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79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狼途
伍廷芳听完这个故事,仍表示不解,问道:“总统,你的意思是?”
李经述道:“我从小就喜欢研究历史,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在争夺王位的斗争中获胜的,往往不是最有学问、最有魄力的政治家,而是那些集阴谋和背信弃义于一身的野心家;当然,这些野心家还首先是一位出色的演员,他必须能熟练地扮演成一个平庸的、最无锋芒的人。斯大林成功了。他的成功来于他善于掩藏自己的内心世界、善于组织和利用各种政治力量;当然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在政治上的短视,不能不说是斯大林成功上位的重要原因。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只看到了托洛茨基的傲慢、固执,而没有看到斯大林冷酷无情的残忍本性。在斯大林的监狱中,已经明显的临近死刑的边缘时,他们还对斯大林可能发发善心抱有幻想而不断地给斯大林写信,并在斯大林指定的认罪书上签了字。他们被当作托洛茨基分子而开除出布尔什维克时,季诺维也夫还质问斯大林:‘你知道什么叫感恩吗?’斯大林的回答是:‘我当然知道,那是一种狗的病症。’除了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的政治短视和失误外,斯大林能获得胜利,还在于他的另一个对手托洛茨基更加重大的失误:对阴谋诡计的藐视。在决定斯大林命运的那次中央全会上,当时有托洛茨基派的人反对季诺维也夫的提案,不同意让斯大林继续担任总书记的职务,但作为这一派的首领托洛茨基本人,却始终保持着消极的态度;有时,他居然在政治局会议上阅看法文小说,而不屑介入那种被他认为属于低俗的喜剧。不过,现在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现在的对手是斯大林!我不会给斯大林任何翻牌的机会!”
在这次千载难逢的瓜分俄罗斯帝国的机会中,李经述决定让外交总长伍廷芳告知中国驻德大使曾广钧,让他去跟德国人联络,两国在协约国之外,秘密结军事同盟,主导战事合作和战后瓜分沙俄的大局。曾广钧是曾国藩的长孙,其诗惊才艳丽,王闿运称为圣童;梁启超誉为诗界八贤,颇有才学。曾纪泽1890年去世后,由他接任中国驻德大使,他在德国的外交如鱼得水。
伍廷芳问李经述:“德国陆军虽然之前一直跟中国的关系不错,中国士官学校也聘请了很多德国教官。但我听说沙皇尼古拉二世最近极其想和德国、法国结成同盟。中国和德国因为山东的利益问题闹翻过,德国肯和我们结盟吗?”
李经述说:“放心,彼一时此一时。德国在欧洲的地理位置先天不足,海上被英国死死扼住出口,陆地上处于四战之地,被法国和俄国包夹成了‘三明治’。在西部,法兰西人口稠密且民族主义强烈。和德国有色当战役之仇,成为死敌。整个德意志地区的面积,即德意志邦联中,不算奥皇统治下的非德意志民族聚居区。总面积大概只有七十万平方公里。并不算特别大的国家。德国要想在陆上扩张,只能向东找俄国火拼。”
伍廷芳说:“德国现在确实实行积极对外军事扩张的外交政策。”
李经述说:“而且德国国内认为斯拉夫人是劣等民族。根本不配拥有现在这么大的国土,只有俄国受到了削弱,德国地东部边境才可能变得更安全。所以德国人绝对不会跟俄国和法国结盟。那只是尼古拉二世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辞退俾斯麦以后,德国跟俄国签订《再保险条约》在1890年失效。威廉二世未积极与俄国洽谈如何延续该条约,就是最好的证明。况且,我观察了很多年,现在德国在世界上受到孤立,我想充满野心而且冲动鲁莽的德皇威廉二世会欣喜于和伟大的中国结盟的。”
正如李经述预料到的,这个时候,欧洲并不是铁板一块,德国很需要政治盟友,为了在陆地上扩张,乐意于中国结盟。德皇威廉二世继位后,积极推行著名的世界政策,具有强烈军国主义的色彩。威廉二世欲借殖民地扩张,为德国寻找“一个太阳下的位置”。他通过1897年与1900年的新海军方案,实行提尔皮茨计划,以加快帝国的海军扩张,赶上大英帝国的海军力量,这与俾斯麦尝试跟英国保持良好关系的政策背道而驰,很多次触怒了英国。
比如,德皇威廉二世经常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煽动性演说,这让各国对他很头疼。比如在庆祝德意志帝国成立25周年的集会上,柏林的德意志帝国电台播发了威廉二世慷慨激昂的贺词:“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应当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商品,德国的知识,德国人的勤奋要漂洋过海到全世界。尤其是欧洲的英国、法国、俄国,惊悸地听着这称霸世界的宣言,感觉到一个庞大的火药桶就在身旁,随时可能爆炸而祸及自身。
1905年3月31日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丹吉尔,并表示支持摩洛哥独立,公然挑战法国在摩国的影响力。原来,1904年,英国与法国达成挚诚协定。在该年,英国与西班牙承认法国在摩国的利益,令德国有感利益受损,故此以外交途径挑战法国。于是,威廉二世想邀请欧洲各国举行会议,企图借挑衅与测试三国协约的实力。
德皇的言论令法国民众普遍震怒。在得到英国的支持下,法国外长泰奥菲勒·德尔卡塞提倡在摩洛哥设立一个保护国,并促请政府采取强硬立场;但法国恐怕德国会开战,所以反对他、迫使他下台。危机在6月达到高峰:德尔卡塞下台后,由温和派法国总理莫里斯·鲁维埃兼任外长。7月时,德国已受到孤立,所以法国同意以和平方法解决问题。然而,法德仍然剑拔弩张—德国在12月调动后备军队,而法国更在1906年1月派兵到与德国接壤的边境。
令人感到目瞪口呆的是,威廉二世19世纪末,曾计划袭击美国纽约和波士顿等港口城市,以清除美国海军设置的障碍,从而使德国在太平洋地区扩张殖民统治的道路畅通无阻。这一袭击美国东海岸城市的计划首先是由当时年轻的海军军官埃伯哈德于1898年提出的。曼泰的最初计划是要出其不意地袭击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和弗吉尼亚州诺福克两地之间的港口城市,从而迫使美国与德国谈判,使德国能够横霸太平洋地区。威廉二世1899年曾亲自率领过海军。为使德国战舰和数十辆装煤的货船能够顺利穿越大西洋,威廉二世在曼泰计划的基础上,根据德国海军的具体情况制订了更详细的袭击方案。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所以,李经述有信心,德国会和中国合作。德皇威廉二世的野心,将可以被中国人利用。
伍廷芳表达了自己另一个担忧,说:“我们和德国结盟瓜分俄国,英国人会不会有意见?德国万一强大了。对中国会不会也造成威胁?”
李经述哈哈大笑。说:“一个强大而又充满仇恨的俄国,将是中国和德国的巨大威胁。但一个强大的德国,并不违背中国的利益。我们就是要利用普鲁士这把军国利剑,斩断旧世界的格局,促使大英帝国衰落。对欧洲各国势力进行再平衡。德国在俄国适度扩张,必定结下更深的仇恨,这对我们中国的全球战略极为重要。”
伍廷芳问:“请大总统明示,我们中国的全球战略是什么?”
李经述说:“我有一个梦想,做大总统,用坚船利炮、潜艇坦克,守卫海棠土,让四万万中国人民都活得有尊严;我有一个梦想,让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让四万万中国人民过上泰西腐朽堕落的生活;我有一个梦想,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是中国的行省,印尼是中国的香料地,新加坡是中国的港口,印度是中国的茶叶种植园,澳大利亚是中国的牧场,我要让中华帝国的旗帜,在世界之林高高飘扬!所以,我希望通过一次世界战争,使得中国的军工业得到很好的发展,将来,我们还要挑起英国和德国的战争。中国最后必将成就另一个日不落帝国。我相信这些,也是很多中国人民的梦想。这些梦想,需要我们这些从政者继续为之努力奋斗。”
“用坚船利炮、潜艇坦克,守卫海棠土,让四万万中国人民都活得有尊严;让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让四万万中国人民过上泰西腐朽堕落的生活……这些也确实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伍廷芳点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回答李经述说:“明白,大总统,我这就去跟曾广钧发电报。”
与此同时,李经述签发了大总统令,命令中国的军队为了向莫斯科进发,以冯国璋为司令的中国陆军第一集团军已经集结准备完毕,总计为4个步兵军,约30万人,其中集团军直属部队为装备山炮的第1南京步兵师、第2河南步兵师、第3陕西步兵师,还有一个坦克军团和十个榴弹炮营。为了打好这一仗,冯国璋集中了各类火炮、迫击炮1000余门,300多挺马克沁重机枪,600多天龙机枪,超过了以前历次战役。以邓世昌为司令的远东舰队,更是装备了7000吨级别以上的军舰15艘,一万吨级别以上的军舰5艘,潜艇驱逐舰5艘,到达了中国的领土海参崴港,做好了对俄战争的准备!
穿越1879 第189章 打击斯大林
中国大总统李经述的特使曾广钧带着总统的亲笔信,到达德国波茨坦市后的第三天,德皇威廉二世在波茨坦北郊的无忧宫接见了他。
无忧宫,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模仿法国凡尔赛宫所建,宫名取自法文的“无忧”,整个王宫及园林面积为90公顷,因建于一个沙丘上,故又称“沙丘上的宫殿”。
曾广钧来到殿前,只见无忧宫的正殿中部为半圆球形顶,两翼为长条锥脊建筑,宫殿前有平行的弓形六级台阶,两侧和周围由翠绿丛林烘托。宫殿前有圆形花瓣石雕喷泉,正对着大殿门廊。花坛内的维纳斯和水星神像造型精美,形象生动。
曾广钧进到宫中,仿佛走进一个艺术长廊,整个无忧宫内有1000多座以希腊神话人物为题材的石刻雕像。宫殿东侧还有珍藏124幅名画的画廊,这些绘画多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荷兰画家的名作。
原来,腓特烈二世喜欢各国的建筑和艺术,在无忧宫的花园内,还有一座六角凉亭,采用中国传统的碧绿筒瓦、金黄色柱、伞状盖顶、落地圆柱结构,被称为“中国茶亭”。亭内桌椅完全仿造东方式样制造,亭前矗立着中国式香鼎。
威廉二世选择在“中国茶亭”中会见曾广钧。之前,他特意把要求曾广钧送给他一副李经述总统的标准像,挂在这茶亭上。原来的茶亭上,挂着一幅身穿清朝黄马褂的李鸿章画像,是李鸿章当年到柏林访问时留下的礼物,当时李鸿章官帽后还拖着猪尾巴一样的辫子,威廉二世有意借此打压中国人的气势。
见了威廉二世,曾广呈上大总统的画像,这幅画像上,年轻的李经述留着八字胡,一身金黄色的新式军服,胸前缀有飞龙宝星勋章,头戴大檐军帽,上面盘绕的金龙熠熠生辉,目光深邃,神态自信而从容,和以前李鸿章给人的印象大不相同。
“这位就是你们的大总统?就是他提出瓜分俄罗斯帝国?”威廉二世问曾广钧。
看着李经述的画像,威廉二世两眼充满了轻蔑。他说话的声音不大,但庄严有力,在场的每一位德国大臣都听得十分清楚。
曾广钧虔诚地回答说:“是的。在李经述大总统的英明领导下,十年时间,中国这个古老的帝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中国的军事力量,已经不再像以前那‘辫子王朝’的时代那样虚弱了。中国手里现在有一支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精锐陆军,这支军队由一批勇敢善战的将军指挥着。中国还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早就消灭了俄国的太平洋舰队。中国还有各种先进的军事武器。所以收复远东地区,如探囊取物。”
国家外交比拼的是智慧,但很多时候,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德皇威廉二世和大臣们听了曾广钧的话,议论纷纷,他们对中国的崛起并不陌生,但没想到中国发展这么快。
德国海军大臣提尔皮茨想凸显一下海军的重要性,接口道:“的确,中国海军取得了西太平洋的制海权,这一点是对中国陆军取得对沙俄军队巨大胜利的保证。”
德国首相德皮洛夫也表态,说:“看来中国现在敢于瓜分庞大的俄罗斯帝国,不是没有原因的。”
曾广钧便向继续向德皇威廉二世介绍了一下沙俄现在面临的形势以及中国的外交政策,威廉二世笑了笑,说:“尼古拉二世现在还在试图想要掩饰他们的失败,我对俄国人将来都说德语很感兴趣。”
德皇威廉二世这么说,是因为在一周前,心烦意乱的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接见了德国驻俄国大使,想要俄国、德国以及德国的仇敌法国结成欧亚的军事同盟,沙皇尼古拉二世没有让翻译在场。而是自己用德语和德国大使直接交谈。
曾广钧听出德皇威廉二世是拒绝了俄国,其实他早就和德国总参谋长的施利芬交谈过,知道了德国的态度。原来,由于俾斯麦的外交手段极为阴险,每当普鲁士对外发动战争时,敌国总是被迫居于孤立无援地地位。但性格乖戾的威廉二世上台后,不但把俾斯麦撵回了家。而且还一手把俾斯麦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外交政策完全拆毁。结果到了施利芬当总参谋长地时候,孤立的不再是德国的敌人,而是德国,尤其是大力发展海军之后。
随着德国对外政策由俾斯麦时期的“大陆政策”转为威廉二世对外扩张的“世界政策”,德国很快便加入与英国的造舰竞赛行列。威廉二世曾对意大利国王说过:“我在位多少年来,我的幕僚们、欧洲地那些君主们总是把我的话当作耳边风,要不了多久,有我伟大的海军做后盾,我的话就会有人洗耳恭听了”。
德皇威廉二世异想天开的行动,强烈刺激了“最伟大的海权国家”英国的情绪,虽然德国并无意对英国发动战争,但却没办法阻止英国人不往两国战争方面想!英德关系逐渐开始紧张起来。不过,德皇威廉二世对外扩张的政策不光是瓦德西、提尔皮茨、霍尔斯泰因等人狂热捧场,以斯土姆为代表的一大批资产阶级工业巨头们更是欣喜若狂,他们几乎每天垂涎欲滴注视着海外市场。
事实上,在德国人眼里,处于优势地位的中国陆军在战争一开始就选择和德国结盟,这是让施利芬和好多德国将军没有想到,因为在欧洲国家,中国一向只和英国的关系比较好。施利芬曾给德皇威廉二世打过报告:“按照我们的估算,中国陆军可以用于作战的总兵力为50万人左右。不论对俄战争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对德国来说,都只有好处。”
接见完曾广钧,威廉二世并没有立即表态,他和他的大臣们回到了无忧宫瑰丽的首相厅,那里天花板上装潢富有想象力,四壁镶金,光彩夺目,室内多用壁画和明镜装饰,辉煌璀璨。威廉二世的目光落在了墙上的一幅油画上。
这是整座首相大厅里最炫目的一幅油画,画面上,身着铠甲、手持火焰剑的天使长米迦勒,正在指给头上悬浮着十字架地一群身披铠甲、手执剑盾长矛的女神们看,远处的一头巨大的带翼红色巨龙口喷火焰,踩着闪电,正率领着一群明显具有东方神话特征的怪兽在空中乘着滚滚乌云呼啸而来,向欧洲逼近,乌云下面,则是熊熊燃烧的城市。这幅油画是德国著名宫廷画家赫尔曼克纳克福斯根据威廉二世的一幅草图绘制。天使长米迦勒似乎在号召欧洲拿起武器,一同和那条红色地巨龙进行战斗,保卫她们所守护地城市和家园,德皇威廉二世对这幅名画一直十分欣赏,曾经将同样的画作大量赠予欧洲各国王室亲戚,连各国驻柏林使馆都有,来彰显自己的创意!
此刻,德威廉二世对着墙壁,看了很久这幅画,像在思考什么,大殿上寂静无声,没有人说话。过了二十分钟,威廉二世突然转身问群臣:“如果我们不和中国人合作,沙俄帝国在这场战争中最终崩溃的话,欧洲最大的受益国家将是哪一个国家?”
德国首相德皮洛夫说:“陛下,是英国。我想如果中国不和德国合作,中国将会和英国人合作。俄国是英国的敌人。俄国失败意味着英国的威胁减少了。而新兴的中国即使取得了胜,英国银行家的金库里现在还锁着大量的中国债券。”
威廉二世说:“英国要是和中国合作吞并沙俄,对德国的世界战略将是沉重的打击。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考虑,重新确定和中国这条东方大黄龙的关系呢?”
德国首相德皮洛夫回答说:“殿下圣明。现在各国都打着干涉布尔什维克的旗号,想在俄国分一杯羹。而布尔什维克和中国的关系最为紧密,中国又牢牢控制着远东和被修复后的西伯利亚铁路,直通莫斯科,如果和中国人结盟,将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两天后,德皇威廉二世决定和中国人结盟,他将自己的亲自回信交给了中国大总统李经述的特使曾广钧。
与此同时,为了抵抗各国的武装干涉,斯大林宣布,自1908年2月起,宣布全国为军营,并成立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负责领导军事机关和各条战线,委员会主席是他的心腹瓦采季斯。3月30日成立以乌里扬诺夫为首的工农国防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变本加厉实行战时共产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须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对工人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罢工者即行枪决。
在沙俄,布尔什维克的罪行是罄竹难书了。不仅作为一个阶级的富农在集体化运动中被彻底消灭,摧毁东正教,原本就是无神论的布尔什维克的主要宗教政策。契卡大清洗期间,还有165000名神父因传教被逮捕,其中的106000人被枪决。
为应付将来战争中可能出现叛徒民族,布尔什维克提前对那些不可靠的民族进行重点清洗。最不可靠的是波兰人,其次是乌克兰人,在集体化中疯狂反抗的高加索诸民族和中亚各民族也许最危险。受害程度最深、命运也最惨烈的叛国者,是高加索人。先天热爱骑马的高加索人不愿被剥夺养马的权力,任何马都是集体财产,个人不得拥有,大批反抗者被当作富农遭*灭绝,大清洗期间,高加索最严重的“问题民族”是车臣,全体车臣人和他们的邻居印古什人被押上火车赶出故土,发配到中亚和西伯利亚。这个当时不到40万人口的山地民族,1万5千人被枪毙,3万人被“牢改”,5万人被“劳教”,10万人死于“西伯利亚建设”。
斯大林知道,苏俄在西边是没办法抵抗住德国的战车,他派了苏俄政府的首席谈判代表越飞去和德国人谈判,企图以割让领土来求和。作为德国方面的首席谈判代表,德军东线指挥官霍夫曼将军接见了越飞。他与俄国人第一次共进晚餐,坐在越飞和苏俄时任财政人民委员索科利尼科夫中间,对面坐着的是一名工人。显然,越飞显得很紧张,他的面前是很多杯盘碗盏,他感到很是局促不安。一会儿拿起一样,一会儿又拿起另一样,但叉子却只用来剔牙。越飞心里明白,双方的谈判地位是不平等的,但又希望尽量为苏俄多争取点利益。
而德国一方的心情则相反,德国人在谈判中使用了最后通牒的口气,要求苏俄必须做出答复。1908年3月开始,德国就在俄德前线的广宽战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德*队向苏俄发起大规模攻势后,向前推进的速度为每昼夜50公里。在进攻的第一天,德军就占领了拉脱维亚的德文斯克和白俄罗斯的波洛茨克,并继续朝彼得格勒方向挺进。在随后的几天里,德军就相继拿下了明斯克、基辅、普斯科夫、塔林等一些城市,所到之处几乎是不战而胜。
谈判时,德国向苏俄提出了更为苛刻的领土、经济和军事政治条件。德国人在最后通牒中声称,若要其签署停战协定,除波兰、立陶宛、库尔兰和白俄罗斯大部领土以外,苏俄还必须割让整个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此外,苏俄必须立即从乌克兰和芬兰领土撤军。这样一来,包括乌克兰在内,苏维埃俄国总共就将丧失约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西部边界就将大大后移。
斯大林接受了这样的和谈条件,但要求德国保守秘密。德国人却按照李经述的建议,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份合约的内容,斯大林的威望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一部分布尔什维克人心有不甘,领头人有布哈林、拉杰克和布勃诺夫。他们坚决反对斯大林低声下气地向帝国主义分子求和,坚持要开展“革命战争”,即使国土全部沦丧也在所不惜。他们坚信,当前最主要的目标是世界革命,如果与德国人达成协议,那么就会使世界革命胎死腹中,而且离开世界革命的大环境,俄国革命也无法取得彻底的胜利。
反对派准备不靠斯大林继续干下去,因为他们决不愿意向帝国主义投降。反对派的一位头头拉杰克甚至提出,如果有必要就逮捕党的领袖斯大林。在这种形势下,斯大林对全党失去了控制,其在党内的威信也急剧下降,苏俄更加混乱!!
穿越1879 第190章 夺取敖德萨
按照李经述的决策战略,瓜分俄罗斯前期,中国表面上还是支持布尔什维克的。为了迷惑斯大林,在海军名将邓世昌带领中国的远东舰队,从沙皇尼古拉二世手里夺取敖德萨,中国派出了十五艘战舰和三万陆军包围这个港口城市。
敖德萨是通向黑海的窗口城市,19世纪末通向基辅和利沃夫铁路建成后,敖德萨成为俄罗斯帝国仅次于圣彼得堡的全俄第二大港口,到1908年,敖德萨在人口和经济实力方面,成为俄罗斯帝国当中第四位的城市,次于圣彼得堡,莫斯科和华沙。
战舰传统方式进入俄罗斯西部地区和白俄罗斯,是通过俄罗斯圣彼得堡港、立陶宛的克拉佩达港等转运,不但运输时间长,纬度高的港口冬天还会受到冰冻、封港等影响,运输受到极大影响。黑海港口拥有常年不冻的优势,解决了运输时间慢和冰冻的问题,是一条很好的替代线路。通过敖德萨港口可以到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摩尔多瓦等地区。中国一旦占领敖德萨,就等于控制了沙俄的黑海通道以及沙俄通往欧洲的门户。所以,沙皇尼古拉二世也不愿意轻易放弃这个战略要地。当初沙皇费了巨大代价才把这座重要城市从布尔什维克手里收回来,如果这座城市又被中国人夺去的话,沙皇根本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