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战神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风中啸
清晨,白鸽飞过大地,直落向那建立在海边的军营之中。
咕咕的鸣叫声在帐外响起,封沙睁开眼睛,将怀中美少女娇嫩的躯体轻轻放到一旁,小心地给她盖上被子,披衣而起,随手拿过一件长袍穿在身上,走向帐门处。
掀开帐门,却见一只小小的鸽子停在那里,明亮的小眼睛正望着封沙打转。
封沙取过鸽子,从它的脚上解下一件小小的竹筒,从里面抽出一张纸卷,打开来看着里面的字迹,眉头不由微蹙起来。
鸽子扭动着身子,低低地叫着,叫声吵醒了床上的少女。
她睁开明眸,习惯地向旁边靠去,却意外地发现,那温暖有力的双臂已经不再拥抱着自己了。
小蛮惊惶地抬头向帐门处看去,却见武威王披着长袍站在那里,一头乌发用丝线随意地扎着,一袭长袍与乱发在帐外吹进来的风中飘荡,说不出的潇洒飘逸,看得她不由痴了。
她呆呆了看了一会,用玉臂撑起身子,开始为自己穿衣。
封沙喂了鸽子一把粮食,回头看小蛮已经醒了,那娇慵的模样令人喜欢,不由微微一笑,去取了一条湿毛巾,走到床边,揽住半裸的美丽少女,拍拍她的香肩,微笑道:“起床吧,我们这便回军临淄。”
小蛮伸玉臂抱住封沙的脖颈,将脸埋在他的怀中,想起昨夜的旖旎情状,娇羞不已。
她悄悄地抬起头来,小心翼翼地问道:“主人,是不是临淄有什么事了?”
封沙倒也不怪她多嘴,微蹙眉头,沉声道:“我们在袁绍身边安插了一个暗探,却是他的一名的侍卫。他听到袁绍和田丰密谋,要秘密联结张饶一部黄巾,再加上刘备、曹操、孔佃三路军马,分五路进攻青州。一旦他们杀进来了,青州百姓必然遭殃,我青州的民生将会受到严重打击。”
小蛮惶声道:“张饶已经被打残了,不会对我们有什么威胁,是不是?”
封沙摇头道:“泰山郡城中的暗探发来消息,就在昨夜,张饶已率军攻占泰山郡城,声势大涨。泰山郡中的饥民一定会去投奔他,这样的话,他的兵力将会得到大幅增长,以此下来,待他元气恢复,对临淄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为了保住青州,我们只有以攻代守,趁着袁绍、刘备兵力未曾调齐,先出兵击溃张饶,以免他裹胁流民过多,养成气力,与袁绍联手,那时青州便双拳难敌四手了。只要我们先击溃了张饶,他日敌军四路进袭,我们也可从容应对,一一击溃他们。若是张饶势大,一时难以消灭,我们至少也要先夺下莱芜,扼守住他们进攻青州的要道,以免他在我军对付袁绍之时,威胁到我军的后方。”
小蛮呆了一呆,心里知道武威王恐怕又要出征了,而且战事凶险,这一次他未必还肯带上自己,心中不由有些难过,忙跳下床去,娇声道:“主人,让小蛮服侍你穿衣吧!”
封沙站起身来,在小蛮的服侍下穿着衣甲,目光深邃,直望西方。
在那个方向,是一个逐渐变得强大的敌人,黄巾张饶。而在张饶的背后,似有冀州牧袁绍、兖州刺史刘备的身影,隐隐浮现。
只有先将这个敌人彻底击败,才能腾出手来对付袁绍、刘备、曹操等人,想到这里,封沙的手不由紧紧攥了起来。
※※※
当曹操接到袁绍的来信时,他正在操练场上,努力训练着手下的士兵。
他的脸上,一派冷漠之色,已经比原先瘦削了许多,只有那一身豪雄之气,依然未变,只是多了一些萧索,眼中时而掠过一丝仇恨之意,想到那手握重兵的仇敌,曹操不由咬紧了牙。
夏侯惇骑马立于操练场中央,大声呼喝,命令部下好好训练,手中高举马鞭,不时地抽在那些不让他满意的士兵身上。
他的脸和曹操一样瘦削,右眼已经被一个黑黑的皮套覆盖,只有左眼中,时有寒光掠过。
一个士兵飞跑过来,跑到曹操面前,跪倒在地,高举一封书简,叫道:“禀主公,大司马有信来了!”
曹操眼中微现惊色,随即化为期冀的光芒,他伸手接过士兵手中的信,仔细地看了一遍。抬起头,看着夏侯渊那疑问的目光,平静地道:“叫上妙才他们,带集兵丁,我们要出兵青州了。”
夏侯惇倒吸了一口凉气,沉声道:“青州!我们可是要出兵斩杀那占据青州的狗贼刘沙么?”
曹操深深地点点头,不发一言,转身离去。
夏侯惇抬起手,摸摸自己被刘沙一戟刺瞎的右眼,紧咬牙关,咯咯直响。
在他的心里,和曹操一同想道:“杀弟刺眼之仇,终于要到了报仇雪恨的一天!”
※※※
当小蛮春风得意,在封沙身边享尽幸福滋味时,樊素素却是独守空闺,缩在锦被中,暗自饮泣。虽然已得大王飞鸽传书,道是平灭了管乾部黄巾贼,又收伏了东莱太守秦瑶,现在正在海边建设渔港,不日即可回军,但那渔港何时建好,大王何时归来,都在未知之中。
樊素素轻轻咬着嘴唇,心中暗暗想道:“小蛮这个坏丫头,好不容易能跟大王单独在一起,一定又会在那里引诱大王了!只是不知道他们会不会……”
想到这里,樊素素不觉浑身发烫,想起这些天被大王拥在怀中的幸福滋味,再对比现在这孤孤凄凄的惨相,不由拥枕而泣,只盼着大王能早日回军临淄,千万不要流连忘返,被小蛮的美色所迷,却把自己忘掉了。
她新婚之中,便要与爱人分离,情难以堪,每日里都在思念中度过,这一夜,她想到武威王不知在何处建设渔港,与自己远隔数百里,不由拥被而泣,直哭了一夜,直到天色渐明,才渐渐睡去。
这一睡,便睡到日上三杆,樊素素犹自未醒。如花般的娇容上,满是泪痕,便在梦中,也不禁流出了眼泪。
恍惚中,似乎有人走进了房间,站在床前,默默地看着她。
看了一阵,那人坐上床去,将她抱在怀中,那熟悉的温暖感觉,让半梦半醒中的樊素素不由激动万分,抱住那强壮的身躯,失声痛哭。
三国战神 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发泰山
当那缠绵怜爱的长吻落到樱唇上时,樊素素恍然惊醒,抬起头,惊喜地看到,那拥抱深吻着自己的男子,正是她朝思夜想的武威王。
泪水如断线珍珠般,自她绝美容颜上滑落。樊素素雪白的玉臂紧紧抱住封沙的身子,一边哭,一边拼命地回吻着他,泪水沾湿了她袒露的酥胸。
封沙深吻着她,柔声安抚着这一直苦苦思念着自己的新婚妻子。
温存的许久,他才告诉樊素素,自己因思念她,便带着亲兵提前回城,大队人马还在后面。现在算算自己带去军队快要回到城中了,他还要出去点兵,不能在这里待太久。且待他点兵回来,再来见她,要她一定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地,等着他回来。
樊素素听他还要再走,心下不舍,幸好知道他一会便要回来,不得不放开手,含泪看着他去了。
她在床上呆了好久,猛然醒悟,赶忙穿好衣衫,下床梳洗,坐在梳妆台前尽心尽力地打扮起来,发誓要以最漂亮的模样,出现在夫君的面前。
※※※
临淄城前的军营里,数万精兵聚集其中,个个摩拳擦掌,都道要再去打黄巾了,以大王之能,定可一攻而克。得到的战利品若能象上次那样分发大半给兵士,大家都能发一笔小财。
此时,在大营最大的一顶帐篷里,封沙手执方天画戟,昂然而立,望着下面整齐排列、满脸兴奋之色的战将们,方天画戟重重向地上一顿,沉声道:“黄巾张饶,已袭取泰山,声势大涨,他日必然前来攻打我青州,以报前日伤臂之仇。众将对此有何应对之策?”
张辽顶盔贯甲,站在武将队列的最前面,向上拱手,豪情万丈地道:“大王不必担心,请大王给我一支兵,我定然杀奔泰山,将张饶的头砍下来,献给大王!”
封沙微笑道:“文远,你有此等气魄,我甚欢喜。只是敌军势大,又有泰山郡中各支黄巾、贼寇前去投奔,只怕不易对付。此事须得从长计议,先削弱敌方势力再说!”
张辽讶道:“大王有何良策?”
封沙目视众将,见他们脸上都有不解之色,便沉声道:“传我号令,且将榜文张贴我青州各郡,只道远近黄巾,若有率军来投者,尽皆赦罪赐官,绝无虚言!”
秦瑶惊道:“大王,这是何意?黄巾贼叛乱造反,都是该杀之罪,大王免了他们死罪已是宽宏至极,又怎么能让他们入朝为官?依我看,还是多派兵马,把他们剿灭干净,那才痛快!”
封沙摇头道:“黄巾本亦平民,若非饥饿所逼,怎么会揭竿造反?那些小股黄巾近日已收敛了许多,若再派兵去进剿,一是敌军分散各处,不易进剿,再者我们还要提防泰山黄巾入侵,没有这么多兵可供进攻防守同时进行。你们将我的命令张贴出去,另外写上,若有再敢趁机打劫进攻官军的,定斩无赦,到时大军到处,玉石俱焚,贼寇才悔之晚矣!此令一出,那些各部黄巾军就算不来投诚,必也犹豫,不敢前来袭击我州内各郡,只以观看风色为主。我们就可以趁机放开手脚,先灭掉盘踞在泰山的张饶一部,其他的小股黄巾,必然再不敢与我军相抗!”
张辽喜道:“大王终究还是要出征泰山么?请大王让我为前驱,我必不辱命!”
封沙点头应允,下令道:“众将听令!尔等各率本部兵马,共起精兵,明日便拔寨起程,向泰山郡进发!”
众将恭声应诺,俱都心下兴奋,只想着在这勇武无敌的武威王帐下,多立功劳,以博个高官厚禄,天下扬名。
※※※
大贤良师张角站在高山之巅,身披七星法袍,在狂风的吹拂下,袍子与他的披散长发、花白胡须飘飘扬起,在风中摇荡,看上去恍若神仙一般。
望着潮水般涌来的官军,张角微微一笑,一股令人心折的狂放气势,自他身上散发出来,由山顶上直传到山下。
满山遍野的黄巾军,尽都拜伏于地,诚心诚意地大声念诵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张角缓缓举起手中长剑,指向天空,口中念念有词。漫天乌云随着他的念诵围拢过来,渐渐遮住了整个天空。
数万官军围住山岗,望着满山黄巾将士,大声叫嚷道:“山上的反贼,还不下来受死!”
张角冷冷一笑,左手捻起法诀,高举指向天空,大喝一声道:“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疾!”
随着他的吼声,天空中,陡然出现了一道闪电,劈破乌云,直达山下。
巨大的雷击轰击在地面上,无数官军士兵同声惨叫,与雷鸣混在一起,声震云天。
一股浓烈的烟雾从地上飘起,当烟雾散去,所有人都惊愕地看着那满地的尸首,只见那些人都被烧得如同木炭一般,浑身焦黑,地面上有一个大坑,方圆十余丈,令人见而心惊。
深重的恐惧在官军士兵中弥漫开来,望着山顶上那披发仗剑的妖人,所有士兵都不由后退,惶恐的低语声在四面扬起,没有人愿意面对这样恐怖的敌人。
山上被围困的黄巾将士却是信心大振,纷纷跳起来狂喜大呼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大贤良师大显神威,狗官贼兵还不快快投降!”
张角纵声长笑,手中长剑指着天空,剑尖不住地旋转。
在他剑尖所指方向,雷电不停地自乌云中猛烈地劈下来,重重击在山下官军的头上。
巨大的轰响不停响起,每一次沉重的雷击都让数百名官军死于非命,在烟雾弥漫之下,那些焦黑的尸体让每名活着的官兵头皮发麻,手脚都忍不住颤抖。
雷击一下下地劈下来,深重的恐惧终于让官军的包围圈整个崩溃,所有的官军都开始掉头逃跑,只希望能离那召唤雷电的妖人远一些。
山上的黄巾将士开始反攻,他们狂喜地挥舞着刀枪,无比兴奋地冲杀下山,到处追杀着败逃的官兵。而官兵们都已被张角的仙术吓破了胆,只顾奔逃,没有人敢停下来,面对那些疯狂扑来的黄巾贼。
残酷的屠杀在山下进行着,惨叫声漫天扬起,无数尸首倒在旷野上,大片的土地被染成了鲜红色。看着那恐怖的场景,年轻的徐生有点反胃,便将目光收回来,无限崇拜地投注在大贤良师的身上。
他还只有十六岁,却有幸被选中,成为了大贤良师的亲卫营中的一员。此刻,在他的眼中,那瘦削的身影是如此高大,便似天上的神灵一般。
“只要有大贤良师在,我们是战无不胜的!”一个想法在他的脑海中模模糊糊地产生,随即变得清晰起来,最后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永不磨灭。
“只要有大贤良师在啊……”悲伤的泪水自熟睡中徐生的眼里涌出,缓缓地流到了枕头上。
※※※
“哥哥,青州那边有敌兵过来了!听探子来报,恐怕得有几万人!”
急切的呼叫声自耳边响起,将睡梦中的徐生惊醒。
他睁开眼睛,恍然看着面前那十五六岁的少年,身穿皮甲,头裹黄布,一副精明强干的模样,正是自己年轻的族弟徐和。
徐生定睛看时,却见他站在床边,喘得上气不接下气,象是刚飞跑进来的,满脸惶急之色,叫道:“哥哥,再不去向渠帅讨救兵,我们就要被围住了!”
听到敌人将至,还有些神志模糊的徐生立即清醒过来,随口道:“那好,你赶快叫人去请救兵!”
徐和应了一声,大步飞奔出去,消失在房门外。
徐生望着他的背影,心中有些恍惚。想想自己当年跟随大贤良师之时,就跟他现在差不多大,想不到时间过得这么快,现在自己已经是一部黄巾军的统领,那个小孩子现在也已经长大了,成为了自己最得力的助手。
他披衣坐起来,呆呆地出神。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会梦到当年跟随大贤良师一同打天下时的场面。那时大贤良师通天彻地的本领,简直就跟神人一般,实在令人惊叹,若不是他死得太早,黄巾军早就占领了洛阳,将狗皇帝撕碎喂狗了。
徐生抬起宽大粗糙的手掌,擦去脸上的泪水,心中暗叹,难道真的是天妒英才,不然的话,为什么会让大贤良师离开他要救助的世人?
自从大贤良师死后,自己就一直走着背运。先是和伙伴们被官军杀得四散奔逃,差点便死在官军的刀下了。
三国战神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贤良师
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后,徐生一路忍饥挨饿、隐姓埋名逃回到家乡青州,找到了亲人,却发现他们也都快要饿死了。
为了让亲族都有机会活下去,徐生不得不再次挑起大旗,打出黄巾军的旗号,在本族兄弟们的帮助下,拉起一支队伍,到处抢劫富户,以他们家中储存的粮草供给大家果腹。后来富户抢光了,就去抢穷人,不管多少粮食都抢了过来,结果大家还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过日子,也只能免于饿死而已。
身为头领,徐生对这一情况也无可奈何。虽然他不会饿着自己,但是面对饥饿的部下,他还是经常生出一种无力感。
“若是大贤良师还在,他一定能有办法的……”徐生经常模模糊糊地想起这个念头,随即又会努力将它甩到一边,不去触动自己的伤心往事。
好不容易盼到自己从前认识的一名渠帅张饶自冀州带着二十万黄巾回到青州,徐生立即带着本部军兵和老弱妇孺去投奔了他,只希望他能象大贤良师一样,带领大家走出一条新路,让黄巾军的旗帜飘扬在中原每一处城头上。
张饶的本领果然不凡,短短时间就打下了许多县城,可是却遇到了对头,乃是北海太守贾诩和他部下的都尉张辽,在很短时间内训练出一支精兵,打得黄巾军落花流水,连败数阵,信心都快磨平了。
前日,他跟着张饶趁着狗官们互相乱咬,带兵偷袭临淄,结果却遇到了官兵的埋伏,本部军马折损大半,只得逃到兖州,将青州的基业都舍下了。
幸好,在泰山郡也有着大量的饥民,自己一入泰山郡,便有无数流民前来投奔,很快就凑足了两万军兵,比以前还要多上一倍。以这两万人再加上数万老弱妇孺一同攻打莱芜,在城中黄巾兄弟的帮助下,一攻而克,做了这莱芜之主。
渠帅张饶率大军路过莱芜,见了自己这般功绩,大加赞赏,让自己守卫莱芜,虽是风光无限,却也有着重大的责任:要防备青州的敌兵来袭。
北海兵已经占领青州,骁勇之名震慑四方,让徐生部下常常心怀恐惧。这倒还没有什么,最可怕的是,那勇名冠盖当世的武威王竟然从洛阳来到了青州,自领青州牧,那埋伏在临淄城外一戟刺伤张饶左肩的,就是那恐怖的武威王!
他将徐生本部黄巾在青州的基业连根拔起,又带上数万兵卒,一路杀奔兖州,难道他真的不肯放过黄巾军,一定要赶尽杀绝么?
想到愤恨处,徐生的牙狠狠咬起,眼中怒火熊熊。
他披衣而起,叫几个侍卫进来,帮自己穿上甲胄,拔出宝剑,大步走出房门,向城墙而去。
城门已经紧闭,古老陈旧的城墙上,上千名黄巾将士紧张地望着城墙外面的烟尘,眼中都有惶恐之色。
徐生走到城头上,举目远望,但见一支军马向这边而来,远远停在城外,开挖堑壕,准备立下营寨。
徐生心中满是愤恨,大喝道:“三弟何在?”
他的族弟徐和跑上城头,大声道:“哥哥,我在这里!”
徐生咬牙道:“你去带上一支精兵,我们趁着敌兵立足未稳,先去冲杀一阵,挫了他的锐气!”
徐和眼中现出兴奋之色,正要大声答应,忽然目光一转,落到城外疾驰而来的一匹骏马上面,不由呆住了。
那匹骏马高大无比,为徐和见所未见,比别的马都要高上一头还多。它的浑身上下,尽为纯黑毛色,油黑发亮,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绝无半根杂毛,显是一匹雄骏已极的神驹,看得徐和羡慕不已。
马上那名战将,相貌英俊,面色冷漠,身材甚是高大英伟,手中提着一支又粗又大的方天画戟,戟杆足有碗口粗细,戟端月牙刃甚是长大锋利,寒光四射,显然也是一柄神兵,令人见而胆寒。
那将身上的气势凌厉,颇有猛将之风,目光只向城头一扫,城上黄巾将士便觉浑身发冷,登时便矮了几分,向后退去,不敢与他那凌厉的目光对视。
徐和呆了半晌,醒悟过来,再转头看向徐生,却见他也是两眼发直,面现惧色,和满脸的愤怒交织在一起,一副又恨又怕的模样。
徐和小声叫了他几句,徐生才醒觉,回头看到他,怒道:“你怎么还不去调兵?”
徐和面色凝重,轻声道:“哥哥,我看外面那人,可能就是洛阳来的武威王!”
徐生闻言面色大变,拔刀欲出城去与那猛将拼命,刀在空中挥了几挥,却说不出话,脚步也停了下来,回头望着那城外来回奔驰的武威王,颓然道:“不用出城冲营了,先守好城池再说吧!你去告诉兄弟们,一定要小心守城,不要让敌军冲进来了!”
徐和也是一脸沮丧,低头接令,叹息着去了。
在城外,封沙回头看着挖壕立寨的士兵们,唤过一个队长,吩咐了几句。
那队长磕头而去,不多时,便带上数十名大嗓门的士兵站在城前,大声吼道:“武威王有令,城中黄巾军将士,投诚者既往不咎,带军来投者可赦罪赐官,顽抗者必杀无赦!”
城中黄巾军兵听了,都现出半信半疑之色,有人却是暗暗喜悦,知道自己的性命或许能在攻城之后,得以保全。
徐生看到部下军兵脸上暗藏的喜色,不由大怒,站在城头上怒吼道:“胡说!官军一向出尔反尔,你们怎么能听信这种骗人的鬼话!来人,只我找几百个大嗓门的兄弟,拼命向城外骂!”
徐和忙去叫了几百人上城,对准挖壕立营的官军放声大骂,骂声立时便将城外官军的劝降声压了下去。
封沙听到城中传来的骂声,也不以为意,又吩咐一个传令兵到营中传讯,不多时,数千人围住城墙,放声大叫,齐声将刚才那些话说了一遍,声音响彻全城,满城百姓、黄巾都听得清清楚楚。
莱芜小城,只有十余万黄巾,其中精壮者不过两万余人,也大都被连年饥荒饿得面黄肌瘦,浑身无力。见青州大军来此,满城百姓尽皆惶恐,只怕官军入城屠戮、抢掠。后来听说统兵攻城的竟然是那仁义之名传播天下的武威王,百姓尽皆暗自喜悦,偷偷传言,这一次可有活路了。
黄巾军将士也怕敌军势大,听了此言,虽不十分深信,心下却也道:“武威王虽然残暴,却一向说话算话,他说不杀我们,我们若是投降了,多半就真的能活命,不会被人砍了头去向朝廷报功。”自此便有几分怯了,心中都有降意,只是恐惧徐生的威严,没有人敢向他吐半个“降”字。
青州大军陆续前来,到了黄昏时分,已聚集了二万余人,在莱芜城外立下营寨。
这次跟封沙来的,只有张辽等人。贾诩等率二万军在后面赶来,秦瑶却被封沙派去防守青州,以防冀州、豫州派兵来袭。
张辽率军赶来,跑到封沙面前,下马拜倒,道:“主公,我军士气正盛,是不是该进攻莱芜,一举攻下城池?”
封沙摇头道:“不必了。莱芜小城,可轻易攻下。只是泰山郡城中的数十万黄巾军,势力颇大,我军若攻下莱芜,再去攻泰山,必然损伤甚巨。现在我军只以二万人攻打莱芜,敌将恐惧,必向泰山郡黄巾求援,我军围城打援,黄巾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在荒野之上,定能一举击溃敌军!那时再攻打泰山郡城,就容易得多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