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抗战之最强兵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马流星
13军司令官永津左比重自然清楚相城的重要性,所以在得到全面行动的命令后,他第一时间联系70师团部队,要求70师团火速前往相城,重新夺取相城,以切断苏阳部队之间的联系。
30团是派遣了侦察兵在相城附近,日军声势浩荡来到相城这里后,侦察部队迅速进行汇报,黄蒙杰不敢有任何耽误,急忙和苏阳进行汇报。
此刻对于苏阳来说,简直是有种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感觉。
日军12军重兵集团集结在徐城,而徐城守军不过只有三万余人,在这三万人部队里,173师隶属桂军,武器装备勉强还算可以,但他们会不会跟随苏阳部队一起固守阵地,这是一个未知数。
而剩下的两万人部队虽然全部隶属苏阳游击纵队,但是经过从豫东根据地转移到徐城这里,这些部队武器弹药损耗有很大,不少部队还缺编许多武器,皖省这批物资,是他们急需要的物资,但迟迟都没有给他们运输过去。
这就意味着,徐城这些守军存在着很多问题,他们能不能挡住日军主力攻击,这是一个未知数。
这两个难题如果苏阳解决不好,会给后续的决战,带来很大的影响。
苏阳看着地图沉思,他迟迟都没有说话,众人看到苏阳在思考,谁也不敢进行打扰。
夜色变得漆黑,时间一点一滴流逝,隶属中部方面军的12军和13军部队是积极调兵遣将。
最先展开行动的自然就是13军的70师团,他们会在野战重炮兵第五旅团和装甲车19大队,装甲车20大队支援下,直接对相城展开攻击,此时70师团先头部队,已经快要赶到相城外围了。
70师团部队之前在皖省山县遭到苏阳部队打击,付出了一定损失,不过13军司令部是第一时间抽调兵员进行补充,让他们恢复了战斗力,毕竟70师团相对比其他师团,战斗力是要弱一点。
70师团的中将师团长内田孝行这次可是带着满腔愤怒而来,之前在山县被苏阳部队打击,内田孝行是被狠狠训斥了一顿,这次指挥部队参战,内田孝行是准备获取战果的。
日军我一万多部队浩浩荡荡从山县迅速朝着相城推进,野战重炮兵第五旅团的数十门重炮被严密保护进行运输,而炮兵们也是携带了数量庞大的炮弹,以供消耗。
不难想象的是,一旦这支日军部队到达相城,他们肯定是要展开凶猛攻击。
七月六日晚上十点钟,70师团各部陆续赶到相城外围,炮兵部队第一时间开始设置炮兵阵地。
70师团部成立后,内田孝行也是快速制定攻击方案,他们是打算连夜展开攻击,从而一举夺取相城。
两个旅团下属的八个独立步兵大队在不同位置集结,一个个出发阵地被他们迅速修筑起来。
相城作战一触即发,30团目前只有九百人的部队,虽然他们是刚刚从战场上撤退下来的部队,并且急需要进行休整,但是他们却没有任何畏惧,面对优势的日军部队,30团部队迅速修筑工事,做好防御准备。
但在日军合围没有展开之前,苏阳却是直接给30团下达了命令,他要求30团放弃相城,跟随百姓们一起运输物资前往到徐城。
游击支队之前是携带部分百姓,将汴河物资运输离开,到现在已经有一部分百姓运输物资通过相城,正快速朝着徐城推进,苏阳是安排30团部队一起跟随这批百姓前往徐城。
30团自从进入到徐城作战后,他们每次都是承担很艰难的作战任务,部队付出了很大损失,他们伤亡超过两千人,此时如果苏阳继续安排他们九百人驻守相城,恐怕30团就要全军覆没了。
这支部队的种子,苏阳必须要给他们保留下,所以他做出了这样的安排。
相城被日军夺取固然对后续作战会产生很大影响,但苏阳也不能眼看着30团被彻底歼灭。
30团得到苏阳的命令后,黄蒙杰很是意外,他自然是知道徐城的重要性,可是苏阳竟然让30团部队放弃徐城,这是他十分不理解的,于是他立即给苏阳回电,询问具体原因。
紧接着,苏阳接连给30团下达命令,要求他们放弃相城。
晚上十点半,随着苏阳一份份电文传达过来,30团的团长兼政委黄蒙杰只能够无奈下达撤退命令。
日军70师团部队刚刚准备展开攻击,30团部队却是悄悄互相交替掩护,放弃相城。
30团部队从相城撤离后,他们直接追赶前面运输物资的百姓们,跟随百姓们一起前往徐城。
没有多久,日军70师团便进驻到相城,内田孝行在城内建立了师团部,并且给13军司令部发电,重点汇报了自己师团没有浪费一兵一卒,便轻易控制相城。
13军司令官永津左比重得到这个消息后,他自然也是很高兴,于是迅速派遣骑兵部队前往相城,以接应重炮兵和装甲兵前往汴河区域,从而准备对苏阳部队实施围歼。
日军夺取了相城,这代表着汴河和徐城的两股苏阳部队之间彻底失去联系。
而此时游击支队四千多部队还在汴河阵地上驻守,他们保护着大量物资,如果这些物资被日军摧毁,对苏阳部队来说,简直就是毁灭性打击。
游击支队能不能守住阵地,是一个未知数,但如果要是让日军重炮兵和装甲兵驰援过来,游击支队必定会受到惨重损失。
大战一触即发,所有人的神经都变得异常紧张起来,不管是游击支队这边还是日军这里,他们指挥官都在思考着,因为他们很清楚,只要现在下达一个错误命令,就会引起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13军司令官永津左比重,他更是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会走错一步棋。
野战重炮兵第五旅团的七十二门150mm榴弹炮是日军制胜法宝,永津左比重可不能让这股重炮兵出现任何问题,哪怕是将小伦达次的骑兵部队派遣出去,他依然是不放心,要求通讯兵随时保持联系。
“司令官阁下,骑兵部队目前还有三千多骑兵,四十八门野炮,一千多机械化步兵,十八门速射炮,他们具备有很强的战斗能力,有他们护送重炮兵和装甲兵,即便是苏阳部队想要袭击,他们也不会有任何机会的。”
看到永津左比重脸上满是担忧表情,少将参谋长山本敏走了过来,直接安慰说道。
“骑兵部队虽然还保持着战斗力,但是苏阳部队绝对不能小看,尤其是在苏阳特战旅和骑兵旅转移到外围作战,他们神出鬼没的,时不时给皇军带来打击损失,我们和他们作战,绝对不能有丝毫大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永津左比重脸上表情异常严肃,他语气凝重强调说道。
日军13军在皖省参战部队是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只是到现在他们都没有获取预料中的战果,对于这里作战,永津左比重是不得不谨慎,生怕会有意外发生。
山本敏没有继续说什么了,而是守在电台旁边,等待着前线传递过来消息。
晚上十一点,游击纵队司令苏阳通过电台与常德厚等人取得联系,并且制定了相关的措施。
游击纵队在皖省汴河区域设置前线指挥部,由苏阳来负责,负责全局指挥作战,游击纵队副司令兼任第三支队支队长的楚民海,则是统一指挥游击支队,第三支队进行作战。
游击支队在徐城的司令部则是由政委常德厚来负责,参谋长赵乐荣来负责协助指挥, 他们主要负责指挥第一支队,第二支队,173师在徐城的防御作战。
根据两地的作战情况,苏阳拟定了徐城作战以固守为主,少数部队到外围策应的防御方案,而皖省汴河区域的作战,苏阳则是强调以游击支队固守阵地,第三支队外围积极作战,对日伪军有生力量实施打击的攻击方案。
游击支队最精锐的部队自然就是第三支队了,对于这个支队,苏阳也是寄予厚望的,他希望第三支队的骑兵旅和特战旅能够联手作战,获取战果。
一道道命令从苏阳前线指挥部这里下发,而此时在相城这里,日军骑兵部队已经与重炮兵和装甲兵会和到一起。
日军骑兵部队到达相城后,日军野战重炮兵第五旅团和两个装甲车大队已经做好了准备,稍作休整后,日军部队浩浩荡荡开始出发了。
重炮兵部队是被一个骑兵联队,一个机械化步兵大队严密保护起来,剩下两个骑兵联队则是分散在四周进行警戒,反坦克炮队和装甲车大队一起行动,他们沿着公路,迅速朝着汴河推进。
一门门火炮被卡车拖拽着,部队推进速度不慢,小伦达次骑着战马,不时朝着四周进行观察。





抗战之最强兵王 第1815章 决战开始了
日军骑兵部队护送重炮兵和装甲兵朝着汴河推进,只要这股援军赶到汴河,日军攻击力肯定会暴增。
但是他们的举动,很快就被第三支队的侦察部队发现,楚民海也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此时第三支队下属的特战旅和骑兵旅都在汴河一带进行休整,同时他们派遣了大量侦察部队,以侦察了解日军举动,有第三支队在外围进行策应作战,游击支队固守汴河阵地,自然也是轻松很多了。
楚民海知道日军大量重炮兵由骑兵护送来到汴河这里,他知道这些重炮兵部队一旦来到汴河后,必定会增强日军战斗力,而且游击支队固守的阵地已经是遭到炮击,摧毁了很多,要是日军重炮兵赶来助战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样的情况下,楚民海所思考的第一时间,就是打掉日军这股重炮兵部队。
但现在特战旅和骑兵旅部队是需要策应汴河阵地作战的,毕竟如果单单依靠游击支队的话,他们很难同时挡住日军22师团,铁石部队的攻击,只要第三支队主力转移,游击支队阵地随时都会被夺取。
楚民海和两名旅长进行商议后,暂时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他只能够给苏阳发电,汇报情况了。
苏阳目前是在前线指挥部里的,他和参谋处长沈洋正带着人员制作作战沙盘。
楚民海电文发过来的时候,作战沙盘刚刚制作好,沈洋开始在上面进行标注敌我双方的态势。
随着相城被日军70师团控制后,皖省游击支队和第三支队是彻底和徐城主力部队脱离联系,而留在皖省的物资,也根本就无法运输过去了。
不幸中的万幸是,在70师团控制相城之前,已经有部分百姓运输物资通过这里,开始朝着徐城运输。
这些物资虽然不能完全补充徐城苏阳部队的需求,但至少可以保证他们短时间内有所弹药供应。
苏阳得到楚民海的汇报后,他和参谋处长沈洋经过商议后,决定抽调一部采取行动。
“日军骑兵部队护送重炮兵和装甲车来到汴河这里,定然是要加强攻击从而对我们实施打击,现在我们不能让他们来到这里参战,第三支队不能全部离开汴河,但是可以抽调一部对他们进行牵制打击。”
苏阳给了楚民海明确的指示,要求楚民海抽调部队对日军部队实施牵制打击。
楚民海得到苏阳的回电后,他和周宝国与王猛进行商量,随即他们快速抽调部队,展开行动。
1943年七月六日晚上十一点,第三支队抽调三个特战连,三个骑兵连,一个机炮连,一个营部连,一个迫击炮连组成了作战支队,这个作战支队由骑兵第一团的团长李俊来指挥,从而对日军部队实施打击。
作战支队立即展开行动,几个连的部队开始对日军实施游击作战,不过因为日军保护的很严密,各连都没有找到太好的机会,所以始终都没有取得太大的破坏,不过因为有这几个连的牵制,日军行进速度开始减缓。
到晚上十二点,13军司令官永津左比重得到小伦达次的汇报后,知道他们部队遭到了苏阳部队袭扰后,永津左比重是迅速做出反应,他命令22师团主力逐渐朝着骑兵部队靠拢,以接应骑兵部队返回汴河作战。
22师团中将师团长吉田三郎下达了作战命令,两个步兵联队和一个搜索联队全部出击,数千日军部队迅速朝着小伦达次指挥的骑兵部队靠拢。
第三支队发现22师团部队调动起来后,楚民海立即命令特战旅火速出击,特战旅部队立即对22师团实施拦截。
七月七日凌晨十二点开始,第三支队特战旅和骑兵旅部队开始全部展开行动,与日军铁石部队、22师团、骑兵部队交战,日军野战重炮兵第五旅团和装甲车大队无法按照指定时间到达汴河参战了。
永津左比重是不断抽调22师团和铁石部队朝着骑兵部队驰援过来,他希望重炮兵和装甲兵迅速朝着汴河靠拢,但楚民海指挥的第三支队,死死牵制日军部队,防止这些援军及时赶到汴河区域。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天色不知不觉的变得明亮起来,火红的太阳逐渐升起。
一道道金色光芒照射在地面上,七月份的天气也渐渐变得灼热了。
皖省汴河这里,日军和苏阳部队的作战依然是在持续,到现在日军22师团和骑兵部队已经会和到一起,永津左比重亲自指挥这些部队,他希望这些部队能够迅速赶到汴河,从而将主力集结起来,对游击支队阵地实施打击。
但楚民海第三支队在这里却是抽调了骑兵第一团,36团,山炮营来对他们实施牵制,拖延他们速度,防止他们迅速赶到汴河区域。
骑兵第一团和36团部队是以游击作战的方式进行战斗,他们不断袭扰日军部队,有效牵制了日军行进速度。
……
皖省的作战处于白热化,13军司令官永津左比重妄图想要将主力集结在汴河区域,从而对苏阳部队实施围歼的想法完全破灭,日军部队是无法集结全部到一起进行作战。
而此时在徐城这里,日军12军各部已经是按照指定地点集结起来了。
战车第一师团,战车第三师团,27师团,36师团已经开始到达指定位置,自行火炮第一联队,火箭炮第三联队也设置好了炮兵阵地,随时都可以投入到战斗中。
徐城外围目前是由李振华指挥的第一支队三个团,173师三个野战团来负责守备的,因为12军日军部队主要是部署在徐城北边这里,所以游击纵队司令部是抽调了第一支队三个团,173师两个团在徐城北侧驻防,其中173师515团则是在徐城西南方向警戒皖省日军部队。
第一支队的新编第二旅担任第一道防御阵地警戒,173师513团和514团担任第二道防御阵地警戒,第一支队的新编第一旅则是担任第三道防御阵地警戒,同时外围阵地与城内炮兵团取得联系,他们可以获取炮兵团支援。
苏阳指挥部队进入到徐城后,在徐城附近构筑了大量永久性国防工事,各部都是经过加固后进驻到阵地里面的,这些阵地是可以直接承受住日军重炮炮击和空袭的。
第一支队和173师联手设置了三道防御阵地,每道防御阵地有三个核心阵地,这些核心阵地都是在高地上建立的,具备有很强的防御能力,即便阵地失守,这些核心阵地也会掌握在守军手上,从而协助城内部队进行防御。
日军重兵集结在徐城外围后,第一支队和173师迅速进驻到阵地里,他们做好了防御准备。
最让游击纵队官兵们感动的是,在目前日军摆明了要对游击纵队实施围歼的时候,而桂军部队也已经停止了和日军在皖省作战,双方在皖省已经对峙的情况下,173师官兵们做出了明确表态,他们会留在徐城,与游击纵队并肩作战。
173师的表态支持,让游击支队的官兵们备受感动,尤其是他们主动要求将部队部署在城外防御,更是让游击纵队的官兵们知道自己不是孤军,他们是有援军可以支援的。
日军部队已经是来势汹汹,通过侦察兵知道守军防御部署后,12军司令部做出了针对性的部署,内山英太郎和寺垣忠雄是直接做出了详细部署,他们针对徐城外围的防御,提出分割围歼的策略。
其具体部署是,以战车第一师团、战车第三师团直接从侧翼突击,27师团和36团从正面攻击,自行火炮联队和火箭炮联队则是负责支援,独立混成第六旅团担任预备队。
12军是打算以两个步兵师团正面牵制,两个战车师团直接从侧翼突破,打入到守军纵深阵地,彻底将其分割,然后在配合步兵师团,直接对分割后的守军实施逐个围歼。
六点钟开始,自行火炮第一联队,火箭炮第三联队开始对制定目标实施炮击,而十几架轰炸机也来到了战场上空,一枚枚航空炸弹落在了地面上,巨大爆炸声响起,守军阵地上随即陷入到一片火海中。
紧接着,日军27师团在中将师团长竹下义晴指挥下,三个步兵联队直接朝着新编第二旅阵地猛扑过来,27师团直属的榴弹炮联队,搜索联队,工兵联队,直接配合作战。
三十六门105mm榴弹炮实施炮击,密集炮弹落在新编第二旅阵地上。
小鬼子的侦察搞的很出色,他们是直接锁定新编第二旅三个核心阵地,驻屯步兵第一,第二,第三联队,分别对三个核心阵地实施打击,榴弹炮联队在后面进行掩护,搜索联队的坦克装甲车,工兵联队的工兵则是跟随作战。
一辆辆坦克装甲车冲锋在道路上,工兵跟随在后面,阵地外围设置的铁丝网开始被破坏。
紧接着坦克和装甲车加速前进,工兵部队作朝着四周扩散,查看是否有雷区。
确定安全后,一批批步兵按照指定路线推进,他们直接朝着核心阵地涌动而来,决战开始了。




抗战之最强兵王 第1816章 徐城外围作战
1943年七月七日早上七点钟,隶属中部方面军的12军部队,在中将司令官内山英太郎,少将参谋长寺垣忠雄指挥下,开始对第八路军游击纵队所驻守的徐城展开攻击。
27师团充当攻击急先锋,其所属驻屯步兵第一,第二,第三联队超过一万人步兵在坦克装甲车以及工兵掩护下,直接对徐城外围阵地实施攻击,三个步兵联队猛扑第一道防御阵地新编第二旅驻守的三个核心阵地。
激烈的枪炮声不断响起,炮弹就如同暴雨雨点一样落在阵地上,弹片四处飞舞,硝烟弥漫。
紧接着36师团下属的222,223,224联队则是做好了战斗准备,他们跟随在27师团身后推进,其所属的榴弹炮联队同样也是做好了射击准备。
到早上七点半,随着内山英太郎的作战命令下达后,日军27师团和36师团部队进行联手,两个师团直属的两个榴弹炮联队七十二门榴弹炮同时对新编第二旅驻守的阵地实施炮击。
两个搜索联队的二十四辆八九式坦克,二十四辆九二式装甲车全部参战,六个步兵联队超过两万人兵力,他们以大队为编制,十八个步兵大队形成十八个梯队,展开波浪式攻击。
日军部队就如同潮水一样,一波接着一波朝着新编第二旅核心阵地冲击而来,双方陷入到激烈作战中。
新编第二旅下辖两个团,全旅有七千余人,面对超过两万步兵,数十门榴弹炮的袭击,全旅防御阵地压力很大,尤其是三个核心阵地这里不断遭到日军冲击,部队几乎是将所有能够调动的部队,全部调动起来使用。
在旅长陈江南的指挥下,新编第二旅六千多官兵固守阵地上,与日军27师团和36师团激战。
日军这两个师团全部都是美式武器装备,在火力上丝毫不处于劣势,一挺挺12.7mm口径重机枪不断进行射击,一门门迫击炮和战防炮接连不断朝着阵地发射炮弹。
一颗颗炮弹落在了地面上,爆炸声响起,弹片四处飞舞,如果不是阵地提前是受到了加固,恐怕日军如此规模的接连炮击,阵地早已经被摧毁了。
激烈的作战从七点钟持续到八点钟,新编第二旅数千部队是被死死牵制住,各处阵地压力很大,对于战士们来说,小鬼子仿佛是无穷无尽打不完的。
这一波小鬼子的攻击刚刚被打退,战士们甚至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下一波的小鬼子就直接冲过来了。
轻机枪的射手和加兰德步枪手几乎是打一枪就要换一个地方,否则一旦被日军锁定,不是被日军集火攻击,就是遭到日军炮弹袭击。
在早上八点钟的时候,内山英太郎根据前线汇报,知道徐城北侧外围第一道阵地守军被彻底牵制,他立即开始下达了作战命令,早已经待命多时的日军战车师团开始出动。
战车第一师团在师团长星野利元指挥下,战车第三师团在师团长西原一策指挥下同时从侧翼攻击。
两个战车师团所下辖的六个战车联队全部出动,每个战车联队下属的三个中型坦克中队,一个轻型坦克中队,一个炮战车中队按照战斗队形前进。
日军第一战车师团所属的中型坦克中队全部装备十二辆九七式坦克,轻型坦克中队装备十辆九五式坦克,炮战车中队则是装备四辆75mm自行火炮,战车第三师团中型坦克中队则是装备十二辆八九式坦克,其余编制相同。
这就意味着日军每个战车联队装备有五十辆坦克自行火炮,六个战车联队足足有三百辆坦克自行火炮。
日军六个战车联队投入到作战后,他们迅速从侧翼展开攻击,一辆辆坦克快速沿着道路推进,他们很快就遭到了反坦克战壕的阻碍,星野利元和西原一策则是迅速将工兵队派遣出去,两个工兵队两千多工兵迅速前往。
随着工兵到达地点后,一道道反坦克战壕开始被填平,坦克继续朝着前面推进。
到上午九点钟,日军战车师团开始从侧翼对新编第二旅部队实施打击。
1...763764765766767...8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