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龙夺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凤鸣岐山
老八也起哄道:“三哥说的极是,我等兄弟定不能放过此等恶人。”
一帮子阿哥这回可算是都看出来此话是谁说的了,一个个巴不得胤倒霉,各自出言表着忠心,强烈要求处置那个说出此等忤逆之言的歹人。胤祚默不作声地看着众人表演,既不参与附和,也不出言阻拦,胤祚算是看明白了----老爷子演了这么一场大戏竟然是打算将几个大阿哥全圈了进去,若不是胤祚机敏,只怕也再劫难逃,可笑老八等人还沾沾自喜,压根儿不知道落入了老爷子地圈套之中。只是胤祚心中尚有疑惑----老爷子将大一些的阿哥们一网打尽却又是为了什么?若是大家伙都玩完了,那老爷子又想把大位传给谁呢?难不成传给那些乳臭未干的小儿?有些说不通。胤祚演技好,尽管心里头疑惑丛生,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听着老爷子在那儿大发雷霆之威,将老大骂得个狗血淋头。
墙倒众人推,原本就是常事儿,老爷子骂完了,老三、老八又跳出来举报胤魇魅太子,言辞灼灼,证据说了一大溜,惹得康熙老爷子大怒之下下旨将胤圈养在胤的隔壁,待回京之后从重发落。
胤祚心中有事,压根儿就没去管这场闹剧,甚至连听都懒得去听,这出废太子,圈大阿哥的戏码他早在前世的电视剧里就看过了,也没么惊奇之处,心中始终在思索着老爷子的用心。胤祚早就知道老爷子不是个善人,手段狠辣着呢,老爷子此举明显是谋定而后动的,可究竟是为什么呢?
十龙夺嫡 第一百八十一章 喧嚣(上)
诡异,极端的诡异,这一幕废太子、圈养大阿哥的场景甚至对话跟胤祚记忆中的电视剧情节基本上相吻合,当然时间上提前了不说,过程也大有区别,可结果却是一样的,这让胤祚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在梦里,于是......胤祚狠狠地掐了自己一下,其结果……,结果当然是胤祚自个儿疼得呲牙咧嘴地难受得够呛,可康熙老爷子还在上头训着话,胤祚即便再疼也没敢叫出声来。
好容易熬到老爷子发话,让大家伙跪安了,一起子阿哥们面有戚容地出了戒得居,转眼间脸上都笑开了花,也没啥子交流之说,各自奔向自个儿的园子,那离去的背影都仓促了许多,大体上都是急着跟自家的谋士商议罢了,胤祚苦笑地摇了下头,也回自个儿的园子----承宁园去了。
成年阿哥们照例是不能入住离宫的,只能在离宫不远处起个园子也好陪侍圣上,地头、面积是由内务府划拨的,可盖成啥样却得靠自个儿去整,有钱你就住好一点,没钱也只能将就,胤祚手里头有钱,又是郡王,那园子的面积在阿哥里头是最大的不说,那建筑也是美奂美仑,简直就是个大号的江南园林。承宁园在离宫的东头,左侧是老四的狮子园,右侧则是老十四的博武园,三个阿哥虽是同路,却不是一条心,一路上也没什么交谈,各自默默地骑着马并肩子走了一段,各自道声“珍重”也就各回各的府了。
老十四看着胤走了,一拉马头赶上了胤祚,满面期待地叫了声:“六哥。”
嗯?这臭小子今儿个整了老十三一把,眼瞅着老大、老二、老十三都倒了,那小心眼怕是活了起来了。嘿,还真是不知死活。胤祚自然知道这小子想说什么,不外乎是指望胤祚能帮他夺位罢了,只不过胤祚这会儿心思正重,懒得跟老十四多嗦,笑了一下道:“十四弟,哥哥乏了。这一身湿漉漉地难受得很,有事明儿再说成不?”
老十四眼珠子一转。也笑着道:“成,一切就有劳哥哥了,小弟明日一早定到哥哥府上拜访,告辞。”一纵马领着几个手下侍卫转进了自家的园子。
娘的,一个个都迫不及待地要跳出来,这***啥世道?一群蠢才,就没想到老爷子是干啥吃的。能让尔等得了逞?胤祚苦笑地摇了下头,下了马进了园,也没理会那些下人地参见,紧赶着让丫鬟们侍候着更了衣,连晚饭也没顾得上吃就到了书房,正赶上邬、林二人正奕着棋,一见到胤祚进来,二人一搅棋盘,相视一笑,各不开言地望着胤祚。那眼中却是意味深长的架势。
嗯?咱脸上没长花吧?胤祚有些狐疑地看着面带微笑的两大谋士,不知道他们究竟在高兴个啥子,自嘲地一笑道:“本王今儿个可是跪了一下晌午,嘿,险些就回不来了。”
“王爷要是连这么点小难关都闯不过去,只怕圣上可就要失望了。”邬思道幽幽地说了一句。
嗯?啥?咱家老爷子失望?这话从何说起?胤祚愣住了,按胤祚的思维,老爷子这一回明显是有备而来。早就知道太子会有异动,要不也不会事先在密林里备下了伏兵,这场大戏明显就是老爷子事先安排好的。
政治,尤其是皇权政治的阴暗,胤祚心中清楚的很。在皇位面前压根儿就没有什么亲情可言。别说是儿子,即便是老子。真要是威胁到了自家地皇位,没说的,一概是封杀,这就是皇权下地生存规则。这些年来,阿哥们个个暗中积蓄力量,早已有了尾大不掉的趋势,哪一个阿哥手中不是大权在握,人马众多,尽管老爷子免去了大家伙的差使,可差使是撤了,却无法限制阿哥们广收奴才----这可是祖宗规矩,老爷子就算再厉害也不敢明着违抗,不过制造些事端将阿哥们都打压下去却不是件难事。按胤祚的想法,老爷子这一次的安排明显就是这么个目的,可两位谋士却似乎很满意,这又是为何呢?若说老爷子对自己情有独钟,嘿,胤祚打死也不相信。
胤祚愣了好一会儿,才将今儿所发生的事情和盘道了出来,末了提了个问题:“圣上究竟想干啥?”
邬、林二人听完了胤祚地话,对于太子、大阿哥、老十三的下场并没有表示出任何的惊异之处,似乎早已料定了会有如此的结果,林轩毅笑了一下首先开口道:“圣上睿智,这是要清道了。”
“清道?”胤祚喃喃地重复了一下,有些子不明白,为谁清道?不错,一帮子成年阿哥都是有权有势之辈,无论是谁登上了皇位只怕都没法子坐得稳,不清理一番那是不行的,可把这些大阿哥们都打翻了,谁来接位?老爷子这回已经把平日里最疼爱的老十三都给干翻了,那还能有谁呢?老十四?嘿,那货倒是很热心大位,不过能武不能文,显然没法子入老爷子的法眼,蹦两下也就没戏了,至于其他阿哥,嘿,压根儿就没一个成材的,为咱清道?不太像,这回要不是咱机警,只怕也陷进去了,老八?更不可能!难道会是老四?唔,不大像,老四固然也是走实干的路线,可到如今就没真儿个干成一件大事,清欠失败,盐政失败,哪有啥政绩可言,最多也就是表现了一回不惧失败的精神罢了,至少到目前为止老四身上压根儿就没啥可说头地。
胤祚所知道的历史里头康熙老爷子可是在位六十一年的,算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帝王,现如今才康熙四十年,还有二十一个年头的时间呢,再说老爷子身体一向不错,断没有暴毙的理儿,此时清道也未免早了些。若说是打压阿哥们的势力,确保自个儿的皇位还说得过去,毕竟三十六年那会儿老爷子差一点就大位不保。
邬思道看了眼闷头苦思地胤祚一眼道:“若是玉露所料不差,此次回京尚有一场大风波,王爷慎之,不可轻举妄动,以免失了圣心。”
风波那是自然的。不就指的是举荐太子之事吗?这回事儿咱前世那会儿看电视剧里头就演过,原也没啥子出奇的地方。老八可着劲蹦了好一阵子,最后落得个没下场,咱才不去凑那个热闹。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会儿的形势跟前世那会儿地历史却大不相同,时间提前了不说,太子地真面目也都暴露了出来,凌普射出地那一箭压根儿就是想射杀老爷子地。猎场上万人都瞧在眼里,拿护驾地名号压根儿就唬不住人,太子再想复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如此一来,老爷子又会如何处理此事呢?会不会将二废太子时那套不立太子的把戏直接端出来?方苞?唔,老子咋漏算了这个老小子,娘的,失误了,老爷子布的这个局阴谋的味道极浓,难不成是出自方苞之手?可咱并没有得到这老儿已然进了京的消息,妈地。“鸿鹄”绝对是出事了。
胤祚想了一阵之后,点了点头道:“邬先生所言有理,回京之后定然会有场大风波的,本王就坐着看戏好了。只是,嗯,只是先生所言的圣心又是何意?”
“呵呵,圣上英明,其心中早有定算。王爷只管依照本心行事,其它的事就不必去理会太多便是了。”林轩毅笑着说道。
嗯?难道老爷子看中了咱?这可能吗?胤祚有些难于置信地看着邬、林二人,可二人只是笑而不言,胤祚自嘲地笑了一下,也不再就此事多问些什么。只是盘算着回头该如何整顿“鸿鹄”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说老八胤一伙子人这回可是心满意得。一出了离宫,呼啸着便到了老八的园中,喜笑颜开地议上了。事关机密,老八一伙子兄弟也没让那些奴才参与,只是与温瑞和一道坐于密室中商谈着,待老九胤将整个事情经过详述了一番之后,温瑞和闭着眼思索了起来。
“今儿个着实痛快!哈哈,瞧老大、老二那个衰样,咱心里头可是乐透了,哈哈,老十三也完蛋了,爽!可惜让老六给逃了,***,要是把老六也陷进去就更完美了。”老十咧着嘴,晃着大脑袋直乐呵。
“十弟这话有理,让老六逃了虽有些可惜,不过能得到如今这么个结果已算是大幸了,呵呵,这回那位子算是空了出来了,能跟八哥争的也就只剩下老六了,咱们兄弟加把劲,来个先下手为强,断不能让老六得了意去。”老九胤鼓着掌道。
“不然,以老六的精明有些事儿只能瞒他一回,咱们这次已经占了先手,老六未必能翻得起大浪,回京之后,十弟赶紧将首尾都收拾了,否则怕是要出乱子的。”老八胤笑了一下道。
“怕啥,咱早交代过了,断不会留下尾巴的,八哥只管放心便是。”老十满不在乎地说道。
“小心没坏处,有些事儿还是做在前头为好,不过今儿地事却有些怪,圣上好像早就知道凌普会来,这里头怕是有蹊跷。”老九不放心地加了一句。
一想起那数千从密林中杀出的骑兵,老八一伙子都不由地倒吸了一口凉气,各自心中都不免有些揣揣,半天没人说话。一直默默不语的温瑞和眼中闪过一丝亮色道:“此事虽有蹊跷,但并不足碍,现如今大阿哥、太子、十三爷都已倒了台,断无再起之理,而今之计,最要紧的是把握大局,东宫空了,想入主的阿哥并不只有八爷您一位,若是不能当机立断,其后果不堪设想。”
老八胤定了一下神,将伏兵的事儿先搁置于脑后,细细地思量了一番之后,问道:“温先生,计划是否照旧?”
“嗯。”温瑞和点了点头道:“箭在铉上不得不发,若是大事不成,也还有个退路,若是无所作为,只怕大难将临头了。”
胤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也罢,爷就拼这么一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随它去了。”
老八一伙子有了定算,老四胤也没有闲着,一屋子人也凑一块议着事儿,不过相比于胤祚那头的镇定自若,老八一伙的信心爆棚,老四府上却有些凄惨了。
胤地实力原本就弱,只是顶着太子党的名号行事,也算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可这会儿大树倒了,连带老十三也完蛋了,胤心中烦闷得很,原本就不善言语的他更是话不多说,只是简单地将个离宫里的事儿说了一番,一屋子心腹个个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些啥才好,场面冷清得很。唐国鸣眼瞅着众人那副丧魂失魄的样子却笑了,笑呵呵地道:“四爷莫急,这是好事,圣上废立之间定有成算,四爷地机会来了。这事儿若是如此……应对即可。”
胤点了点头,没有发话,在室内来回踱着步,到了末了,抬起头来,冷着声道:“我虽无意大位,却也不能叫小儿辈得意了去,就依先生所言,却看看谁能笑到最后。”
算计复算计,大家伙都忙着算计,却不知道有这么句俗话---人算不如天算,天算又会如何呢……
十龙夺嫡 第一百八十二章 喧嚣(中)
一场围猎的大戏干倒了太子,外带两位阿哥,着实是大清立国以来前所未见的大戏,即便是翻遍了历史书也找不出比这更滑稽的事儿来。康熙四十年九月十五日,有些兴意阑珊的康熙老爷子下诏回京,行前再次与蒙古诸部歃血为盟,大队人马兴冲冲而来,又有些失落而去,在承德离宫所停留的时间不过短短五、六天而已。
大队人马一路急行,却也没出什么差池,圣驾于康熙四十年九月二十一日抵达京师,早已得知承德出大事的百官人心惶惶,在几位上书房大臣的率领下到京郊迎驾。佟国维身为上书房满大臣之首,虽与太子有些暧昧,但为官日久,属老狐狸一个,压根儿就不问太子被废一事;李光地更是一副一切皆由圣定之状,也是不闻不问;这起子上书房大臣里头只有王素来耿直,也不管圣驾刚到,还没来得及进宫呢,他老爷子就当场出列跪下上奏了:“臣王有本启奏陛下:臣闻承德有变,心忧如焚,然此事疑点甚多,望圣上明察,臣以为太子当属被小人构陷……”
王说了一大通,言下之意就是太子是清白的,不应有此遭遇,并以太子废立有伤国本为由,请求康熙老爷子查明真相,复太子之位。康熙老爷子还没来得及发话,那一头缪彤、缪老夫子也出列跪下上了奏本,同样是保太子,有了这两位重臣的带头,一时间郊迎的百官里头又有不少人跪了下来,口口声声要保太子,这等场面顿时把一个好好的郊迎搅成了一锅粥,康熙老爷子沉着脸喝了一声:“回宫!”也不理会那起子劝驾的官员,自顾自地回了皇宫。
能在朝中为官的都不是傻子,眼瞅着老爷子含怒而去的大驾,大家伙心中都明白太子怕是完了。眼下最要紧的是站队,心眼活的已经开始琢磨该保举哪位阿哥了,不过大家伙一时间也无法揣明圣意,也就不敢随便表态----站队可是关系到前程乃至身家性命地大事,站对了,固然有从龙之功。万一要是站错了,嘿,那下场可就有些不堪了,丢官还是小事,只怕一个不好,连小命都得玩完。在这等大事上,大家伙都不是傻子,一待圣驾去远,一帮子大臣们各自与相好的使眼神、打暗号。盘算着该如何聚在一起私下商议一、二了。
众阿哥们分成数群也各自散了去----老八、老九、老十是一伙;老三、老五、老七、老十二是一伙;老四领着垂头丧气的老十三又是一伙;那些没有啥势力的未成年阿哥们自然又是一伙儿;胤祚懒得参合到这等傻事里头,自顾自地打算回王府,没曾想老十四死皮赖脸地硬是要跟着回胤祚的王府,胤祚尽管心里头有事,可也没法子当场拒绝,只好随他了。
“六哥,这事儿您倒是拿出个章程啊?”刚一在大堂入座,老十四就有些迫不及待地开了口,在承德事忙。一路上又是人多嘴杂,老十四硬是没找到机会探探胤祚的底,这回可是憋不住了。
靠,就你这么副毛糙样还总想着争大位,娘地,真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吗?胤祚心中惦记着追查“鸿鹄”的事儿,实在是不愿意跟老十四多费口舌,不过老十四也算是跟胤祚走得最近的阿哥了,兵法、战略上还是不错的,胤祚也不想冷了兄弟之间的情谊。当然最主要的是胤祚还想着将老十四收入囊中,这会儿见老十四一脸子期盼的样子,不由地笑了起来,反问了一句道:“十四弟有何打算,不妨说来让哥哥参详一、二?”
“六哥,这回老大、老二算是完了,即便老十三也没得救了,嘿嘿。要我说,干脆六哥您起个头,小弟跟着上,咱们兄弟一心,总不能输给老八他们。”老十四的双眼露出了炙热地光。
娘的。这话怕是得反着听吧。嘿嘿,你小子还真是人小心大。也不看看现如今是怎个局势,一头冲进去,到了末了只怕是头破血流的下场。胤祚肚子里暗笑,脸上却是严肃的很:“十四弟,哥哥已经说过多次了,这事儿哥哥绝不参与,此事休再提起。”
“六哥。”老十四跳了起来,嚷嚷道:“六哥,难道您就看着老八他们得意不成?小弟不服!”
不服?嘿,咱早知道你小子不服气,也成,就让你去碰碰壁好了。胤祚笑了一下道:“六哥答应的事向来是不会反悔的。”胤祚虽没明说是啥事,可话里头指的自然是当初答应助老十四一臂之力的事儿。响鼓不用重锤,老十四原就是个灵醒人,听话知音,那脸上的笑容别提多灿烂了,既然胤祚已经表了态,他可就不想多留了,笑呵呵地说道:“六哥,小弟该回宫给额娘请安了,这便告辞了。”话一说完,得意地走了。
小样,这会儿得意,到时候只怕有得你哭地,也好,嘿嘿,过几天你小子也就该哭着找来了,看咱不把你给收了。胤祚送走了老十四,紧赶着召集邬、林二人部署整顿“鸿鹄”的事宜,商议了好一阵子,总算拿出了个章程,就等着朝局动荡之时下手整治了。
康熙四十年九月二十二日,老爷子回京的第二天便令张廷玉起草诏书,会集百官至天坛,告祭天地,明发了废黜太子胤的文告:总理河山臣爱新觉罗·玄烨谨告昊天上帝……不知臣有何过,生子如胤者,位居青宫,不思进取,狂易成疾……特禀告于天,废黜胤太子之位……
诏告一发,阿哥们及群臣各有所思,或悲、或哀、或怒;康熙老爷子思及早逝的皇后,心中悲苦,也不多话,径自回了宫,一帮子上书房大臣随侍其后,众阿哥们见老爷子走了,也各自无趣地散了去,忙着召集手下奴才扯大旗、拉山头去了。
康熙老爷子默默地坐在上书房内,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一时间跪在下面那起子上书房大臣也没敢开口进言,良久之后,老爷子咳了一声,幽然叹了口气道:“朕每思及先祖创业艰难,心里总是有些不安生,朕一世英雄,总笑李世民无识人之明,连个太子都教育不好,到了头来,朕尽然也步了其后尘,真是造化弄人啊。唉!”
老爷子这话寒得很,一起子大臣都不敢接口,各自心中揣揣,一时间偌大的书房内只有老爷子那声悠长的叹息声在回响。良久之后,老爷子突然问道:“佟国维,尔身为上书房首席满大臣,说说看,这事儿该如何一个了局?”
佟国维正暗自盘算着该保哪个阿哥为太子,冷不丁听到老爷子发问,忙膝行上前一步道:“圣上,臣琢磨着东宫之位不可虚悬,还请圣上明断。”佟国维是首席上书房大臣,此话原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只是老爷子问的是:你佟国维打算保谁,而佟国维很是干脆地答了,却跟没回答是一个样儿。
康熙老爷子有些不满地斜了佟国维一眼,也没再理他,又看向了其他上书房大臣,大家伙都是灵醒人,知道此事关系太大,压根儿就不能轻忽,一旦保错了人,那下场可是惨得很,唯有王是个实诚人,老老实实地站了出来道:“圣上,老臣以为东宫不可一日无主,且……”王顿了一下,咬了咬牙道:“且胤一案疑点众多,即便有错也是被人魇魅所致,臣以为此事还当详查。”
“嗯?”老爷子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寒着脸道:“怎么,你还打算保胤?”
王脸色不变,昂着头,看着康熙那张黑脸,平静地说道:“臣就是这么想的。”
康熙老爷子阴着脸看了王好一阵子,别地大臣都已经吓得满头是汗了,唯有王依旧淡定从容,面不改色。康熙老爷子突然笑了起来:“好,你既然要保胤,朕也由你了。那你们几位又是怎个章程,说来让朕听听。”
大家伙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没王那个胆子说明自个儿要保谁,大家伙都不开口,佟国维身为首席大臣却是不能不开口,没法子只好硬着头皮道:“请圣上明断,臣等并无异议。”
“哼。后日早朝,尔等每人上一个折子,让朕看看。”康熙老爷子一甩袖子,起身离去,只留下一帮子上书房大臣面面相觑,不知圣意究竟如何,各自心里头却盘算着这事儿究竟该如何是个了局。
阿哥们都是消息灵通之人,上书房这一幕没多久个个都知晓了,大家伙都蠢蠢欲动起来,一时间满京城流言四起,百官们串联的串联,拉帮结派的也忙个不停,就等着后日早朝来个大表演了。
十龙夺嫡 第一百八十三章 喧嚣(下)
太子胤被废;大阿哥胤被圈养;原本最受宠的十三阿哥胤祥被赶出宫,连个爵位都没有;十四阿哥以下都还小,压根儿就没人望,如此一来,所有朝臣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六阿哥毅郡王胤祚、八阿哥胤、十四阿哥胤这五位阿哥身上。
三阿哥温文尔雅,文才出众;四阿哥刚毅果直;六阿哥文武双全,战功显赫,还是众阿哥中唯一的王爷;八阿哥礼贤下士,和蔼可亲;十四阿哥深得圣宠,年岁虽小,前途远大,该保谁不该保谁可就有得计较了,保对了固然是好,可要是万一……那后果可是有些不堪了,群臣们心中没个底儿,又不知圣意属谁,彷徨无助,只能是各自找门子探消息,于是乎整个京师官场乱哄哄地没个正形。
这节骨眼上,康熙老爷子平日里对阿哥们只言片语的评价就成了朝臣们死命钻研的线索所在,一时间朝堂上下大小官吏忙得不亦悦乎,啥子三阿哥学问渊博,直宗圣上,四阿哥勇于任事,六阿哥文攻武卫,屡立奇功,八阿哥热心助人,有古之贤人称号、十四阿哥深得圣心之类的话儿传来传去,甚嚣尘上,不过那都是些中低级官员们在瞎闹,真儿个的重臣全都闭门谢客,各自苦思着,唯有王、缪彤这两老夫子四下奔波、联络,试图聚集百官上奏保胤,不过应者寥寥,忙乎了半天也没找到多少志同道合者。
朝臣们忙碌是一种做派,阿哥们却又是另一种作为:三阿哥忙着搞文会,宣称要出一本《松鹤文集》,集聚了一大帮子文人骚客、京师才子之流的人物,开起了诗词、文章研讨会。一时间酸气满京师,打油诗、酸文满京师传扬;八阿哥大门敞开。来者都是客。上门拜访的朝官们络绎不绝,老八一起子兄弟虽没明示备选青宫之意,可那举动却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伙----他才是真命太子;老十四门下奴才齐出,四下联络,言语间暗示毅郡王支持十四阿哥入主毓庆宫;四阿哥门下奴才也是纷纷而动,跟王、缪彤这两位夫子算是走到了一块,也是打着保胤的旗号;众阿哥里头唯独不见胤祚有何动静。
猜你喜欢