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战神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风中啸
在前方,鲜卑人的骑兵队列中,那干瘦的汉人骑在马上拈须微笑着,欣赏着自己精心的布置结出的硕果。
这个陷阱,早在进攻乌桓人之前就已经在布置了。自己在前方扫荡乌桓人的村落城池时,有一枝鲜卑军队一直留在这里,准备这个陷阱,等自己回军时,再稍加修饰,就成了一个天衣无缝的骑兵猎杀场!
为了这次猎杀,郭图做了许多准备工作。那一支派去诱敌的鲜卑骑兵是他精心挑选的,都是箭法超群的强弩手。为了加快战斗部队行军速度,那些抢来的财富和奴仆都被装在车上,分出一半军队押送,从另一条路悄悄离开,缓缓向鲜卑慕容部的驻地前进。而他们离去时的车轮痕迹,早被军队尽数抹去,还造出假象,好象有马车跟他们这支骑兵部队一同进入沙漠的样子。
那支诱敌的骑兵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一切都按他说的去做,将敌军主力引到了这里。他们进入绿洲时,都是很小心地在大道两旁的树林中通过,免得落入了陷阱。而在他们经过之后,道旁的树林里都拉上了绊马索,乌桓骑兵是别想轻易从这里过去了。
这一仗打完,乌桓主力也该完了吧?只可惜乌桓人的实力还是有的,自己这支军不能将乌桓人尽数消灭,只能回返鲜卑部落,日后再图攻击乌桓。
不过,这一仗的战利品可谓十分丰厚,自己分到的那一份应该绝不会少。尤其是丘力居那十几个美貌的姬妾,慕容林大度地答应送一大半给自己,自己在鲜卑的日子,应该会过得十分快活。
想到这里,郭图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连眼前那血腥的战斗都看不到了。
眼见杀死自己亲人的仇敌就在前面,乌桓骑兵仍在奋勇冲向前方,不断地掉进陷坑,被倒立尖枪刺杀在里面。而在头上,箭雨不停地落下,乌桓人的皮甲挡不住这样锐利的箭尖,伤亡惨重,整条大道上,已形成了一片血腥的杀戮场。
丘力居回过神来,大声呼喝,命令自己的部下停止前进,不要再去试探那些没有被发现的陷坑。但他的呼声,被嘈杂的惨嘶声淹没,没有多少人能够听到。
传令兵催马到处奔驰,大声传达着主将的命令。残余的乌桓骑兵愤怒地拨转马头,不甘心地向后方驰去。背后仍在不断地射来利箭,穿透他们的后心,让一个又一个的战士从马上摔落,惨死在这骑兵狩猎场中。
当丘力居冒着箭雨,带着部下逃出这片绿洲时,剩下的骑兵,只有千余。在他的肩上,也中了一箭,穿透肩胛,鲜血染红了半身。
部下慌忙扶他下马,为他裹伤。丘力居皱着眉头,强忍疼痛,咬牙思量着该怎么办才好。
以千余悲愤至极的乌桓骑兵,若能正面对上藏在绿洲里面鲜卑人,白刃相交,未必便会输给他们。可是乌桓人的武器实在令丘力居胆寒,现在自己这些人手,只怕未曾冲到敌军前方,已被他们用强弩射杀干净了。
敌人既然设下圈套,就是想把他们一网打尽。若是走得慢了,只怕真的要全军覆没在这里。
想到这里,丘力居不由打了个寒颤。报仇固然重要,可是先得把自己的命留住,才能有机会报仇雪恨,夺回娇妻幼子,洗雪耻辱。
伤口刚一包扎好,丘力居立即跳上战马,大声叫道:“都上马,快跟我走!”
乌桓骑兵听从命令,上马准备再度向绿洲里面突袭,却见丘力居拨马狂奔,直向来路驰去。
上千乌桓骑兵惊讶万分,虽然不情不愿,也只能在将领的命令下,跟随丘力居,冲进了茫茫的沙漠。
他们离去后不久,尽屠了乌桓伤兵的鲜卑骑兵冲出绿洲,向丘力居逃去的方向追击了一段路,便在号角的召唤下,回返绿洲,稍作休整,便带着这次战斗夺得的战利品——刀枪、战马,向自己家乡的方向驰去。
经此一役,鲜卑族慕容部声势大振,鲜卑中郎将慕容林的名声传播四方,各族人都知道,在鲜卑人中,出了这么一位豪杰。
其他各部鲜卑人,并不知道慕容林为什么要去袭杀乌桓人。但是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仍是让所有的鲜卑人脸上有光,再加上慕容林已经受了朝廷的封赏,在鲜卑各部中,慕容部已隐隐有领袖群伦之势。
凯旋而回的鲜卑骑兵受到了合族老幼的热烈欢迎,抢来的战利品,有功的将士分到了大半,余下的部分赏赐老弱,剩下的就充作族中公产。
这些战利品中,包括了从乌桓族抢来的人口,都被充为奴隶,为鲜卑人劳作。便是丘力居的儿女们,也都要做苦工,还要受鲜卑人监视,免得他们趁机逃走。
鲜卑慕容部的智囊,受万众敬仰的郭图大人如愿以偿地分到了数十名美貌女奴和其他数百名奴隶,成为了草原上少有的富贵人家的家主。郭图大人除了偶尔到慕容林中郎将那里为他出谋划策之外,每天便是留在家里,与自己新纳的妻妾们饮酒作乐,整日里快乐无比,当真是乐不思汉,只望洛阳的武威王开恩,让自己一辈子都留在慕容部做军师才好。
三国战神 第三百四十五章和平解放
当初袁术被徐晃、郭嘉率军攻击,胆怯之下,向袁绍、刘备、曹操求援。三人应邀起兵,袁绍又发伪诏请了张鲁、于扶罗、丘力居三方人马,共攻洛阳,是为七路人马。
谁想七路人马中,刘备军先被高顺率军击败,兵退十余里,两军相拒许久,战况未决。高顺不想与敌硬拼,只要挡住敌军便好;新败之后,刘备也不敢轻易进兵,只能在那里干耗。
接着,曹操军又被张辽率军击破,曹操逃回许昌,收拢残部,征招新兵,也只能守住许昌而已,再无能力攻击洛阳。
七路人马的盟主,大司马袁绍也遭败绩,竟是几乎全军覆没,自己率领残兵逃回冀州信都,将整个魏郡都丢给了洛阳朝廷大军。
而乌桓的丘力居更是惨极,被武威王下令鲜卑中郎将慕容林从背后突袭,属地乌桓村落,被焚烧无数,百姓死伤惨重,更被鲜卑人掳去无数,充为奴隶。就是丘力居的王城,也被烧成一片灰烬,他的妻妾、儿女都被掳去为奴,自己也受伤逃回,部下大军,大都中了鲜卑人的埋伏,死在了沙漠之中。
关东诸侯闻之,无不胆寒。想想袁绍的两个儿子都被刘沙在阵前亲手杀掉,而丘力居也保不住家小,自己与刘沙对敌,将来结果如何,真是令人堪忧。
便是天下各州郡的刺史、太守,虽是拥兵自重,对朝廷也恭顺了许多,谁也不愿与那英雄盖世的武威王为敌。
剩下三路人马,匈奴于扶罗在汉地冲突攻击,却被河内百姓坚壁清野,弄得军粮溃乏,又在攻击坚城时,被城上装备的投石车、强弩击伤部下骑兵,损兵折将众多,本已生退意,待得听说了各路诸侯进军不利,没奈何,只得退回河东以北,与洛阳朝廷罢兵休战。
汉中张鲁,本是受袁绍书信之后,想要趁乱捞上一把,因此命大将杨昂、杨任率军北上攻击长安,却被马腾率西凉军挡住。
西凉军骁勇善战,马腾名声在外,杨昂也不敢轻视,一时不敢发起攻击。双方小打几战,相拒许久,直到各路诸侯噩耗传来,张鲁心惊胆战,忙令人传书,召杨昂回军,并向朝廷上书谢罪。马腾在朝廷的授意下,也不追击,放他们回汉中去了。
此时,兖州各地,谣言四起,道是黄巾军又要作乱,各郡长官也都受流言攻击,道他们有趁机作乱之意。臧霸又联结陶谦,声言要合兵攻击兖州、豫州。曹操、刘备闻讯惊悚,慌忙退兵回州,以免基业不保。
各路兵退,余下袁术一军,困守孤城。得知盟友们一个个败退,袁术除了大骂自己的兄长和盟友们无能,再无办法,愁得头发都快白了。
这一日午后,袁术独坐家中,搂着娇妻美妾饮宴,苦中作乐,直喝得醉醺醺的,忽然听到城外传来了阵阵的呐喊声,紧接着,头顶上的屋顶传来了阵阵熟悉的声音,还有几枝流矢从窗子射进来,插在窗边的地面上。
这样的情景,袁术已经当成家常便饭了。现在南阳的大街上,基本不敢走人,而袁术家里的奴仆,也没有人敢靠近窗户。幸好城外大军在午饭、晚饭的时候,是不会向城里射箭的,袁术家的奴仆才敢在那一段时间在府内行走。
袁术终究还是当初兴兵讨董的十八路英豪之一,想着当初起兵时的意气风发,再看看现在自己坐困愁城,被敌人都欺负到家门口来了,面对此等凄凉情景,不由悲从中来,忍不住流下了两行英雄之泪。
正在凄苦之际,部下亲信长史杨大将头上顶着一面厚盾,前来拜见袁术。袁术看他擎着一面大盾牌,小心翼翼地从门外走进来,就象在顶着个乌龟壳走路,又好气又好笑,骂道:“狗才,你不去防守敌军,又跑到我这里来做什么?”
杨大将知道他心情不好,也不跟他计较,跪下回禀道:“主公,关于城外的敌军,小人有一点愚见,要与主公参详。”
袁术垂头丧气,长叹道:“事情已经到了这等地步,还能有什么办法?可恨袁绍无谋,被刘沙孤军深入,杀得片甲不留,连根本之地都丢了,不然的话,我等何至如此!”
杨大将陪笑道:“主公,敌军势大,我军难以拒敌。不如留军在南阳,不必与战;待彼兵粮尽,必然生变。主公且统大军前往淮南,暂避其锐。”
袁术闻言,只觉眼前一亮,慌忙命人找出地图,放在桌上,细细察看。
天下各大州郡,曹操已据豫州,刘备被封为兖州刺史,袁绍占了冀州,刘虞、公孙瓒在幽州,司隶、青州、西凉是刘沙的地盘,刘表据荆州,这些都是一代豪强,不可与争。尚有扬州一地,刺史陈温暗弱,自己若统大军前去,陈温定然难以抵御。
想到此处,袁术心中大喜,伸手拍着杨大将的肩膀,呵呵而笑,眉梢眼角,尽是喜意。
杨大将见主公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甚是欢喜,再加进言,劝得袁术下定决心,便要率军离开南阳,前往扬州。
说到此处,袁术忽然想起一事,皱眉道:“我们出兵扬州,南阳一地,便丢给徐晃那杀才么?”
杨大将笑道:“如何能轻易便给他。若让他轻松占了南阳,只怕我军还要受他追击,于行不利。据小人看,不如让上将李丰率兵三万,坚守南阳,主公统大军前往扬州,如何?”
袁术看了杨大将一眼,心知这便是杨大将的借刀杀人之计。李丰与他一向不和,杨大将早想除掉他,只恨一直没有机会。现在有这样好的机会,当然要抬出李丰来,让他当个替死鬼。
话虽如此,南阳终归还是需要一个替死鬼来镇守,否则被徐晃追上,自己也要吃个大亏。于是袁术决定卖杨大将一个面子,点头道:“也好。传我命令,李丰、乐就统兵四万,坚守南阳,待我军从扬州得到粮草回来,再反攻贼军。”
杨大将领命而去,头上顶着一面大盾,得意洋洋地去传达主公的命令。
杨大将虽然征战不行,趁夜逃遁倒是一把好手,在他的一力策划之下,袁术与一众亲信爱将统精兵数万,带上粮草财物,趁夜出城,连夜逃向东南去了。
南阳城中,只留下李丰、乐就,站在城墙南门上,望着主公逃去的背影,气得话都说不出来。
徐晃、郭嘉屯兵城外,得知袁术逃走时,已是追之不及。郭嘉倒也不在意,反正南阳城中若是敌兵太多,自己也便是攻进去,也要损兵折将。现在袁术自己逃走,正合了丞相暗地嘱咐自己的意思,只要占领南阳,打通司隶到荆州的路途,其他的都在其次。
城中袁兵减少,城外的攻击反而更加猛烈。每天都有人在城外喊话,只道武威王仁慈宽厚,只诛贼首袁术一人,其他附逆军将,若肯投诚,皆可赦罪。配合上锤山、斧山上弓弩手不停射进城中的箭雨,倒是颇有说服力。
城中兵将,本就对主公弃城而走满腹怨言,再听得这番道理,虽然表面不言,暗地里却议论纷纷,军心渐散。
郭嘉亲笔写下书信,令降兵入城交与李丰、乐就,满纸肺腑之言,详言当前形势,以武威王之宽厚英豪,对比袁术的懦弱无义,言辞恳切,令人意动。
李丰与乐就躲在家里,把酒长谈,商讨了许久,终究还是下定了决心,召集了满城将领,在厅中商议。
郭嘉的书信,被传示众将。众将其实也都看过了城外射进来的公文告示,知道一旦破城,必是玉石俱焚的惨象,心下都有投降之意。若是李丰晚召他们一天,只怕已有人悄悄逃出城去,投奔洛阳朝廷了。
众人面面相对,看着厅中各人的脸色,都互明其意。乐就挑头,道了降意,众人同声附和。虽有袁术的亲信将领跳出来反对,却被李丰安排下的刀斧手从后堂出来团团围住那些人,利刃劈过,登时人首两分,再说不出半句反对的话。
投降之事,便这样定了下来。当夜,便有使者举着盾牌,出城去求见徐晃,伏地叩首,道出降顺之意。
徐晃大喜,厚待使者,大加抚慰后,送他回城。
第二天,南阳城门大开,四万袁兵,排着整齐的队列,出城投降。
郭嘉还怕敌军诈降,先令部下军兵前去解除了敌军的武装,再行入城,接收了这出名富庶的南阳城。
洛阳朝廷,经此一役,夺了冀州魏郡、荆州南阳,打通了朝廷与荆州的通道,让刘表再无借口不上贡钱粮,已是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得知了佳音的洛阳城中,一片欢声笑语,都在准备着迎接凯旋的将士。
三国战神 第三百四十六章关心群众婚姻生活
洛阳城门处,张灯结彩,百姓欢呼于道,等待着迎接武威王大军回抵洛阳。
甄俨骑马走在大军之中,看着四周士兵们兴奋的面庞,听得道旁百姓热烈的欢呼,心中感慨,恍若梦中。
邺城一战之后,魏郡大批附逆的士族侥幸逃脱了被夷灭三族的下场,却也被剥夺了所有家产,将田地、钱粮、奴仆都献与朝廷以求免罪。朝廷在魏郡的财产,立时占据了魏郡近半数的田地数量。
在邺城一战中有功的将士,得到了丰厚的封赏,家中的亲人也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耕田,由朝廷派人组织耕作,并发给种子,给予一切优待条件。
那些支持洛阳朝廷的魏郡士族,也都得到封赏,每家的家主都被封赐了官职,虽是虚衔,也却荣耀非常。并可以出一名子弟入京为郎,若有才干和功劳,还可以得到提升。
甄俨因邺城一战的功劳,被封为黄门侍郎。人人皆知这不过是他仕途的,以他妹夫的显赫地位,他要得高官厚禄,指日可待。
既然是京官黄门侍郎,当然要进京去侍奉君王。甄俨苦劝母亲,终于得到甄母首肯,离开家乡,举家迁入洛阳,免得在魏郡这靠近袁绍的前沿之处,担惊受怕。
在大军的前方,封沙骑马昂然前行,接受着百姓们充满崇拜的欢呼声,微笑挥手,向道旁兴奋的百姓们致意。
当军队接近城门时,封沙的眉毛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看到在道旁一棵千年古树上面,扎满了黄色的手帕,在风中飘舞。
当朝丞相黄尚站在千年古树之下,满脸幸福欣喜之色,手中挥舞着一块大大的黄手帕,眼中泪光闪闪,含情脉脉地盯着远来的封沙,嘴唇颤抖着,喃喃念诵他的名字。
即使已经习惯了无良智脑古怪的行为,封沙还是忍不住一股恶寒自身上升起,只能将头扭到一边,装作看不到他。
在另一边的朝臣群中,当朝太仆王允身穿朝服,与同僚们站在一起,毕恭毕敬地迎接武威王回朝,一眼瞥见丞相眼中的泪光,心念一动:“这二贼交情如此之深,只怕难以离间他们。以二贼之智谋武力,若要相图,恐怕不易!”不由心转忧虑。
在满城百姓热烈至极的欢呼声中,大军缓缓入城。封沙骑着战马,与前来迎接的公卿们一同走向皇宫,上殿去拜见太后与少帝。
大殿之上,众公卿跪成一片,只有封沙、黄尚受命可以剑履上殿,大踏步走上殿去,躬身抱拳,向二圣施礼。
少帝清秀的脸上,仍是那样一副死气沉沉的模样,淡然道:“皇叔免礼!”
何后坐在帘后,早就心神不宁,芳心乱跳,看到那熟悉的伟岸身影走上殿来,登时娇躯剧震,视线被泪水模糊。半晌后,才能勉强发声,颤声道:“皇叔辛苦了!”
何后的声音微有异样,听在众臣耳中倒没有什么,王允却是有心,一听便觉不对,心下更是忧虑郁闷。若是真的象自己想的那样,想要扳倒二贼,当真如登天般难。
大殿上,封沙淡然叙说,道是已击破群丑,洛阳无忧,还收复了南阳、魏郡,让这两地免于被叛逆盘踞。
看到自己投靠的主公果然如此英勇,不愧是天神下凡,韩遂兴奋得满面红光,上前禀道:“陛下,关东叛逆,现已失了民心,士气大降,不若就此出兵关东,将其一网成擒,平定天下!”
黄尚微微摇头,上前一步,拱手微笑道:“朝廷新定,不宜对外用兵。况且大军正在屯田、开矿,一时调集不齐,粮草亦难以齐备。依臣之见,还是等到明年开春,再谈此事为好。”
封沙与他对视一眼,心中已有默契。显是新建的发电厂积累的能量尚未充足,无良智脑是准备在一切准备好之后,再行出兵关东,一举击溃叛军,以最小的代价,统一全国,那时方才有余力攻略欧洲。
群臣一向是唯武威王、丞相马首是瞻,见二人都有此意,自无人敢反对。韩遂虽然感觉可惜,也只能耐下性子,等明年再行出战立功了。
黄尚忽又擎出羽扇,微笑道:“此次一战,在我朝廷大军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将领。便如徐晃、高顺、张辽等人,足有一代名将之材,将来前途不可限量。更有武威王之徒孙策、马超,不愧是将门虎子,丝毫不逊于当代名将。可惜他们大多未曾婚配,陛下何不为他们善选良配,赐婚于其,让他们感朝廷恩德,更加努力为朝廷效命,陛下意下如何?”
他的话,少帝哪还有什么不听的,当下淡然道:“丞相所言有理。众卿家,家里若有适龄女儿,若愿与军中大将结亲,朕愿做媒,为其赐婚。”
众公卿大臣闻而惊讶,心中都在盘算,若与那些手握兵权的大将结了亲,自己的地位当更加巩固,在这乱世之中,也更有存活下来的希望。
即使是当朝公卿,面对纷乱战局,心中也难免恐惧。现在有了一个依靠,不由惊喜,恨不能结下这门亲事。
唯一不好的,是这些大将大都出身不高,公卿们结亲一般只找士族,若与这些大将结亲,生怕玷辱了自己的门楣,因此犹豫不决,一时无人说话。
黄尚摇扇微笑道:“怎么,各位大人不愿与各位大将结亲么?他们可都是朝廷的栋梁之材,若要平定乱世,还要靠他们之力,将来的成就,恐怕还在我等之上。各位若错过这个机会,只怕再难寻得如此佳婿了。”
话音落下,便有朝中光禄大夫种拂上前一步,拱手笑道:“臣有一外甥女,年方及笄,因父母双亡,一直在臣家中寄居,愿与破虏将军徐公明结亲,求陛下恩准!”
黄尚眼前一亮,笑道:“果然是种大夫,见识超人,这等上佳的外甥女婿,现在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
少帝淡然道:“很好,种大夫是忠臣,肯为朕分忧。”
这话一说,众公卿脸上都有些挂不住。他是忠臣,自己算什么?当下便有人出班奏请,道是有侄女、甥女到了出嫁年龄,愿与各位将军结亲。更有人狠一狠心,把自己的女儿也报了出来,想着若能找到一位受武威王看重的大将为女婿,自己必受武威王与丞相高看一眼,在朝中的地位便更加巩固,家族也有了长期繁荣的希望。
何后也听得高兴,抿嘴微笑,对一众忠心的大臣温言抚慰,要他们择日将家中女儿、甥女侄女带到宫里来,让自己看看。
朝议已罢,黄尚下了殿,召集众将到自己家中饮酒。从前在西凉投靠封沙与后来从军的年轻将领,大都被他召进府中,聚于一堂。
黄尚坐在酒席宴上,看着满席英豪,得意洋洋地道:“有人说人不关心你们的生活,只顾为武威王说媒,却不管你们的婚姻。这是什么话,我不是一直把你们的婚姻生活放在心上嘛!只不过从前你们还没有什么名声,朝中公卿未必便愿与各位将军结亲,现在可不同了,几场仗一打,你们都是军中股肱大将,公卿能把女儿嫁给你们,那是他们的福气!我和武威王商议,准备封几个中郎将,封几个都尉,等到任命一下,再把你们的婚事给办了,这不是双喜临门,天大的好事吗?”
众将中没有老婆的,俱都欢喜感激,跪下叩谢丞相的恩德。只有高顺已经娶了老婆,只能看着眼馋,不能与同僚们一同快乐了。
黄尚见他脸上有些讪讪的,不由笑道:“高将军何必如此,大丈夫三妻四妾,在所多有,便多娶一妻,也是常事。太中大夫淳于嘉有一亲生女儿,生得花容月貌,正当妙龄,若是高将军愿意,我便前去做媒,让高将军再做一回新郎,如何?”
高顺苦笑拱手道:“多谢丞谢厚爱。然顺与荆妻结发之情,不忍离弃,亦不敢再寻新欢,只能在这里谢过了。倒是文远一直未曾婚配,既有如此佳偶,还请丞相多多费心。”
黄尚转头看向张辽,见他面色微红,笑道:“高将军说得是。文远少年英雄,确是要这样品貌俱佳的大户小姐,才配得过。不知文远可有意么?”
张辽跪下叩头,低声道:“多谢丞相,一切皆由丞相处置。”
黄尚仰天大笑,心中得意,乐不可支。
他的记性甚好,将各位公卿所报出的亲戚家的女儿都说了一遍,又命情报官将他们刚弄到的各位大家小姐的情报报上来,与众将一同参详,看看谁娶哪一家的姑娘合适一些。
席上众将,个个兴高采烈,一面睁大眼睛,努力为自己找合适的对象,一面为同伴出谋划策,帮他寻找佳偶。满堂欢笑,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