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王妃初长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墨子白
杜长风忍不住笑,“瞧你那点出息,把咱们村的脸都给丢尽了。”
一路偷偷摸摸,总算是出了门,到了大街上,贾桐长舒了一口气,“到饭点了,咱们找个地方好好喝一杯,庆祝你立大功怎么样?”
杜长风说,“你不用在王爷跟前当值了吗?”
“有小九儿呢,再说,王爷现在给我派了活儿,我忙得很,不需要在他跟前点卯了。”
杜长风打趣道,“都不需要点卯了,看来是很重要的事啊?”
“顶顶重要。”贾桐从怀里掏出那卷画像,“看看。”
杜长风一看,脸色微变,“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帮着王爷找王妃呗,我印了这么大一叠,”贾桐比划了一下,“分发到各处去了,应该不日就有消息了。”
“王爷确定王妃在这里?”
“就是不确定啊。”贾桐说,“王爷下了命令,我就得找,如果找不到就说明王妃没在,王爷说了,这里没有,等攻下下一个城池再接着找,一定要找到为止。”
杜长风松了一口气,这么说,楚王并不知道白千帆在这里。他一定要先一步找到白千帆,把她藏起来。可那晚见面,他们没有说多少话,他也不知道白千帆住在哪儿?只知道她是从周边的乡镇到城里来帮着扑火的。
他仔细回忆那晚的事情,并不是无迹可寻。
“我突然想起来还有些事,下次再喝酒吧。”
贾桐拖住他,“你刚刚回来,能有什么事儿?”
“很重要的事。”杜长风甩开手,试探的问他,“你这差事办得怎么样了?周围都找过了吗?城里边也找了?可别找漏了。”
“城里是我亲自带队找的,绝不会有错,周围也找得差不多了,还有几个稍远的地方没消息回来,估计也就是这几天的事了。”
杜长风哦了一声,“你继续努力,我走了。”
那天晚上灭火,他分管的是城南的一个区域,来他那里帮忙的,好像是附近一个镇子的人,当时都是点了名册的,因为事后会给予他们一些奖励,只要找到名册,他就能找到白千帆在哪里。
他努力的回忆着,名册是第二天早上交上去的,这些事情归太子管,现在应该在太子的案头上躺着。
楚王和太子现在分工很明确,一个管打仗,一个管安内,可他是武将,用什么理由去找太子要那个名册呢?
家有王妃初长成 第三百九十三章里长登门拜访
白千帆想挖地道的事情,最后没有成行,因为这里的土质太松散,不是内行的人,根本挖不出来。
自从那日官员来镇上查了一次之后,就没有什么动静了。月香和月桂一改平日里的足不出户,连着几日到镇子里去走了走,想打探消息,但什么也没有打探到,那副画像,她们一眼就能认出是白千帆,但是对镇上的人来说,因为压根没往那处想,便是看了画像,也没有想起来像谁。
月桂还故意跟人聊天的时候说起这件事,说那画像上的姑娘长得真漂亮。结果人家说,觉得她和月香比那画像上的姑娘更漂亮,提都没提起白千帆。
对小镇上的人来说,画像的事就象风吹过水面,起了一点小涟漪,过后又风平浪静了。
又过了两天,里长突然登门造访,把她们吓了一跳,原来上回白千帆去城里灭火,按人头发了赏钱下来。不多,每人一吊铜钱,却是楚王和太子的一点心意。
里长是个五十左右的男人,慈眉善目的,显得格外和蔼可亲,坐在椅子上同她们说话,不时看看月香,又看看月桂,很满意的样子。
月香有些不好意思,月桂却渐渐冷下脸来。白千帆默然坐着,用脚尖戳着地。心想,里长今天来肯定不光是为了送赏钱,怕是要算一算上次那笔帐。
茶喝得见了底,里长没有要走的意思,月香只好又把茶添上。
“你们三姐弟来了这么久。还没入黄册吧,是我疏忽了,改天你们把元籍的册子拿到我那里录登一下就行了。”
三个人默不作声,她们是逃出来的,哪来的名册,要是有那东西,他们早就主动去入册了,哪用等到现在。
“怎么,有难处?”里长扫了她们一眼,“有难处跟我说说,出门在外,谁还没有个难事?”
这事没法说,难道说他们是楚王府的逃眷,请他帮忙保密,楚王眼下就在苏城里边,他虽然攻了城,但是怀柔安抚政策做得好,百姓门很爱戴他,俨然已经把他视为这里的王,谁敢与王作对?
白千帆清了清嗓子,“里长,咱们确实有难处,不瞒您说,我们三姐弟打西边来的,路上遇到了土匪,虽然人没事,但东西给劫走了一大半,原籍名册也被劫走了,所以才迟迟没有去里长在那里入册。”
西边地势险峻,丛林茂密,山匪多是出了名的,遇到这种事也不稀奇,就算没遇到山匪,长途跋涉的途中,丢点东西也很寻常。
“这好办呀,”里长说,“把原籍的地址告诉我,我给那边去份公文,待那边回了信,最多两个月的时间,事情就办得了,你们在这儿置了产业,看来是打算长住的,两三个月应该等得起吧。”
里长的话滴水不漏,简直叫他们三个无法应对。
白千帆心想,姜果真是老的辣,里长明摆着是在逼她们嘛。
果然,里长又慢悠悠的说,“前阵子我没管这事,可现在不管不行了,如今咱们这块是楚王当家,前几天不还拿着画像来找人了吗?说是遇到来历不明的通通要抓起来,你们从哪里来,我自然清楚,但是没有凭证交上去,也不合规矩,万一上头查下来,我想兜也兜不住。”
话说到这里,里长的意思多少也透出来一点了,月香冷笑一声,“里长,您打开天窗说亮话吧,到底想咱们三姐弟怎么样?”
里长是个老狐狸,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还是一口的假仁慈。
“我是真看你们三姐弟可怜,想帮帮你们,法子是有一个,就看你们愿不愿意了。”他顿了一下,看了看她们的脸色。“我知道先前闹了点误会。要说我那外甥,真真是个老实人,外头好多给他说亲的,全不要,就看上你们家阿香了,这媳妇还没过门呢,不论得着什么好东西,总要拿双份,说是给媳妇先攒着,这么实诚的爷们,上哪找去?阿香要是嫁过来。不定怎么疼呢。她嫁了人,你们姐弟自然就落了户。也不会有人再说三道四的了。
至于犬子的话,你们就当他放了一个屁,我也不瞒你们,他是个不务正业的混混,都给他取了两三房了,看到漂亮姑娘还想往家里招。那天你们教训他,教训得好,我举双手给你们竖大拇指,往后他要再敢来,你们就给我狠狠的打,打断他一条腿为算,我是个帮理不帮亲的人。
我知道你们嫌我外甥傻。可傻人实在,跟着他,吃不了亏。比跟着我儿子有福气。我媳妇是苏城太守的闺女,是个官小姐。说起来咱们家算是高攀吧,官小姐下嫁到镇上,本应该是趾高气昂过舒坦日子的吧,可瞧瞧我那媳妇,日子过得比黄莲还苦。
女怕嫁错郎,嫁错了就是一辈子的事儿。我绝不会害阿香,我外甥生下来也是个伶俐人,小时候发热,足足三天才降下来,醒来后脑子就有点不灵光了,但是他生活完全可以自理,除了反应迟钝一点,也没别的毛病,最主要是人好,心善。小夫妻成了亲,和和美美过日子,再生下一儿半女的也就齐全了。我妹子说了,只要阿香肯过门,就把整头家交给她。
如今这也算是乱世,年轻轻的姑娘家,没有父母。还要拉扯弟妹,遇事儿也没有个商量的人,要是嫁过来,咱们成了亲戚,凡事好说话,梁田两家是大族,城里城外都有人。遇事也有人给你做主。将来阿桂和阿凡要成亲,要出嫁,也有人帮衬。
咱们别光看眼前,多想想以后吧。年轻姑娘是香饽饽。可架不住时光催人老,这日子过起来可是快得很,瞧瞧我。都是黄土埋半截的人了,行了,别的话我也不多说,你们商量商量,或者也别急着答应,先接触接触,看看我外甥是不是真象你们想的那样傻?
虽然说夫妻没有结婚前就往一块凑的,可你们情况特殊,别人便是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的。要是行,打发阿凡来说一声,要是不行,就当我今日没来过。”
里长站了起来,整了整袍子,“你们商量吧,我先走了。”
三个人都被他说懵了,见他要走,也忘了起身相送,都愣愣的坐着。
还是月香反应过来,追到门口。“里长,您慢走。”
里长回头看她一眼,点点头,把手背在身后,慢悠悠的跨出了院门。
家有王妃初长成 第三百九十四章又成了对立的关系
能当里长的人,绝对不是泛泛之辈,长篇大论说下来,都不带喘气的,月香居然被他说动了,第二天早上,她期期艾艾的对月桂和白千凡说,她答应嫁给那个傻子。
月桂和白千帆都大吃一惊,坚决不同意。可她们越反对,月香反而越坚定,她坐在桌子旁,红着脸跟她们掰持着。
“里长说的没错,如今打仗,兵荒马乱的,咱们想跑也跑不到哪儿去,江南水乡是个好地方。四季分明,不冷也不热,在这里呆了这么久,咱们也习惯了,置下了产业,环境也熟,街坊们相处的也好,王爷虽然在城里,但他肯定待不长,还打着仗呢,得往北边去。
他在找王妃,可咱们这里已经查过了,如果没必要,应该不会再查第二次,等风头过去,咱们就能在这里安安生生的待下去,可如果得罪了里长,他往上报,难不保上边再来查一次,那肯定就兜不住了。
既然决定在这里生根落户,有个靠山也是好的,梁宝田虽然是个傻子,但他心眼实诚,总比嫁一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强,先接触接触,若是真的觉得他好,我就嫁了。”
月桂说,“你可别被里长唬住了,替傻子说亲,我看他就不是什么好人。”
“里长没逼咱们,只说让咱们商量商量,如果不同意,就当没那回事,咱们刚来的时候是打听过的,他是里长,又是族长,为人还不错,不会坑害我的。退一步说,就冲他们家的条件,随便在哪个村里找个大姑娘不行,非我不可?我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该寻婆家了。家是回不去了,在外边给自己找个靠山,找条门路,安排好自己的下半生,我觉得也不错。”
月桂原是口齿伶俐的人,被她这一通话说的,居然哑口无言,只好看着白千帆,“你说呢?”
白干帆想了想,“我觉得关键在于这个梁宝田到底有多傻,傻到什么程度?能不能过日子,月香姐想接触也行,今儿个我就去回话,让那傻子得空过来。”
月香白她一眼,“什么傻子,人家有名字的。”
月桂便笑,“哎哟,这还没咋样呢,就开始维护起他来了。说不定以后还真成了咱们的姐夫。”
月香自己拿了主意,月桂和白千帆方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最后决定让月香再多考虑一天,如果她确实愿意,她再去里长那里给信儿。
——
杜长风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要怎么到太子那里去弄到那本名册。最后没办法,他还是把主意打在楚王身上,因为上次立了大功,楚王提拔破格提拔他当佑元将军,现在他也有资格参加高级将领的会议了。
现在战势成了僵局,楚王滞留在江南,皇帝的大军守在渭河边,大有一副你过不来,我就不去的姿态。好好的一个国家被分为南北两派。不过这么一分,除了南和北,还有一小片中间地带,便是渭水以南,澜江以北的这块地方,按道理应该还是归皇上统治。但驻扎在这里的军队既不是皇帝培植的新势力,也不是楚王的亲信。他们没有参战,只按兵不动,安静的观望着。
楚王手下的大将们,对于这一块地方,意见并不统一。有人主张打,有人主张招安,还有人主张绕过这一块地方北上。
对杜长风来说,不管是打是招安还是绕道而行,他所希望的只是楚王能够挪窝,率领大部队往前走。楚王走了,白千帆就安全了,他也有机会拿到名册。
于是楚王问他的意见时,他便说,“末将以为,打内战是最劳民伤财的事情,速战速决为最好,王爷是东越的战神,论打仗,没有谁比得过您,虽然咱们兵力比不过敌方,但只要您亲自率队,必能得到八方响应,到时候咱们一鼓作气打到临安城,结束这场战争,百姓们才有安稳的日子可过。”
楚王说,“打是一定的,现在问你要怎么过澜江?是打,是招安,还是绕道而行?”
“不管是哪一种,末将定以王爷马首视瞻,只要王爷在军中,咱们一定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夺城掠池,势如破竹!”
楚王笑了一下,“说了半天,你的意思是让我坐镇军中?”
“政务上的事有太子殿下,王爷是战神,自然是管行军打仗的事。”
楚王点点头,“你说的言之有理。即是这么的,我便听你的吧。”
杜长风心里一喜,眼角眉梢就露出了笑意,楚王看了他一眼,话锋一转,“不过眼下,本王还有一些事情没办妥,得再留下一段时间。”
刚刚的喜,变成了惊,杜长风眼里的笑意立刻褪的一干二净,可是一抬眼,触到楚王洞悉的目光……他懊恼的垂下了眼帘,遮住了自己的情绪。
这只老狐狸,他在心里愤愤的骂。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就想套他的意图。
他连忙补救,“当然,王爷是千金之躯,打起仗来,刀剑无眼,末将以为王爷还是坐镇后方的好,末将和各位将军按照王爷的部署来行事,也是一样的。”
旁边的骁骑大将军韩通哈哈一笑:“杜长风,你说了这么多,全是他娘的废话。”
杜长风讪讪的笑了笑,楚王已经在怀疑他了,他做任何事说任何话,都会认为是有所企图,所以他不能再暴露任何一点蛛丝马迹。
原本想支走楚王,他好到太子屋里去偷名册,只要楚王不在,便是事后太子才发现名册没了,也不会大惊小怪,毕竟一本小小的名册实在无关紧要,可楚王不肯走,他该怎么办?
实在不行,他就用笨方法。反正他在城外,从离苏城最近的村镇找起,慢慢的找,就不信找不到白千帆,让他感到棘手的是,楚王已经盯上他了,只怕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在他的监控之下,要在楚王眼皮子底下,神不知鬼不觉的把人找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垂着眼帘,在心里琢磨了半天,一抬头,撞上了楚王的目光。四目相视,彼此都没有退缩。楚王慢慢拧紧了眉头,杜长风的眼里却染上了些许笑意。都在猜测,都在揣摩,有些事情不必说出来,但彼此都明白,他们又成了对立的关系。
家有王妃初长成 第三百九十五章得来全不费工夫
楚王是爱兵如子的人,每个士兵的生命在他心里都是重之又重,能不打仗当然是最好的,于是最后商议的结果是招安。
至于派谁担这大任,还有待商榷,骁骑大将军韩通私底下里来找楚王,想推荐杜长风去办这事,杜长风如今是他的副手,底下人当好了差,他脸上也有光。
“王爷,这小子是员猛将,打仗了得,口才也不错,不如让他去试试。”
楚王靠在椅子里,微眯着眼睛有,嘴角扯出一丝笑意,“谁都能去,唯独他不能。”
“为什么?”韩通很奇怪:“凤尾峡一役,末将以为王爷是有意裁培他。”
“他原先是九门提督,迎来送往的,嘴皮子当然利索,不需要本王再裁培,他非但不能去,你还要替我好生看着他。”
韩通更奇怪了:“王爷此话怎讲?”
“他与本王不是一条心。”
韩通吃了一惊,“难道他是那边派来的奸细?”
墨容澉摇了摇头,“那到不是,他的人品还是不错的,你不要问那么多,替我看着他吧,有任何动向,立刻向我汇报。”
韩通虽然不解,但楚王明摆着不肯说,他也不能再追问,不过心里甚是好奇,难道年青的佑元将军和楚王之间,有什么……微妙的关系……
韩通走了,墨容澉扭头看窗外,倒底是江南,随处一瞥,即成风景。外头飘着小雨,细如牛毛,把树叶染得绿了,花染红了,廊下生着苔藓,青青的一小丛,上边有几根野草,点缀着紫色的小花,秀丽得来又生机勃勃。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这样的景致里,若是和她一起撑着油纸伞在烟雨里漫步,那会是怎样一种浪漫的情怀。
其实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扣住杜长风,也许杜长风的变化和白千帆一点关系也没有,他只是想上进,想拼博,想捞个大将军当当,热血男儿,谁心里没有豪情万丈,谁不想功成名就,象当初的他,不愿意在权力的旋涡里沉浮,所以投身军营,另辟蹊径来证明自己。
可是他想这么做,不管杜长风和白千帆有没有关系,他宁愿往那方面想,但凡能牵扯得上,他就不放过,好象这样他才能抓住某些东西。她离开的时间越长,他心里越慌,好象手里抓着一把沙,无论怎么握紧,沙仍是从指间里漏出去,他眼睁睁看着,却毫无办法,那种无助让他不知所措,他常在半夜惊醒,望着身旁的空寂,怔怔出神,他好怕再过几年,连她的样子都要忘了。
给贾桐的那幅画像,是他自己画的,因为怕忘了她的样子,所以趁现在还记得,赶紧画下来,只是他丹青不精,只能画出几分神韵。
他希望杜长风能给他带来好消息,哪怕他们真的私底下有联系,哪怕白千帆又要重新选择,都不要紧,只要她出现,只要让他再次看到她,以后会怎么样,他不去想,就想见她,发疯一样的想见她。
是他错了,以为送走她更安全,可是这天底下,除了他身边,还有哪里是安全的呢?都知道她是他的软肋,都想打她的主意,可他们忘了,软肋有时侯也会成为铠甲,为了她,他真是什么事都做得出的!
——
杜长风很快就发现自己被监视了,他很郁闷,却又不能不佩服楚王的洞察力,他自问没有露出什么破绽,楚王是凭什么猜到的呢,就因为他那一喜一惊的表情?
他不敢轻举妄动,准备去周边乡镇走走的计划也只能搁浅,他不能再露出半点蛛丝马迹,同楚王斗心眼,他自问不是对手,所以只能更加小心。这一次,不光是对白千帆的渴望,还有做为男人的尊严,上一次他惨败,几乎去了半条命,所以这一次,他必须赢,还要赢得漂亮!
没过两天,事情突然有了转机,那天,他奉命去苏城给楚王送公文,其实这种小事本不需要他亲自跑一趟,但韩将军开了口,他只好去一趟。
把东西送到,楚王问了他城外驻军的一些情况,便挥手让他走了。
出了门,贾桐不知道打哪冒出来,扯着他就走,“上回没喝成,这回总该补上,对了,跟你介绍个人,是咱们的老乡,上回听他说话听出了口音,一问才知道就住在咱们隔壁村子,现在在太子跟前当差。”
杜长风本来没什么心思,听到这句,顿时眼睛一亮,“是吗,隔壁村的?姓啥,说不定认识。”
“姓李,叫李小鲁,年纪比咱们还小一些。”
“哎,我还真知道这人,咱们村王大海家的媳妇就是他姐姐呀。”
“没错,就是他,”贾桐很高兴,“走走走,叫上他,咱们去喝一杯。”
杜长风自然要跟着去,“他在太子跟前当差,能走得开嘛?”
“太子今儿个去城北了,他好象没去,在值房里呆着吧。”
杜长风加快了脚步,“那还磨蹭什么,赶紧走吧。”
太子办公的地方就在隔壁院子,贾桐天天儿在府里转,跟谁都熟,门口的守卫看到他就笑,“来找小鲁啊!”
“是啊,叫他去喝酒。”
守卫打趣道:“怎么也没见你叫咱们去,小鲁是你兄弟,咱们不是?”
贾桐赶紧赔笑脸,“对不住,今儿个不成,我们几个老乡聚一聚,下回,下回喝酒一定请哥几个去。”
守卫便看了一眼杜长风,“这也是你们沧洲的?老乡挺多啊。”
“我发小,一个村的,”贾桐露出几分得意:“杜长风,听过他的大名没有,取严守义脑袋的就是他。”
“哟,失敬失敬!”两个守卫赶紧拱手行礼:“原来是佑元将军。”
杜长风早不耐烦了,恨不得一脚把贾桐踹进去,可人家同他问好,也不能失礼,只好抱拳笑着打了招呼,敷衍了两句,才和贾桐进去。
李小鲁果然在值房,见他们来很是高兴,尤其杜长风刚立了大功,风头正劲,做为老乡,他脸上也有光,拉着杜长风问长问短,杜长风站在书案旁,耐着性子答他,眼神却不时往桌上瞟。
可巧,他日思夜夜想的名册就在桌子右上角放着,他的心卟卟跳起来,不动声色绕过去,看到最上边的纸上写着:乌水镇。
火花电石间,他的心象被什么东西击中,对,就是这个名字,分到他那里帮忙扑火的就是这个乌水镇!
他屏住呼吸赶紧往下看,一溜排的名字,全是陌生的符号,倒底哪个是她?
他连看了三遍,最终锁定了一个名字:钱凡。
钱凡,千帆。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他心花怒放,猛的一拳锤在桌上:“走,喝酒去,今儿个我请!”
家有王妃初长成 第三百九十六章傻子的爱情
多考虑一天,月香的决定还是照旧,白千帆于是去里长那里给了信,说是月香同意先接触接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