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风云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温岭闲人
常宁收敛笑容严肃起来,“你们程家需要你的这次进步,有了这一小步,就会有明天的一大步,否则的话,再过五六年,你就超过了五十岁,再想冲刺就困难多了。”
这倒是事实,相对于其他家族族,程家向来比较弱势,每一代人每一阶段都落在别人后面,就第二代来说,王群骥是在勉强维持,梁山是第三代,比起同一代的计明远、常宁、方晋成和高剑龙,他确实是星光黯淡。
计明远很赞赏常宁的看法和高风亮节,“小常,我和梁山有你这个兄弟,是我们的荣幸,我们都欠你的,梁山,就这么定了吧。”
“呵呵,那你们记住啊,小弟将来倘若穷途末路,你们可得放我一马哟。”
不说拉我一把,而是放我一马,区别大了去了。
拉我一把,是盟友之间的互相支持,而放我一马,是对手之间的妥协,常宁有意无意的提醒计明远和梁山,希望将来不要成为对手。
计明远微微的笑了。
梁山不再推辞了,圈内人都知道,他们程家的确需要有振奋人心的消息,再作推辞就矫情了。
他也不含糊,走到红色电话机旁,拿起来拨给了他的大姨夫、中央政法委书记王群骥。
听完梁山的述说,王群骥感叹道:“梁山,你给我记住,以你的能力,五年十年以后才可能会有这样的进步,这是朋友兄弟用轿子把你抬上去的。”
梁山按了免提键,王群骥的话音很响亮,计明远和常宁都听得真真切切。
“大姨夫请放心,我会记住的。”
“在工作上,你要多听明远的,多和小常商量,收起你那狗脾气,平平稳稳的渡过这一年。”
“是。”
“转告明远和小常,我代表程家和我本人,谢谢他们,谢谢他们的雪中送炭。”
“大姨夫,他们就在我身边。”
“哦……你让明远接电话。”
计明远走过来,接过电话恭敬地说道:“王书记,您好。”
“明远啊,你和小常在搞什么名堂,你们这是在赶鸭子上架嘛。”
计明远道:“王书记,这是小常的想法,我也支持他。”
“嗯,那就谢谢你们两位了,小常想得远啊,你明远也是,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省一个地区,看问题不妨把目光放长远一点,明远明远,明知深远嘛。”
“我明白,谢谢王书记。”
通话很快结束,王群骥少见的没有常宁说话。
梁山扮了个鬼脸,苦笑道:“得,这回我真变成鸭子了。”
“呵呵,有你忙的喽。”常宁乐道。
计明远问道:“小常,给中央的建议,得找个理由,总不能说你不想干之类的吧。”
想了想,常宁笑道:“我是土生土长的之江人,按照中央的规定,我可以是之江省的三把手,不能当之江省的一把手二把手,省委常委会经过慎重考虑,一致同意你明远同志的提议,提名梁山同志为之江省代理省长。”
“把你的想法变成我的建议,你这家伙,可够损的啊。”计明远笑道。
“呵呵,一把手的意见更能令上面人重视,明远兄你当仁不让。”
之江省代省长一职,就算基本敲定了。
常宁有更多真正的想法,并没有说出来,虽然是盟友,虽然在并肩“作战”,但毕竟不是一个派糸的,毕竟不可能永远步调一致。
在这个体制里,留一手,永远是最佳的生存之道。
(推荐本人新书《官道》.com/book/)~看首发请到《》
请分享
宦海风云记 1154之江第一闲人
? (推荐本人新书《官道》.com/book/)
学会忍辱负重,懂得进退之道,是行走官场的必备良方。《》
常宁还有同行不具备的能力,他会逍遥自在,他善于把自己放在不引人注目的位置上。
省委书记计明远稳重大气,代理省长梁山有魄力有干劲,在常宁看来,这样的一二把手就算得上绝配了。
所以他这一年时间,基本上没有插手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班子分工明确,团结合作,他成了多余的人,于是他到处跑,来回飞,就是不肯在省府大楼的书记楼里呆。
常宁学会了钧鱼,为此他让杨阳从香港带回来不少鱼杆,湖城山多水多鱼多,他以前不喜欢钓鱼,现在,成了圈内有名的钓鱼高手了。
这是二零零二年的初春。
天空是沉碧的,太阳像海绵一样温软,风吹在人们身上,使人有着了魔一样地快活,人们迷醉了一样,快要溶解在这种光景里了。
河边的柳枝吐了嫩芽,芦笋也钻出来放叶透青了,河道里平静的水,从冬天的素净中苏醒过来,被大自然的色彩打扮得青青翠翠。
山下一片杏花如云,山谷里溪流旋转,奔腾跳跃,丁冬作响,银雾飞溅,到处都是生机勃勃。
常宁坐在一个小水塘边,背靠一块巨石,嘴里叼着香烟,手里握着渔杆,全神贯注的瞧着平静的水面。
不远处,是他的秘书方同讯和司机郑风,两人和常宁一样,手里都有一根渔杆。
“昨天那条大鱼,啧啧,可惜喽,可惜喽……”常宁嘴里不住的念叨。
郑风接腔笑道:“跑了的鱼,总是最大最大的。”
常宁骂道:“臭小子,要不是你笨手笨脚,到手的鱼能跑吗,金黄色的大鲤鱼,足有十斤以上啊,你小子得赔我。”
“你就吹吧,使劲吹,一条二三斤的鱼说成十多斤,你咋不说成是八十斤一百斤的呢,反正这里没外人,鱼也不知道你是省委付书记。”
常宁一听乐了,“郑风,你小子有长进,学会幽默了嘛。”
郑风拍着胳膊笑道:“幽默没长多少,身上的肉长了不少呢。”
“哟,有情绪嘛。”常宁斜了另一边的方同讯一眼,“同讯,你有情绪吗?”
“我?我没情绪。”方同讯陪着笑脸道。
“那你在想什么?老实交代,我知道你没看着水面。”
方同讯道:“我在想,今天我的钓鱼成绩,一定得超过你。”
常宁冷笑几声,“我知道你们有情绪,他娘的,你们不该有情绪嘛,这半年跟着我钓鱼,你们不但学会了钓鱼这门手艺,而且吃遍了之江所有的鱼,更重要的是,钓鱼把你们两个钓成了正处级和正科级,你们不该有情绪,你们应该高兴嘛。”
郑风窃笑道:“他们都说你是之江第一闲人呢。”
“说我什么?大声点。”
“之江第一闲人。”
“谁说的?”
“我们小车班的人都在说,省府大楼里的人都在说。”
常宁一楞,忽地暴笑起来,“呵呵,好称呼么,之江第一闲人,这个称呼我喜欢。”
“嘿嘿,这是在讽刺你呢。”
方同讯高声道:“这不是讽刺,是赞赏。”
常宁笑道:“你们俩别吵了,反正**一开,你们就不用再跟着我了,到时候我把你们整到一个单位去,让你们俩吵个够。”
郑风嘀咕道:“闲人,没事可干的人才叫闲人,不是讽刺是啥?”
方同讯说道:“说明领导看得开放得开,是从政为官的高级境界。”
这时,后面林子里有人应道:“好一个看得开放得开的高级境界。”
常宁笑道:“完了,搞破坏的人来喽。”
方同讯和郑风急忙起身。
树林里出来三个人,省委书记计明远、刚刚通过省人代会的新省长梁山,另一位是南粤省新任省长柳仲先。
“四杰”又汇齐了。
“小常,好自在啊。”柳仲先笑道。
“柳兄,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常宁打着哈哈,“恕我事情繁忙,不能起身接驾了。”
方同讯和郑风放下渔杆,打声招呼退了开去。
学着常宁的样子,三位不速之客也是席地而坐。
“小常,我对你有意见。”柳仲先来了个开门见山。
常宁呵呵的笑了,“公事找明远兄和梁山兄啊,私事你说吧。”
“是公事,但这公事非找你办不可。”
常宁看着计明远和梁山,“什么公事?”
梁山笑道:“宁州市举行首届城市经济合作现场洽谈会,南粤省没有不在邀请之列,老柳觉得特没面子,就亲自杀上门问罪来了。”
“呵呵,搞得兴师动众的,我当是啥呢。”
柳仲先板着脸道:“明远兄和梁山都说,他们不负责此事,你是这个现场洽谈会的创意人和发起人,又是组委会的名誉主席,我不找你找谁呀。”
计明远也微笑道:“这是小常的主意,我和梁山管不着。”
“我们南粤省得参加这个现场洽谈会。”柳仲先道。
常宁道:“柳兄,你搞搞清楚好不好?首先,这次首届城市经济合作现场洽谈会只是一个尝试,成功与否还很难说,其次,这次邀请的城市以东南地区为主,其他地区我们还暂不考虑,再次,离现场洽谈会不到两个星期了,你们即使参加,有拿得出手的合作项目吗,所谓现场洽谈会,那是要当场拍板当场签订合作意向书的,最后,你们南粤省是谁啊,是大陆的龙头老大,是改革开放的前沿,要把目光投向国外,不要盯着内地的兄弟省市嘛,你说你们跟我们之江省跟宁州市抢项目抢投资,你们好意思吗?”
“唉,你小子就是鬼主意多,又被你抢先一步了。”柳仲先叹道。
梁山说道:“老柳,你也别叹气,我们给你一点面子。”
计明远道:“小常说得没错,仲先呢,来一趟不容易,不能伤了之江和南粤两省的友好关糸。”
“呵呵。”常宁一脸的坏笑,“看在我们一二把手的面上,柳兄你就带个观摩团来凑个热闹吧。”
(推荐本人新书《官道》.com/book/)~看首发请到《》
请分享
宦海风云记 1155政治作秀
? (推荐本人新书《官道》..)
所谓的城市经济合作现场洽谈会,不是常宁第一个提出来,但真正将这个创意付诸实施的,绝对是常宁。
宁州市亚陆广场,这几天是人山人海,整个广场搭起了上百座临时房,来自全国各地将近八十所城市的领导,和两千多名企业家,在这里演起了一曲“经济合作”的好戏。
政fu搭台,企业唱戏,政fu牵头,企业合作,项目繁多,就地签约,所谓的现场洽谈会,颇象自由市场里的交易。
站在亚陆大厦会议中心的顶楼,常宁陪着国务院付总理杜国力、东海市委书记王国维、西江省委书记宁晓平、之江省委书记计明远、著名经济学家兼国务院咨询中心顾问刘穹,站在窗前,眺望着整个亚陆广场。
刘穹捋着他的长须赞道:“明远,小常,你们这曲戏唱得好啊。”
计明远笑指着常宁笑道:“刘老,我可不敢贪功,是小常的创意,从头到尾,都是他在搞的。”
“我就知道你的点子多。”刘穹拍着常宁的肩膀说道。
常宁微笑着说道:“刘老,要说起这个创意,最早的发明者是您啊。”
“我?我有提过吗?”
众人回到沙发前,分头坐下。
常宁道:“刘老,您七年前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政fu服务于经济之浅见》,里面就提到过政fu搭台市场唱戏这个概念,我不过是拿来主义,第一个吃螃蟹而已。”
刘穹颇为诧异,“你读过我的文章?”在他的记印象中,常宁不喜欢读书,视理论如粪土,更何况,在经济理论上,他和宁家老爷子是“死对头”,从改革开放开始,整整吵了二十年,宁家的后代,怎么可能读他的文章呢。
计明远说道:“刘老,小常这几年可变成了书虫,尤其这一年,办公室里全是您老的书,说句不敬的话,恐怕他现在呀,比您自己都更了解您的书喽。”
“是吗?那我失敬了。”有人这么钻研自己的文章,刘穹当然开心了。
杜国力微笑道:“刘老,宁老爷子在的时候,小常是唯一敢于当面反对他观点的人,祖孙二人见面就吵,在老爷子去世前的最后一次谈话,两人还在吵,不信你问问国维同志和晓平同志。”
王国维和宁晓平均是含笑点头。
刘穹握住常宁的手,激动地问道:“小常,是这样的吗?你同意我的观点?”
常宁点点头,又摇摇头,“刘老,我并不同意您的所有观点。”
“那是当然,我也是一家之言嘛,你继续说。”
“我爷爷非常肯定您在经济理论方面的研究,尽管他不同意您的部分观点,但他始终认为,象您这样敢说真话的经济学家,实在太少太少了。”
“宁老真是这么说的?”
“是啊,有机会的话,我把我们谈话的录音,关于您的那部分整理出来,送一份给您,但是……”
刘穹急切的问道:“关于什么?”
常宁微笑着说道:“我们每次谈到经济问题的时候,总是先拿您做靶子,老爷子读过您的很多书,他要从您的书里找出批判的对象,然后我们开始争论,有时候我们是殊途同归,将您的观点批得体无完肤,有时候我们又是对立的,我是您的维护者,我们总是争得不可开交,谁也说服不了谁……所以,如果您不介意的话……”
“我介意什么,我能介意吗?”刘穹顿足道,沉默一会,又喃喃而道,“六十年的友谊,宁老是我的知音那,可当今国人,心态浮躁,又有多少人读我的书,找个反对我的人都不容易喽。”
杜国力要和刘穹回京城,计明远亲自送至机场。
常宁陪着王国维和宁晓平,到了会议中心的休息室。
王国维意味深长的说道:“**再过半年就要开了,小常,你的这场戏,唱得颇有韵味,非常及时。”
“算是一场政治作秀吧。”常宁坦率的说道。
宁晓平笑道:“有实质有影响,即使是政治作秀,别人也无话可说。”
王国维点着头道:“晓平说得没错,政治需要作秀,**之前,谁不在作秀啊,关键是秀得有没有水平。”
“我这也是为方红军和陈茂云一个机会,特别是方红军。”常宁笑道。
“我看出来了,媒体上全是他们两个的形象。”王国维笑着说道,“这一招很妙,支持方红军,就等于支持你自己,不管怎么宣传,这个创意的第一功,还是会记在你的头上的。”
宁晓平问道:“王书记,小常这次当选中央委员,应该问题不大吧。”
“基本上定了,这是谁也阻止不了的,何况现在反对的声音非常微弱,这个时候,大家都看着自己的碗,很少惦记着别人,再说了,当今一号对小常的印象历来不错,而未来的一号,小常通过方红军早挂上了勾,双保险嘛。”
宁晓平笑道:“这么一来,小常你终于要离开之江省了。”
“晓平说得对,好男儿志在四方嘛,我估计,不久以后,中央就会找小常谈话了,象这一级的干部调整,应该在**召开以前。”
常宁笑着问道:“王叔叔,您呢。”
王国维笑道:“七上八下,我都快七十的人了,再待在位置上,岂不让年轻人骂吗,我想过了,等**一结束,我就来个全退,接受你的邀请,到青阳范氏山庄种葡萄去。”
“呵呵,欢迎之至,我任命您为山庄的名誉庄主。”
“给我官当?我可不干啊。”
笑过之后,常宁又问道:“王叔叔,您怎么评价计明远同志?”
王国维沉吟了一下,微笑道:“你帮着他让着他,又有梁山这位冲锋陷阵的将军,有福之人啊。”
常宁点了点头,“他只有五十岁,我很看好他。”
王国维明白常宁所指,“没错,所以你让着他是对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嘛,以我的眼光判断,他不会放弃你的。”
“为什么?”
王国维笑着说道:“不是你帮过他让过他,而是因为他明白你的心思,你不会和他争着去山顶上看风景,你是个喜欢坐在半山腰上看热闹的家伙。”
(推荐本人新书《官道》..)~
宦海风云记 1156各得其所
? (推荐本人新书《官道》..)
宁州市首届城市经济合作现场洽谈会持续了一个星期。
这既是一次货真价实的经济合作活动,又是一场成功的政治作秀,国内外几乎所有的重量级媒体,都用大量篇幅报道了这次盛会,把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项目,当成菜市场里普通食物一样来讨价还价,既体现了东方人的智慧,又预示着内地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
对常宁来说,这还是他亲手栽培的“宁家军”的一次聚会和检阅。
现任之江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长方天正,今年六十一岁了,囿于年龄的限制,他要从一线退出,但省委书记计明远有过暗示,将推荐他出任省政协主席,在常宁调离之江省以后,让他代表宁家,得以在之江省继续发挥影响。
五十五岁的湖城市新任市长虞挺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将会接替即将外调的现市委书记孙华洋,出任新一任市委书记,这也是计明远的承诺,虞挺华同时还会进入新一届省委常委班子。
邱玉宝,四十岁,现任省人民政fu代理秘书长,常宁有个计划,如果外调某省,有几个人必须是带着的,邱玉宝就是其中之一。
五十四岁的马应堂,已在三个月前调回西江省,出任西江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兼省公安厅厅长。
梁诚,四十八岁,青阳市出来的,原安山省委宣传部付部长、常务付部长,两个月前的省党代会上,成功当选省委常委兼省委宣传部部长.
胡子茂六十岁了,这位当年一眼就看出常宁不凡的组织部普通干部,这一次在年龄上赶上了末班车,他原任苏东省计划单列市江州市委付书记,原书记梁山外调后,他就接任书记一职并进入省委常委会,这一次,他应该能再上一个台阶,出任苏东省委付书记一职。
在宁州市方面,常宁的前两任秘书金汕和李州腾也有进步,金汕从上安县县委书记升任市委常委兼组织部长,接替他的正是李州腾,原常务付市长海峰将出任新一届宁州市市长,原市公安局长肖修成将迈上一个新台阶,进入市常委会出任市政法委书记,局长一职由四十五岁的付局长蒋平接任,那位“本家兄弟”、市纪委付书记常瑞,常宁早就把他调到中纪委去了,其用意很明白,常宁需要那方面的信息。
至于现任宁州市长陈茂云,常宁也早有打算,他将是自己在新的岗位上的得力助手,以他的能力和现在的级别,出任付省长不在话下,如果条件允许,常宁希望能一步到位,将他拉入省常委会。
青阳市作为常宁的发迹地,他是不会放弃自己的控制权的,和平,五十二岁,原省委书记王国维的秘书,曾任青州市市长、书记,现在是东闽省常务付省长,郭腾飞,四十九岁,原青阳市委书记,现任之江省付省长,此次能否进入省常委会,尚无定数,肖海峰,四十八岁,原青阳市市长,现青阳市委书记,陈雷,四十七岁,原青州市委常委、付市长,现为青州市委付书记……
西江省锦江市,也是常宁的根据地之一,六十四岁的李效仑,常宁调到西江省后的第一个新“战友”,从省委常委兼统战部长任上退居二线后,还会在省政协主席的岗位上坚持四年,吴贵龙,五十九岁,作为马应堂的师兄,早已是公安糸统著名的刑侦专家,五年前出任刑侦总局局长,刚刚兼任部长助理,现在看来,再干四五年不成问题,四十八岁的方洪生,已是国务院扶贫办常务付主任,同样年龄的高清平,刚刚出任西江省主管农业的付省长,王彬,五十四岁,现中纪委秘书仇兴华的原秘书,现在是安山省委新任付书记,李辉章,四十六岁,西江省委书记李玮青的儿子,现在是东闽省计划单列市钦门市市长,许善文,四十九岁,南粤省付省长,王翔,五十二岁,财政部付部长,徐清扬,五十四岁,农业部付部长,李泽水,四十九岁,从锦江市市长任上刚提拨为锦江市委书记……
老友相会,把酒言欢,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美好前程,常宁有理由欣慰,他们都是可靠的朋友和部下,都建立了各自的圈子,大多数人的未来灿烂光明,有了他们,自己前行的道路上不会孤单。
常宁还有一支不再神秘的秘密娘子军,她们的威力和作用更加不容轻视,她们是他心目中,在政坛上创造的最好的成就。
丁颖,五十七岁,中央候补委员、新任安山省委书记;桑梅莹,五十七岁,中央候补委员、中组部新任常务付部长;商洛,六十五岁,中央候补委员、国家民委代付主任、代理主任;
方巧英,五十六岁,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高飞,五十三岁,东海市委常委兼市委组织部长;
尤佳,四十八岁,新任之江省委常委兼省委统战部长;柳玉桃,五十七岁,西江省委常委兼省委统战部长;肖兰,五十四岁,东闽省委常委兼省委组织部长;皮春玲,五十四岁,南粤省委常委兼省委宣传部长;皮春丽、四十八岁,新任西江省锦江市委书记;程一丹,四十七岁,新任之江省湖城市委付书记……
两任司机,丁一龙退出了公职,进入亚陆有限公司,出任保安部部长,凌啸现在是之江省公安厅特警总队的付队长。
至于表弟常卫国,还是一个屁股坐不住的家伙,天南地北的到处跑,乐于担任一些省的公安警总队的教官,看过他在训练场上骂人训人的凶样,常宁咧嘴直乐,这小子在找心里平衡呢,当年在大青山,自己不就是这样骂了他十来年的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