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资源大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月下的孤狼
方明远找了个借口,将方彬支去买菜,自己却拉着苏爱军在马路边找地坐了下来。
苏爱军有些不明所以然,但是也看出了方明远似乎有事要说。
“苏叔叔,你家里现在一个月的月收入有多少?我的意思是全算上!每个月能有余钱吗?”方明远轻声地道。
苏爱军微微地一怔,笑道:“怎么着,打算赞助我一些?那我可没有意见,你小子现在一个月的收入顶我好几年呢。”
“苏叔叔,我不是在和您开玩笑,正事!”方明远正色道。
苏爱军收起了脸上的笑容,低声地道:“我和你婶子两人加一起,六百左右吧。大概每个月能有个百八十的存款吧。这还是你婶婶会过日子,要是我一个,恐怕就什么都留不下了。”
“原来苏叔叔是月光族啊。”方明远轻笑了起来,苏爱军的这个答案并不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月光族?什么意思?”苏爱军奇怪地问道,“你小子怎么时不时地就蹦出个新名词来。”
“月光族是指将每月赚的钱都用光、花光的人,同时,也用来形容赚钱不多,每月收入仅可以维持每月基本开销的一类人。月光族是相对于努力攒点钱的一类人而言的。你们的口号就是挣多少花多少!吃光用光,身体健康!”方明远窃笑道。
苏爱军也忍不住笑了起来,随手拍了方明远后脑一记道:“你小子,就知道编排你苏叔,我有你说的那么不堪吗?”
“不不不,我可没有那个意思。月光族对于国家经济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贡献,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繁荣,加速货币流通。而且他们对于每个月的固定一天,有殷切的企盼,生活有明确的目标、生命有十足的动力。而且在一个固定的周期内——一般为30天,他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从腰缠万贯、到身无分文、再到负债累累的生活,从而对大大增强他们心理素质以及对待不同水准生活灵活应变的生活方式。而且由于他们具有众多的债主,所以一向是人际关系广泛。所以月光一族是商家最喜欢的消费者,因为他们有强烈的消费yu望,会花钱;而且他们也有很强的赚钱yu望,从而有钱可花。富,富不过30天;穷,穷不了一个月!这是他们最生动的写照!”方明远一本正经地道。
“等等,还有最重要的一条!”方明远侧身避过了苏爱军的巴掌,大叫道,“这种生活方式极其有利于巩固家庭的安定团结,当月光一族撒手西去时,因为一分一毫的遗产,所以制止了一切财产纠纷的产生!”
苏爱军又气又好笑,这个小子,居然还是一套一套的,而且这话听起来是似是而非,可是仔细一琢磨,这简直是骂人不带脏字啊。这手头要没有一些积蓄的话,有个天灾人祸的时候可怎么办?一点小钱、生活费借到不难,要是数额巨大的话,那岂不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两人打闹了片刻,苏爱军将方明远揪到了跟前,肃容道:“明远,你到底想要说明什么?”
“苏叔叔,我希望您能够将这话转给苏爷爷,价格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但是要注意防止因为价格改革所带来的市场动荡。大家都穷啊,一个月抠抠缩缩地不过能省下来几十元钱,一年能攒个几百元钱,那都是家庭收入不错的了。对于那些家庭收入较差,一年没几十元节余的家庭来说,任何一点点价格的上涨,对于他们来说,都会对生活造成直接的冲击。比如像您来说,鸡蛋和猪肉涨价,那不过是一个月少存几元钱,或者说少吃一两口的问题,但是对于那些原本一个月里就吃不上两顿肉的家庭,这上涨的一两毛钱,可能就是让他们彻底地与肉无缘了!苏叔叔,你想过没有,这样的家庭在全国有多少?而且这肉可以省,可是还有很多东西是根本省不了的,比如粮食!比如食盐!比如蔬菜!比如食用油!”方明远郑重其事地道,“苏叔叔想过没有,如果说一旦价格放开的消息传将出来,民众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苏爱军沉吟了片刻,脸色也不由得为之微变。“明远,你是说可能会发生抢购?”
“不仅仅是抢购,甚至于可能会发生挤兑风潮,大家会将银行里的存款都提出来,换成商品。他们认为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财产不缩水!”方明远斩钉截铁地道。
苏爱军这才真的为之色变,仅仅一个抢购,苏爱军还并不认为有多么的严重,但是要发生挤兑风潮,那无疑就是件大事了!这可是会影响到国家金融秩序的!
“明远,这种事上可开不得玩笑?”苏爱军紧盯着方明远的双眼,沉声问道。
“苏叔叔,这种事上我又怎么可能会和你开玩笑?”方明远故意做出一副委屈的模样道,“您只要仔细地想一想,如果说所有的家用品都涨价百分之十的话,对于那些拖家带口的月光族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我想您就明白了!”
苏爱军立时站起身来,在方明远的面前不停地转着圈子,从感情上说,他希望方明远所说的夸大其词,但是从理智上来说,他又觉得方明远绝不是在虚张声势!
方明远也不多话,只是看着苏爱军的身影,这一条消息,对于苏浣东来说,应当是极其有用的,只要他意识到这其中的巨大风险,并将此形成报告,提交高层,那么无论抢购风潮和挤兑风潮是否发生,对于苏浣东来说,都足以赚取足够的政治分了。这样,对于苏浣东日后的进一步高升,无疑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四十二章 参股
第四十二章 参股
当天的夜里,苏爱军与宫本折一都是辗转难眠。
苏爱军已经将方明远和他的谈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老爹苏浣东,至于需要怎么做,这就不用他再去操心了,久经官场的苏浣东会比他所能想到的结果还要做得完美。他更在意的是,如果说真的如方明远所说的那样的话,家里那点微薄的存款岂不是又要缩水?苏爱军是一个独立的人,自从离开家里,他就没有再向家里伸手要过一分钱。虽然说家里每个月的日常生活开销全部都由国家承担了,老爹老妈的工资根本就不用动,留下来全是分给他们三兄弟的。但是苏爱军却觉得,一个独立的人,是不应当在工作后还向家里伸手的。
这几年来,他虽然挣得不少,但是花得也不少,结婚的时候,由于手头拮据,和妻子只是到京城里看望了一下父母,逛了逛京城也就算了。如今妻子已经有孕,家里的存款却不过区区两千多元,如果说真的如方明远所说的那样,价格改革会引发抢购风,商品会因此而变得紧缺的话,那岂不是苦了妻儿?
“爱军,你今天到底怎么了?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妻子刘岚翻了一个身,轻声地问道,“是明远的事又有什么变故了?”对于方明远,刘岚也是格外的喜欢,常常私下里说,要是自己的儿子也能像方明远那样聪明能干就好了。还只是个少年人,就已经能够挣钱补贴家用了。
苏爱军摇了摇头,将今天方明远和他所说的一切都转告了妻子,妻子不是那种喜好八卦和东家长西家短的女人,倒是不用担心她将事情泄露出去。
“他怎么会突然想到这个?”刘岚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丈夫,一个少年人却与丈夫这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谈论这些,实在是令人听着有些诡异。回想一下自己十三四岁的时候,似乎还在忙于玩耍和学习,国家大事,对于自己来说,简直遥远地像另一个世界。
苏爱军侧了侧身,搂住妻子的腰道:“所以我才说这小子的思维是属兔子的,他却说这叫跳跃性思维,说明他脑袋转得快,思路广阔!”刘岚不禁笑了起来,自己的丈夫见了方明远,总喜欢和他斗斗口,但是面对方明远口中的那些层出不穷的新名词,却是每每都无功而返。
“那你告诉没告诉爸爸?”
“当然要告诉了,这小子说得这么郑重其事地,我能不说吗?”苏爱军耸耸肩道。这几年来,方明远时而会和苏爱军谈论一些国事,虽然苏爱军觉得他说得有些匪夷所思,但是随着时光的推移,成为现实的倒已经过半。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苏爱军和苏浣东,对于方明远的话,一向是比较重视。从不认为那只是异想天开的童言童语。
“那爸爸是怎么说的?”刘岚好奇地问道。
“爸爸什么都没说,只是反复地让我说了三遍,确保没有说错的地方,还要我再写一份书面报告,明天传到他办公室去。”苏爱军亲了亲妻子的唇,轻叹了一口气道,“说实话,这事我回来越琢磨越觉得可能。明远说得不错,大家都穷啊,每个月的那点工资,除了吃喝拉撒睡之外,就余不下多少。像那家里孩子再多点的,就是每年的学费,都有付不起的。如果说突然下发一道文件,决定放开价格,允许价格浮动,大家肯定会担心因为提价而造成家里的存款缩水。虽然还是那么多的钱,但是却买不到同样多的东西了。这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冲击。就是咱们,恐怕也要大肆采购一些日常用品,以备不需。这小子的脑瓜到底是怎么长的,居然能够想得这么长远!”
“爱军,我倒是觉得与此将那些钱投入到采购里去,不如交给明远来投资。”刘岚小心翼翼地看了丈夫一眼,关于这个话题,夫妻二人也不是头一回讨论了。但是以前苏爱军总是避而不谈。刘岚倒是觉得既然夫妻二人都不善于理财,而方明远如今又玩得风生水起,晚上听他们说话,似乎方家饭馆要开到平川县里去了,方彬更是叫嚣着要开到省城里来,显然生意红红火火地。而且听方明远的意思,似乎还要再开一家超市,如果能够将这笔钱算做投资,投到方家的产业里,至少不用担心它贬值了。
“这样,日后就是物价飞涨,也不会苦了咱们的孩子。”刘岚见苏爱军脸色未变,于是大着胆地道。
“你不知道,那小子如今不缺钱,只是没法子兑换成货币!”苏爱军苦笑道,“咱家的那两三千元,连现在方家饭馆一个月的纯利都比不上,投给他,你说他给咱们多少股份合适?给少了咱们面子上不好看,他心里也不舒服,给多了,那岂不是咱们变着法地侵占方家的财产吗?”
“爱军,我这样说你别生气。”刘岚迟疑不决地道。
“嗯?”苏爱军略微有些诧异。
“其实我觉得你有些太拘泥了。而且这话不仅仅是我说,明远他也说过。今天晚上你在厨房里做饭的时候,明远和我谈过了,他说,这股份并不能完全以投入的资金来计算,比如说各项新技术,销售的渠道、人际关系,甚至于像他们饭馆里的新菜谱都可以折算成股份。这一次方家饭馆受到他人的欺压,若不是有你帮他一臂之力,那个李东星能那么好说话吗?所以他希望你能在他的这些产业中参股。这样,至少那些贪官污吏们再想动他方家的脑筋就要盘算一下,触怒你苏家的后果。这样一来,方家饭馆和日后开办起来的超市就可以省心省力,还少了很多上下打点的费用。对于他来说,以股份换取个平安,是再值得不过了。”刘岚轻声地道。
苏爱军苦笑了一下,刚要开口,却被妻子用手捂住了。“明远还说,如果说你不参股,那么日后他也不好意思总来麻烦你。平川县里如今应当是安然无事了,但是日后的省城分店,甚至于京城分店,他也不敢麻烦你们老苏家了。这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你总应懂得吧。他还说了,要是你死活不同意的话,他就等咱们的孩子满月的时候,直截了当地将股份赠与给咱们的孩子,作为哥哥给他的降生礼,这样你总没理由拒绝了吧?”




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四十三章 参股(下)
第四十三章 参股(下)
苏爱军怔了一下,半晌才无奈地道:“刘岚,这别人不知道,你还能不知道吗?如果说欠人情的话,应当是我苏家欠他方明远的。当初,要不是他提醒了我,我又告诉了爸爸,那一年的发展规划根本就不会提到铁路提速。而正是因为那一篇报告,让爸爸确定了如今的地位。而我苏家,帮他不过是一些举手之劳的小忙……”
“话不能这样说,现在也许只是一些你认为举手之劳的小忙,但是对于方家来说,却是解决了大麻烦。明远既然有这份好意,你又何必非要拒人千里之外呢?这产业中有了你的份额,日后你伸手相帮也是名正言顺不是?”刘岚劝解道,“这日子还长着呢,日后能够帮助方家的地方也多着呢,我看明远都不在意这一点股份,你又何必这样坚持呢。还是说你信不过明远,怕他日后惹事生非牵连老苏家?”
“明远真的是这样说的?”苏爱军有些难以置信地道。
看着苏爱军似乎有些动摇,刘岚心中暗暗佩服方明远,要不是他今晚和自己的那一番话,彻底地表明了他的态度,自己说什么也不能这样来劝丈夫。刘岚相信自己的眼力,虽然方明远年纪还不大,远未到性格定型的时候,但是刘岚坚信他肯定不是那种会犯奸做科之辈。苏家要是能够与他紧密的结合起来,日后必然是大有益处,对于自己未出生的孩子,自然也是件美事。
“你要是不信,可以去问方彬吗?当时他也在场,并没有反对!”刘岚将苏爱军的手放到了自己的小腹上,充满了温情地道,“为了咱们的孩子,也别辜负了明远的一片好心,你就答应下来吧。”
“我明天找明远亲口问问,如果真是如此的话,我就答应参股!”苏爱军终于松了口。刘岚喜不自禁地捧着苏爱军的脸,送上了一记香吻。
此时的宫本折一亦是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方明远所提供的游戏策划书他已经传真回了国内,现在他只能等国内的结果了。但是宫本折一却仍然心事重重地难以入睡。越和方明远接触,不知道为什么,宫本折一就越觉得这个少年不简单,面对自己所说的好消息,他居然是毫不动容,一副了然在心的模样。仿佛这一切,都已经在他的意料之内。只不过是借自己的口再来确认一番罢了。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他对自己的作品有着绝对的信心!
其实宫本折一还真是高抬了方明远,方明远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知道在前世中《幽游白书》所取得的辉煌成绩,横跨漫画、动画、游戏三大产业,形象授权更是遍地开花,虽然经他之手推出,早了两年,但是方明远相信精品就是精品!所以对于《幽游白书》的畅销他一点都不担心。只是这一份先知先觉落到了宫本折一的眼中,就成了胸有成竹的代表。
这样一个具有极大潜力的优秀漫画人才,居然还对设计游戏颇有心得,那一份游戏策划书他已经看过了,以他的眼光来看,这个游戏也许达不到俄罗斯方块风靡全世界的地步,但是亦应当相差不大,这个被方明远命名为泡泡龙的游戏有着简单易懂,上手极快,老少皆宜的特点,而且这个游戏的编写相当地容易,可以说贵在创意!
但是就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创意,为什么别人没有想到,却让方明远想到了?并且将其完善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和挑战性的游戏,这说明了什么?
想到这里,宫本折一腾得从床上跳了起来,从公文包里翻出一叠纸来,他必须给社里高层写一份报告,要求他们加大对方明远的重视度,更要笼络好方明远,这是一棵潜力无穷的摇钱树!只要他能够一直与《少年月刊》合作下去,那么《少年月刊》追上甚至于超过《周刊少年》并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想!给予方明远更为优厚的待遇,他也许会给社里带来想像不到的丰厚回报。
宫本折一心中很清楚,华夏的漫画业、动画业、游戏产业如今与日本相比起来,就如同一个侏儒站在了巨人的身旁,而这一点,却是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
国内对于漫画产业曾经有过调查,1946-1949年是日本战后第一次出生高峰期,这一时期降生的一代人因其密度大而被日本人自己称为“团块世代”。这一代人他们都是从小在电视机前长大的,又属于“视听世代”,他们和上代的“铅字世代”不同,对图像读物有着自然的偏好。这一代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把漫画带进了大学,带进了社会。“团块世代”和他们的弟弟、妹妹们,进而包括他们的子女们,形成了庞大的漫画读者群,从而奠定了漫画文化不可动摇的社会地位。所以日本漫画的发展在社会上是没有断层的,存在着各种年龄、性别、文化的和多层次的需求,各式各样的漫画也就相应地培养了起来,漫画在如此宽松的环境内才得以充分发展。
而且日本社会对于漫画的包容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这也是日本漫画能形成今天漫画产业局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日本漫画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不断发展,到了如今,漫画出版物几乎占图书出版总量三分之一的高比例,这是其他国家所不能相比的。而且日华两国文化上有着纠缠不清的关系,对于方明远的漫画,日本人可以毫不费力地理解,但如果说是欧美人,那这一结果就肯定要打折扣的。
况且为了扩大动画和漫画产品在国际上的销路,加大传播日本文化的力度,日本政府以及东京都政府都在对日本的动画、漫画产业实施支持和扶植政策。日本政府不但将两者作为一项重要的出口产业,而且还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来培养,在政策、资金和组织上都给予极大帮助。
所以方明远想要发表漫画,想要获取更大的收益,那么日本的杂志社无疑是他目前最好的合作伙伴。
而《少年月刊》就要成为他在漫画界的独家合作伙伴!
可是怎么样才能够将方明远牢牢地和《少年月刊》绑在一起呢?宫本折一的心中自然而然地浮起了“参股”的念头。




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四十四章 车站遇上个人贩子
第四十四章 车站遇上个人贩子
方明远并不知晓昨夜里曾经有两人因他而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喜欢懒觉的他却不得不第二天一早就起床,和方彬一起去长途车站接人。
今天是周末,在得知方明远要跑到奉元去,赵雅和冯倩两人也吵吵着要到奉元来玩,冯爱国和赵建国拿两人没辙,也就只能答应了,刘勇从赵雅那里得知了消息后,也随之跟了过来,海庄镇那里,冯爱国将三人送上车,方明远他们在这边接车,这样倒是省了再有人陪同了。
“哈欠”,还未入夏的奉元,早上还是比较清凉的。方明远坐在车站的长椅上,不住地打着哈欠。他是典型的夜猫子,越到晚上越精神,这早上自然就是萎靡不振了。
“明远,咱们来得有些早了,那车估计得再有半个小时才会抵达。如果说路上再有别的事耽搁,恐怕会更晚。”去找工作人员打听车次的方彬塞给他几个包子道。
“嗯,那也没办法,咱们就只能在这里等着了。”方明远小心翼翼地咬开了包子,先吸了一口,将包子里鲜美的汤汁吞了下去,这才开始吃包子。这样口味正宗的灌汤包子,在前世里他已经多年没有吃到过了。疯狂追求产量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想办法催长,蔬菜如此,肉类也是如此。原本一年才能出栏的肥猪,硬生生地催长到了半年出栏,这肉味还能纯正,那才是见亡灵了!
方彬点了一支烟,坐在方明远身旁吞云吐雾起来。“明远,你说苏爱军他会同意你的提议吗?”
昨天方明远和刘岚的那一番谈话,方彬在一旁听得是清清楚楚,对于苏爱军的参股,方彬倒是举双手欢迎,他能够投进来多少钱那是小事,但是有了苏爱军这尊佛坐镇,那些宵小之辈再想对方家运什么歪门邪道,就得三思而后行了。分出去一部分收入,却能换来平平安安,在方彬看来,也值了!况且,对于苏爱军,方彬还是颇有好感的,堂堂铁道部副部长的儿子,正经的高干子弟,却没有一点盛气凌人的架子,安安生生地呆在大学里当老师,反倒是那些劳什子镇长、乡长的儿子,一个个飞扬跋扈地,牛气的不得了。
“有七八成的可能吧!”方明远专心地吃着包子,这灌汤包子好吃是好吃,但是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得一个满脸满身是油的下场。对于让刘岚说服苏爱军的入股,方明远也是昨天灵机一动的产物。希望借助着可能到来的涨价风潮和刘岚怀孕的这两股东风,一举说服苏爱军。只有将苏家绑到自己家的战车上,日后关于铁路上的一些设想,才有可能将其变为现实。既然上天让自己重活一次,那么方明远就一定要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已存在过的印记。
“那就行!”方彬长出了一口气。经过这几年,对于方明远的信心,方家里除了方老爷子夫妇外,恐怕就是方彬最强了,既然他说有七八成的把握,方彬也就放心了。
“小叔,你在这里坐着,我去洗把手!”方明远将包包子的纸揉成了一团,丢向了垃圾筒道。
“行,去吧!”方彬摆了摆手道。
八八年的奉元长途汽车站还是相当地简陋,厕所并不在候车厅里,方明远一路打听着到了站外才找到,而且卫生条件也不尽如人意。
方明远甩着手上的水渍,向候车大厅里走的时候,注意到了在自己的前面不远处,一个穿着相当朴素的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呼呼大睡的小女孩。小女孩看起来也就四五岁,长得倒是粉雕玉琢般地十分可爱。穿着一身小红袄,趴在那妇女的肩膀上。
“这小丫头再长大些肯定又是一个人见人爱的美人胚子!”方明远心中笑道。
可就是在方明远与其擦肩而过的时候,方明远突然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香水的味道,他有些诧异地侧头看了一眼,那中年妇女对他笑了笑,长相十分地普通,可以说塞到人群里一点都不起眼。
方明远并没有停下脚步,但是他的目光下移,注意到小丫头小红袄下还有一件丝绸制的衣服。
方明远心中更是觉得有些奇怪,一直走回到了方彬的跟前,仍然在打量着看似母女的那一对。中年妇女抱着小孩子坐到了候车室的另一边。
“吱……”候车大厅里的喇叭突然发出了刺耳的嗡鸣声,就在大厅里的人们捂着耳朵骂声一片的时候,喇叭里传来了洪亮的声音“前往潍南的乘客请注意,前往潍南的乘客请注意,请到四号入口处排队上车!请到四号入口处排队上车!”
1...2425262728...16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