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帝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兵魂(书坊)
一下子,有两人反驳自身提议,林枭神情变得难看起来,冷眸来回瞪着赵鸿儒,文季师。
抱拳,厉声道:“皇兄,乱世用重典,此乃大燕长期贯穿政策,绝对不可动摇,而今,天下尚未一统,大燕骑兵依然需要南征北战,为保证国内安定,绝对不能安抚世家,何况,这与大燕长期来推行的政策相违背。”
言毕,不等文季师,赵鸿儒反驳,继续道:“纵观北方被我大燕灭掉的诸侯,其灭亡原因,均与世家有千丝万缕联系,皇上,对世家不能不防!”
龙椅上,听到文季师三人提议,林枫清楚他们各自想法,也预估过每种提议为大燕带来的祸与福。
这时候,放下手中茶杯,面色古井不波,摆摆手,示意林枭保持冷静。
柳玄远叛乱,燕东许多世家必须严肃处理,抄家灭门,流放千里在所不惜,也会很镇压那些蠢蠢欲动的世家。
告诉他们,任何人敢图谋不轨,燕东世家下场,将会是他们的结局。
没有支持柳玄远叛乱的世家,的确需要从长计议,不可一概而乱。
更重要,大燕几次叛乱,背后均有世家门阀影子,究其缘由,与燕国政策有密切关系。
目前,门阀多处于南方,门阀不灭,世家不会亡,对南方门阀鞭长莫及时,林枫打算吸收对方,为我所用。
毕竟,燕国迅速崛起,带来丰厚利益,却因推行政策,导致世家门阀不能参与,面对巨大利益诱惑,他们肯定会心怀不轨,铤而走险。
与其门阀世家蛊惑,大燕内乱迭起,不如向门阀世家分享利益,稳住对方,待天下一统,再着手铲除。
因此,他的想法是,逐渐减少政策对世家门阀限制,让对方也享受到燕国壮大带来的利益,从而平息世家门阀对燕国的态度。
所以,林枭负气的建议,不禁不可取,还与他的想法彻底相违背。
这时候,林枫没有安抚林枭,相反选择国家利益,朗声道:“燕国强大了,却不能自满,柳玄远叛乱,朕明白一件事,满招损,谦受益,国之强大,必须包容开放,吸收各方人才,财富。
俗话说的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所以,对待世家门阀,朕提议,开放南方区域,形成类似骡马市的商业区,安抚南方世家门阀。”
“皇兄,放纵门阀世家,只会让对方力量不断变得强大,将来肯定难以根除,即便皇上一统江山,这股力量也会限制和影响皇兄手中权力,皇兄千万不能糊涂啊!”
林枭对林枫不重罚世家门阀,相反,与对方分享利益,非常不满,并且表示出深深担忧。
此时,柳玄远又针锋相对,语气温和,却不容辩驳的道:“晋国公,皇上做法,乃长远之计,一旦世家门阀与大燕利益相融合,将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那时,没有人会主动损害大燕。”
文季师着实不曾料到,皇上态度转变这么快,且这么有魄力。
他可预料,一旦南方地区变成类似骡马市的商业重地,商人税赋大大减少,江南商人,世家门阀,定会趋之若鹜,渡船北上。
那时,大燕利益不仅不会损失,相反,南方战乱地区,会快速发展,不出几年,定会再次崛起。
这会儿,林枭欲再次反驳,林枫直接道:“二弟,此事关乎大燕长治久安,你切勿意气用事!就这么定了,季师迅速草拟诏书,燕东叛乱,对各地世家必须恩怨分明,南方之地,快速传旨各郡府,对南方商人,世家门阀减税。”
“是!”林枭与文季师齐齐抱拳回应,态度却截然相反,林枭神色苦楚,失魂落魄,文季师却暗自欣喜,嘴角噙着笑意。
议政厅内,沉默片刻,赵鸿儒站出来,道:“皇上,燕东叛乱结束,但燕东局势不曾稳定下来,东面尚有大楚玄甲兵存在,古乐枫率领少量水师,不清楚结局。”
“嗯,目前不清楚牧君辰暗中受权的七万燕骑,是否抵达燕东,与古乐枫等人汇合,倘若汇合,不影响大局,不过,为谨慎起见,必须派出骑兵前往燕东!”古乐枫率军阻击玄甲兵,保护水师,超出林枫预料之外,让前期投入没有白白浪费。
沉默片刻:“命令罗达率领两万刀锋战士前往燕东,平叛后回燕京城,另外,古乐枫,简玉彦,苏氏子弟,有功于大燕,全部提升一级,封赏钱粮,季师,你亲自去办!”
对此,文季师也好,林枭也罢,对封赏之事,没有任何异议。
毕竟,在危难时刻,他们坚守,保住水师,有功于社稷。
这时,文季师站出来,神色古怪,有几分不自信,又有点惊慌,试探问道:“皇上,柳玄远叛乱,您打算怎么处置?”
柳玄远变成大燕敏感人物,对他的处置,也异常敏感,稍稍不慎,会惹恼皇上,触及,他的逆鳞,文季师乃皇上宠臣,依然需要小心谨慎。
“此事无需多谈,大燕律令,该杀就杀,该流放就流放,绝不姑息!”闻声,林枫面色忽然变得冷酷,毫不留情的说。
极品帝王 798.第795章 龙颜大怒
柳玄远背叛,一根毒刺狠狠刺在林枫心中,深深触及他逆鳞。
按他往日性格,该杀无赦!
绝不会让柳玄远活着回燕京城。
此番,没有直接说杀无赦,反而选择按照大燕律令处置,多为控制思绪,避免一怒,大开杀戒,杀到起兴处,牵连无辜之人。
文季师自找没趣,为柳玄远求情,若非看在他为兵部尚书份上,真想把他直接丢进牢房中。
此刻,听闻皇上言语,观其愤怒举止,文季师神情微变,内心却汹涌澎湃,惊涛骇浪。
他追随林枫数量数年,极少有见皇上龙颜大怒,言及杀伐,着实让他内心诚惶诚恐。
况且,一日中,皇上两次提及按照大燕法令,处置柳玄远叛乱,文季师是个聪明人,皇上强势言行,意味着要断绝朝堂官吏替柳玄远求情。
神情惊愕,咽下一口苦水,硬着头皮,挡着被延误的风险,道:“皇上,柳玄远叛乱乃大罪,但他从前有功于社稷.......”
不等文季师言语说完,林枫就不耐烦了,手掌重重砸在龙案上,啪一声,龙案震动,发出重响,站起来吼道:“功是功,过是过,朕向来赏罚分明,他有功,朕没有忘,他叛乱,朕亦没有忘,此事无需多言,谁敢求情,与柳玄远同罪。”
林枫态度震怒,怒不可遏,对将领叛乱,零容忍!
柳玄远在朝中地位甚高,其军中影响力,曾经为大燕对外一面旗帜,他却不思忠君报国,反而与世家门阀狼狈为奸。
在大燕最困难时,选择在晋阳城发动叛乱,他是朝中表率啊,危机时刻,却背叛他。
作为皇帝,他担心朝中官员,全权联合起来,为柳玄远求情,那时,势必会在朝廷引起一场风暴。
何况,大燕军中,包括柳玄远在内,许多将领全是从那段峥嵘岁月过来的,大家有难同当,不畏艰险,开创而今霸业。
然而,人心思变,能共患难,却不能同甘甜的道理,他不是不清楚,谁也不清楚,燕军中,其他将领内心想法。
是否在权力,财富诱惑下,产生别的心思。
因此,柳玄远叛乱,必须震慑军中官员,不然,他绝不亲自御驾亲征。
文季师身为兵部尚书,他心腹谋士,常在朝中走动,发生柳玄远叛乱后,亲自跟他亲征晋阳城,该清楚他心中担心。
奈何,却一而再,再而三,为柳玄远开释,心存何念,作为皇上,他心中不解。
此时,不管朝中官员什么态度,他铁下心思,除掉柳玄远,防止在朝堂引起混乱。
况且,震慑世家,难道不必震慑朝中将领吗?
若非他从建军开始,就防备今后跟随他的将领,建功立业,封侯拜相后,自我膨胀,特意留一手外,柳玄远叛乱,会真的酿成大祸。
当初,大燕建军,所有将领,仅有统兵之权,却无调兵之权,不少将领对外作战意气风发,可返回京城,必须主动上交手中兵权,此举,严重消弱各位将领在军中影响力。
柳玄远在晋阳城叛乱,恰恰验证了此举可行性。
多亏柳玄远军职虽高,却没有调兵之权,使得他在晋阳城叛乱,产生诸多问题,导致叛乱无疾而终。
此刻,被林枫愤怒震慑后,柳玄远依然冥顽不灵要挺身而出争辩,却被身旁赵鸿儒暗中拽住,避免他做蠢事。
在对待世家问题上,他与文季师意见相符,然而,怎样处理柳玄远,他却与皇上想法一致。
杀,铁血斩杀,绝不留情。
自古叛乱祸国,且柳玄远乃军中魁首,被视为大军榜样,率先叛乱,简直糟糕务必。
若不及时制止,扼杀军中将领异心,军心不稳,大燕坐拥北方,也是强弩之末。
一时间,议政厅内静默,林枫转身向外走去,不耐烦道:“大军明日开拔,返回燕京城!”
文季师,林枭,赵鸿儒没有言语,躬身回应。
........
朝中事务让林枫心烦意乱,兴致不高,不过,这时,他依旧没有忘记,与他一起前来晋阳城的拓跋衍等人。
当初,燕京城暗杀发生后,在流云宫震慑拓跋衍等人,力争让拓跋衍之辈,出身在百姓面前,潜移默化中,消弱他们这些人影响力。
考虑这些昔日君主王侯可能不甘灭国,所以,才带他们来晋阳城,准备给对方二次震慑,打消对方不轨之心。
此番,花费一日,平定晋阳城之乱,生擒柳玄远及少数幸存的叛军。
平定叛乱中,又意外重创玄甲兵,生擒熊魁,及数万玄甲兵,此举超出林枫预料之外。
却也彰显了大燕军事力量,若把消息透漏给拓跋衍等人,他倒想亲自瞧瞧对方震撼的神态。
昨夜破城,林枫趁着雷电大雨,燕京城混乱弱化时,把拓跋衍交给牧君辰,秘密关押在曾经晋国门阀王氏老宅中。
因王纶玥原因,王氏子弟逃往宋国后,王氏老宅仍然被保护的很好。
六百年古宅,风雨飘摇,经历了王氏兴衰,与荣辱,变成晋阳城中,首屈一指的大宅。
朱红大门透着古韵,青石阶铺到前堂客厅,彩色琉璃瓦,折射出绚烂光华,府中,亭台楼阁,鱼塘花园,小桥流水,错落有致,彰显王氏曾经的富庶与权势。
曹阿蛮率领亲卫,密切保护林枫,抵达王氏老宅。
跃下战马,一身黑衣劲装,颇有气势,林枫挺身站在王氏大宅前。
红朱漆大门顶端,高高悬着黑色金丝楠木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题着两个大字--王氏。
昔日,王氏乃八大门阀之一,权势,财富,足以撼动晋国皇室,所以,晋阳城内,王氏大宅,无论所处高度,面积,都是仅此皇宫的宅院。
亲卫全部下马,持刀快速冲入敞开的大门中,在宅中侍卫带领下,保护着林枫,直奔后堂而去。
入王宅,映入眼帘,一个约一人高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麒麟屏风,穿过屏风,王宅内豁然开朗景象,延绵远处。
此刻,宅院内,平和,安静!
昨夜,拓跋衍等人,全部被秘密安置在老宅中,他们没有亲眼见证城中平叛,却亲眼亲眼目睹,林枫率领燕骑抵达晋阳城,城中发生叛乱,城门由内部攻破,燕军杀入城中。
一夜过去,城中不时传来喊杀声,中午时,杀戮声,才渐渐停息。
身困王宅中,他们不清楚外面局势究竟怎样变化,不过,震撼佩服林枫领兵能力之余,孰胜孰败,他们有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心思。
晋阳城之战,乃大燕内部事务。
若燕帝平叛成功,自会抵达王宅,有意在他们面前宣扬自己能耐。若柳玄远获胜,燕帝亡,他们这些昔日君主王侯,处境不禁不会好转,柳玄远收拢各地力量时,反而会秘密处置他们,肯定必死无疑。
所以,被困入王宅,大家心思完全没有放在平叛事情上,相反,难道有机会在大宅院内活动。
这些昔日为各国利益,争的剑拔弩张,头破血流的帝国君主,王侯,有人坐在花园内,享受午后阳光,有人待在凉亭下,触光交错,把酒当歌。
和睦场景,让人错认为从前乃故人,好友!
林枫入府,亲卫在前面开道,彻底打破府中平静。
宅中侍卫通报后,拓跋衍,北辰格,塔丰,阿木尔等十余人,被快速从府中四面八方召回来。
一路上,他们神情古井不波,似乎被燕帝召集,乃预料之中的事儿。
后堂大厅内,林枫坐在中央家主位置,侍卫很快端上来热茶,他悠闲的品着香茶。
不久,拓跋衍等人陆陆续续走进客厅中,一个个清楚林枫来意,躬身行礼,落座客厅两旁木椅上。
然而,大家越清楚林枫来意,古井不波神情下,内心却越惊慌。
柳玄远乃大燕悍将,军中第一人,按理而言,在燕军中有非常大影响力才对,敢在晋阳城叛乱,肯定准备充分。
何况,大燕主力军队在长江北岸,抗敌南方军队,耽搁不少时间,局势非常有利于柳玄远。
可惜,林枫踪迹出现在客厅内,昭示着,柳玄远处心积虑,在晋阳城发生叛乱,一宿时间,叛乱就被平底了。
在场之人,不敢多想,越想越觉得林枫恐怖!
毕竟,传闻柳玄远在晋阳城叛乱,麾下有二十万骑兵,而林枫率领十万步兵,在需要攻城的情况下,柳玄远没有坚持一昼夜。
可想而知,激战开始,柳玄远麾下部队怕是就丢盔卸甲,铁甲步兵入城,他们便全部投降了。
似乎唯有这种解释,才会发生兵败如山倒的景象。
再看他们处境,手中无一兵一卒,连柳玄远万分之一力量也没有,就更不要说,心怀不轨,与燕帝抗衡了。
因此,大家步入厅堂,神情恭敬,举止小心,不敢多言,望着坐在大厅上方的林枫,好似坐着一尊杀神。
待人员聚齐,拓跋衍起身,站立在大厅中央,拱手向林枫道:“恭喜燕帝平叛成功,可喜可贺!”
极品帝王 799.第796章 其心可诛
拓跋衍虽在塞外战场被燕军击败,主动投降大燕,依然没有好结局。
这让拓跋衍内心一度非常记恨林枫,甚至有逃跑念头,不过,自从前些时日,开始可呼吸外面新鲜空气。
半年时间内,北方格局巨变,天下三分领土,被燕帝吞并,他就意识到,燕帝手段非凡,非常人可与之争锋。
当他在前往晋阳城路上,忽然察觉他与林枫曾经有极大相似之处时,再看林枫今日成就,心中满是佩服之情!
他曾经作为草原王者,有王者的骄傲!
在被大赵与东胡击败,费尽心思欲东山再起,却落了个俘虏下场!
当年,林枫在大燕灭亡之际,挺身而出,却做到力挽狂澜,短短数年,连续灭掉北方诸侯。
彼此有相同境遇,却沦落不同结局,因此,潜意识里,他对林枫非常有好感。
对方身上有他没有的优点,值得他学习!
这么一想,便觉得败在对方手里,似乎也不冤枉!
林枫留意到拓跋衍率先恭贺自己,余光之下,其他人却无动于衷,不禁笑呵呵道:“若匈奴王真心祝贺,朕全然接受!”
此人胸怀大志,可惜时运不济,前半生有东胡王,赵王从两面阻止他率匈奴大军南下。
后半生,匈奴王师被东胡,大赵军队击溃,来不及卷土重来,匈奴骑兵败于燕军之手,塞外领地全部被大燕兼并。
这么一个曾经掌控无上权力,老奸巨猾的家伙,定不会主动放下心中执念,岂料,从燕京城出发后,一路上,他频频向自己示好。
此番,拓跋衍又率先向自己示好,林枫怀疑对方心思!
然而,拓跋衍神情严肃,理了理身上衣衫,拱手道:“老夫真心实意祝贺燕帝,为燕帝成功平叛贺喜,不过,今日燕帝前来,不知所谓何事?”
自从燕京城逃往失败,拓跋衍悟出一事,林枫目前不曾一统天下,做不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然他处身大燕腹地,要从燕京城,晋阳城,等等各处地方逃离,插翅难飞。
林枫提议大家可入朝为官,他又不想在大燕为官,侮辱了匈奴王身份,思想向后,决定把慕容玉儿嫁给林枫,换取慕容氏长久安宁。
此事,林枫从前劝降他归附大燕时提过,那时他心存侥幸拒绝。不过,凭着女儿容貌,若再提起此事,未必不会成功!
今日林枫前来,只为震慑拓跋衍等人,不禁得意洋洋的道:“日前,发生大楚刺客在燕京城烧杀放火一事,为免除后患,平定晋阳城大燕内乱时,朕顺便歼灭了来犯的十万玄甲兵,生擒楚军将领熊魁。
勉强挽回燕京城放火损失的颜面,此番,朕想问问大家,是否考虑清楚朕从前提议,肯为大燕效力。”
平定内乱,顺手歼灭熊魁麾下十万玄甲兵!
此言一出,好似山巅无数巨石滚落,全部砸进湖水中一样,掀起轩然大波!
什么叫顺手?
在场之人,多曾经在战场征战,非常清楚消灭十万部队的难处,何况,据他们了解,燕军仅有十万,既要平定晋阳城内乱,又歼灭十万玄甲兵,此乃神迹啊!
昨夜大雨滂沱,雷电滚滚,环境极差,根本不利于大军作战,林枫在恶略环境下,究竟怎么做到扭转局势呢?
众人沉思,思考假若他们在战场上遇到这种情形,究竟该怎么办,可惜思前想后,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破解之法。
林枫却轻描淡写,一句顺手,把昨夜苦战经历全部带过!
一个惊色望着林枫,不清楚该怎么开口。
内心嘀咕着,燕帝若不是危言耸听,这个人,简直太可怕了。
客厅中寂静,仿佛在大战过后,充满尸体的山谷中一样,鸦雀无声。
许久,对战争局势把握极为准确的阿木尔,花费长时间,没有猜出林枫怎样破解两方军队后,亦从椅子上站起来,不解问道:“燕帝,您可否详细叙说,讲解昨夜之战经历。”
阿木尔有丰富作战经验,曾经多次率军南下,进攻晋国边塞城池,他无法想象,十万铁甲步兵,在天气环境极为恶略的情况下,既要在外阻击楚军,又要进攻晋阳城,两线作战,林枫究竟采用什么方法。
最终,还大获全胜!
难道燕军全是钢筋铁骨?
林枫笑而不语,端起茶杯,悠闲品茶。
众人观之,不解其意,甚至塔沐,北辰穹等人,笃定林枫为恐吓大家,故意夸大昨夜战果。
然而,在大家迷茫时,曹阿蛮站出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书,阔步迈向阿木尔,将文书交给他。
接过折叠的文书,阿木尔快速展开,这时,北辰格,塔丰,拓跋衍,拓跋彻等精通军事的人,纷纷起身,疾行阿木尔身边,围在他左右,伸着脖子,希望浏览文书中内容。
他们都想搞明白,昨夜,究竟发生什么事情,林枫究竟采取什么计划,什么方法,在天气环境恶劣情况下,两线作战,击败两支强军。
当他们看到赵鸿儒,在战后写的作战总结报告时,内心惊慌才稍稍消减,还好燕帝不是仅仅指挥十万步兵作战,不然,昨夜造成的神迹,大家接受不了。
不过,燕帝从燕京城出发之前,悄无声气命令大燕实力最强悍的刀锋战士暗中前行,自己却率领十万步兵,佯装大燕军力不足景象,着实让阿木尔等人佩服。
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最终在晋阳城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了个大胜仗。
然而,众人惊愕的问题在于,柳玄远在晋阳城叛乱,麾下有二十万燕骑,却仅仅有少数效忠与他,燕帝率军抵达晋阳城,燕骑立刻在城中哗变,才是夺城成功的主要原因。
可见,燕帝在燕军中影响力,着实不可估量。
林枫放下手中茶杯,盯着神色震撼的阿木尔等人,丝毫不提昨夜征战之事,因为,阿木尔等人表情已经告诉,他们被吓到了。
问道:“怎么样,匈奴王,阿木尔将军,你们对朕提议,有何打算,是否大营入朝为官,为大燕效力!”
言毕,不等众人回答,林枫开始点名,道:“阿木尔,你乃北方名将,与博尔赤齐名,其能力远远超过卓力格,及草原其他将领,当今你正值中年,不上战场杀敌,要将大好年华全部白白浪费吗。
塔丰,拓跋彻,你们两人为东胡,匈奴年轻一辈出色将领,皆为勇武之辈,若能为朕效力,在战场上绝对是一柄尖刀。
北辰格,你乃晋国少数文武双全的皇子,若非当初大皇子北辰钺陷害你,使得你手中无兵可调,朕很难轻松击败你,夺取晋阳城,怎么样,你有没有考虑过,为燕国效力。
匈奴王,曾经治理塞外,有着丰富的治国经验,即使年老,战场杀敌略显勉强,若入朝为官,定会是朕左膀右臂之一。”
林枫所言,点出在场可用之人,至于北辰穹,塔沐,塔林,却没有打算重用这些人,对他们顶多封赏,而赵士德,到了该铲除的时候了。
任何背叛他的人,他绝对不会给对方东山再起,掌握权力的机会。
被林枫点评后,阿木尔,拓跋衍等人,面面相觑,不清楚林枫是否真心实意,另外,为燕国效忠,违背他们长期来坚守的志向。
这时,北辰格阔步站出来,神色勉强,一副病怏怏的态度,言语婉转的道:“燕帝,几年来,在下习惯了闲散生活,对战场搏杀再兴趣,何况,丢下兵书多年,战场局势,战争变化,应变能力实在太差了,恐怕会辜负燕帝期望,多谢燕帝赏识,但在下不敢冒然答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