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资源大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月下的孤狼
中谷鸣一侧头想了半晌道:“这个问题是我们之前没有考虑过的,不过我想应当不至于影响到我们的合作。”不过他的心里却是有些奇怪,如果说华夏的钢铁产业大规模向电炉炼钢方式转变,那么对于铁矿石的需求自然而然地就会减少,而华夏是全球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这将会对全球铁矿石贸易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而据他所知,方家旗下可是控制着不少铁矿石生产企业的股份。不过,他可不会当面问及到这种事情,而且这种改变也不会是在三五年内就可能发生的。
两人又聊了片刻,中谷鸣一坐正了身体道:“方君,这一次过来,其实还有另一件事情想要咨询一下方君的看法。日新制钢株式会社,想必方君不会感到陌生吧?”
“日新制钢株式会社?”方明远怔了一下道,“当然不会陌生,我听说它是要和日本金属工业公司合并。”日新制钢株式会社是日本第五大钢铁企业,主要产品为合金镀层等耐腐蚀表面处理的建筑用钢、汽车用钢和不锈钢,在北美、西班牙和中国都有生产基地。他有些不明白,就算是日新制钢株式会社和日本金属工业公司合并,也不过是位次再上一名,也对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形成不了多大的威胁。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的真正竞争对手还是新日铁公司和神户制钢公司。
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五十七章 强烈的危机感
中谷鸣一苦笑道:“这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新日铁公司有意收购日新制钢株式会社!”新日铁公司已经是日本最大的钢铁集团公司,与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拉开了一定差距,如果说再把与日本金属工业公司合并后的日新制钢株式会社吞并掉,其在日本钢铁业内的地位将会是更加地稳如泰山,令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难以超越。
日本人虽然说在对外时比较齐心,但是也绝对不是铁板一块,同行间的竞争同样是十分地激烈。属于不同财团的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和新日铁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新日铁公司要收购日新制钢株式会社?”方明远立时坐直了身体诧异地问道,这件事情他倒真是没有听到什么风声。要是新日铁公司成功地收购了日新制钢株式会社,对于其巩固在日本钢铁产业中的地位自然是不言而喻,就是在国际市场上,也可能引发不小的风波。
不过他转念一想,似乎新日铁的这一做法也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对外结成同盟、协同作战,对内交叉持股、并购重组,是日本企业一向的做法,特别是在危机时期,日本企业采取这些做法,为他们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竞争力,保证企业盈利,从而顺利渡过危机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全球经济不振,日本也并未幸免于难,钢铁产业自然也受到了冲击,新日铁公司祭起这项屡试不爽的法宝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过日新制钢株式会社毕竟是日本第五大钢铁企业,并购了日本金属工业公司之后,没准可以跳到第四位,这样的一家企业,新日铁公司想要将其成功地收购过来,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吧。
“这正是我们感到棘手的关键。”中谷鸣一一脸无奈地道,“日新制钢株式会社原本就和新日铁公司有合作关系,还是日新制钢株式会社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百分之八,而且新日铁公司和日新制钢株式会社的重要股东有一定程度的重合,如果说新日铁公司下定决心要收购日新制钢株式会社的话,这些都是有利条件。”
方明远恍缓缓地点了点头,对于两大公司的具体股东构成,他的印象并不深,特别是日新制钢株式会社,不过中谷鸣一肯定是做过详细的调查。
方明远的眉头微皱道:“新日铁公司现在不是和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正在谈判合并吗,还有精力去收购日新制钢株式会社?”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是日本第四大钢铁企业,业务范围涵盖了钢铁生产、有色金属与其他材料、贸易与运输、工厂工程、原材料及燃料和电力、系统工程等诸多方面。
“那又没有什么难度,只不过是在走程序罢了!”中谷鸣一哼了一声道。三井财团和住友财团的关系向来不错,旗下企业多有合并之举,多一个新日铁公司和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的项目,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所以他们连阻止都懒得阻止,也就是下点绊子,不让两家公司那么顺顺利利地合并。
“纵然是走程序,新日铁公司想要收购日新制钢株式会社,也得在它消化了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之后,我不相信它的胃口有那么好。”方明远轻笑道,“怎么也得到二零一四、一五年去了。”
对于方明远的这一判断,中谷鸣一倒是也承认确有道理,新日铁公司虽然是日本第一大钢铁企业,想要将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和日新制钢株式会社一并吞下,也肯定会消化不良的,到了那个时候,可就不是一加一加一大于等于三了,很可能要小于三。新日铁公司应当是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
“……”中谷鸣一刚要说话,抬眼看方明远似乎若有所思,又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方明远确实是在思考,在得知新日铁公司在与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谈判合并的同时还在打日新制钢株式会社的主意,这令他不禁有强烈的危机感。与日本、韩国这些钢铁强国相比起来,华夏钢铁产业的集中度实在是太低了,庞大的产能分散在大大小小的数以百计的企业身上,也就造成了能够拿得出手的企业并不多。
虽然说,纯从产能来看,世界钢铁产业的前十名里,已经有多家华夏钢铁企业,但是一旦加上利润率、加上人均吨钢产量、加上出口创汇等其他指标,华夏的钢铁企业还能够留在榜单上的就屈指可数了。新日铁公司和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无疑都是榜单前十名的成员,但是仍然有着强烈的危机感,而国内的这些企业,这些年来,集中度却是不升反降,在高端钢铁产品领域里,面对这些对手们几无还手之力,反而屡屡因低端产品的出口被发达国家征收惩罚性关税。这样的局面如果说长久持续下去,未来又怎么能够与这些跨国集团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竞争,难道说就靠无底限的降价战略吗?
虽然说出口可以创汇,但是华夏如今可以说已经过了迫切需要外汇的时期,庞大的外汇储备已经成为了政府的一大负担,光是如此大的一笔资产保值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更不要说还要增值。而且这种依赖超低价格出口创汇,先不说会多么招同行的憎恨,也不说会招来他国的反倾销制裁,光是环境污染这一块,日后所造成的损失,可以说远在出口创汇所能得的利益之上。只不过利益是企业获得了,政府得到了税收,治理环境污染却是要全民来买单。
“唉……”方明远轻叹了一口气,道理虽然谁都明白,但是想要实际着手去做点什么的话,就会发现,这其中的艰难险阻实在是太多了。
中谷鸣一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说什么敏感的话题了,居然令方明远发出了充满了无奈的长叹。
“中谷会长,对于新日铁公司的这些动作,贵公司有什么样应对措施?”方明远端起手边的茶壶给中谷鸣一面前的茶杯满上,中谷鸣一连忙双手端起微躬身接着。他虽然是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的会长,但是方明远的身家、以及社会地位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他。像这种事情,方明远要是不想出面,辽省钢铁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接待他,也不算是失礼。如今反倒是能够和方明远见面,说得上话,成为了他的优势。
待方明远放下了茶壶,中谷鸣一道了谢这才坐了下来道:“如果说可以的话,我们希望能够与包括辽省钢铁集团公司在内的,方君旗下的企业进行全面合作,双方可以交叉持股。”
方明远怔了一下,交叉持股这个名词他并不陌生,在如今的工商界中,企业交叉持股的现象并不罕见,韩国财阀大多更是靠着这种方式,以少量的资金来运营庞大的企业体系。就是在华夏国内,交叉持股的现象也是越来越多。交叉持股固然有着一些对资本有利的方面,但是它的副作用也是相当大的,比如说在股市上,常常会引起多诺米骨牌效应,再比如说会造成资产泡沫。
“贵方打算交叉持股多少?”方明远笑问道,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虽然资产庞大,但是辽省钢铁集团公司如今也并不见得就比它逊色。光是辽省钢铁集团公司所持有的阿塞洛克基集团公司的百分之十二的股份,就是一笔可观的资产。
“百分之十以内!”中谷鸣一苦笑道,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是上市公司,股东比较分散,能够持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就已经是第一大股东了,百分之十三就是第二大股东了。辽省钢铁集团公司却没有上市,股份相对集中,光是方家和郭家两家就实现了控股。百分之十的股份,都是董事会里讨论再三的结果。
其实要不是考虑到股份实在太少的话,方明远压根就看不上,大部分董事更希望能够将持股比例限制在百分之五以内。他们只是希望能够借助辽省钢铁集团公司和方明远的人气,应对新日铁公司,但是却并不希望方明远能够插手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的事务百分之十的股份,已经是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的第三大股东了,加上方明远在日本社会的影响力,他那雄厚的资金,他在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董事会里的地位和影响力,就不是股份所能够体现出来的了。虽然说还不至于大权旁落,但是很多事情要是方明远不配合的话,他们还真不好办。
当然了,他们自认为这样做,对于辽省钢铁集团公司来说,其实也是有好处的,毕竟从多个专业领域来讲,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当辽省钢铁集团公司的师傅,还是完全不是问题的。
方明远沉思不语,反复地思量着其中的利弊,中谷鸣一也没有指望他能够迅速地做出决断。虽然说双方股份互换,不需要动用大额的资金,但是百分之十的股份,对于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和辽省钢铁集团公司来说,都是引入了一个重量级的股东,辽省钢铁集团公司虽然方家和郭家就能够实现控股,但是其他股东们的意见,也不是能够完全无视的。
就在这个时候,两人突然不约而同地觉得身体摇晃了起来,桌上的茶壶、茶杯也发出了碰撞的清脆声音,两人对视了一眼,即确定了是发生了地震,不过两人并不感到惊慌。说起地震来,日本绝对是地震大国,仅在上个世纪里,日本死亡人数超过千人的地震就高达十次,关东大地震更是造成了数以十万计的日本人死亡。日本平均每年光是有感地震就可以达到千次,就连东京地区,年均有感地震都要超过四十次,如果说将那些轻微地震都算上的话,数量就更多了。为了应对频繁的地震,日本的房屋在建造时都要考虑到抗震性,就连室内的装饰都要充分地考虑到防震功能。
两人的助理都匆忙地赶了过来,将两人围在中间,并做好了一旦形势不妙,就立即带两人出屋的准备。不过,众人也并没有很紧张,长时间在日本生活的人,对于地震都已经麻木了,一般的小地震连躲避的**都没有。
震动仍然在持续,房屋里的很多摆设因此而摇晃起来,发出了清脆的碰击声,一些杂物被震动搞得纷纷掉落。
“方少,我们出去!”看着屋里的吊灯也发生了明显的摇晃,武兴国忍不住道。
“等等等等!”方明远仍然稳坐在那里,手里端着茶杯道,“你们不觉得摇晃在减弱吗?”
“那也可能是前震!”武兴国大声地道,“先出去,如果没有事情,再进来也不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伤到了方明远,那都是大事件。
方明远看了看中谷鸣一,耸耸肩道:“我们就当出去散散步,怎么样?”对于自已的这栋别墅,方明远还是比较放心的。先不说日本对于建筑的防震要求的标准就很高,这栋房子当年是属于中东某个王室成员的,建造的时候肯定是相当地用心。中东王室子弟财大气粗,又是在日本这种多地震国家,在用料上肯定是格外用心。况且这里远离仙台、福岛,就是那里大地震提前爆发,对于这里影响也不应太大。
“方君既然有意,我当然奉陪了。”中谷鸣一笑道。对于方明远的镇定自若,他还是相当佩服的。要知道他毕竟不是日本人,这样明显的震动,是很容易令人惊慌失措的。他镇定是因为身为一名年过半百的日本人,自然是见识多了,早就不放在心上了。而方明远做为一个并不长时间在日本的年青人,也能够有这份镇定,就很难得了。
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五十八章 必须做出选择
两人被众人簇拥着,小心翼翼地穿过了厅堂,迅速地出了别墅,来到了门前的空地上,众人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震动确实减弱了很多。”中谷鸣一感受了一下笑道,“看来并不是大地震,或者说震源离我们这里相当远。”
“一会看一下电视,应当会有报道。”方明远点了点头道,他觉得应当不是自己所想的那一场引发海啸的大地震,记得前世里,那场地震最终可是被定为了九点零级的地震!连华夏的不少地方都有感觉,他现在距离震源虽然不近,但是比起国内来,还是近很多的。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令日本本土七成以上的国土都有感觉。也令鸠山由纪夫、小泽直树等人吓出了一身的冷汗。地震发生时,东京有明显的震感,他们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方明远所提前“预言”的那一场地震爆发了!虽然说方明远说得是冬季或者说冬季与春季的交接时期,但是准备救灾这种事情,是永远都不会觉得准备充足的。特别是像方明远所描述的,又是地震、又是海啸、还引发核事故,鸠山由纪夫他们恨不得拿出一年的时间来准备。
当时两人正在主持会议,在第一时间中断了会议,询问震源的所在地,以及造成的后果。并没有过多久,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和日本地震部门相继传来消息,震源在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3°n,3°e),发生七点一级地震。仙台等城市震感明显超过四级,东京都当地的震感为三级,地震过程持续了两分钟左右,地震造成邻近地区的房屋受损,但是目前还没有人员伤亡的消息。该地震已经在震源附近引发了区域海啸,本州岛的ofunato站监测到了零点五四米高的海啸波。
“呼……”小泽直树长出了一口气,悬到嗓子眼的一颗心这才算是放了下来。日本地震、火山常年存在,像这样没有造成什么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在日本国民心中完全就不是一个事,明天就会将此事抛之脑后。
鸠山由纪夫比他也没有好多少,方才也是一颗心蹦蹦乱跳,也就是他没有心脏病,否则他觉得自己肯定得吃药。此时看到了传回的数据,心情才渐渐地平复了下来。手边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是来自安田仲宫的。
“首相阁下,你已经知道了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了吧?是不是与……那个大致在同一地区?”安田仲宫也没说什么客套话,开门见山地道,“据我所知,日本有地震观测史以来,同一地区发生七点零包括以上级地震后,从来也没有过在短时期内再出现更高震级的地震!”
鸠山由纪夫心中一惊,心里盘算着安田仲宫这话是什么意思?他是想说方明远的预警根本就是虚张声势吗?
“虽然说时间、地点、影响地区都算是大致准确吧,但是这震级与他所描述地相比较也未免太悬殊了吧?”安田仲宫继续道,“也许在支那,七级以上的地震就是大地震了,但是在我国,这一场地震所造成的危害,根本就算不得什么!他所索要的那些条件,是不是太过份了?”
“安田君,有地震观测史以来,同一地区发生七点零包括以上级地震后,从来也没有过在短时期内再出现更高震级的地震这一理论是谁说的?”鸠山由纪夫深吸了一口气问道。对方明远所开出的那些条件,安田仲宫原本就是反对最强烈的一个。若不是方明远有成功预警的多个先例,恐怕安田仲宫对此早就不屑一顾了。如果说安田仲宫所说的那个理论确实存在的话,那么他有这样的反应也不足为怪。
“安倍立山教授!”安田仲宫毫不迟疑地答道,“首相阁下如果不相信的话,可以亲自问问安倍立山教授,或者说国内的其他地震领域的专家学者。”
放下了电话,鸠山由纪夫已是面沉似水,小泽直树凑过来轻声地问道:“鸠山君,出什么事情了?”
“安倍立山这个人,你知道吧?”鸠山由纪夫阴沉着脸道,“安田仲宫说他说过,日本有地震观测史以来,同一地区发生七点零包括以上级地震后,从来也没有过在短时期内再出现更高震级的地震!”
小泽直树琢磨了片刻讶然道:“他的意思是,方君所说的那一场地震不可能再发生了?”安倍立山这个人他听说过,是日本地震学界中十分有名的一名专家教授。
“嗯!”鸠山由纪夫皱眉道,“虽然说海啸也有其他方式引发,但是如果说排除了地震的话,其他方式发生的概率就要小了很多,而且方君也并没有提到过。”
小泽直树一颗心如坠冰窟,如果说这一理论是真的,也就意味着方明远所预警的地震不可能比今天发生的七点一级地震震级更高,理论上来说,自然也不可能引发更大的海啸,那么所说的核事故要么就不会发生,要么就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或者说是其他地区的核电站。当然了,也不排除像安田仲宫所说的,方明远是在虚张声势!
如果说是那样的话……一方面是六大财团中可能会出现反悔的声音地震和海啸虽然发生,却对日本本土并没有造成明显的损害,再让方明远拿走那些好处,显然是已方吃大亏了;另一方面,自己和鸠山由纪夫也可能因此而受到拖累!
不过小泽直树倒也没有因此而变得惊慌失措,沉吟了片刻道:“要是这样的话,当务之急,我们是要先确定一下,这种理论在学术界的认同度。而且,即便是学术界大多数人都认同这一理论,也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万古不变的真理。在相对论出现前,经典力学理论不也是被世人认为是真理吗?”
鸠山由纪夫重重地点了点头,现在他所能够做的,也只能是尽可能地来驳斥安田仲宫的这一说法了。否则的话……
二月二十六日,地震已经过去了五天时间,由于对日本本土并没有造成多少实质性的损害,这一场发生在海底的地震已经被普通日本人抛之脑后,每年发生的地震次数太多了,不要说没有多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了,就是伤亡个几十上百人,在日本都不算大事。除了当事人和地震当地外,其他地区的民众都不会放在心上的。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在日本最顶尖的一小撮人里,却已经为此事争论地不可开交。送走了前来访问的外国高官后,鸠山由纪夫回到首相官邸自己的房间后,即疲惫不堪地倒在了床上。
由于日本的学术界确实有这一理论,现实中也确实是自有地震观测史以来,在发生过七级包含七级以上地震的地区,短时期内,往往是几十年甚至于更长的时间,不会再发生比其更高震级的地震,安田仲宫拉拢了岩崎正言,两人的态度相当明确,虽然他们感谢方明远的事先示警,但是他们认为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全额向方明远支付所答应的报酬无疑是不明智的。他们认为应当大幅度地削减。如果说不是因为这一次的地震和海啸发生在了方明远所划定的地区和时间,他们因此而有所顾虑,安田仲宫的态度将更加地不留余地。
弘池义存和伊藤忠光一的态度并不明确,目前还处于左右摇摆不定中,玉山竟未和立本多义的态度倒是比较明确,他们认为,现在讨论这个问题还为时尚早,目前才是二月下旬,至少也要到四月、五月再来讨论这个问题才比较合适。而且他们倾向于即便是要削减已方答应方明远的条件,也必须要适可而止,不要与方明远之间爆发矛盾。
六大财团之间的态度都不一致,自然是给鸠山由纪夫和小泽直树两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虽然说鸠山由纪夫是首相,执政的是民主党,但是两人心里都很清楚,如果说没有六大财团的同意,至少也得是多数同意,否则的话他们答应给予方明远的承诺根本就无法兑现。
从鸠山由纪夫个人的立场来说,他是认为先不说,方明远示警的大灾到底还会不会出现,仅仅凭这一场七点一级地震是在方明远划定的范围和时间内发生这一点,日本都应当交好他,这一次是七点一级,要是八点一级呢?有没有示警,结果可就是完全不同。而且,方明远的那些条件……也不算过份。那些文物要是严格依照国际法来说,本就应当是归还华夏的。
当然了,鸠山由纪夫更重视的还是如果说他们削减了答应给予方明远的酬劳后,方明远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他可不认为方明远会默默不语地就那么认了。先不说日后方明远还会不会再向日本示警,如果说他迁怒于已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后果?鸠山由纪夫想到这里脑袋瓜子都有些痛了。
这五天来,他虽然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但是六大财团意见不一致的弊端已经开始显现出来。包括东京电力公司在内的三家经营有核电站的电力公司正在积极地游说,以电力紧张为由想要在三月份就尽快重新启动反应堆开始供电,六座核电站超过三十台机组的关机,每天都是大笔的日元哗哗地从手边流过却无法得到,这令这三家企业的背后的大股东怎么能不为之心焦?
当初这三家电力公司关闭机组检查整顿就是强行命令的,六家财团和政府站在一个阵营时,三家电力公司自然是无力对抗,但是如今两家财团“倒戈”,两家中立态度不明确,只有两家与自己两人的态度还比较坚定,三家电力公司不老实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就是在政府内部,响应三家电力公司的声音也大有人在。
民主党上台执政时间尚短,鸠山由纪夫自己同样如此,虽然说成功地组建了内阁,并磕磕绊绊地走到了今天,但是对于政府各个部门的掌控力却是不一,其他党派,特别是自民党的影响力在其中仍然很大。之前是有六大财团在背后支持,这些官员们即便是对一些政令满头雾水,也会执行下去,而如今这些人察觉到了上面的态度不再统一,自然会为了种种原因跳出来,反对这些他们搞不清楚鸠山由纪夫目地的政令。当然了,其中肯定也有是得到了安田仲宫或者岩崎正言授意的官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