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门秀色之医女当家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桑非白
好在这位状元郎和江沅才能相差无几,输给他,江沅倒也不算太委屈。长公主的那位女婿,单论才能,其实入不了前三甲的,不过人家后台硬,没办法。
这样一来,其实最委屈的,是进士第四的何兴怀。
不过明德帝是个好皇帝,虽偏私给侄女婿走了后门,也不愿让真正的有才之士因错失三甲而分发地方辛苦熬资历。便大笔一挥,都给分去了翰林院做庶吉士。
反正世家子弟,基本都是接自己父亲的班,考进士要么是清高自负,要么就是走个过场。大多数,是不用按照既定的规则走的。
江沅顶替了状元的位置,做了翰林院修撰,邱氏立即就在内城买了处宅子安顿下来。然后就派人回北方,接婆母与何家人一起入京。
在此之前,她带着儿子拜访过萧家。一来探望邱姨娘,二来,还是为着继子的婚事。还没着落,却没想到,竟被余家相中了。
江沅和何兴怀都顺利入了翰林院,昔日许多同窗却要么落榜,要么分往地方做知县。
两人自然要送行,或者安慰因落榜而心情沮丧的同窗,日日都有应酬。
这日,几人又约了在酒楼相聚。江沅刚出门,半路就碰上了何兴怀。
“江兄。”
两人本是多年好友,两府结亲后何兴怀也没改昔日的称呼,两人一边走,何兴怀边道:“平日里你都不贪杯中之物,如今喜事临门,今天你可得请客,多喝两杯。”
江沅疑惑,“什么喜事临门?”
“户部郎中左大人和我父亲是同窗,这个你是知道的。”何兴怀眉飞色舞道:“昨日他告诉我,大理寺丞余大人曾去户部查过我们俩的履历,对你尤其关注,瞧着多半是要提拔你了。余家在这京城虽算不得什么权贵望族,但也是世家名门。咱们是北方来的,在京城毫无人脉,日后官场上难免会遭遇打压,可若有了靠山,岂非就顺畅多了?”
江沅则皱眉,“咱们俩一同入京,一同入翰林院,余大人既是去查我们俩的履历,便是要提拔收为己用,为何只关注我一人?”
何兴怀之前只顾着为好兄弟高兴,毕竟他好歹还是书香门第出身,祖父也做过知府,有进士加成,只要自己努力,不得罪权贵,仕途也不会太艰难。可好友不一样,那些个官宦世家,最瞧不起商人,便是进了翰林院,怕是也是会遭逢歧视轻慢。
若有人扶持,那就不一样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些个世家,多少都沾亲带故。有了这一重关系,江沅遇到的阻碍就少了。
如今听他这么一说,何兴怀也意识到不对。
“说得是啊。”
他凝眉思索,若见他们两人没根基好拉拢,倒是说得通。而且那些个士绅官僚八成都看不起商人,要提拔那也应该尤为关注他这个书香子弟才对,难道还有别的隐情?
两人初来京城,也有自知之明,哪里会猜到世家愿意低就与自个儿联姻?
思索了半天,也没想出个结果。
“江兄,何兄。”
江沅抬头看见约好的一个友人正朝这边走来,低声道:“先别想了,如果他们真有别的目的,必会有所行动,等着就是。放心,我会见机行事的。”
第263章 芳心暗许(二更)
江沅心中觉得余家行事怪异,回去后便将此事告诉了继母。他们初来京城是没根基,可萧家有。他倒是没想过攀附什么的,也攀附不上,既然对方有备而来,他总要知道些对方底细,才好应对。
邱氏不懂官场上的事,不过打听消息,她会。
翌日,她就去了萧府。
周氏一听余家,吃了一惊。
萧家才和余家闹了不愉快,这个时候在背后说余家坏话,难免有些落井下石,周氏便委婉道:“那是三弟妹的娘家。”
邱氏闻言一愣。
她看出周氏似有难言之隐,便没再多问,从阙栖阁出来后,她又去了邱姨娘那。
才说了两句,邱姨娘就变了脸色。
邱氏心中一咯噔,试探道:“妹妹,可是有什么不妥?”
家丑私事,邱姨娘自不会与她多说,沉默半晌后,道:“夫人才去世不久,余家上下甚是悲痛,这个时候,应是没心情拉拢进士的。我倒是听说,余老夫人丧女之后一病不起,恐性命堪虞。我倒是听说,余家有已到了年龄还未定亲的姑娘。”
她点到即止,邱氏也明白了,回去后依言转述给江沅听。
“听你姨母的语气,余家想是相中你做女婿。”
邱氏一直都在为继子的婚事发愁,从亲妹妹口中得了这话,心中倒是十分欢喜。商户出身的,没什么官宦人家看得上。将来定亲,最好的选择,就是娶一个和他情况差不多的。
富商,家里有读书人。
没想到,竟有世家女因将要守孝,不得不尽快定亲而看中继子,这可是解决了邱氏心中一个大难题,甚至都恨不能现在就告诉婆母。
所以说,出身学识和成长环境是很重要的。这事儿放在任何一个官宦家的夫人,都会奇怪。
堂堂世家女,何须屈就一个商人进士?这不是自贬身价么?
邱氏做了几年的江夫人,可她毕竟只是商贾出身,见识有限,一心只以为继子得了贵人赏识,未曾想到其他。
“你多年苦读,终有了出头之日,前两年因为守孝耽误了婚事,如今得了贵人青睐,若能成其好事,你父母在天有灵,也可宽心了。”
江沅却没那么乐观。
“此事不妥。”
他再是满腹才华年轻入仕,前途一片光明,却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前年他就出了孝,却一直没定亲,多少也是因为他这出身,不高不下的。到了这京城,到处都是权贵世家,没道理人家一个世家闺秀,放着那么多门当户对的世家子弟不选,低就自己这个刚入仕,没有任何根基的进士。
大家千金为了情爱屈尊低就书生的桥段,只有话本子里才有。现实中若遇此等美事,九成九别有隐情。
邱氏正高兴,冷不防闻得此话,笑容一僵。
“如何不妥?”
div
div





农门秀色之医女当家 第205节
江沅想了想,问:“您去萧府打听余家,作为当家主母的萧夫人应比姨母更知其中详情,您为何舍本逐末去询问姨母?”
邱氏便说了。
“她好像不太愿意提起萧三夫人,我想着可能是妯娌间有些矛盾,人家的家事,我也不好多问,这才去问的你姨母。”
妯娌矛盾,又岂会在外人面前表露?
江沅又问:“那姨母可曾面色有异?”
邱氏本未太将周氏和妹妹的异常当回事,毕竟谁家没点不可告人的秘密?但江沅既然反复询问,她就不得不当回事,仔细想了想。
“她似乎,也不太愿意提这事儿。我以为,她毕竟是妾室,不好议论主母的是非,也没多问。”
江沅心里已有了定论。
余家这门亲,结不得。
“母亲,此事莫要外传。若余家来人,您客气应对就是,不可太过熟稔。”
邱氏见他神情少有的凝重,也收了先前欢喜之色。因不是亲生的,她和江沅关系也不是那么好,所以也未敢询问更多,只点点头。
“好。”
翌日下朝后,江沅就被余二爷请去了余府。
人家官四品大理寺丞,他就是个毫无根基的从六品翰林院修撰,自不敢拒绝。再则,对方既有了结亲的意思,躲得了初一也躲不了十五,他索性含笑应了。
大底是看中了江沅做女婿,余二爷越看他便越满意,尤其见他谈吐不凡性情儒雅,没有半分商人的市侩和铜臭气,就更为欢喜。
“听说江大人十岁就已中秀才,在北地也颇负盛名,如今更是得了圣上青睐,入了翰林院,年轻有为,将来前途非凡啊。”
余二爷语气里满是赞赏。
江沅只是微笑。
“大人谬赞,在下不敢当。”
他本就为人低调,守孝的那几年,更是很少出门,哪里的颇负盛名?
如果先前只是猜测余家有和他结亲的意思,那么现在,已是百分百肯定了。
“听说江大人如今尚未成亲?”
不得不说,余二爷实在是个没多少心机的人,没几句话,就开始进入了正题。
江沅不动声色。
“未立业,何谈成家?”
“有志气!”
余二爷满面微笑,随后话音一转,道:“不过我看你年纪也不小了,我侄儿小你两岁,都已定亲。江大人,是该好好考虑考虑终身了。”
“大人说的是。”
江沅儒雅微笑,“但婚姻大事,皆由父母做主。祖母还在途中,待她老人家入京,与家母商议后,再行决定。”
“那当然。”
余二爷举杯,眼角余光轻轻瞥向屏风后。
他先前没告诉妻子,江沅还有个出身不好的继母。也不知妻子听了,会不会更加不满。
余二夫人确实心中不快。
女儿配给江沅已是低嫁,但考虑到如今乃是非常之期,也没别的办法,只好认了。且丈夫说得也有道理,江沅上无父母,女儿嫁过去会少很多约束。可没想到,江沅竟有高堂在世。不用说,肯定是继母。
这天底下的继母,有几个好的?对继子未必好,对继媳妇,能真心善待?
她心中不满,可她身边的江伶,却是在见到江沅的俊秀风姿后,红了脸,一颗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已然是芳心暗许。
第264章 (一更)
余伶今年十四,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
她是名门世家出身,从小也是锦衣玉食长大的,余家又和萧家是姻亲,她跟着沾光,以前出门做客,许多贵女都巴结她。
但这两年余家和萧家关系不好,她没再去过萧家,那些贵女们似乎也有所察觉,见风使舵,渐渐疏离。她憋着气,高傲的心气儿却没因此降下来。从去年开始,她娘就在准备着给她说亲,可挑来挑去,总是不尽如意。
余二夫人宠着她,总想着要给女儿最好的,而且反正她还小,不着急,便拖到了今年。谁成想,会出了余氏的事儿,影响了整个余家,害得她不得不尽快定亲,标准也从世家子弟降到普通进士。
今天来相看,她原本是不愿意的。
商人之子,定然一身铜臭气,斤斤计较,粗鄙庸俗。
她一个名门闺秀,怎能如此低就?当场就气哭了。余二夫人哄了她好久,半拖半拉的来了会客厅。
江沅和余二老爷近来的时候,她还背着身,看都懒得看那‘商贾出身的进士’一眼。
可江沅一开口她就忍不住一愣。
这人声音太好听了,清雅干净,含着三月春风的和煦和夏日暖阳的柔和,寸寸如缕,直吹进了她心底。
她忍不住回头,隔着屏风只隐约看得见一道模糊的身影。
就这一个身影,便让她想起芝兰玉树。
她又忍不住弯腰从旁偷看,刚好听见那一句“但婚姻大事,皆由父母做主。祖母还在途中,待她老人家入京,与家母商议后,再行决定。”,也看见了他脸上浅笑儒雅的笑。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余伶从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男子,比府里的两个哥哥都好看。
余二夫人正因江沅有一继母而不满,见女儿趴在屏风口眼看着都要栽下去,连忙伸手去拉回来,并扶正有些微晃的屏风。怕惊动屏风那边的两人,直接将红着脸的女儿拉走了。
“娘,您干什么啊?”
余伶正看得痴迷,江沅谦谦君子,一举一动都牵动她的心。冷不防被母亲拉走,她不满的嘟嘴抱怨。
余二夫人停下来,瞧她红扑扑的脸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不是瞧不起商人出身么?”
余伶眼神闪烁,揪着衣摆,羞赧道:“您和爹不是说,我现在没别的选择了吗?再说…”
她咬了咬唇,小声道:“我觉得他也不错,看起来没我想象的那么粗鄙不堪,又是探花郎,将来肯定前程似锦。”
姐儿爱俏。女儿养在深闺,见了江沅这等难得的俊秀男子,会动心也正常,余二夫人倒是理解。
她暂压心中不平,边走边道:“没太多选择,也不代表就非他不可。”
余伶瘪嘴,撒娇道:“娘…”
余二夫人瞪她一眼,恨铁不成钢道:“你看看你现在的模样,看见个翩翩如玉的公子就走不动道了,哪还有大家闺秀的矜持端庄?”
余伶委屈,“分明是您和爹让我来相看的…”
余二夫人又瞪她一眼,“那我现在反悔了,这门亲事不结了。”
余伶不依,扯着她的袖子,“娘…”
余二夫人瞧她可怜兮兮的模样,又气又恼又无奈,伸手戳了戳她的脑门,“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了。男人长得好看顶什么用?你现在小,不懂事,嫁人要的是体面,是风光,情情爱爱的能当什么吃?你看看萧二夫人带来的那个女儿,人家还是个平民出身,父亲就是个秀才,都能入国公府做世子夫人。你可是千金闺秀,难道还不如她?没的这样自贬身价,也不怕遭了笑话去。”
周氏改嫁萧时的第一个年头,萧家排年宴的时候,余伶跟着母亲去过萧家,自然也是见过季菀的。那会儿她才十一岁,尚且年幼,对萧家这个新夫人极其带来的子女更多的是好奇。
季菀比她大几岁,她倒是没有太多攀比的心思,只是瞧着萧家表妹萧姝愤愤不平,对周氏母女很是不满的模样,言语中也尽是不满和轻视,她也生了些轻慢的心思。
不过也仅止于此了。
这几年没见到过,年幼时候的不待见也随着时间渐渐消弭。这会儿听母亲说起,她先是一愣,心头有些不舒服。但随即想起江沅那张脸和举手投足的风姿,脸又红了。
到底还是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情爱来临的时候,就再看不到其他了。
“您不是说的吗,世家子弟我攀不上了,其他寒门子弟家底又太薄,我嫁过去还得靠自己的嫁妆过日子。江家家大业大,他是长子,将来当家做主,我若嫁过去就是正头夫人,不愁富贵。”
那些世家夫人攀比的,除了身份,不也还有锦绣荣华么?
反正她是和‘贵’无缘了,那摊上个‘富’也不错。那些大家夫人,除了底蕴深厚的,也没太多富的,没准儿以后还得羡慕她呢。
小姑娘心思还是太过简单。
余二夫人瞧女儿一头栽进去的模样,知道怕是说什么都无用了,叹了口气。
“原先是这么想的。”她拍拍女儿的手,道:“可你刚才听见了,他有继母,也不知道他继母有没有儿子,如果有,将来保不齐会争家产。他一个商贾出身的公子哥儿,不爱行商偏爱读书,肯定是不擅此道。他父亲又已逝,剩下个祖母也必然年过半百,百年过后,就是他那个继母当家,她能不帮着自己儿子?你一个千金闺秀,哪里斗得过那等精于算计的商贾之妇?她顶着嫡母的名头,一个孝道就能压死人。”
余伶的确是没想过这些。
她眨眨眼,“咱们是世家,他继母再厉害不也只是个平民么?爹也说了,他是个有出息的,等以后升官了,整个江家门楣都要他来支撑,他继母还敢蹦跶么?”
余二夫人倒是没想到女儿能想到这一层,颇有些意外。
“往日里你不喜欢钻研这些后宅之道,如今倒是无师自通了。”她半是打趣半是感叹道:“看来我对你的精心教导,还不如个男人让你记忆深刻。”
第265章 回归(二更)
余二夫人口中这般说着,语气却是已缓和下来,显然已松动。余伶心中欢喜,高高兴兴的挽了她的胳膊往回走。
江沅离开后,余二爷便去内院找自己的妻子。
“如何?”
余二夫人想起女儿娇羞的神情,点点头。
“嗯。”
余二爷心中松了口气,一家三口达成了默契,以为这事儿就铁板钉钉了。谁也没想过江沅会不应。
毕竟论门第,江沅那是大大的高攀余家。
傻子才会反对。
从江沅的言语中,可听得出来,他的婚事最有话语权的,是他的祖母江老夫人,而不是继母邱氏。
江家本身就是低贱商户,余二夫人也不愿屈尊去江府找邱氏话家常。一切等江老夫人入京后再说,反正最迟也就一个月的时间。余老夫人的病,也还拖得起。
江老夫人收到信后,高兴得不得了。安排好这边的事宜后,就收拾行李,和何家二老结伴去京城了。
同时,北方战事告捷。
div
div




农门秀色之医女当家 第206节
月初,陆非离以诈降之计骗得北狄军入山谷,在谷外埋伏弓箭手,歼敌近两万,杀对方大将三人。而安国公带领着西路军,从侧面包围,生擒北狄主将。北狄撤军三百里,宣布战败。
此一役后,北狄至少十年不敢再犯边境。
为何不直捣黄龙灭了北狄?
首先,北狄虽不如大燕国力强盛,却是周边国力最强盛者。若逼得太狠,其他小国必将惶恐,抱团取暖。届时大燕四面环敌,疲于应付。
其次,军需粮草耗资过大,而大燕刚经历了内忧外患,不宜和外敌打持久战。
所以在北狄退出边境后,大燕这边就没再穷追猛舍,而是准备回京复命。
季菀已收到京城来信,季平在今年的武举中虽未入前三甲,却也入了前十,被编入了巡防步军。母亲也已将当初自己买的那处宅子送给了他。
临走前,她去了登县,接大伯一家一同入京。
至于这边的店,本来就有管事,倒不用大伯他们再费心了。
当初离京的时候,她是想将身边两个丫鬟嫁出去的,陆非离也找好了人,但曾婷向凡不愿意。她们的妹妹都在京城,将来必然是由主子安排终身,不愿南北分离。
这也是人之常情。
季菀便没再强求,想着回去后,再为她们筹谋就是。
来的时候走的水路,这会儿内战早已结束,回去的时候就直接走的陆路。正值三月,春暖花开,一路上翠绿柳茵,春色无边,倒是一种视觉享受。
因是和江何两家差不多时间启程的,中途因天气的原因,在第二站驿站停留时碰上了。
郭丽见到季菀挺高兴,本来想带着两个弟弟过去打招呼的,被将老夫人给拦住了。
“国公府不是我们这等平民能高攀得起的,别去给人家添乱。”
私底下季菀把江家姑娘当姐妹,但如今人家公公丈夫都在,他们这些平民百姓上前搭讪,难免有攀附的意思。让人瞧不起的同时,也会给季菀添麻烦。
江老夫人向来进退有度,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郭丽只好作罢。
四月初,两方人马一起抵达了京城。
阔别近一年,再次回来,有些恍如隔世之感。
安国公父子要入宫复命,季菀只得自己一个人回去,临走前她让曾婷和向凡带大伯一家去新宅。
国公府这边自然已经收到了信儿,门房一见到马车,便立即进去禀报了。
陆非烟听说她回来,立马牵着弟弟陆非驰直接去了二门,刚见到人,就直接奔了过去,来了个大大的拥抱。
“嫂嫂。”
季菀拍拍她的背,无奈道:“多大个人了,怎么还跟个孩子似的?”
陆非烟松开她,吐吐舌头,“想你了呗。你这一走近一年,我在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闷死了。”
她马上要出嫁了,被拘着不能出门,又嫌几个妹妹要么死板要么骄横,可不是寂寞么?
陆非驰在旁边乖巧的叫了声嫂子。
季菀低头看过去,八岁的男娃,白皙精致,十分漂亮。
“九郎又长高了不少。”
她想起同岁的弟弟季珩,心中无比想念。不过今日肯定是不能去萧府了,起码也得明天。
“我一路风尘,先回去换身衣裳,稍后再去见母亲。”
这个模样,见长辈太无礼。
“嗯。”
褚玉苑的下人早得了信,集体到庭院迎候了。
“恭迎少夫人回府。”
古嬷嬷上前,“少夫人,热水已经准备好了,您是现在沐浴吗?”
季菀点头。
等季菀收拾妥当,到落梅居的时候,却被告知安国公夫人去了老太君那,于是她又折去了春晖堂。
二夫人三夫人四夫人以及大少夫人窦氏都在,往日里清静的春晖堂多了几分热闹。正说着话,丫鬟打了帘子进来,说三少夫人来了,话语声便停歇了。
季菀垂眸走进,跪在地上。
“给祖母和母亲叩安。”
“快起来。”
老太君眯着眼睛,苍老的满是慈祥的笑容。
季菀起身,又给几位婶娘以及长嫂问好,这才坐下。
老太君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好孩子,这一路上辛苦你了。”
二夫人笑道:“自打收到信儿后,老祖宗日日都盼,盼了将近一个月,总算将你们盼到你们回来了。”
四夫人有点急切的问,“阿菀,你父亲他们呢?怎么没回府?”
四老爷在战场受伤的事儿,家书里没提,国公府里的人自然也不知道。否则以四夫人的性子,怕是又要哭得昏天黑地。
1...107108109110111...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