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无和尚
第一军的伤亡是巨大的,二万五千人的第一军到战斗结束统计,伤亡达到了四成近万人。
造成最大损失处反而不是丁思觐下令引爆外围时,而是被辽军三面合围时,不断地消耗造成的。伤亡的万人中,阵亡者八千七百人,伤者仅九百余人。
而辽军方面,清点尸体和伤兵后发现,阵亡者三万七千余人,伤者九千七百余人,伤亡最多处也不是爆炸引起的,而是第一军结成圆阵之后,由火枪射击造成的,可想而知,不用瞄准的射击,杀伤力是如何巨大了。
此役,新军以近万人的伤亡换取了四万七千辽军的伤亡,从数量上来看,已经算是大胜,但若从百里无忌和新军将领的内心来说,仅仅是小胜。
最幸运的是,耶律撒剌的铁骑兵没有出现。否则,胜败还是未知之数。
但铁骑兵就如同一块巨石,依旧压在百里无忌和新军将领的心中。时刻提防着,不敢有一丝松懈。
晚上。百里无忌召集百里义和四军都指挥使对今日战役进行点评和补漏。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今天我军大胜辽军,这是勿容置疑的。”百里无忌意欲振奋军心,“第一军今天打得非常顽强,展现出了新军该有的风貌,朕决定给予该军从都指挥使至士兵全体每人升一阶的奖赏,以彰其功。”
包括百里义在内的将领纷纷向丁思觐道贺,这一阶也令丁思觐自从三品升至正三品阶将军。自然令丁思觐分外兴奋,与百里义的人二品仅一阶之遥。
丁思觐起身谢恩道:“谢皇上隆恩,臣必当鞠躬尽瘁,再创佳绩。”
百里无忌笑笑道:“丁将军先坐下。”
“但今日之战,问题也有很多,最主要的是,第一军的伤亡过甚。当然造成此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的,但丁将军做为第一军主将,并没有在战前真正考虑到如何去减少伤亡。这是明国大部分将领的统病,只在乎胜利。不去考虑代价,这问题尤其在今天的战斗中表现的最为突出。”百里无忌从分发糖果开始转为挥动大棒了。
“待平定北方之后,明国需要大量的军队转向阻卜和吐蕃。如此沉重的战损力,明国负担不起,还请诸位将军为明国百姓计,善待麾下士兵,保全麾下士兵,诸位以为然否?”百里无忌的语气渐渐冷洌。
百里义为首五将领闻言起立道:“臣等谨记皇上教诲。”
“坐吧。”百里无忌扇了下手,转换了证据道,“都说说,明日起。对辽军躲进大定府有何应对之策?”
百里义首先开口道:“臣以为今日一战之后,辽军再要出城迎战已经是不可能了。加上武行文部、陈延正部不日将至,三面合围。逼降或者逼退辽军也不是难事,新军可驻扎在大定府南门外,保持震慑即可,也符合皇上方才说的保全士兵的训导。”
百里无忌转头问道:“你等四人有何异议?”
丁思觐、郭廷谓、郑彦华、周保忠起身答道:“臣等附议元帅之意。”
百里无忌点点头,经此一战,辽军已经龟缩大定府不敢出城,包围大定府已可行,如此也就不急于攻城硬拼,等左右两军会合,想来就算辽军不撤,破城也不算太难。况且新军也已经达到磨砺其的目的。
想到此,百里无忌开口道:“如此也好,那就令新军南门外扎营,但须谨防辽军出城偷袭。”
五人应道:“臣等领旨。”
当天晚上,两波信使到达新军军营。带来了两个消息,一远一近,一喜一忧。
一个是来自夏州的信使。柴荣得到耶律抹只部和阻卜军残部逃脱的消息,便向燕云派出了信使,他不知道百里无忌对河西有何安排,但不管如何,逃脱了这三万敌军总是一件憾事,所以,柴荣觉得应该立即通知百里无忌,也好做出安排。
柴荣对赵匡胤擅自向北追击之举起了深深的戒心,本来传言已经令柴荣心中不舒服了,如今再加上此事,柴荣已经有心收回赵匡胤兵权了。但考虑到现在赵匡胤领兵在外,不是收回兵权的时机,柴荣只能选择隐忍。柴荣令向训固守灵州,并派有力之一部北上,与赵匡胤部取得联系,令其立刻南返。
大定府外的百里无忌闻讯却大惊失色,耶律抹只部和阻卜军残部三万多人逃脱,那河西诸部就陷入了危机。
河西诸部中角厮罗部主力早先已经被徐守仁和云扬击溃,角厮罗手中最多不会超过五千人,而甘州回鹘景琼部也不过数千士兵,就算加上百里无忌从瓜、沙带去的六千归义军,全部算上也就一万多军队,何况并没有聚集一起,而是分散在两地。
如果耶律抹只部和阻卜军残部逃脱之后不继续北上归国,势必向西进入肃、甘、凉之地,准备与增援的五万阻卜军会合,这种概率是相当大的。
如此一来,不但甘州回鹘部危如累卵,连瓜、沙和角厮罗部也非常危险。
百里无忌随即派人传令正在义州休整的云扬、徐守仁两部迅速向河西诸部增援,择机击溃前来增援的阻卜军和逃脱的阻卜、辽军残部。(未完待续)
代周 第一百十八章
百里无忌虽然震惊,但也并没有太过慌乱,因为他认为义州与凉州不远,云扬等二部北上至兰州先与角厮罗部会合,再向北增援凉州,速度快的话也就六、七天时间,有六千归义军在,景琼应该能支撑些日子,应该风险不会太大。
可百里无忌没有预料到阻卜五万增援的军队会与三万多逃脱的残部会合,所以,百里无忌无法预料到河西危急。
另一个信使带来的却是好消息,令所有新军将领为之一振的好消息,也让百里无忌将对河西的担忧抛到了脑后。
这信使来自上京,自然不可能是耶律璟,而是耶律惕剌派来的。信使带来了他的密信,信上说,耶律撒剌已经被其说服,铁骑兵驻留在仪坤、龙化二州之间,不会南下,明军若是占领大定府,希望不要再北上攻击,特别是不要过潢河,以免直接对阵耶律撒剌的铁骑兵。
同时,耶律惕剌表示,上京不会再有援军南下,增援大定府,待明军攻克大定府之后,自己会笼络一批朝臣向耶律璟进言,倡议明、辽第二次和谈,希望百里无忌能给予支持。
看到这消息,百里无忌已经明白,大定府已经是自己手里的菜了,怎么解决城中的六万多辽军,那就是自己说了算的事。
而耶律惕剌所提出的和谈也正合百里无忌之意,辽国失去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就如同被断去了双臂,纵然它拥有着北边广袤的土地,但也不足以再有南下的实力。
明国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吞下这些土地,也没有能力去照抚辽国上千万的臣民,所以。停战和谈也是百里无忌心中所愿,趁停战之后的时间,百里无忌要彻底解决阻卜。在战略上,将辽国彻底孤立起来。从而使得辽国自此以后,陷入内乱而不可自拔。
但百里无忌并不打算只占领大定府,他的设想是,将明国国境扩展至潢河,与辽国隔江而治,也就是说未来的明、辽边界应该在仪坤、龙化、通州一线。
这样,明国就有了充分的纵深来防备辽国突然发难,更主要的是与高丽连成了一片。从而使得与东瀛的连结有了第二条通道,这就使得明国日后可以从陆路上对高丽、东瀛进行大量地商品倾销。
有了这两个倾销地,明国战后的恢复和发展将变得迅速和简单,如今的明国不愁生产不出东西,而是生产力过剩,战争中看不出来,一旦停战,大量的物资就会堆积,急需要有几个倾销地。
两天后,西面武行文部和斡朗改、辖戛斯部。东面陈延正部陆续到达大定府外侧。对大定府形成了三面包围。
大定府辽军已经预感到末日来临,一天三次派信使向上京求援,却不想。所有信件如泥牛入海般一去再无信息,其实这些求援信件,全在枢密院被耶律惕剌扣了下来。
十月初一,三路大军共计二十余万人,由三个方向对大定府发起了总攻。
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大定府守军死伤惨重,最后,被南门外新军率先爆破成功,冲入城内。
辽军终于开始溃败。残部向北逃窜。
百里义随即令新军丢下城内残敌,交由东、西两路收拾。自己亲率新军追击向北溃逃的辽军。
一路上,歼灭一部分北逃辽军。直至潢河南岸。
在这里,百里义终于见到了他一直忌惮的铁骑军,也见到他一直担心与之对阵的妻子耶律撒剌。
耶律撒剌是带着复杂的心情拦在潢河南岸的。
按耶律惕剌的交待,她率铁骑兵拦在潢河南岸,不但是要阻止明军北上,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拦截大定府北逃的辽军。
这一拦截,预示着大定府守军的全军覆没,也预示着耶律撒剌真正走出叛国之路。
带着这样的复杂心情,新军和铁骑兵在潢河南岸遭遇。
十几万大军间隔两里相互对峙,而两军主将竟是夫妻,天意作弄,夫复何言?
百里义已经得到了百里无忌的允诺,只要耶律撒剌不主动进攻,那百里义自然不会下令进攻。
而耶律撒剌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唯一的期盼就是一家团圆,自然不会下令主动进攻。
于是,经过短暂的对峙,两军就相互监视着在潢河南岸扎下营来。
百里义与耶律撒剌近在咫尺,却如远在天边。二人不能公开的去看望对方,这势必引起两军混乱,特别是铁骑兵。
铁骑兵忠于契丹皇族,并不是指当今辽国皇帝耶律璟,它守护的是契丹皇族。耶律撒剌当年从惕隐耶律屋质手里接过铁骑兵时,铁骑兵所忠于的就是耶律撒剌。
耶律撒剌是辽世宗耶律阮的女儿,同时掌控着耶律屋质的部族,有着辽国各部落中得天独厚的话语权。
但若她真的在两军阵前与百里义私会,耶律撒剌也不知道铁骑兵会发生何种变故。
虽然麾下的将领基本上都忠诚于她本人,但铁骑兵能听令于她拦截北逃的大定府溃兵,不代表着能接受她归降明国,耶律撒剌自然不敢冒这个险。
而新军这边的百里义不同,他得到了百里无忌的允诺,自然敢私下与耶律撒剌会晤,但这只是私下,而不是众目睽睽之下,他远不如耶律撒剌对麾下的掌控能力,象丁思觐这样的将领,新军中自然不少。
无奈之下,百里义只好派亲卫向百里无忌求救,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
正在安抚大定府各族的百里无忌得知耶律撒剌的铁骑兵阻拦在潢河以南时,心中便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耶律惕剌虽说归降于明国,但毕竟还是忠诚于契丹族的利益,他一面按百里无忌的指令瓦解着辽国的实力,一面却令耶律撒剌阻拦在潢河岸边。
不过百里无忌并不意外,只要辽国国力下降,不再成为中原头上的利剑,其它的便可以商量。
况且,耶律惕剌只要还牵挂着契丹族的利益,那就成了他的弱点,有弱点的人,百里无忌自然不会太在意。(未完待续)
代周 第一百十九章
但百里义夫妇的事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否则,真要上演一出夫妻想残的惨剧,百里无忌恐怕也无法面对百里义了。?。。
百里无忌决定亲自北上,为百里义扫障碍。
一天之后,百里无忌率亲卫队来到新军军营,百里义喜出望外。
“阿义,你心中作何打算?是将耶律撒剌迎回金陵,还是打算自己留在辽国?”百里无忌见耶律撒剌前,自然要摸清百里义的心意。
百里义毫不迟疑地答道:“自然是将她和孩子带回明国。”
“若她不答应呢?”
“这……。”
“阿义,如果你愿意留在辽国,我也会帮你安排。”百里无忌心中虽然对百里义留在辽国非常不舍,但若耶律撒剌不肯答应跟随百里义去明国,那说不得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百里义想也不想说道:“大郎,你呆腻了北地,再要我呆上一年,非把我逼疯了不可。如果她不愿意跟我去明国,那就让她将孩子交给我。”
“啪”百里无忌伸手在百里义头上扇了一下,斥道:“你想得可真美,她若不肯随你去明国,怎会肯将孩子交给你?” 百里无忌也觉得棘手,心想要不先见见耶律撒剌,听听她的意思再作决定。
“阿义,速派使者前往铁骑兵军营,就说我要见耶律撒剌。”
百里义一听赶紧应道:“是。”在百里义心中,百里无忌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当天晚上,百里无忌与耶律撒剌在两军阵前会晤。
百里无忌并没有带百里义前来。这种事,还是由外人来说比较妥当。
却不想,一见面耶律撒剌就问道:“明国陛下,百里义怎么没来?”
“呃……。是这样,阿义需要避嫌,他如今是十万新军统帅,所以……。”
“皇帝都能亲自来。他一个统帅算得了什么?”耶律撒剌嗤之以鼻。
“咳……。撒剌统领,铁骑兵不能总挡在明军的前面,朕已经知会过耶律惕剌,和谈之前。明军不会过潢河。铁骑兵该撤了。”百里无忌赶紧岔开话题。
耶律撒剌答道:“明国陛下,我有几个问题要问。”
“请问。”
“陛下如何处置被铁骑兵阻拦在潢河的大定府溃兵?” “修路?”
“对。修金陵府通往大定府的官道,朕打算两年之内修完此条官道,由此明国商人便能将明国特产贩运到北地。之后。这些战俘将会被释放回家。”
“如此甚好。”耶律撒剌心中稍定,内疚感也少了很多。“陛下真无奴役契丹族之念?”
“当然,契丹族只要归入明国治下,完全可以由契丹族自治。朕记得许诺过耶律朔古三河乌古王,如果撒剌统领不放心。朕可以封你为契丹王,之后。契丹八部由你来统治。”百里无忌微笑着说道。
耶律撒剌心中一宽,只要族人无恙,她心中也可少一份内疚。她继续问道:“陛下总有所求吧,我想听听陛下想得到什么?”
百里无忌正容道:“朕的要求很简单,一则驻军,二则通商。”
耶律撒剌道:“通商是好事,只是不知陛下要驻多少人?”
“你有多少军队,朕就驻多少人。”…
“呃……。敢问陛下,契丹族可需岁贡?驻军军费由谁承担?”
百里无忌道:“勿须岁贡,驻军军费自然由驻地承担。”
“军费之事似乎不妥,陛下可否通融?”
百里无忌摇摇头道:“军费多少由驻军多少决定,驻军多少由守军多少决定,若你计较军费过多,完全可以不设军队,朕也就勿须派驻军了。”
“呃……。”耶律撒剌一时想不出反驳之语,思忖一会道:“陛下,仪坤、龙化、通化一线由来便是契丹族的牧地,可否归辽?”
“不能。”百里无忌断然拒绝,“辽国正因为有了这些土地,才有了南下的便利。朕要断了北方各游牧民族南下之路。”
耶律撒剌突然冷声道:“陛下可是以为辽国再无反击之力?”
百里无忌脸色转冷道:“撒剌统领可是以为新军不向铁骑兵进攻是惧怕铁骑兵?朕若不是顾及你与阿义的夫妻情份,区区三万铁骑兵也能阻挡朕北伐之路?”
耶律撒剌也冷笑道:“百里义知道铁骑兵战力,陛下自然也应该知道。”
百里无忌道:“朕当然知道,不过耶律璟二十五万大军在迁州一天之内皆灭,撒剌统领想来也应该知道。敢情撒剌统领的铁骑兵没有领教过明军数千火炮齐鸣的宏伟场面吧?”
“你……。”耶律撒剌为之语塞。
“辽国不接受朕的条件,那朕就想看看数千门火炮轰击上京的宏伟场面。”百里无忌淡淡地说道,“好了。朕今日来不是与你商讨和谈之事,和谈之事还用不着朕亲自前来。朕来就是想问问撒剌统领,如何处理与百里义和孩子之事?”
耶律撒剌一肚子傲气闻声而泄,是啊,自己纵有千般本事,可百里义和孩子如何办?
“不知陛下对我及铁骑兵如何安置?”耶律撒剌无奈地问道。
“朕说了,若撒剌统领愿意,朕可以封你为契丹王,统治契丹族。至于铁骑兵嘛,如果撒剌统领愿意,自然是由撒剌统领继续统率。”
“我已经不想统领铁骑兵了,我累了。”耶律撒剌突然从咄咄逼人变得软弱,令百里无忌很意外。
“先皇过世之后,我的兄弟都还年幼,皇位才被耶律璟所夺。耶律璟这些年处处提防着我和我的兄弟,令我日夜难眠,如今孩子年幼,我更是担惊受怕。可恨百里义一走了之,这两年多来,竟不闻不问。”
耶律撒剌开始流泪,这让百里无忌觉得,她有了些许女人味。
百里无忌安慰道:“一切会好起来的。朕的愿望就是令辽国解体,各部族还是拥有各自的土地,如此汉人与北地各部族就能和平相处,通商往来,撒剌统领自然也就不用担惊受怕了。”)
代周 第一百二十章
耶律撒剌淡淡地应道:“但愿如陛下所言。燕云之战后,辽国国势已衰,谁都明白辽国再无阻挡明军北上的能力,我方才意气之言,还望陛下恕罪。”
百里无忌笑笑道:“阿义是朕的兄弟,说起来你是朕的弟妹,都不是外人,今日夜谈,只有你我二人,随意率性说话便是。”
耶律撒剌看着百里无忌道:“我不要做什么契丹王,只要陛下日后能妥善安置契丹族和我麾下的铁骑兵,我只想一家人团圆,相守度日。若陛下真有意,就将王位赏赐给我的兄弟,我便感激不尽了。”
百里无忌心中一激泠,脱口问道:“你可愿意随百里义去明国?”
耶律撒剌道:“等到两国和谈之后,只要陛下敢接纳,我愿意随百里义去明国。”
百里无忌长吁一口气,原本烦心的事竟如此轻易地解决了,百里无忌变得轻松起来。
“很好。朕很高兴你会有这样的决定,来之前,朕还真为此事烦心。哈哈。”说着说着,百里无忌竟开口笑出声来。
耶律撒剌看到百里无忌心中的真实情感流露,心中也有了一份感动。虽然耶律撒剌知道,这种情感绝不可能是因为她,而是为了百里义而流露,但做为百里义的妻子,她庆幸百里义有如此好的兄弟。
耶律撒剌感激地说道:“感谢陛下能如此会我夫妇之事担忧。”
百里无忌点点头道:“你随阿义来金陵府之日,朕定会为你们补办婚礼。”
“谢陛下隆恩。如此,我的心事也就了了,明日我便率铁骑兵渡潢河返回上京。还请陛下记得今日所说的话,善待我契丹族人。”
百里无忌道:“你放心,辽国灭亡之日。便是契丹王就任之时,到时,北地各族皆是我明国子民。朕岂会对自己的子民不利。”
耶律撒剌起身道:“如此,我就向陛下道别了。还请陛下转告百里义。让他不必再担心铁骑兵拦在他的面前了。”
百里无忌笑道:“耶律撒剌,若你真不愿再行军戎之事,朕倒是有个建议。”
“陛下请说。”
“阿义自幼喜欢行武事,他前些年在辽国之日,也统率过铁骑兵一部,你们既是夫妇,夫从妻职也算是一桩美事,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耶律撒剌低头想了想道:“陛下做主就是。我无异议。”
“好,好。朕这就去将此好消息转告阿义。”
耶律撒剌施礼道:“哪些,我便告辞了。”
突然,百里无忌想起一事,赶紧道:“且慢。朕忘记问一重要之事。”
耶律撒剌一愣道:“陛下请问。”
“孩子在哪?可还在上京?可有危险?……”百里无忌一连串地问道。
耶律撒剌心中好笑之余,也有些感动,答道:“谢陛下关心,孩子一直跟随我在军营中,我不敢将他独自留在上京,也是出于安危的考虑。”
百里无忌吁了口气道:“如此就好。如此就好。不过,小小孩子跟随你在军营之中,也确实不妥。不如交给阿义,也好安心。”
“这……。”耶律撒剌自然知道这么小孩子带在身边的不便之处,但这两年来,朝夕相伴,真要将孩子从身边带走,心中实在不是滋味。
百里无忌理解她的犹豫,劝说道:“若你信得过朕,就将孩子交给朕,朕此次南返会带他去金陵府。视其如亲子一般照抚。长大些,也好让他能进金陵学府学些本领。待日后,你脱身来金陵府时。朕再将其奉还。”
耶律撒剌自然听说过明国两个学府,心中不由得意动,再说有百里义在,倒也不会让孩子受委屈,她再次施礼道:“如此,就拜谢陛下了。我这就回去,令亲卫护送孩子去明军军营,还请陛下到时派人接去。”
百里无忌点头应下。
回到军营,百里义从百里无忌口中得知会晤的经过,顿时喜笑颜开。
如今不但铁骑兵的威胁不再,而且马上就能见到自己的孩子,百里义禁不住地咧开嘴乐呵着。
突然,百里义对百里无忌道:“大郎,你曾答应我给孩子取名,可还作数?”
百里无忌古怪地说道:“我觉得狗剩这名字挺好。”
百里义一下子涨红了脸,百里无忌哈哈一笑道,“罢了,我为其取一个就是了。”
百里义方才面色恢复正常。
百里无忌想了想道:“这次北伐之战,平定辽国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值得记念。这孩子的父母却是两国重臣,见证了这一段历史,不如就取名为明辽,百里明辽……不,不,应该是明了,对,百里明了。哈哈……,好,好,好名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