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帝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兵魂(书坊)
帝位难道那么重要吗,为夺帝位,你连祖宗江山也不顾吗?”
林疏影秀面中古井无波,反问道:“帝位重不重要,你心中不明白,为夺帝位,不惜打乱朕向南兼并陈国,稳定后方,与燕国决战策略,燕军兵临城下,你咎由自取,休要怪罪在朕头上,朕不像你没有底线。”
极品帝王 978.第975章 山雨欲来,明争暗斗
女帝宫内,林疏影秀面中古井无波,对宋起威胁,处变不惊。
纵使落为阶下囚,仍旧不失帝王风采。
三言两语,辩驳的宋起面红耳赤,好不尴尬。
帝位之争,宋起手段卑鄙,更打破林疏影强吞陈国,率师西进,征讨大燕的雄伟计划。
不过,林疏影心似明镜,自古中,最是无情帝王家。
帝位之争,她落得下风,只怪她手段不济,疏于防范。
然而,被囚禁女帝宫,她手里还握有重兵,军中有蒙阔,李牧军团支持,朝堂中,简烨,柳灼崖,亦对她忠心耿耿。
要扳回一局,夺回帝位,不是没有机会,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一旦有合适契机,她会毫不犹豫把宋起自帝位驱逐下去,重新夺回皇权,荣耀回归。
遭遇林疏影厉声驳斥,宋起面红耳赤,不清楚该怎样回答。
说起来,宋起对林疏影好像有与生俱来的忌惮,成功夺取帝位,黄袍加身,成为九五之尊。
可惜,臣子做久了,宋起依然忌惮林疏影,在她面前不敢以朕相称。
今日,宋起不想在林疏影面前丢失颜面,又无计可施,神情中,不禁升起几分无可奈何。
沉思少许,似乎像决定什么似得,清了清嗓子,道:“女帝,京郊附近,有燕军踪迹出没,虽不清楚对方数量,但燕军狡诈如狐,神出鬼没,肯定会危及开封安危,我建议,你向李牧写信,命令他出兵剿灭燕军,化解皇城危机。”
宋起忌惮林疏影,又不想被她看扁,然而,时局难改,李牧铁骑牵制韩韬军团,让他无法抽出兵力对抗。
唯有放下皇帝威严,希冀暂时与林疏影化干戈为玉帛,双方放下争执,倾皇都之力,全力阻挡燕军。
抵御外敌,确保皇都无忧,再解决大宋内部事务。
然而,林疏影面色平静,缓缓起身,走到一处万里江山图前,秀眸欣赏起来,背对宋起道:“燕军之事,与朕无关,与李牧无关,你若有方法,何不怕韩韬率军征讨?”
此刻,林疏影隐约觉得燕军来袭,或许不利于宋国,然而,若稍加运作,她极有可能重新掌握皇权。
宋起闻声,急躁面孔中,不禁震怒,派韩韬御敌,没有军队牵制李牧军团,皇都空虚,对方杀来,他与林疏影处境,会马上调换。
不禁冷声怒喝:“林疏影,你究竟要怎么做?”
“朕怎么想,全看你怎么做。”林疏影双目依然集中在万里江山图上。沉默稍许,道:“宋国和,有逐鹿天下,与燕国,楚国,一较高下,争夺天下的资格。
宋国分,瞬间沦为二流诸侯,陈国北上,燕国东进,顷刻之间,宋国万里江山,烽烟四起,千万百姓沦为亡国奴,你好好考虑?”
林疏影言语有点中,不过,却完全自诸侯国时局出发。
宋起面色变得沉闷起来,分与和,全在他一念之间。
然而,好不容易夺取帝位,又岂能轻易拱手让人。
纵然为大局考虑,该主动屈服,交出军权的人,也是林疏影。
宋国,唯有在他带领下,才能东征西讨,完成吞八荒,并六合,历代皇上的雄图宏远。
没有犹豫,宋起冷语道:“女帝,你清楚时局,何不交出兵权,让蒙阔,李牧,简烨,柳灼崖为我效力,助我实现一统天下。”
“术业有专攻,朕早说了,你有名将资质,却无帝王风采,强扭的瓜不甜。现在你夺取帝位,大宋无法复兴,更会江河日下。”林疏影一边言语,素手一边抚摸在万里江山图上,提高音调:“大宋灭亡,你沦为亡国之君,饱受千夫所指,受到宋地百姓,世世代代咒骂。”
一时,林疏影言语,激怒宋起,他猛地拔出腰际佩剑,指向林疏影后背。
狂声喝道:“林疏影,你这般有恃无恐,难道以为我不敢杀你吗?”
“你怎么想,朕不清楚,但是,你杀了朕,照样无法击退燕军。”林疏影神情平静,不为所动,娇声呵斥。
这时,女帝宫外,传来宦官声音,接着有紧促脚步声快速逼近,宋起闻声,快速收起佩剑。
不久,离开皇宫的韩韬,出现在女帝宫中,看到林疏影背影,韩韬行礼道:“拜见女帝!”
转身才向宋起行礼,道:“拜见皇上!”
林疏影转身,韩韬不敢直视,匆匆靠近宋起,着急汇报道:“皇上,郁将军派人自前线传回消息,在进攻雁城时,突遭燕军奇袭,宋军伤亡严重,仅有两万多宋军逃出。
目前被燕国将领赵鸿儒率领十万步骑穷追猛打,即将回国。
另外,以燕国大将军侯铭封为首,侯铭封,赵鸿儒,鞠文泰,组成三路燕军,率军三十万,自南中北三个方向快速向宋国逼近。
目前侯铭封率领的中路军,与鞠文泰率领的北路军,经过数日长途跋涉,已经抵达宋国香山郡,牟阳郡,开始攻击宋国。”
韩韬滔滔不绝说完,抬手抹去额头冷汗。
他与郁镇东,郭万山,及不少主战派文臣武将,支持宋起发动政变,夺取皇权,无不希望北方局势逐渐明朗时,与燕国一决雌雄,争夺北方霸主,一统江山,成就帝王霸业。
谁料想,有利宋国的局面,仅仅有月余,就被悄无声息回归的燕军,在旦夕之间快速改变。
此刻,大宋遭遇三路宋军袭击,这种局面,在他们极为不满,认为过于保守的林疏影时代,根本没有出现过。
韩韬甚至暗暗怀疑,当初,发动政变,囚禁林疏影的举动,是不是错了。
韩韬汇报,惊得宋起面色煞白,神情充满疑惑,皇都外出现燕军踪迹,已经让他觉得足够奇怪了。
燕国境内也出现燕军,更迅雷不及掩耳击败二十万熊军,对方究竟采取什么方法,在宋军探子及吴越蔡水师联合阻击,悄无声息渡过长江。
不禁吼道:“郁镇东是猪脑子吗,二十万宋军,竟被燕军重创,他不懂得侦查吗,雁过留影,燕军就算飞度长江,飞回燕国,也该有迹可循。”
宋起惊慌,害怕,有件事情他很清楚,郁镇东率领的宋军,在燕国全面落败。
直接证明他吞并燕国计划受挫,势必在朝堂,皇都引起朝臣百姓声讨,对他帝位及其不利。
林疏影时代,大宋对外征战过于保守,依然侵吞晋国,郑国,赵国部分领土,更强行吞并西陲强国梁国。
反观他登基后,扬言吞并燕国,弘扬大宋国威。首战中,却有十七八万宋军战死沙场。
第一次征讨燕国,刚开始就结束,还把祸端引入宋国。
更重要,他手里掌握三支重要军事力量,第一支征讨军队被重创,遭遇燕军入侵,唯有派遣镇守南方的郭万山,率领军团阻挡赵鸿儒率领的步骑军团,依靠韩韬,却根本不能阻挡中路与北路的燕军。
何况,开封附近,亦出现燕军踪迹。
事情变得异常棘手,无法进攻燕军不说,还要设法阻挡来自中路与北路燕军,及开封附近燕军。
在宋起看来,要化解宋国危机,唯有驻守北方的蒙阔军团,阻挡鞠文泰,李牧率军阻挡侯铭封军团,郭万山在南方阻挡赵鸿儒,韩韬率兵平息开封附近燕军。
单单凭借他手中韩韬,郭万山军团,很难阻挡燕军进犯,稍有不慎,宋国会被燕国吞并。
瞧林疏影态度,依然古井无波,似乎对燕军来袭不闻不问,又像在预料中。
要调集蒙阔,李牧军团,非常困难,更不说,消灭对方了。
震怒之余,宋起长长喘口气,急忙问道:“韩将军,你有何御敌之策!”
韩韬无语,目前情况,驻守北方的蒙阔军团,及驻守京师的李牧军团不动,几乎无解。
微微摇头,神情苦闷的道:“皇上,要想阻挡燕军,难度很大,除非聚齐大宋全国之力。实在不行,唯有,唯有......”
林疏影在场,韩韬不敢言语。
“唯有什么?”宋起动怒,催促道。
韩韬不敢隐瞒,快速走到宋起面前,详细叙述自己内心想法。
渐渐的,宋起面色变得惨淡起来,不久,震怒道:“宋国不能分裂,一旦分裂,岂不正好让燕国称心如意?”
不久前,林疏影刚刚告诉他,宋国分与合的影响,让他前往西陲梁国,自立为王,宋国分裂,他会被宋国百姓,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生生世世不得翻身。
韩韬在向宋起嘀咕什么,林疏影不曾听到,也不屑听到、
不过,从宋起言语及态度中,林疏影便猜出韩韬向宋起建议什么,不禁冷声道:“宋起,燕军采取特殊方法渡江,无声无息抵达北方,你瞧着吧,若朕猜的没错,燕军将军兵不血刃,抵达开封城下,不管你采取任何部署,都不能有燕军行军速度快。
因为,燕军真的在飞!”
此刻,林疏影彻底了解南北方局势,大概猜出燕军利用什么,避开吴越蔡水师,成功渡过长江,神出鬼没似得,出现在北方,重创毫无准备的宋军。
“女帝,你究竟知道什么?”宋起询问,韩韬目光也转移在林疏影身上,不过,仅仅余光相向,不敢直视。
“朕知道什么不重要,重要的事儿,你顶多有两天时间准备,不然,皇都内外会变成修罗地狱,一夕之间,宋国皇族会变成燕军阶下囚。”林疏影惊讶燕军行军速度,此刻言语却在恐吓宋起,从而浑水摸鱼,争取重新掌握皇权。
察觉宋起神情犹豫,惊慌,额头冷汗滚滚留下,没有昔日百战英雄的雄姿。
林疏影步步紧逼,堵死宋起西逃前往梁国旧地自立的念头,冷语道:“宋起,一山不容二虎,燕宋必有一战。你在宋国崛起时,图谋不轨,已经犯下十恶不赦之罪。
若再分裂大宋,必将会变成大宋罪人,朕不会饶恕你,大宋百姓不会饶恕你。”
林疏影被囚禁,对南北方局势不太了解,不过,也知道燕军主力尚在南方。
现今,燕军主力,神不知鬼不觉返回北方,她觉得假若自己没有猜错,林枫肯定采取某些奇怪方法,使得燕军避开长江天险,快速回归北方。
京郊出现燕军踪迹,郁镇东征战宋国,惨遭燕军重创,宋国损兵折将。
燕军扭转局势后,派遣三路燕军东进,燕军处境瞬间改变,大宋处境非常微妙。
若不快速拿出解决方法,大宋很快会被燕国吞并。
遭遇燕军三路大军杀来时,宋国上下,必须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一致对外。
假若宋起有大局观,就该迅速退位,亲自率军去前线征战御敌。
宋起听闻林疏影言语,怒喝道:“女帝,你少危言耸听,你不调动李牧,蒙阔,我怎么阻挡燕军。”
“很简单,朕复位,任命你为大将军,率领帐下军队西进,阻挡来犯之敌,同时,蒙阔,李牧两人,亦会率领兵团抵御燕军。”林疏影言语平静,毫不犹豫,道出她心中真实想法。
燕军杀来,对宋国极其不利,却非常有利于她复位重新掌握皇权。
闻声,宋起摆摆手,怒道:“此事绝不可能!”
他与林疏影就像打碎的玻璃瓶,即使拼凑完整,却无法掩盖上面的裂痕。
林疏影复位,击退燕军,宋国恢复平静,第一个要杀的人肯定是他。
所以,他宁可国破,也决不把权力交给林疏影,让她重新掌握皇权。
时局紧张,林疏影与宋起争执不休,宋起没有在女帝宫久留,带韩韬怒气冲冲离开。
林疏影秀眸望着宋起怒气冲冲离开的背影,不禁暗笑,重压之下,不容宋起不屈服。
然而,此刻宋起心志坚定,林疏影欲拿皇权作为交换,他决不答应。
回到御书房,宋起快速写下两份诏书,诏书中道明宋国当前处境,派人寄给李牧及蒙阔。
燕军来袭,大宋有灭国危险,他相信,此时,蒙阔与李牧会暂时放下大宋内部斗争,选择抵御燕军。书信送出,宋起在御书房中,耐心等待,期盼李牧有大局观,力争出兵御敌。
极品帝王 979.第976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宋起对李牧出兵,抱有极大信心。
可惜,在御书房中,连续喝下两壶热茶,未曾收到任何汇报。
天色渐晚,宫女点亮宫灯,宋起仅得到太监传来消息。
女帝宫中,女帝亲信宫女,派太监暗自出宫,在皇宫外,与李牧副将贺柄章有短暂接触。
双方接触时间极短,究竟谈论什么,林疏影与李牧什么态度,宋起无法预料。
但是,小半天内,没有得到李牧回复,宋起心中有不好的预料。
欲把抓住宫女逼问,又忌惮惹恼林疏影,彻底拒绝出兵。
不曾有解决方法,宋起抱有希望,也在另想他法,争取阻挡燕军。
夜渐深,监视南大营探子,传回消息,截止傍晚,南大营中,静如止水,没有调兵遣将迹象。
得到消息,宋起震怒,在御书房中捶胸顿足,连连咒骂林疏影与李牧可恶,为皇权不顾燕军来袭,无视宋国前途。
无奈中,宋起亲自圣旨,派信使连夜前往南方,通知郭万军设法快速歼灭赵鸿儒军团,率军回援,阻挡侯铭封率领的军队。
此举是否能够成功,宋起没有丁点把握。然而,蒙阔与李牧两大精锐兵团不出兵,他唯有这么做。
……….
夜色将领,喧嚣开封城,渐渐笼罩在黑夜中。
在宋起严密要求下,开封城中,防御加强数倍,城内巡逻也增强许多,不得不防城外燕军,悄无声息攻城。
一时,开封城中,战争气氛浓厚。
茫茫夜色中,林枫与冯石虎率领铁甲骑兵,好像夜猫子,渐渐自潜伏开封城各处村庄,树林露出踪迹,在相距开封城十余里处高地集合。
登上山包,举目遥望,能够清楚看到远处宋军南北大营,及富饶的开封城。
宋军南北大营,好像众星捧月似得,静静屹立开封城两边。
夜色下,南北营,灯火弥漫,开封城,则渐渐平静下来。
此刻,林枫作为三军统帅,内心异常激动,也有丝丝紧张。
征战数年,他还不曾率领军队,在战事尚未开启时,领兵出现敌国皇城下。
今夜,铁甲骑兵距离开封仅有十余里,刀锋战士驻地较为偏远,却也仅仅有四十余里。
战事起,有机会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攻开封,造成大宋混乱。
然而,猛攻开封,绝非明智选择。
经过探子详细探查,林枫已经确定,单单开封南北两处军营,就有四十万宋军精锐。
他率领的铁骑,战斗力惊人,却不敢保证,在四十万宋军精锐南北夹击时,仍旧轻松夺取开封城。
因此,与冯石虎商议,讨论后,林枫定下攻城计划。
率先派兵重创宋军南北大营数十万精锐,引起宋国朝堂震动,再派兵攻击开封城。
纵然不能攻击开封城,只要重创宋军精锐,照样会大大消减大宋军事力量,对大燕而言,也是百无一害。
此刻,铁骑聚集,林枫神情严肃,他很清楚,所面临的敌军有多难缠。
南大营李牧,更为大燕宿敌,双方有不死不休的仇恨。
同时,这一场战争,南北大营近四十余万精锐,对燕军来说,面临前所未有挑战。
难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不过,林枫心志似镔铁,不管难度有多大,都必须执行。
这场战争胜利,彻底改变北方格局,亦改变南方格局,将彻底奠定大燕一统江山基础、
毫不客气说,这场战争,一方面进行复仇,一方面消弱宋国力量,为吞并宋国做好准备。
当初率领冒险前来开封城外,虽有凶险,林枫却把生死置之度外。
铁甲骑兵,亦就早把所有危险抛诸脑后。
全军上下,众志成城,欲实施林枫计划。
黑夜中,林枫身披铁甲,手里攥着斩马刀,英姿雄发,气势汹汹自潜伏的地方走出来。
在他身边,围着许多准备作战的铁骑。
这时,冯石虎,古剑雄,及冯石虎副将宁武,亦阔步走出来,围绕在林枫身边、
冯石虎向林枫朗声汇报道:“皇上,一切妥当,可以选择出兵,进攻宋军南北大营。”
今夜,冯石虎等人索要执行的非常艰难,非常凶险,稍有不慎,任何环节出现意外,便有可能全军覆灭。
这会儿,冯石虎,古剑雄及宁武,神态严肃。
按照林枫与冯石虎安排,冯石虎率领在帐下铁骑,须趁夜色,挑起宋军南北大营战争。
使得敌我不明时,韩韬帐下机械军与李牧帐下铁骑,在黑夜中征战,消耗宋军所有力量,减轻燕军在开封所面临的压力。
闻声,林枫神情坚定,没有任何犹豫,道:“今夜战事,关乎大燕未来,关乎我等生死,激战会异常凶残,全军将士需胆大心细,作战勇武。
假若这场战争取得胜利,我大燕必一统江山。”
鼓舞提醒三军将士后,林枫毫不犹豫吩咐道:“冯石虎,宁武,率领两万五千铁骑,安排千名铁骑乘坐气球,午夜出征,率先对韩韬的机械军,进行沉重打击,半个时辰后,冯将军,宁将军,你们装扮为李牧帐下铁骑,猛攻韩韬军团,记住,只需穿插两拨,全军停止进攻,快速向南大营撤离。
古剑雄,你与朕亲自率领余下军队,同样安排千名铁骑,率先自空中袭击李牧军团。半个时辰后,你与朕迅速出兵,袭击李牧军团。
奇袭成功,我们在开封城西门外汇合。”
“是!”冯石虎,古剑雄,宁武抱拳道。
然而,冯石虎与宁武心中有许多不解,单凭五万铁骑,虽说出其不意掩其不备奇袭。却不能给两军带来沉重打击。
同时,若在撤离中,不幸遭遇宋军南北大营军团合围,那时,铁甲骑兵会进退维谷,连林枫自身安危也会受到威胁。
古剑雄不禁上前询问,道:“皇上,末将不赞成兵分两路袭击,假若必须分兵两路奇袭,念及皇上安危,皇上决不能参与。”
“没错,皇上,末将建议,为确保奇袭成功,该调集曹将军,罗将军率领刀锋战士,配合铁骑行动,亦能保证皇上安危。”宁武赞同古剑雄提议,另外,也提出自己想法。
他们清楚今夜这场给战争究竟有多凶险,谁也不敢马虎大意。
林枫不语,冯石虎却笑呵呵道:“古将军,宁将军,铁骑袭击宋军南北大营,仅仅是计划一半,按照皇上计划,还有后招,你们无需担心。”
袭击计划,出自林枫与冯石虎之手,他们全面推演过,袭击开始,燕军会遭遇怎样攻击。
何况,燕骑有称作热气球,袭击敌军先例。
此番虽不能带大量燃料,箭雨,不能形成在南方全歼兵家的局面,然而,凭借铁骑,及计划后半部分中,刀锋战士出彩表现,不全歼南北大营宋军,也会给对方造成沉重打击。
古剑雄,宁武,听闻冯石虎解释,他们还不清楚后半部分究竟什么计划,却意识到今夜奇袭虽凶险,同样有保证。
绝非漫无目的进攻!
冯石虎,示意古剑雄,及宁武离开,马上安排军队,准备在午夜时,率先发动攻击。
三名将领离开,林枫沉默稍许,抬手召集身边护卫靠近,对四名侍卫吩咐,道:“你们策马前往刀锋战士大营,告知曹将军,罗将军,兵分两路悄悄向宋军南北大营摸进。
铁骑成功调虎离山,南北大营宋军激战后,两路刀锋战士,猛攻宋军南北大营,争取全歼,若不能全歼,务必在宋军返回前,全部撤离。”
“是!”四名侍卫听声,急忙离开。
这时,林枫长长吸口气,心中有极大压力。
夜风徐徐,冷冽刺骨。
宋军南大营内,铁骑不畏严寒,整齐有序巡逻。
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防御及其严密,一副如临大敌样子。
副将贺柄章,收到林疏影书信后,回到军营,把消息告诉李牧。
得知有燕军悄无声息摸到开封城外,新仇旧恨,瞬间涌上李牧心头,想起当年被蓝羽军团重创七万虎贲军,自己留下伤残,无法征战杀敌。
李牧恨不得马上调集铁骑出营,寻找燕军踪迹,将其彻底歼灭复仇。
然而,贺柄章带回来的书信中,女帝要求铁骑按兵不动,韩韬军团没有率军征战时,铁骑必须保全力量。
决不可在正面战场,与燕军碰撞。
林疏影想法很简单,大宋局势凶险,李牧都要按兵不动,除非燕军真的出现开封外,对开封城发动猛攻,便率领军队,重创对方。
唯有大军按兵不动,宋起手中没有多余军队抗敌,在局势凶险时,唯有就范。
那时,她重新掌握皇权,派出各路大军出击,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复被燕军夺取的地方。
另外寻找合适机会,与燕军作战,只要不败,她的声望将会重新回到顶峰,那时,宋国之内,将没有人能够威胁的她的地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