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无和尚
而自己,主动禅让,总比就暗杀了好,在百里无忌统一中原之后,想必自己还能混一个安稳日子过。
孟昶知道,如果自己不主动禅让,百里无忌就是不想篡位。他的臣下说不定就会动手了,而到时百里无忌肯定不会去追究臣下的罪,而往往是默认。孟昶自己做过皇帝,这为君之道,还是领会了一些的。
二人相视良久,很多话都在不言中。
最后。还是孟昶开口道:“我已经决定,即日禅位于楚王,至于如何安排我,全凭楚王一言而断,只是还望楚王看在西王妃的份上。让我与花蕊夫人一起过个太平日子。”
百里无忌闻言,微微颌首,道:“既然保元已经决定,无忌照办就是,保元放心,有无忌在世一天,必让保元安享太平。无忌是这样安排的,保元过来看看。”
孟昶闻声随百里无忌看向地图。
“保元请看,此处名为流求,无忌派人去查探过,土地相当于庆州加上南平三州之大,上面有近二十万人口,离楚国泉州也近,不过半日的舟程。如果保元没有异议,无忌会先安排军队过去平定,然后移民十万,等一切就绪,保元可去此地做一个安乐王,如何?”
孟昶一愕,这不是将自己发配蛮地了么?可有什么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也只能低头无语。
百里无忌见孟昶不乐意,好言劝慰道:“保元勿须担心,等无忌安排妥当,你可亲自去看看,若还觉得不合适,无忌再另行安排别的地方,可好?”
孟昶闻听还有希望不去蛮地,轻吁了一口气,感激地望向百里无忌:“谢楚王。”
百里无忌无奈苦笑,对孟昶说道:“保元这些日子受苦了,无忌已经安排好住处,一会等保元见过花蕊夫人,便自去休息吧。”
孟昶一听花蕊夫人要来,连忙道谢:“谢楚王大恩。”
百里无忌唤人将花蕊夫人召来。
花蕊夫人一见孟昶,一声悲呼:“陛下……。”便迎上前去。
孟昶更是泪眼朦胧,扑了过去,二人相拥而泣,完全不顾有百里无忌的存在。
百里无忌不想当灯泡,轻叹一声,出门而去。
……。
百里无忌没有征求楚国官员就与周国订下和谈之事,在楚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楚国官员不是不满百里无忌私自订约,而是不满这和约的内容,非常不满。
以孙光宪、冯道为代表的两派一致认为百里无忌有出卖楚国利益之嫌。
连徐世铭也颇有微词,认为百里无忌签订此约是出于个人目的。
而刘仁赡、陈延正为首的北上派军官更是上表指责百里无忌言而无信,说好要北上抗辽的,结果百里义已经打到了棣州,与燕云十六州仅沧州一州之隔,却被百里无忌严令撤军。
楚国上下一片怨言。
百里无忌深感犯了众怒,天天躲在王府书房。
而这时,越来越多的蜀国官员上表要百里无忌给个说法,而原蜀永平、武泰两位节度使的到来更是让蜀国官员感到实力大增。
蜀广政十四年(951年)七月初九。
百里无忌终于召集楚、蜀两国五品以上官员,其中有蜀永平、武泰两位节度使曹光实、韩继勋,在金陵府一起朝会。
正当楚蜀两国官员暗自揣测百里无忌用意之时,当孟昶带着花蕊夫人出现在朝堂之上时,群臣一片哗然。
不管是楚国官员,还是蜀国官员,心中都认为百里无忌疯了。
不疯之人何来如此荒唐举措。
代周 第一百五十章
一山不容二虎,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百里无忌不懂么?
如今孟昶回归,岂不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这几个月来,蜀国官员十有八九早已将百里无忌视为君主,哪想到孟昶会被百里无忌救回,这让蜀国官员情何以堪.曹光实到没什么,韩继勋显露出了愤怒的表情.
朝堂之中一片混乱,而百里无忌面无表情地坐着.
孟昶二人也面无表情地站着.
两国官员谁也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该如何上表应对.
混乱许久之后,孟昶率先有了动作.
他向后面招了招手,一个手捧红漆方正圆盘,上放一卷锦帛的宦人走上前来.
孟昶取过,又向母昭裔招了招手.
母昭裔上前哭拜道:‘陛下…….‘
原蜀官员皆一起拜倒在地,哭喊着‘陛下…….‘
楚国官员一脸愤慨,在楚国朝堂之上,竟成了蜀国君臣渲泻的场所.
此时,孟昶将母昭裔扶起,把那卷锦帛递了给他,面无表情地说了一个字:‘宣.‘
母昭裔似乎感觉到了什么,颤抖着双手将锦帛打开.
一眼就看见四个硕大的汉字‘退位诏书‘,吓得母昭裔再次拜到在地,大呼道:‘陛下不可,陛下三思啊…….‘
跪在坐上的蜀国官员心中皆已经猜到,跟着狂呼:‘陛下不可,陛下三思啊…….‘
孟昶此时提声喝道:‘昶无能,继位十八年,竟被周国以七万之兵,二月灭国.蜀德湮微,昏毁相袭,无脸以对蜀国臣民,如今楚王拯倾提危,澄氛静乱,匡济艰难,功均造物.今敬禅于楚王,即安姑孰,庸布告遐迩焉.‘
转头对母昭裔大喝:‘宣.‘
母昭裔知道事已至此,回天无力,于是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退位诏书.
蜀国官员此时都屏气凝声,聆听着.
而楚国官员从目瞪口呆到暗自窃喜再到交头接耳.
母昭裔终于将诏宣读完毕,双手捧着向楚王百里无忌呈上.
待百里无忌接过,母昭裔整整衣冠,率蜀国官员向百里无忌叩首九拜,山呼万岁.
随即楚国官员在徐世铭、孙光宪等人的带领下,先百里无忌叩首九拜,山呼万岁.
名份已定,百里无忌开口说道:‘着徐世铭、孙光宪、冯道、母昭裔四人负责登基仪式和处置楚、蜀原官员的一应事宜.‘
说完,百里无忌起身,招呼着孟昶二人离开了.
三人一走,留下的官员那是闹成了一团粥.
这楚、蜀合二为一,这不是灭国,官位可以任你说了算,现在是禅位,那其中的蜀国官员可是一副你不给我官,我就上你家吃饭的样,令徐世铭、孙光宪、冯道、母昭裔四人是一头焦躁.而蜀国的官制与楚国不同,孟昶是皇帝,而百里无忌是藩王,这中间的差距太大,虽然如今孟昶禅位于百里无忌,但官制哪能说改就改,最主要的是,百里无忌设定的官制最重要的一点是军、政、财三权分离,而蜀国是有节度使这种超级官职的.
更让四人头痛的是如今楚、蜀合二为一,这国号成了大难题,若是蜀被楚灭,自然是称楚没错,但现在是禅位,以母昭裔为首的蜀国官员坚持按蜀命名,而原楚国官员则是坚持以楚命名,场面一度失控,官员们已经在朝堂之上动起手来,上演了一出全武行.
刚刚百里无忌私自与周国订立和约的风波未平,现在又是禅让帝位引起了国名的争执,楚国朝堂一时间是乱得一塌糊涂,如同一团乱麻,千头万绪都需要理清.
当这些难题目被汇总之后推到百里无忌面前时,百里无忌也被弄得头晕眼花.
征询了一下徐世铭等人之后,百里无忌最后拍板,国名不再使用楚、蜀等原有国名,令徐世铭、孙光宪、冯道、母昭裔再提供一个国名做为候选,最后呈给百里无忌决定.
而对于官制,百里无忌令一律等到登基之后再议.
在楚国变得一团浆糊的时候,郭威已经在汴梁完成了军队整备,反身北上,亲自北上,抗击辽军来犯了.
他同时命令郭荣率军回师汴梁镇守,在这个时候,郭威最信任的还是只有郭荣.这与郭威的结发妻子柴皇后有关.
郭威原本姓常,幼年丧父,随母改嫁郭家,童年时期贫困不堪,曾经为村人牧牛,因为在脖子上刺了只小鸟,所以有了个小号叫郭雀儿.
由于生活贫苦,自然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直到遇见柴皇后前,郭威是大字不识几个的一介莽夫.
也许是天意,郭威十八岁投军,在潞州以军功升为小校,后来因与市井无赖相斗,失手杀人而获罪,州将爱他的才能而暗地里放他逃命,如今正是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从.
这天,郭威渡过黄河,来到孟津渡口,正好遇见了柴皇后.
这柴皇后原本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妃嫔,后唐庄宗李存勖武功显赫,国势强大,建都洛阳,威镇天下,骄恣荒淫,朝政紊乱,在宫廷政变中终为伶人所杀.
李嗣源率兵进入洛阳,平定叛乱,连刘皇后及诸皇子也一并杀戮.于是尽革庄宗批政,务从节俭,放出大批宫女及妃嫔,其中就有柴氏,她当时虽已入后宫,但庄宗在位仅三年,所以她实际上未曾沾获雨露.
柴家姑娘是被礼貌地遣送回家的,有车驾从人,一行人来到孟津渡口,准备过黄河.
柴家是荆州的大家族,柴家已经听到了消息,所以柴家姑娘的父母也匆匆地渡河南来迎接受女,在孟津渡口会合,在旅舍中休息一天准备第二天过河.
谁料晚上一场滂沦大雨,第二天早晨只见黄河水面,浊浪滔天,舟楫难行,当时正是夏秋之交,风雨连绵,数日不停,河水暴涨,连道路都被淹没,柴家一家人伴着绵绵雨水,羁留在旅店.
第二天起床后,梳洗罢,柴家姑娘站在窗前望着一览无际的天地,暮然在迷蒙的雨水中,一壮汉大踏步冒雨而来,衣衫尽湿,但不掩英爽之气.不觉间,柴氏心中有了郭威的影子.
代周 第一百五十一章
这壮汉也投宿在旅店中,从婢仆的口中,柴家姑娘慢慢地知道这个壮汉叫郭威,邢州尧山人,联想到他雨中行走的英爽之气,柴家姑娘为之怦然心动。
秋风瑟瑟,秋雨萧萧。柴家姑娘命侍女送给郭威一床毯子御寒,谁料郭威这人还硬气,以萍水相逢,互不相识,不能平百无故受人东西为由婉拒。
柴家姑娘干脆亲自去见郭威,以同乡之谊说服郭威,话匣子一拉开,柴家姑娘就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
郭威对柴家姑娘的送毯之举心怀感激,也隐隐地觉得柴家姑娘似乎对自己饱含着一份爱意。
一个是大家闺秀,而且是刚从皇宫中出来的娇贵仕女,一个却是起自贫寒,出身行伍的粗犷莽夫,原本毫不相干的两个人,在黄河渡口的荒村茅店中,撞击出了爱情的火花。
大雨时断时续,天从人愿,郭威与柴家姑娘有了更多地交谈机会。
因隋、唐政权都起自关陇士族,与鲜卑族渊源很深,受少数民族习俗影响,男女礼防是不太严密的,五代承唐余风,又值乱世,男女交往似乎了无顾忌,至于男女授受不亲,那是宋代以后的事了。
郭威轻快地讲述了一些军旅生涯的小故事,以及江湖风貌,柴家姑娘听得津津有味。
偶尔她也讲一些朝廷大事和宫中生活,郭威又睁大了眼睛,傻乎乎的好奇神情煞是可爱。
柴家姑娘抓住机会,乘机劝说:“如今属于乱世,乱世正是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应该砸砺志节,进德修业,抓紧机会,为自己的未来,创造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要知道时不我予,不能平白地蹉路岁月。”
郭威庄肃地听着,像一个小学生似的唯唯称是,柴家姑娘有些不忍。轻轻巧巧地将粉颊挨近郭威宽阔的肩膀,对着他的耳畔,悄悄地表示出自己的爱慕之意。
郭威是爱慕、感激、知遇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功未成,名未就,现在是孑然一身,是在逃的杀人犯,连起码的生活都有问题,又怎能消受佳人的美意。柴家姑娘看穿了郭威的顾虑,直截了当地告诉她:“士有穷通显晦。婚姻关键在于两情相悦,至于生活用度,不必为此发愁。”
柴家原就是财大势大的家庭,柴家姑娘此番出宫,更携带了大批的金银珠宝。生活自然不成问题,既然生活无虑,郭威也就无话可说,欢愉之情溢于言表。
柴家父母认为以柴家的声势,加上女儿出自宫中,如欲嫁人,起码也应是封疆大吏一类的人物。现在抓住一个落魄汉子不放,总是耿耿于怀。
柴家姑娘向父母解释,郭威现在没啥稀奇,他日发展,不可限量,自己阅人多矣。相信不会走眼。
虽然父母犹豫,她已决心以身相许,天涯相随,将来不管是吃苦受罪还是享受荣华富贵,都是命中注定。决不埋怨父母。
柴家姑娘把宫中带出来的金银珠宝分成两分,一份孝敬父母,一份留作已用,快刀斩乱麻般地和郭威结为夫妻。
天晴雨住水退,但夫妻双双不再过河,折返洛阳。
在洛阳,柴家姑娘温婉地为郭威准备了一个幽静的读书环境,每日上午是埋头苦读的时间,午饭过后夫妻二人就品茗闲谈,柴氏不着痕迹地为丈夫解释书中的疑难,并兼及处世应人之道、国家政事与天下大势。
郭威惊异于妻子的才学,但柴氏丝毫没有炫示的意味。
一年多的时间,郭威受到妻子的关怀、熏陶、教导,他的性情变了,谈吐举止迥异往昔,在勇毅的基础上增加了思想、智慧。
在柴氏的参赞下,逐渐爬上了权力的巅峰。
先是参加石敬瑭的军队,而后又投到张彦泽的麾下,不久又转归杨光远,最后成为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的左步兵指挥使。
不停地迁转,目的是要追随一位气度恢宏的领袖人物,以图将来有出头之日,这些都是柴氏的意见。
刘知远对郭威的重视始于一次与契丹人的战争,郭威以二千伏兵大败契丹,刘知远后来夺后晋建后汉,更多方倚重郭威。
但刘知远在位一年就死去,他的儿子刘承祐继位为隐帝,惑于嬖幸的谗言,大杀功臣,当时郭威正领兵担任邺都留守,家庭留在汴京,也全部遇害。柴氏也不幸免。
郭威登基,而他的患难之妻柴氏却已是千里孤坟,荒山寂寂无以为报,郭威力排众议,以死去的柴氏为皇后,并收她的侄儿柴荣为养子,以慰她的九泉之灵。
可以说,没有柴皇后就没有郭威的今天,也正是如此,郭威将柴皇后的亲侄柴荣收为养子,改名郭荣。
所以,郭威如此信任郭荣是有原因的,这原因有一半是因为柴皇后,另一个也是因为柴荣本身就是个文武全才。
而当郭威率大军北上来到代州,布防完成之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
那个受北汉侄皇帝刘旻所邀的辽帝耶律阮不顾朝中众人反对,强行亲自领兵南下。他的生母萧氏、以及甄氏、萧撒葛只等后妃也从军随行。
经过归化州的祥古山。这时,被命前来会师的契丹各部酋长的军队所未赶到。
契丹军制,出兵时皇帝命令部落酋长,各率自己部落武装,指定一处汇合,然后再按计划出兵。由于连年征战,民力耗损,酋长们不愿意南侵,耶律阮强令他们按期率众南下。
而此时,耶律阮为了等候各部酋长,晚上驻宿于火神淀。
耶律阮好酒,当晚,以祭祀辽太宗亡灵的名义,设宴招待群臣和将士,喝得大醉,被左右扶入内帐。
深夜,燕王耶律察割和伟王之子耶律呕里僧等五人率领一班士兵冲入内帐,耶律察割举刀砍死了沉睡中的耶律阮。萧氏、以及甄氏、萧撒葛只等后妃也同时被杀。而随行的耶律屋质却得以逃脱。
耶律察割是耶律安端的儿子,耶律德光的堂兄弟,也就是耶律阮的堂叔。
代周 第一百五十二章
他这一刀下去,于是,辽军南下半途而废,辽国从此进入了内乱。
杀了耶律阮之后,耶律察割便自行称帝。
逃脱的耶律屋质潜回京都,耶律德光的长子耶律璟汇合,准备讨伐耶律察割。
郭威闻听此消息,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周朝终于可以开始稳定内治了。
百里无忌同时得到此消息,而他正陷入登基称帝的漩涡中不可自拔。他虽有心想联合郭威一起北上,趁机收复燕云十六州,但楚蜀两国的文臣武将都在为新生国度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由于孟昶主动禅让,同时云扬所部在蜀地的震慑,权力的交接倒是没有出现流血,但楚、蜀两国的官员却为了官位闹得不可开交。
徐世铭等四人却在为国号而争论不休。
这一日,四人一起进见百里无忌,将各自拟定的国号呈给百里无忌,做最后决定。
徐世铭说道:“陛下起于庆州,臣以为以庆为国号符合规制。”
百里无忌点点头。
孙光宪说道:“陛下自庆州赴蜀,封王为宁江,臣以为国号为宁为妥。”
百里无忌再点点头。
冯道捋须道:“诗经?大明中有云,明明在下,赫赫在上。臣以为国号应取明,乃大善。”
百里无忌一愕。
徐世铭等人自然知道冯道这句话的意思。
见百里无忌一愕,以为他不清楚此语意思。
于是,徐世铭上奏向百里无忌解释道,这句话出自诗经?大明的开篇,此作乃是周王朝贵族为歌颂自己祖先的功德、为宣扬自己王朝的开国历史而作。它与《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緜》、《皇矣》、《文王》诸篇相联缀,俨然形成一组开国史诗。
这句话的原意是皇天伟大光辉照人间,光采卓异显现于上天。而帝皇的光采夺目的德行散布在人间。
冯道在此取其中“明”字,喻意陛下能在太阳的照耀下,将德行威仪散布天下。
百里无忌听完一声哈哈大笑。这冯老头拍马屁的功夫再次见长了。
百里无忌示意母昭裔继续。
母昭裔上奏道:“臣惶恐。臣以为陛下应以姓氏百里追溯渊源。”
百里无忌很好奇,自己还从没有想过百里此姓氏还有渊源可以追溯。
于是,令母昭裔详细说说。
母昭裔见百里无忌没有怪罪之意,并显得很有兴趣。于是,清清嗓子开始详细叙述。
百里之姓渊自源出于姬姓,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赐封周太王古公亶父的二儿子虞仲的子孙在虞国,他们的子孙后来迁徙到了秦国,被封在百里邑,后来就以百里为姓。
仲雍,也就是虞仲的子孙,他有个后人叫傒,因为家住百里乡。又称百里奚,在虞国任大夫。
周惠王姬阆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虞国君主贪图晋献公假意赠送的宝马珍玉,不顾百里傒、宫之奇等大夫们的反对,借道给南下伐虢国的晋国军队。
晋军在灭了虢过的回师途中。顺手牵羊灭了毫无准备的虞国。
此后晋国大夫荀息还专门去虞国找回了宝玉和良马,当面归还给晋献公。
晋献公望着失而复得的宝物,十分得意地说:“宝玉还是我原来的那一块,没有变样;只是这马又多长了一颗牙齿,比去年大一岁了。”
虞国国君为了贪图眼前的那一丁点小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结果招致亡国的巨大灾难。这段历史形铸就了千古成语“唇亡齿寒”、“假虞灭虢”。
不久,秦穆公向晋献公求亲,晋献公就把女儿嫁给他,同时把百里傒也当作为陪嫁的奴仆送往秦国。
百里傒不甘心做奴隶,便在中途逃跑,逃到宛城时被楚军把他当作奸细绑了起来。问他是做什么的?他说自己是虞国人,亡国出来的逃难的。
楚人便叫他养牛,不久百里傒养的牛比别家的都强壮,楚人便称他为“看牛大王”,连当时的楚成王也知道了他的名号。就叫他到南海去喂养战马。
秦穆公是个有雄心壮志的国君,一直在收罗人才,他听说百里傒是个有才干的人之后,决心把他追回来。
他怕用重金去赎楚国就会不答应,于是派使者对楚国说,秦国的一个陪嫁奴隶逃跑了,为了不让其他奴隶效仿,必须把他抓回来惩罚。
但是可以按奴隶市价五张羊皮买回,楚国收了五张羊皮,把百里奚交给了秦国。
后来秦穆公亲自与百里傒交谈后,发现其果为一贤德之才,对他大加赞赏,立即敕封为上大夫,再赏赐百里之邑。此后,百里傒的儿子孟明视就开始姓百里,即百里视字孟明,是秦国名将,立过不少战功。
因此世人又称其为五羖大夫、百里大夫。“羖”,就是完整的母黑羊皮。百里傒感激秦穆公的知遇之恩,遂竭力扶持秦国,任秦大夫七年后,与蹇叔等共同辅佐秦穆公,终使秦国成为举足轻重的春秋霸主之一。
相传,百里傒逝世后,秦国“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以示对他尊重和哀悼。
后世子孙敬先祖百里傒之德,就沿用他的出生地虞国百里乡为姓氏,称百里氏。史籍《通志氏族略》中有记载:“秦大夫百里傒之后,其先虞人,家于百里,因氏焉。”
百里无忌从未在过年祭祀祖先时闻知自己还有如此显赫的祖先。心中叹道,这母昭裔着实是太会忽悠了,连春秋战国的古人都被挖了出来。
百里无忌抽动着嘴角,强压心中的笑意问道:“母相之意,国号应该取周?这不是和北方的周相同了吗?”
母昭裔俯首答道:“陛下容禀,臣以为应取国号为秦。”
“呃……。”百里无忌无语,这秦让人一说就想到秦始皇,百里无忌可不想将国号定为秦。
百里无忌招了招手,令宦人取来笔墨,写下一个大大的“民”字,令宦人传阅四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