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风骚重生传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橘子奏鸣曲
那么这些金融公司怎么避免贷款了不还钱?很简单啊,对不那么优质的对象,就低额度外加高利息!然后薄利多销走量!什么叫薄利多销的走量?就跟做保险一样!保险公司怎么赚钱?卖给一百个人保险,一百个人都用20块钱买了保险,总共就是2000块钱,然后保险公司约定如果出事儿了,出事儿的人可以得到100的赔偿。那么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只要不高于20个人出事儿,那么他们就是赚的!哪怕有十个人出事儿了,总共要赔1000给这十个人,但是不是还有1000块钱剩下了么?这不就是保险公司赚的么?同样,对于这些金融信贷公司来说,对信用记录近乎为无的打工人群以及大学生人群,他们就给贷款很少,比如就1000块钱,不需要抵押。
然后这些人里面,只要违约不还钱的人比例在一定额度之内,那整体来说这公司还是赚钱的啊!而且这些贷款不还的人,那又不是真的白拿了傻子钱——这几年国内已经开始建立银行间的信用体系了,别说在2012年了,就算是在2007年小额贷款不还之后,以后工作结婚买房子买车子,那真是有哭的时候!甚至到了2012年之类的时候上了国家的失信人名单的时候,更是连飞机都不能住,连高档酒店都不能住!在这么大的风险之下,有多少人还会死活不还钱呢?而且实际上利息也不是多高——百分之十而已!借了1000,只要还1100就行,难道为了1100就要弄的一辈子买不了房子买不了车甚至坐不了飞机?
花旗旗下的这么一个部门呢,是有点意思的,考虑到日后中国也会有公司开始推广这种小额贷款,再联想到历史上网上还出现了各种网络理财、借贷产品什么的,以及贾鸿渐他们在美国想要推行的手机移动支付……那么咱们要不把这么一个花旗的业务买下来,看看能不能跟咱们本来的计划进行一个融合?(未完待续。)





风骚重生传 第三千九百八一章 强龙不压地头蛇?
说实在的,这么一个挖掘花旗身上可以买卖的过程,对于贾鸿渐来说就像是一个在古董摊子上淘好东西的感觉——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找到了一个让自己觉得惊喜的小东西。作为重生者,他贾鸿渐也不是全知全能的,最多就是对世界上一些知名企业的大事儿,以及一些比较让人眼前一亮的小事儿以外,他不可能把什么大企业每天发生的让外人不知道的小事儿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打个比方来说,对于92年咱国内的深股认购证的事儿,他会知道,他甚至会知道有人从边疆拉了5000个人来南方排队认领认购证。因为这些事儿本来在前世就是作为一种“新奇旧闻”被刊登出来的,所以贾鸿渐才会知道。
同样像是花旗银行濒临破产这事儿呢,他还是有所了解的。毕竟曾经世界第一的银行啊,一年之内就濒临破产啊,这多神奇啊?所以贾鸿渐前世就专门在网上搜索资料了解了一下这花旗从鼎盛到衰落的这么一个流程,但是对于花旗这一路衰落的过程中出售了什么部门什么业务,他还真不知道!毕竟历史时空中他本职又不是做金融的,他又不准备靠着花旗的衰落赚钱,他记人家花旗卖了什么业务干嘛?所以在这么一个情况下,挖掘花旗的各种业务,判断花旗可能卖掉那些产业,然后思考有些什么东西是自己可以利用的,这真的就像是挖宝贝一样啊!
比如说花旗的这么一个onemain部门吧,一个面对消费者或者说面对普通老百姓的小额贷款部门,在别人的眼里,可能真是一个新兴的小玩意儿而已。放在美国等等发达国家市场,可能对于很多大的金融集团来说。这玩意儿就是一个针对屁民的“农村题材金融部门”而已,人家不一定看的上!要不然怎么花旗在出事儿之前就想着卖掉这么一个部门呢?搞不好就是在花旗内部人家高管就判定这种针对普通屁民的金融服务,赚不到什么特别大的钱。既然这样他们还不如把资源投入到针对有钱人的服务上面去!
这种事儿在银行里面还真不罕见!就拿中国来说,给屁民老百姓存款。这事儿其实也是挺来钱的,可是在大银行看来,这种钱来的不多然后还要雇佣很多人,麻烦得很,于是他们都还想着能不能对于普通老百姓来收一个小额存储费!比如什么存款不过十万的,一年反而要交给银行几元十元的存款费——当然了,利息什么的还是会给。但是从这么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看得出来。人家银行实际上愿意做大企业以及有钱人的生意,人家大企业和有钱人一来,同样一单生意,人家走账几十万上百万起跳,而屁民老百姓呢?来一次可能几百块几千块,从纯粹商业角度考虑,人家银行肯定更乐意服务有钱人不是?
但是对于贾鸿渐这种商人来说,针对屁民的金融服务,那就不一定只是一个小小的鸡肋而已了!别忘了咱贾鸿渐之前一直想推移动支付来着!想推移动支付的时候,他是怎么跟人家谈的?他先是加入了美国的大型零售商俱乐部。然后跟几个大型零售商谈好,华夏高科去收购美国的各种社区小银行,然后通过社区小银行发卡来实现一种购物的时候可以刷手机直接支付的这么一个业务。这样以来的话。通过跟各种大型零售商合作,咱们控制各种中小型银行不收大型零售商的手续费,那么大型零售商是不是就站在咱们这边了?站在咱们这边的话,用手机直接刷卡付账,不比付钱的时候还要拿信用卡来的方便?毕竟出去的时候可能不带钱包,但是有人不带手机?甚至为了初期推广市场,咱还可以把手里控制的几千甚至上万家社区银行的信用卡利率降低,这样不是更加吸引普通消费者用手机付账了么?
当做到了这一切之后,美国老百姓的移动支付的渠道。那就掌握在了贾鸿渐的手里了!可以说贾鸿渐的华夏高科,一举转型就能够成为美国金融巨头的一员——别忘了他手里还掌握着pc端网络购物的结算。这样以来每天要有多少现金从他们华夏高科的系统里面流过?咱都不用说什么短暂的截停现金流来赚利息的事儿了,咱就掌握了这么多现金流。成为了金融巨头之后,是不是也可以跟别的金融巨头联合于网上推出各种金融理财产品?这种金融理财产品的推出,虽然是针对屁民的,而传统的金融巨头不喜欢跟屁民打交道,觉得屁民的钱就是鸡肋。但是鸡肋是以前啊,以前他们要跟屁民打交道,必须建立很多很多的网点,这人力物力的投资,再对比之后能从屁民身上赚到的钱,让他们觉得很鸡肋。
但是时代不一样了,如果一切都可以在网上完成呢?金融巨头们不需要铺天盖地的去建设他们的网点,只需要配合华夏高科的技术员弄几个网页,然后内部搭建好服务器,就可以直接从华夏高科的端口获得各种下单资料!这样以来,他们等于没投入什么钱,然后就有了茫茫多的小订单!几乎没有投入钱,然后又能挣不少钱!金融巨头会不乐意?这样以来,这些金融巨头们不也就不太好联合起来反对华夏高科了么?
没错,贾鸿渐以前在想这么一套策略的时候,充分的想到了每一点!万一咱们通过移动支付变成了金融巨头,传统的金融巨头开始反弹,怎么办?这就像是支付宝突然要开始做金融,甚至夸张点开始吸纳屁民老百姓的存款,那传统银行不要急眼啊?这是吃果果的抢生意啊!这最容易让传统银行产生敌意的好么!在以前,传统银行之间抢生意,好歹还是这么大的一个蛋糕之内大家互相之间抢,大家面临的成本和利润差不多都是一致的,可以说是跟比较熟悉的对象竞争,这没什么好怕的。但是如果支付宝突然杀进来,携带着互联网这种大杀器,那直接就是有科技加成的腥风血雨一样的竞争啊!搞不好支付宝是要把多少家传统银行共享的蛋糕直接抢走啊!传统银行搞不好要被从某些业务上清场啊!他们能不急眼?
哪怕在中国国内,贾鸿渐他们成为了金融巨头之后,肯定也要稍微服软一下,不可能对传统银行赶尽杀绝,哪怕上面最高领导也不会支持这种赶尽杀绝的方案,肯定会尽量保传统银行一口饭吃。而在美国这边,咱本来就是强龙,人家传统的金融巨头是地头蛇,人家深耕培养了美国市场上百年,如今华夏高科这过江猛龙不仅要压地头蛇们低头,还要赶尽杀绝,人家能不急眼?逼急了信不信都能出来一个精神病人加种族主义者直接跑到贾鸿渐身边枪击他?这种事儿美国有钱人做的可不少!像是世界上知名的杜邦集团,现在为人所知的是做各种化学产品的,像是尼龙这种化合物,那就是杜邦弄出来的。有了尼龙,那才能有长筒袜啊!甚至像是用凯夫拉纤维做防弹衣这事儿,就是杜邦第一个做出来的!可以说现代多少亿人的文明生活,都是离不开杜邦公司上百年里面研发的各种化学产品的!
这杜邦够牛逼吧?但是当年在跟竞争对手竞争的时候,杜邦急眼了直接就能拿炸药去把竞争对手的厂子炸上天!没错,人家直接动用炸药!美国这帮子巨头,说不好听的哪个公司哪个家族祖宗手里没有沾满血迹啊?为了跟罢工的工人对抗,资本家直接组建枪手队,拿着机关枪对工人开枪的都有!他们哪个怕事儿了?说真的,按照美国这帮子巨头的操行,人家真撕破脸的话,那真是如果美国政府阻挡他们赚钱,他们都会直接把美国政府推翻的节奏!人家就是这么牛!而美国的肯尼迪总统被刺杀,到现在不是一直传说是某些巨头们找人出手的么?美国政府是抓到了枪杀肯尼迪的凶手了,但是那凶手又被人枪杀了!直接线索就断了好么!再怎么查都查不下去了好么!
所以说万一把人家惹急眼了,搞不好人家真是会找个精神病人加种族主义者,喊着什么中国人都应该下地狱,然后开着车就跑到华夏高科门口等着,什么时候贾鸿渐和叶静从洛杉矶的华夏高科总部里出来,他就冲上来直接开枪!甚至要玩儿大的,搞不好直接开一个美国常见的面包车在华夏高科门口等着,等贾鸿渐叶静从地下车库开车出来了,他就把面包车引爆——里面搞不好带着成吨的可以引爆的化肥!到时候结果真是贾鸿渐和叶静别说是碎肉了,就是灰可能都找不到,整个华夏高科大厦可能都被炸的面目全非!到时候警察除了调查出来案犯是个精神病人外加种族主义者,还能调查出来啥?再怎么样到时候贾鸿渐都已经死了!
强龙不压地头蛇,这是老祖宗被砍了多少刀,受了多少罪才总结出来的道理啊,所以贾鸿渐知道一定要给传统金融巨头们一条活路!这条活路是什么?就是不赶尽杀绝,而是拉着他们一起赚钱!这样以来看着好像华夏高科少赚钱了,但是命保住了不说,咱不也能正式的加入金融巨头的行列了么?不也就跟传统的金融巨头们变成了伙伴关系了么?那以后大家就可以联合起来赚全世界的钱了啊!(未完待续。)




风骚重生传 第三千九百八二章 增强用户体验
美国的巨头们,那从来不是温情脉脉请吃饭的那种人,人家从来就不是温良恭俭让,从来就不是什么花前月下做文章那种闲情雅致的人,他们是什么人?除了杜邦用炸药包把竞争对手连人带厂房一起炸上天之外,像是什么标准石油公司曾经专门养了一支雇佣兵团,有枪有炮的,不仅仅是用来镇压工人而已,人家还负责做各种处理跟标准石油公司竞争对手的脏活!什么去竞争对手的工地上杀人放火啊,什么搞各种破坏啊,都是这么一个雇佣兵团干的事儿。像是欧洲大名鼎鼎的拜尔药业,那当年是把白-粉当药来卖,说是可以阵痛止咳!后来有医生发现这玩意儿有强烈的上瘾效果后,拜尔的做法不是赶紧停售,而是赶紧收买医生,让医生不要走漏风声!收买了医生之后,还有收买各种记者,如果有人不接受收买,那么很快这人就会遇到各种“意外”!
对于这样的巨头们,贾鸿渐肯定要客气一点的,不过具体拉这些金融巨头们入伙的事儿呢,可以等收购好了之后,甚至等到移动支付已经出现规模,已经开始威胁到了那些金融巨头的时候再说。现在贾鸿渐觉得要先弄的,还是思考一下“onemain”这么一个部门和他们华夏高科体系的兼容性问题。贾鸿渐他们是想着要趁着金融危机的时候,在美国收购各种小型社区银行的。这么一个行动现在还是在进行的过程当中,经过了快一年,华夏高科在美国已经收购了2000余家的小型社区银行了。按照时间来说,到了2009年差不多次贷危机本身就要过去了,再往后就是次贷危机的各种后遗症来影响经济问题。所以现在时间都差不多过了一半了,美国总共一万多家的小银行,华夏高科才收购了2000家,这是不是太少了点?
其实不少,一方面来说华夏高科并不是要把一万家银行都收购了才能推广移动支付,而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次贷危机刚发生的前中期,各家银行受损都不太眼中,上去要买他们,那价格肯定不优惠啊!但是等到后半段。一个个银行都银根紧缩,一个个都面临了破产风险的时候,这就可以用很优惠的价格把他们银行买下来了不是?那么如果要买花旗的那么一个小额贷款的部门,能够跟这些小银行体系配合的起来么?能够跟贾鸿渐他们想要弄的移动支付配合的起来么?
大概的思考了一下,贾鸿渐觉得应该是可以整合在一起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移动支付他本来是准备以信用卡的形式来支持移动支付的。毕竟美国人很少有那种存钱然后去消费的概念,他们不像是中国人一样喜欢把收入存在一个账户里面,每次购物就花账户里面的钱。他们的做法几十年里面早已经被改造成了每个月先刷信用卡,然后下个月的钱来还信用卡。每个月收入加上各种商业保险之类的,再加上还卡的钱,最后可能就只有一半在手上了。这些钱还要留着日常生活,还有各种娱乐消费,甚至还有房贷房租等等,怎么可能够?于是现金可能留下来房贷房租交了,然后剩下的几分之一工资就留着日常的小额花费。如果要娱乐什么的,可能就是要靠刷卡来了。
在这么一个情况下,移动支付当然是跟信用卡绑定会比较好,也比较符合美国的习惯。如果说咱们把中国这边的习惯和做法,直接照搬到美国这边来,其实反而不合适。就像是美国企业如果来到中国开展业务,如果完全不把中国消费者的习惯和特点当回事儿,完全就按照美国那边的做法来,这也是完全作死的行为——别的不说,就算是牛逼到所谓的“经营之神”的通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按照美国的做法跑到中国生产节能灯,结果不是照样被江浙的小作坊打的满地找牙么?他们按照美国市场的习惯,把节能灯做的很高档很耐用,然后价格又很贵。这对中国消费者来说是完全不重要的点!一个灯能用一百年又怎么样呢?中国老百姓从日常照明用白炽灯再到现在用节能灯甚至led灯,这才过了多少年?20年!20年里面科技就有这么大的进步了,买一个能用一百年的灯泡有个蛋用?搞不好过个十年八年科技发展就有更便宜更耐用而且更省电的灯泡出来了!
同样,像是肯德基麦当劳,他们美国的店面和中国的店面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就拿肯德基来说,中国的肯德基是什么样的?有汉堡。有全家桶,有冷饮甚至还有油条豆浆,还有各种中式饭菜,最后还有他们特色的烤鸡。但是在美国呢?完全不一样,中国去过肯德基的人去了美国肯德基估计那是要吓一跳,会以为这特么的是不是山寨的肯德基——因为美国肯德基里面,汉堡是很少的,主打的产品就是各种炸鸡,然后就是土豆泥!没错!甚至像是全家桶里面中国还有玉米啊面包啊,在美国的肯德基都没有!为啥会这样?因为传统欧洲那边的主食就是土豆啊,所以土豆泥这种东西美国人经常吃!他们去肯德基就是点一份很大很大的土豆泥,然后拿着送的肉酱给浇到土豆泥上,混着就这么吃了!然后再顺带着啃啃炸鸡,这么一顿饭就算完事儿了!
人家肯德基来中国,都有这么多接地气的改动,都要进行相当大的一种本地化改变,也没见着肯德基的高管们整天抱着一种他们才是世界快餐领导者的想法强行要求中国人来学习他们的习惯吧?要是他们那么高傲的话,反而他们是没办法在中国境内成功的!而在另外一方面,咱中国人从来都是最会琢磨人心的民族,就像是什么网络社交平台这些东西,其实真翻墙出去看看什么推特啊非死不可啊这些东西,虽然他们是原版,咱们中国的是山寨版。但是不管从页面设计还是从功能设计来说,中国山寨版的贴心程度和易用程度那都可以说是完爆美国原版的!
美国原版没事儿推送各种无聊的新闻,那真是让人上线之后就能烦死!真是不知道美国人怎么忍受这一切的!甚至还有像是美国版的“微信”——whatsapp这么一个软件,那也是让人觉得很难理解的一个东西。咱中国的聊天软件,那都是免费的,像是谁都没见过qq或者是微信收费!至于会员费什么的,那是额外的服务,至少不花钱是可以正常使用最基本的沟通功能的。但是在美国就不一样,他们美国版的微信,那居然是要花钱才能下载的!居然是要花一美元,才让消费者用这个软件!
这不是傻逼是什么?大哥你们知不知道免费开放给消费者用,人流量大了起来之后,这人流量可以给你们带来多少钱啊?看看咱国内企鹅厂靠着qq带来的用户粘性,那能推广多少业务,能给他们集团带来多少的收入啊!结果美国软件公司就不,他们就是要靠着收费下载过日子,完全就没有想过自己平台可以先免费吸引人气做大之后找风投烧钱,建立了巨大的用户粘性之后,可以把这么一个平台卖给微软之类牛逼的厂商,那到时候能赚多少钱啊?甚至到时候学企鹅厂一样自己利用用户粘性推广自己的产品,那也是相当有杀伤力的啊!结果不得,人家就是要收费!
在这么一个情况下,咱比美国同行更加愿意以及擅长琢磨消费者需要什么,那么自然咱们也是要把信用卡这么一个东东作为主要的消费手段的。而把信用卡作为了主要的消费手段之后,贾鸿渐思考了一下,小额贷款那也是可以加入进来,跟商家合作弄一些比较优惠的分期付款之类的玩意儿,来刺激消费者们消费的。这么一种小额贷款,在跟商家合作的时候,比如一台一千美元的电脑,那能不能跟商家合作弄成小额贷款直接购,哪怕消费者信用卡已经刷的钱不够一次买这产品了,那能不能弄成分10期分期付款,首付10%然后每期再付10%的货款?最后消费者十个月还1100美元,等于是多给了100美元的利息,就把产品提早十个月的买到手了,这怎么样?
其实这样的一个分期付款,利率是有些高的,那实在不行咱还可以弄成跟普通分期付款差不多的利率嘛!普通分期付款的利率,1000美元10期,最后估计怎么也好还个1050美元左右了!这样以来咱们不用打算靠着小额贷款赚大钱,只是增强用户粘性,让用户更加习惯于用咱们的移动支付,这应该是一个挺不错的主意。这么一个小额贷款,本身是能赚一些钱的,然后还能提高消费者“一站式服务”的那种良好的使用体验,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那,咱就定下来买这小额贷款部门吧,回头问问花旗愿意开什么价!(未完待续。)




风骚重生传 第三千九百八三章 浦发广发
其实继续研究下来的话,贾鸿渐和他的分析师团队们发现这花旗的宝藏可真是太多了——别的不说,像是咱中国境内的广发以及浦发银行那都是有股份掌握在了花旗手中的!拿广发银行来说,花旗在2006年的时候,牵头了一个投资集团,然后投入了差不多240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人家广发85%的股份。这么一个股份呢,肯定不是只掌握在花旗银行手里面的,他们手里面掌握的股份总共也就是20%左右,然后其他的股份呢就是这么一个投资财团里面其他公司掌握着的。
这么一个财团那还真不是什么外资银行组成的财团,实际上这么一个财团里面主要还是中国企业组成的——除了花旗意外另外一个外国集团那就是国际商用机器集团,也就是ibm。而除了花旗和ibm之外,那就是中信以及国家人寿这么两个巨型国企了。按照他们当时出资的数量不同,各家最后掌握的股份也不一样。ibm掌握了大概%的股份,然后中信下面的一个子公司有%的股份。
除了广发之外,咱上沪的浦发那也是有花旗的股份。花旗为什么买这两家的股份?其实说白了就是在进入了wto之后,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的规则,花旗未来是准备进入中国市场来开展业务的。而且这些业务刚开始也就是针对比较优质客户的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以及信用卡业务等等,可是如果当未来限制打开了之后,他们猛的自己冲进来开发市场,那还真不一定好开发——毕竟不了解市场习惯和消费者习惯啊。所以花旗现在中国入股俩银行,然后派一些人过来进入公司管理层,开始提前熟悉中国市场,这也是非常正常的。按照原本的计划,估计这花旗在自己得到了进入中国市场的许可之后,大概就是会把这些股份卖掉来换钱——或者不卖来保持和中国本土银行的一个良好关系。
在这么一个情况下,这广发和浦发的股份贾鸿渐是不想买的。首先来说。这两家银行的发展吧,虽然还可以,但是毕竟没有华夏银行发展的好——这两家是根植于本地的发展银行,浦发什么时候跑出了上沪范围之外营业了?广发什么时候跑到了岭南范围之外了?而华夏银行虽然起步比较慢。但是如今也开始慢慢的把网点往全国范围开,甚至现在全国所有地级市里面,那都是已经有了华夏银行的网点了!虽然咱华夏银行没有招商银行之类进入这行的时间长,也没有人家耕作的时间长,但是咱有钱啊!
招商银行之类的开各种分行。肯定不能说是亏本开分行吧?人家肯定不能说到处开分行开的一年整个集团的盈利都是负的吧?但是华夏银行可以!为啥?因为华夏高科有钱啊!华夏高科前些年在国内国外投资的那些企业,到了06年的时候基本上贾鸿渐已经陆续都把股份换成了现金,这特么的就是多少钱啊!首先来说,国外的黑莓,这企业是当初贾鸿渐花了一些钱去“赞助”投资的,然后投资了一下以后,这黑莓几年内在市场上的声势可真是很赞!当时贾鸿渐他们投资黑莓的时候,那总共就扔了一点钱而已,差不多是以一股一美元左右的价格换了大量的股份,然后到了华夏高科自己要推出sphone之前半年。那华夏高科就开始各种套现了。于是在股价到达了120美元的时候,在黑莓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到达了美国市场40%的时候,赚了足有百倍的利润啊!当年投资一亿美元,如今能有100亿美元的回报啊!
1...15671568156915701571...16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