了李靖一眼,“我说老李,你这话说得让我浑身不得劲,好像我们就在意这点功劳似的。咱们一个个被殿下破格提拔到今天这个位置上,不说一个始毕,就算百个始毕也填不平这份知遇之恩。”
苏定方、薛万均赞同!
李靖大点其头,他一直穷困潦倒到四十六岁,本以为一生庸碌,但是在韶光将尽之时,杨侗给予了他另外一方天地,所以他比任何人都珍惜这个苦候多年的机遇,说起知遇之恩,他比任何人都看得重。
正因如此,李靖任劳任怨的带兵之余,还倾尽全力的教导诸将,目的是为杨侗培养出更多的将才、帅才。毕竟,他是奔五的人了!能够为杨侗效力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咚!咚!咚!’李靖话音刚落,鼓声骤然敲响,鼓声如雷,铺天盖地的突厥士兵如海潮一般涌来,突厥军再一次对杀虎关发动了疯狂的进攻。
杀虎关!战火再起。
大隋第三世 第085章:太原起义
太原李府!
得知冀州军与突厥苦战的李渊召集盟友议事。
“我们有六万军队,家奴门客一万余人。”
独孤家代表独孤怀恩立刻道:“当初家主之所以千方百计把叔德兄谋到太原留守一职,其实有很深的用意。”
李渊一怔,不解的看着独孤怀恩,只听独孤怀恩笑道:“雁门之围后,驻扎在河东的军队,基本都是关陇兵,河东十几万府兵高层军官,至少有一半是我们关陇贵族的家奴故旧,只要起事,这些人就会一起起来支持,不仅如此,我们田庄的庄丁和假子,加起来也有数万人,此外,我们在河东还囤积了想不到的钱粮储蓄和兵甲,所以我们一点都不用担心。”
窦氏代表窦抗亦是笑道:“关中也已准备就绪!”
李渊精神一振,“天下割裂成了单独的一块块,杨广已经完全被孤立了,中原无暇他顾,而杨侗被突厥牵制在马邑,不会造成多大威胁!我们拥兵十万之多,起事时机已经成熟!请转告二位家主,我李渊择日起事!”
窦抗道:“叔德兄!我窦家委派窦琮负责河东事务。”
“我代表独孤家从旁协助!”独孤怀恩说道。
……
窦抗、独孤怀恩在李府呆的时间不长,待他们离开后,李渊一直在沉默之中,月光从窗户缝隙里透入,照在李渊那略显得苍白的脸上,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父亲!”
李建成低声说道:“窦抗说‘河东十几万府兵高层军官至少有一半是关陇贵族的家奴故旧’,我觉得他们想让这些人渗入到军队之中,然后利用这些人制约我们。所以独孤氏、窦氏用心险恶,纯粹是将我们视做夺权的工具,一旦夺权成功,他们可能将我们李家架空……”
李渊冷笑,“有这想法很正常,关陇权贵以军武起家,从北周到隋朝都是这么过来的。只是我李渊又岂能任由他们摆布?”说到这,李渊语重心长道:“你要学会忍耐,我们需要他们的支持,绝不能和他们翻脸,彼此之间都是相互利用,只不过是看谁能利用到最后。”
“关中固然是天选之地,可那里的浑水太深了!所以,各种势力交错的河东才是我们的根本。”
李建成点了点头,“父亲,我们是先和突厥夹攻杨侗,还是南下?”
“自然是南下!杨侗让高君雅驻守忻口这个战备要塞,防的就是我们,由此可见,杨侗已经察觉到了什么!这也是我急于起事的原因。”
“要不要派个人再和始毕接触?”
“不用了,该谈的已经谈了!”李渊决心已下,“速把裴寂、长孙顺德、武士彟、唐俭等人给我请来,我要和他们商议最后起兵事宜。”
不一会儿,众心腹迅速抵达。
李渊先和众人合谋,以紧急会议为由把副留守王威引到府衙,用事先埋伏的士兵将他们全部抓捕,最后,再以通敌卖国之罪将他们公开处斩。
这一计划在史上是成功了的,可惜早得杨侗叮嘱的王威聪明了一回,他没有死盯李渊,而是只盯着裴寂、刘文静、独孤怀恩、武士彟这些李渊心腹!
当李渊密召心腹议事之际,王威率领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李渊的马场、庄园攻了下来!不仅将两千名突厥人杀了,还把李渊辛辛苦苦囤积起来的一万多匹战马抢了个干净!然后撤守忻口。
最让李渊愤怒的还在于这个混蛋,还把带不走的太原府库二十多担粮食一把大火烧了个干净。
眼看着这局势完全不按预期的来,李渊也担心这混蛋引来杨侗这个疯子。
为免夜长梦多,李渊自领大将军,建立大将军府!当即向各郡招募义士,一时应者云集,半月之内,李渊募兵十五万余人,加上自己准备的精兵家奴,一时间拥兵二十万,兵力强大,声势浩大!
只是由于杨侗的乱入,导致晋阳宫粮仓、武库搬了个精光,太原郡的府库烧了个精光,所以李渊的太原起义比历史上狼狈多了,除了嫡系、府兵、郡兵有些装备,绝大多数的其它部下,身上穿的都是临时拿制成的布甲,手里更是以长矛为主。甚至不少长矛都只是削尖的木棍。
没有弓,没有甲,多数士兵拿着单刀,或者仅有一根削尖长矛,拿着柳木做成的木盾,甚至干脆就是锅盖做盾。
造反前,李渊也没忘记来个动员,鼓舞士气。
十月二十。
李渊率军在晋阳宫城东的乾阳门坚白旗誓师,以“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的名义正式起兵!在发布的檄文里他斥责杨广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民怨沸腾……等等!
积压了几十年的郁气,终于可以大明其白的痛痛快快骂出来了,倍儿爽的李渊眼看气氛差不多了。
便册封裴寂为大将军府长史,殷开山为掾,唐俭和温大雅为记室参军,温大有为文书郎,武士彟为铠曹参军,长孙顺德为属,王长谐、刘弘基、窦琮、姜宝谊、阳屯、张平高、李思行、李高迁为左右统军、副统军。李渊几乎是来了一个官员大派送,一口气送出了上千个官职,只要跟随李渊的人都有官做。
这除了笼络人心,另一方面是将接受官职的人都绑上自己的战车,如果他失败了,接受官职的人都倒霉,所以这些人只能拼死帮助李渊夺取天下。
又封世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率左军;以次子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率右军,二人各统军五万,皆设官府属僚!以李元吉为姑臧公、镇北将军、太原太守,率四万大军留守晋阳。
翌日,李渊亲率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以及十五万“义士”自太原挥师南下!
河东道顿时沸腾。
沿路地方百姓纷纷加入,许多豪强士族跟着响应。这些豪强大族倒不是说看不明白,但他们另有想法。
当年杨坚得天下是从北周宇文家抢来的,而宇文家又是从魏朝元家抢来的,所以说,他们比普通百姓更知道权力内幕的本质就是强者为尊、胜者为主。
如今大隋已经千疮百孔、摇摇欲坠,而唐国公李渊不认是个人威望本事,还是家族的实力,那都是极为了得的关陇权贵,说不准李渊就是下一个宇文泰、下一个杨坚。
从龙之功还是非常诱人的。
不过也有人不看好李渊,觉得天下还是大隋的好。
比如说河西郡丞高德儒在李渊找他起事的时候,当面答应得好好的,还在李世民的陪同下募集了大量府兵、民夫,一副坚定跟着李家走的模样,使得李二公子大是满意。
可是李世民一走之后,马上就派人向冀州杨恭仁、长安代王杨侑、东都留守燕王杨倓、河东太守告密。同时,他还劝太守、通守按战时机制,动员乡勇整军备战。还以西河郡无险可据为由,结重兵退守灵石县。
有这高级间谍在内部通风报信,李渊这边还没起事,几大亲王和河东太守已经收到了情报。
河东太守第一时间派兵把李渊、裴寂等人留在河东的家眷一个不剩的抓去了长安。
东都留守燕王杨倓收到密信后,急令郇王杨庆领一万大军入驻河东,募集全郡府兵镇守河东郡。
而在西京!
卫玄、骨仪、阴世师、屈突通、屈突盖、宋老生、尧君素奉召入宫,见过留守代王杨侑,一起安抚住了这位心慌慌的皇孙。
然后开始研究对策
卫玄经历过无数风浪,在李渊造反这种大事上,他最有发言权。
思虑许久,卫玄做出第一个布置是命令屈突盖、尧君素率领骁果军抓捕李渊在西京的兄弟子侄。
他紧接着下第二道命令,立马下文大加赞赏了高德儒,并升他为龙泉郡守,然后让其主管西河郡兵事,封堵灵石县。
灵石县处于雀鼠谷中段,雀鼠谷长达七十余公里,崎岖陡峭,上戴山阜、下临绝渊。作为太原和临汾的咽喉要道,控制雀鼠谷无疑会断了李渊南下之路。
第三道命令是派虎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三万驻守霍邑,另派屈突通率两万骁果数万驻守河东,与宋老生遥相呼应,以拒李渊。
做完这些,又让阴世师、桑显和仿效骁果军,从民间选拔勇士组建了两支兵马,发放武器,加紧训练。
至于撤离西京之事,他认为不忙考虑。
把这些都做完后,卫玄只能静静地等候结果了。
大隋第三世 第086章:顺势而下
西河郡!
节制西河郡兵事的龙泉郡守高德儒,确实不负卫玄所望,率领着不属于他的兵,愣是把雀鼠谷灵石县守得死死的!
李渊父子三人一路意气风发南下,到了灵石县时,人马膨胀到三十万之众。虽然绝大多数人跟瞧热闹差不多,可李渊是来者不拒。
李渊原以为,自己能够以下河西一般的闪电速度下河东、入关中;可当他到达灵石县时,却发现河西郡之所以不设防,完全是因为高德儒屯一郡重兵守住了这个险要的关隘。
而原以为是忠心耿耿的跟着自己一路干到底的高德儒却站在灵石城头,骂他狗血淋头。
李渊大怒,这个在太原对自己俯首贴耳的家伙,居然是两面三刀的阴险小人。
“高德儒,安敢背叛本将军,待本大将军攻破关城,定砍下你狗头当夜壶!”
“我高德儒本是隋臣,何时成了你李家之臣?要说背叛,那也是深受两代帝王恩宠的李家!如今大隋虽乱,可也是一时小患罢了!有本事尽管来战便是了……”高德儒冷冷的回了一句。
李渊大怒,下令攻城。
灵石县位于雀鼠谷中段,一个地势十分险要的地方,是太原南下的必经之路,也算是太原外围的一道重要门户,哪有那么好攻的。只要派兵稳守稳打,逐段消耗李渊的兵力,李渊就算有几十万大军也休想攻下雀鼠谷。
李渊一无攻城器械,二无准备。
结果打了半天没半点效果,反而死伤不少乌合之众。而士气极高的义军将士们,看着贾胡堡下那惨烈的死伤,似乎才刚明白造反是要杀头的,打仗是要死人的。
那点热情一过,很多人马上开小差。
当天晚上,李渊的三十万大军,蒸发了好几万。李渊又攻一天,又走几万。
三天过后,三十万大军,结果只剩二十万。
“父亲!这其实是好事。”李建成见李渊忧心忡忡,连忙安慰道:“兵力太多会增加后勤的负担,赘而不精不利于作战,而且良莠不齐,难以管束军纪!只不过起义之初,不好将之拒于门外。那些乌合之众除了消耗我军粮食,不仅不会起到半点作用,还会动摇军心,他们现在自己走了,反倒是省下一大笔遣散费。”
裴寂也劝李渊少招河东人,多用关陇军,李渊深为赞同,遂下令在灵石县整顿军队,剔除老弱及无赖,弟留兄去、子留父走,凡离军之人皆送米粮安抚。
“且慢!”英气勃勃的李世民反对道:“我们粮食本就不多,这若发了粮食,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这……”李渊犹豫了起来,雀鼠谷全长七十多公里,狭长难行,如果把粮食发放给遣散的人了,这粮食哪里够用?没了粮军心必乱,“依二郎之见应当如何?”
“任何一支强军都需要千锤百炼才能淬炼而出,孩儿的意思是以战练军!”李世民指着灵石县城道:“灵石城守军顶多只有两万余人,且都是战力不强的郡兵府兵民夫,我们可以将二十万大军分成十队,日夜不休的轮流攻城,如此一来,一能节省时间,二能夺下灵石,三能淬炼军队,四能节省粮食!”
“这伤亡也未免太大了吧?”李建成皱眉道。
李世民笑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妇人之仁只会误了大事。这些人都是奔着从龙之功之事的,这不拼命怎么能行?”
李建成见父亲心动,没有多说什么,觉得二弟的心肠也未免太狠了一些。
“好办法!”李渊一拍大腿,道:“就这么办,要快。”
随着李渊一声令下,大军一分为十,战鼓隆隆,也顾不上什么排兵布阵,轮番对灵石县猛攻。
三天过后,
刘弘基终于跃上了灵石城头。
越来越多的唐军也跳上城头,灵石守军再也难以抵挡,纷纷败撤入城。
但是李渊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二十万大军连跑带死的,只剩下下了十二万人左右。
“高德儒呢?”入城的李渊问道。
“退守县衙之中。”浑身浴血的刘弘基回道。
李渊咬着牙,“给我屠了灵石!”
红着眼睛的刘弘基等人立即转身而出,“大将军有令,屠灵石城,鸡犬不留!”
李建成、李世民赶来阻止时,命令已经下达,处处都是为恶的‘义军’。兄弟二人相视苦笑:屠杀令开了头,接下来的城镇必将誓死抵抗,仗变得不好打了!
是日,灵石城中两万多军民,尽被屠光,鸡犬不留。
不出李氏兄弟所料,大军南下之际,在贾胡堡又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僵持四天之后,唐军付出了三万余人的代价,这才拿了下来。这一回,吃了教训的李渊不敢再屠城了!
但更大的麻烦出现了。
由于他们耽搁了太多时间,给了大隋从容布防的时间,摆在他们面前的霍邑县地势艰险,扼住了南下的必经之路!守军也不再是普通的府兵、郡兵,而是由沙场宿将宋老生带领的两万禁兵。
李世民认为宋老生虽被代王信任重用,并不是他有军功,实因他是卫玄的门生,是靠资历熬上来的!如今卫玄已老,屈突通又威胁到了他的地位,所以,他一定急于立功来证明自己。
李渊采纳了李世民的意见,利用宋老生立功心切的特点,以自己为诱饵,带领七千精兵劝降。却命李建成、李世民于中途设伏,只要把宋老生引出城外,便伺机夺城。
宋老生果然上当,他见招降的是李渊本人,他心中大喜,表面上答应投降,实则是整顿军队杀向李渊。
李渊吓得掉头便逃,七千军护卫着他向北奔逃,宋老生哪里肯舍,率大军追击,他的兵力远不如李渊,只有这种机会才可能使以弱胜强,但这种机会只有一次,失去了便再也没有。
于是在霍邑城下,宋老生与李渊大战,宋老生带来的两万大军都是有经验大隋禁兵,久经沙场,在宋老生的带领下以一当十,杀的李渊叫苦不迭,连连后撤。
潜伏树林之中的李建成、李世民兄弟放过宋老生大军,直扑霍邑。
宋老生追杀不到十里,便有士兵惊骇大喊:“宋将军,霍邑县城楼大火。”
宋老生一回头,果真看到北城城楼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他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两万隋军调头向城池奔去,这时李渊亲率大军赶到,挥兵掩杀而来,宋老生见军队已无法入城,不由大怒,喝令道:“三军列队,和叛军决一死战!”
两支军队在霍邑县北面展开了血战,隋军终因寡不敌众而失利,全军覆没,宋老生被刘弘基率数百人包围,宋老生誓死不降,力竭战死。
被依为铁壁的河东重镇霍邑,因为卫玄的用人不当,不到半天时间就失守了。
李渊将霍邑的残兵收入囊中,大军又变成了十二万人马,对于那些不想打仗的士兵,李渊都封了他五品散官,让他回家很快就收了这些人的军心,就是那些离开军队,回到关中的士兵也说李渊仁义。
事实证明,安抚手段比屠城更让李渊好处更多万倍,因为他的“仁义”,在他接下来的进军中势如破竹,一路连克临汾郡、龙泉郡、绛郡、文城郡,而上党郡、长平郡只取得一部,因为闻讯的薛万淑、杨善会先一步入境,夺下了此之二群的战略要地。
至此,太原以南除重兵把守的河东郡、河内郡外,其余各郡绝大多数被李渊军队占领。
大业十三年十二月中旬,李渊派李建成、李孝恭领兵,分别与薛万淑、杨善会交战,而刘弘基由绛郡进军河内,与裴仁基对峙于河内郡;亲率十五万大军进攻河东郡。
此时,屈突通率四万赶到河东城,又见郇王杨庆先一步率一万骁果军入驻,且募到了两万兵士,屈突通顿时信心大增。一边布防,一边派人向西京说明战况。
大隋第三世 第087章:江都风起
李渊以摧枯拉朽之势夺下大半个河东的消息传开,大大的鼓舞了各种反王的士气。
瓦岗率先行动!各路主将率兵横扫诸县,如入无人之境,接连攻城淮阳、汝南二郡,反军势力大增。
兵马所到之处,地方豪强、贼匪草寇纷纷来投,李密来者不拒,全都封官授爵,在这一点上,他如同李渊一样豪爽。虽说乌合居多,但也仗大了瓦岗的声势。
并在汝南郡汝阳县南郊外设立祭坛,祭天登位,年号称作永平元年,下发的文书落款为行军元帅魏公府。任命房彦藻为左长史,邴元真为右长史,杨得方为左司马,郑德韬为右司马。授予翟让司徒官衔,封为东郡公。任命单雄信为左武侯大将军,徐世勣为右武侯大将军,祖君彦为记室,其余的人各按等级授予官职。
但是这个时候,瓦岗内部出现无法弥合的矛盾,原因是李密走王师路线,为了向百姓表示瓦岗军乃是仁义之师,于祭天登位当天,当着百姓的面屠杀了上万名为非作歹之徒!军法虽然建立了起来,但这万多人中,至少有一半是瓦岗老兵,这些人多是草冠流氓、亡命之徒,平时倚老卖老、欺压新人,这也就算了,可他们贼性不改,每到一处便处蝗虫过境一般,杀光、烧光、抢光……李密忍无可忍便将他们推出来祭刀。
翟让的一些旧部说李密名为正军法,实则在削弱翟让的影响力,等他把老兄弟杀光了,接下来就轮到翟让这个前首领了,又劝翟让夺回早已让出的领导权。翟让一想也对,于是就拉拢老兄弟开始和李密对着干,同心协力的瓦岗军渐渐形成了两个派别,短期内虽看不出什么,但矛盾一旦滋生,便如野草一样疯长!
李密自以为震慑了宵小鼠辈,西克颖川、淮安、淯阳三郡!至此,是人都知道李密的战略,他派大将与王世充对峙在荥阳,令他分身无术,然后通过襄城郡,从背后给东都致命一击,
东都留守杨倓启用段达、刘长恭为襄城守将,这一次,二将没有辜负杨倓所望,一人于鲁阳关拦下新魏大将单雄信,一人将李密大军压制在犨城县之外。
……
在瓦岗停军大杀四方之时,与李密取得默契的杜伏威以睥睨之势向南发展,杨广急调大将陈棱攻杜伏威,杜伏威率众迎战,陈棱坚守壁垒,持重不出。伏威送以妇人服,称之为“陈姥”,陈棱被激怒出战,大败而归。杜伏威乘胜进据历阳,自称总管,并以辅公祏为长史,合并江淮间各部起义军,占有江淮广大地区。
……
同时,萧铣称帝,设置百官,全都依照梁朝旧例。追谥从父萧琮为孝靖帝,祖父萧岩为河间忠烈王,父亲萧璇为文宪王。封董景珍为晋王,雷世猛为秦王,郑文秀为楚王,许玄彻为燕王,万瓒为鲁王,张绣为齐王,杨道生为宋王。隋朝将领王世充进击萧铣,当时,林士弘据有江南。萧铣派遣部将苏胡儿攻拔豫章郡,又派杨道生夺取南郡,张绣略定岭表。短短时间内,地盘西至三峡,南到交趾,北距汉水,全都归属萧铣,兵力达到四十万。
……
有首义之称的王薄企图通过渤海郡北上,再创辉煌,早有准备的贾务本生生吃下王薄三万大军。
杨恭仁令黄河边郡严加戒备;令恒山郡守李景坐镇苇泽关、井陉关,防止李渊东进;王辩率兵攻克上党涉县、黎城,分担河内郡部分压力。同时,调苏定方、薛万均南下,夺回楼烦郡……
此外,梁师都于关内道发力。
薛举兵进关中、李轨西行河西……
……
华夏大地,兵灾无处不在!
百姓在战争中哀号!
…
江都,大雪纷飞!
城中!
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和元敏小酌。
虽然到天下兵锋四起,可是江都城依然是歌舞升平,虽说物价飞快上涨,可对于这些勋贵子弟来说,并没有什么切身体会。
元敏突然说道:“江都之粮快没了。”
“嗯!”宇文智及放下酒杯,道:“如今江都四面临敌,成了一块孤地,忠诚于朝廷的一些郡县哪怕有粮也无路运来。”
宇文化及叹气道:“今天有几十名骁果军逃跑,结果被皇帝下令处死。”
宇文智及摇头道:“以杀止杀只会令更多人逃跑。”
“江都无险可守,圣上打算迁都丹阳,这有屁用啊!粮草都没有如何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