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清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物理教尸
“是的二叔,小侄今年刚好二十!”
“英雄出少年,大哥生了个好儿子啊!”说完刘铭昉便转头对身边的管事吩咐到:“阿忠,带这些弟兄到偏院休息,告诉那些兔崽子要好生招待!”
“多谢二叔!”
刘铭昉摆摆手:“你跟我客气什么!走,进院说话。”
一路走进去,渐渐进入到了刘老圩深处。这里是刘老圩正大厅的所在,共三进,每进三间房屋,房屋较一般民房要高大很多。刘铭昉带着张仁杰穿过头进、二进长长的回廊,来到最里面三进的堂楼面前。这堂楼又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乃是两层建筑,堂楼正大厅大门面对的是外壕沟叫做月牙塘,月牙塘两尖角内弦是矩形荷花池,不过这时候还不是荷花开放的季节。
光是这三进院一处,就要比张家大院大得多,目光所及,四面都有建筑,皆是两层,后面还有小岛,小岛上也有一处房屋,上面挂了牌匾但看不清是什么字。
“我的住处在西北角,走,咱们一边喝茶一边细聊!”xh211
崛起清末 第七十六章 冲突
(新书求推荐、求收藏!朋友们的支持便是我最大的动力!拜托拜托,感激不尽!)
“你说你手底有五百精兵?每一个都像偏院你带来的那些?”刘铭昉就惊讶了,虽然他没有检验过偏院那二十人到底是这样的水平,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每一个都不比圩子里的护卫兵丁弱,甚至很有可能都要强不少。
这些年刘铭昉也是见惯了各地的兵丁,就算是现在的淮军,很多军队也都堕落了。他知道堂弟刘铭传最近正不断的联络朝中旧友并连续去信给老主子李鸿章,他是不甘寂寞想要再度出山了。
一旦出山,到时候手底下就必须要有兵,有兵才有话语权。可是现在的刘铭传在淮军中已经没有多少话语权了,除非老主子李鸿章给予大力支持。但是现在的各地督抚,对手底的兵丁看护的极严尤其是能够上的战场的精兵。到时候想要叫那些人分出精兵来,呵呵.....
张仁杰带着两班队伍过来,就是为了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当然,要是可以的话,他倒是想把五百仁字营全都带过来,但是你这要是大部队一动,人家还以为你要造反呢!在淮安府,你随便跑没什么问题,可关键这可是出了江苏省到了安徽境内。
“二叔不信?”
“是有些难以置信!”刘铭昉点点头。“好啊,这一点你比我和你爹都强。走,咱们现在去偏院看看去,我要考核一下你的兵,回头带你去见圩主,这对你以后的发展会有帮助!”
话才说到这,管事阿忠就从院子外面便跑进来禀报到:“不好了大爷,偏院护卫队和张少爷的人打起来了!”
“什么?”刘铭昉和张仁杰都是吃了一惊。刘铭昉刚才都吩咐了下面要好生招待,现在除了这个事情是在打他的脸吗?而张仁杰则是担心部下将刘家的人打伤,那样的话事情会很不好收拾。
刘铭昉一拍桌子:“混账,我倒要看看是谁如此大胆,我的话也不管用了?!”说完几人便一起朝着偏院走去。
偏院离这里还有一点距离,但是几人疾步而行下没几分钟也就到了地方。
还没有进院门就已经听到了一片的打斗声。
“老三,老五,负责两翼,摆蟹螯阵。我就不信了,这些人还想翻天不成!”
刘家的护卫队也是刘家子弟带队,听着声音很明显是刘家子弟挑的事情了。
“变燕型阵!”这是张启石的声音。“杀!”
张仁杰也不相信他的部下会在别人的地盘惹事,在来之前自己就有交代过。他们手里都有枪,但是在这刘老圩中开枪无疑是最愚蠢的做法。张启石以及战士们全都知道这一点,因此全都退掉了枪膛中的子弹,毕竟对面刘家护卫队五六十人个个兜里都拿着的是木棍,并没有用兵器。
刘家子弟也是一样,他们很明白这只是异常意气之争,开枪是绝对不行的,不然事后刘铭昉绝对不会饶过他们。
刘氏子弟毕竟是武将家族出身,带领的护卫队也不是毫无章法,人数占优就想要摆螃蟹阵,压制张启石等人。
蟹螯阵是清军长见的一种阵法,摆阵时分为三队,分别平行配置。中间一队人数少,两翼的人数多,形似螃蟹,所以叫做螃蟹阵也叫做蟹螯阵。这一种阵法,极为灵活,还根据敌情变化极多。如敌仅分左右两队,就以阵的中队分益左右翼,也成两队。如敌前后各一队,就合左右翼的前锋为一队,以左右翼后半与中间一队合而平列,以为前队接应。如敌左一队兵多,则变偏左阵。右一队兵多,则变偏右阵。如敌出四、五队,也分为四、五队次第迎击。
张启石知道自己人数不足不能分散,否则就会被对方切割,分散包围分而歼之。因此二十人聚在一起摆出圆阵,轮番交替着出击,出击时其他人掩护,就刚才一小会,刘家护卫队就倒下了二十余人,而仁字营这边只有两人受伤。刘家人变为蟹螯阵,张启石也赶紧再变为燕型阵,瞅准机会主动出击,攻击其腹心位置。
由于两边距离很短,毕竟就是在一个院子里,几秒钟便冲到近前。刘家队伍反应不及,被张启石带人杀到中央。到底不能下重手,因此倒下的刘家护卫队基本上都是被枪尖戳到,或是被枪托砸了几下。
别小看这两下,战士们手上的力气可不小,被枪口出顶了一下,骨头没断那也没好多少,顿时刘家人便疼得到地起不来了。被枪托砸到的人也是一样,不过张启石这边到现在还没有人倒下,即便是被敲了几木棍,也都还是咬牙坚守着。
“都给我停下!”刘铭昉进入院中,看到院子里躺了一地的人,顿时气就不打一处来。
他早已经确定今天这件事情是刘家子弟挑起来的,张仁杰带着自己手下到刘老圩来,那就是客人,二十名汉子又不是傻子,是绝对不可能主动在刘老圩内惹事的。
“看看你们这个熊样,还是我刘家子弟吗?”刘铭昉又转头对阿忠问道:“阿忠,我叫你通知这边好生招待诸位小兄弟,你吩咐了吗?”
被唤作阿忠的管事立即回道:“大爷,吩咐下去了,只是......”
“只是这些混球没把我的话当回事!”刘铭昉对着几个刘家子弟怒目而视:“这些小兄弟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你们就是这样对待客人的?这件事情传出去,别人会怎么议论咱们刘家?难道叫别人都知道,这,就是咱们刘家的待客之道?”
“小五,你说,到底怎么回事?!”
刚才也参与围攻的领头人之一,刘家小辈排行第五的刘应麟被点名,不得不硬着头皮站出来说道:“大伯,其实也没什么,咱们是在和这些兄弟切磋武艺,不是你想的那样!”
“哟呵,还学会撒谎了是吧,看我回头怎么治你!三儿,你说!”
排行老三刘应麒咧咧嘴,不情愿的说道:“大伯,真没什么,刚刚我们也就是想看看对面几位弟兄手里的枪。他们的枪和咱们家里的不一样,弟兄们赶到新奇而已!”
“对对对,就是这样,没什么,真的没什么!”刘家最大的也就是刘铭昉的儿子刘应熙忙不迭头如捣蒜,不住点头道。
刘铭昉才不相信事情只是这么简单,他转头向张仁杰,张仁杰刚才已经听了张启石的回报。刘家子弟态度傲慢,上来就讨要枪耍耍。对于仁字营战士来说,枪就是第二生命,出门在外枪不离手,这是张仁杰的规定。他们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是将枪败在床边的,因此刘家子弟过来讨要枪,战士们当然是不给了。
“二叔,这真没什么,年轻人火气大,拌了几句嘴而已。当务之急是赶紧把受伤的弟兄服下去搽点药酒,时间久了对伤势不利!”张仁杰也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地上躺着的全都是刘家护卫,总共近三十人。而仁字营这边虽然有受伤的,但是却没人倒下,战力如何高下立判。但毕竟是张启石他们在人家的地方将人打了,即便是有理,也会觉得尴尬!
“哈哈哈,好,看来你的这些兵真是不错。这真要是在战场上还不得是以一当十?!哈哈哈,叫你的兵不用担心,我没有责怪他们的意思,我刘家的这些小子一直眼高于顶惯了,这下让他们受点挫折也是好事。我看你麾下士兵都背着枪,他们的身手很好,不知道枪法如何?”
“二叔想知道,就让他们展示一下吧!”
“那好,去后山靶场!”xh211
崛起清末 第七十七章 表字
(新书求推荐、求收藏!朋友们的支持便是我最大的动力!拜托拜托,感激不尽!)
不得不说,这半年多的时间,在耿精忠不计代价的培养下,警卫排的战士武力值都在直线上升。整体上虽然还是比特战队差上不少,但就只针对枪法一件事情上,警卫排已经不差什么了。
后山靶场的枪法检验,当然是没有让刘铭昉失望,二十人各打出十发子弹,枪枪击中目标。这些目标都是和人头一样大小的南瓜,放在五十米的位置已经没有难度,在一百米外也能有八成把握准确击中。这些在张仁杰眼中也就是正常发挥,但是,这对于刘家子弟以及刘家护卫队来讲却是很有震慑力的。
“好!好!好!”警卫班的战士打完,刚刚收队,一人便拍掌便赞赏着从一群人背后走过来。
“参见大帅!”
“六叔!”
“老六!”
靶场上的人看到这人走近,全都行礼喊道。
张仁杰还不认识此人,但听到别人的称呼,也立即反应过来,这,就是他此行最大的目标,历史上台湾首任巡抚,淮军第三号人物,赫赫有名的铭军铭帅刘铭传。刘铭传现在才四十八岁,椭圆形脸,大眼睛大嘴巴,大耳招风,一撇八字胡,笔挺高鼻梁,眼睛十分传神。
张仁杰反应也很快,立即上前一步行了一个军礼,单膝跪地喊道:“卑职张仁杰见过大帅!”
“你是?!”
“哦,老六,仁杰这孩子是我义兄张有德的独子,咱们铭军的白面书办你还记得吗?”刘铭昉解释道。
张仁杰还单膝跪着,听到刘铭昉的话,心里一阵好笑,‘白面书办’,好像做书办的读书人,个个都是白面书生出身吧,没几个人是长得黑黑的。
“大帅威风不减当年,和我爹描述的一模一样!我爹在家常常对卑职讲起大帅当年的英勇事迹,以此来激励我等小辈认真习武,将来好为国尽忠!”
本来只是略带微笑的刘铭传,听到张仁杰的出身后,脸上笑容浮现的多了一倍不止。“你是张书办的小子,呵呵,我记得他,他说所有书办里面唯一一个敢冒着枪林弹雨与敌拼杀的,还正巧救下了大哥!”说着还转头对着刘铭昉看了一下。“你爹是我大哥的义兄,那咱们也就都是自己人了。以后,你就跟着他们叫我六叔,别大帅大帅的叫,太生分了!”
“侄儿张仁杰,见过六叔!”张仁杰先是看了刘铭昉一眼,见到刘铭昉点头,再次抱拳兴奋的叫道。这已经超出他的预期了。刘铭传要求张仁杰称呼他‘六叔’,那说明已经将他正式纳入自己人的范畴;若还是以大帅呼之,很明显就是生分了很多。
刘铭传朝前走了走:“精神!好小子。这是你的兵?对了,刚才你称呼自己卑职来着,你现任何职?”
“回六叔,小侄捐了官官,现为江苏淮安府安东驻防都司,他们是小侄组建的仁字营警卫班士兵!”张仁杰如实说道。说完,张仁杰向着张启石使了个眼色。
张启石会意,立即下令道:“全体都有,敬礼!”
刘铭传眼前一亮,刚才他亲眼见到了这二十士兵的枪法,就觉得这些人不简单。这下看其敬礼的方式,再结合刚才看到的举止,他便可以肯定,这些兵是以西式操典训练出来的。这可真是好兵啊,而且还不是没见过血的新兵蛋子,这一点,真正带过兵的人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刘铭昉也大笑帮腔:“哈哈哈,老六,这些小子不错吧。据仁杰自己说,他那仁字营可不是酒囊饭袋,麾下五百战士个个都和你眼前看到的差不多,怎么样,我现在觉得老天爷终于是开了眼了!”
“五百?!”刘铭传眼睛顿时更亮,有五百如此精兵,那可真是老天送给他的礼物了。
就在前几天,他已经接到老主人李鸿章的亲笔信。李鸿章已经答应保举他前往南边主持对法作战,但他刘铭传离开官场闲居了十六年之久,很多事情还需要进一步运作。
既然有希望复出,那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班底。可是此刻的他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光杆司令一个,原本的铭军早已不复存在,还领军的老部下个个身居高位,同时是归属别人统领,他想要调动只怕是很难。
眼前这些兵都是好兵,精兵,若真是有五百如此精兵,比之其他淮军三千人也不差。有张有德和刘铭昉这一层关系,将张仁杰及其麾下五百士兵拉到自己麾下,想来也应该比较容易。
张仁杰也感受到了刘铭传那热切的眼光,看来自己想的没错,历史的车轮并没有改变,刘铭传出山将就在近期。
“仁杰对吧,这个名字好啊,对了,记得你爹走的时候是十九年前,你今年满二十了没?”张仁杰虽然皮肤晒得有些黑,但毕竟年龄不大,长得还不显老,看起来说是十七八也没人会反对。
张仁杰笑了笑:“还有半个月,小侄就满二十整岁了。”
“好,二十及冠,你爹给你取了表字没有?”刘铭传微微点头问道。
“还没有!”
“那,若是你的表字我来取,你爹应该不会反对吧!”
“老六你不地道啊,本来我还想取一个的。不过你能给仁杰取字,我义兄必定会十分高兴才是,当年他可是十分崇拜你的!”刘铭昉笑着插了一句。
张仁杰对于取表字这事情看的并不重,但是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是有表字的,而且这个表字并不是一定要家里人取,长辈都可以,有的人还是自己取的表字。当然,一个人的表字若是由德高望重的长辈来取,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正如二叔所说,,我爹若是知道您给我取表字,他一定会乐坏的。”张仁杰附和刘铭昉说着。
“那就好!”刘铭传满意的点头。“俊杰长得一表人才,称得上是貌若潘安,俊秀儒雅,身上既有书生气息也带着军人气质,将来必是一员儒将。现下我大清内忧外患,急需能臣干将辅佐朝政,正是大好男儿建功立业的时候,仁杰的表字就叫做建业吧!”
刘铭昉略微沉吟一下,赞同说道:“以建业作为表字,不错,大哥给他取名仁杰,这两字本就有着希望他将来建功立业的意思,就叫建业!仁杰,你觉得呢?!”
“小侄谢六叔赐字!以后我就叫张建业了!”张仁杰对这两字也挺满意,简洁明了,自己现在可不就是想要建功立业嘛。
“建业,你的官儿是捐来的,这可很不牢靠啊。捐来的官,想要继续升迁,就是你塞再多的银子也没用,必须要建立功勋才可以。我见你麾下这些人不像是新兵蛋子,你上过战场吗?”
“没有,不过,我们淮安府境内四支最大的土匪都被我仁字营弟兄给消灭了。小侄手底下这下士兵基本上都见过了血,就是见到大场面,也不会再怯场。前阵子听闻法国鬼子在南边和我大清开展了,弟兄们还嚷嚷着要调到前线去打.鬼.子呢!六叔你不知道,这五百弟兄都算是自由身,只是顶个名,但不入都司衙门的花名册。原先花名册上的人,也就是原先那些绿营兵都还在。”xh211
崛起清末 第七十八章 出发
(新书求推荐、求收藏!朋友们的支持便是我最大的动力!拜托拜托,感激不尽!)
张仁杰在刘老圩呆了半个月,教授了一套练兵之法于刘家护卫队伍。
刘铭传也是练兵的行家,一看张仁杰给他的练兵操典,便知道这是万金难求的法宝。不过,这一本操典暂时还是在张仁杰手中,由张仁杰以及二十名警卫排战士操练刘老圩中,包含了刘家子弟与护卫队共一百八十人队伍。
虽然时间只有半个月,却是让刘家的队伍脱胎换骨了一番。本来,刘铭传对于护卫队的训练也算严格,只是双方训练的方法有差别。相比较起来,当然是张仁杰的办法更加的有效,队列训练只是进行了一个星期便完成的有模有样。
刘家也有枪术教官,队员也全都会用枪。唯一的差别的就是训练并不得法,不能像仁字营那样简洁高效。不过现在这些都已经不再是问题,后一个星期的训练,护卫队一百八十人的枪法便很快有了显著的提高。
刘家子弟用的枪都是德国毛瑟抢,最开始仁字营用的也是这种,威力很不错。就这半个月,刘家队员们手里那原本就使用了一两年的步枪,也陆续出现了报废的现象,可见这些天这总共两百人的队伍打出去了多少子弹。
张仁杰返回到安东已有半个多月,时间已经到了六月。就在前几天传来消息,刘铭传已经正式向朝廷上一道奏疏,奏疏名字叫做《遵筹整顿海防讲求武备疏》,实际上这道奏疏也是李鸿章授意让他上的,随后刘铭传便被招至京城。
此刻西南军务正是十分紧急,急需用人之时,朝野中已经不断有人提议以刘铭传统领广西前线军务。但刘铭传,知道即便自己身据武职高位,却依然敌不过“官场贱武夫,公事多掣肘”的潜规则,因此他听从李鸿章的话,上这道奏疏,其中提到的一个意思就是,他想着效仿淮军战友张树声那样由武变文成功转型,并不愿意再一味带兵打仗。
刘铭传明确提出,现在如果实在要用自己领兵,就必须给予封疆文职的条件。表面的理由称是这样方便筹集军饷供应,实际上都是被此时社会上重文轻武的大氛围逼的。
刘铭传在积极活动的同时,张仁杰这边也没有闲着。仁字营五百将士此刻已经大半在上海,枪支弹药秘密装载于新购置两艘轮船之内,只等待张仁杰的调令一到,全体仁字营便开始南下,跟随刘铭传前往台湾。
一二十日的时间,张仁杰往返了镇江,在十八号的时候,与怡和洋行哈德森谈定了协议,从他那里新购置了大批的军械,不过却是限定了时间,让怡和洋行卡好时间在第三十天左右想办法送到台湾基隆,时间上前后误差不得超过两天。毕竟台湾海峡就那么一点,能给两天的误差差不多了。加了这个要求,张仁杰也为此多付出了近一万英镑。除了军械,其他的军需用品,张仁杰也一并购置了不少,同样的要求,送至基隆港会有人接洽。
六月二十二日,刘铭传应诏入京,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经连续两次召见,四日后,被命赴台组织防务,授予巡抚衔督办台湾事务一职。不过对于刘铭传来讲,这一官职他还是不满意的,朝廷用罕见的巡抚虚衔来应对刘铭传弃武从文的官职要求,也说明朝中的确有不少人不希望刘铭传再进一步。
“大人,调令到了?”
“就你眼尖,刚有一点风吹草动你就知道了!”张仁杰笑着说道。“朝廷刚到的调令,调我到大帅麾下听候调遣。官职还是都司,品级一点没变。”
“大人果真有先见之明,时间上也刚刚好,刘大帅真的被派往南边主持军务了。难道大人你能未卜先知?”华良辅睁大着眼睛问道,这个疑问他早就有了,先前只是一直不相信,但是现在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了。
张仁杰笑了笑:“哪有人能未卜先知,你当我是神仙啊!分析,分析懂吗?现在前线战事糜烂至此,朝廷必须派出来一个善于带兵的悍将出来领兵,而刘大帅就是最好的人选。你也知道了,我爹和他义弟的事情,我去找刘大帅也正好能攀上关系,这样咱不是如愿以偿能够开赴台湾,奔赴前线了!”
“好了,现在也该咱们动身了,前几日原先那些绿营兵都回来了吧!”
“是的,这才不到一年整,很多人早就把大人你给的十两银子花光了。呵呵,原本他们一年也就拿到十两罢了,上官稍微克扣一下,最多就拿到一半而已,这他们倒好,在短短的时间内便把所以的银子花光了。回来的时候,大部分人我真是没敢认,那哪里是兵啊,简直就是一群叫花子。”华良辅一脸嫌弃加厌恶的说道。
“这个跟咱们没关系,只要他们能回来就行。我借助这个都司的名号,也就是为了方便行事,也便于今后发展,其他的,我都不在乎。继任都司马上就要来了,这一下倒是方便的紧,他就是咱这淮安府本府人,山阳守备使了点钱,高升了。他还是钱知府的人,算起来跟咱们可是亲近。”
“只是,他是知道咱们麾下兵马不是这个样子的!哦,我明白了,嗨,白花银子真是心疼!”
张仁杰笑着说道:“这些都是必要的,将来咱们回来的时候再找回来就是了!”
京城,刘铭传得到了新任命,正式准备出发台湾。这时候中法观音桥事件交涉出现巨大分歧,法国在对清政府提出将要占领基隆、马尾等处的恐吓。十万火急的局势下,朝廷也在催促刘铭传赶紧动身。为“早日到台,以免棘手”,刘铭传不敢耽搁,随即收拾行装匆匆离京赴任。
几天后,刘铭传先是到往天津向老主人李鸿章问计,言谈之间,李鸿章却流露出了对台湾人事问题的担忧,唯恐刘铭传孤身入台将陷入被动处境。而眼前的,就是为他无人可用而担忧。
刘铭传一边在路上前往台湾,一边去信两江总督曾国荃,想从驻扎在江苏扬州一带,曾参加过十年前反击日军侵台的江南铭军中抽调兵力赴台,结果以江南防务吃紧未能调动。其他驻防在直隶与广东的铭军也都因此原因无法调拨。最后经李鸿章商议,调拨几十名铭军旧将、从直隶铭军刘盛休部抽调仅仅一百二十多名枪炮、水雷骨干官兵,以及三千枝毛瑟步枪随刘铭传同行。另外金陵机器局、江南制造局也拨赴数十门火炮及水雷,用于台湾防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